第六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16
颗粒名称: 第六编 农业
分类号: F303
页数: 96
页码: 453—546
摘要: 本编主要讲述了双林镇的农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双林镇 农业

内容

双林区境内农业生产以水稻、蚕桑、淡水鱼、湖羊和猪为主,称“1+1+(0.5+0.5)”
  三三制。是典型的粮桑产区,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湖羊名天下”之盛誉。
   说明:三三制是水稻+蚕桑+(淡水鱼、湖羊、猪)。
   第一节谷菽(豆)谷谷类分粳稻、糯稻、籼稻三大类。
   粳稻原名秔稻。性不黏(粘),有芒。粳稻有乌须稻、紫芒稻、三穗千稻、下马看稻、山白稻、野鸡班稻、鹅脚黄稻。
   糯稻原名秫。性黏而无芒。糯稻有赤白糯、薄壳糯、光头糯、芦黄糯、铁粳糯、羊须糯、马鬃糯、泥里黄,还有茄糯、芝麻糯、观音糯等,后四种均为酿造黄酒的上好原料。
   籼稻一名广籼、检子。属早熟品种,寒露既可收割。籼稻有金城稻、温州籼稻。
   晚熟稻有黄稻、白稻、乌稻、香稻、雁来红、雪里青等。当今有新品种杂交稻。
   麦粟类可分小麦、大麦、音栗(即玉米,亦称芦粟、包芦)(本地民间称观音粟),小米(称芦穄粟)。
   豆古时“菽”或“菽豆”并称。
   其他粮食作物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双林区境四乡历代有种植,又说因蚕时熟故名。
  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20世纪60年代,因主粮歉收,蚕豆种植面积大,成为越冬粮食作物和重要养地作物。主要品种有踏扁青、小青皮、大白皮、小白皮、慈溪大白蚕豆、杭州三月黄、上海大白皮等,当今还有日本大粒蚕豆。
   大豆又名黄豆、毛豆等,原产于中国,历代有种植。有早、中、迟熟三大品种;以颜色分黑、白、黄三类,黑大豆即乌豆,白大豆(白马豆),黄大豆即黄豆。黄豆嫩时称毛豆,早熟在黄梅季节时称梅豆,以作蔬菜之用为主;冬收为冬豆;又有褐豆,有特殊香味称香珠豆;虎斑豆即花豆;紫豆称紫罗豆。黄豆早熟品种有引豆9701、华春18、日本矮脚毛豆、4月拔、5月拔;中熟有6月拔、7月拔,生长期一般为90—110天左右;晚熟有宁波9月拔。黄豆可供作酱、作豆腐。今还可用来榨取豆油。
   豌豆又名寒豆、冷豆、青斑豆等。有软壳、硬壳、白花、紫花之分,可为菜用、粒用、苗用。主要品种有中豌4号、杭州白花豌豆、丽水小粒豌豆、广东大荚豌豆、广东二花荷兰豆、无须豆尖1号等。当今还有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豌豆品种传入。
   扁豆又名白扁豆,俗称羊眼豆;也有黑扁豆。原产东南亚,明初传入镇区境四乡,后成为浙江四大名豆之一。品种有白花扁豆、大白扁豆、长荚扁豆、绿扁豆、红花扁豆、红荚扁豆、紫色扁豆、紫血扁豆等种。双林区境四乡种植不多。
   豇豆、赤豆又名带豆、豆角、红豆等。嫩时为蔬菜,老后去壳取豆,色赤称赤豆,用于做馅心,俗称洗沙、豆沙,可补气血。境内自古栽培。
   绿豆有少量种植,主要用于夏天为冷饮食品。
   藊豆现称扁豆,一名羊眼豆,有红、白两种,本地习惯采鲜嫩者作蔬菜食用。
  枯老后取白色一种称“白扁豆”,以煮汤食用。
   刀豆鲜嫩时作蔬菜,有圆刀豆和扁刀豆之分。
   镇境每年豆菜春种最盛,当春晚麦陇菜畦青黄相间,陌上芳香远袭,野雉时鸣,为一年最佳景。
  第二节蔬瓜芸薹即油菜,和短脚青菜同在八九月下种,于春初起薹,摘食之,谓苔心菜。
  今有广东苔心菜,湖北红苔菜传入。
   小白菜一名嫩菜,七月至冬而止。上海称“鸡毛菜”。
   黄芽菜芯黄而卷,经霜打更佳,本地蒸煮而食。
   青菜有矮脚和长脚之分。除炒食之外,本地有腌制咸菜之习,称盐渍(挤)菜。
   雪里蕻一名千头芥,主要腌制“冬菜”。
   芥菜俗称“瘤芥菜”,有佛手、荷叶和鸡脚三种,唯鸡脚这一种没有“瘤”。
   荠菜本地称野荠菜,今有人工种植。冬末、春初大量上市,如已花开仅供农妇插戴于发髻或收作药用。
   苋菜有青、紫两种,先食叶芽,后食梗。梗切成段,以臭卤泡之,称作“臭苋菜梗”。以自然发酵,称之“霉苋菜梗”。
   蒿菜沸水略煮,捞起,以糟、麻油、豆干粒拌之食味佳。今有茼蒿,主要食其梗。
   菠菜有本地菠菜为小叶、小棵,今有外地品种为长叶菠菜,味欠佳。
   马兰头为野生,今有人工种植。与蒿菜相同拌食之。晒干后食之更香。
   齿米头野生,春末挑之,入米粉圆子最佳。
   茭白原称菰笋。种植于池塘四周,本地有四月茭白和寒露茭白,味佳。
   萝卜菜即种萝卜先取其菜,沸水捞之,蒸后拌吃。冬日取菜晒干盐渍后再经霜雪,可作梅干菜。或压于罐中常食可治喉风症。
   葱一为太湖葱;一为本地小香葱(亦称龙爪葱)。
   蒜有大蒜和小蒜,小蒜是本地蒜,蒜头较小。
   蒜薹春夏交季食蒜苔。现一年四季有之。
   茄本地茄子因在夏末秋初时才有,称秋茄,个头较小。味鲜美。外地茄有白茄、圆茄,肉多、个大。
   芋艿本地有紫、白两种,紫梗芋味佳。外来有云南芋、波罗芋、红沙芋等。
   莱菔即萝卜。有白、红、杨花、秋萝等品种,白萝卜主要用作蔬菜。红者为圆形,主供生食,其他形小味辣,但盐渍后可佐粥。
   百合有红白花两种,本地白者少,百合瓣也小,微苦。
   豆芽菜本地原只有用绿豆在三四月间发芽而有之。现今有黄豆芽菜、发芽豆(蚕豆)。
   胡萝卜色橙红,少有种植,入冬食之。今常年有之,靠外地输入,切成丝或小粒,盐渍后晒干,入熏豆茶泡之,味佳、色美、营养丰富。
   辣茄又称辣椒。有灯笼椒、柿椒、尖椒、朝天椒等品种。朝天椒因特辣,色鲜红,原只用作观玩。
   茱萸一名辣虎,浸石灰水中取以作羹。现今少有人用之。
   香瓜成熟后香味四溢,色黄。本地四乡均有种之。品种有黄金瓜、太湖“噎香瓜”“青皮嫩肉”等。
  菜瓜亦称生瓜、尝瓜。
  西瓜本乡种植不多,主要靠外来,现一年四季均有。
  黄瓜亦称王瓜。
  丝瓜本地农家几乎均有种植,鲜嫩时用作蔬菜,枯老后成丝瓜络可入药。
  苦瓜亦称锦荔枝,因味苦而名。
  南瓜俗名番瓜。
  薯蓣今称山药,其籽称零余子。
  瓠俗称活芦。
  匏俗称葫芦。
  蕈人畏其有毒,冬日始有食。
  蘑菇深秋至第二年春均有上市。
  香菇深秋至第二年春均有上市,为鲜菇。
  慈姑生于田旁水际,一年生十二个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名。
  另有萃菇、鸡腿菇、地衣等。
   第三节果品梅俗称梅子。盐渍青梅至秋,取其汤水腌桂花使花色鲜黄,或渍以糖,可得糖浸梅子。
   桃俗称桃子。本地多称毛桃,也有少量水蜜桃、蟠桃。
   梨近年有引进种植,莫蓉尤多,品种佳。
   李俗称李子。
   杏、枇杷、金橘、橘本地均有少量生产。
   林檎俗名花红,个小形似小苹果。
   苹果苕南邢窑近年有引进试种。
   橙取皮可制作九制橙(陈)皮,本地妇女喜食。
   香圞俗称香橼,也称佛手柑。
   樱桃俗称杏子。
   木瓜少有种植。
   柿红者称火柿子,青者称釗皮柿,干者称柿饼,另有称铜盆柿、牛奶柿。本地少出。
   银杏俗称白果。
   葡萄原只是本地庭院种植,现已有葡萄园规模生产。品种有紫、白、青三种。
  形状有球圆形、滴水形。
   石榴少有种植。
   枣本地俗称白蒲枣。
   桑果即桑葚,紫色为佳,可浸酒、鳌膏以及干品可入药。
   荸荠一名地栗、地力。有红皮称铜箍,深色称铁箍。
   藕出于浅水莲荡,6月出者为鲜嫩,七八月出则为壮大,用糯米灌于藕孔煮熟可当点心。
   莲芯莲花所结果芯。老成干后称莲芯。
   菱有两角和四角菱之分。名称上有湖铁菱、翘角菱、馄饨菱(也称年宝菱)、触角野菱。色红两角鲜嫩者称水红菱。入秋煮四角老菱称熟老菱,而入冬取两角老菱晒干称风菱。并可切片磨粉成菱粉,沉水底者为乌菱。在石漾以东、风光漾以西、大三塘、洪家漾一带渔家和农家插竹为界,内作菱荡。菱叶盛时摘嫩叶梗连根煮食,称菱网头;晒干切细为菱网头干菜,可治远行者水土不服。
   笋本地无毛笋,靠输入。只在夏初产有杜园笋,秋初有鞭笋。
   第四节花卉
  2010年,全镇有花卉苗木316亩。
  梅花红、白两种,可结实,绿萼和硃砂两种不结实。
  桃花红、白两种。
  碧桃花红、白两种,花繁而不结实。
  木瓜花俗称海棠。
  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渍盐梅汁中点茶甚佳,渍以糖称糖桂花。
  兰花品种甚多,新品台湾蝴蝶兰也有传入。
  杜鹃为本地品种。
  洋杜鹃外来舶品故名。有红、白、紫三种色,作盆景更美观。
  牡丹本地有白、紫、玉楼春、小桃红四种,今有山东、西安新品种传人。
   芍药有红、粉二色。
   玫瑰花以渍糖称玫瑰酱,年终可制玫瑰年糕。
   蔷薇有深红色。
   山茶花有宝珠、金盘托、荔枝、四面景、东方亮等品种。
   海棠有铁梗、垂丝两种。
   秋海棠有纯白、粉红两种。
   木芙蓉河、塘边均有生长。
   紫薇有红、紫二色,俗称怕痒花。
   罂粟花极漂亮,色艳,其籽、茎、叶等均可入药,有毒性,经提炼可制作鸦片,禁止栽种。
   紫荆花本地少有。
   紫藤花一名紫藤。
   腊梅花檀心磬口者佳,狗樱腊最下。
   荷花红、白两种,更有并蒂莲花。
   栀子夏季开白花,很香,果实称栀子,可入药,可作黄色燃料。有大小两种。
   木槿花白、微粉红两种,其叶可作洗发之用。
   绣球花除本地品外,有洋绣球花,但花朵小。
   金丝桃夹竹桃。
   菊花品种繁多,有洋种、细种之分,五色俱有。主要有兰菊(有五色,且可分
  五月、六月菊)、万寿菊、长春菊(春末夏初开)、满天星(即野菊花)、滴滴金、西番莲、僧鞋菊、金钱菊、茶菊等。
   野蔷薇一名刺梅,做丝花。
   夜来香主要品种为百色花,夜里开放,有香味,故名。
   茉莉花花黄色,少有白色。
   向日葵色黄,籽可食(俗称葵花子)。
   洛阳花一名石竹,一名瞿麦。
   萱花花为淡黄色,花苞时似金针,故俗名金针花。
   牵牛花俗称喇叭花。
   金银花也称忍冬,可入药。
   蝴蝶花称射干花。
   五簪花紫色。
   山丹花即红百合。
   凤仙花五色俱有。
   鸡冠花五色俱有,可分高脚和矮脚两种。
   水仙花原为福建传入,家庭喜种。
   千日红也有白色。
   红蕉即美人蕉,也称佛见笑。
   夜饭花一名夜夜红,即傍晚始开,凌晨即萎。
   合欢即夜合欢。
   蟑螂虫花学名不清,本地俗呼如此。夏至后开花至深秋,经霜、雪不凋零,入春后始萎。因色如蟑螂虫,以及花期与蟑螂虫出没期雷同,故名。
   另有芦花、苕花、荻花、■花(春秋两种,白■更佳)。瑞香、丁香、十姐妹、月季花均有。秋葵、迎春花、金雀亦有。
   第五节草类苎(樨头中有绵可和粉食)、稗(即稗草)、莠(俗称狗尾巴草)、佩兰(俗称醒头草)、茵陈、艾草(可做药、火艾)、茺、蔚草(即益母草)、藿香、青蒿、紫苏(俗称卜子,民间用作泡熏豆茶)、夏枯草、大黄、小青(即淡竹)、豨莶、芭蕉(一名甘露)、土三七、土牛膝、麦门冬、无门冬(即文竹,可入药)、酸浆(俗名灯笼草)、车前草(俗称观世音草,一名打官司草)、苍耳、鳢肠(即旱莲草)、扁蓄、地蜈蚣、蒲公英、土大黄、栝萎(即天花粉草)、何首乌(即夜交藤)、木莲(俗称木莲蓬,鬼馒头,本地夏日采揉以井水,茄汁点之后可食,即凉粉)、菖蒲(有金钱、胡须两种,栽于水盆供养房内,以避灯煤之气味)、虎耳草(俗名金丝荷叶)、酢浆草(亦名酸梅子草)、地锦(即酱瓣头草)、老少年(叶有黄、红、青、紫四种,至秋尤艳)、翠云草、万年青、吉祥草、如意草、芳草(可通旱烟筒)、苇(属干枯,作柴薪)、苔藓、凤尾(即马鞭草)、鸭脚草(生于稻田)、慎火草(治火丹)、鱼腥草(治喉风)、天荷叶、水苏(一名鸡苏草)、薄荷、荆芥、蓬草(花梗作帚)、艾、书带叶、金花莱、绿萍(俗称浮萍)、藻(俗称蕰草)、荇(生于水底,可作鱼饲料)、烟草、瓦松(俗名瓦花)、促织草。
   第六节木本桑(本地以枝接,经接枝之桑谓家桑,未接为野桑)、柘、松(有罗汉松、金钱松、白皮松等多种),柏(有侧柏、扁柏等)、槐(有盘槐等)、榆(有水榆、鸡榆两种)、楝(有苦楝之称)、椿(有香、臭两种,香椿嫩芽可食,臭椿也称樗)、乌柏(籽可榨油)、冬青(其籽称女贞子)、石柟(一名直楠,楠木一种)、楮(其汁可作胶)、樟(香樟等多品种)、朴、皂荚、柳、水杨、白杨、柽(俗名观音柳)、西湖柳(俗称垂柳)、柳杉、棕榈、槵(一名菩提子,可作念佛珠)、铁树(开花难)、南天烛(一名兰天竹)、椒、枸杞、五茄皮、桑寄生、紫竹、水竹、哺鸡竹(本地农家喜种植于屋后墙)、淡竹(可入药)、慈竹、凤尾竹(本地乡村惟庭院、墟墓间有植)。
   第七节禽畜类禽鸡(有本地土鸡、三黄鸡、芦花鸡、乌骨鸡等多品种)、鸭(有水鸭、旱鸭、麻鸭、白鸭、呆头鸭等)、鹅(有本地白鹅、狮头鹅、灰鹅等)、鸽(有信鸽、菜肉鸽之分,另有多品种放飞鸽)、雀(有麻雀、黄雀)、燕(有湖燕、海燕两种,本地为湖燕)、雁(有成队且有队形飞翔)、野凫(一名野鸭,大多出没于漾滩间,冬日群飞出没)、鸳鸯、鸂鶒、鹭鸶(有白鹭和鸶鹭两种)、鸥、鸬鹚雉(俗称野鸡、山鸡)、鹧鸪、白鹇(一名绶带鸟)、斑鸠、鴃(即百舌)、豆子鸟(有黄、绿两种)、黄鹂、十姐妹、鸤鸠(即布谷鸟)、桑鳸(即蜡嘴)、鸜鹆(即八哥)、画眉、啄木鸟、乌鸦、鹊(俗称喜鹊,民间有其巢高则旱,巢低则涝之传)、白头公,叶贵了、灼山看火(这两种鸟蚕时则鸣)、翠鸟、鹰、鹗、鸺鹠(俗称猫头鹰)、摸鱼公(俗称青章,原石漾畔、水镜寺沿河边最多)、蝙蝠(一作仙鼠,也宜入虫)。
   畜猪(有黑、白、花白、二头乌等品)、羊(有湖羊、山羊,湖羊尾巴大而肥者也称绵羊,本地多饲养,为独特品种)、牛(黄牛、水牛两种,本地无宰之食用之习惯,用作转磨)、驴(粉作坊,纸浆场转磨之用)、狗(农家多养,品种多多,现今以宠物之养,品种更是应有尽有)、猫(属狸奴,有一种双眼一红一碧者称日月眼猫,最善捕鼠,当今猫已成为宠物)、鼠(有田鼠、水鼠、臭鼠三种)、鼬鼠(俗称黄鼠狼,喜食鸡,制即制尾毫可制笔)、香狸(即灵猫,皮可制裘,甚香,所过之处有麝气)、兔(有白兔、灰兔、长毛、短毛、长耳、安哥拉等品种)、松鼠(大者称松狗,本地甚少)、白鼠(俗称洋老鼠)、猥(俗名刺栗婆)、獾(有猪獾和狗獾两种,穴居墟墓间)、水獭(俗称水塔野猫)。
   第八节鱼鳞介类蛇(夏至后出没,有居家者为家蛇,居野外者为野蛇,本地有毒之蛇较少,品种有赤练、青稍、竹节、地扁、金丝等)、鲤鱼(家鲤,色稍红称红火鲤)、白鲢、花鲢鱼(即鳙鱼,也称胖头鱼)、青鱼(俗称溪鱼)、鲩鱼(即草鱼)、鲂鱼(即鳊鱼)、鳜鱼(俗呼计鱼)、鲦鱼(俗名白条鱼)、鳢鱼(俗称黑鳢头,即现称黑鱼)、鮧鱼(即鲇鱼)、鲿鱼(俗称汪芽,可发痘)、杜父鱼(俗称荡婆,也称卢鱼、鲈鱼,味甚佳)、鲻鱼(即赤眼鱼)、银鱼(出太湖,本地较少,色白而味美,故名)、班鱼(类似河豚,但无毒,非河豚)、逆鱼(因时在黄梅涨水时逆水而游,故名。外无纤毫芒刺,肉软而子香,可制炙膏油)、鳑鲏(又称鳑姑)、参条(又名差条鱼)、浪柳(长不过二三寸,体圆肉肥少刺)、鳗■、鳝鱼、泥鳅(有肉鳅和刀鳅之分,粉鳅和黄鳅之分)、虾(青虾、白虾、竹节虾、罗氏沼虾、本地湖虾以抱子者为佳,细白而软称蚕虾,蚕时称糠虾)、龟(俗称畜之可避火,品种有绿毛、剋蛇金钱龟等)、甲鱼(又称鳖、水鸡)、蟹(螯足有细毛称毛脚蟹,鱼簖捕取尤大肥美,称簖蟹,小者称网结子)、石蟹(即螃蟹,螯无毛,个小)、蚌、蚬、蛏、螺(大者称田螺,出田塘中,小者称螺蛳,出河道水中,清明前味最佳)、金鱼(亦名火鱼,有龙种,蛋种、剑种,尾有三鳍、四鳍)。
   第九节虫类蚕(又称蚕宝宝,一般为家养)、蛙(俗称田鸡)、蝼蝈(即吠蛤,鸣于水田中,其声甚烦)、黄马(似蛙而小,背绿腹红称,咬人有毒)、瘌蛤蟆(即蟾蜍)、蝌蚪(俗称田鸡乌泥,即蛙之幼虫)、蜂、黄蜂(即胡蜂、露蜂)、蝘螉(即螟蛉子)、螘(一作蚁,有黑蚁、赤蚁、飞蚁、白蚁)、螳螂(其子即桑螵蛸)、刺毛虫(亦名蛓毛)、毛虫、蓑衣虫、蛱蝶、蜻蜓、壁钱(亦名壁喜子、壁镜、本地无有毒壁喜子)、蜘蛛、蝇虎(苍蝇老虎)、蛴螬(即桑虫)、蚱蝉(即蛀蟟)、杨甲(俗名羊牛)、蝼蛄、萤火虫、蠲(俗名火百脚)、土鳖(即地必虫、灰必虫、能食蚂蚁)、蜣蜋、蚱蜢(又称阜虫,有圆头、尖头,蝗虫、芦虫之分)、蜈蚣(俗名百脚)、守宫(又名水沿龙、壁虎)、螺螋(俗名蠼螋百脚)、蜒蚰、蛞蝓(即蜗牛,俗名鬼眼螺蛳)、蚯蚓(俗名蛐蟮)、水蛭(即蚂蝗,水田最多,会吸人和动物之血)、青虫(能化蝶)、桑搭(亦名象梗虫,与枝干色无二,难辨)、灯蛾、米虫(生于米中,久则化蝶;另有一种米虫,细墨,俗名洋疰,食米即空)、叩头虫(又称乌板虫、乌亡虫,傍晚时出)、蜰(亦名臭虫)、蚊(有花蚊、长脚等品种)、蝇、蚤、虱、羊虫(形似萤火虫,无光,人工饲养可作药饵,为养鱼之品)、络纬(俗名纺织娘,亦名络丝娘,形有大小,鸣声不一,俗称叫蝈蝈)、蟋蟀(捉于深秋时,历有以斗蟋蟀赌财物,称之开栅场,本地产叫墨灵子,个小)、吉灵子(亦叫金灵子,声微悦耳)。
   第十节其他布帛类丝、绵、茧黄、澼花、滞头、丝拖头、丝线、绵线、苎线、棉纱、布、绵绸、绸、包头绢、绫、纱、包头绉、罗、野蚕茧(详见丝绸编)。
   饮食类冬春米以五糙为至,当今以双糙为式,以次年开囤,谓陈冬舂米,或将以半蒸熟上囤数日即开食,陈发极冬春米。
   蒸谷炒用熟谷籼蒸熟晒燥而后春食。
   冻米冬月取糯米露冻炒胖,以开水泡食,称之。泼溜汤,喜庆时用,当今已不用。
   酒区境内出三白酒,因米白、水白、曲白,也俗称好酒。
   白酒即俗称杜搭酒。
   烧酒上用好酒(黄酒)糟,下用白酒脚蒸馏,愈陈亦佳,称糟烧。
   菜油豆油、青油、羊油、麻油。
   糟油用白酒脚渗入黑芝麻和盐及香料,沉淀取用,本地喜用之烧菜佐料。
   酱有黄豆、蚕豆制。
   饼豆饼、菜饼两种,皆榨油后所余之渣滓。
   酱油以晒油发酸为主,勾兑为次,味欠佳。
   醋俗称老酒、酸醋。
   糖以成品加工为主,有葱管、芝麻、寸金、玫瑰酥糖,粽子糖以及用白砂糖熬后烧成各式,梨膏糖名目繁多。
   熏豆用晚青毛豆剥壳煮熟拌盐烘干,可久放,以佐酒、茶,味尤佳,也称烘青豆,镇区内最佳,他乡不及。有踏扁青、青铜青、香珠豆三种。
   盐渍菜以短脚青菜以小雪始挑,洗净略晾干,和盐踏于缸中,以石压之,半月开缸,生熟皆可食,且耐久可至明春,又将菜切碎,以盐腌之,压贮于瓮中,称之冬菜;也有待风干,再以盐和椒炒熟掺菜内绞紧,贮缸压石,掺少量水称水风菜,正二月食之味佳美,或以冬菜中杂以萝卜称春不老,尤脆。将盐渍菜晾干细切,谓之干菜,煮熟称熟干菜,年久更佳,这是盐渍菜一种食法。
   小粉粉坊以磨绿豆为上。以制丝粉和粉皮之下者,干成块后用以浆调色白而柔,其水为黄浆。
   面筋以麦麸踏出浆汁,称黄浆,澄细可充香粉料。
   豆腐以石膏点成,老者称干豆腐,嫩者称水豆腐,未点者称豆腐浆,点凝而未入箱称豆腐花,浆面积皮称豆腐皮。另有豆腐干、千张(也称百叶),切方块油汆称油豆腐,微氽称半氽豆腐干。
   蕨粉红者有食,绫绢刷毛头之用。
   羊肉7月中旬后开始有供应,肉肥、汤清、绝无腥膻气。又有板羊肉、酱羊肉、羊糕,双林为佳。
   煎鸭六七月间有之,必稚鸭也。姚文泰《双溪棹歌》:“一钩月破暮烟昏,有客招凉野店门。佐酒难忘煎鸭美,秀州空说鸭馄饨。” 酒药双林制三白酒之白曲。岁无水旱屡丰年,八月农家说早籼。酿就村酤十月白,御寒雅称里牵绵。
   器用类农具去草者锄头。起树石者山鎡。垦地为铁钯。垦田为团铁耙,又有鸭脚铁耙、链刀铁耙。开沟有漕铁耙、开沟撬、深沟撬。戽水有水车,水车上有墙、轴、鹤膝、短档、车柿棓。接柿有黄母,取消泥有捻篰,有夹网,有铁口袋。把河泥从船里往岸上“划”有千步。挑河泥有粪桶,有料杓。提垃圾有小铁耙、畚箕。芟草有杨耙。耘田有锲子。割稻有镰刀。束稻有挞车。晒稻有乔签。晒谷有浪匾。翻谷有耙。脱谷有砻,砻下有床,有大有小,二桁出米,出米处有落筛。去谷有扝筛。扇米有风车。春米有木手臼,有对子臼,有光窑臼,有白床臼,有杵,有关捩。去糠秕有落臼筛,有粞筛。藏谷有草屯。盛米有米屯和米袋、栲栳、笆斗。积米有栈板、栈条(即廪圈)、草囤。量米有斛、有斗、有升、有概、有荡、有脚袱。负物有草篰、叶篰、花篮。头戴有凉帽、箬帽。蔽体、蔽雨有蓑衣、蒲鞋、草鞋。
   渔具(见本编第五章第一节)陶器砖瓦陶出镇北邢窑村,为邢、杨二姓所造,陶以梅子青为上,白次之,黄而黑者为下。砖有京面、尺八、尺七、尺六、加厚、花方、大城、中城、小城、线条、脊浪、漫砖、王道等。瓦有铜瓦、滚筒瓦、安沟底、转尺、花边、滴水、小瓦、鸱头等。
   草器截芦以织之为帘。擘破之织为菲,曰芦菲。扎其花作帚曰芦花苕帚。苕本苕溪所生,故通称之。又取花以稻草相间编之成鞋,曰芦花蒲鞋。以纯稻草编之成鞋曰草鞋。以秧根须织成荐曰秧荐,冬日铺床最暖。
   木器盆、桶杂物嫁具皆有之,原大多出于镇上木匠埭,今散见四乡各地。
   翠花以双林镇谢姓最优,以翠羽来自广东而镂刻花鸟极工巧,此技唯双林有之,今已失传。
   竹器除家用竹器外,有绢机所用者以原旧绢巷数家生产为佳。
   第二章蚕桑第一节桑树品种与栽培品种三国吴兴郡,广开农桑。平原地区田边塘旁普遍植桑,肥桑遍野,出现繁荣景象,有“荫陌复垂塘”之誉。
   西晋末,“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山东“鲁桑”随之而来,落户于太湖之滨,“宜桑”适合生态环境,逐成为江南良桑之一。故史有“廆通于晋,求种江南,平州之桑,悉有吴来”记载。
   东晋末、南朝时,“乌程东南三十里有桑墟”。桑墟即是大片桑林,位于今天湖州东南菱湖、双林一带。
   唐代,湖州地区已是蚕丝重要产区。“吴地桑叶绿”“野径入桑麻”就是对当时广植桑树的形象描述。天宝八年(749)太湖旁有“撩浅军”四部约七八千人,修造圩岸,从事农桑,并开始用河泥作桑园肥料。
   宋时,是“湖桑”形成期。双林民间已普遍使用桑树嫁接技术,以更换、优化桑树品种。土生野桑与引进鲁桑培养成嫁接桑(即称家桑),并形成优良桑种群。以至“平原沃土,桑拓甚盛”。时两淮蚕桑复业,大量桑苗购自浙北湖郡。
   宋时已采用嫁接法培育“湖桑”,是将高杆桑改良成矮秆桑,使“湖桑”又一次得到优化。矮秆桑叶肥嫩而营养足,蚕成丝,丝质好。画家唐棣说:“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赵孟頫在《吴兴赋》中说:“桑麻如云,郁郁纷纷。” 明时,蚕农又以“剪枝法”代替原先“采叶法”,即待蚕食后剪去桑树长枝条,养成“拳桑”。“拳桑”好处在于“枝叶层层而上,其受雨露遍而无披,则叶易长大而多生”,其时,亩产叶可达二千市斤。至万历时“民以此为恒产,旁水之地,无一旷土,
  一望郁然”,“树艺无遗隙”。
   清时,桑以“嫁接”“矮秆”“养拳”三法并用,使之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葚,饲养蚕大,得丝多,成为全国最优良桑树品种,各饲蚕地区均引种“湖桑”。光绪三十年(1850)开始传入日本,被作为主要桑树品种推广。
   桑树品种繁多,据各志记载约有25种之多。常见有密眼青(又可分大叶密眼和细叶密眼)、白皮、荷叶、木竹青、黄头、扯皮、兴叶、晚青、山桑、槐头青、富阳桑、紫藤、红头、乌桑、鸡窠、望海、麻桑、鸡脚、金桑、火桑等。凡经嫁接均称“家桑”,未接者称“野桑”。上述山桑、鸡脚、望海、麻桑等为野桑,其余为家桑。
   民国晚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双林区境内尚有少量高脚桑,采桑树时有用木梯(称桑梯)作业采桑叶。
   今已全部为矮脚桑,其品种有青桑、白桑、黄腾桑、鸡脚桑等大类。其中有红、白皮桑,叶大肉厚,枝粗芽密,质量佳;青皮桑肉厚叶小,枝干比红、白皮桑细,但利于密植,双林区境农村乐于种植。湖桑也称中性桑、晚生桑,为蚕一生主要饲料,故大量种植。另有早生桑,俗称火桑,一般农户种于屋前后,主要用于饲养小蚕,所种数量不多。
   近来,新培育和经筛选保留主要桑树品种有早青桑、乌皮桑、尖叶火桑、桐乡青、睦州青、荷叶桑、湖桑197号、湖桑197-2号、湖桑199号、大种桑、白条桑、红皮大种、吴兴大种、团头荷叶白、湖桑32号(属光头荷)、湖桑35号等。还有新品种为叶贡,产量较高的新品有农桑8号、10号、12号、14号及丰田2号、盛东1号、育
  71-1大中华等,该系列品种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分别于1990年、2000年后引进,其叶产量比原桑品种增加60%左右。
   栽培桑苗繁育一般除传统桑苗袋接培育外,从2005年开始以新技术育苗:绿枝扦插、硬枝扦插、嫁接体育苗、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
   镇境乡村很少用桑籽直接播种育桑,如育则以稻草灰拌以桑籽播种,并阴干,播于5寸宽、2寸深长沟,第二年秧长2尺许,即可分种。也有将桑葚籽抹于草绳缝内,埋入熟地(有肥)1寸,苗长移栽。(1寸=3厘米、1尺=30厘米=10寸)。
   民国《双林镇志·栽桑》一节:“耨地而粪之,截其枚,谓之嫁,留近本之条,尺余深埋,出土寸培而高之,泄水,墨其瘢,或复以螺壳,或涂以蜡而封之,防梅雨之浸。粪之四周使其根四达,不可直灌,否则聋而死,可和以水之粪,二年而盛。”“来年条滋而叶厚,其壅土也以粪以蚕沙。”当今栽桑称移栽、定株。纵横间隔2米,每亩植桑200株至350株,并改正对排列为交叉排列定植,利于通风和日照。以稻草灰与肥土、或市河泥、菱荡泥、猪羊垃圾填底,来年春低矮小株压枝,去长枝、烂条等,择条大肥粗者,剔去树皮,取柔枝约一尺,削成如马耳,插入皮中,并以桑皮绕定,粪土缚包,令不泄气即成活,为接桑。时间可在清明前后。桑贵剪,初(小)桑剪其杆,独留根,而肥令其发之。三年后,留其杆采叶,以后以剪其长条,否则叶不茂,如不剪,称高桑,剪而秃,称鼓椎桑。因有前因而碍锯,而未及尽截,或老枝不成器,即可垦去,勿令传染。清明前后,还需将粪水灌于桑树四周称谢桑。桑叶在立夏前后可采摘,称头叶、二叶。头叶连条尽剪,二叶唯采其条下半截,留其条为来年生叶。
  当今,桑树枝拳、条的合理配置,以亩有桑拳3000个左右,有效桑条8000条以上,桑树龄结构为青壮桑占70%以上,及时更新树龄在15年以上老桑,保证平衡高产。
   果桑
  2002年,由市桑业管理站引进大10果桑系,是单株果叶兼用品种。具有成熟早之特点。4月下旬,桑葚开始成熟,采桑期约1个月。果形大,最长约4厘米。平均每公斤鲜果330颗左右。口感好,香甜味浓,汁多无籽,有7种以上维生素。2010年,双林地区农村已有少量种植。
   第二节桑树病害与施肥桑树自冬至春需三次检查和观察,有否桑蟥,发现即刮之,称刮蟥。如不能除之,则在六月捏头蟥,七月捏二蟥,捏头蟥时要特细心,尽除之,如留一,则二蟥成百。
  桑树上另有蛀虫,可分三次捉,春分捉出屑蛀,秋风捉条蛀。而在剪桑条后或九月也可细捉,也可用爆竹药线入蛀穴烧之。当今,据蚕业指导站调查,害虫约有88种,除蟥和蛀外,还有象虫、天牛、刺蛾、尺蠖、金龟子、蜘蛛、瘿蚊等,而叶蝉、毛虫、灯蛾、卷叶蛾、堆沙蛀、虱对桑树也有局部伤害。
   防除桑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以手工捕捉为主,后有药物除蟥,如鱼藤酮、百部草(天门冬)、巴豆乳剂等,还有用石灰硫磺合剂除越冬桑树害虫。1958年“大跃进”时期,对区域内桑树进行“白化”,配比是:石灰50公斤加水175公斤,柴油1公斤,食盐5—10公斤,配成乳剂涂在树干上。对待红蜘蛛,选用73%克蟥特农药稀释3000倍防治(残效期为10天)。另外,还可用虫菊脂类农药8000—10000倍稀释后喷洒,可防治桑树病虫害。当今,上述方法已基本不用,而用桑宝稀释来防病虫(15公斤水加2毫克)。
   桑树施肥,过去一直以冬、春二季施肥,主要肥料是河塘、市河底泥及粪、猪羊垃圾等。当今还重视施夏秋肥,以保证桑树有足够养分。除原来传统性肥料外,以每亩施标氮(绿化铵、硫酸铵)30—40公斤,过磷酚钙40公斤,3月至4月中下旬施入;夏肥以速效和迟效肥相结合,占全年总施肥量的35%左右,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夏初,每亩施碳酸铵75公斤,或尿素30公斤,或人粪尿30—40公斤,蚕沙10公担或菜饼100公斤,并配以磷钾肥和复合肥;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追施碳酸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也可覆盖稻草500公斤,以抑止杂草生长,减少桑地水分蒸发,提高肥效;秋肥,以施速效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15%左右;8月中下旬,施碳酸氢铵或尿素蚕沙、人粪;冬肥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20%左右。猪羊厩肥1000公斤,河泥
  250公斤,或菜饼200公斤。
   第三节桑园与桑叶市桑园民国《双林镇志·蚕事》有记:大约良地一亩可得叶一千斤。然溢额者少,不足者多。按桑秧之小者曰“桑乌”,长不过一二尺;三四尺者曰“独条”。二者植后须勤培育,而得截栽接,又有高七八尺而歧枝者曰“双枪”,种后不再接。岁之正二月,东路贩客载桑入市,有桑秧行,亦有不就行而售者。自栽种至剪叶需七年为期,五六年仅可摘叶,不能开剪也。霜降以后桑叶枯落,捋下用稻草包留以饲羊(俗称羊叶),或载至镇投行发卖。
   明茅艮《农桑谱》、沈氏《农书》、清费南煇《西吴蚕略》、魏光寿《蚕桑萃编》等总结桑园经验著作中指出:阳光充足和肥水,随时除草,防病虫害是桑园高产主要措施。即冬至前深垦数回;草长即锄,土干即灌;二、五、八、十二月上肥,壅以猪羊肥,人粪尤宜,并以蚕沙、豆饼也佳;冬、春须施河泥,这些措施沿用至20世纪70年代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桑园建设可分为:20世纪50—60年代初期,政府重视蚕桑,镇区境农村蚕桑生产初步恢复和发展,1956年桑树种植量比解放前增加25%左右。
  进入60年代,由于困难时期,粮食生产减产,各地出现桑园内间作粮食,黄豆、小麦、山薯、南瓜、白扁豆、豇豆、玉米等高秆、蔓藤、宿根作物,导致桑树衰败,桑园面积缩小,叶量减少30%左右。1963年,意识到桑园间作严重影响桑叶生产量,引进先进生产技艺“一专”(退出间作,建立专一桑园),具体做到“三增”(增株、增拳、增条)。并采取老桑地补植缺株,成行加密等措施,改造老桑地,使每亩密度从原来不到
  200株增加至500—600株,实现亩产“千斤叶”“百斤茧”。(千斤=500公斤、百斤=
  50公斤)
  20世纪60年代后至80年代初,主要开展学习和引进海宁云龙大队桑园“四改”(一改低产桑,二改稀植桑,三改靠天桑,四改劣质桑)经验。1971年开始,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结合农田、鱼塘基本建设,大搞桑地平整,小块改大块,分平实施桑地改造计划,年前平土,年后植桑,讲究种桑质量,从而改变原来地块小、零星分散、高低不平、品种混杂、产叶量低之状况。1971—1981年,以年均7%速度推进改桑,建成一批集中成片(成带)土地平整,能排能灌旱涝保收、良种密植、稳产高产桑园。同时,建设一批新桑园。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由于对桑园高水准培育管理,出现亩产桑叶1600公斤至1800公斤、蚕茧100公斤以上的可喜景象。
  1988—1994年,莫蓉儒林石桥头村开始改桑种桑。平整土地,改桑种桑28.4亩,将原农户桑地27块改成5块,为湖州市最早示范试种农桑10号、12号、14号等系列品种。亩产茧从62.3公斤提高到108.7公斤,并依靠自己力量建成5楼5底小蚕共育室一座,240平方米。
  2000年后,桑园面积时多时少。
  2001—2010年桑地总面积表表6-1单位:亩说明:1公顷=15亩采叶与叶市桑叶谓鲜货,不可多采,恐其干,蚕不喜,但又不可少采。恐有水渍,需通风挥之。小蚕时勤采叶,出火后至大眠后开剪,蚕多则需从早采叶。清蔡雪樵《采桑词》:“绿遍江南三月天,剪刀声破夕阳烟。阿侬不感渔阳梦,巴得蚕眠人好眠。” 民国《双林镇志·蚕事·桑叶》:“蚕多叶少,必须买叶。大眠后叶市开秤,然后开叶船取行票到地扎叶。如地主缺额无偿,则勒令至行中倍罚,甚或絷之如捕盗。所谓鲜货,道路非同儿戏也。然买叶者预算十担,先买五担,盖恐蚕或不佳,致有剩叶也。亦有叶场仅敷数筐,蚕之食而看至一二十筐,全需买叶者曰‘开空头蚕’,叶贱之年侥幸获利,若遇昂贵,无可借贷,势必将蚕倾弃,孽孰甚焉。”胡承谋《湖州府志》:“稍叶其预立约以定价,而候蚕毕贸然以偿者名曰‘赊稍’。有先时予直候叶大而采之,或临期以有易无胥,谓之‘现稍’。”按:“开叶行者,先于上年冬杪向乡人买叶数百担,此时价贱,乡人度岁乏资。倩中保立券卖叶于行家,谓之“卖现稍叶”。开春渐昂。亦有不昂之年,然总无比冬日更贱者。至收茧时交易渐盛,清明始用黄纸招贴。大眠开秤扎叶,曰“三市”:头市三日,中市五日,末市七日。末市大起上山(蔟),买卖只有零碎,不成市矣。
   “又:叶价最不可定,自朝至晚,每千斤有数千钱上下者,俗谓:‘仙人难断叶价也’。养蚕之家赴行买叶,谓之‘吃户’,须择地之近者随到随发,不能迟延。镇人有并不养蚕,亦盈千买卖者,谓之‘做心思’。虽似贸易,实同赌博。究之失利者多,得利者少。有亏本而无力弥缝者,有已得利而仍归乌有转至受累者,盖叶昂则卖主逃逸,买者非但无叶可发,即成本亦无从追取。设已销出转须买叶赔补叶贱,则买主逃逸,卖者非但无处讨钱,且预备之叶转须减价求售,于是债主催逼,家人争闹,至酿命案者亦有之,故贩鲜一事实为敝俗之尤也。” 第四节蚕蚕性喜温而又恶湿,故蚕房常生炭火保暖,又不可太热,并保持空气流通。蚕房宜卑,卑则温。蚕蔟宜高,高则爽。收种须在谷雨前后,过此不宜。
   蚕房固宜邃密,尤宜疏爽,晴有北风,宜开窗,以通风。日以舒气,下用地板最佳,否则铺以芦席,使湿气不上行,四壁草箦围衬,以收潮湿。太寒则重帏障之,别用火缸取火气以解寒。唯暴热,则外逼内蒸,蚕身受病,不时喂饲,略后,皆为受病之源。
   蚕之生疾,半在人,半在天,人之失恒由惰,惰则失饲,而蚕饥,饥则首亮失替而蚕热,热则体焦皆不稔之征也。天之患,恒由风雨雾露,即烈日亦有不宜,以干鲜之叶难得也。蚕食热叶则茧浮松,不可缫丝,其害浅。食湿叶则溃死,食湿热叶则僵死,食雾露叶则萎死,叶染风沙则不食,食之则死,其害深。
   双林区境东北西阳、丁泾蚕农习惯以蚕论斤,每出火一斤收茧十斤,谓之十分,多寡准此。西南各乡村论筐,每出火一斤四两,谓之一筐亦收茧十斤,谓之十分。故论斤者之十分,较论筐者为十二分半,每茧一斤,做丝得平称二两,亦有不止此数者。
  每蚕一斤自小蚕至上山约食叶一百六十斤,每筐则食叶二百斤。此为上等蚕食叶数,愈少则蚕次,蚕至收茧大率一月为期,三十余日辛苦可得丝,为绵、为线。蚕沙可肥田地,此蚕桑所以为乡民之经济命脉也。
   蚕有三眠子、四眠子之分,以出火为大眠,后眠距前眠较四眠子稍多一二周,及其上山相去亦不甚远,但三眠子身大而茧小,四眠子身小而茧大,四眠子较三眠子略娇贵,而收茧却不相上下,乡间养四眠子者较多。
   生种、藏种、浴种、护种当今由催青室与蚕种场专门负责,到期发种。
   蚕种一曰“盐种”,一曰“灰种”。腊月十二日,浴之盐种即将种置匾中,以食盐糁布于上,没子为度,用浓茶候冷泼之,令湿透,置屋上及庭中,经霜露七宿收下,去其盐。灰种用石灰如拳大一块,滚水泡化待温,将方尺许种浸入,点线香一支,香尽,沥干置匾中,今经严寒凝冻至醉,用蒸团子汤待温将种浸入,亦以线香为度,轻轻沥干晒燥,收藏盐灰二种并同。
   护种清明后、谷雨前,以旧絮包种六七日,再将种置热被中,令得人气渐渐温暖,其子变绿,谓之转色,等到全绿即可收蚕,倘桑叶萌芽未茂,天忽骤热,宜置种于清凉处,使其不即转色。
   生种、藏种大眠择蚕之健食者,别置之,倍与之食。上山时不可用火,采茧后置于静处,十
  八周后,有蛾餂出其茧口,金门(金色)为上,银门(银色)次之。出蛾后,即自能对,如未对,即将雌雄提对,约一时,燃线香二枝,天暖线香枝半为度,即解开,将布一方或纸悬空中提蛾置其上,自能抱布,须臾生子。出蛾当分三朝,初朝不过数枚,第二朝极盛,三朝即少。蛾生子之后弃水中。
   生种后,其色转为紫,可用石灰筛于其上,至夏必用薄丝绵外包,以纸再包之,恐有蠹虫伤子,待浴种时再展开,浴后仍包,方无碍。
   养蚕中几个阶段浴种、护种(现称催青)、糊箉、蚕房消毒、采叶、饲蚕(从小蚕到大蚕)、头眠、
  二眠、出火、大眠、剔蚕、铺地、搭山棚、架草龙、上山(蔟)、擦火、回山(蔟)、采选茧。以上是民国以前。
   养蚕基本方法蚕室蚕具消毒、催青收蚁、稚蚕饲育、壮蚕饲育、上蔟与山棚。
   蚕室蚕具消毒自古重视蚕室温湿,明时讲究疏爽,开门北窗,以纸糊或草帘严实之。随天气变化,随时开启窗户及添火、减火以达到所需室温。蚕室与蚕具消毒一贯以用石灰水,此法一直沿用,近年,除充分清洗蚕室蚕具外,养蚕前用2%福尔马林,或以汞盐酸水1∶2∶200溶液,或漂白粉1.25%液喷洒消毒。1990年始,蚕具消毒采用浙农大“消特灵”。
   催青民国23年(1934),开始有蚕业指导所建立催青室。民国36年(1947),双林花桥乡和莫蓉乡花城出现催青、稚蚕共育有限责任生产合作社,共有18人。解放后建立吴兴县蚕业指导所。1983年,双林建立蚕业指导所,兼责蚕种催青和发放工作。
  1956年,双林新建催青室,担负双林区境内蚕种催青、保管、统购统销和发放工作。
  蚕种催青方法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采用火缸、木炭加温,用铁皮槽置水和悬挂湿布、麻袋片进行补湿。夏秋用天然冰、机冰进行降温,辅以电风扇促使温度均匀。
  1968年,推广春期催青使用电热加温和电动补湿方法,夏、秋仍用机冰降温。20世纪
  80年代后,使用空调装置。
   收蚁民国前,蚕种转后,挂在暖房内,待蚁蚕出齐,用鹅毛轻掸于蚕箔内,以谷雨为期。解放后,沿用平附收蚁,采用打落法或桃花纸引收。头天发种,次日晨,感光收蚁。蚕种改为盒装散卵,后采用网收和棉纸引蚁法两种,又改用纸包法和蚁框收蚁法。蚕种领来后,倒入外框、平摊、用鹅毛扫成、长方形比内框稍小。盖上压卵网,套进内框,进行补催青。收蚁时,取出内框,加收蚁网,再套内框,使两网紧贴。
  撒上引叶,数分钟后去框,抬起收蚁网,即可消毒给桑。收蚁框体积小,低平,在1号蚕匾中至少可放平4只框,遮光时,还可叠放3—4只,再覆盖、感光、遮光都极为方便。一直在收蚁中推广使用。
   稚蚕及饲蚕稚蚕初生至头眠用火升温调节,使3天左右赶头眠,欲其齐,朝见眠头。其蚕必佳。
   束草为墩日“叶墩”,以承刀剉叶,蚕初切叶宜细,切如丝以饲蚕。二眠后方可用片叶饲喂蚕。出火后用丫头叶(即嫩头叶),大眠后连枝叶饲之,日夜谨饲,不令稍饥,饥则有断丝肠及空头之患。出火前忌用湿叶,大眠饷后,又不能太燥,宜以洁,水洒叶饲之。凡所买进之叶,需阴地铺芦帘将叶均匀摊放凉透,洒以清水,方可喂蚕,但只可喂三日,不可多日。蚕若伤于寒则产生僵蚕,热则产生白肚。
   蚕食三四日而眠,眠一二日而起,将眠则不甚食,曰“红揽丝”。又有青揽丝,言吐丝也,亦作懒思,言懒而思眠也。他眠同此犹食,曰“食娘”。即是青条眠,则摘置他器,曰“捉眠头。” 饷食眠后约一周或半周不等,候蚕脱壳者㯩有白丝如绵谓之杨花㯩,然后可以饷食,或视其嘴上始白渐黄终至稍黑,亦可饷食,总以眠头尽起为度。如起娘不甚齐,不妨稍迟以俟其齐,俗谓之曰熬。眠起始食曰饷食,倍于前衡之重亦逾倍者,里语谓之饷得起,反是曰饷不起。食尽曰叶过,因语忌而更也。
   出火看眠头如上所说,眠半周后,用叶片引青。如天热,尤不可迟。二眠后,当燥,出火则眠,齐后将眠头捉出,其㯩弃之。分若干匾,用砻糠灰铺底,把蚕放入,每匾1.5—2公斤,皆可以散石灰稍稍糁于上,称供候。有起娘即将㯩子,预为晒干,拆开置于其面,起娘不至沸腾。如天阴,以稻草剪断,亦可起齐,后方可饷食。旧法小蚕用火至三眠,后不用火,故名出火,当今已用管道通暖风。但出火其名仍相沿不改。
   大眠蚕至大眠,其优劣半已可定。优者眠中齐集,青条不多,蚕身均匀无大小,其色青白。若一周外尚不眠齐,青条无数,布漆甚多(黑斑),必当弃之。凡出火0.5斤(1斤=0.5公斤),得大眠4斤为4斤捉,曰“捉正”,得5斤则为5斤捉,曰捉出,若不及4斤则曰捉入,不为佳矣。按:蚕初生其色乌,故名乌儿。初眠头上泛白,二
  三眠后身俱白,大眠后则身放长,白中带青,丝肠明亮者为佳,若发黄,则有病。僵蚕乃上好蚕所变,偶见即须捉去,最劣者为上山(蔟)僵。养蚕之器,来年必须更换,恐传染也。
   㯩括蚕性喜温而又恶湿热,故必㯩括。则剥去其下一层,括则取其上一层,而㯩中又有蚕,必当搜剔干净,故无论寒暖,每日宜㯩括一次,而出火及大眠时尤为重要。
  㯩括法先把网置于筐,铺叶于网,蚕就食,则集中于叶,乃举网而出,移置他器,曰“出㯩”。筐中之枝茎及蚕沙垃圾可作肥料。
   铺地大眠饷食一周后,可放地,先铺芦帘、石灰、稻草于地,然后置于蚕上,称下地蚕。双林乡村均采用这一办法,一直沿用至20世纪70年代。
   搭蚕棚、架草选择凉燥之屋,即在地蚕上面离地约1.3—1.7厘米钉横木,以壁架木其上,并横竹,铺芦帘、草帚,称搭山棚(搭蚕棚),也有制成山棚凳。上山前,
  一种是将原先准备的“蚕毛柴”制成蚕毛帚插入蚕地铺中;另一法,将其截齐稻草,中间缚紧,扭转微绞形,称“蚕龙”。在整理稻草过程,再一种以纸质方格蔟,则可向有关单位购买,有专门制作纸质方格蔟。茧子形成后清白、质好、无柴痕。
   上山(蔟)蚕将上山,蚕以色黄收身不欲食叶为主要特征,而沸腾不已、周身通明、脰节莹彻,吐丝缭绕,称缭娘。(倘脰节不莹彻,而蚕头先通明,称空头,乃小蚕失叶之故)。此时可撒置山棚帚上,称上山(蔟)。上好蚕,蚕即吐丝半周,即如白雪,谓之“裹身”。一周有声,两周无声,三周凉山。渐次采茧,烂死白肚不能作茧,转而有害好茧。按:蚕食而不饮,蚕矢干而不湿,上山(蔟)后,则撒尿,尿尽始能作茧,故山棚下点滴不绝如下雨,蚕则必佳。忌响雷,蚕作茧时闻雷,则住嘴,虽无大害,而缫丝时多蹭蹬也。
   回山谚云:六七分为中平,十二分为上上。蚕花廿四分(指称茧廿四两秤)。8斤、7斤为一吊,两吊可作丝一车。回山前一日先凉山,凉山须开户去蔽,令风燥透,茧易缫丝也。
   自1988年开始省力化养蚕,小蚕一日两回育。双林苕南邢窑史阿毛开始进行一日两回育试验,并获得成功推广。1998年,全市实施一日两回育种665065张,普及率
  91%。
   大蚕少回育和小蚕共育,小蚕公司家蚕人工饲料育、大蚕大棚育也得到普遍推广。
  莫蓉石桥头村小蚕共育室,一直坚持共育,蚕茧产量年年高,并节省成本,深为蚕户欢迎。
  1992年开始,双林区境内已开始有人工饲料与桑叶共育试验。
   双林蚕种生产单位简况表6-2
  1991—2002年双林各蚕种场蚕种生产实绩统计表表6-3续表6-3说明:至2002年,原双林各蚕种场均停产品种明清时期,镇境农村饲养蚕,以挑茧形整齐,茧壳厚重作种茧,以备下次饲养,宋陈旉《农书》记:蚕种有一、二化之别。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嘉湖茧均为白色,蚕体色斑纹和茧形有多种。按化性可分:头蚕种、二蚕种;按浴种可分:盐浴种和灰浴种,盐浴种所结茧细而紧,灰浴种所结茧大而松。清末,专业制种户兴起,以卖种为业。因其选种不同,蚕种有椭圆形茧种、圆茧种、束腰茧种之分。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西湖蚕学馆创办后,开始引进西方科学养蚕来培养蚕种。
   民国12年,中国著名蚕桑缫丝专家郑辟疆及其费达生等人东渡日本后,回国创办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提倡改良蚕种,科学养蚕。是年,与江苏开弦弓村小学校长陈杏荪共同在该村以新法养蚕,改进蚕种。
   民国12年后,江苏日月、宝带、秋字、五星牌蚕种传入双林地区。
   民国30年开始,推广杂交种。是由欧洲和日本蚕种与中国蚕种杂交而成。名称有华5、华6、华7、诸桂、治桂、华蚕1号、华蚕101号、华蚕102号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有华8、华9、华10、文、瀛翰等品种。其中,秋蚕有瀛文与华10正反交品。
  而华8、华9与瀛翰正反交作春蚕种。1947年后,旧品种逐步淘汰。1948年起,部为新品种。江苏新品日月、老虎、金猫、西瓜、金蟾、梅花等新品蚕种占领双林区境。
   解放后,主要以华8、华9与瀛翰杂交品为主,云溪与华9正反交两个品种产茧量高,但净度差,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停用。
  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华合×东肥。至1972年,17、苏16几乎全被华合×东肥品种代替。杭7×杭8于1976年开始推广试养。夏秋品种从广东引入东34与省农科院603组成东34×603、东34×苏12杂交组合,因其耐高温,茧丝质量优见长,至1975年夏秋,以东34×603、东34×苏12基本取代长达13年老品种。
  20世纪80年代,春蚕开始用杭7×杭8,至1981年已成当家品种。1982年,农业部门选用菁松×皓月,浙蕾×春晓,苏青×镇丰三对易养、高产、优质新品种,至
  1987年成为春蚕主要品种。夏秋,以浙农1号×苏12成为80年代当家品种。1984年夏秋,开始养薪杭×科明、蓝天×白云(又称康2×科7),由浙江省农科院培育成功,取代原浙农1号×苏12号。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蚕种严重缺种局面,春种成为全年通用种,各地擅自从外地调入蚕种,局面混乱。推广夏秋种春养,蚕农不欢迎,但因结出茧舒解率高而受缫丝厂欢迎。
  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门选春种有菁松×皓月、浙蕾×春晓、春蕾×镇珠。夏秋种:薪杭×白云、54A×丰10等,同时推广抗氟化物,茧产量高等特点春蚕品种:华锋×雪松、雪松×华锋(正反交),夏蚕有秋丰×白玉。1997年下半年开始,对原早、中、晚三期秋蚕,调整为早中秋、迟中秋两期,以白玉×秋丰正反交为当家品种。
  21世纪,区境内蚕种以秋丰×白玉为当家品种,占90%左右,另有少量华丰×雪松品种饲养。
   雄蚕双林历史上尚无专门养育雄蚕。2000—2006年,在塔山蚕种场引入雄蚕杂交繁育。
  品种有秋华×平30、秋丰×平28两种。这两种雄蚕茧丝质佳,比秋丰×白玉平均张产提高3.7公斤。解舒率提高3.89个百分点,干茧出丝率提高2.48个百分点,清洁、净度分别提高0.34分和0.43分。
   雄蚕茧质成绩比较表(2003—2005年平均值)表6-4蚕病蚕药血液型脓病常于5龄中后期发生,表现为体包乳白、体躯肿胀、狂躁爬行,因破皮流乳白色浓汁而死。并眠前发生呈不眠。1991年以来,有三次重大危情发生:分别在1993年春蚕、1998年迟中秋蚕、2005年中秋蚕。
   细菌病细菌病中以卒倒病为较严重。如在5龄第三天爆发猝倒病,发病面积可达70%,严重造成蚕茧颗粒无收。此茧俗称“硬尾巴蚕”。
   真菌病以白僵、曲霉病发生较多,可用蚕病净、防病1号蚕药防治病,双林地区近10年来未发生较大事故。
   蚕药与蚕药生产双林区境内对蚕病防治除传统方法外,当今以药物防治为主,蚕药以“消特灵”、复方氟哌酸蚕座净为主。目前还有中草药蚕体蚕座消毒剂。
   从1971年开始,双林镇创办湖州蚕药厂(又称乐宝蚕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乐宝牌蚕药。
  2000年,沈晓龙在双林维多利大道由无丝和乐宝蚕药厂合并成湖州天健兽药有限公司(湖州第一蚕药厂天丝动物保健药物厂),生产天丝、天健、乐宝三种牌号兽药和蚕药。
   区级蚕业技术推广机构
  1983—1993年,张兴龙先后任双林区农技站副站长、站长,负责双林区蚕桑技术推广工作。
   蚕种场新农蚕种场创办于1969年春,1999年年底,因蚕种生产计划大量削减而停办。
  1983—1999年新农蚕种场领导机构简表表6-5新华蚕种场:创办于1971年春,2001年年底停办。
  1983—2001年新华蚕种场领导机构简表表6-6向阳蚕种场:创办于1970年春,1999年年底停办。
  1983—1999年向阳蚕种场领导机构简表表6-7
  2001—2002年,双林3个蚕种场先后停办2个(新农和向阳),只有苕南新华仍生产。2001年,生产春蚕种18953张,蚁量1100克。2002年,生产春蚕种27358张,蚁量1700克。
   蚕种价格与张种卵量
  1952—1955年,每张蚕种平均10克卵量。1956年起,调整为10.5克。1962年,改为每张种(春用)2.4万粒,秋用种2.34万粒。1993年,每张种为2.5万粒。2002年,规定为大于或等于2.5万粒。实际上,双林三大蚕种场每张种所产蚕种卵量均在
  2.5万粒以上。
  1994年,春用种收购价每张17.3元,销售价为20元;秋用种收购价每张14.6元,销售价17元。非合同订购蚕种价实行不超过10%。
  1995年一代杂交种价格:春用品种每张35元,秋用种30元,原种每张100元,原原种每蛾11元,母蛾12元。收购春用种每张30.2元,秋用种每张25.8元。
  1998年实行蚕种价格:春用种收购价每张13.5元,销售价为15元;秋用种收购价每张11.70元,销售价13元。
   查处非法蚕种销售,1984年开始形成“分级管理,计划生产,合同订购,划区供种”。实行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三证制度。严禁非法经营蚕种。如1998年,双林镇春蚕实养8068张,但实际只订2534张,减少68.6%,秋蚕种比上年同期减少77.5%,邢窑等5个村几乎空白,结果查处3名种贩,查获外地蚕种近千张。
  2001—2010年双林饲养蚕种、蚕茧、桑园情况表表6-8说明:1公顷=15亩第三章粮油种植第一节粮食作物农田耕作制历史上有粮食作物轮作制。水稻有早、中、晚之分,栽培由原始直播改育秧移栽,以“割麦种禾,一岁再熟”二熟制逐步形成。
   明清时期,二熟制普遍推广,其冬种作物有蚕豆、油菜、草籽等。一直延续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改革农田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面积,全面调整农作物布局,品种、施肥和耕作管理,其耕作制度逐步向三熟制发展,并最终定型。
  1951年起,中稻改晚稻,稻改粳稻,低产作物改种高产作物,并扩种春花。
  1956年起,将单季稻改为间作双季稻。
  1961年,稻麦良种矮干化,推广尼龙薄膜保温育秧和药物治虫防病害。
  1965年,淘汰间作稻。
  1968年,推广绿肥连作稻,并试种大麦、油菜连作稻三熟制。1969年起,绿肥连作稻和麦稻二熟制改三熟制。农村农忙称“夏收夏种”、“三抢”(抢收,抢种、抢管),甚至各行各业开始支援农忙。同时,推广小苗带土育秧技术和迟栽稳产连晚两段育秧,以及综合防治病虫等配套技术。双季、三熟粮食面积迅速扩大。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耕作制向粮、油、经、饲、菜复合耕作制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全面开始落实“双田制”,土地重新调整,耕作细碎化、分散化向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允许农户有种养自主权,农田粮食耕作又以单季晚稻为主。
  并出现免耕抛种技术。
  21世纪,农村大规模土地整治,重新规划水田、旱地、桑园、池塘种养面积,使农业中各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
  2010年,晚稻面积61574亩,小麦384亩,豆类10103亩,油菜17185亩,蔬菜11273亩,瓜类1779亩,花卉苗木316亩,桑园18605亩,效益农业1226户、20177.5亩。
   粮食作物品种变化稻在距双林区境东偏南约20公里许罗家角稻作遗存中,曾发掘出距今约7000年前的稻作遗存。其中,粳稻、籼稻品种分别占约35%和65%。而这种粳、籼稻品种是从野生稻引种栽培而来。
   据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检索,中国古代文献中,大约关于13处野生稻的记载,其中4处是杭嘉湖平原。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县。” 南北朝·元嘉二十三年(446),“吴郡嘉兴盐官县,野稻自生三十许种。” 南北朝·梁大同三年(537),“秋,吴兴野生稻,饥者利焉。” 宋·天圣元年(1023),“六月,苏、秀二州湖田生圣米,饥民取之以食。” 从野生稻过渡到人为选种种植要有以下条件:有适宜稻谷生长之良好环境、农耕工具、村落定居之生活条件。此时双林区境早已适宜稻谷生长,在经过上千年演化,双林人精心选育适合本地区之各稻种。
   《宋史·食货志》记:占城稻是北宋时从占城(指古代越南)国引进之早稻品种。
  大中祥符四年(1011),江淮两浙大旱,宋真宗遣使从福建调占城稻三万斛,作为稻作品种。
   清同治《双林记增纂》物产稻类:不外粳、糯二种,粳不黏,有芒,一名粳糯。
  黏无芒,一名秫。籼稻早熟,寒露即可收割。一曰广籼(占城稻引种而来),一曰检子(也称箭子)。晚熟者曰晚稻,有黄稻、白稻、乌稻、香稻、雁来红、雪里青等名。糯有赤白、薄壳、光头、芦黄等。而香稻中又有香籼、香粳、香糯之分。晚唐诗人陆龟蒙有诗“遥为晚花迎白菊,近饮香稻说红莲”之句。诗中“红莲”是指香稻中一种。
  嘉泰《吴兴志》有“十里香、师姑粳为上”。
   占城稻及其变种品种收获期要比粳稻短40—60天左右,只需60—100天即可收割,为日后双林地区推广双季稻提供机会。
   稻谷经春去谷糠后谓之米。将早籼谷蒸熟春米,谓蒸谷米,焰熟春米,谓焰谷米,晚粳谓之白米,籼稻谓之籼米,舂囤隔年,谓之冬春米。
   双林区境范围内这种自由选择种植各稻品现象,一直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放后,政府大力推广良种,筛选传统良种,对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粳晚稻铁杆青、温州籼(占城稻后裔品种)进行改良。
  20世纪60年代初,为适应双季栽培、耐肥、高产而推广矮秆早稻品种,有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农垦58号,并成为主要粮食栽培品种。
  70年代初,以农虎6号、广六矮4号、早熟稻二九青以及籼型杂交水稻籼优6号为主。
  80年代,优选粳稻品种有秀水48、06。糯稻以祥湖47成为高产品种。
   中熟早籼品种原丰早(因抗稻瘟病差)被中熟品种二九丰和浙辐802代替。
   后又推广秀水664、中熟晚粳11、秀水620、中熟晚糯祥湖84、杂交稻协优64号、
  6号、早熟晚粳秀水37、早早莲31等。这些品种米质较佳,但抗病性好。
  90年代末,二九半籼稻、秀水63号晚粳稻大面积推广。
   早稻当家品种在80年代为矮脚南特号(占30%)、广六矮4号(占70%);90年代为二九半(占30%)、浙852(占30%)、广六矮4号(占40%)。晚稻当家品种在80年代为农虎6号(占80%),农虎3号、2号(占20%);90年代为农虎3号、2号(占
  30%),秀水63号(占70%);90年代中后期为秀水42号(占40%),武粳75(占20%),秀水63(占40%)。2000年后,当家品种为98110(占60%)、9904(占20%)、花育
  一号(占20%)。
   当今引进优质香粳稻,有早香17号、科香糯、禾香糯、国香4号等品种。还有鸭血糯、紫色稻等多样性10多个品种。
   麦及其他番薯又称甘薯、山芋、地瓜等。清初传入,为旱粮作物,主粮紧张时可充主粮。
  可作淀粉、粉丝。品种有红皮白心、胜利百号、南瑞苕子、徐薯18、浙薯1号和2号、赤蓬1号、红宝宝等。
   玉米又名观音粟、苞米、苞谷、包芦。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早玉米、金皇后玉米、紫玉米。今有水果味玉米。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艿、洋番薯。早春播种,五六月收获,本地种皮黄个小,食味佳,且糯,可煮熟作蔬菜、充饥。原为中欧亚地区传入。与牛肉红烧味更佳。有少量种植。
   麦分大麦、小麦、荞麦三种,双林区境四乡均有少量种植。以小麦为主。民国《双林镇志》记:大麦即麰麦,粒大早熟,小麦即米麦,赤、白两种,无芒者名“火烧头”,称荞麦。大麦种者甚少,唯小麦广种,农户在主粮食青黄不接时以磨麦粉制面食充饥。
   第二节粮食栽培一水稻南宋时,四川人高斯得寓居乌程县王村,其《宁国府劝农文》:“湖人治田,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留既茂矣。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之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据固矣。复车之入水,名曰还水。还水之后,苗以盛,虽遇旱暯,可保无忧。其熟也,上田一亩可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虽其田之膏腴,亦田人力之尽也。”清末民国初桐乡人张履祥《补农书》中对稻麦两熟田开垄作沟技术,有深入阐述。民国《双林镇志》农事:“农人正月毕岁事,二月治圩岸,三月选种浸谷,立夏移栽秧苗,四月割麦挼菜籽,收蚕豆。遂垦田。雨水不调,用水车,旱入涝出。自四月至七月谓之忙月。”“嗣后,耘耔粪溉各以时,处暑行根绽穗,忌旱,白露稻放花,忌风雨。秋分稻秀又忌雨。九月杪割禾。”境内这种传统粮食栽培技艺一直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技术基础上,总结并推广水稻生产精耕细作、选用良种、稀播壮秧、小株密植、浅浇勤灌、合理施肥、适时收割七大技术。
   水稻栽培从古至今,水稻栽培主要包括选种谷、垦田、浸种、布谷、拔秧插秧、密植、灌水、施肥、除病虫害、摸草耘田、收割等环节。
   选种民国《双林镇志》记:“拣取谷之圆绽饱满者,留为来岁之种谷。谷既选净,乃编稻草为畚,悬之梁间,取其风燥不霉坏也。大抵田一亩需种谷四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由粮食部门和专门种子部门(近年来出现种子公司)选取各优良品种的种谷,以供农户种植。
   垦冬田耕垦田的工具铁耙。冬日割稻后,即将田垦转,以深为贵,至来春二三月重加翻削,称钞田;也有冬不反垦直至插秧时耙转的,称筅帚田,以稻本尚留也。
  又有垦板田,有虽垦而未加钞者称镬盖田;也有不垦转,而蓄水在田,近夏至径插青,称烂水田,此皆惰农所为,良农不出此,若得种春花田,菜麦既收翻平沟稜而细削,称折麦稜。垦田除用铁耙外,还用牛犁耙,今用手扶拖拉机、电耕犁耙等工具来完成。
   浸种催芽民国《双林镇志》记:“早稻清明节即浸,晚稻谷雨前后。”方法:“以稻草包之,投于池塘水内,缸内亦可,昼浸夜收,不用长流水,三四日微见白芽如针尖,取出阴干密撒。糯稻出芽较迟,浸法如前。”今浸种当选谷粒饱满、净纯、活力强,先晒种,再过筛,然后用盐水或泥水选种,再用清水洗净,加药液浸种消毒2—3天,催芽露白即可。
   布种(谷)育秧民国《双林镇志·农事》:“秧田必自为一区,四围护以高塍,或紧傍桑地,庶旱潦易以救护。采用操整水测平,达到上糊下松。并先将田削细或撒菜饼屑,以作底肥。然后再将泥荡平如镜。中界小沟,潆以浅水,每方广袤不过一二丈,匀撒谷种以其上,微盖以稻草灰,秧长频频洒以薄肥,初出细簇如针,谓秧针,长及尺便可取而种之。”今密布水秧田已改进为半早秧田,逐步发展成中苗带土秧(适用于旱稻二熟制,晚稻早翻早、中糯稻);小苗带土机插秧,人工抛秧;早稻尼龙与地膜育秧(适用于旱稻三熟制);稀插水育秧(适宜迟种田连作晚粳稻)。用适当扩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降低用种量,增丛减株,并适当降低插秧本株数(简称三降一扩大)的办法来改善秧苗生长条件。20世纪70年代,一度推出广秧套稻、拔秧留苗和两段育秧等方式。从1982年开始,从单本插繁育良种中得到启示,推广连作晚稻秧田“超稀播”育秧,秧田播种从30—65公斤降为15—30公斤左右,最低只播10公斤,甚至更低。秧田育秧主要还是管水、控长、施肥、防病虫害和除草。其他还有旱地育秧、工厂化塑料盘、无土营养液育秧等方法。《天工开物》:“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民国时,双林区境一般农户以一亩秧田所生秧,可移栽20亩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壮秧密植,一般可种植10亩左右。
   插秧与密植插秧前必先“治田”。这有两大类:一为不种春花的“坂田”,另一种是刚收获春花后的大田。坂田在过冬时又有两种方式,一种俗称“泡冬田”,有谚语:“挑粪下田,不如泡冬过年。”双林区境一般很少泡田,而是冬垦后晒垡。民国《双林镇志》中对冬耕过坂田这样记述:“芒种为插秧之候,率先者谓之开圩,旱者上水,涝者出水,水以尺为度,不令过满。将前时已垦具钞之田,又用铁耙细斫,令碎,必全无块垒,而后下秧。”整田时还得及早清除杂草,即用锄头削去田塍脚、田埂滩等处杂草。沈氏《农书》:“平底之时,有草须去尽,如削不能尽,必拔去而后平底。”然后,需最后一道“打百耖”,即要耖平所有脚印、潭印,让田面平整如镜,否则易产生“浮株”。如今大田平整已有拖拉机耕耙一次完成。大田已整,时节已到,秧苗已育,就可以拔秧。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云:“插稻秧,芒种前后插之,拔秧特轻手拔出,就水洗根去泥,约八九根一小束。”拔秧者进入秧田,通常还带三样东西:拔秧凳、伞、缚秧柴。拔秧一般为女子,男子则挑秧。20世纪70年代,机器拔秧机曾在苕南邢窑等地试推广,但由于伤秧苗严重、使用成本高等原因而停试验。然后,插秧时必界以绳,称秧埂绳,每一埂为一埭,埭广约三尺,种秧六棵,层层相次,每层前后率间八寸,称为段,下秧的人逐步后退走,足踏段中空处,不令插秧处有高低浅深,秧可得平均分段布秧,勿太密,勿太疏。从季节上讲插秧不在过早,双林插秧又俗称“种田”。民国《双林镇志》称:“种田不在过早,芒种莳插已为早,夏至正当时,小暑已迟,然犹不害,大暑则不宜。”在一天中,有谚云:“早三天比不过夜落株。”理想时间是下午或傍晚,如果是双季稻,上午是不能插秧,农家有“浅水插秧,深水护秧”之说。
   过去,农民种植单季稻,一般采取大株稀植,发大棵之说。沈氏《农书》:“行欲稀,须间七寸;段欲密,容荡足矣。”按此与民国《双林镇志》所说推算每亩在2万余丛左右。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增丛减株,依靠多穗增产。多熟制后,早晚稻采取插足基本苗,扩大光合面,在足苗、多穗基础上增粒、增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从而获得高产。20世纪80年代后,推广稀、少、平,促使高效栽培方法,在“超稀播”条件下培育带孽壮秧,单本密植插足基本苗,提高群体质量,优化结构。20世纪90年代,推广应用早稻塑料软盘土钵手工抛秧技术。成秧后,直接向大田抛秧,以代替传统插秧。抛秧要选适宜天气,避大风大雨,分多次抛栽,再进行补边角,并进行人工匀苗。插秧机插秧也需补苗和补四角。
   插秧相关俗事插秧双林俗称“种田”。每年第一次插秧叫“开秧门”,结束时叫“关秧门”。旧时“开秧门”和“关秧门”都要举办酒席,重视程度仅次于除夕。“关秧门”酒民间有“秧田笃笃转,晚上八只碗”之说。插秧时,缚秧柴解下后,必须塞在泥里或丢在前边已插好的秧苗间,不可随意丢在身边和身后,否则“子犯娘”。陈年缚草为“娘”,秧苗为“子”。因双林土方话中“秧”与“殃”同音。插秧时如要向别人讨手中秧苗,不能伸手直接,要让别人把秧丢在你身旁,你再捡起来。如直接接秧,则要“遭殃”。
  如打抛秧人,把秧打在插秧人身上,俗称“中秧”,意为“遭殃”,尤其是糯稻秧。其解忌办法:“中秧者不开口,而打秧者口呼×××要交好运。”并同田块干活人也跟着说些吉利话。
   耘田民国《双林镇志》称“耥田”。“耥田就空段间抽曳之,而每层六棵之间,或生细草,扬所不及,故必又加以耘:俯行苗间,匍匐而前,两手细剔苗根之草。此时,苗已长大,叶芒锋利,虑伤腿胯,则编竹片为帘,或以粗麻作裙缚两股间以耘之。
  盖耥则横推,耘则直撺,一纵一横,事交济而功递密也。然耥立而耘俯,又当三伏烈日,农夫劳悴,无过于此。盖自小暑至立秋三十余日,排日事繁不能稍懒。立秋将近,或荡干或耘干,必得泥干裂缝,而后苗根深固,苗杆坚劲,结秀成实时始无倾仆之患,但秋前可干,立秋后不可过干,处暑做胎时断不可缺水。”谚云:“处暑里的雨,田伕人的米。”一般要耘田三次,有“稻耘三遍谷满仓”之说。
   现在耘田已不多见,因应用除草剂,而无须这一环节。
   管水解放前,用人力水车车水,民国《双林镇志》有记:“吾乡车水专用人力,
  一人或二或三坐而踏之,旱年上水各自营,涝年出水则合圩共举,谓之大棚车。”当今用水所需,已全靠电力机埠排灌。清蒋士煐《南园戽水谣》诗句:“养苗蓄水水易干,农夫踏车声如沸。车轴欲折心摇摇,脚跟皲裂皮肤焦。”画家丰子恺有《云儿车水图》画。大田管水有“浅水插秧,深水护苗”,“中水耥稻,浅水耘田”,“耘耥田事毕,防水让田裂。”即民间所谓“烤田”。“烤田”是现代水稻种植中常识之一,有谚语:“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说明烤田必要性。烤田立秋前须重烤,立秋后轻烤,即称搁田。境内单季稻在白露后应保证一定水分供应。民间有“处暑雨,田伕米”之说。沈氏《农书》中:“自立秋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若值天气骤寒、霜早,田中有水,霜不损稻;无水之田,稻即秕矣。而饱水足谷,此之谓也。”否则,秕谷会大量产生,严重影响产量。不过,在收割前一周,应防水干田,有利防止后期倒伏。
   施肥双林区境四乡称“下壅”。民国《双林镇志》记“下壅不可太早,恐后力不接,交秋多缩而不秀。初种时必以河泥作底,其力虽缓,而伏暑时稍下灰或菜饼,其力亦缓,必立秋后始下大肥,壅则其力倍而穗长。按老农尝云:稻草灰最佳,田中得此,无惊缩之患。人溲虽肥而其力不长,惟豆饼力耐久,然必量田之肥瘠,随时酌用,庶无太过不及之弊。猪羊粪及一切垃圾壅田固佳,然不能多得,故率用豆饼。下壅富农多用豆饼(双林区境所用豆饼大都来自关东外省),碎成屑匀撒苗间,贫农力不能致,或用猪羊栏中之灰草。贮于桶,悬项下,两手捞取分抛必匀比遍,或有捞取水草,耙取市中垃圾充肥料者,亦有用蚕、灰粪者。”又沈氏《农书》“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镇境四乡,在化肥尚未普及使用前,农业技术体系一直维系着以“粪多力勤”为特点,农闲时四处为稻田积肥。肥料来源一是直接购买。买豆饼,买大粪,人粪来自杭州、湖州、苏州、平望、嘉兴和双林镇上。
  直至1958年时期,每年都有驳船从上海装运大粪和生活垃圾来双林,统一分配给各生产队,称“上海粪”和“上海垃圾”,当然也要出一部分钱“买”。农闲时,农民进城、进镇直接“捉”垃圾,这些“粪”和“垃圾”与农民自己罱之河泥合窖发酵后一起和用,效力更佳。这是历代传统用肥。二是来自农家猪羊肥。猪有“水棚”“旱棚”。“水棚”紧邻农家茅坑并相通,猪粪、人粪相混。“旱棚”每天垫铺稻、麦草,然后把猪垃圾与河泥窖一起后使用。羊棚无干湿之分,其羊垃圾与猪垃圾相同使用。三是罱河泥,两名壮年男人站在一条赤膊农船,用竹制罱泥篰进行罱泥。河泥有河浜泥、市河泥、野港泥之分。钱载《罱泥》诗就形象地描述罱河泥情景:两竹手分握,力与河底争。
  罱如蚬壳闭,张吐船随盈。四是“绞蕰草”,是用一副长竹竿,两人一农船,在河滩以其竹竿夹住蕰草,用力绞,再拉断,绞来之蕰草与罱来之河泥窖酵后来年可用。五是种植绿肥。双林区境四乡普种“花草”。农家割下一半花草与河泥窖酵后再用。另一半垦田时,压在下面直接沤烂。沈氏《农书》指出:“一亩草可壅三亩田。”谚语:“草籽种三年,坏田复好田”“草籽好,半年稻”“花草窖河泥,稻谷胀破皮”。草籽,学名紫云英,俗称“花草”“红花草”等。
   解放后,实行多熟制后,根据不同品种,实行肥、水、促、挖相结合技术。1974年,推广“半产沟”。20世纪50—70年代,仍以施农家肥为主。80年代,开始大量、普遍使用化肥,发展各种高产栽培施肥技术,以施足基、面肥,控制分蘖肥,看苗施用穗粒肥,配施磷、钾肥等措施,提高粮食产量。
   二其他粮食作物大小麦大、小麦是粮食作物三熟制高产主要作物,占总产量的20%左右。大麦主要用来作饲料和啤酒原料,小麦以充主粮。
   大麦品种有早熟3号、沪麦4号、浙农大3号、广秀麦3号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种大麦一般亩产可达150公斤。小麦种植面积不大,其品种有浙麦2号、3号及杨麦3号、158号等。杨麦158号的产量可达到300公斤。
   大、小麦播种,其种子都须经处理和消毒,播种期均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亩播种量在8—13公斤。在施肥方面:大麦在播种时撒氮肥、磷肥,以畈定量,保证均匀。播后最好以畜肥盖籽,再撬沟泥薄片复盖,确保每亩基本苗20万—25万株。小麦需掌握“促两头,控中间”来施肥,重基苗肥,可占总肥量60%—70%。适时施穗肥,可占总肥量20%左右,以增加千粒重。
   种麦必须注意开沟排水,因双林区境属湿地,须开深沟,以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害和早衰。《补农书》中指出:“种麦有几善,垦沟、撬沟,便于早。”一般沟宽20厘米,深30厘米,畦宽180—200厘米,并以腰沟、围沟、中沟三配套。
   番薯清初传入双林,种植面积不大,采用间作套种。
   以隔年薯作种培育薯苗,剪苗枝扦插,扦插前施足基肥,巧算“裂缝”肥。
   适时早插有利高产。其密度视地肥瘦而定,肥地宜疏,瘦地宜密;早插宜稀,迟插宜密;迟熟品种,单株生产力大宜稀,反之宜密植。插扦方法为斜插法;土层深,肥土也可采用浅平插法,并用力压土;为保全苗,应做到“四不插”,即暴雨、西北风、光照太强、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断垄。其管理措施有:前期查苗补缺,破垄晒白;插后20天,选择晴天将垄两侧沟底泥翻于沟内,防止损伤茎叶,并经5天左右自然晒白,再把割开之泥土按原垄修复;中期以抗旱为主;后期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对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法和拉断茎节之不定根,以利块根肥大。对短蔓型品种,只理顺,不翻藤和提藤。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及植保组织一病虫害防治双林四乡大田历史上以宋天禧元年(1017)至清咸丰九年(1859),共发生螟、蝗及其他病虫灾害共35次。其中,咸丰九年,吴郡各乡均遭灾害,唯双林区境方圆二十里没有被侵害,不知何故。民国《双林镇志》对除虫有这样记:“三伏苗长之时,有青翼虫生。细如粟,而头尖,谓之蠓虫,多则令苗瘁。除之之法,熬菜油用小竹管吸油滴泥间,一人从后用竹板拍打,令油水溅苗上,虫闻油气即死。秋热过甚,或雾连朝,则生黄翼小蛾,遗子苗本,即生蛀杆虫,能食苗,使萎。除之之法以缸贮水,置田塍,夜炷火其中,蛾望火光扑入淹死。此杜其孳生也。如已生子在稻秆中,则惟细捡剪苗去之,否则遭此害者必通亩枯秆,无升斗之收。总之苗喜疏,达透风处,虫自少。若蝗蝻漫空蔽野,备御之策,极难惟得。连日霖雨,虫壳不得脱,始湿涨而死。”民国13年(1924)、22年(1933)、23年(1934),双林区境也曾遭不同程度虫灾,以螟虫害为主,蝗虫害未发生。解放后,大田粮食作物与耕作制度、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1949—1955年,单季稻早、中、晚混栽,利于二化螟繁殖,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蝽象、象鼻虫、铁甲虫等病虫害时有发生;1956—1965年,水田耕作制度以单稻为主,单双混栽,利于三化螟发生,纹枯病、稻蓟马、纵卷叶螟等加重危害;1966—1982年,水田耕作制度以连稻为主,单双混栽,褐稻虱、黑尾叶蝉、纵卷叶螟为主要病虫害,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类赤霉病危害较严重;20世纪80年代,稻瘟病发病率面积平均为15%左右,白枯叶病为20%,大麦以赤霉病、黏虫危害较严重,小麦以赤霉病、白粉病、黏虫危害最严重;90年代,晚稻繁盛稻瘟病率在1%左右,白叶枯病面积为3%左右,而稻曲病却高达10%左右,成为双林区境四乡大田新病害,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是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最为严重病虫害,尤以稻纵卷叶螟为最重。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可造成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如发生此病,会产生自穗,严重尽秕谷。20世纪50—70年代,通用农药波尔多液、稻瘟净、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灵等,90年代采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等农药。21世纪,开始使用高效环保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蚜酮。
   稻纹枯病此病为水稻主要病害。可以药物控制。20世纪60—70年代,主要用稻脚青喷洒。后用井冈霉素抗菌剂,安全而高效。80—90年代,使用3%井冈霉素水剂,加水后喷洒。如发此病,晚期可成片倒伏,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除喷药外可适时搁田。21世纪,开始使用乙醋醇、爱苗等农药。
   白叶枯病抽穗前可见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俗称茅草瘟,白叶瘟。20世纪60—
  90年代,一般均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或50%消菌灵水溶液粉剂,加水喷洒。如有此种病稻草、病谷应及时处理好,以减少病源。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农药。
   稻曲病主要危害稻穗、谷粒。20世纪90年代,在单季晚稻中出现,可在破口抽穗前5天实行施药防治,用5%井冈霉素水剂,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
  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的农药。
   三化螟虫俗称钻心虫、蛀心虫,除二三化螟虫尚有大螟。均以幼虫危害水稻,可造成水稻枯稍、枯心苗、枯孕穗等。均以一年发生3—4代速度在稻根中越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采用传统方法防治(前已述)。从1956年起,开始使用“六六
  六”农药防治。70年代后期,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剧毒机磷农药防治。90年代,用低毒40%稻康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也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喷洒。另外,也有用杀虫双、米虫醚、呋喃丹等农药进行防和治。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的农药。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纵卷稻叶,藏身其内,食害叶肉。俗称刮青虫、白叶虫、苞叶虫,一旦产生使稻叶留下白条斑,并吐丝结苞,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此虫由南方传入。每年梅雨季节迁入主峰;每年可发生5代,以2—4代危害为重。所以,在抓紧夏收后灭虫,可减少第三代虫源。药剂防治狠治、巧治第三代,挑治第四代,可用甲胺磷乳油(2002年7月1日起浙江省禁用),晶体敌百虫、辛硫酸乳油、毒死蜱乳油等加水喷洒。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农药。
   稻飞虱俗称响虫、蠓虫。可分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其中褐飞虱危害最重。此虫以吸取稻汁液,危害轻者使水稻空秕率高,严重时使水稻倒伏,造成颗粒无收。防治对策:采用抗虫品种,保护利用青蛙等虫类天敌等手段。药物可采用10%大功臣(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拌细土撒施,另外也可用叶蝉散,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或用混灭威乳油、氧化乐果等。21世纪,使用飞电(吡蚜酮)。
   麦类赤霉病大小麦均以赤霉病危害最严重,系伴湿性病害。此病俗称红头麦。
  在防治上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如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和蔓延。20世纪70年代,推广使用甲基托布津、50%乙基托布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单独使用时加水喷洒,可达预期效果。21世纪,使用与稻纹枯病相同的农药。
   草害20世纪70—80年代,粮食遭受杂草为害逐年严重。有草类49科、99属、
  125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稻田杂草23科41属57种,有稗草、节节草、瓜皮草、
  三棱草、鸭舌草、陌上菜、中毛草、四叶萍、水竹叶、异型莎草等,前5种分别占杂草发生总量的9.9%、42.88%、15.29%、10.58%和10.55%,总占89.2%。二是春粮田杂草有26科58属74种,主要有看麦娘、雀舌草、繁缕、碎米荠、茼草、蓼、稻苕菜、猪殃殃、一年蓬、鼠曲草等,以看麦娘草为主,占麦田杂草总量85.23%左右。
   现代除草是以化学除草。秧田以17.2%幼禾宝可湿性粉剂拌土散洒,或加水喷洒均可;40%直播净或35%秧禾葆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早育秧可选用17.2%幼禾宝或90%高效杀草丹+10%磺隆兑水喷洒,或35%龙杀兑水喷洒,也可50%二氯啉酸兑水喷洒。抛秧田化学除草可用35%丁苄可湿粉剂拌土撒施;也可用50%二氯喹啉酸+10%苄磺隆兑水喷洒,直播稻田可选用40%直播净,或17.2%幼禾宝兑水喷洒。移栽田可用35%丁苄可湿性粉拌土撒施;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洒。早晚稻大庙移栽田可用14%新草畏或禾太可,也可用18%田草光拌尿素或细土撒施。麦田除草也需科学使用绿麦隆、异丙隆、骠马,使它隆等,需谨慎使用甲磺隆。
   天敌双林区境四乡粮食作物天敌害虫有昆虫、线虫、蜘蛛、微生物类和脊椎动物类共5类48科215种。其中,水稻害虫天敌占46科196种;捕食性天敌24科89种。
   鼠害也是粮食作物一大天敌,以黄毛鼠数量最多,约占50%以上;室内以黄胸鼠最多,占63%左右,其他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等。对鼠害必须采取大面积灭鼠办法,采用鼠钠盐、灭鼠磷、毒鼠、磷化锌等药物。近年,已采用药物灭其雄性鼠生育能力来达到灭鼠效果。
   二植保组织民国18年(1929),吴兴县成立治虫委员会,双林镇域由乡绅出资聘用专人治虫。
  民国23年(1934),出现治虫事务所和站,负责治虫事务。1950年,吴兴县成立治虫指挥部,设专职植保人员专司治虫工作。1956年,吴兴县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次年,双林区境建病虫害情报点,由双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测报工作。
  20世纪60年代,双林区境四乡建立群众性植保队伍,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均有植保员,形成三级植保科技网络。植保员大都由回乡和下乡知青担任。80年代,发展村级植保服务组织。90年代,由各乡镇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担任,各乡镇供销社与农技站联系合开办“庄稼医院”,由农技人员作指导,供销社广为散发农技人员病虫情报简报,并供应各种植保农药、肥料,以及时进行预防。90年代,双林镇农技站成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供应农药、化肥、饲料、良种,并下村、队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21世纪,农业上各项农技指导工作由双林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工作。
   第四节粮食产量双林境四乡在宋以后,形成粮、蚕桑、渔、猪、羊农业模式,主要是粮、蚕桑为主。双林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但旧时双林须纳沉重赋粮,遇到荒年,本地粮食便不足供应,须引进长兴、安徽等地客米接济,并引良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明《补农书》:“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约三石为常耳。”若以亩收大米二石计算,按明制约合290公斤,大大高于当时全国水稻平均亩产(176.5公斤)水平。清时,由于迭遭兵灾,水利失修,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时有下降。
   民国21年(1932),吴兴区粮食耕地亩产176.15公斤,其中水稻亩产181.67公斤。
  吴兴县抗战前亩产206.5公斤,抗战后亩产125公斤。至1949年,粮食亩产为159.5公斤,但双林区境四乡粮食产量却高于平均数,达到近200公斤。
   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后,人心稳定,至1952年粮食连续增产;1953—1954年旱涝连灾而减产;1955年,粮食亩产恢复到平均250公斤左右;1958—1960年,因“大跃进”运动中产生浮夸风和国家困难时期,造成粮食产量连续下降;1961—1966年,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又克服“大跃进”浮夸风,加强农业设施,提高生产技术,粮食开始连续增产;1967—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和褐稻虱危害,粮食歉收;1969—1976年,由二熟制开始改三熟制粮食生产体制,从而提高复种面积,水、肥、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续增产;1978-1979年,农村开始包产到户改革,粮食产量连续增产;1980—1981年,因遭早秋低温而减产;1981—1984年,全面实行包产到户,落实生产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连续增产;1985—
  1988年,放松对农业领导,粮食复种指数下降而造成粮食减产;1990—1991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专业户、重点户、种粮大户开始涌现,粮食连续增产;1992—1995年,在大办乡镇企业热潮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出现抛荒田,粮食生产开始出现减产;1996年年初,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狠抓粮食生产,提出横下一条心打好粮食翻身仗。同年4月上旬,省委书记李泽民在湖州市长唐永富、南浔区委书记吴文江陪同下,视察三田漾粮食生产(此消息刊登在1996年4月
  12日《湖州日报》)。1996—2000年,又出现粮食增产;2000—2010年,工业园区开发,耕地大面积整治,大都田块改为单季稻种植,粮食产量出现波动,双林境四乡粮食总产量基本能保住一定水平。2010年,晚稻平均亩产仍达555公斤,最高达585公斤。
  大小麦亩产仍保持在280—300公斤之间。
  1999—2010年粮食耕地产量情况表表6-9单位:亩·吨续表6-9说明:15亩=1公顷第五节油菜品种与栽培双林境四乡历代种植,数量不多,以籽榨油,称油菜。宋时称油菜为“芸苔”。明时普遍种植,成为水稻前期重要田间油料过冬作物之一。另有大豆和芝麻,为本地油料作物。
  20世纪50年代,油菜种植面积扩大;60年代,因粮食紧缺和绿肥双季稻面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粮食作物二熟制改三熟制,油菜成为三熟制早期作物,并有所发展;80年代后,油菜籽收购价多次调高,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高,面积有所扩大,同时新品种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90年代后至今,油菜种植面积比例相继占水田面积从35%下降至20%左右。
  1999—2010年双林部分年代油菜籽产量表表6-10单位:亩·吨续表6-10说明:1公顷=15亩一油菜品种民国时有白菜、芥菜型两大类。白菜型油菜有三月黄、黄子、金芳子、长梗白等品种,这些品种均具有早熟、耐湿、耐寒、适应性强等特性,故普遍种植;芥菜型油菜有毛油菜、腊芥菜等,具有早熟、耐旱、耐瘠等特点。这两类品种均易感染毒素病,产量不高,一般亩产在20—30公斤。
   解放后,扩大种植三月黄、长梗白,同时引进姜黄种、灯笼种、短盘箕等品种,但产量也不高,而且不稳产。1956年,双林区境开始引进四川甘蓝型胜利油菜,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长、枝多荚密、抗病耐肥,亩产比本地品种高30%左右。后又引进胜利青秆、东胜14、胜利92、甘油3号等品种进行搭配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麦油连作,三熟制发展迅速,重新改种甘蓝型油菜改良型本地品种,但染毒素病率回升。1978年,引进甘蓝型抗病毒高品种92-13系列,品种具有成熟期早、产量可提高一二成等特点,因此种植面积迅速扩大。80年代,推广甘蓝型油菜92-58系列。90年代末,推广浙双72,具有产量高、品质佳、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占总种植油菜面积的85%左右,沪优
  15同样具有许多优性,占15%左右。当今仍主推新品油菜浙双72、沪优15等品种。
   二油菜栽培明、清时对油菜栽培颇为重视。沈氏《农书》有记:“垦菜麦畦,惟干田最好”,“切不可带湿踏实,菜麦不能行根,否则春天必萎死;即不死,亦永不长旺”。民国《双林镇志》有记:“洼下种菜为宜,割稻后垦田为高棱,旁界小沟。”“若菜则必先于八九月间下种于地,俟秧长拔起植于田。”民国时,因洼田排水差,强调高窄畦,并提倡早播。
   育秧有农谚“秧发三分收,秧差一半丢”“矮脚六叶齐,丰收有根基”,故育秧是油菜高产基础。20世纪50年代,沿用密插瘦秧。60年代,改密插为稀插,培育“六叶、六时、六毫米粗”三六矮壮秧技术。利用桑白地育秧,除尽杂草,施足基肥,早间苗、早追肥、防旱涝。
   密植解放后,油菜种植从原来高畦改宽沟窄畦。当今采用深沟窄畦。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广油菜免耕栽培,合理密植,每亩要栽6000—8000株。
   施肥、除草、排水以“勤施苗肥,增施腊肥,巧施春肥,稳施苔肥,并看苗补施花肥”为原则,确保冬壮春发。其间,注意肥泥压根,促使多枝,防倒伏。同时,采用化学方法除草,防病治虫,搞好田间排水系统,及时清畅水沟,防渍害。
   收获民国《双林镇志》有记:“以速为贵也,收菜即就田中拔起,入大桶挪取其子。”当80%成熟时便可收割,以免造成损失。为解决三熟制夏收夏种与养春蚕矛盾,
  1978年始,改油菜拔秆后在田间摊晒脱粒习惯,为适时早拨打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
   第四章家畜家禽水产第一节家畜家禽一家畜饲养民国《双林镇志》中记:“禽、禽兽类共有近50种之多”。而双林区境历代有饲养马、牛、羊、鸡、犬、猪称为“六畜”,故有“六畜兴旺”之说,也是农业发达一个标志。
   至民国中期,农村已基本无人饲养马。
   猪家养猪历代渊沿,农家珍养。既为自给,又为社会供给主要肉品。宋嘉泰《吴兴志》记:“岁时烹用,供祭礼、宾客,粪又宜田桑。” 民国时,本地猪上市不足,多从江苏宜兴、安徽等地购进,以供民食。
   解放后,养猪业发展迅速。1956年开始,农村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养猪场。
  1958年,人民公社扩大养猪场,实行公养、家庭私养并举。从1961年起公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国家并以优惠政策,母猪在农户,实行以肥换粮,并留给少量饲料地和水面给饲养户种植饲料。猪肥每担可折价0.3—0.5元,也可折记工分,参加分配。投售生猪可奖励化肥和工业品券。同时,生产队与国家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商业部门提供生猪数量,供应一定数量日用品。“文化大革命”后,按照中央“贯彻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指示,恢复原来奖励政策,并适当提高收购价,促使生猪稳定发展,除供本地自给外,还有少量优质猪供应上海、香港等地。20世纪80年代,取消集体养猪场。20世纪90年代,农村涌现养猪专业户,不仅建造具有一定规模养猪场外,还实行饲料供应、疾病防治、收购运输一条龙,以带动其他农户私养发展。进入21世纪,养猪业大为发展,2001—2007年生猪年内出栏从65120头连年上升至96749头。
   品种与苗猪:以太湖猪(亦称黑猪)为主要品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约克、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外国白毛种猪,同时引进浙江省金华两头乌、嘉兴黑猪等进行良种化杂交,实现“母猪地方良种化,肉猪一代杂交化”。70年代,大量养殖良种公猪,进行配孕。提倡猪人工授精来培育瘦肉猪,以利销往香港。80—9年代,养猪专业大户养猪场除自繁自育外,将苗猪供应村民。历史上,由于农户没有饲养母猪习惯,只是少量自繁本地种,故苗猪基本来自江苏、安徽、金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苗猪生产。1977年,国家提出对本地种母猪“先留后选”措施后,各生产队养猪场母猪存栏数才得以增多。80年代,集体养猪消亡,双林食品站苗猪供应部门四出采购苗猪来供应双林所需,一度年平均供应苗猪达8000多头。
   饲料:精饲料有稻谷、大麦、玉米等;青饲料有番薯藤、番薯、南瓜、青菜、水酱草(亦称革命草)、水浮莲、水葫芦等;另外还有青糠、麸皮、酒糟、豆渣、豆饼等;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蚕蛹及饮食业下脚料等;现代饲养猪中还添加少量贝壳粉、碳酸氢钙、多种维生素。逐把原来喂熟料改为喂生料和干粉料。当今,一些养猪大户和专业化养猪场已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和全价饲料。
   羊双林镇境农村以饲养湖羊出名。湖羊古称吴羊、胡羊。为本地区独有良种,繁殖率高,肉质好,耐温耐湿,农户可终年养羊。宋时已普遍饲养,时亦称“绵羊”。清康熙《湖录》记:“吾乡吴羊,毛卷尾大,无角”,“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土人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吾乡羊有二种,曰湖(吴)羊、曰山羊”。每年农历二月、
  八月剪毛,湖(吴)羊毛作毡,山羊毛作笔料。“畜之者多以食青草,谓之青草羊;草枯则食以干桑叶,谓之桑叶羊,人尤珍焉。”“其羔儿皮均可以为裘。”羔儿皮即称小胡羊皮,号称软宝石,极为名贵,出口欧美。冬天食用羊肉,为极佳滋补性营养食物。
   湖羊饲料一般以草料为主,亦可合理搭配精粗料,青草、青草干、枯桑叶、野草、种植牧草、稻草、玉米秆、东洋草等,以及稻谷糠、麸皮、菜籽等。20世纪90年代,推广秸秆氨化养羊,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并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入少量食盐,以增进食欲和有利消化,杀灭寄生虫。2010年开始,双林镇境内已有养羊户以草料和人工生产颗粒饲料相结合饲养湖羊。
   一般农户饲养3—4只,多则5只以上也有。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养羊大户,
  一般为80—100头。2001年开始,规模饲养户增加,双林区境一举跃上年出栏数2万头以上,年末存栏数也在2万头以上。最高出现在2005年,全境饲养湖羊达5.8万头以上,年内出栏3.4万头。
   山绵羊和有角山羊饲养历来很少,至20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无见。
   牛镇境内以养水牛为主,农户用作耕田畜力。黄牛也有少量饲养,以作动力碾磨油料,“姜黄作坊”以作碾轧之用。历朝规定,耕牛“非病不得宰杀”。1949年11月,吴兴县颁发《禁止宰贩卖耕牛及奖励繁殖耕畜办法》:10岁以下牝牛、幼牛及10岁以上仍有耕作能力,则严禁宰杀。“文化大革命”前,双林区境有大小牛近百头,随着农业机耕面积不断扩大,饲养量日趋减少,至90年代已无耕牛,在这同时,农户有饲养奶牛多户,但由于鲜牛奶处置困难等因素,存在不到三五年,现已无人饲养奶牛。
   兔农户历来有少量饲养。解放后,因小学、中学教育所需要,办起养兔实验组。从
  1954年起有较多农户饲养中国肉兔,皮肉兼用。1956年,双林供销社引进历克斯彩皮兔、安哥拉长毛兔等优良品种,国家鼓励农民养兔,在农村出现有50%农户养兔,但数量不多,镇上居民看到养兔有利可图,出现6家养兔大户,他们平均养兔在百只以上,最大养兔户在250只。其品种都是筛选后安哥拉长毛兔,以产兔毛为主。后来因受到兔毛出口价格因素制约和镇上居民饲养场地、青草饲料、兔病等情况全部停办。
  20世纪80年代,农户饲养品种仍以产毛为主西德长毛兔、产肉型之日本大耳兔。农户家庭一般饲养10—20只。从1995年开始,全境内饲养家兔年内出栏已达2000多只,
  1999年达4438只,2006年达到年内出栏数35656只,2007年全年总饲养量达到13万只,年内出栏数为8万多只。
  2010年,全境饲养41544只,年内出栏25856只,年末存栏15688只。
   二家禽饲养镇境内农民饲养鸡、鸭、鹅等家禽除自给外,同时售卖于城镇居民和餐饮业,以补家用;并以禽蛋换取油、盐、酱、醋或针线日用品,成为农家传统家庭副业。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饲料行业兴起,家禽饲养量也随之增加。农村家禽饲养专业户,以及专业养鸡场,并且规模较大。以供应苗鸡、饲料、收购禽蛋、建造鸡舍等一条龙服务。鸡品种有本地草鸡、浙江萧山鸡;蛋鸡除草鸡外,主要还有迪卡白、白洛克、伊莎、罗曼等蛋品。
   养鸭以饲养大户为主,是由原“赶黄鸭”演变而来。一般养蛋鸭居多,肉鸭次之。
  蛋鸭品种以浙江绍兴鸭为主,肉用鸭以北京鸭、樱桃谷鸭居多,另外有狄高鸭、康贝尔鸭。
   鹅以散养季节性饲养为主,品种有太湖白鹅、狮头鹅、灰鹅等。
   其他还有肉鸽、鹌鹑等种类饲养。
   家禽饲养量,历年来均保持在近百万羽左右,最高饲养量是2005年,达到150万羽以上,年内出栏数量最高是2006年,为101万羽。
   三家畜禽疾病与防治畜禽常见疾病猪有脊猪瘟、猪丹毒、猪口蹄疫、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肺炎、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传染性病;另外有寄生虫病、马形体病、寄生蠕虫病、猪疥癣等。
   羊有羊肝片吸虫病、羊腐蹄病、羊块疫、羊炭疽、羊布氏杆菌病、羊疥癣等。
   兔有病毒性出血病、巴氏杆菌病、A型魏氏梭菌下痢病、葡萄球病、中暑、脱毛症、球虫病等。
   家禽鸡有鸡瘟、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炎、鸡技原体病、黑头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球虫病、鸡继生素B2及E缺乏症。鸭有鸭瘟,病毒性肝炎、鸭副黏病毒病、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脑脊椎炎等。鹅有副粘病毒病、小鹅瘟症、鹅霍乱、副伤寒病、鹅大肠杆菌病、鹅茅形剑带绦虫病。肉鸽有鸽痘、念珠菌病、霍乱、肠炎、新城疫等。
  鹌鹑有新城疫、白痢、肠炎、霍乱、球虫病等。
   畜禽疾病防治历来民间以中草药、土法医生治畜禽疾病。解放后,农业部门建立起畜牧兽医站,逐步形成畜禽疾病防治网。主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进行畜禽疾病防治。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畜牧兽医站培训大队防疫员,村村有农民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畜禽预防接种、检疫等。对于常见病,除免疫注射外,对症药品供畜禽口服、注射,一旦发现病畜、病禽,立即消毒笼舍。20世纪60—80年代,供销社和外贸有关部门各自配备兽医和卫生检疫人员,与农民技术站、兽医站合作开展畜禽病防治,这种防治大多免费,80年代中期开始收回成本,90年代后,开展有偿服务。
   在镇农技服务中心成立后,分管畜牧农技人员经常下乡、村、专业户走访,进行科技指导、咨询服务,大大降低畜禽疾病发生率和传染率。
  2004年,H5N1禽流感爆发,此病可传染至人,双林区境虽未发现此疫,仍全力对家禽进行消毒预防。
  1999—2010年双林畜牧生产情况汇总表表6-11单位:头·只第二节水产一淡水鱼养殖双林镇境是典型江南水乡湿地,河港纵横交织,“以水为国、号泽国”。
   汉时《陶朱公养鱼经》称:“治水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 东汉光武至三国、吴孙权时,有习郁和杨俊成二人在这一带开塘筑坝,养鱼种桑。
  因习郁是南京人,故从南京长江采集鱼苗,精心饲养,经过多年培育成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自此,据塘养鱼,桑基鱼塘传统开始形成。
   明万历《湖州府志》:“掘地成塘”,“湖州低乡,稔不胜淹,数十年来,圩田不甚尽力”。“利在畜鱼也”。当时,池塘已分鱼塘、鱼藕塘、菱塘、草塘四类,双林区境四乡除蚕桑外,则以鱼塘为主,也偶有栽藕、种菱养鱼混合塘。
   明末时,双林境内池塘养鱼已具一定规模。明崇祯《乌程县志》记:“有池养草鱼、鲢鱼、青鱼”;清康熙《湖录》对青、草、鲢、鳙混养也有较详细记载:“居人以螺蛳、水草喂鱼。” 清初,《补农书》有对鱼塘养鱼记述。双林镇境四乡对鱼塘养鱼有别于菱湖及其他地区,而是以“桑基鱼塘”形式趋于成熟。塘梗种桑,蚕沙喂鱼,肥田地;老桑叶喂羊,羊粪饲草鱼,草鱼粪饲鲢鱼;塘底泥挖出,放到桑地上,增加肥力,促使桑树成长,形成人工池塘更快发展,掘地成塘,塘种菱、鱼混养局面。这种形式一直延续至晚清和民国时期。而一直没有人工养殖,完全靠河港自由捕捞。
   抗战期间,鱼塘养鱼受到影响。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在菱湖地区渔农影响下,组成船队到长江采购鱼苗。成立活水船运输队,将鲜鱼运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
  渔农开始接受鱼病防治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以养鱼为主、养捕并举、养种结合、集约经营”生产方针组织生产,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扶持渔业生产。1950年,成立双林渔业生产合作社,由费法宝负责。随后,在菱湖成立水产工作站,指导养鱼生产,1952年省农林局在菱湖成立种鱼养殖场。1953年,成立鱼病工作站,以及种养殖试验场(即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等,以指导、交流地区渔农淡水养鱼经验、方法和各种技术。
  1958年,菱湖浙江省淡水研究所研究成功鲢、鳙、青、草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结束双林地区渔农每年春季到长江采运鱼苗历史。
  1971年,研究成功河蟹人工繁殖技术。
  1979—1985年,在双林渔业技术推广站指导下,为各乡配齐渔业辅导站,形成区、乡、镇、村多级科学淡水养殖网络。以多品种合理混养、密养;以产定饵、定肥,做到饵、肥、鱼配套;推广化肥养鱼,缩短生产周期;普及鱼病防治知识,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1993年,获得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突破。
  1994年后,引进20余个淡水鱼新品种、名贵品种、河蚌育珠技术取得成功。
   从此乡村时有各种淡水养殖专业户,养殖各种淡水产品,并先后有专业养殖人员去北京、东北、西北、四川、湖北等地开展技术交流。
   二淡水鱼捕捞从事外河捕捞业者称渔民,以船为家,晚捕鱼,早卖鱼。1956年,双林在渔民协会基础上成立双林镇捕捞渔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外河少量养殖,实行养捕结合。这些渔民大都信奉天主教,分别定居在双林镇水镜寺、风光漾、盛林山、雉头村、儒林、显洪、西阳、渔捕桥一带。
  1999—2010年双林渔业产量、收入情况表表6-12单位:吨·万元三淡水鱼品种青鱼俗称螺丝青、青鲩、溪鱼等。宋嘉泰《吴兴志》称“可为鲊”。以水中软体动物为主食(螺蛳)。一般情况下养至四冬龄可至重3公斤;可与草、鲢、鳙混养,亩产可达150—200公斤。青鱼富含核酸,其鱼肉、胆、肝均有药用效能。鱼肉具有味甘、温,可补气和胃、养肝名目、祛风除湿、利水消肿、宁心补肾之功效。鱼肝富含鱼肝油,具有补神名目作用。鱼胆苦寒,主要有清热明目的功效,胆汁水治疗喉痹与熊胆同功。鱼枕骨研细末冲服可治心腹痛。
   草鱼古名鲩,俗称草鱼。食草性鱼类,三冬龄可达1.5—3公斤重。可与鲢鳙混养,其排泄物可供鲢鳙鱼作食料,故有“一草带三鲢”之说。草鱼具有喜群觅食,食量大、生长快、肉味美、营养丰富。《本草纲目》中有记:“暖胃和中”,并具有“平肝★去风,治痹截。治虚劳,风虚头痛,其头蒸食尤良”。草鱼肉富含核酸锌,鱼肝可治骨鲠及竹木刺喉。
   鲢鱼古名䱹,花鲢与白鲢二种。俗称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喜栖水中上层,主要食物为浮生物和水藻。塘中放养不可多,否则会影响白鲢产量,是一种搭养品种,
  一般为15%—20%左右;如放养外荡则可高于白鲢,生长速度与白鲢相近,一般3年可达2.5公斤以上。
   鲤鱼为吉祥之鱼,民俗祭祀必须有的供品。喜栖息水体底层,是杂食性鱼种,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以摄取水底动物和青、草鱼吃剩残饵碎屑,起到清扫食场作用,为重要的搭配品种;也适合在稻田和外荡养殖,双林区境养殖不多,除供本地外,主要运往北方和浙南地区。本地用鲤鱼除祭祀外可氽爆鱼,也可像草鱼一样烩制食用,糖醋鲤鱼、松鼠鲤鱼更佳。
   鳊鱼又称鲂,小头鱼。明嘉靖《吴兴掌故集》记:“湖鱼佳者,莫过于鲂”。民间有“鳊、白、鲤、鳜”排名。本地鳊鱼有白鳞和黑鳞两种,而鳞黑者味更佳。另还有三角鳊、长春鳊、团头鳊(也称“武昌鱼”),原产湖北,1967年由省淡水鱼研究所引进养殖,以食水生植物为主。
   鲫鱼古名称鲋,今称鲫鱼、河鲫鱼。适应性强,杂食性鱼种,几乎所有水域都能生长。品种有黑背鲫(即鲤鲫),是与鲤鱼交配所生,但味不佳。另有高背鲫。色黑尤为上等,但现已不多见。1979年,引进新品种鱼有白鲫、银鲫,分别原产于日本和中国黑龙江流域。鲫鱼营养丰富,味鲜美。清蒸熬汤有供产妇催奶;老年人服用起到补钙、镁、磷等微量元素。
   鳜鱼俗称计鱼、花鳜鱼、桂花鱼、桂鱼。有翘嘴鳜和大眼鳜两种。为典型食肉性鱼。因肉质细嫩、鲜美,列属名贵鱼品种。明万历《湖州府志》中有诗句:“连岸白沙鸥鸟下,蒲川红日鳜鱼跳。”唐张志和《渔父词》中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名句。如河漾中野生,其肉质更鲜嫩。1971年,开始有人工繁殖和养殖。20世纪90年代,推广养殖。2000年,又引进斑鳜,其个体较小,体色较暗,体表有较大黑斑,生长速度较慢。
   黑鱼古名醴鱼,俗称黑鱼、黑醴头,因头部有七星点,故也称七星鱼,至今已不太称其名。民国《双林镇志》称“戒不食”。是肉食性鱼种,河漾均有产,食小鱼虾为生,所有鱼塘所忌。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人工繁殖饲养。
   翘嘴红鲌古名鰋。魟为别名,本地俗称白鱼、翘嘴鲌、红白鱼;又名湖白、土鱼等。以鱼类为食。每年四五月发水时河港中多白鱼。肉质白而细嫩,鳞下脂肪丰富,原来多为野生,2004年后有人工养殖。
   逆鱼属小型鱼类,在生殖季因逆水而游,并在河中产卵而得名,特别是在黄梅季节。故又名“丙丁骨”。肉质软而卵香,全身唯脊骨一根,无纤细盲骨,其卵子绽炙以膏油,烘干可保持长久。
   黄颡鱼一名黄颡。民国《双林镇志》称:“俗呼汪牙,可发痘瘄。”也有叫“汪丁”。肉食性鱼类,喜栖于静水缓流,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适应能力强,杂食,抗病力强,肉质红嫩,肌间刺少,原为野生,2001年开始引进人工池塘养殖。
   胡子鲶又名塘虱鱼、塘角鱼,本地俗称“娘鱼”。属亚热带鱼类,本地在四月至
  五月发水时喜在河塘、港叉与水渠交叉口游戈。临界水温在4℃—34℃,生长水温在
  20℃左右。底栖生活,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之杂食性鱼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有一定药用价值。原纯为野生。20世纪80—90年代,引进并推广人工养殖。
   杜父鱼民国《双林镇志》称:“一名土部,亦称荡部,俗呼鲈鲤,春日味尤佳。”双林有名菜冬笋九芽烩鲈鲤,久负盛名。
   另外还有野生鳑鲏,俗呼“鳑姑”。“差条”鱼,因鱼形似条故名,民间以油汆为食佐酒甚佳。花骨:俗称“汪丁”以食小型鱼为生,今已有养殖。
   河鳗俗称鳗鲡、鳗鱼。四游性鱼类。营养极佳,有“水中人参”之称。原为野生,以动物尸体为食。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并有少量出口。
   黄鳝又称鳝鱼。为底栖鱼类,生活在水草和洞穴中,昼伏夜出觅食,为动物性食物和杂食性鱼类,以蚯蚓、鱼虾、昆虫等,喜食鲜活饵料,饥饿时也会发生相互残杀,水温10℃以下会冬眠。肉质细嫩独特,具有补气血、消炎、消毒功能。1997年,开始打破“黄鳝离不开土”的观念和规律,采用池塘、网箱、缸养技术。当今市场上
  95%以上产品是人工养殖。
   泥鳅有刀鳅、肉鳅之分,也有粉鳅、黄鳅之分。杂食性鱼类,为高蛋白、低脂肪水产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生活在河漾沟渠、水田均有。原均为野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出口,从1990年开始有人工养殖,但一直到2005年才有规模生产养殖。
   虾双林人俗称“弯转”。民国《双林镇志》:“虾有青虾、白虾二种,又有紫色者甲厚、钳长,总以五六月虾笼所取,鲜洁抱子者为佳,又有细白而软者曰蚕虾(俗称‘蚕花’音),蚕时有之,又有糠虾。”青虾俗称河虾,学名沼虾。但不同于罗氏沼虾,是中国和日本特有品种。具有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钾、碘、镁、磷等矿物质、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虾也有通乳作用,对婴儿、孕妇有补益作用,可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功能紊乱症,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虾子又名虾春(抱子“弯转”含有虾子),助阳功能甚佳,补肾虚者。虾原均为野生,现今大量人工养殖,投以颗粒饲料。
  人工饲料大都为单独虾田饲养,也有少量虾蟹混养。人工饲养虾从1993年开始。
   近年来,又引进新虾品种。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地虾,均为杂食性和喜一定温度品种,产量高、饲养时间短,饲料系数低等特点,体形比本地河虾大得多。肉质丰厚鲜美,深得人们喜欢。而紫壳大蟹虾(俗称小龙虾),以繁殖快、适应性强,一时称雄市场。
   河蟹鳌足有细毛俗呼毛脚蟹,而无毛者双林称石蟹。学名中华鳌蟹,属海洋四游行鱼类。原为野生,每年秋冬之交,二龄蟹成群沿河顺流而下,至交汇处产卵,渔簖尽夜捕捉。有民间谚语:“西北风吹,蟹脚痒之说。”“九雌十雄”说是对蟹成熟说法。
  民国《双林镇志》记:“渔簖所取者尤大而美,曰簖蟹。”九月吃成熟之雌蟹,十月则吃成熟之雄蟹,味极珍美。
  1970年始,曾移殖长江和瓯江口蟹苗,放养外河。1971年,省淡水产研究所研究成功河蟹人工繁殖饲养技术。1997年推广至今,市场上的蟹95%以上为人工饲养。
   鳖俗称甲鱼、团鱼。原在河漾塘港均有野生。鳖的血、甲壳、骨骼都是名贵药材。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自繁自育人工饲养,多采用温室培育、池塘养殖等方法。
   龟本地只是少量有家庭养殖,一般为野生,数量极少。近年,引进多品种龟进行人工饲养。以巴西龟为主,不仅具有较好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
  特点是:适应能力强,病害少,食性杂,耐及饥饿,生长快,喜静怕噪,喜暖怕冷,生性好动。
   蚌民国《双林镇志》还记有:“蚌、蚬、蛏普光桥塘水底最多,冬末春初有之,不易取。”“螺,大者曰田螺,出田中,小者曰螺蛳,出水中,清明前食之味极佳。” 当今蚌有人工饲养,以种养湖珍珠为主。田螺主要在稻田饲养,其他均为野生,特别是螺蛳,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佐菜料。
   四水生经济作物菱清光绪《归安县志》记:“吴兴志·本草》谓之芰,一名菱,又名菱角、水栗”。《武陵记》中称:“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而《湖录》芰与菱不同。菱又有两角青菱、四角红绫(又称水红菱)、四角小野菱、元宝菱、无角菱等品种。《图经》云:“两角者有果菱、差小;有湖趺菱,色红而大;又有青菱,色青,角曲而利;四角者,有野菱,最小,角极铦;有泰州菱,实丰而美,人人所重;近又有无角者,谓之馄饨菱,以其形似也。”《菰城文献》记:“有红、白、青三种。红者亦有二种,夏初谓之沙角,秋初谓之水红;白者谓之馄饨;青者谓之挠角;沉于水者,谓之乌菱。”而双林镇境民间有把菱曝千,名曰风菱;夏秋之交把菱煮熟名曰熟老菱。菱浑身是宝,可食用,可制淀粉,并具有抗癌功效。因菱含有人体所需各种元素,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益气、益肠胃等作用。用菱肉炖猪肉可解神经、头、关节、腰腿等部位疼痛。
  菱茎(双林称菱网头)可作菜肴。民国《双林镇志》记:“菱网头干菜远行者食之可治水土不服之病。”新鲜嫩菱味道鲜美,脆嫩多汁,是不错的时令鲜果。双林以苕南邢窑、莫蓉吴家漾水红菱特受人们喜爱。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客人时有携带回去,馈赠亲友。
   藕分开红色莲花者,莲瘦而藕梗硬;花白色者莲嫩而藕甜;纯白色莲花藕皮呈玉色,并脆而多汁,清香鲜甜,称雪藕,是藕中佳品。莲藕都是宝,藕富含纤维素、淀粉、糖、脂肪、氨基酸、干酪基酸、钙、铁、无机盐及维生素C、E。生藕,双林民间用来治肺结核咯血、淋病、衄血、白带等病症;莲子具有补脾止泻功能;藕节含鞣质、天门冬酰胺成分,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用藕制成藕粉,是病患康复者食用佳品;鲜藕味似雅梨,汁多微甜,可作蔬菜;藕孔中灌入糯米煮熟可作点心,熬成藕粥也不错;鲜干荷叶是制作粉蒸肉,包双林名特产板羊肉之不可替代之辅助原料。莲藕虽好,双林四乡农村,历来没有大面积种植,只是少量作为经济辅助作物种植。
   茭白古称菰笋。种于浅水池塘,近乡时有种植,分四月茭白和秋茭白。作为蔬菜食用。
   慈姑因是一岁生水生植物,并可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名。种于水田旁和浅水池塘边沿。深秋至冬季收获诸子,用作与鸡、猪肉同煮,味佳。
   荸荠又名地栗、地力。分铜箍之别,近乡农户在过冬水田中时有种植。民间有荸荠与黄杨树叶同煮,取其水汁,可治咳嗽、喉痛等症。把皮去之,称削白(或称签白)荸荠,可生吃,可与肉等炒熟吃,另有说法:风干后,称风干荸荠;选成熟老者煮熟后吃,称熟荸荠。
   第五章农具农机与农业机械化第一节农具农机
  一耕作栽培类耕作类犁古时称耜,用人力牵引。耕牛兴起以后,以犁取代。犁有铁、木两种。其构件有犁铧和犁壁,其余连接件为木制。民国后期至解放后,连接件称犁梁,被改为铁件,而始称铁犁。人民公社时曾推广双轮双铧犁,1961年后很少使用。后来出现电耕犁和拖拉机犁。
   耙有平耙、滚耙两种,主要用于平土、碎土。过去耙是用牛牵引,操作者立于耙上。后来出现用电牵引的耙,手扶拖拉机滚耙。平耙是以不动和错开铁齿或耙刀来切碎土块。滚耙则是耙况中间装有滚轴,以耙刀滚动形式来进一步碎土。直至20世纪
  90年代,仍有少量使用。
   耖也称耖耙,分铁、木两种。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碎土和捣匀平整水田,便于插秧。两种耖形状、结构相同,只是材质不同。20世纪90年代,仍有使用。
   铁耙、锄头民国《双林镇志》记:“去草者有锄头;起树石者有山镃,垦地铁耙;垦田者有团铁耙,又可分鸭脚铁耙、链刀铁耙;提沟者有曹铁耙;锹沟者有千钯。” 铁锹(铲)主要用于开沟、削田埂杂草等。今也称“撬”。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由宽改窄,以适应田间开深沟阔畦。
   电耕犁民国17年(1928)10月,湖州青铜门外,由吴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试电耕犁。1965年,双林苕南引进新型电耕犁试验,配套农具为双向犁和星形耙。20世纪70年代,苕南推广使用,并引进鼠道犁(俗称炮弹犁)在春花田内开暗沟排水。后因电源、低压线路、安全、手扶拖拉大量使用等因素,电耕犁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停止使用。
   拖拉机1958年,双林人民公社引进上海产丰收-35型水田中型拖拉机在重兆等地试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工农-7A、红旗-3、上海产工农-11、浙江省产工农-11等型号手扶拖拉机及东方红-20型、丰收-27型中型拖拉机相继引进使用、推广。由于田块等原因,拖拉机向工农12型和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发展,淘汰其他型号。其配套有ICX-3和丰收7水田犁、2011Z旋耕水田耙、丰收-1.5旋耕机、锄1B单、双铧犁和红旗5型旋耕犁等。
   机耕船俗称船形拖拉机。1973年,由嘉善拖拉机厂试生产,苕南乡曾引进10多台,深受泥脚深、烂水田乡村农民欢迎。
   栽培类秧凳俗称秧马。木制传统农具,用于拔秧时乘坐,农户家家有之。现拔秧时仍使用。
   耥俗称耥耙。水稻田中耕时除草、耘田所用。水稻密植度提高后,耥已无法进入水稻行间,以及除草已用除草剂,改用手耙松泥土和清除杂草。
   耘田马民国《双林镇志》记:“编竹片为廉,或以粗麻作裙、缚两股间,以耘之。”
  20世纪70年代,农妇以旧衣裤袖代用。
   机动拔秧机苕南邢窑村在1972年引进浙江省机械研究所和嘉兴地区农机研究所研制小钳密夹式机动拔秧机,上海嘉定农科所研制梳式拔秧机进行田间试验、改进。
  由于秧钳夹材料与机械伤秧苗问题,经过两年多试验改进尚未解决而停止使用、推广。
   手动插秧机1958年,双林人民公社推广木制人力插秧机,并且由双林农机厂、苕南农具厂、镇西农具厂等单位试制,但大都未能实际使用。1961年,浙江1号人力插秧机样机进入双林,后多种型号手动插秧机被引入。
   机动乘坐式、手扶机动后退式插秧机苕南公社1971年引进使用上海1型、东风
  2型、湖南耒阳2型往复乘坐直插式机动插秧机。1974年,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在各机型基础上经改进成浙江3型机动乘坐往复直插式大苗插秧机。同年,引进日本产手扶机动后退式大苗、小苗插秧机原机进行推广。后逐步停止使用。其间,也曾引进德清农机厂生产浙江2型机动插秧机。
   二排灌植保类排灌类水车民国《双林镇志》记:“戽水者有车,车上有墙、轴、鹤膝、短档、车柿棓,接柿有黄木。”以人力脚踏车水。双林这种水车又名“龙骨水车”。可分立和坐车两种。
  1958年“大跃进”后,逐步弃之不用。
   戽斗俗称绷桶。农户如没有水车,则用绷桶提水灌溉和排水。两人对站,用手握绳,协调操作,将水提取倒入或倒出田中。
   抽水机站与机埠1954年,双林建立第一个国营抽水机站,拥有抽水机、离心泵等设备,主要用于这一年排涝。一直至1958年,各乡均有抽水机站,用于排涝抗旱。
  1961年,苕南岂山圩第一座电力排灌机埠建立。后双林区境四乡除个别田圩外,均建有电力排灌站(即机埠)。
   水泵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以离心泵、轴流泵为主。其他还有混流泵、潜水泵、泥浆泵等。这些泵功率有大有小,有定装、有手提,可移动。
   喷灌改革开放后,在苕南、镇西、莫蓉等乡村用于稻田、果园、大棚蔬菜等。
   滴灌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验。2008年,用于果蔬大棚。
   植保类手动喷雾器双林镇境解放前没有什么植保器具。至1958年,开始使用552丙型压缩式喷雾器。20世纪60年代,大量使用单管喷雾器,以及少量EY-5型手动喷雾器。
  后不断更新,使用背负式喷雾器,主要以工农-16型为主。70年代,有手动压力式背负喷雾(粉)机,主要型号为东方1218型和蜻蜓18型两种。
   三面快是一把长20厘米左右的匙形小刀,刀尖及两侧锋刃,上装小木柄。主要用来挖稻根、以灭越冬螟虫。使用时将三面快插入稻丛根部,沿根部旋转将整个稻部头掘出烧毁。现已不用。
   治虫灯利用灯光,夜间放在田间,使虫落入灯下水盆(也可水面滴入少量油)死亡,以达到诱杀害虫。其灯在20世纪60年代使用白炽灯;70年代改黑光灯、荧光灯、蓝光灯等。
   机动高压喷雾机20世纪70年代初,以苕南为代表,农村开始使用机动高压喷雾机。有上海和苏州农业药械厂生产的产品。其产品均为配套使用小型汽油机。
   三积施肥收获类收获类民国《双林镇志》有记:“割稻者有腰链;束稻者有挞车;晒稻者有乔签;打稻者有稻床;晒谷者有浪匾;翻谷者有钯;取谷者有样锹;打芒屑者有连枷;脱谷者砻,砻下有床,上有大小二桁;出米者有直落筛;扇米者有风车,上有轮,有大小二斗;春米者有木手臼,有对子臼、有光窑臼、有白床、有杵、有关捩;去糠秕者有落白筛、有粞筛、有糠筛;藏谷种者有草畚;盛米者有叉袋、有栲栳、有笆斗;积米者有栈板、有栈条(即廪圈)、有草囤、有櫃;量米者有斛、有斗、有升、有概、有荡、有脚袱。” 镰刀古有石镰、蚌镰等。双林区境农户使用有稻镰和镰刀之分。稻镰俗称稻銡,刀上有锯齿。而镰刀无锯齿,所装木柄较镰稍长些,是割稻用的主要工具。
   挞车、乔签因低洼田积水,把稻割下后需置于挞车上,并移置乔签上晒干。乔签为3根小竹搭成三脚架。当今时有使用。
   稻桶由2.5厘米左右厚木板做成斗形方桶。稻麦脱粒时打在桶壁上,以致稻麦粒脱落。当今已很少用。
   人力脚踏打稻机分单人、双人脚踏打稻机两种,结构基本相同。双林区境四乡在1954年始有使用,双林各农具厂时有生产。曾大量使用。
   机动脱粒机分电动、小马力内燃机动和全自动喂入式脱粒机几种。20世纪60年代,将脚踏打稻机改装成电动机即成,如用小马力内燃机为动力也可。70年代初,苕南公社引进上海嘉定农机所、长兴农具厂、浙江省机科所等单位生产的360型稻麦两用全自动半喂入式脱粒机,该机型清洗装置方便,脱粒后茎秆完整,谷物清洁,浪费少,较受农民欢迎。
   割晒机1972年开始,苕南公社开始使用嘉兴丰收农机厂生产100-3割晒机,配套动力为165F小马力柴油机。割后稻麦被整齐铺放在田中,工效为每小时1.5亩。1974年,引进温州农科所圆盘式稻麦两用割晒机,割后稻麦以集束堆铺放在田中,因刀片、谷粒损失等原因,后很少使用。
   联合收割机1974年,苕南开始试用湖州联合收割机厂试生产100-12型稻麦两用自走式联合收割机,S195柴油机配套(后曾改用15马力、20马力),属乘坐式。该机脱粒净度较好,茎秆完整,并可集束。后曾引进试验桂林二型稻麦两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上海50型拖拉机配套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这两种机型均不适合本地区,故不再引进。
   谷物烘干机、扬谷机早稻收割季节通常阴雨或者台风过境,而引起稻谷霉变,以及脱粒不净,带杂物较多需及时扬净和烘干。20世纪60年代后期,苕南三田漾有引进扬谷机使用。1981年,安吉粮机厂生产HS-3型双筒体谷物烘干机进入苕南,因使用率不高等因素,推广不开。
   另外还有风车、谷筛、谷板、盛器、稻床。
   积施肥类民国《双林镇志》记:“取河泥者有罱篰,有夹网,有铁口袋;载壅者有粪桶、有料杓;捉垃圾及狗粪者有小铁钯、有粪箕;芟草者有扬钯,有耘田马;斫草者有挈。” 罱夹(罱篰)、扦捗步为传统罱河泥所用工具。罱夹是由两片篾编罱夹组成蚌壳形,以交错各装长竹竿(也称罱杆)。夹起河泥置于罱泥船舱中,待罱满船舱后到岸边,用扦捗将泥甩上岸。扦捗用木头凿面如畚箕形,直口勺,装上竹柄即可。
   粪桶、粪勺均用杉木箍成,现仍广泛使用。
   人力吸泥船1958年开始出现,并引进人力驱动皮膜式吸泥泵,有手揿与脚踏两种。安装在农船上,靠皮膜产生负压,将河泥吸入船中。功效较差,未能推广。
   机动吸泥船在吸泥船中安装吸泥泵(亦称泥浆泵),配套10—15马力柴油发动机。由原吴兴县农机局与戴山农机厂共同研制开发,并有少量成批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双林区境四乡时有使用。
   四加工运载类加工类木砻农村农户用于除去稻谷外壳。全木质制成,由上下两个木盘、横档、砻心轴、砻耳、间隙调节杆、篾箍、砻拐、砻凳等部件组成。上下盘由内到外凿有齿槽,盘齿上下合,旋转工作(俗称牵砻)。现基本无人使用。
   臼有木臼、石臼两种。双林区境以石臼居多。农户用于加工糙米、脱去糠皮;春节时用于打制年糕。木臼有臼架、脚踏横木,踏下时砧子上升,脚放,砧子落下。
  石臼也配有砧子,装有柄,由手臂上下举起打在臼中。
   磨石质制成。上下两磨盘齿合面凿有方向不同斜齿。小石磨由1人操作,称单人磨;大石磨有2人操作,称双人磨;双林原有黄浆作坊、草纸浆坊等方面有以畜来牵动。当今只有小石磨时有民间使用,主要用于加工米粉、豆浆、芝麻粉等。
   米、粉筛米筛以竹篾编成,圆形,一般50—60厘米左右。粉筛是以竹框绷以一层一定目数丝和麻织物。当今做米糕、筛谷时还在广泛使用。
   砻糠机清末民初出现。利用橡胶皮轮碾米,具有碎米率低,碾出米质量好,民国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碾米停业前一直使用。后来使用改进型橡皮砻,最后还是被当今新型碾米机代替。
   碾米机抗战胜利后,双林镇上高兴记行开始使用立式碾米机。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电力排灌机埠出现后,开始安装使用卧式碾米机,有浙碾2号、3号两种,双林区境内以2号机为主,3号机在碾米厂使用。配套动力为7千瓦电动机或10—12马力柴油机,每小时能碾五六百公斤,3号机效率更高些。
   磨粉机1956年开始使用,以250型圆盘磨粉机(俗称钢磨),需4.5千瓦动力。
  后来还有F4425型、F6411型以及MK180-20英寸辊式机。
   饲料粉碎机该机型中国原从日本引进。1958年原湖州铁工厂曾仿造,20世纪60年代湖州通用机器厂开始生产400型、450型饲料粉碎机。分别配套动力为7—10千瓦和10—14千瓦;每小时可粉碎100—200公斤和250公斤左右原料;670型需配套17千瓦以上动力,每小时可粉碎600—800公斤原料。400型和450型粉碎机也有糕点行业进行改换机筛后应用。
   榨油机双林历史上一直沿用木制油车,长兴、安徽等地人以榨油为生,集中在油车弄一带,故名油车弄。这种油车以人工挥锤打进木契,在榨油库内挤压菜籽饼而榨出油,一直沿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后,国营双林榨油厂建立,引进新型榨油机代替。当今,农村有把榨油机安装在农船上或农用车上,走村串户进行榨油加工。其主要型号有东阳产585型、绍兴产95型等。
   青饲料打浆机是一种简化和变种型粉碎机,主要用于畜牧生产中打碎青饲料。
   运载类扁担与钩绳是传统基本用具。扁担有竹和木两种,但双林区境农村主要是竹制扁担,可分长扁担、宽扁担、窄扁担、两翅扁担(俗称羊角扁担)、硬扁担和软扁担之分。钩绳是一头结木制钩,与扁担配合使用,用来捆稻把、稻麦草等。这是传统运输工具之一。
   草篰、土箕、箩筐等以竹编为主,也有少量以芦苇、土滕等原料制。为传统农用工具,当今农村仍常用。
   农船为传统运载工具。20世纪60年代前,均为木制船,以木橹摇为动力。后出现水泥船和少量铁皮农用船,吨位不大。
   双轮手推车解放后出现,以代替原来少量使用的独轮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大为改善,当今已大量使用,主要替代用扁担肩挑。
   挂桨机动船(简称挂机船)1971年开始使用,以165、175和S195柴油机配套推进器挂装于农船尾部,故名。主要型号有\G3型、GJ75型等。后来发展到大吨位船只安装2台73型挂机。2000年后,由于农村公路网发展迅速完善和水上交通不便等因素,挂桨船开始逐步被淘汰,至2006年基本停止使用,今仍有小马力挂机船在养殖业中少量应用。
   农用运输车有手扶脱粒机配挂7C-1型0.5吨、1吨挂车。也有自行改装撞击式自卸挂车,后改装为机械式自卸挂车,以及改装汽制动装中型拖拉机挂车,但大部分为自卸式挂车。另外,还有方向盘式手扶拖拉机用于农用运输。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从15马力到20马力的运输车,甚至用290、295、485柴油机作为农用运输车动力,以增加运输里程、吨位等。农用运输车原则上只用于农业短途运输工作,但至今已取代部分其他运输所需。
   五渔具蚕具类渔具类民国《双林镇志》称:“网大鱼以塘网;其次撒网,自罩下网边有铁,俗呼着网;又有小网;有丝网;有布网;有板罩;有海兜;有挖网;叉鱼者有鱼叉;有丝筒;钓鱼者有钓竿、钓钩,有钓丝;击木;骇鱼者有曰樃;编竹;截流者曰簖,亦称蟹簖,错薪;水际者俗呼鱼窠;鸬鹚(俗称木鸭)以取鱼者曰木鸭船;燃火以引鱼自跃者曰跳白船;引纯以揽鱼者曰格榴檑;又或招之,以媒灌之,以灰、以畚箕,就浅水承鱼者曰切鱼;冬日袒臂入水取鱼曰摸鱼;船头有小洞以通水曰活渔船;贮鱼有篓、有篮、有桶;贮蟹者有蟹篰;捕虾者有虾笼;引鳝者有蟮笼;扒蚌者有夹网、有推网;卖鱼者有鱼篮,有撩海。” 在双林区境内几条大河中捕鱼,除上述各法外,后来出现滚钓捕鱼;数十尺长细丝网,每隔一尺挂一只钓钩,由两人分头合围,抛撒水底,逐步滚拉,以此捕鱼。
   当今捕大鱼者用塘网,在收网时已用绞车盘起网。也有用电瓶适量触电捕之,但方法危险,捕鱼者稍一不慎,会触电危及生命,故此法不可取。
   过去渔网均用苧麻线织而成,并用猪血浸泡晒干后使用。现改尼龙丝纯织网;鱼簖改竹片为聚乙烯网片,以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蚕具类修桑有锯,刮蟥钯,采桑有桑梯,贮桑叶有篰,停叶有竹帘,芦菲,切叶有叶刀、草墩,刷蚕有鹅羽,分㯩有尖竹筋(俗称蚕筷),贮小蚕有蒲篓、筛、箉,糊棚有高蚕凳、长木、蚕帘,擦火时有窯盆,回山称茧有茧篮、茧箉。当今蚕具除传统蚕具外,逐步普及方格蔟。
   第二节“三弯腰”机与农业机械化一“三弯腰”机械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田间作业历来民间有“脸朝黄土背朝天”之说。泛指“拔秧、插秧、收割”三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改变传统“三弯腰”人工田间作业为机械作业,浙江省机械科科研所原吴兴县苕南公社等相关单位相应对“三弯腰”农业机械联合开展研究、试制、推广、改进、定型等工作。至20世纪80年代,基本成熟。“三弯腰”机械一般指拔秧机、插秧机、收割机三种农业作业机械,包括手动、机动、手扶和乘坐自走等形式。
   水稻秧苗拔秧机在秧田中进行机械拔秧苗,以代替人工拔秧苗,再人工用稻草缚束。1968年,上海农科所、嘉兴农科院共同研发一种手扶、田间自走向前,可调节拔秧速度,配套F165、S165式江门产小马力汽油机新型拔秧机。拔秧模式是“夹钳式”,由于该机所拔秧苗,伤秧较重,致使大田种植后,返青慢,造成死苗多。苕南公社由
  1971年的1台到1974年的4台拔秧机在田间试验。至1976年,虽然多次试验和改进,最终未能推广。
   插秧机以机械形式代替人工手插水稻秧苗。有半木铁结构人力后退式插秧机。
  中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和生产。1958年,双林公社农具厂也有批量生产。1969年,苕南公社率先引进机动乘坐自走滚插式插秧机3台。1970年,达到8台。至1980年,达到30台。这种插秧机原型为日本引进,经浙江省机械科研所研究并改进后生产,名浙江东风2型。上乘二人不断加秧苗,一人进行向前驾驶。如不出机械故障,保障秧苗供给,一机每天可插秧30亩左右。该机配套动力为F165柴油机、江门3马力汽油机。后经改进,1974年在莫干山定型会议后称东风浙江3型机动插秧机。
   当农业上出现小苗带土移植技术后,机动小苗带土栽插机相应出现,苕南公社邢窑村相应引进田间试验。该机不需乘坐人加苗,只需更换苗盘或机旁,田间两头加苗即可,但也需1人操作运行。当时,苕南公社由于带土小苗盘育技术尚未成熟,以旱地带土小苗代替,造成不适应该性能,后停止试验推广。
   收割机有稻麦割晒机、圆盘收割机、半喂入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稻麦割晒机是推进(向前行走)经往复剪刀割下稻麦后铺于田间,晒干后,再经人工脱粒。圆盘收割机是经割下稻麦经圆收拢后,再被堆放于田间。这两种收割机均配套3—5马力柴油机为动力,经手扶,向前作业。半喂入和全喂入收割机是经收割机割下之稻麦以喂入形式经机上脱粒部分脱粒,在把稻麦秆抛向田间,稻麦粒可立即装入袋内,如全自动收割机还可以把装满稻麦粒袋封口。这种收割机一直受到农户喜欢,至今仍在使用。
   二农业机械化
  1954年,因水灾成立双林国营抽水机站(位于双林镇金锁埭),以船装抽水泵,流动各乡田圩进行排灌。这是双林境内早期排灌机械,其动力为柴油机。苕南乡、镇西乡、莫蓉乡、塘南乡、重兆乡均相继成立。1958年,双林人民公社农机厂引进生产手动插秧机、脚踏打稻机,另外还有一种无动力手推割禾器,分布于双林区境部分农村推广使用,数量以苕南为最多。同一时期,脚踏打稻机开始普遍使用,达到近50%左右。农田用水仍以流动抽水泵船来解决部分灌溉。同时,开始筹划建立固定机埠,开挖农田灌溉排水渠道。境内1960年苕南岂山圩农场第一座电力排灌机埠诞生。1961年,石门至双林第一条电力高压线路铺设通电,带来双林区境四乡农村以电力为至动力排灌、耕田、脱粒、粮食饲料加工机械化。“文化大革命”中,农业机械化工业停滞不前。
  1965年,苕南、莫蓉共选送8名知识青年学习,培养新一代农机制造、研制、推广、使用和修理综合性人才,为期3年。1966年,双林国营抽水机站正式撤销。1967年,苕南公社成立“机电站”。境内各公社也相继成立。1968年,在毛泽东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指示号召下,单苕南公社电力排灌和机埠已达到24座,遍布各主要村圩;电耕犁34台套;机动插秧机8台;机动脱粒机58台;机动高压喷雾机5台;初步实现农田灌溉、脱粒机械化和耕作、插秧部分机械化。在此同时,境内各电灌机埠陆续添置粮食、饲料加工机械化设备,促使当年夏收夏种进程比往年提前5天完成。
  同年7月,苕南公社把原公社农机厂金工车间和原公社机电站合并,筹建苕南公社农业机械站,除拥有大批农业机械外,还有机械厂,使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推广、使用、技术培训达到统一领导,并建立起一支农业机械化技术骨干队伍。1969年,电耕犁达到50台套,低压线路发展到80公里,新增加“三弯腰”机械试验拔秧机1台,后增加到4台,收割机3台,后增加到5台。从1970年至1972年,苕南公社依照1970年“45”农业机械规划,把原来培养社来社去5名知青中专毕业后调入,作为技术和管理骨干,充入苕南公社机械站。莫蓉公社也把农村农机骨干技术力量充入机械站式机械厂。其中,苕南公社当年为全社培训一支以382名贫下中农为主的机械能手队伍,实行评工记分,亦工亦农,上上下下由机械站统一安排,分级管理和使用,能够初步保养、修理、使用农业机械;建立机电维修车间,装备6尺东风车床2台、2号钻床2台、22寸刨床1台、1.5吨通天炉1台及电焊、气焊等,在公社即可完成机械改进和维修。筹集集体资金34万元;在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打破保守、不贪大求洋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土地平整田园化、水利渠系和机运道路化,并改造桥梁42座,道路37公里。
  1968—1970年和1975年苕南公社农业机械实际使用达到数表6-13
  1970—1975年,苕南公社农业机械农田作业量日趋增加,操作和维修人员技术也日益提高,各级科研机构新颖农业机械纷纷运到苕南进行田间试验。农机技术骨干力量不仅做好对本区境内农业机械维修、改进、推广工作,对机手培训工作经常化、普及化,而且进行技术输出,在省农业厅农机化局安排下,在金华江山、常山、金华农场、湖田、义乌、新安江、温州、台州、绍兴、江苏丹阳、江西上饶等地区举办农机培训班,培训各类机手、农机维修人员近2000人次。主要针对农机配套发动机和“三弯腰”机操作、维修、保养知识进行培训。
  1975年后,农业机械拥有量迅速增加,由于境内各公社对农业机械,特别是“三弯腰”机械适应性认识不很清楚,“三弯腰”机械中拔秧机首当其冲被逐步淘汰,插秧机在迅速增加中,由于秧苗培植和当时提倡大田密植、机插苗返青迟,及还需补苗等因素,也逐步被搁置、少用。
   至1980年,境内各公社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高峰,主要体现在耕作、收割、脱粒、排灌和植保五大方面。单苕南公社拥有手扶拖拉机(包括20马力以上)有131台,马力1847马力;机耕船19艘;电犁29套;机动收割机25台;机动打稻机420台;全自动脱粒机39台;机动插秧机75台;农用水泵155台,喷灌机械98套;粮食饲料加工机械164台;植保机械机动和手动喷雾器共724架;农用汽车14辆;农用机动船96艘;机动吸泥机船15套。
  1980年后至1991年,农村经济所有制开始变化,乡村工业开始兴办,土地承包制政策实施,加上双林境内属水网地带,田圩面积不大,虽经土地平整,但传统桑基小田基本格局尚未被打破,再加上“三弯腰”机械相对不太适应双林区境内农田作业特点,农业机械使用(除排灌、粮食饲料加工和农用运输机械外),“三弯腰”机械使用逐步被停止和废置在仓库。1991年年末,苕南对农业机械统计数据只有如下内容:耕作机械329台套;开沟机4套;秸秆粉碎还田机2台;机动脱粒机448台;人力喷雾器6140台;农用水泵176台;粮食和饲料加工机械207台;农用机动船158只;机动脱粒机4487台。实际机耕面积达到53636亩;机械脱粒达47200亩;机电灌溉面积180000亩;机械加工农副产品作业量24000吨;农机运输量104000吨公里;年末农机人员有
  758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55个89人;一、二级专项农机修理网点9个;农机户280户,其中农机专业户67户。
  1993年后,农业机械变化无大起大落情况,只是在90年代“三弯腰”机使用上,从逐步搁置不用到逐步开始重新使用“收割机”且使用农业生产中新机械发生变化。
  国家对购买使用农业机械实行政策性补贴。
  2004—2010年(双林镇部分年份)农业机械情况表 (双林镇辖苕南、莫蓉、镇西)表6-14续表6-14第六章水利第一节河港湖漾 (见地理编)第二节河道农田水利一历代水利民国《双林镇志》载释道元《双林镇舆地图说》:“湖郡收苕霅二水,其源自天目而来。”“双林镇大势以长超山为少祖,逆水而上思溪至菱湖。由菱湖东径口木桑开,过盛林山顺流而北,翻身逆结成镇。则元神之水,自思溪远迤东来,三十余里冲倒横澜;而西南苕分之水,几百余里一勒而收。《经》云:形从水行,气从水止。” 三国吴时,乡间广行屯垦,带动水利。
   东晋咸安年间(371—372),南谢村人太守谢安开城西官塘,西抵长城县(今长兴)境,民获其利,号谢塘、谢公塘。
   南朝大明七年(463),太守沈攸之筑双林塘,灌田二千公顷。
   唐和五代时重水利,宝历中(825—826)刺史崔元亮开五塘(双林、洪城、保稼、连云、凌波),其中双林、洪城两塘主要润泽双林区境之重兆、镇西、苕南、双林镇、莫蓉诸乡村。并开通原东林村要口,西来之水可直泻东去。“双林塘自风光漾达郡城五十四里,东石漾达乌镇三十六里。”《渔唱》:“花城东达古洪城,安稳桃花牛背行。捍水筑塘标政绩,唐家老守最知名。”东林村原市河,后改称夹塘。
   唐咸通年间,乡间普竣塘浦,修筑圩堤。
   宋嘉祐五年(1060),大筑田塍,往往相接,以御风涛。
   南宋开通盛林山旁河,使南水直接顺流而北,逆结成镇。
   明万历,西林兴,由尹珩第陆府改开街,开通双林市河,并与河界桥相通,东西两潭相通,甲申年(1584),沈秱开通南兜。双林老镇水系形成。
   清咸丰元年(1851)大旱,市河开浚,挑涤数尺。癸亥年(1863),宗善司事提货开浚较前为深。西荡、东荡、清风潭、长板桥潭、沈河坊荡、河界桥潭等,使镇水漩流而畅。
   民国时,吴兴县虽有水利议事会,镇级由当地农会或其他人员兼管,水利工程零星。吴兴东部水网平原几乎无水利可言。
   民国11年(1922),双林塘发生木排堵塞港区事件,民众把这事件告至省城解决,吴兴县督拆碍水鱼簖、木排。
   解放后,1950—1953年以修补残缺堤岸为主;1954年,因大涝,双林区境内圩区普遍出现“蓑衣漏”,约占总水田数11%左右,发动群众给予培修堤岸,同时兴建一个国营抽水机站;1955—1958年,大兴水利,群众性治水,还是整修堤岸,加高堤岸为主,同时以堤岸内侧开深沟,并夯黏土拌以石灰,来广泛治理“蓑衣漏”;1956年,在双林塘新设水文测报点;1960年,联圩并兜随电力排灌机埠建设发展而发展;同年,苕南后坝新设省级水文综合观测站;从1965年开始,资金上以民办公助形式开始砌石护岸;1970年起,航道部门从管理费中拨出部分经费用于主要航道砌石护岸建设;是年改造原有排灌渠系、兴建地排灌渠道;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以畅疏东西苕溪之水和太湖水南排、东排之需,区境内调整不合理水系,填平弯曲小河,不规则浜兜,开凿河道,改建阻碍水流小跨度古石桥梁,新建闸门等配套水利建筑,至2010年全境内80%农田得到平整,90%农田实现排灌分系、闸门配套等,达到能灌、能排、能降水位等要求。为实施浙江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中所需农田水利,新建泵站6座,改建泵站9座、新建渠道22.2公里,维修老渠道66.28公里,建筑物822处,新建砌石护岸5.68公里。
  2010年底双林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情况表表6-15续表6-15
  2013年,双林境内共有排灌机埠207座,总装机动力4204千瓦。
   二水利工程邢窑塘南北向,南起双林镇渔婆桥,经邢窑村、树港村、三田漾止。全长9000米。1971年,拓浚狭段河道,使河床上下游一致,水流快速畅通,在拓浚中,拆除阻水古石拱桥3座(渔婆桥、邢窑桥、老虎桥),改建成双曲拱形水泥混凝土桥梁,部分地段进行砌石护岸,除桥梁外总投资7万余元。
   汲水港位于双林镇北。南与风光漾接口,北至渔婆桥。全长约1.5公里。砌石护岸300米,1974年1月拓浚。资金国家补助2万余元。
   丁泾塘河位于苕南丁泾。1975—1977年,拓浚1700米,底宽15米,块石护岸
  1667立方米,拆建桥4座。国家补助19.7万元。
   后坝新开河位于苕南后坝村。南起水北自然村双林塘接口,北至黄泥兜与丁泾塘相通,全长7.5公里,新建桥梁3座。1975—1977年完成,完成土方量755000立方米,砌石护岸12097米,两岸加高至1963年最高水位1米,加阔10—15米,河宽25米。
   跃进河现称新开河,位于莫蓉,北起吴家庄经花城庙山,南至七星村东,全长约4公里。1975—1976年开凿,河面宽35米,水深2.5米,河底宽10米。资金全部由地方筹集。新架设桥梁3座。
   万新河位于莫蓉新农桥村,是农业学大寨产物,东西向,贯穿新农桥村,全长
  1.3公里,挖土方13万立方米。1976年,原计划用100天完成,结果只用53天就完成任务,新建桥梁2座,完成两岸砌石护岸。
   南新开港位于镇西境内,1975年开挖,1976年完成,全长4.387公里。西起镇西陆家新塘,南至善琏塘。
   北新开港位于镇西与苕南岂山圩交界,与南新开港同年开挖并完成,全长3.636公里。西起原塘南埭溪塘至双林岂山圩港。
   湖州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简称太嘉河工程)改革开放后,农村各地对原有河道部分填埋,河道自身淤泥沉积,造成流水不畅通,水位抬高,严重影响太湖对平原流水网水量调节作用,2013年国家将花巨资启动该工程。
   该工程主要涉及双林镇范围内镇西境内有10.793公里长度河道整治和新开挖。整治后河面宽将达到80米,河底宽30—35米,河底标高2.8米(黄海水位)。境内工程完成后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总预算内投入资金1.5亿元。工程北起镇西赵家兜清泉漾口,南至莫蓉华桥村,涉及7个行政村(赵家兜、曹桥、土山、周家兜、新丰兜、千亩山、华桥),39个自然村,农户810户。征用土地400.445亩。搬迁农户6家,个体企业3家,拆除甲鱼棚9个,搬迁灌溉机埠3座,庙宇2座,坟墓919座,新建桥梁6座,为保护省级文保幻溇古桥群多座,新开挖河道一段。工程完工后将提高双林境内防洪和水流畅通、农田灌溉以及航道等级。
   双林新航道(见交通编)双林虹桥套闸位于双林镇东南,双林塘南侧,苕南跳家■灌区。包括双林虹桥套闸、虹桥排涝站、跳介山节制闸、高家埭节制闸、观音桥节制闸。节控和排灌该区域内水系,确保农田旱、涝。1987年,完成整个工程,共投入100万元。虹桥排涝站内有配套设备¢60水泵3台、37千瓦电机3台、160千瓦变压器1台。
   清水河道工程该工程主要结合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计划,用5年时间实施。河道整治从2003年起,各村结合创建示范村建设同时进行,主要实施河道疏浚,以人力和机械相结合集中清除河道沉积、水草,特别是生长快水葫芦。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国家补助、地方自筹,成立专业保洁队伍,以村承包落实执行。至2008年,全镇范围内河道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双林老镇区对市河、虹桥港河、木匠埭港河等进行清淤和深挖,以利水流畅通、水质清澈。
  2010年练市塘整治是一项综合性治理河道工程,此塘与莫蓉相邻,长4.687公里,以砌石护岸和绿化、清理河道淤泥、水草等几项为主。资金来源由上级拨款420万元,不足部分涉益乡村自筹。如砌石护岸,上级补助标准为250元/米,总造价控制在400元/米内。
   双林镇历年来完成河道清淤情况表表6-16第三节《水利管见》录民国《双林镇志·文存》中有《水利管见》一文,作者佚名,以备读者采择。
   “吴兴居震泽上游,环郡皆山,其水自天目之阳,从余杭而来者为霅水;自天目之阴,从孝丰而来者为苕溪。二水会合其巨流,入安定门,出临湖门,直趋大钱、小梅等处,以入太湖。其支流东行,自运河之南,巨源百委,会同北流向,俱从乌程二十七溇,暨吴江九溇,输泻入湖。故吴兴之水,赖此奔纳。虽暂浮涨,不久即退。近因溇浦淤塞、下流噎阻,势必东南流入嘉兴、东北流入嘉定,方能入海。所以每当夏秋,霪雨浃旬,山水横发,圩围单薄,而圩岸又低,无怪洪涛涨涌,田畴淹没,是水涝之患。由河道之不通,如此下流既塞,水去势缓,以致泥沙停滞,日渐增积。凡百溪渎大者如沟,小者如陆,一遇亢旸,欲溉无水,土焦苗槁,束手无策,是旱暵之患。
  由河道之不通,又如此。吴兴全郡半山半水,天灾流行,非潦即旱。今以河道不通,致民不荒于潦即荒于旱。国赋日艰,民力日困,将来之患,不知何底。九年间,各台洞悉其害。余杭开浚南湖,又于嘉定开浚浏河,此诚浚源导流之第一策。为苏、松、常、杭、嘉、湖六郡之大利也。但南湖仅潴天目一支之水,其余山水赴湖郡尚多。浏河虽导六郡之水入海,而震泽巨浸,阨于吴江东岸。凡垂虹桥桥洞,俱为民居、民田所塞,仅有宝带桥一路,而泥沙涨处又多。所以震泽之水外壅内涌,输泻不快。苕霅之水来速去迟,泛涨为灾。此吴兴水利之大略也,敬陈七条以备采择。” “一浚河道,以济掣肘。按苕霅之水,仰赖震泽,以为蓄洩,然必震泽能泄,而后能蓄。太湖以震泽为名,以其震荡难定,故必三江既入,神禹始成底定之功。前代相承,每加浚治,至有置营田之卒,设撩浅之夫,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救其弊。
  自垂虹桥筑后,湖流入海势渐迟缓。遂致吴淞江为潮泥所塞,后以浏河为娄江,故道疏导河流。但娄河难开,而吴江系震泽入海之咽喉,因筑东岸茭苇,屯结沙泥涨塞,昔者湍流奔涌之地,今昔为民居、民田。而震泽之水,已蓄多而泄少矣。苕霅居震泽上游,沿湖溇浦系苕霅入湖之咽喉。往时震泽南岸,俱有堤防,沿河溇口,皆有斗门。
  斗门制以巨石甚固,门各有插板,旱者闭之,以防溇水之走泄。遇东北风即闭之,以防河水之暴涨。官主其事,为利浩溥。今者堤防斗门俱已颓废,溇浦诸港皆已淤塞。
  是苕霅之水虽泄,而常壅矣。夫吴江为震泽入海之咽喉,今长桥诸洞内尽为民居、民田,其势之难以尽决。且斗门旧制难复,而宝带桥水路又渐淤阻,使苕霅之水奔赴太湖,则湖水泛溢,湖之田常被其漂沉。若苕霅之水阨于溇浦,则洪水暴涨,程安长德之田,屡遭其漂没,事之掣肘莫甚于今。㘰酌变通,非浚治内河不可。合无于程邑二十七溇,既吴江九溇,先行关会。相其形势,可深可广者,复其旧额。若势难复旧者,稍削两旁,深决港底,使苕霅下流得以宣洩。其各县百渎支河,俱随岸圩两旁开浚若干尺,分而凿之。为地无多,合而计之,颇类巨泽。庶使水有停潴,不必全注太湖,而泛涨之势亦甚少杀。似可权宜,以济掣肘之事。况河深水蓄,即当亢旱,不致枯涸,桔槹易运,可免三传四传之劳矣。” “一筑围圩,以善相成。吴兴固称泽围,然观频年,灾荒有不尽,由天时而常由于人事。如苗淹于淫雨,槁於亢旸,固天灾之,无可奈何。若圩围崩陷,河水涸竭,乃人工之疏玩所致。诚使筑河取土,以于圩围,人工既尽,天灾可救。第向来开决河渠,土无着落,每堆积于两岸。霖雨荡涤,复淋入於浦港,不过数年,淤澱如故。此以知浚河,而不区处,贮土之法也。向也修筑圩岸,苦无泥土,每复三四篑,少加帮贴且不周偏。不数月间,水浪鼓激,新筑未固,旧筑已崩,此知筑圩而兼筹取土之道也。合定规则,俟天晴河涸,取岸畔河底之土,筑河上圩岸之围,使圩既坚固,河又加深,虽有洪波,堤障可御。倘逢旱暵,桔槹可施,一举两得,功实相成。” “一均工费,以协人力。浚河筑圩,有识者皆知其利。然或因贫富地同,而出力不齐,或由公私异念,而龃龉牵制,所以宁受其病,因循不举。窃计河底纵横方丈,掘深三尺,可筑圩围。延袤一支,崇广一尺,约略不过两工,为费亦无几许。合先令圩甲同乡耆。将圩围周步,积若干丈尺,随照圩中田地数目,除圩围上有屋基桑地,应产主自为浚筑。或死绝逃亡,幼孤老寡无人承值,众共体量情让外,余悉照数均派圩甲,将上项造一册开载。某圩圩围若干丈,圩岸或倾颓,或卑薄下,圩旁河道或淤阻,或平浅,或略通。圩内原额田地若干产户,某某田地若干公议,除某某为某项情让,某某有屋基桑地若干,该自浚筑,其余照某等规则,每亩应浚河若干,筑圩若干,送县用印。着塘长分与圩甲及各圩乡,皆通知各产户,或雇户工,或出力,或给佃户。
  剋日起工,齐心协力,各为己谋,则众擎易举,不日即可工竣矣。” “一分等则,以定工程。浚河筑圩,工力固宜,周徧形势,亦自不同。盖河道有淤阻、平浅、流通、略通之异。圩围有倾颓、卑薄、高厚之殊。若必一例施行,恐同胶柱鼓瑟。合无分别三等,以定规则:如河沙淤阻,圩岸倾颓是为最等,用工宜倍;如河道平浅,圩围卑薄是为次等,用工次之;如河道流通略通,围圩或坚而卑、或高而薄,是为平等,用工又次之。大约浚河之深,自三尺以至四五尺;筑圩之厚,自尺
  五以至二三尺;加岸之高,自尺许以至二尺而已。然有河与圩岸相值不同等者,或河居最等,圩居平等,则以浚河为主。筑圩不厌其高厚,如圩居最等,河居平等,则以筑圩为主。泥土务在平广,但取相形势,以定工程。须防妄报,以杜欺伪。又有一等圩围,为山水所冲,蚀齧殆尽。每遇大水,内外平一,及遇亢旸,又若豖骨。十年九荒,居民逃散,国赋无措,合无当道官长,代为招区处集流亡,取土作圩,以安耕种,庶国赋有赖矣。” “一疏沟洫,以筑阡陌。古者疆理畎亩,专以沟洫为重。今农民莫肯捐舍土丘。
  所以沟洫不多,阡陌甚少。圩之小者,固不必论。若圩之大者,非多筑阡陌。一遇水潦,或因人力不济,多至因甲累乙,非多筑沟洫。一遇亢旱,多因灌溉不便,立视土焦苗枯。合无每田五六十亩或百亩,即筑一大塍,间隔彼此,则潦年之车,救甚易。
  每田十亩或二十亩,即穿一水道,深达田心,则旱年之灌溉易,周取沟洫之土,以筑仟陌之,涂者则修之,无则加之,亦浚河筑圩之遗意也。” “一凿水池,以溉山田。山乡平田既少,一遇旱暵,泉流枯涸,计无所资,坐以待毙。稽之元儒有凿池溉田之议。大略畎亩之间,百亩而废十亩以为池,则九十亩可以无灾患。合于一乡之中,择其最高仰者割为陂湖。先均其税额于众利之中,次营别业,以资夫割田之户,大展陂池。使广而多受,虽亢旱之年,不致耗涸,从高泻下,均资广及,沾润一番,可以经月。虽有凶灾,不能及矣。况陂池之利,鱼虾杂产,茭苇丛生,贫者资以能养,富者因而便利。大雨一注,众流复积,前者既泻,后者复蓄,
  三乡水利,无踰此者。” “一疏城市,以通水脉。苕霅二水,其巨流入安定门,出临湖门,其支流入清源门,出迎春门、中门。大河如人身之肠胃,纵横小河如人身之脉络,使皆流通,则气脉和畅,上下受福。况经流既通,则上源之泥沙不积,漕艘亦易转运。今城外,如碧浪湖、文昌阁湖,俱沙泥填涨,漕艘胶行。城内月河最大,今为民居侵占,非复旧制,水亦仅二三尺许,长桥之下,舟楫难行。其余皆水流干涸,沙砾填塞,以致薪水道阻,居民难于汲饮。各凿沟底小窟,积注濁流,以资日用。卒遇火灾,坐视延烧,莫可救止。致城外壕堑,关系城池。今皆褰裳而涉,甚至有如陆地。似宜一概疏决,以通水脉,以利地方。又有基地汙下者,如城内之浮涯墩、江渚汇、莲花庄等处,城外之东门塘、潘家廊等处,每逢水发,屋沉数尺,爨鼋生蛙,卧牀浮泛踰旬,经月足胫腐烂,仁者睹此,能不恻然?合无令居民取开河之土,填筑基址。所有工费,或系赁房扣除屋租,此亦水土相成之功。其各处城市、乡村利害相同,规则无异,一经画之,可以
  一劳而永逸矣。” 说明:此《水利管见》可见民国《双林镇志·文存》中,另在《双林镇志·人物》中有范硕,著《水利管见》刊入县志所记,但尚未见文。
   第七章农村所有制与现代农业第一节土地改革区境内农村中农民以自己拥有数量有限田地,耕作、蚕桑自营为生,并以单个家庭为单位,如遇到自然灾害、疾病而受灾歉收,以借债度荒,富户乘机盘剥。民国《双林镇志》记:“近以盘剥乡民为业者,或徒手,或设一小店,转放债取厚利,皆致殷富。
  核其实,绝非行商坐贾也。”农民寅吃卯粮,借高利贷而造成雪上加霜,迫使农户卖田,而富户聚田成为地主逐更富,普通农民破产成为贫农、雇农。
   租用地主土地,其地租租金形式有定额和分成两种:定额一亩田租米为一石,约占收成50%以上,地主往往以大于市头的老斗收租。不论水、旱灾,如交不出地租,所欠额又转为高利贷,有些甚至在租田时还要收取押租,押租额为30%左右。分成租
  一般是地主和佃农对半分成,收割时双方到田头现场均分粮食和稻草等。
   雇农只有极少量田地,基本上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俗称长工,几乎全年在地主家劳作,收入极低。
   贫农由于地少,也出卖部分劳力,形式主要为轮工,每隔两天为雇主劳动一天,
  一年共为雇主劳动4个月左右,忙时以月计算;短时以临时性计算,雇主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地主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村聚田地;二是镇上大商户在农村购买田地,成为工商地主。清末民初,重兆陈云轩就是以在农村聚田千亩,专靠盘剥收租成为吴兴有名的大地主。双林镇上孙万盛染坊等大户人家,不仅在镇上有名店经营,而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庄田放租获利。
   据双林区境内苕南、莫蓉、和公、土山、蓉生、云南、云北、新兴、罗汉等9个乡土地改革时统计:土改改革前有贫农10351户,人口36695人,占有土地58531亩,人均1.5亩;雇户256户,人口531人,占有土地420亩,人均0.7亩;地主91户,人口438人,占有土地7861亩,人均17.9亩,高出贫农近12倍、雇农25倍以上。
  1950—1951年,中共嘉兴地委组织第二土改大队进入双林区进行土地改革。土改大队进村后充分发动群众,启发农民诉苦,进行阶级教育,以提高阶级觉悟,向地主进行面对面斗争。据苕北、和公、土山、云南、云北、新兴6个乡统计,共召开各种斗争大会、斗地主42人,迫使地主低头。在这种斗争过程中,农民阶级觉悟提高,组织也大为发展。据苕北、莫蓉、和公、土山、蓉生、云南、云北、新兴、罗汉9个乡统计,参加农民协会26374人,其中雇农268人,贫农16978人,中农9128人;参加民兵组织1919人,其中雇农53人,贫农1265人;参加共青团组织60人,其中雇农1人,贫农40人,中农19人;参加妇女会18488人,其中雇农120人,贫农1088人,中农7480人。共参加群众组织46841人,占总人口数的72%。
   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家有土地改革法,其中规定没收地主多余土地分给农民。据苕北等9个乡统计,有6086户农民分得土地16894亩。其中雇农195户,分得595亩,贫农4850户,分得11328亩,中农900户,分得3853亩,佃农61户,分得731亩,其他80户,分得342亩。同时,按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多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分给农民。苕北等9个乡共有得益户3274户,其中雇农129户,贫农2822户,中农229户,其他94户。共分得生产资料1247件,其中抽水机1台,耕牛5头,农船13条,水车27部,犁22只,蚕具147件,其他农具1032件。分得生活资料有粮食38815斤,房屋465间,床铺63张,小家具2636件。同时,对地主也实行“给出给”政策。地主可留下和农民同样一份土地和必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据苕北等9个乡统计,地主有91户,438人,共留有土地833亩,人均1.9亩,和贫农人均相等。
  而对富农则实行保护政策,与地主有所区别。富农拥有耕作土地给予保护。苕北等9个乡统计,有富农121户,人口578人,土地改革后占有土地1879亩,人均3.2亩,比贫农人均高出1.3亩。对其高出部分土地给予征收,苕北等9个乡统计,共征收富农土地734亩,占富农土地改革前2613亩土地28%。中农是团结对象,有较多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也要租入一部分土地耕种,如租入土地超过平均数,给予适当照顾,尽量不征抽或少征抽,土改后,中农人均土地略高出于贫农,据苕北等9个乡统计,中农
  24867人,占有土地56423亩。人均2.2亩,比贫农人均1.9亩高出0.3亩。
   双林区土改前后各阶层占有土地变化情况表6-17单位:亩续表6-17说明:1公顷=15亩双林区土改各阶层分得土地户数、亩数表6-18说明:1公顷=15亩双林区土改中农户分得生产、生活资料表6-19第二节互助组与农业合作化一互助组与初级农业合作社解放初期为农业互助组;1954年春,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冬相继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0月试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组成高级社,
  1956年冬,实现高级社化,后改称连;1958年10月,成立双林人民公社,1959年3月大公社属下大队改管理区,下设生产大队。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以后,农村进入互助合作生产阶段,双林区苕南乡是中共吴兴县委互助合作基本乡。
  1951年冬,有互助组20多个。1952年,发展到151个。
  1953—1954年,经过开展总路线教育会议对比,小农经济脆弱,经不起风浪,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共同富裕。互助组合作质量明显提高,有常年互助组37个,临时性106个。当时,在常年互助组中开展评工记分、记账制度。
  1954年春,开始试办后坝仲家兜、邢窑大石桥、管家兜、黄家埭等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苕南乡参加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1943户,占总农户数82%。
  1954年8月,中共吴兴县委以“仲家兜农业生产合作带动互助组团结单干农民开展超额增产运动”为题发文,要求全县各乡支部“很好学习这一经验”。时年9月25日和27日,分别发出“关于大石桥、管家兜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做好秋收分配工作的总结”和“苕南乡第五选区杨金林等二个互助组合并试办黄家埭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初步总结”两个文件。
  1954年冬,苕南乡也相继办起尤家坝等3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入社,统一经营,由社里付给土地报酬:一级田30.6亩,每亩75公斤;二级田53.5亩,每亩70公斤;三级田68.9亩,每亩65公斤。大中型农具私有公用,由社付给租金。社员劳动工分按底分加评议,天天评工记分;家畜肥折合工分,猪肥每100市斤(50公斤)8分,羊肥每担10分。尤家坝初级社总收入扣除土地、农具租金、生产成本、国家税收后,再提取公积金6%,公益金1.2%,其余按工分分配。从而提高社员参加集体劳动积极性,比互助组优越。(1公顷=15亩)。
  1955年,苕南乡仲家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水稻亩产达到358公斤,比其他互助组高出20.5公斤,当年获得浙江省农业生产模范社称号。
   因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仍属私有,参社分红性质,所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又称半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
   其间,区境内所属镇西、莫蓉、塘南、重兆也先后相继实行互助合作社、初级合作社等形式。
   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俗称。以土地为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全部按劳分配。
  1955年10月,中共吴兴县委土改基点苕南仲家兜、后坝、丁堡、杨家兜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组成后坝高级社,并经4次扩社,达469户1902人,土地3885亩,其中水田2458亩,桑地853亩,白地263亩,竹园23亩,水荡288亩。全社耕地除社员自留地130亩外,其余均承包到生产队。实行水稻春粮包工包产到队,蚕桑包工包产包质包叶包费“五包”到生产队。
  1956年4月,中共吴兴县委决定苕南苕北两乡合并为苕南乡。当年,三田漾、谢村两个高级社成立。时年冬,双林区苕南、莫蓉、镇西、塘南、重兆5个乡实现高级社化,共75个,平均每社270户;生产队557个,平均36户。高级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对生产队实行“四固定”(土地、耕牛、农具、劳力),建立“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超产奖)责任制。
  1956—1957年间,三田漾高级社平塘、造田近140亩;筑坝5条,平整大片土地;购置抽水机4台,建机埠1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复种指数达173%,春粮增产6万多公斤;建立鱼塘专业组,经营鱼塘30亩,亩产达250公斤;养蚕专业队,以先进技术、多养春蚕、试养秋蚕提高单产,比初级社时提高40%。
   第三节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由苕南、莫蓉、镇西、重兆、塘南5个乡和双林镇组成双林人民公社。“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乡镇人民委员会均撤销,组成“五位一体”社会结构基层单位(工农商学兵)。具有“一大二公”特点,公社共有22500多户,始设13个大队(包括原双林镇)。将原高级社财务收归公社所有,社员饲养猪羊等家庭副业归集体所有;组织上实行“军事化”,劳动力依照军队编制,由公社统一指挥调配,以“大兵团作战”方式进行生产劳动;分配上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按月发放工资”“吃饭不要钱”;生活上实行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普遍创办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等。这种“一平二调”“共产风”严重破坏生产力,是导致三年困难时期的主要原因。
   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所有制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1959年3月,双林公社所属
  13个大队除双林镇大队外,改造为苕南、苕北、新兴、罗汉、松亭、重兆、土山、蓉生、莫蓉、和公、儒林等11个管理区(1960年4月,又新增新建管理区)。下设生产大队,其规模相当于原来高级社。而后开始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将原无偿上调财务退由原单位。生产大队对生产小队实行“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建立“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和“奖赔”(超产奖励,减产赔罚)生产责任制。
  公社则保留社办企业,向生产大队提取积累。公社一级经济约占三级经济14%,大队约占80%,生产队占6%。
  1961年年初,中共中央公布《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即“六十条”)。时年5月,人民公社规模作调整。双林人民公社重新划为苕南、莫蓉、镇西、重兆、塘南5个公社(双林镇已在1959年下半年恢复直属镇建制),同时对生产队规模也作相应调整,调整后公社相当于乡,生产队相当于初级社。
  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指示》。明确指出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队范围内土地归生产队所有,30年不变。粮食征购任务从原以生产大队为单位改为以生产队为包干结算单位,生产队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后,多余粮食由生产队自主分配。分配方法:除照顾困难户、“五保户”外,社员分配按口粮和劳动工分(猪羊自己折合工分)对半分或全部按工分分配。从而解决“一平
  二调”和社员之间平均主义。当时,双林地区粮食增产10%以上,后逐年增产,使社员过上温饱生活。
  80年代初是人民公社制度逐步向乡、行政村过渡时期。
   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时采用“死分死记”到“死分活记”,这种方法看似比较合理,但始终缺少量化标准,时间
  一长容易引起社员之间矛盾。1961年后,逐步推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方法。在保证农活质量前提下,以面积计算出工分定额,社员完成得多就多记工分,这种方法也确能调动社员参加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但是,1967年上级要把农业学大寨和“文化大革命”结合起来,普遍推行大寨式“政治评分”,从而造成不管劳动质量和数量,只要出工就记工分,形成“出工像背纤,收工像射箭”“出工不出力的大呼隆”生产方式。
  莫蓉新农、苕南三田漾均为农业学大寨榜样。1975年,莫蓉新农桥大队召开万人大会,主题为农业学大寨。
   苕南公社新华大队(三田漾)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3个“宝”,养蚕能手沈金宝、种粮能手沈五宝、养猪能手徐阿宝,分别为双林地区农业生产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双林地区苕南、莫蓉、镇西、重兆、塘南5个公社796个生产队80%以上恢复“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为主生产责任制。但这种方法没有和生产成果联系一起,而制定农活定额和质量太复杂,往往办不好而又回到“大呼隆”生产,这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广大社员的呼声。
   中共中央1982年2号文件规定:“非三靠”(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地区不搞包产到户。而当时杭嘉湖地区不属“三靠”,暂不搞包产到户。苕南三田漾大队是嘉兴地区先进单位,又是湖州市委基点。时任苕南公社党委书记沈阿鼎,倾听社员呼声,大胆探索,顶住压力,冲破框框,在三田漾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产生极大影响,周边5个公社712个生产队先后对大田实行包产到户。时年。实行包产到户苕南、塘南、轧村3个公社增产224.06万公斤,占全市增产数的44.6%,比全市平均高出14.9%;蚕桑生产增长45%,比全市平均高出33%。1982年年底,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明确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适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铁瑛专程到苕南三田漾大队,对原先批评表示歉意,肯定三田漾大队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改革中起带头作用。
   苕南三田漾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对具体事项进行细化和规范。一是采用“双田制”,按劳力承包国家粮食任务责任田。二是按人口承包不负担国家粮食任务口粮田,规定15年不变。三是对集体大型农具和房屋等固定财产作价卖给社员,拖拉机、机埠等农业机械设施仍归集体所有,统一使用、管理,为农户提供服务则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在这些基础上又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由村做到五个统一,即计划统一、布局统一、排灌统一、机耕统一、饲养原种统一,从而使家庭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第五节现代农业一耕地耕作区境内,历史上以小农传统农业延续。解放后,通过农业系列变革,推广水稻密植,籼改粳,中改晚稻,改进种植方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复种指数,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变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取消粮食税赋。至2010年,把原来所谓的“大寨田”“帮忙田”等建成标准田。实行高效多熟制,进一步开展水利建设,改变栽培技术和品种,实行新耕作方法和农田规模经营,如种粮大户、果蔬生产户、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呈现生态农业,逐步实现现代特色农业。
   耕地与农作物结构
  1995年开始,农村进行土地整理,将原“大寨田”“帮忙田”等形式改建成标准农田,实丈到户,田亩数大量增加,为现代农业打下基本保证,其中包括改造圩兜区、建设标准农田、整理大量土地以及列入商品粮建设基地等措施,促使粮食、油菜、其他经济作物量产生变化。如,2005年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为48.5∶51.5,耕地作物逐步从以粮为主转向粮经并重,并出现粮略低于经。
   其中,主要体现在粮食作物分季结构变化方面:2003年早稻面积减至7846亩,晚稻面积为51477亩,逐步形成早稻连作双季稻基本退出。
  2000—2010年部分年份粮食作物面积与产量表表6-20续表6-20说明:豆类1010.3亩,产量2784吨,平均亩产为276公斤。从上可看出,除早、晚稻布局发生变化外,春粮结构,旱粮结构也同样有较大变化。(1公顷=15亩)。
   农田耕作
  2000年开始,粮食复种指数从1990年的2逐步降为1.35左右,旱稻逐步退出种植,三熟制逐步改为二熟制,即“大小麦(油菜)—稻—稻”改为大小麦(油菜)—稻或大棚蔬菜—稻、露天蔬菜—稻、瓜—稻等。
   而新三熟,四熟制复种,轮作主体型种植技术也有推广,如冬菜—春玉米—稻,大小麦—春玉米(春大豆)—稻,油—瓜—稻,菜—西瓜+玉米—稻等。这种形式大大提高农田经济受益。另外还有水田跨年轮作,复合型多熟制等,但在双林区境不多。
   在免耕与机械作业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推广“稻田板麦”,即大小麦免耕直播,以及“稻板油菜”“稻板三春旱粮”等,移栽水稻和“湿直播水稻”均为取消犁田翻耕,实现水田免耕,“干直播”也可部分实施。从2005年开始,基本实现单季晚稻免耕直播作业。机械作业方面,传统农业机械作业与免耕,直播相配合,机械开沟,作畦覆土,机械收割而逐步扩大,而曾一时推广机械插秧作业随免耕,直播作业逐步缩小。从2005年开始,农业机械受惠于国家以奖代补政策。
   二农业规模经营和特色农业种粮大户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形成一批种粮大户。
  1994年,开始推行良田适度规模经营,种粮大户迅速发展。同年,双林镇西黄龙兜和尚庄女农民陈春英承包粮田120亩,是湖州地区百亩以上43户之一。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会议,受到朱镕基、李鹏等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至2001年,陈春英共承包境内苕南坞塍、镇西沈家兜、新丰兜等地粮田共500多亩,发展产业农业,立体农业成为省级售粮“状元”(年售粮7.5万公斤)。粮食亩产早稻达375—400公斤,晚稻达到500公斤以上。农业生态特色基地、合作组织等形式随之发展。
   星兴濑兔养殖场在双林镇莫蓉水产村,2005年4月由费法宝创办。2006年,被评为省二级种兔场。总投入35万元,占地25亩,其中牧草基地18亩,标准笼位3000个,存栏4000只,种兔700多只,年出栏商品兔12000只,总产值60万元,利润20万元。
   新丰兜温宝甲鱼养殖场在双林镇新丰兜杨家兜村,1997年杨林发创办。拥有温室大棚1500平方米,养殖甲鱼5万余只。2006—2007年,甲鱼销售量达10吨左右,年销售收入120万元,带动全村建立养殖场户40余户,养殖面积达3万平方米,净利润在600万元左右。2010年,甲鱼销售量达13.5吨,销售收入150万元。
   花卉蔬果种植园在苕南显洪村,农民王永金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小规模创办。经过20多年努力,至2010年已形成60多只大棚葡萄和花卉苗木为主种植园。其产品已在2007年注册“显永牌”商标,其质量达到绿色无公害。有优良葡萄新品种10个以上,优质葡萄获湖州市绿色无公害葡萄银奖。观赏性菊花几乎每年参加桐乡菊花节,多次获得金银奖。
   欣梅生态农庄(包括种植园区、生态湖泊)在莫蓉向阳村,于2009年2月建立,有120人管理、生产、经营。开发性投资500万元。水田324亩,桑地100亩,水面
  6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150亩,桑园养鸭100亩,果园50亩。生态、环保型养猪、羊、兔场各1个。600亩湖泊主题养殖,水面养鸭,水内养鱼,垂钓区2个,配有游船、轮渡设备。3000平方米农家乐一所,有标准房16间,餐饮大厅1个,接待大厅
  1个,现代综合性厨房2间,餐饮包间6间,现代化豪华卡拉OK休闲娱乐场2间等。
  三年内投入资金1200万元。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形成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系列服务。园区内所产家禽、蔬菜等农产品已打开市场,设立品牌专柜6个,尤以“桑园鸡”备受上海市民青睐。2009年,农产品销售达250多万元,接待休闲观光和餐饮娱乐3000多人次。
   双林镇吴家庄无公害梨子生产基地在莫蓉吴家庄村,现有无公害梨生产基地面积近500亩,种植户60多户。梨子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5年和2007年度获得浙江省优质梨银奖,2006年注册“双晶”牌商标。2007年,总产值346万元,净利润180万元。2010年,种植面积320亩,每亩产梨200公斤,每公斤3元左右,产值近1820万元。2009年,成立梨子种植协会,吴根江任会长。(1公顷=15亩)。
   双林镇吴家庄食用菌专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在莫蓉吴家庄村,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农户小规模分散培养生产。随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好转和需求量大幅增加,
  2007年在农业龙头企业“金牛农庄”优农贸易有限公司带领下,种植户增加24户,投入资金240多万元,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化生产模式。至2008年,种植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尺。所产食用菌(蘑菇)由金牛农庄优农贸易有限公司实行统一收购,无风险种植并进行冷藏、烘干、脱水、成品等深加工,主要用于出口。2010年,无公害蘑菇注册“奥丰”商标。2009年,生产基地共种植蘑菇150万平方尺,总投入资金
  600万元,产鲜菇达1875吨,以平均每公斤4元价计算,全部由“金牛农庄”订单收购,实现产值750万元。
  2010年年底,蘑菇种植面积达200万平方尺,实现基地总收入1080万元。
   湖州双林古镇科技葡萄园在双林镇西阳村,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450毫米左右,日常充足,年无霜期200—250天。原基地在2002年经土地整理为葡萄基地,周围无污染企业,水质清澈,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基地主管由镇政府负责,严格从葡萄萌芽开始全程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绿色食品要求标准,不使用重金属合成肥,利用农家自然肥、矿物质肥等措施生产产品,以满足葡萄绿色标准化生产所需。2006年所产葡萄注册商标为“得源”,其果品的果形美观、无果斑,色泽一致,可溶固性高,具有色泽美,肉质韧而脆,味佳,亮度高,甜度最高可达23℃,含香且爽口,不裂果,果粒抗力强,不易脱落,耐贮藏特点。2010年,全基地有211.4亩,年供应350吨优质葡萄,产值达350万元,年利润180万元。
   湖州双林镇绿甸园蔬菜精品园在双林镇西阳村。创办于2007年7月,是一个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8年5月,成立湖州南浔绿甸园蔬菜专业合作社,集蔬菜种植、包装、配送、加工、回收、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一体,为新型农业发展型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2010年,园区规模面积达580亩,其中水生蔬菜(茭白)种植面积180亩,蔬菜大棚种植220亩,常规蔬菜种植面积120亩,牧草种植面积60亩,区内基本实现大棚,微喷滴灌,路渠沟建设,其中标准钢管大棚
  130亩,安装喷滴管200亩,区内2.5公里修筑3米宽硬化道路,引排水渠3000米,新建机埠1座。另外建立湖羊繁育基地1个,占地630平方米,年可存栏湖羊800头,冷冻仓库450立方米。引进南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精新品种20多个,并进行品种选育,优良品种覆盖率98%以上。2009年,注册“星佳园”商标无公害蔬菜产品。带动联动区域周边农户1200户,辐射面积3000亩。按照“基地+菜农+市场”“菜农+农民经纪人+市场”新型蔬菜直销模式,产品直接进入杭嘉湖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设立优质放心菜销售点。(1公顷=15亩)。
   南浔双桥现代特色渔业精品园在双林镇邢窑村下平山,2009年建成。是省级渔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有136人。占地1194亩,其中养殖基地1127亩,苗种基地67亩,总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由道路、电力设施、冷库,进排水渠,管理用房,养殖机械等配套一应俱全,2010年,年产无公害鳜鱼(桂鱼)250吨,销售收入1195万元,利润418万元。2009年,培训蛙农1000余名,养殖牛蛙,至2010年成为全国第二大牛蛙生产基地。(1公顷=15亩)。
   双林花盘兜种兔养殖场在莫蓉花盘兜村,2006年11月由高百学创办。属浙江省
  二级种兔场,主要品种为獭兔,生产商品兔与种兔。总投入180万元,占地27亩,其中养殖区7亩,牧草基地20亩,建标准笼位7000个,按卫生防疫要求,安装高压微雾空调系统和120平方米隔热空调兔子养殖房,具备良好生产能力。2010年,存栏獭兔10000多只,种兔1500多只,后备种兔1000多只。种兔源于一级种兔种,为确保种兔无近亲交配,全部采用人工授精繁种式,母兔胎均产活7只以上,胎均育仔兔6只以上,出场种兔系具有谱卡和种兔合格证。2012年可年产商品兔3万只,种兔1万只,总产值可达250万元,净利润超100万元,土地流转期为15年。(1公顷=15亩)。
   双林竹漾湾生态农庄在双林镇西千亩山村,占地近百亩,其中有一片50亩的天然无工业污染源水面“竹漾湾”作为养鱼、鸭基地,水面小岛形成自然风光优美垂钓区。有20亩优质良田和桑园作为生态种养园。庄内总占地1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客房4间,大餐厅1个,接待室1个,现代综合性厨房2间,农家大锅菜厨房1间,餐饮包厢7间,配有600多平方米停车场,形成集餐饮、娱乐、农庄观光、垂钓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
   双林惠农粮油专业合作社在双林镇莫蓉箍桶兜村,2009年8月组建。由33户农户和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入股组成,2010年,有制种面积1240亩,带动周边农户283户。专业合作社以村长兼粮农代表,原全国劳模水稻选育专家章炳荣为顾问,选举施美林为社长,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及常规稻和小品种油菜制种。2010年,培育出杂交稻种子和常规稻种子出售20万公斤,销售收入64万元,利润15万元。(1公顷=15亩)。
   湖州南浔天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双林镇西千亩山丁家湾,2009年3月组建。
  先由6户农户组成,每户出资5万元,后来新入股25户,出资4万元共同组成合作社,由村支书兼粮农代表,选举张新成为社长。以科技新技术提高水稻品质、质量,增加经济收入。合作社从湖州科奥种子公司引进614亩水稻新品种嘉33进行试种,采用循环生态种植模式,标准化管理,少施化肥、农药,亩产710公斤,2011年销售种子25.5万公斤,单价每50公斤125元,每亩产值达1775元。2010年,在嘉33优品基础上引进更新、更优的亩产品种。在生产过程中,专业合作社实行五个统一:购种、病虫防治、生产管理、销售、结算统一。入社社员在购稻谷种子时可节约成本10—15元,每亩产量比普通稻种增产100公斤。(1公顷=15亩)。
   双林益农水果专业合作社在莫蓉箍桶兜徐家角。2007年7月,由双林镇政府“农办”与双林供销社协助下建立。开始由6户果农和双林镇供销社共同入股组成,由村长兼果农代表,选举施美林为社长。2009年,有果园150亩,分别种植梨子、桃子、葡萄等果类,其中梨子70亩,葡萄58亩,桃子12亩,其他果类10亩,销售水果共
  14万公斤,销售收入72万元,获利30万元,其中进入湖州浙北超市等大型果品市场
  7.5万公斤,占总销量53%。产品新设计容量分别以10公斤、5公斤、3公斤三种型号手提式包装箱。以“早甜”“藤稔”“甬优一号”“无核四号”优良葡萄品种和“翠冠”“清香”“新世纪”优良梨子品种为市场所喜爱。(1公顷=15亩)。
   双林镇专业合作社表6-21续表6-21农民电子信箱2005年9月,浙江省启动“浙江百万农民信箱工程”。该工程由地方政府指导,集个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机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是面向“三农”公共服务的平台。农民只要有一台电脑,连接宽带网络,以自己身份证在镇农业服务中心免费办理实名注册登记,中心即可给一个邮箱地址和密码。申请人就可借助电脑或手机进行网上双向交流,快速便捷进入农民信箱,检索获取各类市场信息、免费技术资料,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可在网上推销或购买农副产品。双林镇到2010年已注册农民信箱单位和个人共4200多户。
  2003—2010年双林镇农户承包经营责任制情况表表6-22说明:1公=15亩。本表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2001—2010年双林镇经济主要数据表6-23说明:表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2001—2011年双林镇农村经济收益情况表单位:万元表6-24说明:本表缺2002年各项数据。表6-24、6-25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2003—2010年双林镇畜牧业生产情况表6-25
  2003—2011年双林镇农业生产中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效益农业情况表表6-26说明:1公顷=15亩。表内数据来源于双林镇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