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2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系
分类号: P641.55
页数: 17
页码: 29-45
摘要: 双林镇区域水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塘浦圩田,漾荡套叠,村庄散落其间,江南有名水镇,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临水人家尽枕河”之说。
关键词: 水系 双林镇

内容

双林镇区域水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塘浦圩田,漾荡套叠,村庄散落其间,江南有名水镇,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临水人家尽枕河”之说。
  区境水系历经几百年变迁,河道逐步开通,据民国《双林镇志·水道》记载,双林有漾24处,塘5条,溪4条,荡4处,港7处,河2条,湾8处,池3处,滩2处,泾汇6处,泉、井、濠各3处。
  据2006年河道水域调查,双林现有大小河道280多条。北有頔塘,东有含山塘和京杭大运河相接,南有善琏塘,与善琏交界,西接苕、霄二水,流经双林,把大大小小的河港漾荡串连成“水塘圩浦”。其中,市级河道8条,区级河道8条,镇级河道41条,镇级以下河道计230多条。全部处在京杭大运河水系内。另外还有10个大漾,面积均在3万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谢村漾有151150平方米;池塘内河30处,面积最小有3000平方米,最大为19000多平方米。以上数据还不包括2004年为保护三桥,在镇北新开的河道。
  双溪在双林塘东西两头,即西风光漾,东石街漾,合称双漾,亦称双溪。石漾水至虹桥来,风光漾水自长生桥来,合流出东双林,故名。全长约3.5公里。《东西林汇考》云:“思溪重兆木瓜墩,一条直路到双林。”《双林支乘》云:“双林本名双溪,由南北两溪得名,今故道渐淹,然碧水千寻,远山一桁,不减云林妙墨。”沈泊村《双溪渔唱》:“霅水东来港汊迷,菱波塘外接思溪。人家占得渔湾住,隔岸遥闻唱午鸡。” 花溪在镇南三里(1.5公里)(今莫蓉)花城,全长约2公里。元沈徵君梦麟原昭筑别业于溪东,花木葱郁,故名。明陈继儒《妮古录》:“霅有花溪,明时人多写花溪渔隐图,盖赵承旨首倡之,王叔明、赵氏甥故亦作数幅,今皆为董元宰所藏,元宰尝欲买山霅上,以应画忏。”清朱彝尊《明诗综》:“元季隐于花溪,刘伯温相依溪上。”“杜陵老去诗千首,陶令归来酒一尊。”诚意伯刘荐《花溪田舍诗》:“田间处处三楹屋,门外家家半曲湖。妇踏水车欹抱子,儿撑钓艇笑惊凫。”征君《花溪渔隐诗》:“苕霄一浮家,全胜奉使搓,摊书箬下读,沽酒店头赊。鱼上花如雪,鸥行水露沙。风流有如此,官课不须嗟。”《渔唱》:“燕子忙时柳絮飞,花塍风景尚依稀。塘边鸥鹭分歌席,知是诗翁踏醉归。”“花坞稀疏竹径残,墓田遗土泪痕干。只应泉下梨眉客,省识当年老试官。”“水车渔艇妇儿夸,田舍花溪一笑哗。诗格青田推巨手,小侯盘谷也名家。” 南九曲溪(见吴家漾)北九曲溪在风光漾北一里(0.5公里)。《吴志》:“湾环窈窕,水若篆纹,牧笛菱歌,悠扬断续。”《支乘》:“双林诸水,俱出是溪。” 双林塘在镇北。开通于唐宝历中,今仍称其名。《凌志》:“西风光漾达郡城(湖州)五十四里(27公里),东石漾达乌镇三十六里(18公里)。” 夹塘在原东双林村,湮灭于清末。
  洪城塘今称含山塘。自洪城渡南至化坛桥,延伸向南至含山运河相接。唐宝历中刺史崔元亮开。《渔唱》:“花城东达古洪城,安稳桃花牛背行。捍水筑塘标政绩,唐家老守最知名。” 山塘在盛林山,即瓦军漾塘,今仍称其名。
  邢窑塘在邢窑村,今仍称其名。南起渔捕桥,北至谢村。全长约7公里。
  织旋漾在镇东北,原东林村墟市,纺织家环聚其中,故名。漾中原有石街与岸相连,后石街沉没为湖,故又名石街漾,简称石漾。《吴志》:“石漾东临吹台,西接大溪,中峙水镜寺,为吾镇游赏胜地,前代诸名士花朝月夕多觞咏于此。”清顺治壬辰里人郑必瑞等佃为放生河,勒禁渔捕,吴若金有碑在乡约所门左。《倪志》:“溪多歌舫,春暮岳庙赛会,土人架彩棚舟中为秋千戏,士女聚观,画船箫鼓,鬓影衣香,极一时之盛。”释继隐诗:“石湖风月任天宽,波面菱花租税艰。长者肯同流水愿,文人又继鲁公坛。游鱼脱网三禅乐,飞鸟投林一镜安。若使寰中尽如此,仁风慈化颂幽兰。”袁履村诗:“吹台高倚石湖东,尚有余音度晚风。画舫乍停渔子浦,疏钟早打梵王宫。鸥乘夜色翔沙际,兔挟天香落镜中。好语舟师休解缆,醉来伴宿蓼花丛。”孙苏门诗:“绕堤高柳夕阳迟,画舫轻移任所之。古寺双扉何阗寂,彩虹倒影故参差。暖风花气熏游屐,水色山光映酒卮。记得当年称绝调,流传石漾已多时。” 陆府漾本名鹭飞漾,俗称芦菲漾,今称芦扉漾。面积很小,民国早年湮灭。在今闵家巷南端,与陆府前交汇处,南通东庄湾。原有民居架楼其上,称“桥楼”。
  风光漾在双林塘西端,一名风漾,上汇西南诸水,分灌市河,势最雄阔,为一镇水口,澄泓潇澹饶蒹葭蒲柳之胜。《渔唱》:“团圞如镜泻溪光,水府轰流屹巨防。一簇人烟排岸出,惊看百尺架鼉梁。” 双埂漾在镇东二里。《续纪》:“中有二埂故名。南通小洪,东注洪城,红蓼白蘋纵横百亩。” 吴家漾在镇南一里,今仍称其名。现代高速公路高架横跨其漾面。《陈志》:“布帆出没,烟树依依。按:西南盛林山来水,由上山村东注于漾。其分流过普度桥(杨道桥),北入观音桥,由后兴桥注镇东虹桥港,入石漾。其正流注大三塘,其水先分一支屈曲赴南兜,即沈秱开浚处,由南兜湾环入墨浪湖,合耕坞桥西来之水,绕西港口过环兴桥(河界桥)入市河。” 方山漾在镇南六里,芦苇参差,风帆上下。
  师傅漾在今莫蓉儒林南。《续纪》:“本名十字漾,又名宝塔漾,水自西而东,中有六阜,东丰西锐,状如卧塔,故名。东有严溪亭古墓。” 吕庄漾在镇西二里。原有吕氏庄园,漾中有土墩。疏林晒网,远山如画。1958年起抽水成桑地田块,曾作镇西水产村所在地。
  瓦军漾在盛林山南,岸畔有砖瓦遗迹,一名山塘。东通花溪,南通师傅桥。
  莫家漾在盛林山莫家桥西。
  史家漾在盛林山东,漾中有二沙渚:一圆圈,一长圈。北岸有蔡氏墓。
  湖州漾在镇西五里,往郡城(湖州)大溪。
  重兆漾与重兆接界,距镇西七里。
  五龙漾在镇西北二里,历史上称古城西侧。2004年,为避开双林三姐妹桥,政府耗费巨资新开一段河道,即经过这里。漾南五龙桥被拆时,挖土机曾挖出铁质神手臂。据传严嵩衣冠墓建于漾东岸,故这里又俗称严家坟。
  清泉漾在镇西北五里,今称土山漾(也称明溪)。原多菱角。《渔唱》:“清泉近接上陂陂河,菱角弯兴掇撷多。绿鬓红裙纷笑语,一生不解采莲歌。”现有七孔长跨(55米)平梁石桥2座。2011年,已成为省级文保单位。
   祈堂漾在镇西北九里,一作期堂,中有浮石,云可验水旱。相传有土山疯道人异迹。《吴志》:“近旧馆处有祈堂葊为祈雨所,故此得名。” 上陂漾在镇西北四里,与清泉、祈堂二漾相近。蔡静虚诗句:“清远吴兴旧有图,支流汊港长菰蒲。酒船棹入上陂漾,画得平沙落雁无。” 东潭在镇横街东,上有长板桥,又名长板潭。深与西潭一样,而广阔过之。1958年被填埋。今为东小商品市场。
  西潭在镇横街西,东有清风桥,故又名清风潭。东西潭连接镇中市河,元丰明初开凿。《吴志》:“中深数丈,有泉滃然。”1976年,被填埋。今成为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太平潭在太平桥(坝桥)东南,俗称西荡,又名坝桥潭。又因原有禹王庙在其北,故又称庙潭。广可十余亩,水深且清,市人汲于此。1956年后,曾多次疏浚,砌筑石岸,成为我镇物资集散地,也是当今湖州地区古河埠。为市级文保单位。
   东荡在双林塘南,化成桥东、西两侧,水口分列插入市中,为乡航泊所。东荡有木桥,20世纪70年代湮灭。
  大小洪荡在镇西北五里,岂山圩西北至北亭子桥西巷。《续记》:“二荡皆在古城北,大小相接。”《渔唱》:“缫车社鼓各分张,村舍横居柳岸旁。洪荡东流人散尽,鹁鸽啼罢正斜阳。” 坞桥港在镇南耕坞桥东,即墨浪河(湖)。现只存西半段。东段已成为双林中学操场部分。旧时操绫绢业者染色后漂于此,水常黑,故名。漫游草句:“柴门一径澹秋色,渔棹数声闲夕阳。” 新开河在竹筠田南,孙万盛北,郑氏支祠门前(祠已被拆除,土地作工业用地),20世纪70年代被填。明里人陆钿、陆釴开。《汇考》:“另一处新开河在花城南里,久为旷土,清雍正间邑令裘鲁卿思芹勒令开浚,种菱藕养鱼,设乡塾于其上。” 放生河二在和睦兜,现尚存,长120米。建有灌溉机埠。河上有放生桥,河东有太君堂庙,后毁,今又重建。清嘉庆甲子、乙亥里人蔡雨田、沈柳塘、徐南垞、姚卷石、沈春海、沈芬墅等人呈请县衙禁网捕鱼,乙亥姚卷石、沈春海、沈芬墅等复请南至板桥、北至环兴桥、西至耕坞桥等处勒石示禁。
  虹桥港在镇东,虹桥跨河。长300米。
  汲水港在镇北,一作急水。西苕溪、南霄溪二水汇于风光漾,并分流于此。太平桥(坝桥)下直注尤急,故名。今仍畅通,为双林北上水路之要塞。可直达頔塘。
  花源港在土山独断圩。清乾隆戊午澄心庵僧翊纲筑别业于此。一水弯环,通以略彴,遍莳花竹,绿荫布地。宣城沈樗崖命曰花源,并绘图系以诗。与清泉漾等河道组成太湖幻溇水系之一。
  五王泾在莫蓉儒林,也称大漾。《支乘》:“作五横,以水口五横故名。”本地“王”“横”音近,误作“五王”,沿用至今。儒林漾出五王泾。
  范家汇在镇西栅大通桥(俗称西高桥)东北。明菁山范屏麓司成幼子汝让居汇北。今已湮灭。
  羊叶汇在万魁桥西南转角一带。旧时是鬻青、枯桑叶者集此,故名。本地俗称桑叶为羊叶。旧名芦花汇。
  东庄湾在今沈河坊东端彩凤桥处,现仍用其名,并有东庄湾路。南宋时倪文节公思筑别业于此。
  塘支湾在原章家街(弄)南端。南兜开后,远接含山塘支水,故名。上有堂主祠,故又名堂主湾。今通南兜,河已湮灭,变成道路,地名仍称堂主湾。
  凌家湾在环兴桥(河界桥)西。今仍称其名。
  孙家湾在万安桥(斜桥)南,今仍称其名。
  排田湾在莫蓉盛林山瓦军漾东,今牌头山村西。宋时双林漕船运粮出于此。
  洗马湾在儒林严自完宅前,附近有后营桥,传为宋杨驸马屯兵于此,在这里清洗马匹而名。
  竹墙湾在镇西雉头村西,旧时因这里从竹业者较多,故名。现称竹匠湾。
  西坟滩在万安桥西南,前临风光漾,南接太平庵。元墙里吴氏族葬于此。清乾隆辛丑吴氏裔孙耀宾立碣志墓,故名。今仍沿用此名。
  荷花池在凌家湾西,广十数亩,或曰即湾,西小圃之北池,后渐湮。分南北二池相通,被称为“盘龙府”。池南原有吴氏居此,称桥楼,1995年时逐被填埋。北池原为金氏半亩园私家园林所属。南北二池相通,过望日桥,通向西高桥大山塘。
  东林池在原东林,现在东双林村工业区内。原东林十二景之一,称方池。纵横数亩,外周以河,向多荷芰红蓼,径颇幽僻。今已湮灭。
  清水濠在盛林山西三里,今仍称其名。凤凰泉在镇西五里,今已湮灭。水深而冽,乡人取水缫丝,洁润异常。瀹茗尤佳。《渔唱》:“籧筐献茧配雄雌,排列缫盆拣取时。汲得凤凰泉畔水,一堆白雪晃新丝。” 凤眼双井在杨道桥(普渡桥)北堍。《倪志》:“镇有凤形,桥为凤首,井其双眼,故名,久淤。”清嘉庆丁卯杨道庵僧东云筑桥并浚之。今已湮没。
  双林镇各级河道水域情况见表1—7至表1—10。
  双林镇漾荡和池塘水域调查统计表表1-6续表1-6
  2006年市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7续表1-7
  2006年区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8
  2006年镇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9续表1-9续表1-9
  镇级以下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