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20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自然
分类号: X21
页数: 45
页码: 21-65
摘要: 双林镇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偏北。坐标为北纬30°45′,东经120°19′。 地高黄海口3.5米,吴淞口5.3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7天左右,年雨雪日135天左右,年降水量11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大年降雨量1763毫米(1993年),最枯年降雨量651毫米(1978年)。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

内容

第一节坐标土壤气候水文
  地理坐标
  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偏北。坐标为北纬30°45′,东经120°19′。
  地高黄海口3.5米,吴淞口5.3米。
  土壤
  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耕层厚度平均16.5厘米(16—18),土壤容重平均1.1克/立方米(0.98—1.15),pH平均6.3(5.5—7.1),阳离子交换量平均21.1毫克/公斤(17.5—
  26.0),有机质平均44.35克/公斤(28.8—59.9),全氮平均1.89%(1.47—2.3),有效磷平均6.2毫克/千克(3—9.3),速效钾平均140.5毫克/千克(116—165)。
  气温降水日照水文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7天左右,年雨雪日135天左右,年降水量11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大年降雨量1763毫米(1993年),最枯年降雨量651毫米(1978年)。
  每年降雨主要分布在梅雨和台风期间。
  根据《浙江省分县简志·吴兴部分》和俞志豪《气温史》:1953年8月26日,最高气温达41.5℃,1979年2月6日,最低气温为零下11.1℃。
  1959-2010年每月年平均气温气温表表1-1单位:℃续表1-1续表1-1
  双林站历年逐月降水量
  表1-2单位:毫米续表1-2续表1-2
  1959—1978年无霜期表1-3续表1-3
  梅期梅雨历法学以芒种节以后逢雨日入梅,小暑节以后逢末日出梅,气象学以6月连续3天雨日的第一天为始梅日,连续3天晴好日的上一天雨日为终梅日,但有些年份分几段。6月上旬始梅谓早梅,6月下旬始梅谓晚梅,小暑以后重新连雨谓倒黄梅,梅期雨日或雨量很少谓空梅。
   双林站逐年梅雨特征表表1-4续表1-4续表1-4
  太阳出没时刻
  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北纬23°26′)为夏至节,双林白昼约14小时。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南纬23°26′)为冬至节,双林白昼约10小时。太阳自南而北到达赤道线为春分节,双林白昼约12小时。太阳自北而南到达赤道线为秋分节,双林白昼约12小时。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全国各地日出日没时刻》北纬30°15′,东经120°12′地区每月1日的日出日没时刻。
  双林日照表表1-5续表1-5
  第二节水系
  双林镇区域水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塘浦圩田,漾荡套叠,村庄散落其间,江南有名水镇,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临水人家尽枕河”之说。
  区境水系历经几百年变迁,河道逐步开通,据民国《双林镇志·水道》记载,双林有漾24处,塘5条,溪4条,荡4处,港7处,河2条,湾8处,池3处,滩2处,泾汇6处,泉、井、濠各3处。
  据2006年河道水域调查,双林现有大小河道280多条。北有頔塘,东有含山塘和京杭大运河相接,南有善琏塘,与善琏交界,西接苕、霄二水,流经双林,把大大小小的河港漾荡串连成“水塘圩浦”。其中,市级河道8条,区级河道8条,镇级河道41条,镇级以下河道计230多条。全部处在京杭大运河水系内。另外还有10个大漾,面积均在3万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谢村漾有151150平方米;池塘内河30处,面积最小有3000平方米,最大为19000多平方米。以上数据还不包括2004年为保护三桥,在镇北新开的河道。
  双溪在双林塘东西两头,即西风光漾,东石街漾,合称双漾,亦称双溪。石漾水至虹桥来,风光漾水自长生桥来,合流出东双林,故名。全长约3.5公里。《东西林汇考》云:“思溪重兆木瓜墩,一条直路到双林。”《双林支乘》云:“双林本名双溪,由南北两溪得名,今故道渐淹,然碧水千寻,远山一桁,不减云林妙墨。”沈泊村《双溪渔唱》:“霅水东来港汊迷,菱波塘外接思溪。人家占得渔湾住,隔岸遥闻唱午鸡。” 花溪在镇南三里(1.5公里)(今莫蓉)花城,全长约2公里。元沈徵君梦麟原昭筑别业于溪东,花木葱郁,故名。明陈继儒《妮古录》:“霅有花溪,明时人多写花溪渔隐图,盖赵承旨首倡之,王叔明、赵氏甥故亦作数幅,今皆为董元宰所藏,元宰尝欲买山霅上,以应画忏。”清朱彝尊《明诗综》:“元季隐于花溪,刘伯温相依溪上。”“杜陵老去诗千首,陶令归来酒一尊。”诚意伯刘荐《花溪田舍诗》:“田间处处三楹屋,门外家家半曲湖。妇踏水车欹抱子,儿撑钓艇笑惊凫。”征君《花溪渔隐诗》:“苕霄一浮家,全胜奉使搓,摊书箬下读,沽酒店头赊。鱼上花如雪,鸥行水露沙。风流有如此,官课不须嗟。”《渔唱》:“燕子忙时柳絮飞,花塍风景尚依稀。塘边鸥鹭分歌席,知是诗翁踏醉归。”“花坞稀疏竹径残,墓田遗土泪痕干。只应泉下梨眉客,省识当年老试官。”“水车渔艇妇儿夸,田舍花溪一笑哗。诗格青田推巨手,小侯盘谷也名家。” 南九曲溪(见吴家漾)北九曲溪在风光漾北一里(0.5公里)。《吴志》:“湾环窈窕,水若篆纹,牧笛菱歌,悠扬断续。”《支乘》:“双林诸水,俱出是溪。” 双林塘在镇北。开通于唐宝历中,今仍称其名。《凌志》:“西风光漾达郡城(湖州)五十四里(27公里),东石漾达乌镇三十六里(18公里)。” 夹塘在原东双林村,湮灭于清末。
  洪城塘今称含山塘。自洪城渡南至化坛桥,延伸向南至含山运河相接。唐宝历中刺史崔元亮开。《渔唱》:“花城东达古洪城,安稳桃花牛背行。捍水筑塘标政绩,唐家老守最知名。” 山塘在盛林山,即瓦军漾塘,今仍称其名。
  邢窑塘在邢窑村,今仍称其名。南起渔捕桥,北至谢村。全长约7公里。
  织旋漾在镇东北,原东林村墟市,纺织家环聚其中,故名。漾中原有石街与岸相连,后石街沉没为湖,故又名石街漾,简称石漾。《吴志》:“石漾东临吹台,西接大溪,中峙水镜寺,为吾镇游赏胜地,前代诸名士花朝月夕多觞咏于此。”清顺治壬辰里人郑必瑞等佃为放生河,勒禁渔捕,吴若金有碑在乡约所门左。《倪志》:“溪多歌舫,春暮岳庙赛会,土人架彩棚舟中为秋千戏,士女聚观,画船箫鼓,鬓影衣香,极一时之盛。”释继隐诗:“石湖风月任天宽,波面菱花租税艰。长者肯同流水愿,文人又继鲁公坛。游鱼脱网三禅乐,飞鸟投林一镜安。若使寰中尽如此,仁风慈化颂幽兰。”袁履村诗:“吹台高倚石湖东,尚有余音度晚风。画舫乍停渔子浦,疏钟早打梵王宫。鸥乘夜色翔沙际,兔挟天香落镜中。好语舟师休解缆,醉来伴宿蓼花丛。”孙苏门诗:“绕堤高柳夕阳迟,画舫轻移任所之。古寺双扉何阗寂,彩虹倒影故参差。暖风花气熏游屐,水色山光映酒卮。记得当年称绝调,流传石漾已多时。” 陆府漾本名鹭飞漾,俗称芦菲漾,今称芦扉漾。面积很小,民国早年湮灭。在今闵家巷南端,与陆府前交汇处,南通东庄湾。原有民居架楼其上,称“桥楼”。
  风光漾在双林塘西端,一名风漾,上汇西南诸水,分灌市河,势最雄阔,为一镇水口,澄泓潇澹饶蒹葭蒲柳之胜。《渔唱》:“团圞如镜泻溪光,水府轰流屹巨防。一簇人烟排岸出,惊看百尺架鼉梁。” 双埂漾在镇东二里。《续纪》:“中有二埂故名。南通小洪,东注洪城,红蓼白蘋纵横百亩。” 吴家漾在镇南一里,今仍称其名。现代高速公路高架横跨其漾面。《陈志》:“布帆出没,烟树依依。按:西南盛林山来水,由上山村东注于漾。其分流过普度桥(杨道桥),北入观音桥,由后兴桥注镇东虹桥港,入石漾。其正流注大三塘,其水先分一支屈曲赴南兜,即沈秱开浚处,由南兜湾环入墨浪湖,合耕坞桥西来之水,绕西港口过环兴桥(河界桥)入市河。” 方山漾在镇南六里,芦苇参差,风帆上下。
  师傅漾在今莫蓉儒林南。《续纪》:“本名十字漾,又名宝塔漾,水自西而东,中有六阜,东丰西锐,状如卧塔,故名。东有严溪亭古墓。” 吕庄漾在镇西二里。原有吕氏庄园,漾中有土墩。疏林晒网,远山如画。1958年起抽水成桑地田块,曾作镇西水产村所在地。
  瓦军漾在盛林山南,岸畔有砖瓦遗迹,一名山塘。东通花溪,南通师傅桥。
  莫家漾在盛林山莫家桥西。
  史家漾在盛林山东,漾中有二沙渚:一圆圈,一长圈。北岸有蔡氏墓。
  湖州漾在镇西五里,往郡城(湖州)大溪。
  重兆漾与重兆接界,距镇西七里。
  五龙漾在镇西北二里,历史上称古城西侧。2004年,为避开双林三姐妹桥,政府耗费巨资新开一段河道,即经过这里。漾南五龙桥被拆时,挖土机曾挖出铁质神手臂。据传严嵩衣冠墓建于漾东岸,故这里又俗称严家坟。
  清泉漾在镇西北五里,今称土山漾(也称明溪)。原多菱角。《渔唱》:“清泉近接上陂陂河,菱角弯兴掇撷多。绿鬓红裙纷笑语,一生不解采莲歌。”现有七孔长跨(55米)平梁石桥2座。2011年,已成为省级文保单位。
   祈堂漾在镇西北九里,一作期堂,中有浮石,云可验水旱。相传有土山疯道人异迹。《吴志》:“近旧馆处有祈堂葊为祈雨所,故此得名。” 上陂漾在镇西北四里,与清泉、祈堂二漾相近。蔡静虚诗句:“清远吴兴旧有图,支流汊港长菰蒲。酒船棹入上陂漾,画得平沙落雁无。” 东潭在镇横街东,上有长板桥,又名长板潭。深与西潭一样,而广阔过之。1958年被填埋。今为东小商品市场。
  西潭在镇横街西,东有清风桥,故又名清风潭。东西潭连接镇中市河,元丰明初开凿。《吴志》:“中深数丈,有泉滃然。”1976年,被填埋。今成为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太平潭在太平桥(坝桥)东南,俗称西荡,又名坝桥潭。又因原有禹王庙在其北,故又称庙潭。广可十余亩,水深且清,市人汲于此。1956年后,曾多次疏浚,砌筑石岸,成为我镇物资集散地,也是当今湖州地区古河埠。为市级文保单位。
   东荡在双林塘南,化成桥东、西两侧,水口分列插入市中,为乡航泊所。东荡有木桥,20世纪70年代湮灭。
  大小洪荡在镇西北五里,岂山圩西北至北亭子桥西巷。《续记》:“二荡皆在古城北,大小相接。”《渔唱》:“缫车社鼓各分张,村舍横居柳岸旁。洪荡东流人散尽,鹁鸽啼罢正斜阳。” 坞桥港在镇南耕坞桥东,即墨浪河(湖)。现只存西半段。东段已成为双林中学操场部分。旧时操绫绢业者染色后漂于此,水常黑,故名。漫游草句:“柴门一径澹秋色,渔棹数声闲夕阳。” 新开河在竹筠田南,孙万盛北,郑氏支祠门前(祠已被拆除,土地作工业用地),20世纪70年代被填。明里人陆钿、陆釴开。《汇考》:“另一处新开河在花城南里,久为旷土,清雍正间邑令裘鲁卿思芹勒令开浚,种菱藕养鱼,设乡塾于其上。” 放生河二在和睦兜,现尚存,长120米。建有灌溉机埠。河上有放生桥,河东有太君堂庙,后毁,今又重建。清嘉庆甲子、乙亥里人蔡雨田、沈柳塘、徐南垞、姚卷石、沈春海、沈芬墅等人呈请县衙禁网捕鱼,乙亥姚卷石、沈春海、沈芬墅等复请南至板桥、北至环兴桥、西至耕坞桥等处勒石示禁。
  虹桥港在镇东,虹桥跨河。长300米。
  汲水港在镇北,一作急水。西苕溪、南霄溪二水汇于风光漾,并分流于此。太平桥(坝桥)下直注尤急,故名。今仍畅通,为双林北上水路之要塞。可直达頔塘。
  花源港在土山独断圩。清乾隆戊午澄心庵僧翊纲筑别业于此。一水弯环,通以略彴,遍莳花竹,绿荫布地。宣城沈樗崖命曰花源,并绘图系以诗。与清泉漾等河道组成太湖幻溇水系之一。
  五王泾在莫蓉儒林,也称大漾。《支乘》:“作五横,以水口五横故名。”本地“王”“横”音近,误作“五王”,沿用至今。儒林漾出五王泾。
  范家汇在镇西栅大通桥(俗称西高桥)东北。明菁山范屏麓司成幼子汝让居汇北。今已湮灭。
  羊叶汇在万魁桥西南转角一带。旧时是鬻青、枯桑叶者集此,故名。本地俗称桑叶为羊叶。旧名芦花汇。
  东庄湾在今沈河坊东端彩凤桥处,现仍用其名,并有东庄湾路。南宋时倪文节公思筑别业于此。
  塘支湾在原章家街(弄)南端。南兜开后,远接含山塘支水,故名。上有堂主祠,故又名堂主湾。今通南兜,河已湮灭,变成道路,地名仍称堂主湾。
  凌家湾在环兴桥(河界桥)西。今仍称其名。
  孙家湾在万安桥(斜桥)南,今仍称其名。
  排田湾在莫蓉盛林山瓦军漾东,今牌头山村西。宋时双林漕船运粮出于此。
  洗马湾在儒林严自完宅前,附近有后营桥,传为宋杨驸马屯兵于此,在这里清洗马匹而名。
  竹墙湾在镇西雉头村西,旧时因这里从竹业者较多,故名。现称竹匠湾。
  西坟滩在万安桥西南,前临风光漾,南接太平庵。元墙里吴氏族葬于此。清乾隆辛丑吴氏裔孙耀宾立碣志墓,故名。今仍沿用此名。
  荷花池在凌家湾西,广十数亩,或曰即湾,西小圃之北池,后渐湮。分南北二池相通,被称为“盘龙府”。池南原有吴氏居此,称桥楼,1995年时逐被填埋。北池原为金氏半亩园私家园林所属。南北二池相通,过望日桥,通向西高桥大山塘。
  东林池在原东林,现在东双林村工业区内。原东林十二景之一,称方池。纵横数亩,外周以河,向多荷芰红蓼,径颇幽僻。今已湮灭。
  清水濠在盛林山西三里,今仍称其名。凤凰泉在镇西五里,今已湮灭。水深而冽,乡人取水缫丝,洁润异常。瀹茗尤佳。《渔唱》:“籧筐献茧配雄雌,排列缫盆拣取时。汲得凤凰泉畔水,一堆白雪晃新丝。” 凤眼双井在杨道桥(普渡桥)北堍。《倪志》:“镇有凤形,桥为凤首,井其双眼,故名,久淤。”清嘉庆丁卯杨道庵僧东云筑桥并浚之。今已湮没。
  双林镇各级河道水域情况见表1—7至表1—10。
  双林镇漾荡和池塘水域调查统计表表1-6续表1-6
  2006年市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7续表1-7
  2006年区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8
  2006年镇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9续表1-9续表1-9
  镇级以下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
  第三节山墩〓
  盛林山
  在镇南偏西五里,俗称上林山。山无石骨,树木苍翠,故名。占地面积不过数亩。
  民国《双林镇志·山墩》:“相传张居正称土於此,积成山,或曰蒸土。”又据《续记》:“山麓有莫公碣,年代不详,或曰南宋人。山南有莫家漾,山后有莫公支系,与雉头合。国初莫氏尚办山赋,雍正后始同社台、洒派圩田。其山四水潆洄,双桥映带,山顶有五圣堂。”清康熙中,以尚方山事拆改三元殿。含山浮面葱翠可挹,重九多登高其上。乾隆戊子沈石塘三秀以“小蓬莱”额之。有联云:“土从何处称来,白云缥缈。林向几时盛起,流水弯环。”山西北岸风浪冲激,乙未东村徐厚斋募筑石堤。咸丰庚申寇至庙尽毁,后重建。民国初时宇殿刷新,香火盛旺。至抗战时庙宇毁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曾在这里做过探测,未发现有骨石,全是泥土基。并在山顶设有地标测量点。2000—2007年,地方人士以徐某某发起募捐,重建庙宇,香火重旺。
  明沈观颐诗:“炎氛消尽泬廖清,挈伴登临步屧平。湖气远含秋树净,楼阴还对夕阳明。
  望穷云海千山回,身寄尘寰一叶轻。理棹不妨归去晚,柴门月色正相迎。”袁履村诗:“湖渚霜鳌下若樽,兰舟容与上林村。病夫若负佳风日,胜事终归老弟晜。拳大土邱通地肺,掌平秋水澈云根。更怜香稻连畦外,一带晴霞抹黛痕。”凌芗坪诗:“深秋景物半凋残,幸得从游畅远观。红树参差遮寺角,苍山远映耸林端。风声墟曲传清响,雨过江村起暮烟。移棹小桥流水处,更乘余兴一盘桓。”清蔡雪樵《重九登高》诗:“烟霁云消石壁开,振衣直上小蓬莱。两行墨沉淋漓认,疑有龙蛇入槛来。”《渔唱》:“菰芦曲径夕阳沉,小岛居然号盛林。携酒登高多醉客,桓山石槨果何心。”
  土山
  在今镇西乡西北,距镇八里,陂泽环绕,地名“云溪”。无山可瞻,当地人称“清泉漾”,西北桥南有三石根。《倪志》:“前临大漾,北通旧馆,西接重兆,周围十数里,峰峦不见石脉潜通,尝著仙灵异迹。”《凌志》:“漾曰清泉,寺名孝亲,桥号西安,祠奉吕赵,皆其所表著者。”《渔唱》:“云溪曲折树溟濛,漫诧山根插水中。撑得小舟如屋样,采菱不怕鲤鱼风。”现今这里称明溪,尚有二座七孔平梁石桥,当地人称土山塘桥和西远桥。庙山
  在莫蓉花城偏东,平地中一小阜。原来上有佛殿,称“灵寿庵”,故名。庙宇早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搞水利、开浚河道、建设农田基本设施时,相继出土过许多古钱币。另一称“庙山”在今显洪村。何故称其“庙山”原因不详。
  分水墩
  双林有三处:一在耕坞桥东墨浪河中。自南兜开通后,西南二水顺逆无定,沈秱始筑此墩,高广八九尺长,三水分流合注于此。实为一镇来水口也,今址渐平,没于水,大旱年尚露墩基。现墨浪河尚存一段,此墩早已不见。
  一在石漾中,今尚存。曾为水上加油站,后双林塘封航,此站遂废。此墩与东狱庙相对。康熙时里人莫尔涛曾想在墩上建奎文阁,不知什么原因没建成。日后历经建有王英甫纪念白塔、蔡瑞义亭等。
  另一墩在石漾东,与水镜寺相对。虹桥港之水流分经这里。清乾隆辛卯年里人建奎文阁于此。此阁历经毁建多次,至民国后期尚存。1954年台风中彻底圮毁。1972年,因航道所需墩基设航标。现墩基已沉没于水下。
  浮霞墩
  在原清风桥东,北接明月桥,如晚霞浮空故名。俗讹“蒲鞋墩”。当今人们仍这样称呼这一带。
  三墩
  在镇南二里(1公里),一名三林,饶松杉古藤,颇可游憩。郑士达诗:“南陌寻幽淑气妍,小桥东畔紫藤边。春深不减桃源渡,日暮何殊杏雨天。绕树啼莺堪领略,衔杯席草漫流连。月移花影归来晚,转觉流辉映远川。”《吴兴县志》:作山墩。明蔡一山自德清迁居于此。
  道院墩
  在镇东南徐林,今箍桶兜村,形如小丘。乡人姚叔子喜养鹤,构筑白鹤道院于墩上,自号白鹤道人。荻港邱苏岩句:“丹灶石床何处是,可知仙迹历千尘。”姚叔子后人有名医姚少梅,如今在箍桶兜仍有不少姚姓人氏,当代全国著名舞蹈家姚珠珠即为姚族后裔。20世纪70年代,出土明吴秀为妻撰文并书刻之墓志铭。窑墩
  在莫蓉儒林庙后,地高六七尺(2.5米左右),老树合围,皆数百年物,也称古复陶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土过许多古陶碎片,窖藏青铜器引起考古部门重视。
  木瓜墩
  在今镇西雉头村,地不高。《凌志》:“向有高阜十数亩。”今为桑地。《县志》:“作莫家墩,跨水有长生桥,旁即法昌寺。”清姚薏田诗:“扁舟风露近黄昏,旧馆人家早闭门。忽忆春头沽酒处,淡烟笼月木瓜墩。”南有宁悦桥、祖师祠、总管堂。东有青龙桥、观音殿、荷花池。西有白虎桥、聚丰口、乌龟漾。《渔唱》:“飒沓波头九里奔,彩虹锁断暮烟昏。木瓜墩口秋风起,剩有钟鱼吼寺门。”至2010年,已被列入双林工业园区范围。
  跳家〓今称跳家山,在虹桥东一里(0.5公里),乌程、归安交界,分东、西两〓。
  吴家〓分北吴家煽和南吴家〓,在小虹桥东南,元墙里吴氏分此。
  徐家〓在小虹桥百富荡(百富兜)西,约五十亩。民国《双林镇志·山墩》称:相传明崇祯间有徐姓者由科第仕至郡守。清初致仕家巨富,忽家病疫而绝。煽南桑地其故宅址,尚可见两旗杆石。(1公顷=15亩)三百亩煽在耕坞桥南,明沈士清有庄田三百亩故名。今已成为多家厂址及双林中学操场、食堂等。(1公顷=15亩)千亩煽又称千亩山,在雉头村南,分南、北两煽,现有村级公路可通达。公路两旁厂房林立,是千亩山村工业基地。
  刘家〓在风光漾东南,西坟滩西,广五百亩。刘姓居此。清乾隆壬辰里人徐观成等以大通桥水直泻风光漾,而不入市河,于煽东筑坝堤塞之。咸丰六年丙辰里人郑祖琳、陆祖惠又增阔数丈,并立有官坝界石。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清卫所”所在地。今双林自来水总取水口设置在这里。(1公顷=15亩)
  纱机〓在镇北淡家堰西,明初织纱机者聚此。今属洋滩村。第四节灾害
  一水旱虫疫
  唐
  长庆四年(824)久雨,太湖水倒溢,平地乘舟。
  北宋
  太平兴国六年(981),大水。
  咸平元年(998)、二年(999),连续两年大旱,造成大饥疫。
  大中祥符五年(1012),大旱,以致七年(1014)饥荒。
  乾兴元年(1022),发春水,农田无不浸水。
  天圣元年(1023),大水,四年(1026)秋水吞没农舍,造成饥荒。
  宝元元年(1038),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二年(1039)饥荒。
  庆历八年(1048),大水,农田全部被淹。
  皇祜二年(1050)、四年(1052),大水。
  嘉祜五年(1060)秋,发大水。
  熙宁三年(1070)旱,四年(1071)水灾,五年(1072)大水,七年(1074)、八年(1075)连续两年大旱,饿死者甚众。十年(1077)春旱。
  元丰四年(1081)、五年(1082)、六年(1083),连年大水,久雨,造成太湖水溢,农田淹没,农舍漂荡,民众四散。
  元祜元年(1086)春旱,三年(1088)、四年(1089)连续两年大旱,病疫大发,
  五年(1090)、六年(1091)大水成灾。
  绍圣四年(1097年),大旱。
  元符元年(1098),旱灾,二年(1099)夏久雨。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至十月连续大雨成灾。
  崇宁元年(1102),旱灾,造成二年(1103)、三年(1104)两年蝗灾。四年(1105)水灾。
  大观元年(1107),水灾,三年(1109)旱灾。
  政和五年(1115),水灾。重和元年(1118),大水。
  宣和元年(1119),水灾,三年(1121)蝗虫灾害,六年(1124)水灾。
  南宋
  建炎二年(1128)春水大作,三年(1129)五月连雨不断,夏寒,秋旱。四年(1130)二月,病疫大作。是年夏秋大旱大饥。
  绍兴三年(1133),大旱,四年(1134)六月连绵阴雨。五年(1135)五月旱,八月又大雨,太湖溢水。七年(1137),旱。十四年(1144),大水。十七年(1147),大水。十八年(1148),大旱。二十三年(1153),大水。二十四年(1154),大旱。二十九年(1159),秋旱造成饥荒。三十年(1160年)五月,久雨,蚕、麦无收。三十二年(1162)六月,大雨连连,蝗虫入侵,声如风雨,粮食无收,斗米值千钱。
  隆兴元年(1163)八月,狂风暴雨大作,飞蝗蔽天,稻螟害稼,田亩绝收。二年(1164)七月大水,舟行于市街,久不通,大疫,饥荒大行。
  乾道元年(1165)春大寒,六月水患,浸圩田,疫殍徙者无数,二年(1166)正月至四月连续大雨。三年(1167)八月,大水侵田圩,至九月不退,农舍受浸,稻禾皆腐烂。四年(1168),久雨。六年(1170)五月,大水,秋螟为害,冬饥。七年(1171)秋,又大旱。
  淳熙三年(1176)八月连雨,六年(1179)大水坏圩田。七年(1180)旱灾,造成饥荒。八年(1181)七月至十一月不雨,大旱。九年(1182)春旱,春花无收,八月蝗饥灾,全年饥荒。十一年(1184)大水。十四年(1187)旱。十六年(1189)五月大雨连绵。
  绍熙四年(1193),大雨损圩田、鱼荡。五年(1194),自四年冬至是年夏秋不雨,大旱。
  庆元元年(1195)九月,久雨,米价飞涨。二年(1196),大水,虫灾。三年(1197),春、夏不雨,禾稼不能栽种。五年(1199)六月至八月,大雨,造成大疫。六年(1200),冬暖无冰雪。
  嘉泰元年(1201),大旱。二年(1202)春至夏,大旱,蝗虫肆行。四年(1204)五月至七月,不雨,大旱。
  开禧元年(1205)夏,3个月不雨,大旱。二年(1206)四月,地生毛如马鬛苍白,长数寸,焚之臭如燎毛。三年(1207)夏、秋大旱,蝗虫群飞蔽天。
  嘉定元年(1208)旱,大蝗疫。二年(1209)四月至七月,3个月连续阴雨又蝗疫。六年(1213)六月至七月,大雨。七年(1214)夏、秋大旱,蝗虫成灾。八年(1215)春旱,春播不能。八月乃雨,飞蝗蔽天造成饥荒。九年(1216)四月至八月,大雨连绵。十一年(1218)六月,大雨,麦粒无收。十四年(1221),旱。十五年(1222)七月,大雨。十六年(1223)五月大雨成灾,农舍漂泊,禾稼无存。
  绍定三年(1230)夏,连续大雨40余天,田禾荡没。
  嘉熙四年(1240)大旱,人、蝗虫相食。
  淳祜二年(1242)夏,久雨,大水。七年(1247),旱。十一年(1251年),大水。
  宝祜二年(1254),大水。三年(1255),又大水。
  开庆元年(1259),大水。
  景定二年(1261),大水。三年(1262),大水,民多溺死,八月蝗螟飞舞。
  咸淳三年(1267年),大水。六年(1270年)闰十月,大水。十年(1274年)八月,大雨。
  德祜元年(1275年),大水,蒙古人南下迁入江南。
  元
  至元二十三年(1286),大水。二十四年(1287),大水灾,饥荒。二十五年(1288),又遭大水。上书疏请供米赈灾。
  二十七年(1290),又大水,二十八年(1291)饥荒。二十九年(1292),大水。
  元贞元元年(1295),大水。
  大德元年(1297),大水。二年(1298),蝗虫成灾。五年(1301)七月大雨积水,侵农田。六年(1302),饥荒,赈粮救济。七年(1303)六月,淫雨。十一年(1307),大水。
  至大元年(1308),四年(1311)大水,饥疫成灾。
  皇庆二年(1313),大雨,风灾,太湖水溢。
  延祜三年(1316),大雨成灾,水田淹没过半。五年(1318),雨水淹田过半。六年(1319)、七年(1320)大水。
  至治二年(1322),大水。
  天历元年(1328)秋八月,大水没田。
  至顺元年(1330),大水。二年(1331年),恒阴。三年(1332),大水,造成饥疫。
  元统三年(1335),大水。
  至元二年(1336)自春至八月不雨,大旱,大饥。三年(1337),大水农田淹半。四至六年(1338—1340)亦如之。
  至正六年(1346)、七年(1347)、八年(1348)、十年(1350)、十一年(1351),连续大水。十三年(1353)正月二十三日,下大雨时夹杂异物俱下,五色光莹,坚实异常,剖食之,味如松子、娑婆树子。十五年(1355)、十六(1356),连续两年大水。
  明
  洪武二年(1369)、六年(1373)、七年(1374),大水。八年(1375)大旱,至十二月又发大水。九年(1376)、十七年(1384)、十八年(1385)、二十年(1387)、二十二年(1389)、二十七(1394)、三十一年(1398),皆发大水。
  永乐元年(1403),大旱,蝗灾。二年(1404)、三年(1405)大水。四年(1406),饥荒。七年(1409),大水。九年秋淫雨,田没,免田粮。十年(1412)、十一年(1413)、十二年(1414)、十三年(1415)、十四年(1416)、十六年(1418)、二十年(1422)、
  二十一年(1423),均发大水。
  洪熙元年(1425)夏,连绵大雨,没田。
  宣德元年(1426)春、夏,连绵阴雨,田禾损伤。五年(1430)大水,九年(1434)大旱,饥荒。
  正统六年(1441),夏旱,七年(1442)大水,太湖溢。八年(1443),地生白毛,秋大风潮,田禾漂没。九年(1444),大水,堤防冲决,次年免水灾钱粮。十一年(1446)夏,大雨成灾。十二年(1447),大旱,蝗虫成灾,造成饥荒。十四年(1449),大水。
  景泰元年(1450)夏,淫雨,大饥。五年夏秋又大水。
  天顺元年至八年(1457—1464),连年大水,江湖泛溢,其中有两年免田粮。
  成化七年(1471)、九年(1473)、十年(1474年),大水成灾,十年免成化九年秋粮。十三年(1477),春水无,麦虸蚄生,九月桃杏花盛开。十四年(1478),大水。
  八月,连绵大雨,太湖水溢,九月又大雨大风,昼夜不停如注。十八年(1482),大饥荒。二十年(1484)、二十二年(1486),相继大水。
  弘治四年(1491),大水大旱交叠,免夏税秋粮。
  正德三年(1508)大旱,市河涸。四年(1509)、五年(1510),大水并大疫,减夏税、麦及丝绵。八年(1513年)四月,连日大风雨,洪水溢。十三年(1518年)六月,大水淹田,免夏税。十四年(1519)秋,自七月二十日至八月十四日狂风大作,大雨凌厉,水出平地丈余,田庐尽淹,人畜溺死无数,此年赈恤。
  嘉靖元年(1522)水灾,再诏折粮发盐课赈之。二年至四年(1523—1525)连年大水,免粮税。二十三年(1544)大水。二十四年(1545)大旱,太湖干涸,人食草根树皮,大疫。二十七年(1548)十二月十四日雷电大作。二十八年(1549)秋大水,免秋粮加赈。三十二年(1553)大旱。三十三年(1554)地生白毛。四十年(1561)正月大雪,雷电交加,昼晦,对面不见人,将暝,日光散乱,民皆惶怖,罢市。闰五月淫雨连绵至十月不止,饥荒、疾疫大行,当事疏,独恤。四十一年(1562)大水,民饥疫。
  大旱。隆庆三年(1569)六月大风雨,禾尽淹,秋旱。四年(1570)大水。
  万历三年(1575)春旱,五年(1577)六月连日阴雨,寒如冬。六年(1578)秋,螟虫害,冬雨,大冰,大水。七年(1579),大水,冬至前一日大雷雨,见虹彩。八年(1580)、九年(1581),又大水,饥荒。十三年(1585)、十四年(1586),大水,十六日雨冰,十月米价飞涨,每石米银七钱,次年贵至一两七钱,饥,多疫死者,弃尸河道,水腥。十六年(1588)、十九年(1591),大水。二十二年(1594)元旦,雷雨。
  二十四年(1596)五月,大水,饥荒。二十五年(1597)正月,雷电,二月二日昼见黑雨,次日黄沙雨。二十六年(1598年)冬,大雷。二十九年(1601),自春至夏淫雨不止,湖水久溢不止,禾不能栽。三十三年(1605),大旱。三十六年(1608)夏,大水,禾淹,坏民屋,大饥荒,知府陈幼学详请,停征。三十九年(1611,)黄梅无雨。
  四十二年(1614),大旱。四十六年(1618)十月,雷电交加。四十八年(1620)正月,大雷,夏旱,饥荒,石米银一两五钱。
  天启四年(1624),四月恒雨,伤蚕、麦,五月梅雨连旬不止,禾苗尽没,七月大雨,再插禾,再淹,一岁两灾,民皆坐毙。诏折粮六分。五年(1625),大旱。六年(1626),蝗灾,二日内田禾地菜皆食尽,五月昼夜淫雨,四境平沉,禾秧尽没,七月又大雨,一岁两荒。
  崇祯元年(1628),大水,七月大风拔木。四年(1631),大水。六年(1633),大水,饥荒。八年(1635),大水。九年(1636),大旱,酷热。十年(1637),大饥。十一年(1638),大旱蝗灾。十二年(1639),恒雨。十三年(1640),五月,大雨连续7天,田庐俱没,米价涌贵,每石价一两六钱。六月旱,黄沙,飞蝗入侵,饥民食草根树皮俱尽,病疫大作,米价升至每石银四两五钱。十五年(1642),大水饥荒。十六年(1643)夏,大旱,饥,米每斗四百钱。有人见虎在吕庄伤人而去。十七年(1644)春,病疫大作,民呕血缕即死。清
  顺治二年(1645),大水淹禾,五月大疫。六年(1649)五月,大雨水溢。七年(1650)、八年(1651),大水,田庐俱没,斗米银四钱五分。九年(1652)夏,大水饥荒。东庄湾谈文学培桂家燕巢产一白一紫雏燕。数日后移至吴若金厅前古榆树。白燕稀见,同人赋诗纪瑞,有《白燕吟》集。十三年(1656),大水。十五年(1658),大水,冬雷。
  十六年(1659),大水,三月二十七日星陨于镇东,如火如卵,有尾光,及土不见。十八年(1661),大旱,每石米银一两七钱。
  康熙二年(1663),夏旱,秋水溢,大疫。四年(1665),五、六月连日急风暴雨,拔树倒垣,七月大水,禾稼俱没。八年(1669)夏,大水,十月大雷电。九年(1670),五、六月大水淫雨,飓风大作,湖水溢决,田庐俱淹。十年(1671),五月至七月旱,蝗起。十一年(1672)正月初一,夜雷,八月初忽大风雨,暴雷,小虫青黑色,飞食禾稼殆尽,气侵蚕种,大饥,浙巡抚疏具免漕粮税。十三年(1674),大水。十五年(1676),大水。十六年(1677),五至七月不雨,河尽涸干,八月飞蝗蔽天而过。十七年(1678),大水,无禾。十八年(1679),虫灾。十九年(1680),秋大水。二十一年(1682)正月,恒阴无日,麦、蚕、豆均无收,米价升,冬米每石银二两五钱。二十四年(1685),秋旱,田禾枯。二十九年(1690),春旱,河干,五月下旬起,连日大雨,至六月十六日不止,田庐俱坏。三十一年(1692),3个月不雨,久旱,免秋粮三分之一,五月大风,夏旱,九月、十月大风雨,禾尽仆,饥。三十三年(1694),夏旱,蠓虫灾,大疫。三十四年(1695),二、三月恒雨,五月大水没田,舟行入市。三十六年(1697),大水。三十九年(1700),秋旱。四十一年(1702),大水,十二月雷震。四十三年(1704年),大水。四十六年(1707),大旱。四十七年(1708)五月,雨复连秋,积阴至十月,田庐桑柘尽淹,人食树皮。四十八年(1709)春,饥荒,二月连旬大雨,四月天气曝热,五月积水不泄,小暑至处暑无雨,禾枯,病疫遍行,官督绅衿在镇南询庵设厂施粥一个月,八月蠓虫灾,冬旱。四十九年(1710),四月、五月连绵久雨,桑蚕无收,菜麦漂荡,田禾皆没,秋酷热,旱疫大作,民多逃亡,十月赈济,大户二斗,小户一斗,依田亩花户册发放,十一月富绅输米在南询庵施粥,并有余杭县王某在东岳庙给米,并缓漕粮,地丁各项银税。五十三年(1714),四月十三日,长空现白虹数条,十二月初二雷电。五十四年(1715),三月、四月久雨,各物皆贵,米每石一两三钱,蚕、春花、苗秧多死,丝价不通,米价大昂,十一月七日夜雷电大雨。五十五年(1716)夏,大水,补耕苗秧,贴佃户每亩银五钱。五十六年(1717),正月初十雷电,四月十六日黄昏有星大如斗,光如电,陨于东南,是年镇多火灾。五十七年(1718),八月十五日月食,九月初十酉刻有星如火焰陨于东南。六十年(1721年),七月星陨有疾声,冬大水。
  雍正元年(1723),八至十月恒雨,水浸陂塘。四年(1726)秋,阴雨连绵,太湖水溢,田禾淹,动存仓,按户散粮。八年(1730),大水。十年(1732)正月,天雨似豆,十一年(1733)夏,大旱。十二年(1734)四月,大雨冰雹。
  乾隆三年(1738),夏旱,秋雨雹,赈饥。六年(1741),大水,折给农人籽本钱,谷价,补种杂粮,益蜀缓条,加赈极贫、次贫口粮。九年(1744)秋,大水,先后截留漕运,缓漕银。十三年(1748),饥荒,五月雨雹,斗米银三钱。十六年(1751),夏、秋旱,循例缓漕粮。十七年(1752),六月六日星陨有声,八月大水。十八年(1753),春、夏、秋久雨虫灾。十九年(1754)、二十年(1755),大水,每石米银三两二钱。
  二十一年(1756),大疫,饥灾,每石米三千五百文,民食榆皮草根。二十四年(1759),春、秋虫灾。二十七年(1762),大雨,损蚕收,六月旱。三十年(1765)正月,大水。
  三十三年(1768),大旱。三十四年(1769),春、夏淫雨,田亩无收,米每石银三两三钱。五十年(1785),大旱,蝗灾,五月至七月不雨,河溪皆涸。五十一年(1786),大疫。五十四年(1789),大水。五十六年(1791),大水。
  嘉庆二年(1797)春,大寒,冻死树木无数。九年(1804)正月,恒雨、雷、电,五、六月连旬大雨,田禾淹没,免漕粮,米价每斗四千七百文,饥民白天聚掠。十年(1805)四月,淫雨,雪珠连绵,蚕麦无收,督抚奏准赈济,设厂于东岳庙、露印庵,给米三十九天。十三年(1808),大水,斗米价至五千五百文。五至七月不雨,大旱,地生毛,色红、白、黑、黄不一,官劝施赈,大口给钱十四文,小口半之,大吏招商至福建运米,免其关税。二十三年(1818),五月,大雨雹。二十四年(1819)夏,大旱。
  道光元年(1821)夏,大疫。三年(1823),正月十四日雷电,五月大水,田圩淹没,陆地行舟,九月始退,大饥,赈济按册散给。八年(1828)六月十五日,大雨,水涨2尺,各乡歉收。九年(1829),秋旱,歉收。十年(1830),如九年。十一年(1831),夏、秋久雨至冬,水未退。十二年(1832),夏旱饥。十三年(1833),久雨,水害禾稼,糙米每石钱四千三百文。十五年(1835),夏旱。十六年(1836),正月、二月大雷电,大风雨并冰雹。十七年(1837)正月,又风、雨、雷、电。十八年(1838)除夕,大雷电。十九年(1839),正月,又雷,九月淫雨,禾头生耳,十一月雷电。二十一年(1841),秋淫雨,十月十四日大星光如火,众小星随之,自东南至西北,有声如雷。二十二年(1842)六月初一末刻,日食,市闭门。二十三年(1843),大旱,螟蝗灾。二十四年(1844),冬久雨大水,春花不种。二十九年(1849),五月大雨,田圩尽淹,舟行入市,六月始退,饥民大滋事,自九月至次年三月止,典铺赴质者以钱五千、七千文为额,每石米至钱六千文有奇。
  咸丰三年(1853),冬雨大水,寒冰。四年(1854),夏大雨,十一月五日忽河水涨二尺,动荡不定。六年(1856)夏,大旱。八年(1858),彗星见,月有余。九年(1859),湖州地区蝗灾,唯双林近乡无,后俱入太湖死。十年(1860)秋,久雨,水淹至腹。
  十一年(1861),五月下旬,彗星见自西北至东南,光长二三丈。
  同治七年(1868),三月十九日雨雹,五月大雨。十三年(1874)九月三十日三更时分有大星光如月,自南流至北,隐隐作雷声。
  光绪八年(1882),五至六月,连绵大雨,、有赈。九年(1883),七月二十七日,狂风拔木,雨甚,随之瓦屋俱损。十五年(1889)八月,大雨连绵,田禾俱淹,无收,免漕粮,发银赈济。二十六年(1900)七月,大雨连旬。三十一年(1905),秋,久雨大水。三十四年(1908),大水后继发大旱。
  宣统元年(1909年),大疫。元年、二年(1910)、三年(1911)连续3年水灾,田禾歉收。
  中华民国
  元年(1912)5、6月间,大水。3年(1914)正月旱,夏、秋连旱。4年(1915)梅雨不断,大水,6年(1917)2月冰雹大如鸡蛋,5月太湖水涨。7年(1918)夏旱,秋涝,10月、11月连月淫雨。8年(1919)、9年(1920)5月,秋日霖雨为灾,田禾尽没。11年(1922)夏、秋两季大水。12年(1923)8月倒黄梅,大水没田。13年(1924)6月、11月,无雨,二旱。14年(1925)4、7月两次大水,螟为害。15年(1926),春旱,四季少雨。18年(1929),螟蝗成灾。20年(1931)7月,特大水灾,田庐尽淹。
  21年(1932),大水成灾。23年(1934),太湖流域大旱,东西苕溪断流。双林镇遭几十年未遇之大旱,市河见底。25年(1936),大旱。26年(1937),春寒。27年(1938),梅雨特多,大水为患。31年(1942),冬旱。33年(1944),大旱。34年(1945)5月、8月两次大水。35年(1946)3月起,淫雨40余天,36年(1947)春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夏至秋,3次大雨成灾,双林受灾严重,并冬暖春寒,螟虫爆发。1951年6月,连日大雨。1952年元月多霜,4月春寒,雪夹雹子,6月连雨,8月至9月连雨成灾。1953年春旱,多霜。1954年5月2日至8月1日,连续阴雨92天,全湖州地区特大洪灾,入梅提前28天,8月2日出梅,梅期77天,雨55天,5月最高水位达5.2米,镇内道路积水1米上下,河、田、路连成汪洋,船行阡陌,损失严重。1957年4月16日至5月12日,连雨27天,成水灾。1958年,梅季无雨,夏旱,秋寒。1959年5月,连日阴雨,小麦赤霉病严重,1月29日早雷。1960年5月3日至24日,连续阴雨22天,冰雹持续10—30分钟,小麦犯赤霉病。1961年,倒春寒,夏旱。1962年1月,寒冷,结冰25天,4月倒春寒。1965年,倒春寒。1971年,夏秋部分旱,4月倒春寒。1973年6月中下旬,连雨,塘鱼外逃,损失严重。暴雨洪涝,秋寒害晚稻。1976年4月,倒春寒,烂秧苗,1978年夏秋旱,梅季少雨,冬寒,零下5℃天气持续12天左右。1980年,倒春寒2次,梅期44天,雨30天,历史罕见。9月阴雨低温16天。1983年4月至7月,连雨,夏秋两次洪涝,特大暴雨,各河港超危险水位,大风暴和雹雨,双林苕南一带受灾严重。6月,连续大暴雨4天,双林地区超危险水位,倒电杆数处,早稻倒状,损失3成。1986年,梅雨期少雨。1987年出梅后,现倒黄梅,连雨。1988年3月至5月雨偏少,出梅后高温干旱,35℃以上晴热天持续21天。1989年4月、6月、7月大暴雨。1991年发生自1954年后又一次特大水灾,太湖水位接近历史最高纪录(4.59米),超警戒水位1.15米。1992年3月、4月低温出现倒春寒,秋旱。1993年5月下旬低温,连续暴雨,7月至8月连续暴雨,洪涝。1995年春,连续阴雨,低温,日照是常年一半,入梅后连续17天降雨,双林各河道全线告急,秋冬又旱。1996年,倒春寒,气温比常年低2℃左右,日照仅为常年1成左右,禾苗蚕桑皆受影响,7月中旬冰雹袭击双林,雹大2厘米,而梅雨期长达46天,降雨量达500毫米左右。1997年,夏涝,冬连次年春阴雨,光照奇缺,雨量达700毫米左右,是历史罕见冬春连汛。1998年4月16日至17日3天,受北方沙尘影响,出现罕见浮尘天气,日光遮蔽,天色发灰,最低能见度200米左右。1999年春,二度连日降雨,比常年多59%和94%,梅期又暴雨,雨量达到502毫米,双林水文站测得水位超历史最高洪水位,太湖水位创历史最高,双林多条街道进水可行舟,9月高温,秋旱。2000年,春旱,连秋旱,6月至7月连续高温,4月至5月降水量仅为常年1/5左右,双林出现自来水厂取水困难,自来水烧开后异味特浓,无法食用,人们饮用瓶装纯净水。2001年,秋旱,6月至7月晴热高温,35℃酷热持续22天,为常年2倍多,至8月气温才回落。2002年1月中旬,正值“三九”严寒却出现温暖如春天气,平均气温达12℃左右,最高一天达22℃,12月雨水特多,日照为常年3—5成,平均气温只有15℃左右,大多在0℃以下,严重冻冰。2003年,梅后高温,连续酷热达70多天,致使伏旱,8月遭强雷暴袭击。2004年,冷暖异常,2月下旬偏高,3月较强冷空气,4月降温至零度以下,7月3日受7号“蒲公英”强热带风暴外围影响,9月至11月持续晴热天气,无雨,雨量仅为常年同期5%,为最小,秋旱,双林再次发生饮水困难,自来水厂取水口搬迁,并新建抽水分厂。2005年1月6日至7日上午,出现能见度仅40米大雾,同时有罕见雾淞现象。2010年,梅季多雨,初夏夜凉,进入7月底8月初高温,37℃以上两次连续7天,最高超过40℃,最低气温30℃,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流星每小时达100颗以上,傍晚,金、火、土、水四星一起伴初四娥眉月奇观。
   二冰雪风
  北宋
  绍圣元年(1094),台风肆虐。
  南宋
  十三年(1143),大雪。二十八年(1158)秋,狂风大水。嘉定六年(1213),冰雹大如鸡蛋。宝庆三年(1227)七月,狂风拔木。
  元
  十年(1306),狂风大雨,太湖溢水。天历二年(1329)冬,大雪,太湖结冰厚数尺。至正元年(1341),狂风,大水,太湖水倒溢。
  明
  正统五年(1440),正月大雪二十二天,积雪可丈,秋大水,斗米千钱。七年(1442),大水,太湖溢,七月狂风。景泰元年(1450),正月大雪,二月降黑花冰雪,凝结多时而融。四年冬至五年春(1453—1454),大雪数尺,河道冰土封,舟楫不通,人畜冻死。
  成化十二年(1476)冬,大雪大寒。十七年(1481)七月,大雨飓风。正德八年(1513)十二月,雪丈许,河道冻结,冰厚数尺。隆庆二年(1568)元旦,大风走石扬沙、白昼晦暝。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大雪大止,秋大风,树木俱拔。十七年(1589)夏,降雪。二十三年(1595),大雪平地丈许。二十九年(1601)六月,寒,飞雪成堆。四十一年(1613)三月十四日,大风大冰雹。天启元年(1621),大雪。七年(1627)正月,雷电雪交架。崇祯十四年(1641)春,大雪。
   清
  顺治六年(1649)二月,雷雨冰雹。十一年(1654),冬,大雪半月,大寒,太湖冰厚2尺。康熙二年(1663)五月,雪。九年(1670),九月雪,十二月,大雪丈余。
  十六年(1677)元旦,震雷、大雪。二十二年(1683)二月,大雪。二十六年(1687),九月、十月大风雨。二十七年(1688)秋,大风雨,禾尽烂。二十八年(1689)冬,大雪,河冰不通舟楫。二十九(1690)冬,大寒、河冰、舟不通。往来者俱行冰上,牛羊冻死。三十四年(1695)六月六日,大风,冰雹、雹大如拳,坏民房民舟。三十六年(1697)四月,大雹堆积,甚寒。雍正十年(1732)七月,磊风。乾隆五十五年(1790),大雪。五十九年(1794),七月大风拔木,寒如冬。嘉庆八年(1803)春,冰冻一个月。十九年(1814),正月大雪,闰二月初一日又大雪积数尺,大冻。二十年(1815)二月初,雷电并大燠,大雪。道光十四年(1834)正月,大雪。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大雪积丈余。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二十七日起大雪,除夕止,积雪丈许,河冰不通舟,人行冰上,次年元宵始解。同治十三年(1874)冬,大雪、大寒。光绪十二年(1886)冬,甚寒。河港冰冻,半月不解,太湖结冰。
  中华民国
  民国4年(1915)5月,狂风。5年(1916),大寒,河港皆冻。10年(1921)8月,台风影响,雨量大765毫米。14年(1925),春寒,大雪。17年(1928)6月、9月,两次狂风过境,大雨大狂风不止。20年(1931)1月,奇寒,最低温度零下11℃。24年(1935)中秋夜,大风继雪雹,连续两天大风,田禾尽吹,无收。28年(1939)倒黄霉,秋台风两次过境。35年(1946)7月,飓风大作,拔树、飞瓦、坍屋、连雨、堤溃田涝。38年(1949年9月30日止),台风入侵。暴雨成洪。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1956年,春寒,1月有霜23天,太湖结冻。1956年8月,台风,风力7—8级,最大12级,双林大树拔起,房屋倒塌,重兆、镇西损失最严重。1960年7月,台风入侵,8月又龙卷风,冰雹持续10—30分钟。1961年10月,台风入侵,暴雨成灾。1962年9月,台风入侵,圩堤机埠受损。1963年,春雪夹珠,9月12月台风入侵,暴雨成灾,双林超危险水位0.5米以上。1964年2月17日—20日连续大雪,积雪12.6厘米。1967年1月,低温,结冰25天,3月强龙卷风过境合抱大树拔起。12月,零下低温达25天。1968年2月,零下低温冰冻24天,8月冰雹,冬又大雪,零下低温达60天。1970年3月,大雪,部分通信线路受损。1974年6月,受13号台风影响。1976年8月,受龙卷风影响很大。1980年8月大风,苕南损失严重。1984年2月,大寒、大雪。1986年4月,龙卷风过境10分钟,损失严重。1987年7月,7号台风过境,9月12号台风过境,太湖溢,田淹成灾。1988年7月、8月、9月,台风夹带暴雨,三度成灾。1989年,23号台风过境,大暴雨,洪涝成灾,仅次于1954年水灾。太湖水位达4.59米,超警戒水位1.15米。1990年3月26日上午9时左右,突现飓风,白天如黑夜。冬又大雪,最低气温零下10℃。1992年16号、19号台风过境,狂风。1997年8月,11号台风过境,狂风形成风、雨、潮三碰头。1998年春,冬寒雪,积雪深20厘米,是1985年后最大雪。2005年3月10日—12日,暴雪、冰冻、气温降至零下10℃,6月,又冰雹伴龙卷风,7月、8月、9月3次台风过境,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三地震
  北宋
  绍圣元年(1094)九月,地震。
  绍圣三年(1096),地震。
  南宋
  绍兴元年(1131)八月,地震。
  绍兴三年(1133),大旱,八月地震。
  绍兴六年(1136),地震。
  明
  正统十一年(1446)夏,连月大雨,水灾,地震。
  成化十五年(1479)九月,地震。
  弘治十八年(1505),地震,地生白毛。
  正德五年(1510),大水,疫甚,地震,地生白毛。
  正德七年(1512)三月,地震有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地震,屋庐动摇,河水撞击,鱼皆跃起。
  嘉靖四十四年(1565)六月,地震。
  万历十二年(1584)正月,地震。
  万历二十八年(1600)九月,地震。
  万历三十二年(1604),大疫,十月地震。
  天启三年(1623)十二月,地大震,生白毛。
  崇祯二年(1629)四月,地震,闰四月又震,十二月又震。
  崇祯四年(1631),大水,又地震。崇祯七年(1634)三月,地震。
  崇祯十七年(1644)春,大疫,民呕血缕即死,地震,生白毛。
  清
  顺治八年(1651)正月,地震。
  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地震,六月又震。
  顺治十五年(1658),地震,大水并冬雷。
  康熙四年(1665)五月,暴风雨不断,又地震。
  康熙五年(1666)十二月,地震。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夜,地震,生白毛。
  康熙十五年(1676),大水,十一月,地震。
  康熙十六年(1677)元旦,大雪,雷声,又地震。
  康熙四十年(1701)十二月,夜雷雨,又地震,西栅陆氏一妇产男孩,二首四臂。
  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二月十七日,雷雨又震。
  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月初四,地震并水涌。
  雍正八年(1730)十一月,地震。
  雍正十三年(1735)七月,地震,有声如雷。
  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初四,地震,六月初六星陨有声。
  乾隆二十年(1755)十二月,地震。
  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月,地震。
  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地震。
  乾隆二十年(1755)十二月,地震。
  乾隆二十九年(1764)正月,地震,五月又震。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地震,大水。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二十日,地震。
  乾隆四十七年(1782)六月,地震。
  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月地震,冬无冰。
  嘉庆二十年(1815)十月二十日,地震。
  同治六年(1867)十一月二十四日,地震,夜河水忽涌如沸,盛林山等处尤甚。
  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十九日卯时,地震,七月十九日辰时又震。
  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地震。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4月3日,地震。
  民国6年(1917)1月,地震。
  民国7年(1918)2月12日末时,地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4年12月19日4时,地震,双林有震感。
  1972年4月24日18时,地震,房屋有声。
  1974年4月22日,江苏溧阳3级地震,双林有震感。
  1975年9月2日20时15分,南浔地震,波及双林。
  1976年4月22日21时,地震。
  1979年7月12日傍晚,江苏溧阳6级地震,双林震感强。
  1984年5月21日23时,江苏如东6.2级地震,波及双林,震感强,6月18日和
  25日分别在德清县境内有两次2级左右地震,双林也有震感。
  四火灾
  唐
  乾符三年(876),江淮大盗入侵,烧劫民房。
  北宋
  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到镇焚毁无遗。
  南宋
  德佑元年(1275),蒙古人入侵,犯镇焚掠几遍。
  清
  顺治十四年(1657)春,化成桥南火毁庐舍百余间,死伤数人。
  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十九日,雷电火烧民房30余间。
  康熙十四年(1675)春,经堂巷东火毁民房百余间。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初六,上下横街大火,过经堂巷至东荡,西至清风巷,毁民房三百余间。二月,庆善庵前殿火毁。
  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二月,露印庵前殿遭火毁。康熙四十四年(1705)六月初四,西栅童姓墙遭雷击,七月初二东庄湾蔡宅遭雷击,满室火滚,雷击一男一女,火伤臂腿,焦烂流血七十余日,毙时隔邻谈姓屋亦有火滚一婢,背有紫泡,渐涨至全身,不半月亡。十一月二十八日,上下横街火毁市房500余间。
  康熙四十五年(1706)八月初十夜,大雨,雷电击东庄湾倪家楼墙。十一月初四夜,塘口火灾,初六夜,光朗桥西北火毁屋70余间。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西栅米市来一赤面道人,往来唱曰,欲化火酒三坛,群儿争尾之。一夕,清风桥潭、坝桥潭、长板桥潭三处同时着火,幸河多罱泥船,随即扑灭,而道人亦不见。
  乾隆六十年(1795)春,有燕巢於堂子湾总管祠前灯上,风摇不坠。嘉庆改元,燕复聿巢。
  嘉庆十六年(1811)彗星见,八月十一日丑刻,白云桥火至便民桥,西至横街凌针灸墙门,南至闵闵家巷,北至塘桥弄,毁市房218家。
  道光七年(1827)五月初七日夜,经堂巷着火,东至便民桥,西至薛家汇,南至闵家巷下横街,北至塘桥弄中段,西北至羊叶汇角,延烧四百余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二十一日午,东短巷起火,延至东长板桥、便民桥,西至薛家汇、坝桥,北至沿塘东西一带,南至短板桥,过闵家巷下横街至西一步二条桥止,凡市中之商店、民居、桥、庙无不毁圮,唯余金锁桥埭、坝桥埭、清风港、塘北、汲水港西市数处而已。
  道光二十六年(1846)八月二十二日戌时,白云桥南短巷火起,延至长板桥、便民桥,北至经堂巷、塘桥弄,西至上下横街中段,南至闵1家巷,约毁商店民居200家。
  道光三十年(1850)二月十九日巳时,西港口沈、倪、童三家起火,约一时毁屋四十余间。数日后,周家弄周宅火又起,越数日,耕坞桥堍沈宅遭火毁。
  咸丰五年(1855)二月二十一日夜四更,聚星街后巷起火,北至塘口,南至下横街,西至薛家汇,东至白云桥,毁商店数百家。
  光绪二年(1876)塘桥弄起火,灯笼店五人被焚。
  光绪九年(1883)八月二十八日,西横街火毁商店民居百余家。
  中华民国
  民国10年(1921),东横街发生重大火灾,毁房屋百余幢,损失约10万元,为30年来所未有。民国11年(1922)9月,石淙太君堂大火,下午二时台上演戏,台下香烛引燃帷幔,酿成大火,人们逃避不及,死伤300余人,死于火者镇人有沈庆林、徐贞贵、汪信臣,遭火重伤不治者谢聚宝,伤后死者有黄蓉初,另有石莲卿,张莘士等数十人为烧伤者。
  民国12年(1923)正月26日夜10时,下横街某纸号起火,延及数家,幸保有火险,救火会及时赶到灭火,才控制并扑灭大火,没让其继续蔓延。
  民国20年(1931),双林西上、下横街、光郎弄内林园剧场大火,剧场尽毁,商店近百家。光郎桥塌毁。
  民国21年(1932)7月,双林镇小鸡桥(镇安桥)堍毛竹行火灾,造成30余间房屋被毁,镇安桥桥面石和桥堍损坏。
  民国27年(1938)4月,日寇轰炸双林镇,现双林庆苑公园地块房屋被炸,大火,房屋烧尽,西高桥外缫丝厂被炸毁。
  民国27年(1938)10月至11月,日寇炮轰双林镇,继而冲入镇内烧杀抢掠,从北栅烧起至上下横街,大半个镇被焚。11月,又一次火烧双林镇,据《浙西抗战初期史话》记述:“1938年双林镇被焚房屋三千余间,死亡三百余人。”民国28年(1939)8月,日寇又一次轰炸双林镇,下横街、章家弄、耶稣堂、港北埭、宏源酱园等多处被轰炸,引起火灾。
  民国29年(1940),双林镇原“三姓里”几家大户遭日寇破坏,其中黄姓人家“虹隐广播电台”遭火毁,大片房屋焚毁。
  民国32年(1943)前后,日寇驻双林军事人员陆续撤出原汪家弄部分汪宅(现双林丝厂位置),沈家桥堍三层楼房(日军机枪队驻地)被焚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廊柱头曹记生面店,某伙计晚上处置烟头不慎,引发火灾,上横街西至塘桥弄口,被毁房屋300余间。
  1956年,镇办农药厂,因药品爆炸致火灾,一人烧死。
  1975年,苕南水产队火灾,烧毁民屋10多间。
  1976年,原双林玻璃厂仓库火烧,库存物资被焚毁。
  1983年,东荡原双林木器厂大火,延烧4小时,烧毁清末古建筑10多间。
  1987年,双林建筑公司锯板车间火灾。
  1988年4月,双林橡塑制品厂仓库失火。1991年,原双林木材市场大火,场内木材大部分被烧毁。
  1993年7月29日,浙江大林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经济损失9.6万元。
  1997年10月20日,跳家煽村塘河头发生火灾,烧毁房屋15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56000余元。
  1998年2月4日,双林恒丰制衣有限公司因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烧毁成品车间4间,成品4万余件,直接经济损失达60余万元。火势从4日晚10时至5日凌晨1时。
  1999年2月20日,莫蓉加油站南一锯板厂发生火灾,奋战5个多小时将大火扑灭。
  烧毁木材70立方米及部分机械设备,经济损失达4.5万余元。5月5日晚11点,双林派出所附近一居民楼内发生火灾,时任所长邢金龙带领全体民警、警校实习生、联防队员、消防人员携30多只灭火器赶赴现场,将被大火围困的一名老太太抢救出火海。
  年7月3日晨6时许,莫蓉慈衣服装厂发生火灾。烧毁仓库3个、车间2个、办公室1间,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8月19日下午4时许,双林伊贝精细化工长发生火灾。
  烧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3万余元。12月19日晚7时许,莫蓉石桥村某家结婚新房发生火灾。火势引爆煤气瓶、各种电器、衣服、新房等均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万余元。经查,火灾由房内点燃蜡烛掉到地板上,引发橡胶泡沫而起火成灾。12月22日下午3时许,莫蓉兴隆桥北庄兜朱某弹毛厂发生火灾,直接损失3万余元。12月23日夜,莫蓉儒林村汤某毛纺厂发生火灾。由未熄灭烟蒂而引发原料燃烧。
  2001年,共有大小火灾28起;2002年,共有大小火灾35起;2003年,共发生大小火灾47起。
  2004年,位于爱国路中段东派出所西南侧发生火灾。2004年,苕南后坝东港某家具厂发生火灾,约350平方米厂房被毁。是年,共发生大小火灾45起。
  2005年12月,莫蓉向阳村渔船角村21号发生火灾,一男子亡。是年,共有火灾59起。
  2006年,双林粮贸市场职工宿舍失火。是年,共发生火警71起,其中俞家埭徐家兜火灾致一男子死亡。
  2007年,共发生火警59起。
  2008年,共发生火警24起。
  2010年共发生火警80起。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盛林山
相关实物
土山
相关实物
庙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