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200
颗粒名称: 第一编 地理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25
页码: 1-125
摘要: 据宋嘉泰《吴兴记》引北宋景德《吴兴统记》。北宋时名“东林镇”。宋南渡后,聚商于东林,旧名“东商林”(即现东双林村)。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二引《双林志》自明永(1403—1424),东林衰,西林(今双林镇)盛兴,才始称双林。据光绪《双林镇志新补》和民国《双林镇志》卷一“名始”:“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即合东、西两林)至今。
关键词: 地方志 双林镇

内容

第一章建置
  第一节镇名
  据宋嘉泰《吴兴记》引北宋景德《吴兴统记》。北宋时名“东林镇”。宋南渡后,聚商于东林,旧名“东商林”(即现东双林村)。
  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二引《双林志》自明永乐(1403—1424),东林衰,西林(今双林镇)盛兴,才始称双林。
  据光绪《双林镇志新补》和民国《双林镇志》卷一“名始”:“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即合东、西两林)至今。
  异说:古老相传,镇有双树挺秀,因名双林。
  第二节形胜
  双林镇在湖州市东南,处东苕溪东,荻塘南。为水乡平原,隶属南浔区。是吴绫故里,著名绫绢古镇,自古以来物阜民丰,人文荟萃。
  明·陈所志《双林赋》:“双溪之巨镇,实归安之沃区。东连檇李,北枕姑苏、南峙含山、西带菱湖,系嘉杭之捷径,通吴淞之往来……迩来生齿愈繁,氓隶杂处,凫沙蓼岸度仆桑田,花无情板桥翻为机杼……委巷相连……虹坝坞高,百货狼藉,走万里之估客。”
  明·沈秱《庆善庵新建观音楼序》:“吾双林庐井千区,于郡城东南,称巨镇。然地隘民稠,尺寸之赢,皆为阛阓。”
  清顺治,释道元《双林镇地图说》:“夫湖郡收苕霄二水,其源自天目而来,此渔樵贩客皆熟闻之。至若郡治之东十余里,散为平阳水乡,则河道杂汊,田圩交织,虽名宿老术到此,鲜有不茫然者。予往来苕霅二十余年,遍游细访,脉缕分明,知双林镇大势以长超山为少祖,逆水而上思溪至菱湖,由菱湖东经口木桑开,过盛林山顺流而北,翻身逆结成镇,则元神之水自思溪远迤东来,三十余里卫倒横澜;而西南苕分之水,几百余里一勒而收。《经》云:‘形从水行,气从水止’。今郡东南地势与水势相维游衍而来,盘旋绵亘,真一乡之胜概,阖邑之上游也。”“双林当苕霄之间,前西湖,后太湖,曲折潆洄,一碧千里,生其间者,得冲和之气,为名臣硕彦,史不胜书。”民国《双林镇志》卷一“形胜”中的姚荃汀双溪棹歌序:“双林有凤凰飞舞之形,南杨道桥为凤首,桥堍双井为凤目,东虹桥、西高桥相对为凤翼,北化成、万元、万奎三大桥为凤尾。”棹歌云:“日出烟销水道长,仰看风尾化鼍梁。何人附尾翔云表,东瞰姑胥南古杭。”自建镇六百多年以来,发展至今,为杭嘉湖平原一颗明珠,成为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经济、历史文化重镇。镇级经济飞跃至浙江省前65名。
  第三节沿革
  镇境新石器时代有先人居住村落,商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相继繁衍、生息。主要散落在古洪城、古花城、古邢窑、黄龙兜、盛林山、苕南三田漾、莫蓉儒林等地区。
  楚考烈王十五年(248),楚国春申君黄歇置菰城县、镇境属楚。
  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析乌程,东境为东迁县,境属东迁县。
  隋开皇九年(589),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境属乌程县。
  唐天授二年(691)后,镇境仍属乌程县。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析乌程东南十五乡置县称归安县,镇境属之。大中祥符间省为十一乡,四十八里,后并为十乡(仁风、琅琊、太原、含山、松亭、福址、崇礼、长寿、广德、至孝)。镇境属松亭乡,乡辖十里(乌山、安仁、修政、临苕、兴龙、长超、太平、仁化、衡山、逍遥)。双林属太平里。
  元定为第九乡,十九区,四十四都,双林属其中。元代为墟市,“有绢庄十座,在普光桥东、每晨入市,肩相摩也”。
  明洪武练市设巡检司,区境在其辖下。明松亭乡为归安县第四乡,辖十里,镇境属八区十五都,仍属太平里。
  清初设双林汛。清康熙十一年(1672),邑令王介石编审里递改十九区为十九都,镇境属九都。
  清康熙后镇繁盛,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二:“自嘉庆至咸丰尤称富庶,科甲振兴,名宦名儒辈出,琏市巡检移札其地。”练市巡检司移至双林后,统辖练市、双林。
  清宣统时,除现本级镇区外,分镇东、镇东南、镇南、镇西南、镇西北、镇北六区块乡村。
  清宣统三年(1911)六月,废巡检司,成立自治公所。地址原章家弄万善庵。
  民国元年(1912),乌程、归安合为吴兴县。划分计城一、镇十三、乡十一、共二十五区域。双林镇属四区,另包括谢村乡(谢村、西阳、丁泾一带)和重兆乡(重兆一带)。3年(1914)2月,自治公所改自治办公所。城镇统称为区,每区设自治委员一人,掌办地方学务及调解诉讼纠纷。17年(1928),吴兴县分十区,双林属第六区,辖4镇,含四十一乡,双林镇区为南里、中里、东北里、西北里。
  民国24年(1935),扩并乡镇,编制保甲,全县成5个督导区。第2、第6两区合并成第2督导区。
  民国37年(1948)4月,改吴兴县为吴兴专区,仍属。
  同年7月,吴兴下设改为9个区,隶属如故。
  解放后,属吴兴县。1949年5月,建立双林区人民政府,驻地双林镇,辖双林镇和苕蓉、新罗、花桥、云溪、土山、莫蓉等6个乡。1950年6月,双林区人民政府改称为双林区公所,下辖双林镇和苕南、苕北、蓉生、和公、莫蓉、罗汉、新兴、云南、云北10个乡。1951年5月,双林镇为县直属镇。1956年4月,吴兴县撤区并乡,苕南、苕北二乡合并建立苕南乡人民委员会,土山、蓉生二乡合并建立镇西乡人民委员会;莫蓉、和公二乡合并建立莫蓉乡人民委员会,罗汉、新兴二乡合并建立塘南乡人民委员会,云南、云北二乡合并建立重兆乡人民委员会。1956年6月,双林区公所撤销,双林镇人民政府改称双林镇人民委员会。
  1957年4月,建双林区,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又撤销双林区,此间,下辖双林镇和苕南、镇西、莫蓉、重兆、塘南、石6个乡。
  1958年9月25日,吴兴县委任命人民公社社长、副社长。同年10月,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双林镇及镇西、苕南、莫蓉、塘南、重兆5个乡合建双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13个大队。实行政社合一制度。
  1959年3月,除双林镇外,12个大队改建为苕南、苕北、土山、蓉生、莫蓉、和公、儒林、新兴、罗汉、松亭、重兆11个管理区,同年6月,双林镇恢复县直属镇,1960年增设新建管理区。1961年5月,经嘉兴地委批准,将全县12个大公社调整为42个人民公社,双林镇为县直属镇,双林大公社划分为苕南、镇西、莫蓉、塘南、重兆5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同年12月重建双林区,1963年9月撤销双林区。
  1966年冬,“文化大革命”开始,人民公社代表大会制度中断。
  1967年10月至1969年9月,全县公社、镇先后建立革命委员会。1967年10月建立双林镇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建立苕南人民公社、镇西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68年4月,建立莫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5年6月,成立双林区工委,下辖双林镇及苕南、莫蓉、镇西、重兆、塘南公社。1977年8月,改为双林区委,管辖范围不变。
  1981年,撤吴兴县,建立湖州市(县级市)。同时,建立政社合一公社管理委员会和镇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改为管理委员会。
  1983年,撤嘉兴地区,湖州市为地级市,设城区、郊区,双林区工作委员会属湖州市郊区,辖双林镇、苕南、莫蓉、镇西、重兆、塘南。双林区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工委”),1984年2月更名为双林分区委。
  1984年行政社分设,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乡政府。大队改村。
  1993年撤小区建大区,撤南浔、双林、练市三区,建立湖州市南浔区管理委员会,双林属南浔区。同年10月,苕南乡并入双林镇。1999年10月,镇西、莫蓉二乡镇并入双林镇。
  2003年,撤南浔区工委、区管委会,建南浔区委、区政府,双林镇属南浔区管辖。
  第四节区划
  一清末时区划镇东东林村碓坊兜、谈家兜、兼界兜、俞家兜、沈家兜、张钓圩。
  塘河头路口埭、东吴家、西吴家。
  前潘去镇五里,乌程五十二都。丁堡、水浦、荡下、钱家田、西兜北塘、镬盖兜、野菱兜、张起庙、蒋家兜。
  洪城乌程十都。潘家兜、箬帽兜、张家坞、道光坞、北五兜、麻箕兜、鲍家兜、闻义兜、张家兜、桌子兜、任家坝。
  镇东南
  小洪旧名鸿墩,由归安二都入乌程三十八都,五十二都。川家兜、桑叶浜、董家埭、中洪村、荣贵桥村、吉山圩、西跳家、金家庄、徐林渡、冯家板桥、化坛桥村、百家村、纷四圩、东跳家、徐家埭、南兜、徐家兜、朱家兜、旺家兜、李家堰、曹家角、银光兜、贾家兜、严家堰、姚家坞。
  三林村(一名三墩)属十四都。观音桥村、章家兜、车家兜、叶家埭、李家兜、总管桥埭、长瑾、新开河、扶桥村。
  镇南
  和睦兜东属五四圩,西属五二圩,北属五三圩,均属十五都,褚家庄。
  龙过兜十五都。张家埭、盘杨兜(一名南杨兜)、徐家埭。
  杨道村十四都。真龙兜、徐家兜、赵家兜、陈家兜、邓家兜、圣堂兜。
  花城十四都。小桥港、潘家堰、盖四圩、新开河、爬(扒)泥兜。
  上三村扒耳兜。
  儒林十四都。凤凰兜、鞋子坝、坟头湾、芦田坝、叶家兜、汤家埭、东汤兜、亭子坝、楝(燕)子村、北岩村、东村、西村、渔船墩、大华兜、小华兜、迈五、王光埭、杨家兜、石屑坝。
  镇西南
  盛林村十四都。黄泥兜、五庄兜、王家堰、莫家桥村、墁家兜、莲花兜、沈家兜、汪家湾、西汤兜、杨家兜、鸦儿兜、雉光兜、史家村、排田煽、吴家埭、麦湾、葫芦兜、六角塍、百廿亩兜、油车坝、山后村、李家兜。
  西真龙兜南苑兜、贾家埭、南伤二。
  彭家兜陆家兜、戴家兜、门堂、横埭、直埭、渔船墩、清水濠。
  花桥村姚家兜、李家兜、南千亩、北千亩、扁蒲兜、范家湾、豫家兜、塔四坞。
  倪家村倪家滩南北二村。
  吕庄大四圩、白鱼兜、叶家兜、邱家埭、李家兜、安吉埭、油盏兜,肩甲兜、罗家埭、龙阳兜、姚一墓、沈家兜、漾湾。
  雉头村十五都。西兜、东兜、宋家兜、莫家潭、竹匠湾、伤三、北伤三、店桥村。镇西北
  木瓜村十五都。横港埭、吴家兜、上章兜、锣鼓兜、鸟脚兜、大木兜、富阳兜、曹公兜、贴肩兜、新丰兜。
  古城一作古塍十四都。纱机煽、眉毛兜、杜家埭、汤家兜、东村、独瑾百家兜、北桥村、俞家湾、张家兜、戴坊兜、南兜、徐家湾、慕圩、杨起煽,金家兜、严家坟。
  谈家兜十五都。做丝堰。
  斗富兜十五都。位于汲水港。
  土山村十六都。效五、良二,大五荡村、俞家兜、水西兜、周家兜、小五荡村、塘桥村、广灵庙、亭子桥、先生兜、分金兜、张家巷。
  渔捕桥兜十五都。岂山圩。
  镇北
  邢窑村三十八都。南窑坝、独石桥、西浜兜、王家埭、前窑兜、白杨煽、后窑兜、管家兜、北顺埭、史坝桥、潘家兜、蔡家堰、吴家堰、石炼坝、硖石桥、郎家堰、郎坝漾、淡塘、颦三村。
  石家埭位于露印庵北。
  恭一庄一作公余,名归云庄。
  西阳村五十都。叶家兜、西车兜、坞塍、西庄、庞家湾、丁家湾、彭家湾、曹公塘、李家兜、茅官殿、三亭(田)漾、笑三、笑四、妍五圩。
  圣堂兜费家桥村、大善港、钓鱼浜、庞家湾。
  履塔村於家埭、尤家埭、莫家堰、南圩、东塘、庵后村、光家兜(尖家兜)、树港、姚家兜。
  前塔村五十一都。叶家兜、东桥村、贺家兜、吴家兜、闵家埭、周家漾、汉家堰、浅兜、管家湾、李家兜、马家兜、高家兜、黄泥兜、严家板桥、县桥村、独圩、等秤桥。
  后坝五十一都。荡湾、仲家兜、尤家兜、陆家煽、东港。
  二民国时区划
  民国17年(1928),改自治办公所为镇公所。在民国中央尚未制定法规之前,先行制定本省单行区制及街村制,后即改为村里闾邻制。在市集繁盛地方,其里之编制得以三百户至五百户数里,而过于狭小或户口稀少者得联合临近村落编组一村,并规定十户为邻,五邻为闾。是年浙江省政府公布村里制后,着手编制,次年春,完成编制工作。全县划分为十区,编划五十七里,三百二十六村。
  民国24年(1935),成立第二督导区,共四镇十九乡,双林属之。后奉令扩并乡镇,编组保甲完成后,为便于督导起见,划全县为五个督导区。双林属第二督导区,分一镇,十二乡,双林镇(中镇、南镇、西北、东北),蓉东南乡(小洪、徐林、三林、花城),蓉西南乡(观音、里庄、雉北、雉南),蓉东北乡(东林、塔堡、履泰、邢窑),蓉西北乡(古城、长胜、广陵、南张),莫公乡(七星、鹢泊、儒林、盛林),晏公乡(互溪、俞薛、白华、龙驹),重兆乡(北诗、东宁、长乐、久安、寿祥),松亭乡(松溪南、北、东、西),白马乡(大计、傅茅、马嘶、塘南),苕南乡(丁径、西阳、谢村、东荣)。以及旧馆、塘北、轧村、晟舍等。
  民国25年至26年(1936—1937),双林改属第六区。分四里,三十九村:塘南村、马嘶村、付茅村、大计村、谢村、丁泾村、东荣村、西阳村、邢窑村、履塔村、塔堡村、东林村、南里、中里、东北里、西北里、小洪村、徐林村、三林村、花城村、七星村、鹢泊村、儒林村、盛林村、瓦溪村、俞薛村、白华村、龙驹村、雉南村、雉北村、里庄村、观音村、古城村、长生村、广陵村、南张村、松溪东村、松溪西村、松溪南村、松溪北村、北诗村、东宁村、久安村。自区、乡镇自治法施行后,吴兴县自民国20年(1931)将全区之里一律改为镇,村改为乡,原有各区划为乡镇区划。
  民国28年(1939),吴兴县重新划为菱湖、双林、练市、织里、妙西、城区6个区。双林镇区境下辖重兆、塘南(旧馆)、镇西(花桥、土山)、莫蓉(莫东南、莫西北)、苕南(苕南、苕北)5个乡。
  民国28年(1939)4月始,双林又曾属吴兴县第三区,辖23个乡镇:双林镇、蓉东乡、蓉东南乡、蓉西北乡、蓉西南乡、旧馆乡、松亭乡、重兆乡、新兴乡、村安乡、石淙镇、思泽乡、千金镇、金泰乡、理域乡、苕南乡、莫公乡、晏公乡、三平乡、三漾乡、三和乡、含山乡、善琏镇。
  民国34年(1945)抗战胜利后,实行保甲制,双林镇分为十保。继二次扩并乡镇,双林区辖:莫蓉乡(莫公乡与蓉东南乡及蓉东北乡第四保合并)、花桥乡(蓉西南与晏公二乡及石淙镇之陆家圩范家桥合并)、土山乡(蓉西北与松亭二乡合并)、新罗乡(新兴、旧馆二乡合并)、云溪乡(村安与重兆二乡合并)、苕蓉乡[苕南与蓉东北(除第四保外)二乡合并]6个乡。三解放后至人民公社时区划
  双林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制。1951年,建立居民委员会制度,区域沿用原保区块,也称选区,虹桥港、章家弄、木匠埭、港北埭、新街、竹筠弄、永庆巷、金锁埭、闵家巷、上横街共10个。另有一个渔民协会选区,负责人莫荣宝。
  1968年后,废原10个居民会,新组建9个居民会,渔民协会分入各乡所属。其中:虹桥路居民会(第一)驻虹桥路,爱国路居民会(第二)驻菩提弄,木匠埭居民会(第三)驻木匠埭,港北埭居民会(第四)驻港北埭,竹筠弄居民会(第五)驻竹筠弄,新街居民会(第六)驻新街,永庆巷居民会(第七)驻永庆巷,金锁路居民会(第八)驻金锁北路,闵家巷居民会(第九)驻三元弄。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各居民会联合组建居民会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地点设在东庄湾。1993年10月,行政区划调整,双林镇辖10个居民会,15个行政村(原苕南乡14个及原双林镇1个,1986年2月设立镇南村,有西高桥、板东、板西、北和睦兜、虹桥。)。1999年10月,行政区划再次调整,镇辖12个居民区,5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在双林镇和睦路122号。2001年5月,12个居民区合并和成4个社区,另新成立一个社区,共5个社区,其中:虹桥社区驻虹凤路,和睦社区驻和睦新村,新街社区驻塘桥街,爱国路社区驻三元弄,板桥社区驻湖盐南路57号。
  苕南公社解放初,苕南、苕北二乡在1956年合并为苕南乡。1961年,成立苕南人民公社,1980年前后,所辖大队14个,生产队199个,自然村156个。
  公社驻原护生寺北。
  东双林大队驻沈家兜。以所辖东双林命名,曾称东风大队,辖18个生产队,有18个自然村,沈家兜、东双林、尖家兜、俞家兜、前塔、贺家兜、闵家埭、汉家堰、高家兜、李家兜、马家兜、浅兜、管家湾、庞家湾、桥北埭、圣堂兜、大船港、谈家兜。
  荣家兜大队以驻荣家兜命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新村大队,辖11个生产队。
  8个自然村,有荣家兜、银光兜、叶家埭、简家兜、徐家兜、朱家兜、潘家坝、东村。
  显洪大队驻白庙。沿用高级社之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新村大队,辖12个生产队。11个自然村,有姚家河、严家堰、曹家角、费家堰、川家兜、冯家埭、北港埭、往往兜、汪家兜、桑叶浜、南兜。
  跳家煽大队驻塘河头。沿用高级社之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新村大队,辖15个生产队,13个自然村,有塘河头、北跳兜、邱家埭、跳家煽、祝桥港、路口埭、高家埭、笑园、石桥头、兜头、全兴桥、碓坊兜、公三圩。
  后坝大队驻钱家佃。沿用高级社之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向阳大队,辖13个生产队,12个自然村,有钱家佃(殿)、后坝、东港、水北、塘下、仲家兜、丁堡、等春桥、北塘、野林兜、邵角、独圩。
  黄泥兜大队驻严家板桥。沿用高级社之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向阳大队,辖13个生产队,9个自然村,有严家板桥、东兜、堰桥头、吴家门、黄泥兜(曾用名西兜)、金家佃、尤家兜、陆家〓、东桥头。
  岂山圩大队以驻岂山圩命名,辖11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岂山圩(民国《双林镇志》称岂三圩,即岂字第三圩)。渔捕桥兜、张家兜、邱家兜、西巷、田云里、亭子桥(曾称东巷)。
  邢窑大队驻黄家埭。以地段邢窑命名,民国《双林镇志》:邢氏陶甓之所,冶陶之外,务农者少,窑坍损而陶工也渐废。曾称新胜大队,辖26个生产队,17个自然村,有黄家埭、垣圩港、谭塘、郎家堰、墙圩、硖石桥、蔡家堰、何家堰、孙家埭、於家埭、管家兜、大石桥、莫家堰、白漾山、南窑坝、工一庄、郎宝漾。
  履塔(曾用名:履泰、里塔、里太)大队驻地丁家湾(以丁姓为多,故称)。沿用高级社之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东方红大队,辖11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有丁家湾、庞家塘、姚家兜、叶家兜、严家兜、东塘郎、里塔、曹家兜、查家里、南塘。
  西阳大队以驻西阳命名,三个大队合并时曾称东方红大队,辖17个生产队,15个自然村,有西阳、西庄、塔四圩、庞家湾、严五圩(民国《双林镇志》称妍五圩)、下平山、南墩、西车兜、罗汉里、庄汇头、丁泾、杨家兜、留下兜、南兜、外港。
  树港大队驻张家兜。以所辖树港村命名。二个大队合并时,曾中称胜利大队,辖15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有张家桥(也称中塘桥),李家兜、树港、碗响桥、朱家兜、江家兜、笑山、潘家兜、东兜、旗塘兜(亦称石莲坝)。
  坞塍大队驻严家坝,以所辖坞塍村命名,二个大队合并时,曾称胜利大队,辖8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严家坝、尤家坝、毛官田、矢四圩、坞塍、西头角、宋家麦汇(简称麦汇)。
  三田漾大队驻於家兜。沿用三田漾高级社之名,曾称新华大队,辖27个生产队,18个自然村,有於家兜、谢家兜、慎家湾、漾东、万世坝、郎家兜、石桥头、顾家湾、小漾口、南板桥、范家湾、东港郎、谢村、严家兜、寺兜、羿家汇、姚家港、高家兜。
  苕南水产大队以捕、养淡水鱼为业,属苕南公社管辖,故名。驻原水镜寺地块,辖2个生产队,1个自然村,曾称红湖大队。20世纪60年代末新建村落,始建于1968年,嗣后在原水镜寺废墟上建立渔民新村。
  镇西公社
  解放初,土山和蓉生二乡在1956年合并为镇西乡(因地处双林镇西得名)。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至1980年所辖18个大队。158个生产队,131个自然村。
  公社驻地在长生桥木瓜墩,是镇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历史上这里有古法昌寺,因寺庙盛行设库,积储香金捐纳,称为长生库,故有长生桥。
  新丰兜大队以驻地新丰兜命名,曾称新民大队。新丰兜在太平天国时毁于战火,重建后称新屋埭,后改称新丰兜,民国《双林镇志》称新丰兜之名。辖6个生产队,4个自然村,有新丰兜、曹公兜、大木兜、富阳兜。
  漾滩大队驻地渡船桥。以所辖漾滩村命名,曾称东方红。辖11个生产队,14个自然村,有渡船桥(又名大善桥)、东港头(又名汲水港)、谈家堰、纱机、陆家里、杨世脉汇、眉毛兜、羊巧羊巧、长巧煽、庙头、漾滩(又称漾西)、杜勤(民国《双林镇志》称独勤)、东漾兜、汤家兜。
  赵家兜大队以驻地赵家兜命名,曾称红群。历史上曾称“大五荡村”,有赵、邱、冯三姓居住,互争以本宗姓为村名,相持不下,后以《百家姓》第一家定村名,民国《双林镇志》有“大五荡村”之名。辖12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赵家兜、朱家板桥、顾家兜、钟家兜、水西兜。
  张家兜大队以驻地张家兜命名,曾称胜利大队,辖8个生产队,8个自然村,有张家兜、百家兜、北桥头、鱼船角、郑家埭、金家兜、陈家板桥、南兜。
  社庄兜大队驻地林家埭。以所辖社庄兜村命名,曾称为民大队。辖8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林家埭、慕圩、横港、徐家湾、萝卜兜、社庄兜、吴家兜。
  曹桥大队以驻地曹桥头命名,曾称新胜大队,辖7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曹桥头、鲇鱼兜、京西港、东陌汇、西张门。
  沈家兜大队以驻地沈家兜命名,曾称红众大队,辖6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沈家兜、横塘、陆家兜、杨家兜、过四兜。
  周家兜大队驻地南陌汇。以所辖周家兜村命名,曾称联合大队。辖10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南陌汇、徐家桥、周家兜、扒家兜、南张、荡湾、许家湾。土山大队驻地效五圩。以辖区内土山漾命名,曾称四新大队。辖16个生产队,14个自然村,有效五圩、施相兜、兰田湾、士朋兜、桥头角、忠仁埭、西南陌汇、分金兜、冯家堰、俞家兜、章家门、先生兜、高桥头、沙仁兜。
  千亩山大队驻地张家埭。沿用千亩山初级社之名,曾称红星大队。无山,本名千亩煽,辖8个生产队,8个自然村,有张家埭、里仁桥、田心里、港北埭、东仁埭、和睦兜、东汇角、沈家门。
  田坝兜大队以驻地田坝兜命名,曾称红旗大队,辖5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田坝兜、邵家兜、竹漾湾(民国《双林镇志》称竹匠湾)、盛家兜、吕家兜、白鱼兜、姚家兜。
  勤裕大队驻地彭家兜。沿用高级社之名,曾称立新大队。辖17个生产队,12个自然村,有彭家兜、南沙二、双山、沈家■、北门堂、西南埭、清水濠、横埭、王家兜、戴家兜、界仁兜、南门堂。
  黄龙兜大队驻地吴家埭。以所辖黄龙兜村命名,曾称东风大队。辖18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有吴家埭、黄龙兜、真龙兜、和尚兜、王家堰、南元兜、陆家兜、鱼船墩、盛林山(俗称上林山)、费家庄。
  倪家滩大队以驻地倪家滩命名。“文化大革命”中称五星大队。辖9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倪家滩(古时曾称倪家壖,有南北二村,村中有倪家桥)、扒耳兜、上山村、西庄、西高桥。
  叶家兜大队驻地陶庵前。以所辖叶家兜村命名,曾称红卫大队,辖7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陶庵前、白鱼兜、叶家兜、赵家桥、姚圩慕。
  里庄(民国《双林镇志》称吕庄)大队驻地官三桥。沿用高级社之名,曾称民主大队。辖12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有官三桥、安吉埭、姚家埭、罗家埭、泥桥头、邱家埭、尖家兜、沈家兜、油盏兜、郎杏兜(民国《双林镇志》称龙阳兜)。
  雉头村大队以驻地雉头村命名,曾称五一大队,辖12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雉头村(古名雉溪村)、宋家兜、西兜、东兜、沙二。
  镇西水产大队驻地大兴桥南,里庄漾北岸。以捕、养淡水鱼为业,属镇西管辖,故名,辖1个自然村。莫蓉公社
  解放初,莫蓉乡和公乡在1956年合并,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沿用原名,称莫蓉公社,所辖17个大队,169个生产队,有136个自然村。
  公社驻儒林村。
  儒林大队以儒林自然村命名,曾中称长征大队,辖9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东汤兜、姚家湾、鱼船墩、石桥头、儒林。
  兴隆桥大队驻地徐家漾。以辖区内兴隆桥命名,曾称新农大队,以农业学大寨,召开万人誓师大会而著名一时。辖12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徐家漾、元桥头、陈坝头、小哑兜、王尚兜、南庄兜、漾北(已废)。
  花盘兜大队驻地塘湾里。以所辖花盘兜村命名,曾称向东大队。辖13个生产队,11个自然村,有塘湾里、和合兜、东庄头、鲍家兜、凌家堰、西湾村、花盘兜外(又称花盘兜马头漾)、花盘兜(又称兜里)、良民坝、良民桥、泥山兜。
  七星桥大队驻地和顺兜。以境内七星桥命名,曾称东方红大队。辖9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有和顺兜、石桥村、南元里、姚家湾、徐家兜、扒花兜(又称兜里)、新安村、潘家山、湾里、西庄、田心里(已废)。
  做花堰大队以驻地做花堰命名,曾称东风大队。辖9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做花堰(当地村以做蚕花为业而著名)、野猫桥、杜家角、范家埭、刘利兜、堰桥头、鸭沙兜。
  箍桶兜大队以驻地箍桶兜命名,亦称古桶兜、卫东大队等。辖10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箍桶兜、田心里(当地俗呼新开河)、告家兜、东村、张家兜、直河、徐家角。
  吴家庄大队驻地中段。以所辖吴家庄村命名,“曾称五星大队。辖12个生产队,12个自然村,有中段、南村、北埭(当地俗呼吉三圩)、扶桥头、总管桥、叶家埭、车家兜、李家兜、吴家庄、荣贵桥(当地俗呼油灰桥)、吉四圩、北家兜。
  龙古兜(民国《双林镇志》称龙过兜)大队以驻地龙古兜(俗称锣鼓兜)命名,曾称志红大队。辖9个生产队,7个自然村,有龙古兜、和睦兜、彭杏兜、板桥港、张家埭、后兴桥、吴家漾。
  圣塘桥大队驻地百念亩兜。以圣塘桥命名,曾称永忠,后曾改称莫蓉大队。辖12个生产队,11个自然村,有百念亩兜(旧时官府田赋图册,田地主人持有田地契约。
  “百念亩”属图幅号,该图幅称百念亩,因有兜故名)、扒耳兜、濠湾、丝绵兜、陈家兜、赵家兜、圣堂兜、慎家潭、西半山、潘家堰、真龙兜。花城大队驻地万五。以古地名花城命名,曾称红旗大队。花城即花溪,元沈梦麟筑别业于溪边,并邀刘伯温教子于别业,花木葱郁故名,辖13个生产队,11个自然村,有万五、石雪兜、燕子村、北岩、杨家兜、横港埭、毛家兜、麦湾、小桥港、独谈圩、闵濠。
  武庄大队驻地牌田山(民国《双林镇志》称排田煽)。以所辖武庄兜村命名,训称武装大队。辖5个生产队,5个自然村,有牌田山(排田〓)、山后头、武庄兜、史家桥、王尚湾、山鸡湾(已废)。
  莫蓉水产大队驻地盛林山而名,以捕、养水鱼为业,辖1个生产队,有盛林山。
  莲花兜大队以驻地莲花兜命名。曾称东升大队。辖13个生产队,8个自然村,有莲花兜、温二兜、漾滩角、市光兜、西港、莫家漾、沈家兜、翁家湾。
  扁蒲兜大队以驻地扁蒲兜命名。曾称新丰大队。辖11个生产队,8个自然村,有扁蒲兜、俞家漾、塔水河、易家兜、金家庄、王家兜、姚家坝、白华桥、杭家门(已废)、港北(已废)。
  俞家埭大队以驻地俞家埭命名。曾称志强大队。辖12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有俞家埭、煽二兜、罗旋兜、徐家兜、血良兜(薛亮兜)、江家兜、沈家兜、薛家兜、蓑衣兜、汇头。
  西汤兜大队以驻地西汤兜命名,亦称富家湾、向阳大队。辖13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有西汤兜(以汤姓得名,东、西汤兜以一河所隔,民国初分属不同行政区划,西汤兜属盛林村,东汤兜属儒林)、塘前埭、陈家荡、富家湾、杨家湾、杨家兜。
  亘头村大队以驻地亘头村命名。曾称红卫大队。辖9个生产队,8个自然村,有亘头村、赵蒲漾、渔船角、杨浦湾、赵家角、汤家兜、蒲鞋兜、小余家桥。
  四现状区划
  镇区
  1993年,建南浔区管理委员会,双林属之。同年苕南并入。1999年,镇西、莫蓉镇并入。2002年,行政村进行区划调整,由原50个调整为33个,镇辖5个社区。
  社区虹桥、和睦、新街、爱国路、板桥。
  行政村苕南12个(含水产村),莫蓉10个,镇西11个。
  自然村境内共有558个,2010年称村民小组。苕南片
  苕南在1993年并入双林镇,2002年底行政村12个,自然村209个。
  显洪村银东、银中、银西、叶家埭、简家兜、徐家兜、朱家兜、荣家兜、朱家埭、潘家坝、东村、姚家河、严家堰、曹家角、费家堰、川家兜、冯家埭、北港埭、往往兜、汪家兜、桑南、桑北、南兜。
  跳家煽村高家埭、路口埭、石桥头、兜头、笑园、全兴桥、塘河头、碓坊兜、东北角、东南角、邱家埭、西南角、北东、北西、祝桥港、公三圩。
  东双林村叶家兜、贺家兜、闵家埭、汉家元、高家兜、李家兜、马家兜、浅兜、管家湾、尖家兜、俞家兜、东双林、谈家兜、沈家兜、庞南、庞北、桥北埭、圣堂兜。
  后坝村界牌桥、邵角、丁堡、北塘、钱家佃、桥东、桥西、独圩、仲家兜、塘下、水北、东港、后坝。
  黄泥兜村东兜、堰桥头、吴家门、黄泥兜、东木桥、西木桥、港北、东南、东北、尤家兜、陆家山、严南、严北。
  邢窑村垣一港、谭东、谭西、郎家堰、郎堡洋、墙圩、硖石桥、蔡家堰、何家堰、孙家埭、於东、於北、於西、管家兜、木桥埭、王家埭、大东、大西、莫东、莫西、上南、白东、白西、南东、南西、工一庄。
  岂山圩村渔捕桥、岂南、岂西、岂东、岂北、张东、张西、邱家兜、西巷、亭子桥、田云里。
  西阳村外港、南兜、留下兜、北兜、丁泾、赵家兜、庄汇头、罗汉里、西车兜、南墩、杨家桥、西阳、深家兜、西庄、庞家湾、妍五圩、下平山、东塘头、庵后头、南圩、里东、里中、里西、丁南、丁西、丁北、叶家兜、庞家荡、姚南、姚西、姚东。
  坞仁村毛南、毛北、矢四圩、严家坝、尤家坝、港南、港北、西头角、李东、李西、南湾、树东、树西、江家兜、笑三、朱家兜、碗响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东兜、西兜。
  三田漾村兜里、兜口、於家兜、慎家湾、漾东、漾西、东坝、西坝、良家兜、桥北、桥南、小洋口、南板桥、范家湾、港南、港北、东村、中村、西村、树兜、姚家港、高家湾、高家兜、汇南、汇北、严东、严西镇南村和睦北兜、板东、板西、西高桥、虹桥。
  水产村苕南片组、镇西片组、莫蓉片组。镇西片
  1994年,经省民政厅同意批准,原镇西乡改建制镇,称镇西镇。驻地长生桥北,增设长生、大桥2个居民会,辖漾滩、张家兜、赵家兜、社庄兜、曹桥、土山、周家兜、沈家兜、新丰兜、雉头村、千亩山、田坝兜、里庄、勤裕、黄龙兜、倪家滩、镇西水产17个行政村。1999年,镇西镇并入双林镇。2002年年底,镇西片行政村11个,有自然村184个。
  漾滩村东港头、谈家堰、沙机〓、陆家里、杨世脉汇、眉毛兜、汤家兜、庙头、羊巧煽、东漾兜、漾滩、独勤。
  说明:东港头亦称谈家堰,大善湾、陆家里、鱼船湾三村,亦统称纱机〓、麦汇称界南,长巧山称界北,漾滩和东漾兜分别称漾西和漾东。
  赵家兜村钟南、钟北、朱东、朱中、朱西、湾里、口南、口北、港西南、港西北、兜东、兜西、顾家兜、水东、水西、百南、百北、北桥头、鱼船角、张家兜、陈家板桥、南兜、金家兜、郑家埭。
  新丰兜村新南、新北、富南、富北、大木兜、曹公兜、横塘、陆家兜、沈家兜、杨南、杨北、过四兜。
  曹桥村鲇东、鲇西、东陌汇、西张门、曹桥埭、东塘、京西港、社东、社西、港北、吴南、吴北、林家埭、横港、徐家湾、慕圩、苏衣兜。
  说明:曹桥村“文化大革命”中称新胜大队,社庄兜曾用名为民大队。
  周家兜村塘湾、周家兜、许家湾、徐家桥、扒家兜、南麦湾、南张。
  说明:“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名联合大队,其他各村分别称立新、建新、创新、展新、卫新、永新。
  土山村施东、施西、蓝田湾、陌汇、分东、分西、效南、效北、冯一、冯二、冯三、冯四、俞家兜、章家门、先生兜、高桥头。
  说明:“文化大革命”中分别改名为一至十六生产队。
  千亩山村吕家兜、姚家兜、邵家兜、竹墙湾、盛家兜、里仁桥、和睦兜、田心里、张家兜、东汇角、沈家门、港北埭、东仁埭。
  说明:其中,田心里曾归重兆张村,东仁㻖曾归石淙姚家坝。“文化大革命”期间千亩山大队改称红旗1—5队,红星1—7队。
  勤裕村戴东、戴西、横东、横中、横西、彭东、彭西、王南、王北、兜里、兜歪、清水濠、濠东、界仁兜、西南埭、沈家扇、双山、北门道、南门堂、沙二。黄龙兜村盛林山、村心里、鱼东、鱼西、北仁埭、陆家兜、港西埭、吴南、吴北、王家堰、和尚庄、龙南、龙东、费家庄、港北、中埭、兜里、南元兜。
  倪家滩村村东、村西、扒东、扒南、西庄、南兜、港南、港北、白一、白二、陶庵前、叶家兜、赵家桥、吴家兜、东埭、南埭。
  说明:吴家兜亦称姚家里,姚圩梦亦称东埭。
  雉头村村东北、东南、朱家门、莫家潭、沙二、村东、村西、桥南、港南、港北、宋南、宋北、油盏兜、西汉埭、尖家兜、郎杏兜、倪桥、姚家埭、罗家埭、官三桥、祠山殿、安吉埭、沈南、沈北说明:“文化大革命”中雉头村用名五一大队。
  莫蓉片
  1999年,莫蓉乡并入双林镇。2002年底莫蓉片行政村10个,自然村165个。
  吴家庄村南村、北埭、吉四圩、荣贵桥、扶桥头、中段、总管桥港南、总管桥港北、叶家埭、车家兜、李家兜、吴家庄、后兴桥、和睦兜、彭杏兜、龙古兜、张家埭、吴家洋。
  箍桶兜村田心里、告家兜、毛家埭、古港南、古港北、东村、张家兜、徐家角、直河、杜家角、范家埭、野猫桥、做港南、做港北、堰桥头、谢家里、兜头、鸭沙兜。
  说明:“文化大革命”中箍桶兜称卫东大队。
  七星桥村湾里、南元里、姚家湾、和尚兜、徐家兜、石桥村、扒花兜、新安村、潘家山。
  说明:“文化大革命”中七星村改用东方红大队。
  花盘兜村和东、和西、东庄头、鲍南、鲍北、凌家堰、塘湾里、西湾村、兜外、兜里、良民坝、良民桥。
  儒林村东南、荷花兜、南木桥、姚家湾、石桥、渔船墩、环桥、东村、西埭、东枉、西南、桥东、桥西、洋南、洋北、元桥、直埭、枉埭、港西、港东、北埭。
  花城村元子村、石雪兜、岩南、岩北、杨家兜、横东、横西、万东、万西、毛东、毛中、毛西、麦湾、武北、武中、史家桥、牌田山、山后头、扒耳兜、毫湾、丝绵兜、陈家兜、赵家兜、圣堂兜、慎家潭、真龙兜、西半山、百西、百东、潘家堰。
  向阳村塘南、塘中、塘北、陈南、陈北、西南、西北、富南、富北、杨东、杨西、杨家兜、桥南、桥北、赵浦漾、冯家兜、亘头村、蒲鞋兜、赵家兜、渔船角、杨浦湾。
  俞家埭村徐家兜、薛家兜、沈家埭东、沈家埭西、俞家埭南、俞家埭北、江家兜东、江家兜西、血良兜、罗旋兜、扇二兜、汇头。
  华桥村1972年,由扁卜兜大队和白华桥大队合并而成新丰大队,1984年改为扁卜兜村,1997年3月改现名。桥东、桥西、华东、华西、扁东、扁西、姚家坝、王家兜、塔水河、易家兜、俞家漾。
  莲花兜村温二兜、漾滩角、木桥头、南坝头、陈家门、莲东、莲西、莫南、莫北、西港、沈南、沈北、翁家湾。
  第五节境域双林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地带,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北临太湖。距湖州30公里,乌镇24公里,南浔22公里,新市26公里,练市12公里,菱湖22公里。
  清至民国双林镇区域据民国《双林镇志》卷一方域·四乡记:“镇东二里过界牌桥、跳家〓即入乌程界,至洪城十里;东南五里过小洪、川界兜入乌程界,至化坛桥十里;南至花城三里,儒林九里;西南至盛林山七里,西至雉头村七里,木瓜墩九里;西北至古城二里,土山八里;北二里过六和桥入乌程界,至邢窑五里,西阳十里;东北三里过闵婆桥、庞家湾、乐输桥入乌程界,至前塔五里,履塔十里。”民国《双林镇志》卷一·方域称:“镇分东西南北四栅,东栅自虹桥以西迤南至北和睦兜、石瑾北、谈家桥,西至闵家巷、经堂巷,北至菩提庵基东荡止。南栅自南和睦兜以北,东至沈家巷陆府前、东庄湾,西至耕坞桥、墨浪河分界,北至环兴桥浮霞墩止。西栅自大通桥以东,东至太平桥,南至耕坞桥,北至刘家煽止。北栅自荡口以南,南至横街,东至东荡西,西至太平桥、薛家汇止。塘北汲水港以东至东岳庙附於北栅。”在历史长河中,随地缘、水道、习俗、农事、商贸等原因地域变迁,今旧馆镇运河南岸和兴新港村、重兆镇、马腰之洪城等地与双林有历史渊源。
  几经调整,至2010年,辖镇区、苕南、镇西、莫蓉四片,33个行政村,5个社区。
  北至苕南三济桥10公里,西北至苕南亭子桥5公里;又西北至镇西土山村10公里;西至镇西杨家兜,西南至莫蓉华桥村;南至莫蓉八字桥、兴隆桥10公里,东南至莫蓉七星村8公里,东至苕南化坛桥4公里,东北至南严家板桥和西阳丁泾。方圆南北直线距离15.9公里,东西11.5公里。总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87000余人。
  镇区随时代发展,主要向东南和西发展。南至申嘉湖高速公路高架桥,北至六和桥,西至湖盐公路与维多利亚大道交口处,东至跳家煽村。第二章自然
  第一节坐标土壤气候水文
  地理坐标
  位于杭嘉湖平原中偏北。坐标为北纬30°45′,东经120°19′。
  地高黄海口3.5米,吴淞口5.3米。
  土壤
  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耕层厚度平均16.5厘米(16—18),土壤容重平均1.1克/立方米(0.98—1.15),pH平均6.3(5.5—7.1),阳离子交换量平均21.1毫克/公斤(17.5—
  26.0),有机质平均44.35克/公斤(28.8—59.9),全氮平均1.89%(1.47—2.3),有效磷平均6.2毫克/千克(3—9.3),速效钾平均140.5毫克/千克(116—165)。
  气温降水日照水文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7天左右,年雨雪日135天左右,年降水量11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大年降雨量1763毫米(1993年),最枯年降雨量651毫米(1978年)。
  每年降雨主要分布在梅雨和台风期间。
  根据《浙江省分县简志·吴兴部分》和俞志豪《气温史》:1953年8月26日,最高气温达41.5℃,1979年2月6日,最低气温为零下11.1℃。
  1959-2010年每月年平均气温气温表表1-1单位:℃续表1-1续表1-1
  双林站历年逐月降水量
  表1-2单位:毫米续表1-2续表1-2
  1959—1978年无霜期表1-3续表1-3
  梅期梅雨历法学以芒种节以后逢雨日入梅,小暑节以后逢末日出梅,气象学以6月连续3天雨日的第一天为始梅日,连续3天晴好日的上一天雨日为终梅日,但有些年份分几段。6月上旬始梅谓早梅,6月下旬始梅谓晚梅,小暑以后重新连雨谓倒黄梅,梅期雨日或雨量很少谓空梅。
  双林站逐年梅雨特征表表1-4续表1-4续表1-4
  太阳出没时刻
  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北纬23°26′)为夏至节,双林白昼约14小时。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南纬23°26′)为冬至节,双林白昼约10小时。太阳自南而北到达赤道线为春分节,双林白昼约12小时。太阳自北而南到达赤道线为秋分节,双林白昼约12小时。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全国各地日出日没时刻》北纬30°15′,东经120°12′地区每月1日的日出日没时刻。
  双林日照表表1-5续表1-5
  第二节水系
  双林镇区域水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塘浦圩田,漾荡套叠,村庄散落其间,江南有名水镇,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临水人家尽枕河”之说。
  区境水系历经几百年变迁,河道逐步开通,据民国《双林镇志·水道》记载,双林有漾24处,塘5条,溪4条,荡4处,港7处,河2条,湾8处,池3处,滩2处,泾汇6处,泉、井、濠各3处。
  据2006年河道水域调查,双林现有大小河道280多条。北有頔塘,东有含山塘和京杭大运河相接,南有善琏塘,与善琏交界,西接苕、霄二水,流经双林,把大大小小的河港漾荡串连成“水塘圩浦”。其中,市级河道8条,区级河道8条,镇级河道41条,镇级以下河道计230多条。全部处在京杭大运河水系内。另外还有10个大漾,面积均在3万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谢村漾有151150平方米;池塘内河30处,面积最小有3000平方米,最大为19000多平方米。以上数据还不包括2004年为保护三桥,在镇北新开的河道。
  双溪在双林塘东西两头,即西风光漾,东石街漾,合称双漾,亦称双溪。石漾水至虹桥来,风光漾水自长生桥来,合流出东双林,故名。全长约3.5公里。《东西林汇考》云:“思溪重兆木瓜墩,一条直路到双林。”《双林支乘》云:“双林本名双溪,由南北两溪得名,今故道渐淹,然碧水千寻,远山一桁,不减云林妙墨。”沈泊村《双溪渔唱》:“霅水东来港汊迷,菱波塘外接思溪。人家占得渔湾住,隔岸遥闻唱午鸡。”花溪在镇南三里(1.5公里)(今莫蓉)花城,全长约2公里。元沈徵君梦麟原昭筑别业于溪东,花木葱郁,故名。明陈继儒《妮古录》:“霅有花溪,明时人多写花溪渔隐图,盖赵承旨首倡之,王叔明、赵氏甥故亦作数幅,今皆为董元宰所藏,元宰尝欲买山霅上,以应画忏。”清朱彝尊《明诗综》:“元季隐于花溪,刘伯温相依溪上。”“杜陵老去诗千首,陶令归来酒一尊。”诚意伯刘荐《花溪田舍诗》:“田间处处三楹屋,门外家家半曲湖。妇踏水车欹抱子,儿撑钓艇笑惊凫。”征君《花溪渔隐诗》:“苕霄一浮家,全胜奉使搓,摊书箬下读,沽酒店头赊。鱼上花如雪,鸥行水露沙。风流有如此,官课不须嗟。”《渔唱》:“燕子忙时柳絮飞,花塍风景尚依稀。塘边鸥鹭分歌席,知是诗翁踏醉归。”“花坞稀疏竹径残,墓田遗土泪痕干。只应泉下梨眉客,省识当年老试官。”“水车渔艇妇儿夸,田舍花溪一笑哗。诗格青田推巨手,小侯盘谷也名家。”南九曲溪(见吴家漾)北九曲溪在风光漾北一里(0.5公里)。《吴志》:“湾环窈窕,水若篆纹,牧笛菱歌,悠扬断续。”《支乘》:“双林诸水,俱出是溪。”双林塘在镇北。开通于唐宝历中,今仍称其名。《凌志》:“西风光漾达郡城(湖州)五十四里(27公里),东石漾达乌镇三十六里(18公里)。”夹塘在原东双林村,湮灭于清末。
  洪城塘今称含山塘。自洪城渡南至化坛桥,延伸向南至含山运河相接。唐宝历中刺史崔元亮开。《渔唱》:“花城东达古洪城,安稳桃花牛背行。捍水筑塘标政绩,唐家老守最知名。”山塘在盛林山,即瓦军漾塘,今仍称其名。
  邢窑塘在邢窑村,今仍称其名。南起渔捕桥,北至谢村。全长约7公里。
  织旋漾在镇东北,原东林村墟市,纺织家环聚其中,故名。漾中原有石街与岸相连,后石街沉没为湖,故又名石街漾,简称石漾。《吴志》:“石漾东临吹台,西接大溪,中峙水镜寺,为吾镇游赏胜地,前代诸名士花朝月夕多觞咏于此。”清顺治壬辰里人郑必瑞等佃为放生河,勒禁渔捕,吴若金有碑在乡约所门左。《倪志》:“溪多歌舫,春暮岳庙赛会,土人架彩棚舟中为秋千戏,士女聚观,画船箫鼓,鬓影衣香,极一时之盛。”释继隐诗:“石湖风月任天宽,波面菱花租税艰。长者肯同流水愿,文人又继鲁公坛。游鱼脱网三禅乐,飞鸟投林一镜安。若使寰中尽如此,仁风慈化颂幽兰。”袁履村诗:“吹台高倚石湖东,尚有余音度晚风。画舫乍停渔子浦,疏钟早打梵王宫。鸥乘夜色翔沙际,兔挟天香落镜中。好语舟师休解缆,醉来伴宿蓼花丛。”孙苏门诗:“绕堤高柳夕阳迟,画舫轻移任所之。古寺双扉何阗寂,彩虹倒影故参差。暖风花气熏游屐,水色山光映酒卮。记得当年称绝调,流传石漾已多时。”陆府漾本名鹭飞漾,俗称芦菲漾,今称芦扉漾。面积很小,民国早年湮灭。在今闵家巷南端,与陆府前交汇处,南通东庄湾。原有民居架楼其上,称“桥楼”。
  风光漾在双林塘西端,一名风漾,上汇西南诸水,分灌市河,势最雄阔,为一镇水口,澄泓潇澹饶蒹葭蒲柳之胜。《渔唱》:“团圞如镜泻溪光,水府轰流屹巨防。一簇人烟排岸出,惊看百尺架鼉梁。”双埂漾在镇东二里。《续纪》:“中有二埂故名。南通小洪,东注洪城,红蓼白蘋纵横百亩。”吴家漾在镇南一里,今仍称其名。现代高速公路高架横跨其漾面。《陈志》:“布帆出没,烟树依依。按:西南盛林山来水,由上山村东注于漾。其分流过普度桥(杨道桥),北入观音桥,由后兴桥注镇东虹桥港,入石漾。其正流注大三塘,其水先分一支屈曲赴南兜,即沈秱开浚处,由南兜湾环入墨浪湖,合耕坞桥西来之水,绕西港口过环兴桥(河界桥)入市河。”方山漾在镇南六里,芦苇参差,风帆上下。
  师傅漾在今莫蓉儒林南。《续纪》:“本名十字漾,又名宝塔漾,水自西而东,中有六阜,东丰西锐,状如卧塔,故名。东有严溪亭古墓。”吕庄漾在镇西二里。原有吕氏庄园,漾中有土墩。疏林晒网,远山如画。1958年起抽水成桑地田块,曾作镇西水产村所在地。
  瓦军漾在盛林山南,岸畔有砖瓦遗迹,一名山塘。东通花溪,南通师傅桥。
  莫家漾在盛林山莫家桥西。
  史家漾在盛林山东,漾中有二沙渚:一圆圈,一长圈。北岸有蔡氏墓。
  湖州漾在镇西五里,往郡城(湖州)大溪。
  重兆漾与重兆接界,距镇西七里。
  五龙漾在镇西北二里,历史上称古城西侧。2004年,为避开双林三姐妹桥,政府耗费巨资新开一段河道,即经过这里。漾南五龙桥被拆时,挖土机曾挖出铁质神手臂。据传严嵩衣冠墓建于漾东岸,故这里又俗称严家坟。
  清泉漾在镇西北五里,今称土山漾(也称明溪)。原多菱角。《渔唱》:“清泉近接上陂陂河,菱角弯兴掇撷多。绿鬓红裙纷笑语,一生不解采莲歌。”现有七孔长跨(55米)平梁石桥2座。2011年,已成为省级文保单位。
  祈堂漾在镇西北九里,一作期堂,中有浮石,云可验水旱。相传有土山疯道人异迹。《吴志》:“近旧馆处有祈堂葊为祈雨所,故此得名。”上陂漾在镇西北四里,与清泉、祈堂二漾相近。蔡静虚诗句:“清远吴兴旧有图,支流汊港长菰蒲。酒船棹入上陂漾,画得平沙落雁无。”东潭在镇横街东,上有长板桥,又名长板潭。深与西潭一样,而广阔过之。1958年被填埋。今为东小商品市场。
  西潭在镇横街西,东有清风桥,故又名清风潭。东西潭连接镇中市河,元丰明初开凿。《吴志》:“中深数丈,有泉滃然。”1976年,被填埋。今成为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太平潭在太平桥(坝桥)东南,俗称西荡,又名坝桥潭。又因原有禹王庙在其北,故又称庙潭。广可十余亩,水深且清,市人汲于此。1956年后,曾多次疏浚,砌筑石岸,成为我镇物资集散地,也是当今湖州地区古河埠。为市级文保单位。
  东荡在双林塘南,化成桥东、西两侧,水口分列插入市中,为乡航泊所。东荡有木桥,20世纪70年代湮灭。
  大小洪荡在镇西北五里,岂山圩西北至北亭子桥西巷。《续记》:“二荡皆在古城北,大小相接。”《渔唱》:“缫车社鼓各分张,村舍横居柳岸旁。洪荡东流人散尽,鹁鸽啼罢正斜阳。”坞桥港在镇南耕坞桥东,即墨浪河(湖)。现只存西半段。东段已成为双林中学操场部分。旧时操绫绢业者染色后漂于此,水常黑,故名。漫游草句:“柴门一径澹秋色,渔棹数声闲夕阳。”新开河在竹筠田南,孙万盛北,郑氏支祠门前(祠已被拆除,土地作工业用地),20世纪70年代被填。明里人陆钿、陆釴开。《汇考》:“另一处新开河在花城南里,久为旷土,清雍正间邑令裘鲁卿思芹勒令开浚,种菱藕养鱼,设乡塾于其上。”放生河二在和睦兜,现尚存,长120米。建有灌溉机埠。河上有放生桥,河东有太君堂庙,后毁,今又重建。清嘉庆甲子、乙亥里人蔡雨田、沈柳塘、徐南垞、姚卷石、沈春海、沈芬墅等人呈请县衙禁网捕鱼,乙亥姚卷石、沈春海、沈芬墅等复请南至板桥、北至环兴桥、西至耕坞桥等处勒石示禁。
  虹桥港在镇东,虹桥跨河。长300米。
  汲水港在镇北,一作急水。西苕溪、南霄溪二水汇于风光漾,并分流于此。太平桥(坝桥)下直注尤急,故名。今仍畅通,为双林北上水路之要塞。可直达頔塘。
  花源港在土山独断圩。清乾隆戊午澄心庵僧翊纲筑别业于此。一水弯环,通以略彴,遍莳花竹,绿荫布地。宣城沈樗崖命曰花源,并绘图系以诗。与清泉漾等河道组成太湖幻溇水系之一。
  五王泾在莫蓉儒林,也称大漾。《支乘》:“作五横,以水口五横故名。”本地“王”“横”音近,误作“五王”,沿用至今。儒林漾出五王泾。
  范家汇在镇西栅大通桥(俗称西高桥)东北。明菁山范屏麓司成幼子汝让居汇北。今已湮灭。
  羊叶汇在万魁桥西南转角一带。旧时是鬻青、枯桑叶者集此,故名。本地俗称桑叶为羊叶。旧名芦花汇。
  东庄湾在今沈河坊东端彩凤桥处,现仍用其名,并有东庄湾路。南宋时倪文节公思筑别业于此。
  塘支湾在原章家街(弄)南端。南兜开后,远接含山塘支水,故名。上有堂主祠,故又名堂主湾。今通南兜,河已湮灭,变成道路,地名仍称堂主湾。
  凌家湾在环兴桥(河界桥)西。今仍称其名。
  孙家湾在万安桥(斜桥)南,今仍称其名。
  排田湾在莫蓉盛林山瓦军漾东,今牌头山村西。宋时双林漕船运粮出于此。
  洗马湾在儒林严自完宅前,附近有后营桥,传为宋杨驸马屯兵于此,在这里清洗马匹而名。
  竹墙湾在镇西雉头村西,旧时因这里从竹业者较多,故名。现称竹匠湾。
  西坟滩在万安桥西南,前临风光漾,南接太平庵。元墙里吴氏族葬于此。清乾隆辛丑吴氏裔孙耀宾立碣志墓,故名。今仍沿用此名。
  荷花池在凌家湾西,广十数亩,或曰即湾,西小圃之北池,后渐湮。分南北二池相通,被称为“盘龙府”。池南原有吴氏居此,称桥楼,1995年时逐被填埋。北池原为金氏半亩园私家园林所属。南北二池相通,过望日桥,通向西高桥大山塘。
  东林池在原东林,现在东双林村工业区内。原东林十二景之一,称方池。纵横数亩,外周以河,向多荷芰红蓼,径颇幽僻。今已湮灭。
  清水濠在盛林山西三里,今仍称其名。凤凰泉在镇西五里,今已湮灭。水深而冽,乡人取水缫丝,洁润异常。瀹茗尤佳。《渔唱》:“籧筐献茧配雄雌,排列缫盆拣取时。汲得凤凰泉畔水,一堆白雪晃新丝。”凤眼双井在杨道桥(普渡桥)北堍。《倪志》:“镇有凤形,桥为凤首,井其双眼,故名,久淤。”清嘉庆丁卯杨道庵僧东云筑桥并浚之。今已湮没。
  双林镇各级河道水域情况见表1—7至表1—10。
  双林镇漾荡和池塘水域调查统计表表1-6续表1-6
  2006年市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7续表1-7
  2006年区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8
  2006年镇级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9续表1-9续表1-9
  镇级以下河道水域情况统计表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续表1-10第三节山墩〓
  盛林山
  在镇南偏西五里,俗称上林山。山无石骨,树木苍翠,故名。占地面积不过数亩。
  民国《双林镇志·山墩》:“相传张居正称土於此,积成山,或曰蒸土。”又据《续记》:“山麓有莫公碣,年代不详,或曰南宋人。山南有莫家漾,山后有莫公支系,与雉头合。国初莫氏尚办山赋,雍正后始同社台、洒派圩田。其山四水潆洄,双桥映带,山顶有五圣堂。”清康熙中,以尚方山事拆改三元殿。含山浮面葱翠可挹,重九多登高其上。乾隆戊子沈石塘三秀以“小蓬莱”额之。有联云:“土从何处称来,白云缥缈。林向几时盛起,流水弯环。”山西北岸风浪冲激,乙未东村徐厚斋募筑石堤。咸丰庚申寇至庙尽毁,后重建。民国初时宇殿刷新,香火盛旺。至抗战时庙宇毁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曾在这里做过探测,未发现有骨石,全是泥土基。并在山顶设有地标测量点。2000—2007年,地方人士以徐某某发起募捐,重建庙宇,香火重旺。
  明沈观颐诗:“炎氛消尽泬廖清,挈伴登临步屧平。湖气远含秋树净,楼阴还对夕阳明。
  望穷云海千山回,身寄尘寰一叶轻。理棹不妨归去晚,柴门月色正相迎。”袁履村诗:“湖渚霜鳌下若樽,兰舟容与上林村。病夫若负佳风日,胜事终归老弟晜。拳大土邱通地肺,掌平秋水澈云根。更怜香稻连畦外,一带晴霞抹黛痕。”凌芗坪诗:“深秋景物半凋残,幸得从游畅远观。红树参差遮寺角,苍山远映耸林端。风声墟曲传清响,雨过江村起暮烟。移棹小桥流水处,更乘余兴一盘桓。”清蔡雪樵《重九登高》诗:“烟霁云消石壁开,振衣直上小蓬莱。两行墨沉淋漓认,疑有龙蛇入槛来。”《渔唱》:“菰芦曲径夕阳沉,小岛居然号盛林。携酒登高多醉客,桓山石槨果何心。”
  土山
  在今镇西乡西北,距镇八里,陂泽环绕,地名“云溪”。无山可瞻,当地人称“清泉漾”,西北桥南有三石根。《倪志》:“前临大漾,北通旧馆,西接重兆,周围十数里,峰峦不见石脉潜通,尝著仙灵异迹。”《凌志》:“漾曰清泉,寺名孝亲,桥号西安,祠奉吕赵,皆其所表著者。”《渔唱》:“云溪曲折树溟濛,漫诧山根插水中。撑得小舟如屋样,采菱不怕鲤鱼风。”现今这里称明溪,尚有二座七孔平梁石桥,当地人称土山塘桥和西远桥。
  庙山
  在莫蓉花城偏东,平地中一小阜。原来上有佛殿,称“灵寿庵”,故名。庙宇早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搞水利、开浚河道、建设农田基本设施时,相继出土过许多古钱币。另一称“庙山”在今显洪村。何故称其“庙山”原因不详。
  分水墩
  双林有三处:一在耕坞桥东墨浪河中。自南兜开通后,西南二水顺逆无定,沈秱始筑此墩,高广八九尺长,三水分流合注于此。实为一镇来水口也,今址渐平,没于水,大旱年尚露墩基。现墨浪河尚存一段,此墩早已不见。
  一在石漾中,今尚存。曾为水上加油站,后双林塘封航,此站遂废。此墩与东狱庙相对。康熙时里人莫尔涛曾想在墩上建奎文阁,不知什么原因没建成。日后历经建有王英甫纪念白塔、蔡瑞义亭等。
  另一墩在石漾东,与水镜寺相对。虹桥港之水流分经这里。清乾隆辛卯年里人建奎文阁于此。此阁历经毁建多次,至民国后期尚存。1954年台风中彻底圮毁。1972年,因航道所需墩基设航标。现墩基已沉没于水下。
  浮霞墩
  在原清风桥东,北接明月桥,如晚霞浮空故名。俗讹“蒲鞋墩”。当今人们仍这样称呼这一带。
  三墩
  在镇南二里(1公里),一名三林,饶松杉古藤,颇可游憩。郑士达诗:“南陌寻幽淑气妍,小桥东畔紫藤边。春深不减桃源渡,日暮何殊杏雨天。绕树啼莺堪领略,衔杯席草漫流连。月移花影归来晚,转觉流辉映远川。”《吴兴县志》:作山墩。明蔡一山自德清迁居于此。
  道院墩
  在镇东南徐林,今箍桶兜村,形如小丘。乡人姚叔子喜养鹤,构筑白鹤道院于墩上,自号白鹤道人。荻港邱苏岩句:“丹灶石床何处是,可知仙迹历千尘。”姚叔子后人有名医姚少梅,如今在箍桶兜仍有不少姚姓人氏,当代全国著名舞蹈家姚珠珠即为姚族后裔。20世纪70年代,出土明吴秀为妻撰文并书刻之墓志铭。窑墩
  在莫蓉儒林庙后,地高六七尺(2.5米左右),老树合围,皆数百年物,也称古复陶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土过许多古陶碎片,窖藏青铜器引起考古部门重视。
  木瓜墩
  在今镇西雉头村,地不高。《凌志》:“向有高阜十数亩。”今为桑地。《县志》:“作莫家墩,跨水有长生桥,旁即法昌寺。”清姚薏田诗:“扁舟风露近黄昏,旧馆人家早闭门。忽忆春头沽酒处,淡烟笼月木瓜墩。”南有宁悦桥、祖师祠、总管堂。东有青龙桥、观音殿、荷花池。西有白虎桥、聚丰口、乌龟漾。《渔唱》:“飒沓波头九里奔,彩虹锁断暮烟昏。木瓜墩口秋风起,剩有钟鱼吼寺门。”至2010年,已被列入双林工业园区范围。
  跳家〓今称跳家山,在虹桥东一里(0.5公里),乌程、归安交界,分东、西两〓。
  吴家〓分北吴家煽和南吴家〓,在小虹桥东南,元墙里吴氏分此。
  徐家〓在小虹桥百富荡(百富兜)西,约五十亩。民国《双林镇志·山墩》称:相传明崇祯间有徐姓者由科第仕至郡守。清初致仕家巨富,忽家病疫而绝。煽南桑地其故宅址,尚可见两旗杆石。(1公顷=15亩)三百亩煽在耕坞桥南,明沈士清有庄田三百亩故名。今已成为多家厂址及双林中学操场、食堂等。(1公顷=15亩)千亩煽又称千亩山,在雉头村南,分南、北两煽,现有村级公路可通达。公路两旁厂房林立,是千亩山村工业基地。
  刘家〓在风光漾东南,西坟滩西,广五百亩。刘姓居此。清乾隆壬辰里人徐观成等以大通桥水直泻风光漾,而不入市河,于煽东筑坝堤塞之。咸丰六年丙辰里人郑祖琳、陆祖惠又增阔数丈,并立有官坝界石。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清卫所”所在地。今双林自来水总取水口设置在这里。(1公顷=15亩)
  纱机〓在镇北淡家堰西,明初织纱机者聚此。今属洋滩村。第四节灾害
  一水旱虫疫
  唐
  长庆四年(824)久雨,太湖水倒溢,平地乘舟。
  北宋
  太平兴国六年(981),大水。
  咸平元年(998)、二年(999),连续两年大旱,造成大饥疫。
  大中祥符五年(1012),大旱,以致七年(1014)饥荒。
  乾兴元年(1022),发春水,农田无不浸水。
  天圣元年(1023),大水,四年(1026)秋水吞没农舍,造成饥荒。
  宝元元年(1038),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二年(1039)饥荒。
  庆历八年(1048),大水,农田全部被淹。
  皇祜二年(1050)、四年(1052),大水。
  嘉祜五年(1060)秋,发大水。
  熙宁三年(1070)旱,四年(1071)水灾,五年(1072)大水,七年(1074)、八年(1075)连续两年大旱,饿死者甚众。十年(1077)春旱。
  元丰四年(1081)、五年(1082)、六年(1083),连年大水,久雨,造成太湖水溢,农田淹没,农舍漂荡,民众四散。
  元祜元年(1086)春旱,三年(1088)、四年(1089)连续两年大旱,病疫大发,
  五年(1090)、六年(1091)大水成灾。
  绍圣四年(1097年),大旱。
  元符元年(1098),旱灾,二年(1099)夏久雨。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至十月连续大雨成灾。
  崇宁元年(1102),旱灾,造成二年(1103)、三年(1104)两年蝗灾。四年(1105)水灾。
  大观元年(1107),水灾,三年(1109)旱灾。
  政和五年(1115),水灾。重和元年(1118),大水。
  宣和元年(1119),水灾,三年(1121)蝗虫灾害,六年(1124)水灾。
  南宋
  建炎二年(1128)春水大作,三年(1129)五月连雨不断,夏寒,秋旱。四年(1130)二月,病疫大作。是年夏秋大旱大饥。
  绍兴三年(1133),大旱,四年(1134)六月连绵阴雨。五年(1135)五月旱,八月又大雨,太湖溢水。七年(1137),旱。十四年(1144),大水。十七年(1147),大水。十八年(1148),大旱。二十三年(1153),大水。二十四年(1154),大旱。二十九年(1159),秋旱造成饥荒。三十年(1160年)五月,久雨,蚕、麦无收。三十二年(1162)六月,大雨连连,蝗虫入侵,声如风雨,粮食无收,斗米值千钱。
  隆兴元年(1163)八月,狂风暴雨大作,飞蝗蔽天,稻螟害稼,田亩绝收。二年(1164)七月大水,舟行于市街,久不通,大疫,饥荒大行。
  乾道元年(1165)春大寒,六月水患,浸圩田,疫殍徙者无数,二年(1166)正月至四月连续大雨。三年(1167)八月,大水侵田圩,至九月不退,农舍受浸,稻禾皆腐烂。四年(1168),久雨。六年(1170)五月,大水,秋螟为害,冬饥。七年(1171)秋,又大旱。
  淳熙三年(1176)八月连雨,六年(1179)大水坏圩田。七年(1180)旱灾,造成饥荒。八年(1181)七月至十一月不雨,大旱。九年(1182)春旱,春花无收,八月蝗饥灾,全年饥荒。十一年(1184)大水。十四年(1187)旱。十六年(1189)五月大雨连绵。
  绍熙四年(1193),大雨损圩田、鱼荡。五年(1194),自四年冬至是年夏秋不雨,大旱。
  庆元元年(1195)九月,久雨,米价飞涨。二年(1196),大水,虫灾。三年(1197),春、夏不雨,禾稼不能栽种。五年(1199)六月至八月,大雨,造成大疫。六年(1200),冬暖无冰雪。
  嘉泰元年(1201),大旱。二年(1202)春至夏,大旱,蝗虫肆行。四年(1204)五月至七月,不雨,大旱。
  开禧元年(1205)夏,3个月不雨,大旱。二年(1206)四月,地生毛如马鬛苍白,长数寸,焚之臭如燎毛。三年(1207)夏、秋大旱,蝗虫群飞蔽天。
  嘉定元年(1208)旱,大蝗疫。二年(1209)四月至七月,3个月连续阴雨又蝗疫。六年(1213)六月至七月,大雨。七年(1214)夏、秋大旱,蝗虫成灾。八年(1215)春旱,春播不能。八月乃雨,飞蝗蔽天造成饥荒。九年(1216)四月至八月,大雨连绵。十一年(1218)六月,大雨,麦粒无收。十四年(1221),旱。十五年(1222)七月,大雨。十六年(1223)五月大雨成灾,农舍漂泊,禾稼无存。
  绍定三年(1230)夏,连续大雨40余天,田禾荡没。
  嘉熙四年(1240)大旱,人、蝗虫相食。
  淳祜二年(1242)夏,久雨,大水。七年(1247),旱。十一年(1251年),大水。
  宝祜二年(1254),大水。三年(1255),又大水。
  开庆元年(1259),大水。
  景定二年(1261),大水。三年(1262),大水,民多溺死,八月蝗螟飞舞。
  咸淳三年(1267年),大水。六年(1270年)闰十月,大水。十年(1274年)八月,大雨。
  德祜元年(1275年),大水,蒙古人南下迁入江南。
  元
  至元二十三年(1286),大水。二十四年(1287),大水灾,饥荒。二十五年(1288),又遭大水。上书疏请供米赈灾。
  二十七年(1290),又大水,二十八年(1291)饥荒。二十九年(1292),大水。
  元贞元元年(1295),大水。
  大德元年(1297),大水。二年(1298),蝗虫成灾。五年(1301)七月大雨积水,侵农田。六年(1302),饥荒,赈粮救济。七年(1303)六月,淫雨。十一年(1307),大水。
  至大元年(1308),四年(1311)大水,饥疫成灾。
  皇庆二年(1313),大雨,风灾,太湖水溢。
  延祜三年(1316),大雨成灾,水田淹没过半。五年(1318),雨水淹田过半。六年(1319)、七年(1320)大水。
  至治二年(1322),大水。
  天历元年(1328)秋八月,大水没田。
  至顺元年(1330),大水。二年(1331年),恒阴。三年(1332),大水,造成饥疫。
  元统三年(1335),大水。
  至元二年(1336)自春至八月不雨,大旱,大饥。三年(1337),大水农田淹半。四至六年(1338—1340)亦如之。
  至正六年(1346)、七年(1347)、八年(1348)、十年(1350)、十一年(1351),连续大水。十三年(1353)正月二十三日,下大雨时夹杂异物俱下,五色光莹,坚实异常,剖食之,味如松子、娑婆树子。十五年(1355)、十六(1356),连续两年大水。
  明
  洪武二年(1369)、六年(1373)、七年(1374),大水。八年(1375)大旱,至十二月又发大水。九年(1376)、十七年(1384)、十八年(1385)、二十年(1387)、二十二年(1389)、二十七(1394)、三十一年(1398),皆发大水。
  永乐元年(1403),大旱,蝗灾。二年(1404)、三年(1405)大水。四年(1406),饥荒。七年(1409),大水。九年秋淫雨,田没,免田粮。十年(1412)、十一年(1413)、十二年(1414)、十三年(1415)、十四年(1416)、十六年(1418)、二十年(1422)、
  二十一年(1423),均发大水。
  洪熙元年(1425)夏,连绵大雨,没田。
  宣德元年(1426)春、夏,连绵阴雨,田禾损伤。五年(1430)大水,九年(1434)大旱,饥荒。
  正统六年(1441),夏旱,七年(1442)大水,太湖溢。八年(1443),地生白毛,秋大风潮,田禾漂没。九年(1444),大水,堤防冲决,次年免水灾钱粮。十一年(1446)夏,大雨成灾。十二年(1447),大旱,蝗虫成灾,造成饥荒。十四年(1449),大水。
  景泰元年(1450)夏,淫雨,大饥。五年夏秋又大水。
  天顺元年至八年(1457—1464),连年大水,江湖泛溢,其中有两年免田粮。
  成化七年(1471)、九年(1473)、十年(1474年),大水成灾,十年免成化九年秋粮。十三年(1477),春水无,麦虸蚄生,九月桃杏花盛开。十四年(1478),大水。
  八月,连绵大雨,太湖水溢,九月又大雨大风,昼夜不停如注。十八年(1482),大饥荒。二十年(1484)、二十二年(1486),相继大水。
  弘治四年(1491),大水大旱交叠,免夏税秋粮。
  正德三年(1508)大旱,市河涸。四年(1509)、五年(1510),大水并大疫,减夏税、麦及丝绵。八年(1513年)四月,连日大风雨,洪水溢。十三年(1518年)六月,大水淹田,免夏税。十四年(1519)秋,自七月二十日至八月十四日狂风大作,大雨凌厉,水出平地丈余,田庐尽淹,人畜溺死无数,此年赈恤。
  嘉靖元年(1522)水灾,再诏折粮发盐课赈之。二年至四年(1523—1525)连年大水,免粮税。二十三年(1544)大水。二十四年(1545)大旱,太湖干涸,人食草根树皮,大疫。二十七年(1548)十二月十四日雷电大作。二十八年(1549)秋大水,免秋粮加赈。三十二年(1553)大旱。三十三年(1554)地生白毛。四十年(1561)正月大雪,雷电交加,昼晦,对面不见人,将暝,日光散乱,民皆惶怖,罢市。闰五月淫雨连绵至十月不止,饥荒、疾疫大行,当事疏,独恤。四十一年(1562)大水,民饥疫。
  大旱。隆庆三年(1569)六月大风雨,禾尽淹,秋旱。四年(1570)大水。
  万历三年(1575)春旱,五年(1577)六月连日阴雨,寒如冬。六年(1578)秋,螟虫害,冬雨,大冰,大水。七年(1579),大水,冬至前一日大雷雨,见虹彩。八年(1580)、九年(1581),又大水,饥荒。十三年(1585)、十四年(1586),大水,十六日雨冰,十月米价飞涨,每石米银七钱,次年贵至一两七钱,饥,多疫死者,弃尸河道,水腥。十六年(1588)、十九年(1591),大水。二十二年(1594)元旦,雷雨。
  二十四年(1596)五月,大水,饥荒。二十五年(1597)正月,雷电,二月二日昼见黑雨,次日黄沙雨。二十六年(1598年)冬,大雷。二十九年(1601),自春至夏淫雨不止,湖水久溢不止,禾不能栽。三十三年(1605),大旱。三十六年(1608)夏,大水,禾淹,坏民屋,大饥荒,知府陈幼学详请,停征。三十九年(1611,)黄梅无雨。
  四十二年(1614),大旱。四十六年(1618)十月,雷电交加。四十八年(1620)正月,大雷,夏旱,饥荒,石米银一两五钱。
  天启四年(1624),四月恒雨,伤蚕、麦,五月梅雨连旬不止,禾苗尽没,七月大雨,再插禾,再淹,一岁两灾,民皆坐毙。诏折粮六分。五年(1625),大旱。六年(1626),蝗灾,二日内田禾地菜皆食尽,五月昼夜淫雨,四境平沉,禾秧尽没,七月又大雨,一岁两荒。
  崇祯元年(1628),大水,七月大风拔木。四年(1631),大水。六年(1633),大水,饥荒。八年(1635),大水。九年(1636),大旱,酷热。十年(1637),大饥。十一年(1638),大旱蝗灾。十二年(1639),恒雨。十三年(1640),五月,大雨连续7天,田庐俱没,米价涌贵,每石价一两六钱。六月旱,黄沙,飞蝗入侵,饥民食草根树皮俱尽,病疫大作,米价升至每石银四两五钱。十五年(1642),大水饥荒。十六年(1643)夏,大旱,饥,米每斗四百钱。有人见虎在吕庄伤人而去。十七年(1644)春,病疫大作,民呕血缕即死。清
  顺治二年(1645),大水淹禾,五月大疫。六年(1649)五月,大雨水溢。七年(1650)、八年(1651),大水,田庐俱没,斗米银四钱五分。九年(1652)夏,大水饥荒。东庄湾谈文学培桂家燕巢产一白一紫雏燕。数日后移至吴若金厅前古榆树。白燕稀见,同人赋诗纪瑞,有《白燕吟》集。十三年(1656),大水。十五年(1658),大水,冬雷。
  十六年(1659),大水,三月二十七日星陨于镇东,如火如卵,有尾光,及土不见。十八年(1661),大旱,每石米银一两七钱。
  康熙二年(1663),夏旱,秋水溢,大疫。四年(1665),五、六月连日急风暴雨,拔树倒垣,七月大水,禾稼俱没。八年(1669)夏,大水,十月大雷电。九年(1670),五、六月大水淫雨,飓风大作,湖水溢决,田庐俱淹。十年(1671),五月至七月旱,蝗起。十一年(1672)正月初一,夜雷,八月初忽大风雨,暴雷,小虫青黑色,飞食禾稼殆尽,气侵蚕种,大饥,浙巡抚疏具免漕粮税。十三年(1674),大水。十五年(1676),大水。十六年(1677),五至七月不雨,河尽涸干,八月飞蝗蔽天而过。十七年(1678),大水,无禾。十八年(1679),虫灾。十九年(1680),秋大水。二十一年(1682)正月,恒阴无日,麦、蚕、豆均无收,米价升,冬米每石银二两五钱。二十四年(1685),秋旱,田禾枯。二十九年(1690),春旱,河干,五月下旬起,连日大雨,至六月十六日不止,田庐俱坏。三十一年(1692),3个月不雨,久旱,免秋粮三分之一,五月大风,夏旱,九月、十月大风雨,禾尽仆,饥。三十三年(1694),夏旱,蠓虫灾,大疫。三十四年(1695),二、三月恒雨,五月大水没田,舟行入市。三十六年(1697),大水。三十九年(1700),秋旱。四十一年(1702),大水,十二月雷震。四十三年(1704年),大水。四十六年(1707),大旱。四十七年(1708)五月,雨复连秋,积阴至十月,田庐桑柘尽淹,人食树皮。四十八年(1709)春,饥荒,二月连旬大雨,四月天气曝热,五月积水不泄,小暑至处暑无雨,禾枯,病疫遍行,官督绅衿在镇南询庵设厂施粥一个月,八月蠓虫灾,冬旱。四十九年(1710),四月、五月连绵久雨,桑蚕无收,菜麦漂荡,田禾皆没,秋酷热,旱疫大作,民多逃亡,十月赈济,大户二斗,小户一斗,依田亩花户册发放,十一月富绅输米在南询庵施粥,并有余杭县王某在东岳庙给米,并缓漕粮,地丁各项银税。五十三年(1714),四月十三日,长空现白虹数条,十二月初二雷电。五十四年(1715),三月、四月久雨,各物皆贵,米每石一两三钱,蚕、春花、苗秧多死,丝价不通,米价大昂,十一月七日夜雷电大雨。五十五年(1716)夏,大水,补耕苗秧,贴佃户每亩银五钱。五十六年(1717),正月初十雷电,四月十六日黄昏有星大如斗,光如电,陨于东南,是年镇多火灾。五十七年(1718),八月十五日月食,九月初十酉刻有星如火焰陨于东南。六十年(1721年),七月星陨有疾声,冬大水。
  雍正元年(1723),八至十月恒雨,水浸陂塘。四年(1726)秋,阴雨连绵,太湖水溢,田禾淹,动存仓,按户散粮。八年(1730),大水。十年(1732)正月,天雨似豆,十一年(1733)夏,大旱。十二年(1734)四月,大雨冰雹。
  乾隆三年(1738),夏旱,秋雨雹,赈饥。六年(1741),大水,折给农人籽本钱,谷价,补种杂粮,益蜀缓条,加赈极贫、次贫口粮。九年(1744)秋,大水,先后截留漕运,缓漕银。十三年(1748),饥荒,五月雨雹,斗米银三钱。十六年(1751),夏、秋旱,循例缓漕粮。十七年(1752),六月六日星陨有声,八月大水。十八年(1753),春、夏、秋久雨虫灾。十九年(1754)、二十年(1755),大水,每石米银三两二钱。
  二十一年(1756),大疫,饥灾,每石米三千五百文,民食榆皮草根。二十四年(1759),春、秋虫灾。二十七年(1762),大雨,损蚕收,六月旱。三十年(1765)正月,大水。
  三十三年(1768),大旱。三十四年(1769),春、夏淫雨,田亩无收,米每石银三两三钱。五十年(1785),大旱,蝗灾,五月至七月不雨,河溪皆涸。五十一年(1786),大疫。五十四年(1789),大水。五十六年(1791),大水。
  嘉庆二年(1797)春,大寒,冻死树木无数。九年(1804)正月,恒雨、雷、电,五、六月连旬大雨,田禾淹没,免漕粮,米价每斗四千七百文,饥民白天聚掠。十年(1805)四月,淫雨,雪珠连绵,蚕麦无收,督抚奏准赈济,设厂于东岳庙、露印庵,给米三十九天。十三年(1808),大水,斗米价至五千五百文。五至七月不雨,大旱,地生毛,色红、白、黑、黄不一,官劝施赈,大口给钱十四文,小口半之,大吏招商至福建运米,免其关税。二十三年(1818),五月,大雨雹。二十四年(1819)夏,大旱。
  道光元年(1821)夏,大疫。三年(1823),正月十四日雷电,五月大水,田圩淹没,陆地行舟,九月始退,大饥,赈济按册散给。八年(1828)六月十五日,大雨,水涨2尺,各乡歉收。九年(1829),秋旱,歉收。十年(1830),如九年。十一年(1831),夏、秋久雨至冬,水未退。十二年(1832),夏旱饥。十三年(1833),久雨,水害禾稼,糙米每石钱四千三百文。十五年(1835),夏旱。十六年(1836),正月、二月大雷电,大风雨并冰雹。十七年(1837)正月,又风、雨、雷、电。十八年(1838)除夕,大雷电。十九年(1839),正月,又雷,九月淫雨,禾头生耳,十一月雷电。二十一年(1841),秋淫雨,十月十四日大星光如火,众小星随之,自东南至西北,有声如雷。二十二年(1842)六月初一末刻,日食,市闭门。二十三年(1843),大旱,螟蝗灾。二十四年(1844),冬久雨大水,春花不种。二十九年(1849),五月大雨,田圩尽淹,舟行入市,六月始退,饥民大滋事,自九月至次年三月止,典铺赴质者以钱五千、七千文为额,每石米至钱六千文有奇。
  咸丰三年(1853),冬雨大水,寒冰。四年(1854),夏大雨,十一月五日忽河水涨二尺,动荡不定。六年(1856)夏,大旱。八年(1858),彗星见,月有余。九年(1859),湖州地区蝗灾,唯双林近乡无,后俱入太湖死。十年(1860)秋,久雨,水淹至腹。
  十一年(1861),五月下旬,彗星见自西北至东南,光长二三丈。
  同治七年(1868),三月十九日雨雹,五月大雨。十三年(1874)九月三十日三更时分有大星光如月,自南流至北,隐隐作雷声。
  光绪八年(1882),五至六月,连绵大雨,、有赈。九年(1883),七月二十七日,狂风拔木,雨甚,随之瓦屋俱损。十五年(1889)八月,大雨连绵,田禾俱淹,无收,免漕粮,发银赈济。二十六年(1900)七月,大雨连旬。三十一年(1905),秋,久雨大水。三十四年(1908),大水后继发大旱。
  宣统元年(1909年),大疫。元年、二年(1910)、三年(1911)连续3年水灾,田禾歉收。
  中华民国
  元年(1912)5、6月间,大水。3年(1914)正月旱,夏、秋连旱。4年(1915)梅雨不断,大水,6年(1917)2月冰雹大如鸡蛋,5月太湖水涨。7年(1918)夏旱,秋涝,10月、11月连月淫雨。8年(1919)、9年(1920)5月,秋日霖雨为灾,田禾尽没。11年(1922)夏、秋两季大水。12年(1923)8月倒黄梅,大水没田。13年(1924)6月、11月,无雨,二旱。14年(1925)4、7月两次大水,螟为害。15年(1926),春旱,四季少雨。18年(1929),螟蝗成灾。20年(1931)7月,特大水灾,田庐尽淹。
  21年(1932),大水成灾。23年(1934),太湖流域大旱,东西苕溪断流。双林镇遭几十年未遇之大旱,市河见底。25年(1936),大旱。26年(1937),春寒。27年(1938),梅雨特多,大水为患。31年(1942),冬旱。33年(1944),大旱。34年(1945)5月、8月两次大水。35年(1946)3月起,淫雨40余天,36年(1947)春旱。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夏至秋,3次大雨成灾,双林受灾严重,并冬暖春寒,螟虫爆发。1951年6月,连日大雨。1952年元月多霜,4月春寒,雪夹雹子,6月连雨,8月至9月连雨成灾。1953年春旱,多霜。1954年5月2日至8月1日,连续阴雨92天,全湖州地区特大洪灾,入梅提前28天,8月2日出梅,梅期77天,雨55天,5月最高水位达5.2米,镇内道路积水1米上下,河、田、路连成汪洋,船行阡陌,损失严重。1957年4月16日至5月12日,连雨27天,成水灾。1958年,梅季无雨,夏旱,秋寒。1959年5月,连日阴雨,小麦赤霉病严重,1月29日早雷。1960年5月3日至24日,连续阴雨22天,冰雹持续10—30分钟,小麦犯赤霉病。1961年,倒春寒,夏旱。1962年1月,寒冷,结冰25天,4月倒春寒。1965年,倒春寒。1971年,夏秋部分旱,4月倒春寒。1973年6月中下旬,连雨,塘鱼外逃,损失严重。暴雨洪涝,秋寒害晚稻。1976年4月,倒春寒,烂秧苗,1978年夏秋旱,梅季少雨,冬寒,零下5℃天气持续12天左右。1980年,倒春寒2次,梅期44天,雨30天,历史罕见。9月阴雨低温16天。1983年4月至7月,连雨,夏秋两次洪涝,特大暴雨,各河港超危险水位,大风暴和雹雨,双林苕南一带受灾严重。6月,连续大暴雨4天,双林地区超危险水位,倒电杆数处,早稻倒状,损失3成。1986年,梅雨期少雨。1987年出梅后,现倒黄梅,连雨。1988年3月至5月雨偏少,出梅后高温干旱,35℃以上晴热天持续21天。1989年4月、6月、7月大暴雨。1991年发生自1954年后又一次特大水灾,太湖水位接近历史最高纪录(4.59米),超警戒水位1.15米。1992年3月、4月低温出现倒春寒,秋旱。1993年5月下旬低温,连续暴雨,7月至8月连续暴雨,洪涝。1995年春,连续阴雨,低温,日照是常年一半,入梅后连续17天降雨,双林各河道全线告急,秋冬又旱。1996年,倒春寒,气温比常年低2℃左右,日照仅为常年1成左右,禾苗蚕桑皆受影响,7月中旬冰雹袭击双林,雹大2厘米,而梅雨期长达46天,降雨量达500毫米左右。1997年,夏涝,冬连次年春阴雨,光照奇缺,雨量达700毫米左右,是历史罕见冬春连汛。1998年4月16日至17日3天,受北方沙尘影响,出现罕见浮尘天气,日光遮蔽,天色发灰,最低能见度200米左右。1999年春,二度连日降雨,比常年多59%和94%,梅期又暴雨,雨量达到502毫米,双林水文站测得水位超历史最高洪水位,太湖水位创历史最高,双林多条街道进水可行舟,9月高温,秋旱。2000年,春旱,连秋旱,6月至7月连续高温,4月至5月降水量仅为常年1/5左右,双林出现自来水厂取水困难,自来水烧开后异味特浓,无法食用,人们饮用瓶装纯净水。2001年,秋旱,6月至7月晴热高温,35℃酷热持续22天,为常年2倍多,至8月气温才回落。2002年1月中旬,正值“三九”严寒却出现温暖如春天气,平均气温达12℃左右,最高一天达22℃,12月雨水特多,日照为常年3—5成,平均气温只有15℃左右,大多在0℃以下,严重冻冰。2003年,梅后高温,连续酷热达70多天,致使伏旱,8月遭强雷暴袭击。2004年,冷暖异常,2月下旬偏高,3月较强冷空气,4月降温至零度以下,7月3日受7号“蒲公英”强热带风暴外围影响,9月至11月持续晴热天气,无雨,雨量仅为常年同期5%,为最小,秋旱,双林再次发生饮水困难,自来水厂取水口搬迁,并新建抽水分厂。2005年1月6日至7日上午,出现能见度仅40米大雾,同时有罕见雾淞现象。2010年,梅季多雨,初夏夜凉,进入7月底8月初高温,37℃以上两次连续7天,最高超过40℃,最低气温30℃,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流星每小时达100颗以上,傍晚,金、火、土、水四星一起伴初四娥眉月奇观。
  二冰雪风
  北宋
  绍圣元年(1094),台风肆虐。
  南宋
  十三年(1143),大雪。二十八年(1158)秋,狂风大水。嘉定六年(1213),冰雹大如鸡蛋。宝庆三年(1227)七月,狂风拔木。
  元
  十年(1306),狂风大雨,太湖溢水。天历二年(1329)冬,大雪,太湖结冰厚数尺。至正元年(1341),狂风,大水,太湖水倒溢。
  明
  正统五年(1440),正月大雪二十二天,积雪可丈,秋大水,斗米千钱。七年(1442),大水,太湖溢,七月狂风。景泰元年(1450),正月大雪,二月降黑花冰雪,凝结多时而融。四年冬至五年春(1453—1454),大雪数尺,河道冰土封,舟楫不通,人畜冻死。
  成化十二年(1476)冬,大雪大寒。十七年(1481)七月,大雨飓风。正德八年(1513)十二月,雪丈许,河道冻结,冰厚数尺。隆庆二年(1568)元旦,大风走石扬沙、白昼晦暝。万历十五年(1587),正月大雪大止,秋大风,树木俱拔。十七年(1589)夏,降雪。二十三年(1595),大雪平地丈许。二十九年(1601)六月,寒,飞雪成堆。四十一年(1613)三月十四日,大风大冰雹。天启元年(1621),大雪。七年(1627)正月,雷电雪交架。崇祯十四年(1641)春,大雪。
  清
  顺治六年(1649)二月,雷雨冰雹。十一年(1654),冬,大雪半月,大寒,太湖冰厚2尺。康熙二年(1663)五月,雪。九年(1670),九月雪,十二月,大雪丈余。
  十六年(1677)元旦,震雷、大雪。二十二年(1683)二月,大雪。二十六年(1687),九月、十月大风雨。二十七年(1688)秋,大风雨,禾尽烂。二十八年(1689)冬,大雪,河冰不通舟楫。二十九(1690)冬,大寒、河冰、舟不通。往来者俱行冰上,牛羊冻死。三十四年(1695)六月六日,大风,冰雹、雹大如拳,坏民房民舟。三十六年(1697)四月,大雹堆积,甚寒。雍正十年(1732)七月,磊风。乾隆五十五年(1790),大雪。五十九年(1794),七月大风拔木,寒如冬。嘉庆八年(1803)春,冰冻一个月。十九年(1814),正月大雪,闰二月初一日又大雪积数尺,大冻。二十年(1815)二月初,雷电并大燠,大雪。道光十四年(1834)正月,大雪。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大雪积丈余。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二十七日起大雪,除夕止,积雪丈许,河冰不通舟,人行冰上,次年元宵始解。同治十三年(1874)冬,大雪、大寒。光绪十二年(1886)冬,甚寒。河港冰冻,半月不解,太湖结冰。
  中华民国
  民国4年(1915)5月,狂风。5年(1916),大寒,河港皆冻。10年(1921)8月,台风影响,雨量大765毫米。14年(1925),春寒,大雪。17年(1928)6月、9月,两次狂风过境,大雨大狂风不止。20年(1931)1月,奇寒,最低温度零下11℃。24年(1935)中秋夜,大风继雪雹,连续两天大风,田禾尽吹,无收。28年(1939)倒黄霉,秋台风两次过境。35年(1946)7月,飓风大作,拔树、飞瓦、坍屋、连雨、堤溃田涝。38年(1949年9月30日止),台风入侵。暴雨成洪。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1956年,春寒,1月有霜23天,太湖结冻。1956年8月,台风,风力7—8级,最大12级,双林大树拔起,房屋倒塌,重兆、镇西损失最严重。1960年7月,台风入侵,8月又龙卷风,冰雹持续10—30分钟。1961年10月,台风入侵,暴雨成灾。1962年9月,台风入侵,圩堤机埠受损。1963年,春雪夹珠,9月12月台风入侵,暴雨成灾,双林超危险水位0.5米以上。1964年2月17日—20日连续大雪,积雪12.6厘米。1967年1月,低温,结冰25天,3月强龙卷风过境合抱大树拔起。12月,零下低温达25天。1968年2月,零下低温冰冻24天,8月冰雹,冬又大雪,零下低温达60天。1970年3月,大雪,部分通信线路受损。1974年6月,受13号台风影响。1976年8月,受龙卷风影响很大。1980年8月大风,苕南损失严重。1984年2月,大寒、大雪。1986年4月,龙卷风过境10分钟,损失严重。1987年7月,7号台风过境,9月12号台风过境,太湖溢,田淹成灾。1988年7月、8月、9月,台风夹带暴雨,三度成灾。1989年,23号台风过境,大暴雨,洪涝成灾,仅次于1954年水灾。太湖水位达4.59米,超警戒水位1.15米。1990年3月26日上午9时左右,突现飓风,白天如黑夜。冬又大雪,最低气温零下10℃。1992年16号、19号台风过境,狂风。1997年8月,11号台风过境,狂风形成风、雨、潮三碰头。1998年春,冬寒雪,积雪深20厘米,是1985年后最大雪。2005年3月10日—12日,暴雪、冰冻、气温降至零下10℃,6月,又冰雹伴龙卷风,7月、8月、9月3次台风过境,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三地震
  北宋
  绍圣元年(1094)九月,地震。
  绍圣三年(1096),地震。
  南宋
  绍兴元年(1131)八月,地震。
  绍兴三年(1133),大旱,八月地震。
  绍兴六年(1136),地震。
  明
  正统十一年(1446)夏,连月大雨,水灾,地震。
  成化十五年(1479)九月,地震。
  弘治十八年(1505),地震,地生白毛。
  正德五年(1510),大水,疫甚,地震,地生白毛。
  正德七年(1512)三月,地震有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地震,屋庐动摇,河水撞击,鱼皆跃起。
  嘉靖四十四年(1565)六月,地震。
  万历十二年(1584)正月,地震。
  万历二十八年(1600)九月,地震。
  万历三十二年(1604),大疫,十月地震。
  天启三年(1623)十二月,地大震,生白毛。
  崇祯二年(1629)四月,地震,闰四月又震,十二月又震。
  崇祯四年(1631),大水,又地震。崇祯七年(1634)三月,地震。
  崇祯十七年(1644)春,大疫,民呕血缕即死,地震,生白毛。
  清
  顺治八年(1651)正月,地震。
  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地震,六月又震。
  顺治十五年(1658),地震,大水并冬雷。
  康熙四年(1665)五月,暴风雨不断,又地震。
  康熙五年(1666)十二月,地震。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夜,地震,生白毛。
  康熙十五年(1676),大水,十一月,地震。
  康熙十六年(1677)元旦,大雪,雷声,又地震。
  康熙四十年(1701)十二月,夜雷雨,又地震,西栅陆氏一妇产男孩,二首四臂。
  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二月十七日,雷雨又震。
  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月初四,地震并水涌。
  雍正八年(1730)十一月,地震。
  雍正十三年(1735)七月,地震,有声如雷。
  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初四,地震,六月初六星陨有声。
  乾隆二十年(1755)十二月,地震。
  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月,地震。
  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地震。
  乾隆二十年(1755)十二月,地震。
  乾隆二十九年(1764)正月,地震,五月又震。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地震,大水。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二十日,地震。
  乾隆四十七年(1782)六月,地震。
  乾隆五十七年(1792),五月地震,冬无冰。
  嘉庆二十年(1815)十月二十日,地震。
  同治六年(1867)十一月二十四日,地震,夜河水忽涌如沸,盛林山等处尤甚。
  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十九日卯时,地震,七月十九日辰时又震。
  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地震。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4月3日,地震。
  民国6年(1917)1月,地震。
  民国7年(1918)2月12日末时,地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4年12月19日4时,地震,双林有震感。
  1972年4月24日18时,地震,房屋有声。
  1974年4月22日,江苏溧阳3级地震,双林有震感。
  1975年9月2日20时15分,南浔地震,波及双林。
  1976年4月22日21时,地震。
  1979年7月12日傍晚,江苏溧阳6级地震,双林震感强。
  1984年5月21日23时,江苏如东6.2级地震,波及双林,震感强,6月18日和
  25日分别在德清县境内有两次2级左右地震,双林也有震感。
  四火灾
  唐
  乾符三年(876),江淮大盗入侵,烧劫民房。
  北宋
  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到镇焚毁无遗。
  南宋
  德佑元年(1275),蒙古人入侵,犯镇焚掠几遍。
  清
  顺治十四年(1657)春,化成桥南火毁庐舍百余间,死伤数人。
  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十九日,雷电火烧民房30余间。
  康熙十四年(1675)春,经堂巷东火毁民房百余间。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初六,上下横街大火,过经堂巷至东荡,西至清风巷,毁民房三百余间。二月,庆善庵前殿火毁。
  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二月,露印庵前殿遭火毁。康熙四十四年(1705)六月初四,西栅童姓墙遭雷击,七月初二东庄湾蔡宅遭雷击,满室火滚,雷击一男一女,火伤臂腿,焦烂流血七十余日,毙时隔邻谈姓屋亦有火滚一婢,背有紫泡,渐涨至全身,不半月亡。十一月二十八日,上下横街火毁市房500余间。
  康熙四十五年(1706)八月初十夜,大雨,雷电击东庄湾倪家楼墙。十一月初四夜,塘口火灾,初六夜,光朗桥西北火毁屋70余间。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西栅米市来一赤面道人,往来唱曰,欲化火酒三坛,群儿争尾之。一夕,清风桥潭、坝桥潭、长板桥潭三处同时着火,幸河多罱泥船,随即扑灭,而道人亦不见。
  乾隆六十年(1795)春,有燕巢於堂子湾总管祠前灯上,风摇不坠。嘉庆改元,燕复聿巢。
  嘉庆十六年(1811)彗星见,八月十一日丑刻,白云桥火至便民桥,西至横街凌针灸墙门,南至闵闵家巷,北至塘桥弄,毁市房218家。
  道光七年(1827)五月初七日夜,经堂巷着火,东至便民桥,西至薛家汇,南至闵家巷下横街,北至塘桥弄中段,西北至羊叶汇角,延烧四百余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二十一日午,东短巷起火,延至东长板桥、便民桥,西至薛家汇、坝桥,北至沿塘东西一带,南至短板桥,过闵家巷下横街至西一步二条桥止,凡市中之商店、民居、桥、庙无不毁圮,唯余金锁桥埭、坝桥埭、清风港、塘北、汲水港西市数处而已。
  道光二十六年(1846)八月二十二日戌时,白云桥南短巷火起,延至长板桥、便民桥,北至经堂巷、塘桥弄,西至上下横街中段,南至闵1家巷,约毁商店民居200家。
  道光三十年(1850)二月十九日巳时,西港口沈、倪、童三家起火,约一时毁屋四十余间。数日后,周家弄周宅火又起,越数日,耕坞桥堍沈宅遭火毁。
  咸丰五年(1855)二月二十一日夜四更,聚星街后巷起火,北至塘口,南至下横街,西至薛家汇,东至白云桥,毁商店数百家。
  光绪二年(1876)塘桥弄起火,灯笼店五人被焚。
  光绪九年(1883)八月二十八日,西横街火毁商店民居百余家。
  中华民国
  民国10年(1921),东横街发生重大火灾,毁房屋百余幢,损失约10万元,为30年来所未有。民国11年(1922)9月,石淙太君堂大火,下午二时台上演戏,台下香烛引燃帷幔,酿成大火,人们逃避不及,死伤300余人,死于火者镇人有沈庆林、徐贞贵、汪信臣,遭火重伤不治者谢聚宝,伤后死者有黄蓉初,另有石莲卿,张莘士等数十人为烧伤者。
  民国12年(1923)正月26日夜10时,下横街某纸号起火,延及数家,幸保有火险,救火会及时赶到灭火,才控制并扑灭大火,没让其继续蔓延。
  民国20年(1931),双林西上、下横街、光郎弄内林园剧场大火,剧场尽毁,商店近百家。光郎桥塌毁。
  民国21年(1932)7月,双林镇小鸡桥(镇安桥)堍毛竹行火灾,造成30余间房屋被毁,镇安桥桥面石和桥堍损坏。
  民国27年(1938)4月,日寇轰炸双林镇,现双林庆苑公园地块房屋被炸,大火,房屋烧尽,西高桥外缫丝厂被炸毁。
  民国27年(1938)10月至11月,日寇炮轰双林镇,继而冲入镇内烧杀抢掠,从北栅烧起至上下横街,大半个镇被焚。11月,又一次火烧双林镇,据《浙西抗战初期史话》记述:“1938年双林镇被焚房屋三千余间,死亡三百余人。”民国28年(1939)8月,日寇又一次轰炸双林镇,下横街、章家弄、耶稣堂、港北埭、宏源酱园等多处被轰炸,引起火灾。
  民国29年(1940),双林镇原“三姓里”几家大户遭日寇破坏,其中黄姓人家“虹隐广播电台”遭火毁,大片房屋焚毁。
  民国32年(1943)前后,日寇驻双林军事人员陆续撤出原汪家弄部分汪宅(现双林丝厂位置),沈家桥堍三层楼房(日军机枪队驻地)被焚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廊柱头曹记生面店,某伙计晚上处置烟头不慎,引发火灾,上横街西至塘桥弄口,被毁房屋300余间。
  1956年,镇办农药厂,因药品爆炸致火灾,一人烧死。
  1975年,苕南水产队火灾,烧毁民屋10多间。
  1976年,原双林玻璃厂仓库火烧,库存物资被焚毁。
  1983年,东荡原双林木器厂大火,延烧4小时,烧毁清末古建筑10多间。
  1987年,双林建筑公司锯板车间火灾。
  1988年4月,双林橡塑制品厂仓库失火。1991年,原双林木材市场大火,场内木材大部分被烧毁。
  1993年7月29日,浙江大林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经济损失9.6万元。
  1997年10月20日,跳家煽村塘河头发生火灾,烧毁房屋15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56000余元。
  1998年2月4日,双林恒丰制衣有限公司因电器故障引发火灾,烧毁成品车间4间,成品4万余件,直接经济损失达60余万元。火势从4日晚10时至5日凌晨1时。
  1999年2月20日,莫蓉加油站南一锯板厂发生火灾,奋战5个多小时将大火扑灭。
  烧毁木材70立方米及部分机械设备,经济损失达4.5万余元。5月5日晚11点,双林派出所附近一居民楼内发生火灾,时任所长邢金龙带领全体民警、警校实习生、联防队员、消防人员携30多只灭火器赶赴现场,将被大火围困的一名老太太抢救出火海。
  年7月3日晨6时许,莫蓉慈衣服装厂发生火灾。烧毁仓库3个、车间2个、办公室1间,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8月19日下午4时许,双林伊贝精细化工长发生火灾。
  烧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3万余元。12月19日晚7时许,莫蓉石桥村某家结婚新房发生火灾。火势引爆煤气瓶、各种电器、衣服、新房等均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万余元。经查,火灾由房内点燃蜡烛掉到地板上,引发橡胶泡沫而起火成灾。12月22日下午3时许,莫蓉兴隆桥北庄兜朱某弹毛厂发生火灾,直接损失3万余元。12月23日夜,莫蓉儒林村汤某毛纺厂发生火灾。由未熄灭烟蒂而引发原料燃烧。
  2001年,共有大小火灾28起;2002年,共有大小火灾35起;2003年,共发生大小火灾47起。
  2004年,位于爱国路中段东派出所西南侧发生火灾。2004年,苕南后坝东港某家具厂发生火灾,约350平方米厂房被毁。是年,共发生大小火灾45起。
  2005年12月,莫蓉向阳村渔船角村21号发生火灾,一男子亡。是年,共有火灾59起。
  2006年,双林粮贸市场职工宿舍失火。是年,共发生火警71起,其中俞家埭徐家兜火灾致一男子死亡。
  2007年,共发生火警59起。
  2008年,共发生火警24起。
  2010年共发生火警80起。
  第三章人口
  第一节历代人口
  明以前,双林区境东有洪城,南有花城,西北有古城,北有邢窑和谢村,均户不过百,人口不过千余。
  明洪武十四年(1381)颁黄册,东西两林村也户不过百,口不过千余。
  明成化时东林已逐衰落,西林村渐兴,人口倍增,东西林共有人口近五千余人。
  明崇祯年间(1628—1643),征烟户册,实有户三千余,人口一万六千余。
  清初,兵燹流离,人口减少百分之十左右。
  清顺治十三年(1656),双林人口日集,侨民日增,实有户三千四百多,人口猛增至二万一千多,其中90%为主户,其他为客户。可谓接近宋制,四千户以上,人口达二万以上为望县的标准,双林可称望镇。
  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郡城团防局编查双林镇实户有五千多户,人口三万多,接近四万。
  清咸丰十年(1860),人口骤减百分之二十。
  清同治三年(1864),据郡城抚恤局统计,双林孤寡老幼在册已有三千余人,总人口一万六千余人。
  清光绪二年(1876),双林镇实户有二千零九十四户,人口有九千一百七十四人,加上“四乡”则为七万六千人。
  清光绪六年(1880),双林镇有实户二千六百六十户,人口有九千零六十四人。
  说明:以上资料数据来自民国《双林镇志》。
  民国元年至27年(1912—1938),双林区境内经济发展兴旺,人口有所增长,据经济贸易资料显示,双林镇人口最多时达到13000多人,但由于街道狭小,发生多次重大火灾,遭到重创,人口时多时少。日本侵略军占领双林后人口骤减,双林镇总人口下降到6000多人。民国35年(1946)4月1日,人口普查。民国37年(1948),秋双林区总人口75643人、户数20415户,男41557人、女34086人。
  1951年10月发证,总人口73967人,户数20129户,其中男40273人、女33694人,其范围是双林镇9个乡,693个自然村。同年12月统计,双林镇(居民)共2359户,人口8725人,其中男4765人、女3960人。居民农户182户,720人(居民农户为人居住在镇上,耕作农村田地)。
  1955年,全区1个镇9个乡总户数21418户,总人数77644人。
  1964年,按现镇境统计,总人口61595人,其中男33272人、女2832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两次因建新安江和三峡水库共有520名移民迁入双林区境。
  1982年,按现镇境统计,总人口70822人,其中男37360人、女33462人。
  1990年,按现镇境统计,总人口74753人。
  2000年,全镇总人口76532人。
  2010年,全镇总人口87778人,其中:农业人口54510人、居民人口14103人、外来人口19165人。出生人口456人,出生率6.65‰‰,死亡686人(男376人,女310人),死亡率10‰,自然增长率﹣3.35‰。
  1949—1951年双林区乡村人口统计表表1-11
  1953年双林镇及各乡人口数表1-12续表1-12
  第二节人口普查及人口构成
  双林历史上曾有多次人口调查、登记、整顿,但内容均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7月全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文化程度等。
  1964年7月,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调查项增加到9个(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民族、工作单位、婚姻状况、常驻户口所在地等)。
  1982年7月,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记原则,对5种人进行普查登记。登记项目共19项,按人填报项目为13项,按户填报项目5项。
  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其重点是流动人口,人的登记项目有15项,户的项目有6项,共21项,重点是本辖区内外出人口所从事职业状况。
  2000年双林区划:称双林镇,所属原苕南、镇西、莫蓉三乡。这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境范围内划分为58个普查小区,并制图确定和标准普查时间(时年11月1日零时),动用近400名普查员,历时近7个月,登记内容更为详细,共49项。
  2010年,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
  1982年文盲、半文盲人口数表1-13续表1-13
  1982年6岁及6岁以上人口文化程度表1-14
  1982年人口年龄段情况表表1-15续表1-15
  说明:1982年统计中尚未发现有100岁以上老人
  1990年双林区境内少数民族情况表表1-16
  2010年双林镇常住人口文化程度表表1-172010年6岁及以上人口未上过学情况表表1-18
  2010年按城乡、户口性质、性别、识字状况分人口表1-19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情况表(0—100岁)表1-20续表1-20
  第一至六次人口普查、户口及人数情况表表1-21单位:人续表1-21
  说明:1993年后三乡并入双林镇称双林镇
  第三节户籍管理
  历代户籍登记管理作为抽丁、纳税、派役等依据。
  秦商鞅变法、行什伍制。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凡同伍同什之人,相收司连坐。这是什伍制之目的,专为连保,为开后来保甲制度之先河。
  汉行里亭乡制。以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传关羽曾封汉寿亭侯,故此制曾通行于三国。原吴兴县有松亭乡,双林属之,德清县有余不亭乡等。
  晋行每五百户以上皆置乡,三千户以上置二乡,五千户以上置三乡,万户以上置四乡。
  隋行五户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四闾为党)。
  唐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三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农村者为村。
  宋太平兴国,乌程辖乡十三,乡之下辖里六十有七;归安辖乡祗十,乡之下辖里七十有八(双林归安属下)。
  宋王安石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
  元乡里仍按旧制,惟城廂分设铺、界;乌程境为八界十九铺,归安境为九界十七铺。明洪武十四年(1381)颁黄册于郡城,令民众以实人口自报、登记领帖为户称户帖。双林区境陆氏、吴氏为最早领帖家族。至清末其后裔尚保存其最早户帖凭证。户帖汇成册则称烟户册,明崇祯时,双林有烟户三千多户。
  明时曾行区都里制。乌程有二十三区、八界、五十三都,二百八十三里。归安有二十一区、九界、四十四都,三百零九里。界与都同级,在城为界、在乡为都。又另行百十户为里,十户为甲,里辖十甲。
  自明以来,户帖和烟户都是在严格保甲制度中的一种称呼。一镇烟户始称为三十堡,一堡立一正长、一副长。凡统十甲,甲各十户。后又举总理一人,管理一镇之事,双林分东西南北中五栅,设正长五人,每正长统长十二人,每二长共一堡。后又推千总二人,分东南、西北二堡,各统长副十人,督居民。因时局动乱,继又分五堡,每堡立二长,每长各统五百余家,复为三十堡,其长每年更替。(至今还有丁堡之称)清初,曾行都图制。即以界都以下之里改称图。
  清康熙十二年(1673)里人倪中行、郑敬山等人呈文田抚院,颁示勒石禹王庙,永禁保正、副角色。用甲长代之,挨甲更替一月,每年换一次。
  清康熙十七年(1678),确定行保甲法。凡十家为牌,牌有牌头。十牌为甲,甲有甲长。十甲为保,保有保正。与区庄并行。
  清雍正:浙江巡抚李卫,行顺庄法。即将原图拆散甲分,并查照烟户地址,编为区庄。乌程有二十三区、二百二十四庄。归安二十区、二百十七庄。又有粮户住外者编为寄庄。
  清末双林又设地保四人,仅供县差领响,随册图催粮而已。双林四乡则每一村庄设一地保,称保长。逐年分甲,称甲长,其职责:除拘人纳钱粮外,遇有公务及口舌不平,事大则告官,小则申诉给保长(俗称申头)调处。
  清咸丰三年(1853),郡城设团防局,普查双林,实得有户五千有余。
  清末民国初到抗日战争前,户政工作纳入警察系统和团防、镇公所内专人负责。
  主任、干事、助理、事务员各级相应。
  民国17年(1928)后,建立单行区制和街村制。后又改为村闾邻制。在市集繁盛地方,以里编制。堡以三百户至五百户划为数里,而村落小或户口稀少者,需联合邻近村落组编一村。规定村里以下为闾邻,十户为邻,五邻为闾。双林属第六区,共四里四十四村。
  民国24年(1935)开始,扩并乡镇,编组保甲。采取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十保为乡或镇。除有特别原因外,不得少于六多于十五,即以保甲代替原乡镇以下之闾邻制。全县共一百零九乡镇,一千六百九十五保,一万七千一百十四甲。为便于督导起见,共分五个督导区。双林属第二督导区,分一镇十一乡,双林镇分十保。乡镇以相同制度行之。户政管理工作纳入保甲制度,每保由副保长(或称保队副)兼任户籍员。
  抗日战争期间,双林被日寇占领,属敌占区,各势力盘踞双林镇和四乡,比较复杂。日寇实行“良民证”和“通行证”制度。抗战结束,“良民证”制度取消。保甲和“通行证”制度并行。民国35年(1946)1月,新户籍法颁布实施。要点有五项:“户”与“籍”划分、确立户政关系、查记法令归并、申请设籍自由、办理登记手续简化等。
  并调各县办理户政人员赴省城受训。随即办理初次户籍登记、统计、设籍、除籍、出生、死亡、结婚、离婚、认领、收养、迁出、迁入、变更、更正、撤销等事项。务使甲无漏户,户无漏口,并为1947年依法普发国民身份证作准备。
  保甲制度为镇、保和乡、保两级管理,延续到双林解放。1949年年底,中共吴兴县委宣布“取消保甲制度,将原保长管理户口职责由政府接管,并开展户口调查”。双林所属乡村由乡公所户籍干事管理户籍,镇上由人民政府文书管理户籍。
  1950年5月,新成立不久的双林派出所承担户口管理和外出通行证登记、发放工作。同年6月,建立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分居、失踪、收养、移居等情况的户籍管理制度。
  1951年8月,由派出所户籍警会同居民会治保人员逐户上门核对老在册户口人数、年龄、性别、称呼等内容,填发解放后新居民户口簿,同时建立蓝底白字木质门牌。
  1952年2月,取消外出普通使用的“通行证”制度。
  1953年年底,以居民会为单位建立户口册,实行派出所与居民会两级管理,每年年底核对一次。农村结合第一次基层普选,进行人口调查,登记成册,成为农村户口登记簿。
  1955年10月始,对机关、团体、学校、国营企业等公共(集体)户口登记工作,并制定单位领导为户主,由单位保卫科负责管理,并协同派出所共同管理集体户。
  1956年,在完成对户口复查基础上换发新户口簿。
  1958年,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四条“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规定,完成农村户口簿建档发放工作。
  1960年5月始,实现在单位工作人员户粮关系挂钩,并迁为集体户口。
  1964年,建立公社、大队两级管理户口漕册,公社文书和大队会计为兼职“户口管理员”。
  1970年6月,开展一次“户口清查”工作。1976年,统一凭粮食、户口准迁证办理落户。
  1980年7月起,凭“准迁证”办理迁出、迁入落户手续。
  1981年,第二次换发新户口簿。
  1982年7月,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5年年初至1986年年底双林镇成立“农转非”领导小组,开始办理“自理口粮”农村户口工作,须经本人申请,口粮田转包合同,户口地证明,报经镇长批准,可在镇上落户。
  1986年11月,第三次城乡户口整顿,并开始为发放身份证作准备;1988年年底,将应发身份证发放到居民手里。
  1990年7月,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和户口清理整顿。
  1992年8月,湖州市区试行蓝印户口管理办法,双林有157人申请办理。
  1993年5月,双林镇建立二级暂住人口管理网络,配备专管民警,确定2名暂住人口专职协管员,严格外来暂住人员管理制度,并发放“暂住证”。
  1996年下半年,开展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推行人口信息化管理。
  1997年6月20日省公安厅以浙公治〔1997〕第94号批复:原则同意双林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望认真组织实施。同年,双林镇实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外来农户在镇区内同时具有25平方米固定住所,已办理暂住证一年以上,在规划区内以土地置换形式可申请办理非农常住户口(未成年子女和年老父母可以随迁投靠)。
  1998年年初,建立“证照办理中心”。
  2000年11月,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对全双林区境内分58个普查小区进行户口清理整顿。分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外出和人户分离人员、少数民族、职等情况。
  2004年至2005年年底,共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7301张。
  2010年11月,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对所属5个社区、33个行政村,进行户口整顿工作,区分常住人口、男、女、文化程度、各年龄段、民族、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外出人口、职业、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人户分离等各种情况,进行详细摸底登记。第四章名胜古迹
  第一节现存特色古桥梁
  区境属太湖幻漤水系(包括原塘南、重兆)现存有特色和当今还在为交通使用的古石桥梁有29座。其中,三孔石拱桥5座,单孔石拱桥9座,单孔、3孔、5孔和7孔平石梁桥14座。可见刻石铭文建造年代最早为苕南里塔村永安桥(元至大三年(1310)重建),和莫蓉吴家庄萤贵桥,元至元四年(1266)重建。这些古石桥梁中已有省级文保5座,其中万元、万魁、化成三桥在2012年5月被批准为全国文保单位,2013年7月公布。
  这29座有特色古桥桥名分别为:履塔永安桥、西阳观音桥、万元桥、化成桥、万魁桥、五谷塘桥、虹桥、望月桥、耕坞桥、金锁桥、长桥(永丰桥)、镇安桥(小鸡桥)、亭子桥、芳广塘桥、履塔环桥(永宁塘桥)、妙严塘桥(化坛桥)、徐林普济堂桥、永广兴桥、前营桥、双花桥、白潭渡桥(永安桥)、明溪塘桥、埭溪塘桥、八字桥、毓秀桥、后兴塘桥、泰丰桥、聚兴桥、小杨道桥。
  这些古桥梁详细资料见第九编第三章桥梁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二节古迹宅第私家花园
  石街
  在石漾,东接水镜寺,西北连养一圩(今东岳庙东北),旧有石堤为街,久没漾底,旱时渔民犹能循行其上。
  砖街
  在普光桥西北(今东双林村工业区),明时东林市街,由砖铺成,砖长二尺余,砖坚于石,细腻如羊肝,可作磨刀石、砚台。至清末,砖街道尚存遗迹,今已湮灭。石路
  在镇北,自化成桥至旧馆二十里,路长三千六百十余丈。明季义民陈元筑,清顺治十六年(1659)凌宪募成,乌程陈肇英有记。20世纪90年代,村级公路逐步替代之,多段老石路遗迹尚存。
  还金亭
  在虹桥东,小虹桥北堍。明弘治间安吉陈良谟为严素庵建。东乡区民入郡者必经虹桥。时有领白粮、邮闸银者,归途倦息,遗金而去。严素庵晨往见之,坐待其人,验而还之,其人感德因表以亭,后亭圮多年,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建,并有碑记,但碑石早已废。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又重建,蔡召成有碑石记。后毁于抗战和1954年台风与大水。1982年,由双林籍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费新我资助重建,并亲撰碑文刊石。
  见一亭
  在恭三圩北,明陈良谟为严凤建。严凤自镇远归,清操益励,室庐不蔽风雨,良谟为筑亭于居之,东偏以训其孙,题曰:见一。盖取“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意也。废于清末。
  碑亭
  在镇北渔婆桥兜东侧。明末陈元筑石路,兼修化成桥,陈肇英撰碑记,因筑亭以贮旁,为僧庐,后建关神殿,改作吹台,碑存东庑下。《吴志》有记:“东西佛殿,苔石风筱,可供清玩,鸭脚树两枝,饶有古意。”有陈志英《送客诗》:“君归春已暮,野草绿萋萋,客绪真无赖,西风送马蹄。”此碑亭毁于晚清,碑石散佚,部份碑文尚见。
  纸罐亭
  在今东双林七总管堂前,高一丈,阔八尺余,相传宋时张石匠所造,实为石质亭子,今无存。
  楫印桥楫印
  在里庄,土语“楫印”与“鲫鱼”谐音,故当地俗呼“鲫鱼桥”,至1983年尚存,后改建为公路梁桥。相传原筑石桥时有道装者过桥,人争尾之,道装者以所持短楫拍桥柱而去,楫痕深入数分。至改建公路桥时,此柱石上楫印依然。墨池潭
  在儒林村,宋杨驸马(杨镇)故园址,前后有二潭。清顺治初,耕者得古碑,额有“墨池”两大字可识。1978年,儒林村西有一砖瓦厂取土时掘得此碑,现已不知去向。有“驸马都尉”铜质鎏金印存世。
  丁家堂子
  在今后坝丁堡自然村南塘,遗址尚存。民国《双林镇志》记:“在普光桥东三里,三汊港水底,建不知何代,沉不知何时,相传已久。清咸丰六年(1856)大旱,里人入水探之,中有石址,与文阁基相似,周围数丈,方石砌成,一无泥藓,循行其上,中央有小石屋,屋脊俨然,水冷异常,不敢深入。岸有小庙,居人谓奉丁相公神。”另据黄晓帆《江南旧影》介绍:“乃丁堡伍大夫祠,供奉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建祠年代不详,后改为学校,称伍大夫小学。”
  西楼
  在今大通桥北,一名古楼。相传明代妓女素晖所居。袁箨庵士旦制西楼曲即此。另据《续记》中“西楼并非在双林,素晖居穆溪,在今吴江城外。按:西楼废已久,无址可寻,前辈辩论俱无考,惟镇原有西楼,姑志之,以存疑。附赘二绝:棹歌渔唱两缠绵,绣户曾开桥北偏,却恨年华似流水,西楼早已付寒烟。吴江城外穆溪头,何必争墩费讨搜,此地清游证明月,素晖终古擅风流。”
  陆珩府尹第
  在原上横街中段,明嘉靖中归于沈秱之弟沈恒,并开为街。同时开市中河。因古时屋之南称前,屋之北称后,故原陆府之南,即今称陆府前。清末建有过街楼财神堂,下置陆府唯一遗存石元宝一枚。此石元宝至今犹存。
  沈秱中丞第
  旧第在今沈家桥北,为宁国丝绢公馆,即“式好堂”,而开府新第则在大通桥,今废,宁国丝绢公馆旧屋今尚存。
  乡贤姚学塽第
  在原钟秀楼西南,今姚家弄8—10号,分东西两条轴线,原堂名为“玉彝堂”,今尚存,门前有石元宝一枚。此弄1—2号三开间二进深建筑为姚学塽后代姚其湘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双林人梁希为其女婿;12—15号是清末风格,四开间一进深建筑;姚氏“传玉堂”和“映玉堂”,同为姚氏后代所有。这3座建筑至今尚存完好。
  郑祖琛中丞第
  旧第在永丰桥北,后在原塘支湾西建新第,家住原宝带桥(打子桥)西北,双林人称“宝书堂”。新、旧中丞第均在郑祖琛被罢巡抚官后毁,而老宅一直保存至2000年。四进三开,加一临河偏房并带廊,水研口三个,更楼一间,地窖一座,南一进为藏书楼,称“宝书堂”。据郑氏后人所述,“宝书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郑祖琛任广西巡抚前,在双侍母病时所建,“宝书堂”藏书逐年增加至三万余册卷。至清后期成为江南民间五大藏书楼之一。后因火而毁,仅存后三进。2000年,被当作旧房改建拆造时,许多镇民与郑氏后人力谏郑祖琛故居不宜拆造,而应本着修旧如旧原则,以便保护双林名人故居,然未果,此故居终毁于一旦,惜哉!
  徐有壬中丞第(徐有壬旧宅)
  在环兴桥(河界桥)西南,今尚存,建于清道光年间,今雨花庵弄8—10—14—16—20号,坐北朝南,分列东西两条轴线,占地约1930平方米,五开间四进深,两侧有长廊,临河有石娇口2座。据原有砖刻所记,耕坞桥东北老宅第建于清顺治年间。道光年间,由徐有壬始建于河界河桥西南。清光绪十年(1884),由道台徐铸久重建,即现存建筑。另据徐氏后人徐德宏记:老宅长廊北末端有水阁,水阁有大石柱,共三层,而三层四面都是玻璃,其顶也为玻璃。因徐有壬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天文学爱好者,夜间在此玻璃阁内观察天象。另故宅正厅屋顶并列排有十二把钢叉,故此宅在双林有“钢叉墙门徐家里”之称。1989年3月,被湖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嘉遁园
  在虹桥东,原恭四圩东静室,属庆善庵,后归凌士麟。士麟号振湖,凌汉章五世孙,善针术。原园不甚广,后扩展,修池植竹,四周槿篱,内外桑柘梅柳,旁筑“荣藻亭”,池荷最繁,鸟啼鱼跃,颇饶机趣。早废。
  沈家园
  一说在沈家桥北东位置,即今双林中心幼儿园处。一说在环兴桥(河界桥)南,原灵寿院东,今双林中学北大门一带。沈秱府第后花园,属族共有,盛时,花木甚众,池可二亩余,皓月澄波,潜鱼游泳,清初沈宅被焚,园遂废。非园
  在石漾南,万元桥南堍,偏东南,清康熙年间钮匪石从原隐居处(长板桥)移居于此,并在这里筑书斋,背枕石溪,庭前数弓地编花峙石,自称“非园”,结花社唱和,有“身退止应安老屋,客来犹认作芳园”句。今有钱品荣发起民间造亭于万元桥南堍,启用“非园”旧名。
  涉园
  在宝带桥(打子桥)西畔,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柴东冈建,花坞药栏,秋菊更盛,多达百数十品,兴致所至,与同社诸子赋诗其中。
  湾西小圃
  在今凌家湾,凌介虹昌言创,宣城沈樗崖有记。其子与沈应钧、沈洪仁俱肄业于此。其北有荷花池,秋海棠最盛。清末尚有遗存,今已无迹可寻。沈樗崖有诗:“高馆署湾西,沄沄望欲迷,闲门乱水合,片石杂花低,人比岨崃逸,风疑罨画溪,狂奴态不减,乘醉漫留题。”遗迹尚存。
  梅花庄
  在花城,明章仲文别业。《郡志》有记刘基梅颂序:“吴兴章仲文筑室于花溪之上,环植梅,曰梅花庄。予与仲文交,敬其好学而知德也,乃效屈子颂桔体而作。庄后刘诚意庄,与沈元昭宅相邻,刘基及其子嗣即寓于此,遗迹可寻。”
  公余庄
  在镇北,今称工一庄、公云庄、归云庄等谐音名,占地约六七十亩,今仍有池塘。1980年,池塘四周残存太湖石,被移至今庆苑公园内。明南浔董份自凤林严氏处得之。四围桑柳,中划为池,芙蓉绕岸,菱芡浮波,多构台榭,邀名隽读书其中。《渔唱》:“高台曲榭绕川原,仿佛尚书旧泌园,瞥眼繁华过如鸟,梅花万树与招魂。”“屏除旌节寄耕桑,人说中丞老此庄,恼煞鹁鸽喧屋角,一天晴雨逐春忙。”
  三林庄
  在莫蓉观音桥南三墩村,明沈秱创。虽乏亭台,而树色花香,足消永日,里人蔡一山居此。北庄
  在今苕南邢窑白洋山村,沈锦章筑,种桃成林,花时招朋宴赏。沈三秀诗句:“此间添个夫人庙,社酒年年来赛花。”早毁。
  颦三庄
  在邢窑北,今称下平山,瓦平三,原称下颦三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俞涵创。内外涝田数顷,仿古井田法,开沟渠表封,畛植以桑柳,周以池沼,经营十数年,中建楼五间,课农之暇,退憩于此,颜曰“乐耕”,遂以自号。后归桐乡徐姓,现尚有土墩、围塘遗迹。
  懋哉别业
  在镇西谈家堰薝卜庵东,今该庵已重建。明谈应麟创,四周花木,夹岸垂杨,水阁河舫,足供游赏,一时名流如朱国桢、张宾虞、陈继儒等,均曾在此流连。
  梅雪窝
  在鸿墩,今显洪,为明处士吴庭旸之隐室,其徒张渊有记。《渔唱》:“梅雪先生隐一窝,逸民踪迹总蹉跎。月舟老去梦坡死,山鬼吹灯厨侧过。”
  也足轩
  在谈家堰薝卜庵后,明谈纯所创,大学士朱国桢题额,明崇祯十七年(1644)秋毁。清末轩额尚存,今已无迹可寻。
  锦香亭
  一说在水分墩上,一说在水镜寺,另一说在东岳庙位置(东岳庙尚未建前)。宇文淮诗:天落蓬莱一岛青,风流都入锦香亭。碧桃停槛春无力,瑶草穿阶地有灵。竹化玉龙苍雾湿,池藏金鲤绿波腥。洞门时有仙人遇,吹得箫声与客听。
  癖居
  在观音桥三墩,谈隆栋创,旁有先茔,植松柏梅桂,与同里闵毅夫、蔡长卿、吴东里、徐周道、施彦登、金仲和、庞振之辈往来吟咏,并自号也足斋。
  木石居
  在观音桥三墩,清康熙十一年(1672)沈雨桥、沈尔炜筑。墓旁丙舍,遍莳梅李桃杏,中有岸舫可以栖迟。今尚有遗迹可寻。练市王礼贤,小楷名宿,在双林墨河画苑时,双林籍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费新我为其题额:木石斋。
  伴石居
  在墨浪河北,大通桥(西高桥)东南(今双林丝厂,双西茧库一带)。古时称“盘龙府”。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张心、陶志泳筑,亭台高揭,累石曲廊,有半舫在二池前,古树葱郁,四时花果不绝。沈莪村曾得课读其中,取名为“伴石”。后徐艮庵、徐梅甫、姚谦艇、童静轩,亦先后寓此,苏门石塘多次来这里居住。清嘉庆三年(1798)始归吴心源,在这里筑祠,辟张氏墓地。伴石居故址、桐树、小井、方池花石清末尚存。里人始称吴家“桥楼”。后闵姓在这里筑室,一概毁弃,唯存旧屋数楹。后为蔡氏所得,莳花叠石,名曰“借园”。沈莪村诗句:“竹喧户外因风舞,人坐轩西为月留。”童静轩诗句:“风拂澄潭破月痕。”吴云村诗云:“绣球花发出墙头,一水乌桥日夜流。邻寺有僧能话旧日,斯人生死一林邱。柳枝旖旎亚花枝,花影莺声旧侍儿。生圹一坏池一亩,绝无人唱吊君诗。”民国初期,费氏在和睦兜另筑水泥混凝土结构半“洋房”后,这里费氏后人陆续离去,居住他方。而汪氏之“尚德堂”和私家花园“访园”在日寇侵占双林后惨遭破坏,今仍有二方池塘遗迹可寻。
  半亩园
  在今漾滩斗富兜,西南临风光漾。清嘉庆十年至十一年(1805—1806)间,双林金氏一支之金飞岩在原所居绿野堂西辟地创建。栽花叠石,颇饶幽胜,庭中牡丹最盛,花时名流吟赏不绝。清道光间,飞岩之子金翰流又建旷怡阁于西南隅,凭高眺望,则远山横翠,近水拖蓝。林树周遮,风帆出没,尽饶野景。姚镜塘入都同人置酒绿野堂《赏牡丹饯行赋谢诗》:“深红浅紫斗芳华,更遣朱栏翠幕遮。四座高吟联旧雨,百壶清酒泛流霞。却思燕市曾为客,每到花期苦忆家。忽对离筵倍惆怅,明年春色又天涯。”
  梅花书屋
  在环兴桥(河界桥)北,今称旗杆下。花溪沈绍梅春林所居,有老梅数本,紫藤虬枝盘亘,花开时清香袭人。
  柘柳草堂
  在耕坞桥北,广十数亩,与伴石居相接。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沈柳塘青筑。遍植柘柳,池水萦绕。中建堂,藏所刊四库全书提要,东际曲廊与含晖楼相通,花木丛茂,暑月荷芰,冬初芙蓉尤盛,后归吴晴椒刺史后人,里人通称“桥楼”。社坛基
  在盛林山桥西,俗名须弥地,约三亩,每岁春社,乡民集于此,社戏连日,今仍有此俗。
  月榭
  在东林七总管庙前,即吹台,今已复建。《吴志》:“高踞石漾东,绿荫环护,当风晨月夕,骚人逸士置酒其上,秋时看红叶尤佳。”范应期司成第
  在永丰桥(长桥)东北一大片,有月台,颇幽旷。范为郡城人,状元及第后,因子不争,隐居于此,逐渐败落,后归司寇沈演,现已无迹可寻。
  严我斯少宗伯第
  在荷花池头,宗伯父原有旧居数楹,宗伯在此成立复社,革新思想,后携我斯居荷花池头。自我斯中状元后,始迁郡城,其楼至清末时尚存,名状元楼。按严氏谱记:自清顺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六十年(1721),其中有七年时间住在双林,今已无迹可寻。
  沈澜太守第
  在今婆慈弄与沈河坊之间,屋后有泉穴,岁旱不涸。屋后对岸有澄心庵诸寮,槐榆盘郁。沈氏后裔至清末仍居此,后临街有小屋毁于兵燹,王良常太史澍双清草堂额至清末尚存。《渔唱》:“环兴桥侧读书堂,荡激泉波树色苍,月射窗棂丛竹响,牙签声共梵钟长。”
  李宗莲进士第
  在南競路东与俞家弄交口11—15号,今尚存。李宗莲字友兰,曾任湖南署黔阳县知县,辅长沙知县,擢郴州直隶州知州。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后佐浙江衢州军营,功保五品,并于故乡双林办民团,该第屋现占地约750平方米,三进深,梁架及轩廊雕刻精美,体量较大,内有“小姐楼”,2009年被房屋开发商损毁,第内原有清末“肃静”“回避”硬牌等遗物,在1980年左右被全部销毁。2010年,据李氏后裔李斯元寻根时提供资料所述,李宗莲老宅原位于耕坞桥一带,其他情况基本一致,老宅名为“荫德堂”。此进士第宅在2013年以危房为由被拆除西半部分。苕南吴宅
  在苕南严家板桥村,今尚存,清末建筑,占地约4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开二进深。
  罗汉里李宅
  在苕南西阳罗汉里村,现存三开间二进深建筑,清末建。有“克昌厥后”字样灰塑门楼,后厅有柱联尚存。建筑体量大,用材考究,装饰工艺较好。
  千亩山吴宅
  在镇西千亩山东汇角村港南,今尚存,三开间二进深,清末民国初楼厅建筑,坐北朝南,有轩廊,梁架,牛腿雕刻精美,抗日期间,吴兴县战时流动政府以及李泉生部队曾驻这里。
  镇西杨宅
  在镇西雉头村83号,系医生杨郁生故居(双林医院创办人之一),曾留学日本学喉科,回国后在杭州创办西湖医院。该建筑为三开间三进深,原大门前有一小河,现河已填没。宅楼今保存较好,占地约650平方米,正厅及前部天井完整无损,现仍有杨氏后人居此。
  孙万顺染坊
  在港北埭11—35号,原沿河廊屋大部分已被拆除。孙万顺是孙氏家属在双林开设染坊店号,人称“孙半镇”,分老、中、新孙万顺,互连在一起,坐南朝北向,新、中孙万顺为三开二进和三开三进建筑,占地分别为345平方米和720平方米,今仍有当年客户盛赞其诚实经营的“笃实辉光”门楼可见,其第三进楼厅后原有河埠,老孙万盛分列三条轴线,占地约785平方米。据《双林古桥·老屋》一书记:孙氏先祖孙访仙、孙湘帆父子,孙扑山、孙吉昌父子于清同治年间在此开设染坊,主染淀蓝、蜡染,以染棉布、土羊毛绒、丝织品等,从“笃实”走向“辉光”。至光绪中,家业迅速发达,置房扩展,取号“孙万顺”,堂名为“谕义堂”。后相继产生“行义堂”“思义堂”“敬义堂”“仁义堂”“和义堂”等。尚健在世染师有韩阿贵、王阿泉、潘万翔等。
  经堂巷高宅
  在双林镇经堂巷12—16号,现存三开间三进深建筑,建于清末民国初,占地约620平方米,坐北朝南,其中后两进建于清末,第一进建于民国初,为高氏住宅。高兴记米行
  在米行埭19—25号,坐西朝东,清末建筑,分列三条轴线,占地约560平方米,各处建筑木雕精美,保存尚好。据《双林古桥·老屋》一书记:咸丰十年(1860)高氏米业掌门人高菊亭开设“恒茂米行”,至清末民国初由高庄夫更名为“高生记”,后又在其北开设“高兴记”,由高义清、高尹石接掌经营,并在金锁桥另一侧塘口(万元桥南堍)由高子辉开设“高庆记”米行,由机器碾米生产经营,高氏米业是双林业界巨头之一。
  胡善庆旧宅
  在宝庆巷9—11号,坐北朝南,五开间一进深,二层楼房,民国初期建筑,用额枋承重,料较大,并雕刻缠枝花卉。胡善庆曾于底层开设“同泰康”中药铺。
  陈锡藩旧宅
  在财源弄6号,坐西朝东为新宅,建于民国初。坐东朝西为老宅,并在面临米行埭有一日用生产资料店。二宅由过街拱形桥楼相连,占地约400平方米,颇为美观,1947—1956年,陈氏新宅被辟为双林镇邮政所。
  王氏志远堂
  在小桥23号,由王氏筑于清中晚期,取名“志远堂”,坐北朝南,前窄后宽,三开间二进深,占地约250平方米。
  陆宅
  在东荡里32号,双林轮船码头东侧,坐北朝南。建于民国初期,三开间二进深,占地约300平方米,建筑东侧原有廊房,与东荡相接,北侧有大硚口,民国时曾用作码头,一直至1976年弃用。抗日战争时,国民军六十二师在西侧楼上架设机枪,抵抗日军入侵双林。双林妇产科专家刘冰心曾在这里开设诊所。
  沈裕生丝绢庄
  在永平里1、2、3、4、5号,南競路5、6、7号,坐北朝南,清中后期建筑风格,典型店铺坊特色,分东西两条轴线,前后三进深大门,后进木雕,横向花格窗保存完整,楼上红色广漆楼板,并有圆形团花雕刻栋梁、横梁,亦均有雕花金漆,至今光彩。曾开设双林著名“沈裕生”丝庄,包头绢庄,由沈桐君掌门,后至沈念慈时改“诚昌裕”丝行,并与江苏、上海等地丝商联合外销出口,分号有多家,该建筑占地约750平方米。成为仅存完整丝绢庄。
  陈氏宅第
  在虹桥弄路5支弄。清至民国初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东西两条轴线,占地约1500平方米,东轴线前后共四进,五进,其中有清中期天井青石雕花坛,这是我镇现存唯
  一,所用建筑材料考究,建造精良,雕刻工艺精湛。其中,北幢,原北临河,有廊椽水娇口,外形可见中西结合建筑风格。其内部,有半西式木楼梯,其形花彩色玻璃窗,厅堂天花板装饰一派西方色彩。所以,与南浔张石铭老宅不同,正好相反,一个是“金屋藏娇”,一个是“外洋内中”。这里有陈氏家族陈义昌、陈克勤等人居住。民国初,陈氏在湖州骆驼桥堍有生产资料经营业发迹史。
  虹桥蔡宅
  在虹桥路18—22号,双林望族之一。老宅坐北朝南,分别三条轴线,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体量大,营造精良,工艺精湛,外墙厚度达60厘米,内部大量砖雕、木雕,有人物、山水、故事、书法等,保存尚可,为清中后期建筑特色。蔡氏从元时由处士蔡希来双林定居,遂成望族。族中多人从官,但在位不高。如蔡商是兵驸使,恩科举人蔡原青等。其蔡蓉生以授为生,次年以贡生。官武义、桐庐教谕。后创蓉湖书院,著有《双林镇志》十二卷,《庚癸杂志》二卷,《梅花山馆诗文集》十四卷等。另据传,蔡氏在清末民国初时有一马夫张啸林,后成为上海滩三大帮会头目之一(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沈史曾旧宅
  在金锁路杨树弄1支弄10号内,坐东朝西,建筑分三条轴线展开而建,占地约700平方米,民国初期所建。风格基本按传统,扶梯、花窗等融入西方特色。传统木雕装饰保存完好,仪门上方书“维新气象”四字,沈姓为本镇大姓望族,爱国华侨沈炳麟、沈本瑛、沈庆同等均是该族人士,现沈澄衷及其子女居此。
  张公和米行
  在虹桥港望月路19号,建于民国初,张氏建筑原在虹桥路上有两处,一在原双林人民医院,“文化大革命”中改建双林人民医院;一在现位。这两处均为张氏所有,现存三开间二进深及偏屋三间,后天井一座,占地约500平方米,这里是张公和米业行对外营业之处,为双林三大米业行之一。张氏早期在虹桥港一带经营生活、生产资料。清后期才改营米业。民国时期,张氏后裔大都外出。郑元记布庄及郑氏住宅
  在浮霞墩三元弄2—9—11—13号,坐北朝南,建筑分为店铺和住宅,仅隔一条弄堂,占地约1000平方米。店铺建于清中期,为双林镇中布庄同业中之最。老房子在2008年年底被房管部门拆除改造。此布庄建筑极具历史价值,为江南古镇上商业用房之代表作,本地区独此一家,原有东南西北向四大墙门,大厅内做生意。20世纪50年代,曾作书场,后为供销社,2010年住宅完好,二进三开间楼房。1927年4月20日,双林人中共党员金鼎在“郑元记”老板郑同赓协助下,在住宅楼上秘密组织召开“清党”对象座谈会,这是双林镇最早一次由中共党员组织的会议活动,双林解放后,这里曾是中国人民银行所在地。
  金万堂
  在蒋家弄10号。“金万堂”是双林人对其百年名酒楼“金胜叙”宅第之俗称。其堂名为“纯德楼”。坐北朝南,分列东西两条轴线,占地约800平方米。前后三进三开。同时也称“里金万堂”。建于清中晚期。南宋时由徐州支系而来,分布于金家庄、金家兜,其中一支在斗富兜建“半亩园”,后在镇上置地建里外金万堂。其外金万堂原有私家花园,水榭亭楼,荷花池(藕湖)分北楼、南楼,直至1979—1980年建自来水厂后,花园消失。现只有“纯德堂”宅屋保存完好,可见江南平民大家宅第之貌。
  天成里陈宅
  在天成里2—8号,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清晚期建筑,占地约580平方米,装饰木雕精美,重兆陈四阿大所建。
  天成里胡宅
  在天成里3—11号,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清晚期建筑,保存较差,占地约
  530平方米,现在北端墙脚下有一尊“石敢当”,颇具特色。
  俞守纯俞杰甫旧宅
  在南石競6号、32号,均坐北朝南,分列两条轴线,三开三进深建筑,两处占地共约600平方米,保存尚好,为清末民国初建筑,其中一堂名“复善堂”。
  沈河坊9号民宅
  在9号原双林中心幼儿园内。现仅存大门和一进楼厅,较高大,建于清末,占地约210平方米,据传,原有“武状元”张某居此,前后进之间曾有石碑坊一座,今保存一般。
  东庄湾蔡宅
  在东庄湾2号、8号,其中2号坐北朝南,建筑分列三条轴线向北延伸至原芦菲漾,建筑体量大,用料考究,营造精良,占地约1350平方米,其中含有蔡氏祠堂一座(现辟为镇劳动服务所)。8号为三开三进深建筑,占地约580平方米,建筑内木雕精美,与泾县会馆相邻,这两处建筑均建于清后期。
  汪宅
  现存汪宅在现汪家弄4—6号,为三开间四进深建筑,建于清末,占地370平方米左右,内部木雕精美。原汪氏与现存汪宅南北相至达300米长,南部建筑现已无存。
  最后一座拆毁于2001年,即现双林丝厂北大门以南一带。这里汪宅称“尚德堂”,内有私家花园“访园”。历史上曾被日军驻扎作司令部,也曾辟为“祥和”茧库,生产资料仓库等。
  九思弄沈宅
  在九1思弄,清中后期建筑,坐北朝南,分两条轴线,占地约400平方米,两轴线间以备弄相隔,东轴线建造时代略早于两轴线建筑,原为沈绍梅、沈春林二人居此。
  油车弄蔡宅
  在油车弄32号、48号,坐北朝南。清末风格,三开间二进深建筑,占地约400平方米,保存尚好,原为蔡铨贤所有,开“生大南货店”。
  南競路潘宅
  在南競競路24—25—28号,坐北朝南。为清末民国初建筑,分东西两条轴线,占地约530平方米,内部木雕精美,保存尚好。
  许宅
  在金锁路44号,坐东朝西,清末风格,三开间二进深建筑,占地约400平方米,保存尚好。
  花岗石圆邦岸沈宅
  在河界桥西南,与徐有壬故居紧西邻,沈子庄祖上族人所建于清末。沈宅刚造好,家族即败落,并毁于火,仅存“花岗石圆帮岸”,为双林现存最完整、最漂亮的石帮岸。王英甫旧宅
  在菩提弄12号,清末建筑,原本不是王宅,王英甫在民国早期任双林保卫团总时居此。宅屋坐北朝南,分两条轴线,占地约900平方米,保存一般。
  蒋家弄汪宅一在蒋家弄7号,坐东朝西,清末风格,三开间三进深,占地约350平方米,双林汪氏一支,开设西栅汪氏米业。20世纪50年代,作盐业仓库。“文化大革命”中也作为抄家物资仓库。
  一在蒋家弄3号,坐北朝南,三开间二进深,民国初建筑,占地约310平方米,原为汪氏,后售与沈氏,保存一般。
  旗杆埭陈宅
  在旗杆埭25号,坐北朝南,民国初建筑风格,有两条轴线,占地约300平方米。抗战前后双林有名酒楼“三凤楼”主陈杏荪所建。
  港北埭陈宅
  在港北埭1—5号,坝桥埭1号,坐北朝南,为清末民国初风格三开间二进深建筑,占地约160平方米。
  双林粮仓
  在双林镇塘北,属双林粮食管理所,历史上双林是“天下粮仓”之一,京城漕粮提供点之一,双林塘北一带也曾有多座粮库,至今早已不见其遗迹。现有粮仓共7个,占地1350平方米,建于20世纪60年代。粮仓分列南北向排列,也曾被列为国家储备粮库之一,其中含有新型无木圆顶库多座。
  西高桥蚕房
  蚕房,在双林农村只是在养蚕时,农房前堂辟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有专门蚕房,现已不大可寻,此蚕房建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高桥西南堍约100米处,坐西朝东,结构为九连体,蜂窝状穹隆顶,保存完好,具有一定时代意义和建筑特色。
  大观楼
  在新市场(明月巷6号)。民国初,由熊蒲昌开设茶楼三层七开间一进加北附屋,占地约300平方米左右。在民国初至抗战结束,“大观楼”是一个双林各界“息事”之处。三楼为包厢,二楼大堂有堂戏之类活动。一楼为大众喝茶之处。“跑堂倌”有12人之多,外加服务小姐5人,还有晚上茶室。经过抗日战争,大观楼开始败落,三楼还存二楼。解放初经改造,与天韵楼饭店合在一起,成为既有二楼天韵楼饭店,又有底层茶室。不再称呼大观楼,直接改称国营“天韵楼”。
  赵宅
  在凤凰路31号,建于民国中后期,仿西式立面。赵作富所建。解放后曾作为双林镇财税所。20世纪70年代后期,双林墨河画苑在这里筹办。现保存较好,赵氏后裔仍居于此。
  九思弄2号陈宅
  在九思弄1—2号,坐北朝南,为四开间一进深楼厅建筑,建于民国早期,由重兆陈四阿大之子所建。1958年,曾作为双林大公社所在地,后为双林人民法庭所在地,保存尚好。
  西荡航船埠头(双林航船埠头)
  该荡自明代双林开埠后既有,整体呈“凹”形,坐东朝西,南北为驳岸,东侧设河埠,占地约1060平方米,在1956年重新复修成现样,故保存尚好。2011年2月,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轧米车间
  在双林镇塘北路,今双林粮油公司内,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房屋,占地约125平方米,建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使用。
  第三节祠坊
  一祠堂
  据民国《双林镇志》记载,历史上共有祠堂56座。其中,贞节祠1座,孝子祠1座,圣祠1座,总管祠1座,个人祠4座(凌汉章祠、沈敬斋祠、凌振锋祠和朱自闻祠)。各宗室祠堂分别为:沈氏7座,吴氏4座,郑氏3座,姚氏3座,陆氏3座,凌氏3座,金氏2座,徐氏2座,张氏2座,黄氏2座,顾氏2座,严氏2座,孙氏2座,费氏、汤氏、蔡氏、谈氏、杨氏、朱氏、俞氏、唐氏、钱氏、汪氏、曹氏、陈氏各1座。
  这些祠堂大都已不复存在,只有少数几座尚存,已作他用,或只存残垣断壁。本志续记贞节、孝子、天佑圣、总管,以及郑氏、黄氏、蔡氏祠堂。
  贞节祠
  在万元桥南东堍,面石漾。清康熙十七年(1678)范西怀、蔡开宗等人创建,始在药师庵内,祀明以来烈女29位。后因祠迁大悲阁,阁圮圮,迁碑亭东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蔡汝炳捐资移建此地。戴铨代郑祖琛作记,刊碑砌于祠壁,后毁于咸丰年间。
  曹孝子祠
  在西阳,祀宋曹清清代父受刑,敕封孝子,建祠于墓侧,子孙世守不绝,至今人呼曹公堂(详见苕南庙宇)。明嘉靖八年(1529)郡守万云鹏复建于府学尊经阁,后配颜鲁公为忠孝二祠。
  天佑圣祠
  在土山效一圩,祀宰相赵普、吕蒙正。
  吴总管祠
  在禹王宫后,祀元巡检吴宪卿,即是吴氏始祖,征江西有功,后屡显灵,仁宗敕封总管。至正元年(1341)三月立庙。至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祠裔吴焕勋改造。道光二十五年(1845)毁于火,第二年又重建。
  郑氏祠3处座
  在西港口,称郑氏支祠。清道光十七年(1837)郑士和与族人同建。
  在新开河,称浦江十三支。清嘉庆十七年(1812)郑柳门建,即孙苏门故居,这里曾开设双林镇西小学,现地块已出卖给一个印刷厂建厂房,仅剩户对一对,砌于东墙壁上石碑一通。
  在俞家弄南,清嘉庆十八年(1813)郑芹圃建,并有石坊。
  黄氏祠2座
  在俞家弄称黄氏支祠,今存,大门上方可见“黄氏支祠”四字。清咸丰八年(1858)黄祖诱与族人同建,徐有壬有记,咸丰年间毁,后又重建。在镇北原碑亭西,即渔捕桥兜,清乾隆二年(1737)黄鲁章建。
  蔡氏祠2座
  在虹桥西南,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蔡景荀与族人同建已废。
  在东庄湾。现劳动服务公司所在地,何年建不详,今保存完好。
  二牌坊
  双林明清时期各类牌坊共33座,其中大部分为“节孝坊”,其次为贞烈坊、孝子坊、百岁坊和绣衣坊。除新绢巷汤氏祠前的牌坊为木质外,其余牌坊均为石质结构。由于战火,兴建各类公共事业建筑和农村水利机埠等原因,这些牌坊均毁。目前在农村各机埠机坑和导水渠中还可见其构件踪迹。
  绣衣坊
  在原东兜头,原为陆总宪府前。今新建巷南口。明成化中,由锦衣卫正千户陆壬建,其坊在清乾隆四十年(1775)冬圮。后柱石尚存,至1975年柱石在原位上可见,再后柱石不知去向。明永乐三年东西二林合称为双林后,双林绫绢兴旺,特别是龙眼突出的“倪绢”,更是名扬京城。上贡绫罗绸缎量逐年上升。朝廷更需真丝织品绣上龙、凤等图案的产品,而东兜一带绣户猛增,因此锦衣卫正千户陆壬在此建石坊,以表之。
  百岁坊
  在茅家弄东,今虹桥路与俞家弄交口处。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为镇人百岁翁茅汶山建。汶山是茅鹿门后裔。府县祥准建坊,赐云缎表里,粟帛银两,并有寿诗五律,和者甚众。
  烈女坊
  在东岳庙门西,清雍正十一年(1733)为烈女简氏而建。旧志和东西林汇考记述相同,唯续记为贾姓。县志也作贾姓。
  贞女坊
  在三墩谈氏墓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为谈贤耀聘妻郑氏建。
  贞烈坊3座
  一在闵家桥北为杨逊元聘妻烈女沈氏建,合葬墓在坊后。一在耕坞桥堍,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沈丹五妻王氏建。
  一在虹桥西南,郑氏宗祠前。清嘉庆十六年(1811)为文学郑景澜妻陆氏建。
  双节坊
  在原露印庵前西南门,今万元桥北堍堍西北约50米处。清乾隆十年(1745)为汪承瑾妻吴氏,汪本润妻吴氏建。
  祖孙双节坊
  在虹桥东南,清道光七年(1827)为蔡存忠妻许氏,蔡肇隆吴氏建。
  妯娌双节坊
  在渔捕桥兜,黄氏宗祠前,为黄绍庭妻王氏,黄绍纶妻沈氏建。
  节烈坊
  在南石競,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曹世勋妻陈氏建。
  节孝坊19座
  1.在花城姚子含墓前,清雍正十三年(1735)为文学姚德谟妻潘氏建,旁有墓庐,孙麟筑,额曰:“深竹书屋”。
  2.在圣堂兜,徐景滨墓前,清乾隆六年(1741)为徐王臣妻莫氏建。
  3.在旧庵弄东金氏屋前,清乾隆十三年(1748)为金元德妻姚氏建。
  4.在盛林山南姚氏墓前,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为姚汝业妻吴氏建。
  5.在耕坞桥北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吴庭询妻施氏建。
  6.在百零两庄(此庄在何地,今已无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陆瑶京妻徐氏建。
  7.在耕坞桥西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陈森远妻孙氏并继妻吴氏合建。
  8.在水镜寺侧,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顾德培妻沈氏建。
  9.在长善桥西北,清乾隆十年(1745)为何人所建无考。
  10.在留婴堂后,清嘉庆十一年(1806)为文学沈邦培妻凌氏建。
  11.在浮霞墩,清嘉庆十三年(1808)为沈文盛妻莫氏建。
  12.在石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徐声璜妻金氏,徐耀庭妻宇文氏并建。
  13.在虹桥西,为费运天妻倪氏,费汉章妻杨氏合建。
  14.在小虹桥南,清道光七年(1827)为沈之溁妻严氏建。15.在小虹桥南,为沈之浩妻陈氏,沈之瀚妻戴氏建。
  16.在小虹桥东南,沈秱祠前,清嘉庆十六年(1811)为沈汉仪妻莫氏建。
  17.在板桥西堍,清嘉庆十八年(1813)为俞元震妻郑氏,俞元恺妻金氏,俞锦溥妻秦氏,俞锦诏妻张氏总建。
  18.在虹桥港西南岸,为袁炳如妻沈氏建,墓在坊后。
  19.在耕坞桥西北,清道光年间为钱宏远妻吴氏建。
  节孝木牌坊
  在新绢巷东北汤氏祠前,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汤文炳继妻王氏建。
  孝子坊
  在镇东北千家兜,明天启四年(1624)为孝子沈子章建。子章继父被倭虏,挺身赴救得生还。族人司寇演有传,后改建于皋亭山别业。
  姑嫂双节坊
  在岂三圩郑贞女、郑孙氏墓前,为明郑贞女、郑孙氏建。
  第四节寺庙观教堂
  民国《双林镇志》记载:有寺、庙、庵、院、宫、堂64座,其中39座在镇区,最早是建于唐代德宗贞元年间(785—805)水镜寺(市志作贞观)。另外,还有建于唐代咸通十二年(871)和唐大顺二年(891)的澄心庵和庆善庵,其他大都兴建于明、清二代。
  这些寺庙还不包括乡间小庙庵,如果以明代最盛时双林镇人口2万人计算,平均每500人就拥有一座庙寺,可见当时宗教信仰之昌盛,称双林为“水乡佛国”并不为过。
  清末,双林镇上出现洋教士,由杭州传入。第一站是双林莫蓉(儒林)沈家兜,创办天主教传道会,并于光绪十三年(1887)买地建造教堂。1904年在双林镇开教,1925年建造双林天主教堂。基督教于1901年在双林建造基督教堂,从此洋宗教在双林地区入户。
  双林寺庙众多,却于清中晚期逐渐衰减,主要毁于兵灾匪乱,特别是日寇侵占双林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各种原因,许多僧人还俗,庙宇少人甚至无人管理,被移作他用,如粮库、茧站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无一幸存。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许多寺庙得以复建,香火重燃,“水乡佛国”蓝图正在逐笔描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先后有天主堂、耶稣堂、东岳庙、水镜寺、福田教寺,吉祥庙、灵济寺、陶庵、广陵观等寺、观、教堂得以重建和扩建。
  至2010年,境内共有各类大小庙宇、教堂(包括民国6年《双林镇志》有记,2010年编纂镇志时调查统计数)共142座。对尚未批准重建、新建的,本志只对部分作历史简略记录,不作他用。
  一老镇区庙宇
  水镜寺
  在石漾东。民国《双林镇志·庙宇》:“以其在水中央也”,故俗呼水居寺、水晶寺。有响淳桥与东林相连,与西对岸东岳庙渡船往来。北面对岸是斗姆阁,南与文昌阁相望。该寺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北宋时成为湖州地区最胜丛林之一,南宋尤盛,僧人达数百人。至清末曾在水镜寺住持有名望高僧达13人之多。其中元代高僧中峰明本,与当时赵孟頫交往密切,现存有二人交往书信多篇,其他有月江、道坚、通慧(双林人)、释通、寂缘、照源、素志等僧人。明初常遇春攻湖,水镜寺僧人奋起抵抗,尽皆被戮,殿宇俱毁,后为吴氏墓地,并建有石牌坊2座。至明崇祯癸未(1643),复建。清顺治间在吴氏墓地南又重建。康熙三年(1664),僧人素志掘得瓷孟钵熙宁钱和古水镜寺石碑一通,因复兴,曹村金文通相国有“中峰传衣”额。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义塚,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佛阁倾圮,寺僧重建,规模依旧,其经书数量达数万册,故在镇上另设经堂(藏经楼),经堂所在巷被称为经堂巷,并沿用至今。但从清中期开始,水镜寺规模逐年缩小,至1932年时仅占原地四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块被政府划为蔬菜场。“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劫难,仅剩寺房朝西殿和后殿二厢房,小佛像数尊。1968年起,又成为苕南公社水产队所在地。1970年,所有殿宇被全部拆除,佛像移至澄心庵。后苕南公社又在此建水泥厂。建厂时,位于原响淳桥西北沿河处发现厕缸15口,可见水镜寺原僧人之多。该寺何时缘何山门朝西而建,已无从考证。清乾隆年间有徐蛟门鼎诗:古刹镜中央,山门对夕阳。幡幢林影密,钟梵水声长。岸泊渔家笛,檐飞估客樯。寥寥人境外,鸥鹭自回翔。
  现水产队已搬迁,经上级宗教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重建水镜寺。自1995年始,先后有上海玉佛寺、安徽仙山寺、桐乡凤鸣寺等多家寺庙和许多有志之士前来商谈重建事宜。与东岳庙之间原拉渡船已在1980年废,改建木梁,现已改建水泥平梁桥。2010年,开始由刘昌峰(释行妙)负责募资重建水镜寺,并任监院。
  东岳庙
  在万元桥东北约150米处,重建于2000年,该庙在历史上多变。原地为旧乡约所。清顺治八年(1651)始建,康熙中改为岳庙,后被火毁。乾隆三十年(1765)里人陈鲁传捐修,并募修敞厅、行宫、吹台。僧圣风建露印庵兼司乡约所香火。康熙间复建范承谟祠(即地藏殿)。顺治九年(1652)吴之荣于此主持乡约所,挂殿额“承恩”,后正式改为岳庙,挂“天钟正气”额,宁波陈一夔撰联:“纬武经文,事业昭垂两浙;精忠亮节,灵爽炳著千秋。”至道光咸丰年间,香火甚旺,东南角增设轿房,西北建楼房,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为圣诞,灯彩辉煌,铺陈华丽,吹台演唱,百戏杂陈。咸丰十一年(1861),庙殿毁于寇。同治七年(1868),里人募建寝宫,宁波人建敞厅,轿会人建轿房,从此庙事又盛。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因夜会滋事,有人提反对意见,遂自绝。(社火迎会详见丛录篇)抗日战争结束后至解放,东岳庙逐年荒芜,无人管理。1950年后,归双林粮管所做粮仓,此时只剩下大殿及二石狮。至1969年,此庙地归苕南公社农机站农机厂,拆除全部原有建筑,二石狮其一被翻入正南帮岸下,其二被翻人东南角帮岸下。苕南机械厂至1997年迁至东双林,该处重归丛林,由香客及各界人士募款重建。
  东岳庙为道教之全真教,龙门派,称振兴台,历史上归云巢山总坛梅花观纯阳宫。抗战前有嘉兴人汪达夫为嗣师(名含义,字明泉)。后有郑养云,名本铎,儒名延令,道号养云,下昂人,曾留学日本。此二人均曾任湖州古梅花观住持。
  文昌阁
  正名奎文阁,在石漾东南,虹桥港北水口,与水镜寺隔水相望。镇境内原无文阁。旧时镇人迷信,认为此前镇人考取功名者不多,皆因虹桥港北水口关锁未紧之故,遂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汤在文、俞厚村等聘请沈朗亭定基于此,募资筑基,建阁西向,于三十八年(1773)落成,四面轩窗,正对万元桥中洞,上奉文昌、武曲神像,由水镜寺僧主持。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姚镜塘有文记之。道光十七年(1837)郑祖琛又修,塾址加阔,护以石栏。咸丰十一年(1861)神像轩窗俱毁于寇,后又有里人重修。每年农历2月3日文昌诞辰,镇人群往拈香礼,礼玉局心忏一日。《续记》:吾村自沈莪村辛酉乡荐后断科三十年,辛卯文阁初建即有费筠塘荪登秋榜,甲午俞见林芬元乡闱又捷,嗣后科甲连绵,地理或不诬乎。此阁四面皆水,来往不便,原靠斗姆阁水镜寺僧唤渡往来。自清末、民国至1956年,一直无人管理,经风雨侵蚀,逐年圮垮,只剩花岗石基。1975年,又因船只经常搁浅于基石,航道部门用炸药炸之,但尚未成功,后于此基建立航标,引导船只过往。现基石基本完好。
  斗姥阁(俗称斗姆阁)
  在织旋漾东北,水镜寺北,谈家兜口,与水镜寺隔河相望,旧名指云道院。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本里全真道人姚文叔(字冲斗,号隐汉)募建。上奉斗姥,下祀吕祖,旁列草屋数楹,为修炼所,羽化即葬于其南。《双林续记》:清乾隆间,阁将圮。晟舍僧人法容募修山门,西创佛殿,名静梵禅院。嘉庆十一年(1806)阁下增设雷祖像,移吕祖像于右,设有仙方灵签,右侧设司药姚真人位。另《戴志》称:阁前建玉皇殿,又前为灵官殿,颜山门曰:玉清宫。清道光十七年(1837),阁殿将圮,里众修阁。徐吉士捐修玉皇殿及净梵禅院,蔡汝琳修灵官殿,蔡庆城同弟醇建孙真人殿于阁西。杨震山、丁玉琳、徐谦建殿楼于其后,专奉吕祖像,两殿庭均植梅树,门外铺石道,补种榆柳,又筑河埠二:一达宫门,一达院门,咸丰辛酉尽毁于寇。光绪年间,里人蔡养和重建阁。
  澄心庵
  在河界桥东北,现仅存古香樟树。俗名中庵、家庵,是镇区内在唐代所建造古寺庙之一,始建于唐咸通十二年(871),为千步报恩寺分此。明宣德年间由僧性曳海、熙堂创,共四房,曳海本是双林望族吴千一之裔孙,元中出家于澄心庵,在庵内演瑜伽术,为双林瑜伽开山祖。此后,多名法师在此开讲禅法。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谛辉住持杭州灵隐寺,迎驾御赐额并联悬于正殿。额曰:“禅门法纪”;联曰:“禅心澄水月,法鼓聚鱼龙。”
  太君堂
  在现双林医院西侧,和睦兜机埠南,老堂庙仅存白石门狮一对,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里人重建时所立原物。2011年,和睦兜河道被填埋筑路时,挖得放生桥额石,长近6米,“放生桥”三字清晰可见,此后不知去向。
  太君庙旧时称放生庵协顺庙,清嘉庆十二年(1807)里人重建,并供太君神于南堂,后镇上皂坊疏建观音殿及大殿、戏台等,庙极巍峨,香火甚旺。每年正月11日前后,数日演出,河舫歌酣,热闹非凡。华严庵(三官殿)
  在澄心庵北,原三元桥堍,本名法真道院,一名三官殿,羽士所居,后易僧。始建于南宋,几经毁坏重建。清雍正八年(1730)里人王德斋,谈静庵等人捐资重修殿宇,供天官、地官、水官、护法等神像,并修筑临河青石栏,殿前有焚纸炉,薜荔罨复,古色苍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作双林第一国民小学校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改作第九居民会,爱国路社区办公地点等。现存三开间,一进深,二厢房。
  民国6年(1917)《双林镇志》有记载的其他庙宇:六总管庙、大慈隐寺、护生禅院、太平庵、雨花庵、禹王宫、七总管庙、东林土地庙、药王庙、关圣庙、天宁阁、文昌殿、总管堂、财神堂、肖堂五圣、圣堂、观音堂、灵寿禅院、万善庵、万寿庵、潮音庵、茆蓬庵、曹庵、郑庵、白云轩、普度庵、庆善庵、三林土地庙、菩提庵、淇园庵、观音庵。
  二苕南庙宇
  福田教寺
  今称谢村福田寺,在谢村寺兜西岸,寺兜因寺而名。据万历《湖州府志》:福田教寺,县东谢村,本谢灵运故宅也,唐大中年间建。是当时湖州区境内二十七教寺庙之一。据当地村民介绍,庙宇除大殿、经堂等外共有99间,僧人130多人,占地约1万平方米,庙产田地100亩。多次损毁,几经重修。至“文化大革命”时仅剩僧人1名,后彻底被毁,现已批准进行复建。僧人1名,释演法,俗姓马,名建明。
  曹公堂
  民国《双林镇志》称曹孝子祠,在西阳西北,祀宋曹清(双林人)。清代父受刑,敕建孝子祠,墓侧子孙世守不绝,至今众呼曹公堂。明嘉靖八年(1529)郡守万云鹏复建于府学尊经阁后,配颜鲁公为忠孝二祠。至清初,曾奉昭应侯神像。至清末历经多次重修。民国时曾遭寇盗多次破坏。1956年,改建苕北茧站,后把庙宇、神像全部拆除,至今保留宋代原物石鼓凳石香炉和石人1尊(残)。2003年,在现苕北茧站旁复建,占地120平方米,每年清明节前后供人祭祀。
  民国6年《双林镇志》有记载的其他庙宇:白庙、水心禅院(唐代)、妙觉庵、广福庵、禅定庵、履塔庙。三莫蓉庙宇
  吉祥庙
  又名吉祥庵。在莫蓉七星村,民国《双林镇志》无记录。此庙为草庵。庙门上有“吉祥庵”匾额。2005年建,经宗教部门批准,占地1227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由当地信徒和徐某某、杨某某、陆某某共同资助完成。
  现庙内还供奉宋时兵马总监和刘猛漕粮押运官神像,称都天安乐王。而另一神像称本堂三爷,是刘伯温在花城时一位本地好友,在世时对民众倍加体恤,救灾平乱,后被奸臣所害,甚至死后还想着百姓安危,入殓时,头怎么也装不正,一直歪着,故又俗称歪头老爷。
  灵济寺
  民国《双林镇志》有记。在盛林山麓,创自元明,历代修葺,成丛林胜地。清咸丰初年里人郑、凌二氏妇人捐资改山门为金刚殿,又于殿东建土地殿,后修建僧楼,大殿西为安乐王殿,每年春社聚于此。咸丰八年(1858)毁于寇,只存金刚殿,后逐年兴建。民国时期,抗战时期,这里曾驻军队,战事数起。1995—2005年,由地方信徒和徐某某等人资助修建大殿,恭请佛像等。现已批准重建。
  灵隐庵
  在鸭沙兜自然村,再兴桥南,曾称再兴桥尼姑庵,现称“灵隐庵”和“广善堂”二庙。二庙相连,共占地面积1333平方米。历史上该庵颇负盛名,有宇屋90多间。相传“九缸十三坛”、“对合两划船”古花铜钿就藏在此地,确实也曾出土,流传于市场,据说是乾隆帝一次下江南时在此“歇脚”而赐。
  民国6年《双林镇志》有记载的其他庙宇:徐林庙、花城庙、宋富郑公庙。
  四镇西庙宇
  陶庵
  在陶庵前村,古称大四圩,真名净因庵,民国《双林镇志》有记。明代里人沈春渠别驾祠,供肖像,住尼姑,后住僧人。清乾隆年间废,后多次重建。民国年间败落,“文化大革命”期间废毁。1993年重建,占地1200平方米,并经宗教部门批准,供如来观音神像、陈周亲母像。在该庵败落时,僧尼散去,幸有村媪奉佛寓此,得以延续。
  今有万元坛传人王阿荣住庵主持。2010年,批获改庵为佛庙。
  广陵观
  也称广陵侯庙,俗称北石太君堂,在曹桥村。始建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广陵观所祀神像为广陵侯陆圭(双林人),其历史可见双林太君庙。广陵观是与石淙太君堂,双林太君堂相同,均为祀水神庙宇,有真实历史,从而使得三座庙宇至今香火旺盛,东至嘉兴、嘉善,南至德清、塘西,西至长兴、安吉,北至太湖各漤香客经常前来膜拜。除农历正月11日、9月16日两次重大佛事活动外,平时有拜太君,满月,周岁,满罗汉等活动。
  该观曾多次重建,并移作他用。1954年,改用作茧站。“文化大革命”中,庙基和神像被毁。1999年、2002年,进行重建和扩建,共耗资120多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镇西一些企业老板资助以及众信徒捐助。2002年7月,被批准为道教组织,改名为“广陵观”。占地4256平方米,其中新大殿占地373平方米,供奉太君神像,后殿为百子神像,东西各有厢楼相连。前殿相对有吹台,既可供各类佛事活动,又可祭祀演出。
  民国6年《双林镇志》有记载的其他庙宇:花桥庙、仁济庵、法昌寺、祈堂庵、药师庵、蘑卜庵。
  五教堂
  耶稣堂
  双林人俗称耶稣堂,其名实为“圣特耐堂”,属基督教。在化成桥北堍偏东。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苏州连环,南浔地区设循环司。由洋人葛麦思及夏治川边办学边开教,以华人曹子实开始传教。民国《双林镇志》记载: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而堂碑基石铭文为1919年建。教堂所办学校是常州、闵行、湖州、无锡、南翔、松江、双林等11所早期教会学校之一,称东吴第九小学,抗战前夕曾搬迁至南石競,更名为“石競小学”,抗战开始后停办。
  曾在双林教堂任传教士有夏治川、葛麦思、柏士英、吴直民、李云林,笔商张一山、郑得山、林之叶、章金森、彭茂颀、林启祥、章炳春、明美丽(美籍)、韩文伯、吴剑秋、王维翰、汤志范、赵兵荻。1966—1986年,教会曾停止活动。1987年后由徐英华负责,1995年神学院进修生张新琴负责,并于2008年升为牧师。
  2010年,教堂成立堂管会,有多名同工参与,传教范围包括双林、镇西、重兆、塘南、旧馆、苕南、莫蓉、马腰等地,历史上在苕南谢村有传教处,有专职传教人谢大泉负责,活动除礼拜外,还有唱诗、祷告聚会、钢管乐队等。区境内现有信徒2700余人。
  双林基督教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中断活动,教堂被挪作他用。1986年得以归还,1987年恢复开放活动。由于教堂年久失修,逐成危房。1994年,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和香港爱国同胞沈炳麟资助409600元,对原老教堂进行翻造,现大门右侧立有“香港爱国同胞沈炳麟先生为纪念母亲逝世三十周年,捐资重建双林基督教堂,一九九四年十月立”字样碑石。另一块碑石为“AD1920中华民国九年大关监理公会建,真理基础,南浔崔恒大,徐恒兴承造”。
  由于老教堂不能适应需要,于2007年在西高桥外(今称新教堂路)西侧购地面积6691平方米,投入644.5万元,新建教堂一座,取名“新恩堂”,于2008年5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有近万人参加,主堂门楼朝东为四层,高30.55米,堂内传教现代化大型多功能投影机及音像设备,并配有食堂、更衣室、唱诗、音乐等活动场所。
  天主堂
  在双林镇塘支湾10号,现双林中学东大门口。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外国神父马安德等人在这里租民房开教。民国初期双林属江西和杭州牧区,以圣女小德兰为主保。民国14年(1925),由神父马安德和魏振东购地1600多平方米始建教堂。三年后又扩建教堂及其他用房五间,193.42平方米。天主教罗马教廷在湖州设立总本堂,双林堂则由总本堂神父包壬道主持,民国中后期,由爱尔兰籍人陆凯、尹尔高等人先后在附属用房内开设西医诊所,边行医边传教。民国36年(1947),成立教堂所属“路加诊所”,由黄士谓医师主持,有2名护士。1953年外国神父回国,“路加诊所”由政府接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曾一度被双林中学用作图书馆和室内运动场地。改革开放后,在神父包壬道,修女薛云霞和众教友多方联系,教堂得以归还。1984年3月,由神父朱峰青主持复堂。1989年7月爱尔兰高隆庞会议后,神父柯德华来教堂视察,并资助双林天主堂整修与扩建,新增两层楼四间,教堂顶增设钟楼一座。
  现双林天主堂涉及范围有双林、镇西、重兆、莫蓉、马腰、轧村、旧馆、荃仁、苕南、鲍家兜、徐家桥等地,教友1000多人。有常驻神父、修女,并有教友服务性组织,每天举行感恩祭,以及其他圣事活动。
  历年主管神父有包壬道(杭州人,1928—1945年),陆凯(爱尔兰人,1945—1946年),尹尔高(爱尔兰人,1946年6月),姜绍齐(浙江平湖人,1946年6月—1946年12月),包壬道(1947—1983年),朱峰青(浙江淳安人,1983—1995年),李富平(陕西周至人,1995年9月—2001年),李刚(陕西户县人,2002年至今)。
  另一处天主堂在莫蓉沈家兜,初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姓薛者引入杭州教区外国人传道。
  第五节古文化遗址及现存古建筑
  一古文化遗址
  洪城遗址
  在洪城村南侧(今属南浔马腰),双林塘河北岸,面积约1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西部以夹河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腰圆釜,泥质红衣陶豆、牛鼻形器耳、双耳式圆形鼎足等。东部以夹沙灰黑陶和泥质灰黑陶为主,器形有镂空高把豆、鬶、罐等。石器有刀、斧、锛、镞等。遗址保存完好,遗物丰富。该遗址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奴隶主洪氏的土城遗址,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太湖流域发展史有重要意义,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丁泾遗址
  在双林苕南西阳村东,丁泾自然村,属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丁泾塘河西侧断面发现马家浜文化地层堆积。采集到腰圆釜、牛鼻形器耳、圆锥形鼎足、鳊鱼鳍形鼎足、豆把、穿孔石斧、印纹硬陶残片等标本。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邢窑遗址
  在双林苕南邢窑行政村村委会西侧,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盛林山遗址
  在双林莫蓉与镇西黄龙兜村相邻处。属新石器晚期,面积约2.5万平方米。曾发现夹砂红陶鼎足、泥质陶竹节把壶口沿、印纹硬陶片,饰回纹、云雷纹、水波纹、弦纹和席纹等。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点。荣村遗址
  在双林苕南三田漾石桥头村藏缸圩。属新石器至春秋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曾采集到标本:夹砂陶有鱼鳍形鼎足、泥质灰陶竹节把、罐、钵、印纹硬陶饰曲线纹、米饰纹、云雷纹、水波纹、田子纹、方格纹及一原始青瓷钵。
  谢村遗址
  在双林苕南三田漾谢村,属春秋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调查发现大量唐宋时期建筑用砖瓦,还有少量夹砂陶鼎足、泥质红陶片、印纹硬陶残片等。
  宝塔漾遗址
  在双林莫蓉儒林村渔船墩自然村北。商周遗址,面积约1.3万平方米。曾发现有夹砂陶鼎、豆、罐、壶等,泥质陶片、竹节形豆把和少量印纹硬陶残片。
  环桥(前营桥)遗址
  在双林莫蓉儒林村环桥一带,商周遗址,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遗址西部发现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灰陶和印纹陶残片。1992年7月8日,儒林村环桥西北侧坟头村砖瓦厂原堆放砖坯处取土时发现南宋青铜器窖藏。同年7月9日—16日,经市博物馆抢救性清理,出土青铜器12件,其中青铜提梁卣、三足炉、方形盘、壶6件,经鉴定为二级文物,青铜鼎三级文物。
  效五圩遗址
  在双林镇西土山村效五圩自然村西部,商周遗址,表面发现泥质陶豆残把,饰有弦纹、划纹、戳印纹,另还见有印纹硬陶片。
  俞家兜遗址
  在双林镇西土山村俞家兜,属新石器时期至春秋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曾采集到泥质灰黄陶豆把陶片、夹砂红陶、印纹硬陶,饰有回纹和方格纹。
  花城遗址
  在双林花城村。新石器时代晚期。1989年3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000平方米,1975年冬至1976年年初,湖州博物馆配合开河工程对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发现湖州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较完整木构窖穴并出土珍贵文物多件。其中,有精美黑皮陶出土,对进一步认识湖州地区良渚文化特色提供新的思路。花盘兜遗址
  在莫蓉花盘兜及西湾村以西桑地一带,西临鹢泊漾,文化层埋藏较深,疑有唐宋时期墓葬,时间跨度约为新时期晚到商周、唐宋。
  山后头遗址
  在莫蓉花城山后头自然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新石器晚期至商周。
  二古建筑
  东南角吴宅(见本章第二节)
  雉头村杨宅(即镇西扬宅)(见本章第二节)
  西高桥蚕房
  在双林镇西高桥西南堍,坐西朝东,结构为九连体蜂窝状穹隆顶,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时代意义和建筑特色。
  罗汉里李宅(见本章第二节)
  姚学塽进士第宅
  在双林镇姚家弄8—10号,坐北朝南,分列东西两轴线,原堂名为“玉彝堂”。姚学塽为清嘉庆元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郎中等职。
  姚氏传玉堂
  在双林镇姚家弄12—15号,四开间一进深,传玉堂和映玉堂同为姚学塽后代所居。
  姚氏映玉堂
  在双林镇姚家弄1—2号,三开间二进深,此宅为姚氏其湘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为其女婿。
  孙万盛旧宅(见本章第二节)
  大观楼(五十年代天韵楼)
  在双林镇新市场(明月巷6号),清末民初改造成现存样子,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约200平方米,七开间,原为三层楼茶楼,既是老字号茶楼又是老字号饭店。赵宅
  在凤凰路31号,坐北朝南,占地约250平方米,前后二进,民国初风格仿西式立面。解放后曾作为双林镇税务所办公地,保存较好。
  高氏米行(见本章第二节)
  高宅(经堂巷)(见本章第二节)
  胡善庆旧宅(见本章第二节)
  陈雪藩旧宅(见本章第二节)
  陆宅(见本章第二节)
  西荡航船埠头
  在双林镇西荡埭,镇安桥东北,坝桥东南,明末清初开埠,整体呈“凹”型,坐东朝西。南北为驳岸,东侧设河埠,现存河埠石研步曾在1956年整修。占地约1100平方米,为湖州地区唯一。2011年2月,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沈裕生丝绢庄(见本章第二节)
  潘宅(南競路)
  在南競路24、25、28号,民国初建筑,内部木雕精美,占地550平方米,分列东西两条轴线。
  陈宅
  在虹桥路5支弄,坐北朝南,分列东、中、西三条轴线,南北共三进,分清中期、清末和民国初三阶段建造,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用材考究,建造精良,雕刻工艺精湛,保存较完整。
  李宗莲进士第(见本章第二节)
  蔡宅(见本章第二节)
  蔡宅(见本章第二节)沈宅
  在金锁埭、杨树弄1支弄10号,民国初建筑,占地约680平方米,分三条轴线,仪门上方有“维新气象”四字,木雕精美,保存完好。
  黄氏支祠
  在俞家弄8号,坐北朝南,清末咸丰年间造,曾重建。分列东西两条轴线,是双林现存二祠堂之一,保存较差。
  张公和米行(见本章第二节)
  卫生院旧址
  在现双林丝厂托儿所,坐北朝南,是1956年建造的二层砖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占地约300平方米,建筑四周空阔,保存较好。
  汪家弄汪宅(见本章第二节)
  沈宅(见本章第二节)
  陈宅
  在旗杆埭25号,坐北朝南两条轴线,占地约300平方米,建于民国初。初时,为双林传教士居此。抗战时,三个日本翻译员居处。解放初,双林最早卫生院曾建立于此。
  王英甫旧宅(见本章第二节)
  蔡宅
  在东庄湾2号,是陆府前蔡氏祠堂。除祠堂外,建筑分三条轴线,占地约1350平方米,建筑体量大,用材考究,营造精良,为清末建筑。
  蔡宅(见本章第二节)
  泾县会馆遗存
  在东庄湾6号,三开间二进深门楼。几经修葺,保存较差。
  陈宅(见本章第二节)
  俞氏旧宅(见本章第二节)郑元记(见本章第二节)
  “金万堂”宅第(见本章第二节)
  陈宅
  在九思弄1—2号,坐北朝南四开间一进深建筑,民国早期建筑,是重兆陈云轩在双林之宅第。抗战前后,曾作为民国时双林镇镇公所、民国吴兴县路东办事处等,解放后曾作为双林人民法庭,保存尚好。
  启泰当铺
  在今墨河画苑西侧、庆苑公园西北,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建于清同治年间,清末双林镇四大当铺之一,曾作粮库,以及粮管所属食品厂,现已双林粮管所出卖给私人。内部结构损坏严重,外墙近一半保持原状,石灰石墙脚保存基本完整(50米×35米×1米)。
  钮裕成丝绢行
  在双林镇沈家桥南堍,四开间门楼,四进深,西旁有打线弄,原为前店后机房工场,是双林镇清末由经营丝绢转营丝绸业之仅存房屋遗址。
  耶稣堂、天主堂(见寺观教堂节)
  其他
  双林镇现存市河及石研口、石砌帮岸、石板弄。澄心庵古香樟树和梁希故居古银杏树都值得保护。第五章方言词语
  双林土话是浙北吴语中的一种方言,俗称“双林闲话”。在音韵、词汇等方面介乎于湖州、桐乡、德清、新市等地方言之间。属地区母方言,古八调,以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为基调,但又不同于湖州、桐乡话,每出口第一字较重,如“好花拉”(意思好不好)。保留吴语中的古浊音,如鱼读“嗯”、鱼鳞读“嗯厣”,但也有共具特色和同语,如“虾”称“弯转”,如“慢”称“百坦”,而“百坦”吴语中是“百儃”,儃又是古语中双性语,一指“慢性子”,二指不经刻苦努力,就有福有寿,为褒义,故双林方言中有“坦得来”口语。另一个出现频率较高有“安耽”,居家无事,称“安耽”或安安耽耽。双林方言中问话“你到哪里去”,称“耐到咕里去”,这中间“咕”字发音很难正确注音。
  双林方言词语之意指表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续表1-22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石街
相关专题
砖街
相关专题
石路
相关专题
水镜寺
相关专题
东岳庙
相关专题
文昌阁
相关专题
斗姥阁
相关专题
澄心庵
相关专题
太君堂
相关专题
福田教寺
相关专题
曹公堂
相关专题
吉祥庙
相关专题
灵济寺
相关专题
灵隐庵
相关专题
陶庵
相关专题
广陵观
相关专题
耶稣堂
相关专题
天主堂
相关专题
洪城遗址
相关专题
丁泾遗址
相关专题
邢窑遗址
相关专题
盛林山遗址
相关专题
荣村遗址
相关专题
谢村遗址
相关专题
宝塔漾遗址
相关专题
效五圩遗址
相关专题
俞家兜遗址
相关专题
花城遗址
相关专题
花盘兜遗址
相关专题
山后头遗址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还金亭
相关作品
见一亭
相关作品
碑亭
相关作品
纸罐亭
相关作品
楫印桥楫印
相关作品
丁家堂子
相关作品
西楼
相关作品
陆珩府尹第
相关作品
沈秱中丞第
相关作品
乡贤姚学塽第
相关作品
郑祖琛中丞第
相关作品
徐有壬中丞第
相关作品
嘉遁园
相关作品
沈家园
相关作品
非园
相关作品
涉园
相关作品
湾西小圃
相关作品
梅花庄
相关作品
公余庄
相关作品
三林庄
相关作品
北庄
相关作品
颦三庄
相关作品
懋哉别业
相关作品
梅雪窝
相关作品
也足轩
相关作品
锦香亭
相关作品
癖居
相关作品
木石居
相关作品
伴石居
相关作品
半亩园
相关作品
梅花书屋
相关作品
严我斯少宗伯第
相关作品
沈澜太守第
相关作品
李宗莲进士第
相关作品
苕南吴宅
相关作品
罗汉里李宅
相关作品
千亩山吴宅
相关作品
镇西杨宅
相关作品
经堂巷高宅
相关作品
胡善庆旧宅
相关作品
陈锡藩旧宅
相关作品
陆宅
相关作品
陈氏宅第
相关作品
虹桥蔡宅
相关作品
沈史曾旧宅
相关作品
天成里陈宅
相关作品
天成里胡宅
相关作品
沈河坊9号民宅
相关作品
东庄湾蔡宅
相关作品
汪宅
相关作品
九思弄沈宅
相关作品
油车弄蔡宅
相关作品
南競路潘宅
相关作品
许宅
相关作品
王英甫旧宅
相关作品
蒋家弄汪宅
相关作品
旗杆埭陈宅
相关作品
港北埭陈宅
相关作品
双林粮仓
相关作品
大观楼
相关作品
赵宅
相关作品
九思弄2号陈宅
相关作品
轧米车间
相关作品
贞节祠
相关作品
曹孝子祠
相关作品
天佑圣祠
相关作品
吴总管祠
相关作品
郑氏祠3处座
相关作品
黄氏祠2座
相关作品
蔡氏祠2座
相关作品
二牌坊
相关作品
绣衣坊
相关作品
百岁坊
相关作品
烈女坊
相关作品
贞女坊
相关作品
贞烈坊3座
相关作品
双节坊
相关作品
祖孙双节坊
相关作品
妯娌双节坊
相关作品
节烈坊
相关作品
节孝坊19座
相关作品
节孝木牌坊
相关作品
孝子坊
相关作品
姑嫂双节坊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盛林山
相关实物
土山
相关实物
庙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