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情提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198
颗粒名称: 镇情提纲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1
页码: 41-51
摘要: “明永乐时东林衰西林盛,始并二村改名双林镇。”(清光绪《双林镇志新补》)“双林旧名东商林,宋南渡后为聚商之所,故名。”(民国《双林镇志》卷1)“双林庐井千区,于郡城东南,称巨镇。”(明嘉靖四年沈稠《庆善庵新修观音楼序》)“双溪溪左右延袤数十里,俗皆织绢,于是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焉。”(明成化十一年张廉《重建化成桥碑铭》)。
关键词: 地方史 地方志 双林镇

内容

“明永乐时东林衰西林盛,始并二村改名双林镇。”(清光绪《双林镇志新补》)“双林旧名东商林,宋南渡后为聚商之所,故名。”(民国《双林镇志》卷1)“双林庐井千区,于郡城东南,称巨镇。”(明嘉靖四年沈稠《庆善庵新修观音楼序》)“双溪溪左右延袤数十里,俗皆织绢,于是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焉。”(明成化十一年张廉《重建化成桥碑铭》)。
   地理环境
  镇域
  区位位于湖州市东、荻塘南。东邻南浔镇、练市镇,南接善琏镇,西连和孚镇和石淙镇,西北界旧馆镇,介于北纬30°42′5″—30°51′33″,东经120°14′47″—120°22′01″。
  镇政府驻双林镇全兴路1号,距湖州30公里、南浔22公里、练市12公里,菱湖22公里、乌镇24公里、新市26公里,镇域面积99.6平方公里。
   人口明代,户不过百,人口千余。清代,最盛时有3400多户,人口21000多人。
  1951年,双林区辖镇和9个乡20129户、73967人(男40273人、女33694人),其中双林镇2359户、8725人(男4765人,女3960人),另居镇农户182户、720人;1964年,按现镇境统计,全镇总人口61595人;1982年,按现镇境统计,全镇总人口70822人;1990年,按现镇境统计,全镇总人口74753人;2000年,全镇总人口76532人;
  2010年,全镇总人口87778人,其中:农业人口54510人,居民人口14103人,外来人口19165人;汉族为主,苗、壮、土家族等13个少数民族130人。人口出生456人、出生率6.65‰‰,死亡686人、死亡率10‰,自然增长率-3.35‰。
  地位2005年2月,被国家统计局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第328位,2009年,进入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第68位,是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首批教育强镇、湖州市十大经济强镇之一。2004年,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确立双林镇为市十大中心镇之一。
  绫绢古镇双林绫绢发祥于古镇东林。南宋初聚商为墟市,元代有绢庄10座,设肆购绢。明永乐三年(1405),东、西林合为双林镇后,绫绢业发展驰名,有“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之称。明中叶,双林绫绢业繁荣,塘桥港两岸绫绢机户比邻相延数十里,至明末成为丝织绫绢大镇。清初,双林与南浔、菱湖成为国内三大生丝市场,各省商贾集于新、旧绢巷收购绫绢。清末,大小绢庄20余家,上海、苏州等地设分庄,绫绢销福建、温州、台湾等地及日本,盛时10万余匹。产品昔以包头绢纱出名、以“倪绫”著称。民国初期,四乡绫绢织机2000余台,几乎家家养蚕缫丝、户户织绫造绢,年产240万米以上。后因战乱遭到破坏,解放后逐步恢复、发展。
  传统宋锦被选为国家总理办公室和人民大会堂装饰材料;仿古绢被北京故宫博物院选为修复古画专用产品。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香港明天更美好”的“江山万里图”卷提供装裱材料,并由北京郁文斋设计装裱制作完成。2001年7月1日,《湖州日报》出版彩色真丝报(简称绫绢报),2001年11月,双林绫绢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荣誉称号。
  2005年是中国、阿富汗建交50周年,成功研制出绫绢质地2万枚邮票20枚丝织小型张作为国礼,邮票模块尺寸为13.5厘米×9.5厘米,由北京邮票厂印制图案。2008年生产的大提花祥云图案绫锦织绢用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获奖证书。
  建置
  沿革唐有村落,宋代村兴,属湖州归安县松亭乡太平里。宋南渡时,东林村聚商名商林,又称东商林,俗称东林。明永乐三年(1405)东林村衰,西林村兴,合东林、西林之名,改称“双林”。明洪武中,练市巡检司辖管双林,称双林墟市。清初设双林汛,清康熙后,巡检司移驻双林,遂为镇。清宣统三年(1911)六月废巡检司,成立自治公所。民国3年(1914)2月改自治办公所,民国17年(1928)改镇公所。
  1949年5月,建立双林区政府,驻双林镇,辖双林镇和苕南、苕北、蓉生、土山、莫蓉、和公、云北、云南、罗汉、新兴等10个乡。1950年6月改区公所,1956年1月,除双林镇外,苕南、苕北合并为苕南乡,蓉生、土山合并为镇西乡,莫蓉、和公合并为莫蓉乡;1958年10月,建立双林人民公社,下设12个大队,双林镇称镇大队,1959年3月将12个大队改建为11个管理区,同年6月双林镇恢复为吴兴县直属镇。1961年12月,重建双林区委,双林镇委隶属于双林区委领导,1963年9月,撤销双林区委,双林镇恢复为吴兴县直属镇,1975年6月,组建中共双林区工委,管辖中共双林镇委和5个公社党委,1993年撤双林区委。双林镇委隶属于南浔区工委领导,至2002年年底,双林镇(区)先后属吴兴县、郊区、南浔(派出)区,2003年起,双林镇属设政府的南浔区。
  区划历史上镇分四栅。清代,镇外乡村分镇东、镇东南、镇南、镇西南、镇西北、镇北六区块。解放后至1993年,双林区多有撤建。1993年10月,苕南乡并入双林镇,镇辖10个居民会、15个行政村。1999年10月,镇西镇、莫蓉乡并入,辖12个居委会、50个行政村。2001年5月,12个居民会合并、缩减为4个社区居委会,另增设1个,共5个社区。2002年4月,行政村调整为33个,有558个自然村。
  镇界北至苕南三济桥10公里,西北至苕南亭子桥5公里、镇西土山村10公里,西至镇西杨家兜5公里,西南至莫蓉华桥村10公里,南至莫蓉八字桥、兴隆桥10公里,东南至莫蓉七星村8公里,东至苕南化坛桥4公里,东北至苕南严家板桥和西阳丁泾。方圆南北直距15.9公里、东西直距11.5公里。
  社区、行政村2001年5月,双林镇区在原居民会基础上成立爱国路、新街、和睦、虹桥、板桥5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4月,农村有显洪村、跳家煽村、东双林村、岂山圩村、邢窑村、后坝村、黄泥兜村、西阳村、坞塍村、三田漾村、镇南村、水产村、漾滩村、赵家兜村、新丰兜村、曹桥村、周家兜村、土山村、千亩山村、勤裕村、黄龙兜村、倪家滩村、雉头村、吴家庄村、箍桶兜村、七星桥村、花盘兜村、儒林村、花城村、向阳村、俞家埭村、华桥村、莲花兜村共33个行政村。
  环境地貌镇境属水乡平原和太湖南岸典型塘浦圩田区,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村庄散落其间。作为江南有名水镇,临水居家,开窗见河,出门过桥。全镇有大小河道280多条,其中市级河道8条、区级河道8条、镇级河道41条、镇级以下河道230多条。
  有1000平方米以上漾荡39个,其中3万平方米以上大漾8个。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5.8℃(摄氏,下同)。无霜期247天左右、年雨雪日135天左右、年降水量11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大年降雨量1763毫米(1993年)、最枯年降雨量651毫米(1978年),降雨主要在梅雨和台风期间。
  名胜历史名胜双溪、花溪、织旋漾、墨浪河、盛林山,一方名胜还金亭始建于明,费新我发端重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林三桥(化成、万元、万奎),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幻漤古桥群、西荡古商埠、虹桥与望月桥、永丰桥、邢窑遗址、花城遗址、丁泾遗址7处,市文物保护点徐有壬旧址(镇雨花庵弄16—22号)、金锁桥、镇安桥、双花桥4处。
  交通陆路申嘉湖(S12)高速公路过境,境内段12公里,有一出口,通往嘉兴、上海、湖州市区。省道湖盐公路境内段18公里,县道境内段公路6条56.36公里。至2010年,建联网四级公路53条,总长136.7公里。
  水路镇境内通航河道16条,总长319.3公里,主要通航河道8条(新开航道6.1公里),总长123.15公里,其中国家级航道长湖申航道过境段新兴港至三济桥10公里、湖嘉申航道过境段至五谷塘桥12.5公里,水运直通上海、杭州、嘉兴、苏州、湖州等地。双林港踞北,湖嘉航道穿港而过,因保护三桥文物新开绕道航线6.1公里。
  公交2004年年底,达到村村通公路。汽车站占地6600平方米。每日250班次,其中快客45班、公交210班(含村级公交),日客流量3500人次。
  经济建设指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为50.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69亿元、第二产业38.0亿元、第三产业10.29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2010年为281.5亿元,其中工业276.72亿元、农业4.81亿元。
  自营出口产品交货值2010年为13.96亿美元。主要产品有服装、不锈钢管、漆包线、磨料等。
  财政收支全镇财政总收入,2005年21526万元,2007年26011万元,2009年28759万元,2012年32197万元。2008年,镇财政预算收入(可支配财力)5880万元;财政预算总支出为5880万元,实际执行数5883万元,其中支出主要项目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33.11万元、教育支出3115.47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3.57万元。2010年,镇财政预算收入(可支配财力)8880万元;财政预算总支出8880万元,实际执行数9551.23万元,其中支出主要项目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96.75万元、教育4350.9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869.46万元。
  金融至2010年年底,双林各银行储蓄余额分别为:农业银行41152万元,工商银行21234万元,建设银行26000万元,中国银行10651万元,农村合作银行71337万元,邮政银行12021万元。
  工业结构解放初,有发电、碾米等业。20世纪70—80年代,有国营粮油、酿酒、压敏胶带、食品和二轻工业中塑料、仪器仪表、电瓷、制锁等业。90年代初,乡镇企业成为工业主体,1993年后发展企业集团。1997—2002年经国有、集体企业转型改制,逐步发展为民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上市企业1家,2010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5家(10亿元以上2家),2013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0家(25亿元以上2家)。行业至2010年,镇境形成大集团企业为龙头不锈钢管产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纺织业、服装加工和自主服装生产、毛纺系统加工、特色磨具磨料生产、链条为代表机械标准件产业、建材业(水泥、木业、家具业)等特色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276.7亿元,成为江南经济重镇。
  功能区2005年1月成立,规划面积350万平方米。2006年,获市政府认定。2008年,为市级示范工业功能区。区内主要产业有不锈钢材料及制品、磨料磨具、新型纺织和服装等,有不锈钢管、电磁线、传动链条、纺织和服装等行业,久立集团、先登电工、磨料磨具等省市级明星企业,久立、湖磨、先登、双狮等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2010—2012年,推进金属材料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拉开功能区框架。实施58个工业项目,其中1000万元以上44个。“久立”年产2万吨输送用大口径管道及组件、“众立”年产4000吨石油炼化大口径不锈钢无缝钢管开工建设。
  农业体制1950—1951年土地改革。初行互助组,1954年春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冬实现高级社化,1958年10月成立双林人民公社,实行“一平二调”“共产风”,破坏生产力,导致困难时期。1978年后,实行生产责任制。1982年,苕南公社党委书记沈阿鼎倾听社员呼声,顶住压力,率先在三田漾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周边5个公社先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结构20世纪80年代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耕作制向粮、桑、油、经、饲、菜复合耕作制发展。90年代实行“双田制”,土地由分散向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农户种养自主,粮食耕作以单季晚稻为主,出现免耕抛种技术。21世纪,土地整治,规划水田、旱地、桑园、池塘种养面积,向集约化发展。2003年,早稻减至7846亩,晚稻51477亩,早稻连作双季稻基本退出。2010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晚稻61574亩、小麦3384亩、豆类10103亩、油菜17185亩、蔬菜11273亩、瓜类1779亩、花卉苗木316亩、桑园18605亩,效益农业1226户、20177.5亩。
  土地2003年,成立吴兴、南浔区,二区划界后,镇境土地84956亩,其中水田60338亩、桑园18824亩、内塘3164亩、旱地2630亩。2010年年底,土地860040亩,其中水田67435亩、桑园18605亩。
  收成1949年,镇境四乡粮食亩产200公斤,高于县平均亩产(159.5公斤)。1955年,亩均250公斤。2010年,晚稻平均亩产555公斤(最高585公斤)、大小麦亩产280—300公斤,粮食总产39343吨。油菜总产3087吨,饲养蚕种14671张,蚕茧产量656吨,淡水鱼产量7517吨,猪、羊、禽、兔饲养量分别为73254头、37044头、901280羽、41544只,农业总产值4.8亿元。
  现代农业1994年始,良田适度规模经营,镇西黄龙兜和尚庄女农民陈春英承包
  120亩,是湖州市43户百亩以上承包户之一,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01年承包境内苕南坞塍、镇西沈家兜、新丰兜等地500多亩,亩产早稻375—400公斤、晚稻500多公斤,以年售粮7.5万公斤,成为省售粮“状元”。至2010年,原“大寨田”“帮忙田”等建成标准田,实行种粮大户、果蔬生产户、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等规模经营,有吴家庄村梨子种植协会、吴家庄村食用菌(蘑菇)专业协会、双桥水产专业合作社(现代特色渔业精品园)、天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惠农粮油专业合作社、益农水果专业合作社、花卉蔬果种植园、星兴濑兔养殖场、花盘兜种兔养殖场、欣梅生态农庄、竹漾湾生态农庄、古镇科技葡萄园、绿甸园蔬菜精品园13个。同年,全镇效益农业2.02万亩,产粮1226吨。2013年,农业专业合作社32个,家庭农场7个农业科技2010年年底,全镇省级农村科技示范户、基地11处,农业科技人员
  380人(其中兽医师、农艺师、水利农机等22人,高级农民技师姚连珠1人),水稻育种专家章炳荣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商业
  商业街区镇区老商业街(港北埭、行前埭、外庙兜、新街、米行埭及虹桥港一带)渐趋没落,大都变为居民住宅。商业门店向新开辟爱国路、和睦路、复兴路、富强路、虹凤路发展。至2010年,实际营业门店近1000户,其中服饰鞋帽店最多,专营服装类店112家,多为品牌连锁店,共70余家,与双林历史上估衣业最多一年相近。
  其他依次日用饰品、副食品、通讯、手机、电器及饮食、蛋糕和其他服务行业。
  专业市场有湖州浙北机电调剂市场,位于双林镇跳家煽村,2001年9月开业,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双林农副产品贸易市场,位于和睦新村南侧,和睦路73号。双林毛纺城是一家专门经营毛纺原料专业性市场。初建于1998年,坐落于双林莫蓉花城。
  特产绫绢至20世纪90年代,常年出产30多个品种、100多个花色,销全国,出口美、德和东南亚各国。双林云鹤绫绢厂在双林绫绢厂基础上重组资产,更新设备,绫绢质量不断提升,研发成功古花绫、古耿绢,如故宫专用耿绢,日本专用疙瘩绢、鬼经、斜子织,韩国专用生绢等。
  名点名菜姑嫂饼、子孙糕、水晶糕、百果年糕、板羊肉(俗称琼脂白板羊肉)等。民国18年(1929)6月6日,在西湖博览会上“沈德大”姑嫂饼获甲级奖,又在国际博览会获铜奖。1953年,在双林召开的吴兴县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上,张桐声、殷桂喜、顾根生、姚福林等人所制的“子孙糕”和“水晶糕”供不应求。次年,在嘉兴地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上,“子孙糕”影响再度扩大。1989年11月,在杭州举行全省小点心展、评、销会,“子孙糕”被评为米粉类糕点第一名。2008年,“子孙糕”入选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商品贸易全镇商业网点3570个。2010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3亿元(2011年12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1亿元(2011年3.5亿元)。
  社会事业城乡建设
  总体规划1986年6月,出台《双林镇城镇总体规划》,1993年、1999年两次调整双林镇行政区划,总体规划相应调整。2002年,再次修订《双林镇域建设总体规划》,2006年予以修改补充。老镇区扩建成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2010年年底,城镇建设基本形成“南进、北延、东扩、西联”城乡建设格局。
  镇区建设至1992年,老镇区改建、新建坝桥、爱国桥、西高桥、板桥、和睦桥5座桥梁。至1993年,改造、新建横街、建德路、爱国路、和睦路、新街、凤凰路等街路。2004年,双林大道(维多利大道)竣工,东起爱国路、西至湖盐公路,长3800米、宽30米。2005年,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至2010年为6平方公里,建高级、次高级道路42公里,排污水管道58公里。
  重要工程除交通建设工程外,2004年,还铺设金嘉湖输油管道,镇境长12公里。
  2010年,铺设三济桥至儒林供水管道15公里,主管线直径800毫米。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示范村,2006年建成华桥村,2007年建成赵家兜村(新农村电气化村和绿化示范村)。2004—2010年,在“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实验示范村”“中国魅力水乡示范村创建”等工程中,建成千亩山特色村、“魅力水乡”曹桥示范村,创建合格村道路硬化率达100%,通往行政村主干道达到四级公路标准,通往自然村道路宽3.5米,通户道路宽1.5米;逐步拆除农村露天茅坑,农户家中基本安装无害化卫生间,逐步建立并普及农村公共厕所;2010年年底,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工业污水进入全镇污水处理管网系统,40%以上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全镇农村建垃圾收集房63处、垃圾箱2800多只。
  绿化与卫生镇区有公园1个,面积0.5公顷。2003年起,建设生态镇。2010年年底,镇区公共绿地17.6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2.2平方米;全镇绿化率达35%以上。同年底,镇境省级卫生村1个、市级卫生村2个、区级卫生村3个。医疗卫生
  乡镇卫生院1981年2月,双林镇卫生院并入双林防治医院(现双林人民医院),莫蓉卫生院在镇南设镇南门诊部。1999年1月,苕南乡卫生院并入双林人民医院,同年5月设立双林人民医院镇北门诊部。2000年1月,莫蓉乡卫生院、镇西镇卫生院并入双林人民医院,分别设立双林人民医院莫蓉分院、镇西分院。
  双林人民医院前身双林卫生所(民办),1952年11月建。1960年1月,与双林镇联合医院合并为双林人民公社医院。1962年11月,双林人民公社医院更名为吴兴县第三人民医院。1970年10月,吴兴县第三人民医院改称双林防治医院。1981年5月,双林防治医院更名为湖州市(县级)第四人民医院。1983年,改湖州市双林人民医院。
  1993年,为浙江省“二级丙类”综合性县级医院,1996年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2006年1月升为省“二级乙类”综合性医院。系市级文明医院、省级“绿色医院”(花园式医院)和省级“平安医院”。
  医卫概况2010年年底,双林人民医院核定病床130张,卫技人员171人,其中执业医师78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89人。另有双林便民门诊部、姚医生门诊部、虹桥明皇牙科诊所、杭鑫塘牙科诊所等私人诊所。
  新型合作医疗1967年7月始,各公社全面实施队办合作医疗。1970年,实行社办。1979年至1984年年底先后停办。1992年,实施初保,各乡镇实施风险性合作医疗制度。1997年,实行大病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4月1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10年参加率达95%以上。2009年、2010年,施行单病种报销。同年,参加人数5.39万人,报销14.37万人次、报销金额1122.96万元;大病救助41人,救助金额40.56万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年9月15日成立,全镇所有村卫生室整合成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年,入选省首批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为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年,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有责任医生67人。
  计划生育1985年3月开始,原苕南、镇西、莫蓉各乡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至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下。2000年,首次取消晚婚率、放环和结扎指标,不再下达人口计划。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成为自觉行动,多数育龄夫妇领取一孩父母光荣证,部分夫妇按生育政策可以生第二胎。2010年,人口出生456人,3月,新街社区创建“优生两免、生殖保健、关爱女孩、艾滋病预防”等工作。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2000年后,社会养老保险逐年扩大至农村工业企业和个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确保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2010年始,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60元,80周岁以上补助90元,由政府财政发放。2011年3月起,分别由60元调整到90元、90元调整到120元。2011年10月始,城镇60周岁以上居民和现行镇区划内农村失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至年底参保2600多人。2011年年底,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2028人,参保率达66.3%。
  社会救助2010年,全境“五保”“三无”供养对象56人,其中“五保户”50人、“三无”人员6人,全部实行集中供养。2010年年底,全镇残疾人员1317人,其中738人在岗就业。实施托养10人、居家安养24人、实施基本保障工程189人,发放救助金50多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4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0人。
  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96张。
  老龄服务至2010年,除镇区老年活动中心外,各行政村均建立村级老年活动场所。
  居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为15387元,2007年为19642元,2009年为23242元,2011年为29591元。
  农村居民收入2000年,农民所得总额2.68亿元,人均收入4648元。2005年,所得总额4.09亿元,人均收入7403元。2010年,所得总额7.39亿元,人均收入13566元。
  居民住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乡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
  个人存款2000年,全镇个人储蓄余额4.57亿元。2005年为9.16亿元,2010年为18.24亿元。
  自来水与燃气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燃气普及率,至2004年达到100%。
  拥有轿车2012年年底,平均每个自然村有轿车8.1辆,每4.5户有1辆、每16.6人有1辆。
  电视通信2010年,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电视入户率达96%。乡村通邮率达100%。
  人文发展文化机构
  双林镇中心文化站文化机构主要有双林文化站,始于1951年8月1日双林镇民办文化馆,1954年改双林镇文化站。1987年10月,区、镇文化站合并,成立现站。双林镇文化中心1986年,双林籍香港爱国同胞沈善成捐资50万元,由镇政府牵头,发动各单位税前集资27万元,又从城镇建设费中挤出30万元,总投资107万元,在和睦路建造双林镇文化中心,1989年10月1日建成使用,其中综合性文化活动大楼1875平方米。中心文化站与之合并,内设七厅、一馆、三部、四室,下属1个厂、1家公司。
  开林图书馆前身是双林镇文化馆图书室,1951年设立,有图书1635册。1989年,香港开林公司董事长沈善恂捐资2万元作为图书基金,命名开林图书馆。2010年,藏书2.2万册,有报纸45种、期刊147种。
  墨河画苑、费新我艺术馆1979年1月,组建墨河画苑。1998年起,自负盈亏经营,为湖州市首家集书画装裱、收藏和营销于一体的文人墨客雅集场所。2013年12月21日,双林籍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110周年诞辰,费新我艺术馆开馆。
   地方标志性文化
  蚕桑丝绸与绫绢文化双林绫绢古镇,发祥于宋元,兴盛于明清。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双林典型地方民间文化—“绫绢织造工艺”先后成为南浔区、湖州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文化源于水路戏班(又叫“擂船班”)演剧。水路戏班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盛于晚清、民国初期,双林镇成为江南徽班、绍兴高腔班和昆戈班等地方戏班演出著名戏码头,业余京剧票友活动随之兴起,许多人皆谙熟京剧生、旦、净、末、丑角色,故双林观众欣赏戏剧要求高,演员在台上稍有不慎,观众即刻喝倒彩,故谚有“游过三关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之说。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第二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整理双林镇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等16个大类、209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65项、民间美术4项、民间音乐8项、戏曲1项、曲艺1项、民间杂技1项、民间手工技艺33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11项、人生礼俗16项、岁时节令10项、民间信仰22项、民间知识22项、游艺与传统体育及竞技8项、传统医药1项、其他1项,确定民间艺人和传承人15人。
  文体场所
  文化设施1982年10月,建成庆苑公园,占地5000平方米,由双林籍香港实业家沈炳麟资助。1989年,建双林镇文化中心。2013年,政府投资建成凤凰文化广场、费新我艺术馆,占地约2公顷。文艺场所有双林电影院。至2010年年底,全镇建有文化大舞台23个。
  传统武术双林向有“农隙习武”传统,闲暇季节由老拳师带领舞棒弄枪,蔚成风气。吴家漾、莫蓉儒林、镇西土山等村都有各色武术表演队,镇上素有“丝绢帮”“武拳帮”“渔船帮”等,2010年,还有许多人舞棒弄枪,强身健体。
  体育场所2007年,行政村、社区实施体育设施全覆盖工程,全镇33个行政村、5个社区安装漫步机、扭腰机、健骑机、健腹机、太极推手机等,健身路径54条,还有室外乒乓桌71副、篮球场22个,至2010年,健身路径增至75条,室外乒乓桌79副、篮球场47.5个。
  教育
  蓉湖书院清同治八年(1869),归安知县雷兆棠捐俸五百缗倡导,镇缙绅解囊助资,绅邑李宗莲、蔡蓉升、梁沅等11人筹办,张春助地,在和睦兜港西建院开办。
  书院长期费用由双林镇丝、米二业及儒业者捐款。光绪二十八年(1902)洋务运动起,诏命“书院”改“学堂”,蓉湖书院改称蓉湖二等学堂。日寇侵华,蓉湖书院旧址被焚毁。
  各级学校至2010年年底,镇区有中心幼儿园1所,托儿所2家、村幼儿班9个、标准化教学点11个。入园、入托幼儿1700多人,入园入托率达98%。小学有庆同小学、莫蓉小学、镇西小学3所,学生3482人,专任教师172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初中率达100%。完全高中有双林中学(省二级重点中学)1所,初中有双林第二中学、莫蓉中学2所,在校学生3034人,专任教师214人,初中升高中达98.03%、高考上线率达94%。成人教育有双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
  人物状元进士双林地方自古重学业科举。历史上状元有清代严我斯、陆肯堂、陆润庠3人;元、明、清三朝进士22人,其中元1人、明7人、清14人。
  立传人物双林名人众多,《人物传》立传有严我斯、陆肯堂、陆润庠、沈梦麟、张渊、凌云、凌奂、姚学塽、郑祖琛、徐有壬、蔡蓉升、李次九、丁是娥(女)、黄笃初、闵一帆、沈子槎、汤祖兴、梁希、费新我、沈炳麟、莫觞清、蔡声白、吴惠秋(女)、徐恩曾、朱兆衍、程静山等180余人。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廉
相关人物
江泽民
相关人物
沈阿鼎
相关人物
陈春英
相关人物
姚连珠
相关人物
章炳荣
相关人物
张桐声
相关人物
殷桂喜
相关人物
顾根生
相关人物
姚福林
相关人物
沈善恂
相关人物
费新我
相关人物
沈炳麟
相关人物
雷兆棠
相关人物
李宗莲
相关人物
蔡蓉升
相关人物
梁沅
相关人物
严我斯
相关人物
陆肯堂
相关人物
陆润庠
相关人物
沈梦麟
相关人物
张渊
相关人物
凌云
相关人物
凌奂
相关人物
姚学塽
相关人物
郑祖琛
相关人物
徐有壬
相关人物
蔡蓉升
相关人物
李次九
相关人物
丁是娥
相关人物
黄笃初
相关人物
闵一帆
相关人物
沈子槎
相关人物
汤祖兴
相关人物
梁希
相关人物
费新我
相关人物
沈炳麟
相关人物
莫觞清
相关人物
蔡声白
相关人物
吴惠秋
相关人物
徐恩曾
相关人物
朱兆衍
相关人物
程静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庆同小学
相关机构
莫蓉小学
相关机构
镇西小学
相关机构
蓉湖书院
相关机构
双林文化站
相关机构
双林人民医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