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双林绫绢文化及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166
颗粒名称: [叁]双林绫绢文化及民俗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23
页码: 27-49
摘要: 湖州地区凡有织机处,均盛行织歌。织歌为吴歌的一个分支,春秋时《采葛妇歌》:“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叹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为最早的吴越织歌。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有《夜夜曲》:“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明代有《湖妇吟》等。织歌经常在花楼机上由上下两人有节奏地对唱,拉机则由织工与机旁掸丝女士对唱,其曲调多为湖州地区民间谣曲。双林每逢清明节、端午节,在镇上明月桥畔(歌浪桥)举行织歌比赛。所谓比赛,其实是男女工对唱,女织工与女织工对唱。清同治后至民国初,双林织业公所出面组织,每次赛期三天左右,歌手男女织工均有,以男工居多,在桥堍隔河对唱。抗日战争前夕才逐渐消失。
关键词: 绫绢文化 民俗习惯

内容

一、吟咏绫绢诗歌选编 采葛妇歌 先秦无名氏 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尝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 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 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叹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机杖茵蓐诸 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饥不遑食四体疲。
   缭绫 唐代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 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 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 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禂。
   上复齐郎中 元代唐棣 吴蚕缫出丝如银,蓬头垢面忘苦辛。
   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
   吴兴竹枝词 明代谢肇猘 五月新丝白胜绵,轻罗织就雪花鲜。
   为郎制得双档子,官府头行不敢穿。
   双林包头 明代梁小玉 轻霞薄雾小香罗,傍着蝉鬟香更多。
   最爱春山缥缈上,横妆一带浅青螺。
   双林竹枝词 明代吴鼎芳 双溪溪水碧于罗,鸦轧机声比户多。
   大宅东庄横陆府,野桥塘北楼渔婆。
   双溪棹歌 清代姚文泰 闺中还往半邻娃,黑禄挑成学绣花。却笑负暄村老妇,芦锤千转手绵叉。侵晓衣冠上绢庄,满街灯火似黄昏。吴舲越舶纷来到,姚本风行遍四方。耕坞桥边涌墨流,一天砧韵动高秋。白红羞煞烧灰绢,晒向斜阳烂不收。
   姚本仲选本事 清代双林姚氏 织女篝灯午夜阑,西风妻紧角声酸。
   吾家本绢称加重,庇得人间儿女寒。
   春蚕词 清代周映清 自古西阮说蜀都,而今产丝只西吴。
   尚方岁制山龙服,除却湖州处处无 缫丝曲 清代严我斯 田家四月桑叶稀,鹁鸠啼雨乳燕飞吴蚕上山茧如雪,丝车索索鸣柴扉。车上少妇飞蓬首,两月辛勤露双肘朝忘沐栉夜无眠,哪得新衣缝女手!须臾府帖下乡村,里正仓皇来打门但偿官税苦不足,更向厨中索酒肉君不见富家儿女娇绮罗,吴绫越绢无人驮? 双绫与我 当代费新我 书画牡丹绫绢叶,一衬一托更增色。雅人谁不想绫裱,绫产双林世无匹。我书我画每整装,常欣花叶一乡出。云游四海壁间赏,俱有双绫在其侧。顿起乡思及我居,旧新门户绫相接。绢飘大地镇骄傲,绫我无联岂可默。
   题词 当代赵朴初 书画赖有装裱助,乃能挂壁增光辉。
   二、丝织品释名及绫绢地名
  1.丝织品释名 双林境内的蚕丝织品,主要包括绫、绢、绉纱、罗、绸、缎、绵绸、锦等众多品种,举世闻名。夏禹时,湖州地区丝织品称织贝(贝锦)。
  锦,《释名》: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坚瓠集》:“秘锦向以宋织为上。今称宋锦,厚如钱。”锦是以五色丝和金银丝织有文采的丝织品总称。诗云:“萋兮菲兮,成是贝锦。凡为织锦者,先染其丝而织之,则成文兮。” 缎,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先染丝而后织者曰缎。缎指 绢 绫缎地丝织品,熟丝所织,起源于宋,盛于明。缎地柔软而富有光泽,与多彩织锦技术相结合,是丝织品中华丽之品种之一。
   绸,《急就篇注》卷三颜师古注:抽引粗茧绪纺而织之曰绸。唐宋时,指茧丝下脚及丝绵纺成粗线织物,称绸,泛指长丝织物(今也 宋锦有称绵绸)。《蚕桑萃编》:散丝而织者曰绸,纺成双丝织者曰纺绸,单丝而织之称里绸。明清时,绸的概念改变,原来意义称绸则以绵绸称之。
  软缎,经线用桑蚕丝,纬线用有光人造丝作原料。光滑平和,色彩鲜艳,光亮夺目。由于蚕丝和人造丝吸色性不同,被练染后成品呈双色效果称双色缎。而根据经线根数多少可分双丝缎和单丝缎。
   丝绸制品 织锦,采用色织工艺,纬线色彩丰富,成品呈五彩缤纷效果,明亮,质地厚实,花形饱满,也有称古香锦。
   绨,《急就篇》注:绨,今称平绸。采用平纹组织作地,长丝作经,加棉纱或蜡线作纬,为粗厚的花素织物,《说文》:绨,厚缯也。
   罗,《天工开物》卷二:凡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相当于现代纱罗织物。双林区境有生产绞纱织物一类的罗。
  2.缂丝与丝绣 古代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宋代洪浩、吴自牧著书中称“克丝”。宋多位学者称缂丝为“刻丝”。清皇家均记作 “缂丝”。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应为“缂”。而“缂”、“刻”、“克”为音同而假借。探其究竟,缂丝织制时以小梭织纬,根据纹样多次中断以变换色丝,成品只露纬丝不露经丝,可见此“缂”字正合“通经断纬”的技术特点。
   明《格古要论》称:“宋时旧织者,自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宋时刻丝大盛。
  双林区境刻丝和丝绣也兴于此时,以适朝廷之需。由于刻丝图案相 缂丝作品《翠羽秋荷图》对较小,最初宫廷中只用书画包首、装裱。双林缂丝产品除织图外,另在周边绣上配饰图案,以适应朝廷做服饰之用(指御服等)。南宋时,宋徽宗赵佶对缂丝极为推崇,有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中国缂丝艺术发展达到第一次高峰期。双林的缂丝技艺,在这个时期,与绫、绢等其他丝织品一样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中,双林沈家桥北谢姓人家,以纯金银线、孔雀羽毛等名贵材料进行交会缂织,再配以部分手工刺绣,使作品雍容华贵,巧夺天工。民国六年《双林镇志》:“环兴桥北(沈家桥)谢姓尤为之,翠羽来自广东,而镂刻花鸟极工巧。”明成化时,双林缂丝、绣料、绫绢由锦衣卫正千户陆壬负责,在双林区境 《双林镇志》上关于绫绢的记载(周凯提供)内织造宫廷所需的这三种织物,并在双林镇东兜陆宪府建绣衣坊一座。此石坊柱石在1970年左右尚存。
   双林所产缂丝逐步为皇室所垄断,其特点是厚重、挺括,表面显现罗纹档纹路,用此缂丝做出来的宫廷服饰和其他产品有手感细滑等特点。
   明末清初,宫中所需缂丝织物除南京、苏州两织造局贡给外,还在宫中专设缂丝匠作专事御用缂丝织物。至嘉庆、道光后,江南
  一带的缂丝日渐衰落,甚至无人业此,双林谢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没落,甚至连名、号都被遗忘。
  3.绫绢地名 在双林丝绸和绫绢漫长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沉淀了丰厚的丝绸文化,形成了许多与丝绸和绫绢相关的地名,现择要记之。
   倪家滩:曾名倪家壖,位于双林镇西 明代丝纺品南,有南北两个自然村,村中多王姓。初无“倪家”之名,后因双林倪绫而成名,村中尚有倪家桥。倪绫原出双林东庄,自倪家独生女梅英嫁与该村王姓为妻后,梅英把祖传倪绫工艺秘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倪绫由此发扬光大,世代擅名。
  织旋漾:在双林镇东北苕南水产村一带,机织户环聚四周,故名。织旋又作织漩,其地在故镇(东双林)西、水镜寺之东,唐时已成村落。宋室南渡后尤盛。元时镇在东林,响铃、普光两桥前后皆市,普光桥东有绢庄十座,很是繁华。至清代,织旋漾清浅,可扬舲岸北,芙蓉掩映,秋月更佳。其东临吹台,西接大溪,中峙水镜寺,为双林游览胜地。
   今双林东庄湾口倪宅(引自《双林人文史话》) 纱机𪤆:实为土墩,位于双林镇北谈家堰西,即今苕南谈家兜西。明初,纱织机者聚此,故名。
  墨浪河:又名墨浪湖,在双林南栅耕坞桥东双林丝厂南侧。旧时这里多染绢皂坊,“染绢者漂此,水常呈黑色”,故名。元、明时,双林绢业大盛,染绢皂坊唯耕坞桥一带居民为之,矾绢必染皂,煮后“漂以清流”,染黑桥下之水,故有“耕坞桥边涌墨流”的题咏。今双林镇“墨河画院”即取意于此。
  老绢巷、旧绢巷、新绢巷:三巷均在镇上,老绢巷位于双林长桥北西、汪家白埭一带,宋元时,这里已是绢市,四乡机户携带绫绢聚在这里交易丝、绢产品。旧绢巷在闵家巷南东芦扉漾一带,东通来龙桥,元、明时吴氏居此,为估客收绢。老绢巷、旧绢巷设店收绢兴于元代,清初绢市东移,故以老、旧别之。新绢巷又称新开巷,在镇东兜北一带。明代,初为陆矩宅第,明末,东迁入沈孝廉构廛成巷。
  清初绢市移此,各商贾 墨浪河耕坞桥 老绢巷 旧绢巷 新绢巷收绢于此。清雍正末,绢丝业在新绢巷北端建造丝绢会馆,设绢庄公所,对丝、绫绢行业议事、估价、祭祀等工作,绢业散丝者皆集于此,后来被称作“新绢巷”。
  广福弄(街):广州、福建丝绢商人集于此,常年住这里,北通双溪码头,清初双林绢丝80%以上被这路客商收购贩运至南粤、东南亚及日本等地。
  光福弄(引自《双林老桥古屋》)泾县会馆:双林沈家桥北,清康熙年间泾县丝绢商及皂坊朱、胡、洪、郑、汪五姓及刘氏合建,除染绢外,经营绫绢运销江宁府,从事商业和议事活动。
  丝绢公馆:原称绢业公所、崇义堂丝绢公所、新公馆等,地处新绢巷。清雍正四年(1726),众绢行集资始建,头门为戏台,中堂额“崇义堂”三字,楼上供关公神像。新建时门外有跨街,墙上题四字“经伦亘古”,并有司馆人员居住管理。这里也是有文字可查的双林最早的裱画工场,各绢庄每日午前集中于此,收购丝及绢品,每年五月、九月的十二、十三日必演戏。咸丰年间两次失火被毁。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丝绢业董事沈肖严发起募资重建,后为镇上集会、文娱活动场所。新中国成立 泾县会馆旧址 丝绢公馆旧址(金国梁提供)后,因建双林人民剧场,大部分建筑被拆,现仅存一档门堂,曾作双林文化站。
   此外,双林境内还有一些与丝绸及绫绢相关的村庄名称,如莫蓉的丝绵兜村、苕南的桑叶浜村、镇西的纱机𪤆村等等。
   三、绢市、绢行与绢庄
  1.绢市 南宋时,吴兴郡城及武康、安吉两县的集市上有精美的绢,归安县东林、西林(今双林镇)的纱绢很受人赞赏,镇上已有集市收购纱绢的绢市。
  元代,湖州路西林旧绢巷有吴氏设肆收绢,东林普光桥东首,设有绢庄十家,每天早晨,乡人挟绢上市出卖,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外路客商也不少,至“辰刻散市”。
  明代,自隆庆、万历后,双林镇上有包头绢等专业市场的绢巷,主要销往福建、温州、台州及江苏等处,盛时销售量达10余万匹。绢庄以姚洪为显,在南京、苏州等地设分庄,与四方巨商交易。后转移至镇东的新绢巷。
  清初,绫绢生产主要集中在双林一带。镇上绫绢大户姚仲选生产经营加阔加重绫绢。随着绫绢形成专业生产规模,绢市“皆聚集于老绢巷和新绢巷,各省商贾收绢于此”。《双林镇志》卷八记载:双林镇的“新公馆,在新绢巷,雍正丙午年,众绢行建头门……裱绫各绢庄,每日午前集此,收乡人售绢,先后有序。”雍正末年,在新绢巷北端建丝绢会馆,设绢庄公所,不仅贸易绢匹,“贾散丝者必集于此”。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绫绢行销各省,远达日本,“业此者设分庄于上海、苏州,销路乃更发达,岁值银约十余万元”(《双林镇志》)。
  2.绢行与绢庄 绫绢的经营形式除自由经营外,还有专业经营的丝绢巷(蚕丝、绫绢、其他丝织品)和绢行,商人可分广行(客行)丝绢商、享广庄(居住在金陵会馆),他们都携重金来双林收购丝绢。
  广行:住双林广福弄一带。《双林镇志》载:“闽广大贾,投行收买,招接客商者。”以资金雄厚,收购蚕丝与绫绢,或囤积于镇上,待其他外地商人来此购买。每当小满旺季时,一日可达“万金”。广行还雇船直至乡村机户收购,称之“出乡”。
   抄庄:《双林镇志》:“代行家买者曰抄庄”,也称划庄。“抄庄可在店堂里,也可搭船下乡去收购。” 掇庄:亦称贩子、居间商。他们从绫绢生产者手中收购商品,又转卖给各行,居间获取小利。
   另一种形式是代掇庄充作乡货上行出卖者,称“撑旱船”。
  绢庄:开设在双林镇新绢巷与旧绢巷一带,经营者有商人,也有如沈孝廉这种身份而转向经商的人。他们虽说开办绢庄,其实经营丝、绫绢。《双林镇志》:主其事者有司岁、司月,皆衣冠揖让,权轻重美恶以定价,无参差,也无喧哗的内行人。
  司岁、司月是庄主(绢主)的助手,是否还具有伙友身份或是雇用者,难以考明。“售绢者曰机户,小绢主”。各乡丝绢小生产者,黎明持绫绢入市叫“上庄”,约辰时散庄,叫“收庄”。
   旧时的抄庄 清末,双林镇上有绢庄二十多家,经营范围较大的有陆府前弄徐同和绢庄,西栅港北埭有郑隆昌(业主郑其林)和老单信记(庄主单幼臣)绢庄,西栅斜桥兜有隆昌绢庄,木匠埭有新单信记(庄主单仲芳)绢庄等,都雇用职工,在上海设有申庄。此外,有黄鸿昌、陈礼堂、丰记绢庄等,镇上直接对海外贸易的有杭州人徐臣镛,联姻双林沈氏经营绫绢。专营包头绢的商店有沈裕升、郑万昌、沈合兴等。民国初年,双林镇上尚有绢庄七家,其中较大的有三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双林镇上有益农、经纶、泰丰、峰纶四家经营绫绢的商店,在江苏吴江黎里镇上有特约经销、代销店。1956年5月,浙江省丝绸公司湖州支公司成立双林经营组,镇上绫绢商并入经营,原料、生产、收购、销售统一纳入国家计划。同年6月,组建双林绫绢胶坊小组。1958年,建立吴兴县双林绫绢厂后,绫绢产品行销全国四百多个工艺美术和文化事业单位,出口美国、德国、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四、传说与风俗
  1.蚕花娘娘 从前有个小姑娘,貌似天仙,善良又聪明。一天在外割羊草,被
  一位仙女带到玉皇大帝那里,请她来管理后花园。小姑娘在这里学会了饲养天蚕,从孵种、喂叶到缫丝、纺织。虽然她在天宫生活十分舒适,但善良的姑娘想到人间还没有蚕桑,家乡人民还穿着十分粗糙的衣服,就决心重返人间,把蚕种、桑秧和纺织技术带给家乡人民。可是,她这种行为犯了天规,玉皇大帝便罚其变成一个马面人。
  人们赞扬这位姑娘的献身精神,让人们永远牢记功德,称其为蚕花娘娘。为纪念蚕花娘娘,人们特意在双林南20里地的含山建造一座庙,在蚕花殿里塑造一尊骑马的蚕花神像,当地人也称“马鸣王菩萨”,并定每年清明节为祭祀日。
  2.倪绫与梅英 明时,双林丝织珍品倪绫专供朝廷制御服和奏本之用,上有二龙,龙睛突起,光彩夺目,密实异常,为倪姓独家所织。据说,倪家有一女儿叫梅英,祖居双林东庄,所织倪绫颇负盛名,但有其家规:其织法传媳不传女。不料倪家世祖传至同治年间只独生一女,名梅英,聪明伶俐,父母十分宠爱她,因恐倪家绝技中断,便破家规,苦心传授于梅英。几年后, 蚕农自发到含山“轧蚕花” 拜蚕娘梅英嫁与双林镇西一个小村的王姓为妻。这个村一直靠织造绫绢来维持生计,可因技艺差,所产绫绢档次低,卖不起价。梅英心想,若让大家能织出像自己织得一样好的绫,全村不就变富了吗?于是梅英违规将祖传倪绫织造工艺秘传给村里人,使其开花结果,同时也向邻近纱机𪤆、里庄、雉头村一带传播,倪绫声誉更高了,还增加了纹绢、双凤绫、滕玫、喜鹊等花色品种。这个小村后来改称倪家滩,因著名的倪绫而成名。
  3.蚕花生日与请蚕花 腊月十二日为蚕花娘娘生日,这天为祭祀日,以祈求来年是蚕花旺年。蚕妇用红、青、白三色米粉做成各式圆子,供于灶前,并备酒菜,置“蚕花王圣”马张,香烛祭拜。蚕花生日这天晚饭前,用蒸罩一只,内置鸡蛋两只,猪肉一碗,米粉圆子四个,以及酒盅、筷子等具;再置蚕花娘娘纸马一张,排锭一副。并将盛有上述诸物的蒸罩端至门外,焚香点烛后,烧掉蚕花纸马及排锭。这时,邻里孩子把罩中实物一抢而光,抢吃越快,则来年蚕花越旺。
  4.困蚕花与烧田蚕 正月大年初一,蚕妇要困晏觉,意为焐发蚕花,又称“焐蚕花”。蚕妇平日早起,年初一起床要特别迟,身负“焐蚕花”大任,一年蚕事以妇功为主。困蚕花后起床,吃象征白茧的顺风圆,中饭吃长面。此俗城乡均通行。至正月半,农村中以竹、苇及其他草木束成火炬,缠上丝绵兜点燃,敲锣打鼓,舞火炬似流星,一边燃放爆竹,唱着祈求蚕花丰收的赞词,场面十分热闹,俗称“烧田蚕”、“照田蚕”。双林东乡附近乡人有元宵节缚草聚爆竹、揭竿于虹桥上焚之,诵唱“千竿高炬照田蚕,庆贺元宵乐事罩”的习俗。
   买蚕花 手工制作的“蚕花”5.轧蚕花与戴蚕花 在各种蚕事活动中,蚕花已演变成用彩纸或绢、绒做成,清明节前后,姑娘蚕妇都会簪戴、斜插于鬓边,称戴蚕花。参加“轧蚕花”活动必戴蚕花。另外,蚕花也插于蚕匾、蚕房门框等处,开春蚕期间,街市有卖蚕花。清明前后三日,蚕户人家到附近庙中祭拜蚕神。双林区境的青年男女到含山祭拜蚕花娘娘,熙熙攘攘,欢喜热闹,越挤越好,女青年希望碰撞男青年,无有生气,撞上认为可把轧来的蚕花喜带回家,得个蚕花廿四分。此风俗在明末清初尤盛,后世代相沿。今有市政府和当地政府组织“轧蚕花”活动,称“蚕花节”。
   蚕花是蚕农“轧蚕花”时必买的利蚕吉祥物
  6.织歌比赛 湖州地区凡有织机处,均盛行织歌。织歌为吴歌的一个分支,春秋时《采葛妇歌》:“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叹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为最早的吴越织歌。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有《夜夜曲》:“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明代有《湖妇吟》等。织歌经常在花楼机上由上下两人有节奏地对唱,拉机则由织工与机旁掸丝女士对唱,其曲调多为湖州地区民间谣曲。双林每逢清明节、端午节,在镇上明月桥畔(歌浪桥)举行织歌比赛。所谓比赛,其实是男女工对唱,女织工与女织工对唱。清同治后至民国初,双林织业公所出面组织,每次赛期三天左右,歌手男女织工均有,以男工居多,在桥堍隔河对唱。抗日战争前夕才逐渐消失。
   蚕花插在蚕具上养蚕吉利

知识出处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记载,东晋时期双林就已经盛产绫绢,到了唐代,双林镇绫绢被列为贡品,并远销日本。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以其轻似晨雾、薄如蝉翼、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而著名,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其生产流程工序繁杂而严密,是中国丝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历史、传承、发展以及制作过程和技术要领。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白居易
相关人物
苏轼
相关人物
唐棣
相关人物
梁小玉
相关人物
吴鼎芳
相关人物
姚文泰
相关人物
周映清
相关人物
严我斯
相关人物
费新我
相关人物
赵朴初
相关人物
宋应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苏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