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沿革与发展近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光淙淙》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13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历史沿革与发展近况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0
页码: 3—22
摘要: 石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湖州东南约22.5公里处,距杭州55公里,距上海120公里,东与双林镇、莫蓉镇、善琏镇交界,南连千金镇,西与菱湖镇新溪相连,北接和孚镇重兆,是南浔区西南重镇,全域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108个自然村,总人口约1.4万。
关键词: 石淙镇 历史沿革 发展近况

内容

石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湖州东南约22.5公里处,距杭州55公里,距上海120公里,东与双林镇、莫蓉镇、善琏镇交界,南连千金镇,西与菱湖镇新溪相连,北接和孚镇重兆,是南浔区西南重镇,全域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108个自然村,总人口约1.4万。
   石原名石冢,相传因石敬葬埋于此而得名。石敬瑭(892—942年),即后晋高祖,生于太原汾阳里,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石敬瑭的父亲名叫臬捩(nièliè)鸡,名字甚奇,并不像当时汉人的名字,所以欧阳修在著《新五代史》时就发出“不知得其姓之始也”的感慨,意思是他也不知道这个姓氏最初的来历。而根据当时另一位学者薛居正的考证,石敬瑭极有可能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裔,当时汉朝衰亡,关中京城动乱,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其子孙后代才逐步移民迁居到西部偏远地区。
   石敬瑭自幼沉默寡言,但熟读兵书战策,韬略十分了得,胸中亦有远大的抱负。据说青年时就受到当时代州刺史李嗣源的器重,后受到李存勖的提拔,成为李存勖、李嗣源的心腹大将。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在后唐“二李”和后梁大将刘鄩的交战中,石敬瑭一战成名。后随二李建功立业,凭借战功扶摇直上,借外势平定诸方势力,建立后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去史家对石敬瑭借契丹之力平定中原的做法并不认同,故对其的微词也颇多。但现在,我们对历史应该有一个更加客观、宏观的认识。假如今天还有人非要将契丹列为外族的话,那便是割裂了契丹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同时也抹杀了这个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成长、融合及统一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契丹本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一部分,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传》,属东胡系,原居于大鲜卑山,即今天中国的大兴安岭,而我在《辽史·地理志》《蒙古秘史》《黑龙江古代简史》《黑龙江志稿》《龙城旧闻》等古籍中亦找到了相关佐证。与此同时,我也惊讶地发现古代俄语称中国为契丹(俄文Kитaй),因为17世纪初俄国人进犯黑龙江时,最早的自卫反击战是居住在那里的契丹人发起的。在翻查史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石敬瑭不仅是骁勇善战、战功赫赫的名将,还是一位刚正不阿、勤政爱民的清官,着实了不起。
   石敬瑭的故事有很多,以下两则流传较广。
   第一则说的是当时石敬瑭管辖的地界特别乱,敲诈、勒索等事件经常发生。一次一名妇人状告一位军士,她对石敬瑭说:“我在门外面晒谷子,被士兵带来的马吃了很多。请大人明断。”妇人意思明确,即索要赔偿,但是这个军士坚称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两人争执不下。这名妇人跋扈的性格在本地可是出了名的,且每次起争执她似乎都有理有据,咄咄逼人,因此邻里受了她的欺负,也往往只能隐忍退让。此伎俩屡试不爽,妇人愈发嚣张。就像这次,军士虽喊冤枉,但难以证明清白。
   这时,石敬瑭就对断案的属吏说:“他们两个人争执不下,那用什么判断是非呢,你给我把马杀掉看看肠子里到底有没有谷子。有就杀军士,没有就杀妇人。” 官吏就地将马杀死,经查验马的肠子里没有谷子,证明是妇人在诬陷军士。于是,石敬瑭就下令把那个刁妇处死了。从此以后,当地坑蒙拐骗的事件就很少发生了。
   石敬瑭断案一方面效仿法家“秉公心、用重典”,杀一儆百,律法肃然,另一方面也尊崇儒道,讲求“礼义诚信”,这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化方式,收效也颇佳。
   另一则故事是一对兄弟居然互相把对方告上了官府。因为弟弟想卖地,自然先想到了亲哥哥,自家田地卖给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惜哥哥嫌弟弟出价太高。无奈弟弟只能把田地卖给外人。当时兄弟俩已分家,各自掌管属于自己的一片田地。弟弟那块田地地势很不错,所以很快找到了买家。
  价格双方都接受,但买家对田地的归属还是存在疑惑,“听您说,令兄已与你分家,到底是真是假?万一我把田地买走,哥哥隔三岔五地上门来,说田地本是属于他的,那该如何是好啊,不如先让哥哥立个字据,以防日后出现财产纠纷。” 哥哥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明明是你们做买卖,凭什么让我这个毫不相干的人立字据!他不肯签字,买家就不敢买,弟弟急了,就跟哥哥起了争执。
   县令一接下这个案子就十分头疼,弟弟告哥哥失德,哥哥告弟弟不敬,当时的律法都是粗线条的,管得了犯罪作恶,却奈何不了家务事,真是清官难断!思虑再三,县令只得把案子送到石敬瑭那里请他处理。
   石敬瑭当着兄弟两人的面,并没有马上断案,却做起了检讨,他说:“人之所以做不义之事,是由于我这个父母官新来,没有及时教育百姓,着实惭愧呀!”本来还争论不休的这兄弟二人,一听石敬瑭这么说,顿时安静了下来。
   石敬瑭又说,这个事情咱们先论是非,哥哥弟弟都讲得很有道理,但论人情,哥哥就做错了,因为作为兄长理应更谦让一些,而且弟弟的田地能够顺利卖掉,哥哥应该替他高兴才是。于是,他重重打了哥哥一顿板子。如此断案,兄弟俩都心服口服,县令也十分钦佩他。
   石敬瑭为官刚正,深得百姓爱戴,后来他虽用计谋登顶帝王之位,被部分人所诟病,但这些其实与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并不大,当地百姓心中的石敬瑭,依然是那个年轻有为、两袖清风的“父母官”。故石敬瑭葬埋之处,被当地百姓纷纷纪念,称为“石冢”。要不是1922年的一场大火,“石冢”这个地名恐怕一直会沿用至今,但是如果没有这场大火,那个新时代的更响亮的地名“石淙”可能就不会诞生。
   大火发生于石淙太君庙,此庙是当地一个精神性地标,始建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是用于祭祀宋代兵马都监陆圭的。
   古代一个人死后,能够被百姓烧香供奉的,大都有非凡的功绩。陆圭字朝璋,是有战功的名将。任泗州(今江苏泗洪、泗阳、宿迁、灌南、邳州市、睢宁及安徽泗县等地)兵马都监。《水浒传》想必大家都看过,梁山好汉最后归顺朝廷,与另一支起义军方腊作战。当时,陆圭所在的朝廷正规部队,责无旁贷地参与了平叛镇压的行动。他率部队与方腊为首的叛军在严州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大战,结果大获全胜。然而,当他率师返回经过钱塘江之时,却因舟覆而亡。为表彰功绩,朝廷追封他为广陵侯,他的妻子姚氏被封为锦花夫人,三个女儿亦分别被封为显济、永济、通济夫人,并恩准百姓在石淙荡东岸为其建庙供奉。
   陆圭同样是一个关心百姓的好官。跟石敬瑭当年一样,陆圭也走进了当地百姓的心里,他在任期间所施行的种种“善举”,在民间的口碑甚佳。就我了解,他做过好事不计其数,其中最大的一件好事发生于徽宗宣和年间,他“发粟赈饥”,致使“全活者以万计”。
   在了解陆圭生平事迹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石淙这个地方虽小虽偏僻,但历史上的名人掌故颇多,比如严尔珪、卜强、陆澄、姜兆熊这些名人奇人,尽管多是碎片化的资料,且散失于各大典籍之中,需要拼凑起来,但只要有恒心毅力,也能获得乐趣,当然,这些或令人拍案惊奇,或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我会在之后的章节里详细论述。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在当时,只要为官一任造福了一方,惠及了百姓,哪怕这名官员的品行方面有一些瑕疵,在民间的声望依旧可以很高。比如修筑湖州标志性水利工程頔塘的刺史于頔,史书称其为“‘凌上威下,骄横不法’的狂徒”,但民间却流传着他善待士人的事故。
   据记载,有一个名叫符戴的学者差人到于頔那里,请求他给钱一百万,供自己把匡卢山买下来隐居,于頔不但给了,还加赠了纸墨和布帛。另一个传说是一个叫崔郊的读书人,由于他写出了“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名句,于頔便把自己的婢女许配给他,还将四十万钱作为嫁妆。正史里曾以残暴闻名的官员,居然在民间有此番佳话,岂不是很奇怪吗?但是跟当时当地的经济、地理条件相结合来看,就一点都不奇怪。原来隋朝以前,湖州这个地方“水患成灾、民不聊生”,不是什么好地方,由于于頔修筑了頔塘这么个水利工程,消除了水患,才令它变成了百姓安居乐业之地,他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于頔与石敬瑭属品性有“瑕疵”的官员。但是陆圭却是意外的“完人”,经得起我反复比较和查证。可以这样说,论当官,陆圭不仅有战功,还有政绩;论做人,陆圭有操守,有德行,还有内涵。
   所以在民间,他比于頔和石敬瑭更受百姓推崇,身死之后能像神灵一样被供奉在太君庙里亦不足为奇。太君庙里除了他,还供奉着他的妻子和女儿。
  后来,民间开始流传陆圭夫妇和三个女儿皆是婴幼儿童的保护神的传说。农历正月十一和九月十六是陆圭及其三女儿的生日。因此,每年这两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从江浙沪一带来敬香朝拜、赶集、看京戏的人蜂拥而至,摩肩接踵,人数往往以万计。
   由于陆圭在民间地位特别崇高,所以太君庙失火对于百姓来说便是天大的事,最后当地政府不得不以更改地名的方式来息事宁人。
   大火发生的日期是1922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当时石淙正举行大型的庙会。太君庙外各种摊位鳞次栉比,庙内由“草头班子”演出的京戏名为《关公走麦城》,当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由于当时安全措施不力,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戏唱到关公被捉受刑时,为配合剧情,演员要放焰火,却不慎燃着旁边的布幔,顷刻间,大火弥漫开来,惊慌失措的观众争相逃生。但因通道不畅,许多人被堵在庙里。无情的大火足足焚烧了三四个小时,烧毁了一殿、
  二殿、子孙殿、厢房、化妆室和戏台等处,许多人在互相推搡挤压下难逃厄运。事后,经清理现场,发现踩死、烧死130多人,伤百余人,惨不忍睹。
   后来,国民政府重修了太君庙,还将地名也改掉了。这种做法倒很像宁波天一阁。许多人都知道,宁波天一阁名字来自《易经》中的“天一生水”,对于藏书楼来说,古籍很贵重,火灾是祸患,须以水克火。
   于是“石冢”就换了一个更响当当的名字“石淙”,因为对于当地百姓来说,陆圭当年的诸多善行是不可磨灭的,而在那个没有消防设备的落后的时代,火灾就犹如天灾一样难以抵挡,那么索性改名“石淙”,意为“浪声拍岸,傍水克火”。说也奇怪,自易名之后,再无重大火灾发生。
   日军侵华时期太君庙遭到日寇焚毁。新中国成立后太君庙改建为石淙学校。
  1993年5月,经浙江省宗教事务局批准,太君庙得以重建。
  2014年,根据太君庙发展需要和群众期盼,成立了石淙镇太君庙景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太君庙的整体开发建设和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石淙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0月,正式建立石淙乡。1958年10月规划属于善琏公社。1961年5月,独立为石淙公社。
   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石淙更以崭新的面貌迈入新时代。199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石镇,镇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为1978年工业总产值的数十倍,文化事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表明石淙正高速进行两个文明建设。
   石淙镇大事记如下:
  1987年7月,镇人民政府投资22万元,建造一所邮电大楼,全省乡镇级首家安装了200门程控自动电话,改善了通信条件。
  1990年10月6日,投资110万元,3.611公里新(溪)石(淙)公路建成通车。
  1991年9月29日,镇农机水利站被农业部农机司命名为全国先进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1992年5月3日,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吨粮田工程建设先进乡镇。
  1993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石淙太君庙成为宗教活动场所;1993年,被中共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州市“十强乡镇”;同年12月1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
  1995年11月28日,石淙镇邮电通讯大楼1000门3688程控电话全球接通。
  1997年1月16日,占地620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4平方米,设有200多个摊位,可容纳2000多人交易的石淙综合农贸市场竣工并交付使用。
  2017年,石人民和政府一起努力,依托“蚕乡花海”打造国家3A级景区,通过打造田园花海、彩虹滑道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石淙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的改革勇气,顽强拼搏、克难奋进,开创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2012—2016年,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镇GDP达到11.8亿元,比2011年底(6.8亿元)增长73.5%;财政总收入
  4092万元,比2011年(3019万元)增长35.5%;工农业总产值37.26亿元,比2011年(23.4亿元)增长59.2%;规划工业总产值10亿元,比2011年(4.22亿元)增长138.1%;工业增加值2.1亿元,比2011年(0.9亿元)增长
  133.3%;固定投资3.75亿元,比2011年(1.4亿元)增长167.9%;工业性投入2.4亿元,比2011年(1.41亿元)增长7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360元,比2011年(29367元)增长5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64元,比2011年(14500元)增长73.5%。
  201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1亿元,增长8.5%;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51亿元,增长27.58%;规划工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27.2%;固定资产投入4.85亿元,增长28.13%;工业性投入2.58亿元,增长7.86%;服务业投入2.27亿元,增长63.07%;实现浙商回归引进省外到位资金0.8904亿元,增长37.6%;实现全年财政收入0.5543亿元,增长33.5%,其中国税收入0.4038亿元,增长23.22%,地税收入0.1505亿元,增长7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9.3%。
  201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5亿元;财政收入0.61亿元,同比增长17.8%;规划工业产值累计完成11.35亿元,同比增长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完成0.4134亿元,同比增长43.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服务业投资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
  118.3%;实现浙商回归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36亿元,同比增长52.7%;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9元,同比增长9%。
  2019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全年红”,实现财政收入
  6369万元,同比增长4.39%;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94亿元,同比增长14%;规上工业利税1.66亿元,同比增长4.9%;完成规上工业利润8765万元,同比增长10.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3亿元,其中完成工业性投入1.64亿元,同比增长73.79%。
  2020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5034万元,同比增长28.58%;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48亿元;规上工业利税0.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
  2012—2016年,镇政府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充实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资网络,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力争招引好项目。累计实到市外内资3.15亿元,实到外资1122万美元。成功引进总投资超3000万元项目11个,其中注册资本500万美元外资项目2个。
  2017年,镇政府做好“三零”科技等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与实地集团进行洽谈,打造浙北地区独具规模的生态景观园,推动农旅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地产发展。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谋划产业项目招商工作与园区建设同步进行。深入推进“低小散乱污”企业整治,积极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示范镇创建工作。
  2018年,镇政府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狠抓重点项目推进,启动小微企业园建设和项目招引,加快推进东方丝绸科技项目。实施5个重点“零土地”技改项目,大力推进“零土地”招商,成功引进两山实业、浙联建设、国为光伏等一批优质企业总部。
  2019年政府仍然坚持“项目为王”,外派专职招商人员2名,依托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格局,进一步拓宽项目招引渠道,加大项目招引力度。
  2019年完成君宝纺织等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6.5亿元。2020年上半年完成润达丝织年产400万米高档真丝面料、深邦电器年产1.2万套电器系统等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0亿元。
   农业产业建设成果喜人
  2012—2016年,镇政府立足实际抓优化,推进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高效、优质、生态”发展方向,调整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培育喜洋洋湖羊、润民特种水产、天湖养殖场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全镇形成以特色水产养殖为主,湖羊养殖和蔬果种植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丰淙宝”粮食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实施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推广“统防统治”“机器插秧”等模式,合作社累计服务面积8000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
  11家,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6200余亩。
  2017年,投资1.2亿元,秉承“把绿色还给大地,把健康还给人民”的理念,筹备打造全国首个零农药残留、零化肥使用、零环境污染的“三零”农业创新综合体,目前已入选省级星创天地备案名单。湖州构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杂交构树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天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市级“大好高”项目,“零换水”现代养殖项目一期已经完成,12个大棚全部投入生产。
  2018年,全面引进“三零”农业创新综合体、仁麦新生态农业以及“红美人”柑橘种植基地等5个生态农业项目,并成功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创新团队项目1个,认定市级农业“大好高”项目2个。大力推广藕虾、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加速建设“万亩清水小龙虾”养殖基地,已建成4000余亩。规划启动300亩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示范养殖基地,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2019年,我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完成“三零”农业创新产业联盟项目申报,石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牧旅融合”项目获湖州市
  2019年第一批农业“标准地”项目。省级稻鱼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加速推进,雄云、中龙、星光农业稻虾基地成功列入省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勇丰、欣农等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20年上半年,加大农业项目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壮大新型农业主体,成功申报“星光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大好高”项目3个,全力推进万亩清水小龙虾养殖基地建设,初步建成稻虾共生市校合作项目,目前已推广稻虾生态混养6000余亩。
   旅游产业蓬勃向上
  2012—2016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区、宣传点等载体作用,加快培育省级文明村。加快民俗文化园项目建设,挖掘区域特色民俗文化内涵,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民俗文化带动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以太君庙为核心区,立足生态条件、产业基础,以探索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美丽经济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农村电商、健康养生等新兴业态。以“乡村小镇”建设为抓手,突出“四有”(有主题、有场所、有机制、有产品),建设景观带,实现“一镇一品”“一线一景”。
   家乡美刘晶摄
  2017年,石民俗文化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初步形成太君庙、蚕花文化园、田园花海、农耕文化园游览路线,石淙村成功创建省级3A景区村庄,花园湾村完成2A级景区创建,成功列入区级美丽乡村小镇创建名单。120余亩田园花海试验田在国庆节期间成功试运营,吸引游客近
  5万人次,成为石淙乡村旅游新名片。
  2018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我镇成功入选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全域旅游工作得到副市长施根宝、区委书记夏坚定批示肯定。成功举办旅游文化节、花海龙虾节、农民丰收节、全国摄影大赛等节庆活动6次,累计吸引观光游客50余万人次。积极打造景区村庄,成功创建花园湾村省级AAA村庄,羊河坝村、镇西村两个A级景区村庄。加快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农家乐餐饮店新增30余家。在年初全市加快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暨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马晓辉对于石淙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花海火羊节和第二届花海龙虾节,活动期间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整体创收超1200万元,花海龙虾节等活动获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2020年上半年成功举办第三届石花海龙虾节,组织开展汉服先蚕礼、彩虹跑、定向寻宝等活动,获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相关经验做法获市领导批示肯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帐篷营地、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花港度假小镇。
   污染治理举措有力
  2012—2016年,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巩固“四边三化”“两路两侧”成果,整合村庄保洁、河道保洁、生活污水管理等工作。完善综合管理队伍,实现村庄环境整体大提升。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强村庄环境整治,认真落实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切实优化村庄建设布局。推进农房集聚工程,促进人口向城镇和重点区域集聚。继续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农村河道长效保洁。推进温室龟鳖养殖场“清零”行动,有效控制农业水面水源污染。
  2017年,通过清“三棚”、剿劣水、拆违章、分垃圾四步走战略,打响全域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三棚”清零任务,累计拆除624个温室龟鳖养殖棚共计45.5万平方米,拆除水禽场4家。全面打赢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以景点化的标准率先完成6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整治任务。河道清淤4.41万平方米,河道综合整治7.69公里。“四无五违”企业共拆除267家,共165942.57平方米。全镇52家废旧毛料加工厂和15家小木业企业全部取缔清理。不断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化”处理效果明显。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治任务,全面完成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目标。
  2018年,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彻底整治“低小散”涉水企业,完成VOCs治理改造7家,完成涉水企业改造提升23家,中水回用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落实专人,配备空气质量快检仪,开展空气质量精准巡查。建立针对涉气企业的“三检”机制,检查涉气企业达256家次,确保企业废气达标排放。
  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成功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治理人居环境问题点位5234个,拆违拆旧1.2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城镇”长效管理示范镇,花园湾、羊河坝、姚家坝和镇西村获评市级城乡人居环境大提升先进村,“厨房革命”、打造“美绿色石淙民居孙新尖摄丽镇容”等经验做法获市领导批示肯定。今年以来,制定实施《2020年石淙镇城乡人居环境大提升行动方案》,重拳治理人居环境,清理垃圾杂物近千吨,拆违拆旧0.35万平方米,补种绿化0.26万平方米,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水平稳居全区前列。
  2019年,坚持源头化治理,实现全镇行业重点企业整治全覆盖,强化路面“5+X”降尘机制,全面落实在建工地扬尘防治7个“百分百”要求。
  持续巩固省级“污水零直排”建设考核优秀集体建设成果,实现27.1公里城镇雨污水管网专业化运维养护,清理河沟漾塘5.9万平方米,生态建设相关工作做法获市领导批示肯定两次。2020年以来,PM2.5持续下降,6月份镇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96.7%,达到区设定的目标要求。深化27.1公里城镇雨污水管网专业化运维养护,清理河沟漾塘
  83.34万平方米,“五水共治”相关工作经验获市领导批示肯定。
   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石淙将以经济更繁荣,文化更昌盛,环境更优美的新姿态屹立于江南大地。面对着如此宏伟的远景和美好的未来,怎不叫人心驰神往!遥望石淙花海,远山如黛,水波粼粼,江南的旖旎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恬境,多么令人陶醉!正如清代文人李光藻所描绘的那样,“龙舌渚边春水生,含山西望暮烟横”。如今,在当地政府的科学保护利用和开发下,石淙社会和谐有序,民风勤劳淳朴,风景清丽怡人,物产丰饶富足,已然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旅游风情小镇石淙是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情小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距湖州市中心城区
  22.5公里,外部交通四通八达,连接杭宁高速、练杭高速、申苏浙皖高速和申嘉湖高速,对外纳入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的2小时最佳旅游交通圈。小镇东连石淙镇姚家坝村,南邻银子桥村,西傍镇西村,北与和孚镇相连,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小镇依托太君庙和蚕花文化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深度挖掘民俗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资源,与小镇的江南水乡、田园花海等生态环境完美融合,构建了太君庙、蚕桑文化园、安桥港慢生活街区、杨树兜田园漫居、田园花海五大旅游区块,形成了修心悟道、民俗文化体验、慢生活休闲三大主题为核心的旅游产品,是历史与自然共枕、文化与休闲兼具的地方。
   小镇的旅游创建工作对满足长三角区域内日渐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丰富湖州市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实现石淙“旅游活区”战略目标均有重要意义。
   以保护利用为原则,展现江南水乡风貌本着保护利用的原则,石淙旅游风情小镇范围内保存着丰富的自然、人文等资源。石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这里呈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水系自然形态优美,村落依水而建,肌理、格局保留完整。安桥港慢生活街区和杨树兜自然村临河而建,清清流水与错落有致的农房遥遥相对,白墙黛瓦,古桥栈道,一个水墨画般的江南水乡跃然于眼前。暮春时节,莺啼柳绿,醉人的芬芳、迷人的鲜花盛开在石淙的乡野之间。成片的格桑花、向日葵、虞美人、牡丹花、鲁冰花,勾勒出美丽的花海轮廓。花海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观效果,是休闲度假、婚纱摄影、赏花赏景的好去处。石淙境内有许多千年古寺,特色鲜明。保存完好的太君庙、永乐桥、永宁桥等历史古建,印证着时光的流逝,是石淙历史文化的见证。小镇内的太君庙是为了纪念陆圭而建。蚕花文化园依河而建,由蚕花山、丝绸文化展示区、蚕花文化馆、传统手艺展示馆等景点组成,展现了延绵悠久的蚕桑文化,也是石淙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临水而建的民居,在青山绿水间尽显儒雅,展现了石淙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除了自然和建筑资源,石淙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柳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淙蚕花”的传承人,60多年来执着坚守着石蚕花技艺,她用简单却不平凡的方式,守护着养蚕人眼中的珍宝——蚕花。
   以风情展示为窗口,展现民俗体验特色丰富节庆活动:石淙十分注重主题形象的营造,紧紧围绕“心灵的故乡”主题,深度挖掘石淙蚕花、太君庙会等文化内涵,通过开展蚕花文化体验、太君庙会等节庆活动促进景区的主题形象塑造和推广。5月11—13日召开的花海浪漫花期活动将石淙特色蚕花、蚕花龙表演、龙舟赛、民族乐器表演、花仙子走秀等民俗活动完美结合,吸引了近5万游客,其中蚕花龙由
  666朵蚕花装点而成,展现了石蚕花的多元文化魅力。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我们高度重视石淙蚕花的营销宣传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蚕花文化体验活动打响石淙蚕花文化品牌。石淙蚕花不仅仅出现在附近地方庙会上,更走出了石淙,开遍世界。在世博馆长探访金奖故里——石淙欢迎仪式上,现场扎制蚕花赠送给各国世博馆长。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定制
  6000朵石淙蚕花,作为中国地方特色礼品馈赠外宾,表明了国家对石淙蚕花价值的认可。
   以强化建设为抓手,营造乐居宜游氛围健全保护机制。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生态长效保护机制,对太君庙、古桥等古建筑进行保护;全面排查古建筑、河岸危险地带等旅游路线上的安全隐患,增加蚕花文化园亲水亭廊栏杆等有效的防护设施10多处,增添消防、防盗、救护等有效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有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小镇区域内具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功能齐备的游客服务中心、特色鲜明的景区厕所,规范的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完整的慢行步道系统。并在游览路线节点设计盆栽、花木、栅栏等景观小品,各景点之间设有美人靠等与古村风貌相协调的游客休息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在石淙民俗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火车餐厅、安桥人家农家乐、慢调咖啡吧、淙前慢茶吧等餐饮业态,打造石淙美食品牌;以蚕桑文化为龙头,不断开发丰富蚕花、桑叶茶、手工年糕、青鱼干、蚕丝被等特色旅游商品;发展三零农场采摘、烧烤露营基地、槜李园采摘、田园花海等休闲娱乐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以政策扶持为助力,保障景区科学运营为更好地管理石淙民俗文化园景区,石淙镇组建成立了石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制定了游客接待、投诉处理、停车场管理、安全管理、卫生保洁和纠纷调解等一系列制度,聘请专业团队负责景区的运营管理与对外营销工作,为景区规范化、科学化运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清河水村前过汪震摄自石淙旅游风情小镇启动创建以来,我镇着力从更新发展观念、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旅游内涵等方面入手,在提高小镇整体形象和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有较多的不足。下一步,小镇将围绕旅游风情小镇的总体目标,全力争创“禅意花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过推进安桥港慢生活街区、杨树兜美食广场、亲子乐园、漫香花坊、烧烤休闲区、三零农场等重点项目,完善旅游厕所、滨水步道等基础设施,引入
  四星级酒店、特色民宿、烧烤、农家乐、咖啡吧等旅游业态提升景区的旅游品质,促进石淙旅游的全面发展。让游客留下来,让景区动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希望在小镇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展现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风情小镇。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推介工作的通知》要求,2018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农业农村部拟将北京市房山区东村等150个村落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浙江省共有6个美丽乡村成功入选,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的石淙村名列其中。这也是全市唯一入选的乡村。
  石淙镇石淙村位于湖州市东南部,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蚕花发源地,故称为蚕花之乡。村域内地势平坦、河塘密布,属典型的江南水网平原。近几年来,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充分就业村、省级“双强百佳”村、省级文明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省3A级景区村庄、国家3A级景区等,为美丽休闲乡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休闲乡村已经基本形成。
   作为蚕花发源地,石淙蚕花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依托石淙太君庙会和石淙蚕花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蚕花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内涵,与美丽乡村、休闲度假有机结合,形成了以禅修养生、文化体验、慢生活度假、休闲娱乐四大主题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
   除此之外,石淙村牢牢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通过土地流转和引进农旅项目,重点打造了300亩花海景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打造,花海景区相关配套设施和业态日趋完善,“淙里镇品”农家菜馆、“淙前慢”茶吧、“石光淙来”与“绿野仙淙”火车特色餐厅、“安桥人家”等特色餐厅陆续进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盛开的花园湾金秋时节,沿着黑色的柏油公路,我们走进了湖州南浔区石淙镇花园湾村。两旁浓荫蔽日的香樟树间隔着鲜红的美人蕉、苍秀出奇的翠柏,让人心旷神怡。远处碧水蜿蜒,护岸整齐,亭廊深深,绿树掩映,让人顿感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
  10年前,这里还是无船路不通,致富无门路。虽说改革开放后沿海经济已是一日千里,可地处偏僻,水网稠密,河道纵横的花园湾依然波澜不惊,承载着古老的小农经济缓缓前行,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
   “没有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策,哪来的这么大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陈淦兴说,“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2001年以来,土地综合整治、低产田改造、乡镇康庄工程建设、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等一系列政府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也摘掉了我们贫困村的帽子。现在我们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6万元。”
  2003年阳墩自然村开展环境整治,上面拨款只有3万元,而光要改变这村房屋过于集中、没有道路等问题给百姓带来出行不便的现状就需要拆迁房屋36间,铺设道路1200米,资金缺口较大。村民们就积极主动参与,用义务劳动减轻了资金压力。2008年创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时,情况更吃紧。那时的情况是,到2006年底,村集体经济还亏空五六十万元,村干部工资3年未发。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们给了莫大的支持,提出愿意每人出资100元。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工作进程中,以前村民欠村里的各种款项都自发地来补交了,一个村民刚把多余的稻谷卖掉,就把钱交到了村干部的手中。在道路施工中,村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设置路障、督查施工质量、保持路面整洁,担当起了义务护路员,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生态花园”。
   据初步统计,10年来,花园湾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1200万元,形成了“路成网、田成方、塘成群、地成块”的布局,14个自然村村村相通,宽阔的机耕路筑到了田间地头。对河道也进行全面清理,并采用以“以养代管”为主,“专人承包”为辅的模式进行保洁。
   说起这10年来的变化,阳墩自然村的陈家峰黝黑的脸庞露出了笑容:“当年因为公路没修好,父亲他们是挑着鱼担到镇上去装上汽车,再向外销售的。用船搞运输,又因为河道淤泥多年未清,水草蔓延,河床较浅,常常要从这条河分拨到那条河,从这条船分拨到那条船。那种艰苦是无法言语的。自从公路修通和河道清淤后,我们方便多了,汽车可直接开到我的鱼塘边装车,鱼塘也因河水的丰盈可经常换水,提高了产出率。” 陈家峰2005年开始养黑鱼,去年承包的200亩鱼塘净收入近80万元。
  2010年他在镇上购买了宽敞的住宅,2020年5月又开上了小轿车。
   “如今花园湾50%以上的人家都在湖州、石淙、菱湖购买了商品房。金介兜自然村17户人家有11户在外购置了房产。”陈淦兴说。
   幸福不是毛毛雨,借得春风风满帆。2020年5月,声势浩大的“美丽乡村”提升工程又在花园湾村全面铺开。目前,组织阵地建设、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等9个大项26个小项工程已基本完成。漫步村头,一条条宽广平坦的沥青公路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
  一块块花草繁茂的绿地展示出清新亮丽的优美环境。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全民健身广场欢声笑语、歌声飞扬。“以前没有散步的好去处,更没有休闲的文化娱乐广场,群众休闲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
  2020年,村里实施了‘美丽乡村’提升工程,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广场。你看,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器材、文化大舞台一应俱全,还有喷泉、亭台楼阁等相映成趣的景观。这些地方都是我们休闲的好去处。”村民老潘说,“花园湾如今脱胎换骨,真正成了我们喜欢的花园了。”

知识出处

石光淙淙

《石光淙淙》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石光淙淙》是2021年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山贤等。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历史沿革与发展近况,自然环境,石淙蚕花,石淙古迹与旅游资源,石淙人物,石淙美食,民间传说和风俗,桑基鱼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