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迥山高借所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与莫干山》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82
颗粒名称: 地迥山高借所长
其他题名: --褚重行、周君常与莫干山疗养院
分类号: K827
页数: 6
页码: 73-78
摘要: 重行,名民谊,南浔人,赴日本留学,获法国医学博士,是民国前期重要教育家,致力于推动医疗、体育、文化发展,曾任莫干山肺病疗养院董事长、莫干山中国青年协会名誉指导委员。褚重行的夫人陈舜贞是汪兆铭夫人陈璧君的义妹,故褚重行自称与汪兆铭有“葭莩之亲”。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褚重行 周君常

内容

褚重行,名民谊,南浔人,赴日本留学,获法国医学博士,是民国前期重要教育家,致力于推动医疗、体育、文化发展,曾任莫干山肺病疗养院董事长、莫干山中国青年协会名誉指导委员。褚重行的夫人陈舜贞是汪兆铭夫人陈璧君的义妹,故褚重行自称与汪兆铭有“葭莩之亲”。此前,褚重行任中比庚款委员会的中方代表,率
  比利时博览会中国代表全体职员合影褚重行(前排中)周世达(后排左二)团参加比利时独立一百周年国际博览会,周庆云长孙周世达为随团英文秘书。周世选《灵鹊桥》诗中就提及“乘槎海外有星轺”,并注“时大兄随使赴比”。湖社画会参展作品在比利时国际博览会上共获得奖牌19面,金开藩夫人袁荣瑾绘画作品获金奖。
  作为20世纪初的新事物,疗养院的出现是国人卫生观念增强、健康意识提高与主权意识觉醒的产物。对于疗养院之创设,罕有如莫干山。起初,上海租界工部局在莫干山辟地建疗养院,以作工部局办事人员避暑养病之区。此外,海关亦租屋莫干山,作海关人员疗养所。鉴于国内肺病之蔓延传染甚于洪水,且医院对于该症每多束手,视为不可救药之痼疾。当时德国最新治肺法,以静养不近城市生活为旨。
  周君常,名延勋,南浔人,留德医学博士,经周佩箴推荐,任孙中山贴身军医,随军北伐,庞莱臣捐资在南浔创办浔溪医院,他因尚未毕业,任筹备主任,后在该院服务一年。《创办莫干山疗养院缘起》提及周君常曾数次入莫干山,详加试验,知莫干山之竹,与北平西山之松,其芳馨之气,清幽之致,均足以旷胸襟,于肺病患者尤有奇效。鉴于此,周庆云独捐万缗,命其子周延扔筹设肺病疗养院于山巅胜处冈头墩,张静江、褚重行、张芹伯(张静江侄)、张叔驯(张静江侄)、周柏年、周佩箴、庞赞臣(庞莱臣堂弟)等任发起人,南浔籍人士约占该院发起人的三分之一,是为中国最早的肺病疗养院,旨在救治疾病,不杂营利观念,入院者初限于初、二期肺病。周君常任院长,延揽京、沪、苏、杭等地名医主持诊务,驻沪事务所设上海静安寺路新世界西首周君常诊所内,沈震寰受聘为首任驻院医生。沈震寰跟随张静江、周柏年多年,为侍从医官。视病者若家人兄弟,闲谈
  周君常像(陆剑提供)从军成绩、革命伟人逸事。院中看护,对病人某时服药某时进食等一一代为留意,病人只须遵嘱静养,不须操心。
  1927年7月20日,莫干山肺病疗养院开始对外营业。入院手续,凡病人经本院医生诊断许可后,须先觅同保证人连署愿书,交由驻沪事务所登记,后携交本院存证,但南京、北平、汉口、杭州、上海、苏州、无锡、江阴、南浔等处病人所署之愿书须由各该处医生验明后上山,但如便道过沪,请再至事务所登记。病友汪英宾初居院本部,屋本西人所建,门额曰GrayStone(灰石),他易以紫云石。莫干山六国饭店因营业不振,意将招盘,周柏年出面接洽,改作院屋。房屋三幢,位置极佳,其中两幢为病房,一幢为事务室暨女病房。庭间新植红杜鹃、黄踯躅不下数百株,蕙兰尤多,满目缤纷,芬芳醉人。不久,沈震寰奉召赴前敌服务,汪叔清继之。周子美来山探望伯兄周柏年,遇汪医生,语及院中病人状况。
  汪医生以成绩表数种见示。周子美不谙医学,但见体重一项,已可惊叹:“计病人之增加,五磅以内者,百分之十七,十磅以内者,同十五磅以内者,百分之七,二十磅以内百分之十五,三十磅以内百分之九,四十磅以内者百分之五,六十磅以内者三人。凡入院者无人不增,不过多寡之差耳。”一年以来,病人日多,各地医师送来者亦不少,莫干山肺病疗养院成绩斐然,救人甚众。而最大的抱歉是,将各种非肺病而欲上山疗养者拒之门外。
  1931年4月3日,莫干山肺病疗养院院务委员会在山上华安饭店开会,计划扩充其范围,褚重行提议去“肺病”二字,称莫干山疗养院,兼做莫干山医院,同时改组管理层,将院务委员会改为董事会,褚重行被推举为董事长,李石曾为名誉院长,周君常仍任院
  张静江题签《莫干山肺病疗养院章程》长。1931年的医学会第12次年会上,周君常做了一个学术讲演,列举了从医学方面观察莫干山气候对于疗病的优点,共十条,刊登于《新医药杂志》:
  (一)空气之压力及所含之湿气,均较同纬度之平原为小,但无极大之差异,故轻病人极感愉快。即重症患者亦能耐受;
  (二)空气清洁,极少尘埃及微生物,又因竹林遍山,四时长青,空气微觉芳馨,此种鲜洁芬芳空气于肺结核病为最宜;
  (三)日光强烈,紫外光线丰富,故日光浴之效力,较在平地为佳,人工太阳灯更远不及此;
  (四)夏令温度凉爽宜人,尤宜于病体之休养;
  (五)山地气候有刺激人体、增加红血球及血色素之能力,故贫血症与失血之病人在山恢复极易;
  (六)山地气候又能使肺结核病之淋巴球增多,肺病区之结缔组织增殖,此种情形均为肺病患者所希望之好现象;
  (七)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作用均能亢进,故间接能使食欲旺盛,肌肉发达,体重增加,病势减退;
  (八)山中生活简单恬静,绝无尘俗烦嚣之萦扰,故精神不宁者得之不啻一种镇静剂,神经衰弱者居此亦极宜;
  (九)云雾较牯岭为少,通年天气清朗为多,冬日晴和且较上海为暖,故亦甚相宜;
  (十)本院西北背山可以避风,东南则无屏障可供览胜,病人如在户外静卧自觉心旷神怡,愉快非常。
  1932年,莫干山疗养院在上横购地近20亩,得中比庚子赔款补助,由工程师孙支夏设计,经四年竣工,建筑主体三层(据说第三层由孙支夏加建),以山石砌筑,在山中台地上作中轴对称布置,中间为入口门厅,门牌号215。内部病房以及器具一切均仿各国疗养院最新设备,凡患肺病、神经衰弱或贫血病者皆可入院疗养。新院为普及计,分设特等、头等、二等、三等病房。又设施诊、施药二部,以应一般经济较困难者,远近称便。自疗养院创办以来,百里之内各处居民,遇有病痛,群来就医。院中施诊给药,概不收费,冈头墩莫干山肺病疗养院得药者多送土产以为报,馈遗不绝。远近居民间或发生争端,得院中一言,纠纷立解。
  《申报》1932年9月16日消息,汪兆铭夫妇与褚重行等一行分乘两辆汽车开往莫干山休息,莫干山管理局事先备就藤轿上山,在周庆云的六月息园内暂寓,留山要人张静江、李石曾等均往访晤,畅谈甚久,悉汪兆铭因休养病体,在山欲作数日之勾留。褚重行喜欢照相术,而且摄影技巧不错,为汪兆铭拍摄了一张在莫干山游泳池内的照片,刊登在《良友》杂志上。据周延扔续补《莫干山志》载,褚重行名下(登记的业主名为褚民谊夫人陈舜贞)有一栋别墅,门牌号600,位于青草塘。600号的看屋人是一个叫丁曰钧的安庆人,因看护不善,安庆人沈氏兄弟在屋内灶中烘笋干,不慎失火,又不及施救,殃及整栋别墅。故600号非毁于后来的日军投弹莫干山。
  1936年,逢莫干山疗养院成立九周年,褚重行还陪同内政部卫生署技正金宝善来山视察中比庚款补助之疗养院,并主持了纪念会。可以说这是褚重行山中事业之辉煌顶点。而莫干山疗养院,则在1938年成为山上难民避难所,并开展慈善救济。1939年,日军飞机投弹莫干山,疗养院封窗锁门,停止接纳病员。抗战胜利后,莫干山疗养院曾有借予上海防痨协会作肺病医院之议,后因莫干山距离上海较远,资金花费较多而作罢。上横莫干山疗养院
  1946年,褚重行结束了他颇具传奇性的一生,因为晚年的特殊经历,他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并不是好名声,大节有亏。不过,他的一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莫干山疗养院的创办,是他做的重要贡献。1948年8月1日,莫干山疗养院正式复业,并在《申报》刊登复业通知,院址莫干山上横,名誉院长、院长如旧,唯换了董事长。
   莫干山疗养院建筑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南浔与莫干山

《南浔与莫干山》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来以富裕闻名,自南宋以降,成为“水陆冲要之地”,因为滨靠浔溪河而得名“浔溪”。后浔溪之南商贾聚集,屋宇林立,而又有了“南林”这个名字。宋淳祜十二年(1252)建镇时,便各取南林、浔溪两名的首字,始称南浔。从那时起,“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就是人们对南浔的称赞。《南浔与莫干山》是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以张静江、周庆云、俞则民等为代表的南浔人士对莫干山避暑地开发建设的贡献;《菱湖纪事诗》则是一部突显浓郁南浔地区风土的咏史类诗文集,经今人补释更耐人寻味。

阅读

相关人物

褚重行
相关人物
周君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浔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