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蘧翁作主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与莫干山》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76
颗粒名称: 天遣蘧翁作主张
其他题名: --周庆云对莫干山文旅的贡献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40-47
摘要: 干莫开山事渺茫,碧瞳喧主更荒唐。名山合与名流管,天遣蘧翁作主张。”“铸剑开山事已陈,白虹倒影势常新。能从榛莽寻遗迹,始信蘧翁是解人。”诗人柳亚子《蘧庐呈周丈梦坡》与《剑池瀑布》诗写得大气又实在。周丈梦坡,蘧翁,指的是同一位人物——周庆云。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周庆云

内容

“干莫开山事渺茫,碧瞳喧主更荒唐。名山合与名流管,天遣蘧翁作主张。”“铸剑开山事已陈,白虹倒影势常新。能从榛莽寻遗迹,始信蘧翁是解人。”诗人柳亚子《蘧庐呈周丈梦坡》与《剑池瀑布》诗写得大气又实在。周丈梦坡,蘧翁,指的是同一位人物——周庆云。
  周庆云,号湘舲,别号梦坡,南浔“八牛”之周家后人,是浙、沪屈指可数的巨商,也是有名的文人雅士。浙中西湖理安、灵峰,塘栖超山,临安天目、玲珑,鄞县天童,武康莫干山,凡其游屐所履,莫不有所兴筑。他对莫干山情有独钟,不仅建蘧庐、六月息园避暑别墅,更有计划地修整山中各处名胜古迹,是第一个有意识地进行莫干山景观构建者。莫干山游人趋之若鹜,名播中外,周庆云实功不可没。
  1920年夏,周庆云始游莫干
  周庆云像(陆剑提供)
  山,与友人朱剑峰、施韵秋、杨介梅同行,宿莫干山铁路旅馆,虽只留三日,但印象颇佳。归后,他向家人详述莫干山竹泉之胜,认为斯地甚合避暑,乃托留在山中养疴的杨介梅代购地块,以备建避暑别墅。杨介梅为他相中了“山中瀑布路有层楼一所,地可三亩有奇”,原为美国传教士台物史宅,门牌号69。周庆云遂请其作缘过户,为之取名蘧庐,意即旅舍,此为周庆云在莫干山的第一幢别墅。
  1923年,蘧庐全部装修完成,门榜蘧庐,因门径稍仄,题隶书门联“偶被白云留住,不妨凡鸟随题”。庐外缭以长垣,为山中所独,西垣为瀑流经过之地,水声不绝。他又购山地七亩,辟径筑亭,题诗岩石,聊作息游之所,偕家眷前来,小住月余。欣喜之余,他以蘧庐为游程起点,又以蘧庐为终点,几乎把莫干山及周边的景点走了个遍,作了《蘧庐漫兴》《蘧庐续咏》《蘧庐再续》等组诗。游人欣羡,在《江南汽车旬刊》副刊绘蘧庐图并写“第一销魂是此庐”。
  蘧庐旁地就是六月息园,门牌号70,为周庆云稍晚所建宏丽壮观之别墅。取名六月息园,暗含《庄子·逍遥游》“去以六月息者也”之意。凿石宅边,得泉源三道,水甘冽无异芦花荡,故命名“天与泉”。又有观瀑亭,高出层楼,额曰“海天浴日”,悬联“野人坐待东方白,云海推开大地红”,观日出尤佳。此亭早圮,今亭系20世纪80年代莫干山管理局易址(古望吴台)改建,绿顶红柱,六角梯顶,耸立于荫山向东延伸的山脊上,顺剑池左侧石级盘旋而上,即可抵达。莫干山管理局成立之初曾借六月息园作为临时办公地。莫干山管理局诸人皆知周庆云。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景葵在给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信中称,“(莫干山)管理局长现为何人,不得而知。
  此事(指张元济拟租梅雪亭之屋)以速托周湘翁为要,因管理局诸人皆知周老太爷,周亦时与周旋也。
  剑池是莫干山最精华的一角,蘧庐、六月息园皆在剑池附近,观瀑易,即使不观瀑,静夜亦闻瀑声,泉石供养,不啻陆地神仙也。宋嘉泰《吴兴志》载:“莫干山上有铸剑池,水常清澈……侧有磨剑石,世传吴王铸剑所也。今铁工造刀剑,磨以山之石,淬以池之水,则钴利异常。”莫干剑池,在明初已列入“武康八景”之一。
  周庆云在剑池(陆剑提供)
  周庆云题“周吴干将莫邪夫妇磨剑处”
  周庆云入莫干山,“莫干剑池”四字不可得见,便仿佛其处补书“剑池”二字,体仿圆魏,虽经匠人手,犹觉其笔锋苍劲之可喜。另在剑池旁一呈侧卧状黑褐色巨石上,用篆文书“周吴干将莫邪夫妇磨剑处”十一字,认为这是磨剑石,聊为古人留一纪念。又在一块摩崖上题五言长诗,“周吴善冶工,姓氏存干莫,剑成身化去”,使得那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故人故事,又鲜活起来。
  莫干、莫干,试问中国的名山中,除了莫干山,还有哪座山以铸剑人的名字命名!有好事者将莫干山写成“莫斡山”,大煞风景。
  剑池瀑布,是莫干山第一名胜,周庆云为寻求最佳观赏点,与山主商量,费一百数十银元,从剑池筑石磡,沿山盘蹬至瀑流尽处而止,历六十余丈,昔蔽榛莽顿成坦途。如是,瀑布乘空飞溅,弥觉壮观,或坐观瀑亭而谈风月,或临剑潭而咏沧浪,晴雨无间,岂不快哉!周庆云山居有年,谋篇布局了剑池景区的摩崖石刻,先后题阜溪之邍、石钟、小龙泓、倪黄画本、筼筜谷、书藏等,为莫干山留下前所未有的文化印记,俾名山生色,文人墨客莅山无不欣然前往观瞻。
  题刻还只是一方面,建亭、架桥、筑磡等更见大手笔。应虚亭,是周庆云颇为得意的杰作,亭俯涧水,从芦花荡而下,瀑流甚急,雨后更甚,汇于竹溪,而注剑池为巨大瀑布。飞瀑流泉的声响,嘈嘈杂杂地传到亭子里,日夜不绝。亭柱有周庆云自撰楹联六副。
  其一云:“从芦花分流翠岩百折,汇竹溪直下白练千寻。”
  其二云:“卧听水流心不竞,坐看翮倦鸟知还。”
  其三云:“甲子空山题顽石,潇湘有泪洒新亭。”
  其四云:“才出山声震林木,便赴壑流为江湖。”
  其五云:“为藏修息游之所,得水木竹石之清。”
  其六云:“清可濯缨浊濯足,晴看飞雪雨飞虹。”
  另有友人戴振声集《诗品》《禊帖》联两副。
  其一云:“泠然希音上有飞瀑,虚伫神素如将白云。”
  其二云:“既然有水不可无竹,时或登山亦当有亭。”
  这些楹联非常工整,而且高雅贴切。
  从剑池向东行数十步,前有断头路,下临幽谷,周庆云在此捐建一桥,既是桥,又是亭,连接两截断头路,构筑不可谓不精巧。从谷底仰望,桥飞架巨石之间,亭宛如飘忽在云间的灵鹊。周世选写过一首《灵鹊桥》诗,题注“在游水池之下,剑池之右,系先祖之
  应虚亭(倪涵提供)灵鹊桥(吴承涛著《莫干山别墅往事》插图)
  灵鹊桥(郎静山摄1936年)
  建筑也”,诗云:“游心到此已迢遥,更逐风光着意描。万竹染云飞冷翠,四山遇雨泻寒潮。轻车吹上斜阳路,蜡屐新填踏月桥。欲向支机重乞石,乘槎海外有星轺。”遥想无数个七夕,逆旅之人来此,万籁传声,而亭独寂寂,若美人之眠。诗人林尔嘉自鼓浪屿而游灵鹊桥口占一诗:“终古银河静不波,鹊头髡尽意如何。驾桥合羡人间巧,试问天孙几度过。”摄影家郎静山拍摄过一张灵鹊桥的照片,颇似倪瓒、黄公望笔意,后在瑞士摄影国际沙龙中获世界名作奖。
  最早去碧坞之路是一条一尺多宽的栈道,一面是绝壁,一面是溪涧,山轿过不去,有游人惮入险不敢行。周庆云步趋同行者后,攀藤附葛,既下复上,又折入山坳,及至龙潭,相与解衣磅礴,临流濯足,歌咏而归。后,周君常偕周世达同游,叔侄俩都在壮盛之年,足力无不胜然,归向周庆云述险状仍如前。周庆云遂请村里长与龙池山主商量,命工勘路四十余丈,以药轰石壁,筑三尺宽石磡,盘旋曲折,凡一百数十级。从此,去碧坞之路履险如夷,胜游可续,裙屐往来,无分老幼。周庆云后一次来,将此龙潭误认作唐湖州刺史于頔于贞元年间留题的武康响应山碧玉潭,于是留题“上有飞瀑,下注农田,潭深莫测,有龙潜焉。灵应祷雨,自昔相传,残刻于頔,贞元纪年,并此四字,亦化云烟”。
  石峤山的路也是周庆云出资修建的。1929年5月3日,黄膺白乘轿,偕夫人沈亦云及内弟沈怡,往游石峤山。见周庆云在该处筑有小路,并做洋灰桌凳,足资游人休憩。
  周庆云虽年近古稀,精神矍铄,每夏避暑,跋山涉水,步履健全,其游兴之浓厚,虽少年亦愧不及。1933年初秋,周庆云步入悬车之年,仍束装来山,登陟一如平时,但岁月不饶人,他在甲寿岩石壁题“与世将尽缘,于山居亦仅”两句,继而又改为“世缘不可知,难持腰脚健”。回上海一个月后,周庆云便辞世,山中旧侣拟择剑池旁或石峤山顶筑周公梦坡纪念亭,立碑纪传以彰之,其筚路启宇之功固不可没,而立达宏抱尤足为当世模范。周庆云去世一年后,友人黄孝纾为追思周庆云填了首《木兰花慢》,“莫干明月,傍蘧庐、应减旧时圆。萧瑟筼筜深处,山光不照华巅”,追源思往之意良厚。
  一座可供游览的山,通常取决于它的自然景色,而同时斯地若又有一些人文遗迹与故事,或许对游山看景的人而言,自会增添一些兴致、谈资,旅途的过程也就更生动、丰富些。因着这样的风雅,便有了使人流连的莫干山记忆。
   周庆云后人游莫干山(陆剑提供)附1:周庆云在莫干山蘧庐致潘兰史信
  兰老足下:
  顷由沪寓转到手稿敬悉。种因弟于中旬至莫干山,借换空气,惜尘俗事繁,又不能久居,月底下山,再奉候。承示汪君欲正秋雪庵拜符生栗主,但祠堂只有总位,壁间有名贤姓氏表对之,可奉瓣香,且秋雪庵公共庙宇,无人不可游,不必介绍书与名刺也。率复祗颂大安! 弟庆云顿
  廿六于蘧庐附2:周庆云在莫干山蘧庐为周子美绘山水画
  天空地阔倪高士,水远山遥见好山。
  想到秋来许光景,嫩锋折叶一齐删。
  子美侄驰函山中,爰嘱石涛小幅,梦坡画于莫干蘧庐。

知识出处

南浔与莫干山

《南浔与莫干山》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来以富裕闻名,自南宋以降,成为“水陆冲要之地”,因为滨靠浔溪河而得名“浔溪”。后浔溪之南商贾聚集,屋宇林立,而又有了“南林”这个名字。宋淳祜十二年(1252)建镇时,便各取南林、浔溪两名的首字,始称南浔。从那时起,“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就是人们对南浔的称赞。《南浔与莫干山》是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以张静江、周庆云、俞则民等为代表的南浔人士对莫干山避暑地开发建设的贡献;《菱湖纪事诗》则是一部突显浓郁南浔地区风土的咏史类诗文集,经今人补释更耐人寻味。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庆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浔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