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与莫干山》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66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4

内容

序二
  那年的风景一莫干山的南浔印记陆剑
  朱炜兄的新著《南浔与莫干山》即将付梓,嘱余作序,作为这本书的动议者和“红娘”,自然很乐意交代一下其中的前因后果。
  那是2016年,我还兼任南浔区图书馆馆长,因为同行和相近的业余爱好,我们时常会有碰面和交流的机会。作为“湖州文献四公子”之一,朱炜笔耕甚勤,文风很健,尤其在地方文化挖掘方面成绩斐然,堪称是图书馆年轻一辈中的楷模,所以我请他来南浔,为区图书馆的同人分享他的工作心得和经验。
  不久,他履新德清县图书馆莫干山分馆,又马上投身莫干山的历史文化挖掘整理。之前,我就知道南浔与莫干山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我就琢磨着,我们是否可以合作办个展览,名字就叫“南浔与莫干山”。说办就办,2017年,由南浔区图书馆和德清县图书馆合办的“那年的风景——莫干山的南浔印记”在南浔开展,这基本就是“前因”。
  别看朱炜年纪轻,却是一个高产的快枪手,文章一篇接着一篇发表出来,不久就出版了一本《莫干山史话》,頔受读者欢迎,竟成了莫干山上的一本畅销书。南浔古镇与莫干山一样,也是一个文化宝藏,而且之前从未有人系统梳理过两者的密切关联和背后故事,那么何不来一本《南浔与莫干山》呢?说不定也能成为南浔——莫干山两地旅游打卡的“小红书”,于是就有了这本“后果”。
  南浔与莫干山,一个是人文重镇,一个是避暑胜地,因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所以很早就有了时空交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南浔地处水乡平原,向来无山,近代浔商迅速崛起后,对于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老家之外,还时常往来于上海、杭州等地。而莫干山是离南浔、上海、杭州最近的一座名山,随着近代莫干山的开发,天时、地利之便使得莫干山成为近代南浔富商的乐园。
  近代莫干山的开发建设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白鼐、伊文思于山中购地,兴建第一座别墅。此后,大批外国人来山避署,占地筑屋,到1924年,全山别墅数量发展到148幢,其中外国人所有为118幢,基本就是外国人的天下。至1924年开始,在民国政府的干预下,莫干山逐渐收回主权,外国人拥有的别墅数量减少,国人开展大量置办房产,掀起莫干山建设的第二个高潮。在这个过程中,南浔人扮演了重要角色,留下了屡屡印痕。
  大名鼎鼎的“四象”之一张家后裔、民国元老张静江是莫干山的常客,他曾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全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后两度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在主政浙江期间,力主收回莫干山主权并最终实现。1929年8月,他在山上铁路旅馆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参加西湖博览会的国民党官员及来宾,并庆祝杭(州)长(兴)公路三(桥)莫(莫干山庾村)支线通车。1932年旗下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购入梅滕更别墅,改建为绿荫旅馆,并任莫干山公益会董事,1934年建静逸别墅,1935年发起集资建造莫干山莲社,还为莫干山中国青年协会会刊《幽篁》题写刊名。
  “八牛”周家的代表人物周庆云与莫干山也有很深渊源。1923年周庆云到莫干山购蘧庐,1926年建六月息园,嗣后每夏来山避暑,足迹踏遍莫干山全境。他曾扩修剑池、石峤山、碧坞龙潭等道路,复建天池寺等古迹,新建应虚亭、亦是新亭、灵鹊桥等景点,留下大量题刻、楹联。如今莫干山的标志性景观——剑池的墨迹仍是他的手笔,山上还有以他字号命名的“梦坡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927年他主持编纂刊刻了莫干山第一部志书——《莫干山志》,此书迄今为止仍是最全面记载莫干山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等情况的著述。他还致力于莫干山的公益事业,对莫干山的开发以及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堪称近代莫干山的“文宗”。
  另一位“七十二狗”俞家后裔俞则民则是近代莫干山建设开发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1928年,浙江省政府同意设立莫干山管理局,直接隶属于浙江省民政厅,俞则民任副局长,1932年6月至
  1936年6月担任局长。其间,俞则民实施了一系列规划、市政和建筑活动举措,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修筑工程并重新命名,扩建了莫干山电厂,整修了“干将莫邪磨剑处”等名胜古迹,增筑了亭栏蹬道,曾在剑潭右侧建半亭,镌飞虹桥名,重建八角亭,使得莫干山的自然景点更适宜游客的游憩活动。
  莫干山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特别适宜肺病患者的静养与治疗。因此,周庆云的侄子、留德医学博士周君常(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私人随行医生),于1927年会同张静江、李石曾、周柏年等37名政界、医界名流,发起成立“莫干山肺病疗养院”。由李石曾任医院名誉院长,周君常任院长,院址最初设在岗头墩,并在杭州、上海设立分院,还陆续增设了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这不仅为广大肺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莫干山进而成为江、浙、沪一带集避暑、休养、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胜地奠定了基础。
   于是,有人惊呼“莫干山是南浔人的天下”,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上莫干山避暑的南浔名人、富商有百余人,在莫干山建筑的别墅有二十余幢,留下的寺、亭、桥和摩崖题刻等遗迹有几十处,诗文百余篇。直到现在,剑池、黄庙、静逸别墅、莫干山疗养院等遗存仍是山上著名的打卡点。
   可以说,南浔人为近代莫干山的保护、建设、开发,以及文化和社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朱炜的《南浔与莫干山》就是明证。
  世事变迁,春梦无痕。淌过时间之河,往事并不如烟。分析南浔与莫干山的密切关联,聆听两者背后的点滴故事,你会发现,这里具体、清晰、与历史发展时时紧扣的信息流,也是观察近代中国一个很好的视角和窗口。
  所以,如果您有机会前往莫干山,一定要留意下当年南浔人留下的别墅、题词、诗文和摩崖石刻,体验品味一下那年的风景!不过,去之前不妨先看看这本书!

知识出处

南浔与莫干山

《南浔与莫干山》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来以富裕闻名,自南宋以降,成为“水陆冲要之地”,因为滨靠浔溪河而得名“浔溪”。后浔溪之南商贾聚集,屋宇林立,而又有了“南林”这个名字。宋淳祜十二年(1252)建镇时,便各取南林、浔溪两名的首字,始称南浔。从那时起,“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就是人们对南浔的称赞。《南浔与莫干山》是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以张静江、周庆云、俞则民等为代表的南浔人士对莫干山避暑地开发建设的贡献;《菱湖纪事诗》则是一部突显浓郁南浔地区风土的咏史类诗文集,经今人补释更耐人寻味。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