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琐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18
颗粒名称: 石淙琐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6
页码: 175-180
摘要: 石淙,又名石家,东与莫蓉、善琏交界,南连千金,西与菱湖相连,北接重兆,地处南浔区西南部。古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其中,名声最大的当数石淙南堂太均庙,祀北宋广陵侯陆圭。村舍都围绕着大池塘而建,水系呈现完整的“回”字形。旧时,护村河阳溪上建有一座木桥,为村人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当村里进贼时,村民就在桥边守着,盗贼便无路可逃村西的大河约百米宽,对岸是建于清代的白云庙。1937年11月,国军某部在石淙柳思桥抵抗日军进攻,后撤退到白云庙,1937年11月,国军某部在石淙柳思桥抵抗日军进攻,后撤退到白云庙,将士阵亡约120名,都埋骨于此。我曾祖父经历过那次战役,从白云庙渡过大河才幸免于难。
关键词: 名胜古迹 石淙

内容

石淙,又名石家,东与莫蓉、善琏交界,南连千金,西与菱湖相连,北接重兆,地处南浔区西南部。古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其中,名声最大的当数石淙南堂太均庙,祀北宋广陵侯陆圭。相传,北宋时陆圭去严州作战获胜后率部返航,途中舟覆遇难,宋钦宗封陆圭为“南堂镇海潮王”至南宋年间,改祠建庙,陆圭的夫人姚氏及三位女儿获封“三台太均”,尤其是小女永济,系浙北、苏南地区幼婴儿童的保护神。 当地流传有“石淙蚕花含山节”的说法,石淙是蚕花的原产地,供奉太均的也是蚕花。现在称石淙太均庙,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汀浙沪一带的善男信女都要会聚于此举办庙会,行香游行,有打莲花、扎臂香、台阁船、拜香司等活动,参加庙会的信众要佩戴石淙特制的蚕花“桑是摇钱树,蚕是聚宝盆。”蚕花凝聚着蚕农们对蚕花仙子的崇拜和对蚕茧丰收的期盼我家所在的正阳村,是个形似羊头的大然墩岛,又称阳墩,清代属归安县第一百五十庄。村舍都围绕着大池塘而建,水系呈现完整的“回”字形。旧时,护村河阳溪上建有一座木桥,为村人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当村里进贼时,村民就在桥边守着,盗贼便无路可逃村西的大河约百米宽,对岸是建于清代的白云庙。1937年11月,国军某部在石淙柳思桥抵抗日军进攻,后撤退到白云庙,将士阵亡约120名,都埋骨于此。我曾祖父经历过那次战役,从白云庙渡过大河才幸免于难。
  越界板桥 阳墩与东口睦两村交接处的五孔石梁,名越界板桥,坊间传说,此桥横跨之河塘古为吴、越两国之分界处。我小时候坐船从桥下过,由于青苔掩盖,桥额、桥联均看不真切。某次,我回村偶遇老桥正在维修,旁架简易桥,因此得以近观,桥系民国5年里人重修,中孔石梁浮雕仿宋云纹图案,桥联上方刻双旗图案(五色旗与九星军旗),极具时代特征。桥联中提及的“八田漾”,就位于阳墩与白云庙之间。 东口睦村即古杏村,河边有水乡特色的民居。杏村地形幽古,与正阳村隔河相望。以前的老地名都不错,可叹很多富有古韵的地名都被讹传了。“蘧庵居士”的故居就在杏村,严尔珪,明代进士,曾官至汀西参政,告老归乡后潜心研究佛学,主持拓修灵山上乘寺,又舍旧居修建弘愿精舍。他曾刊印佛典并为序,序文曰:“搆小庵于古杏溪,延幻师主之,雨晨月夕,相与沉吟,梵册寄怀,恺乐陶陶如也”今杏村早无严姓。
  流落石淙的湖州甘棠桥联石(潘继斌摄)
  去杏村1里许,有20世纪70年代所建机埠,见牌坊、石造像、沈本堂界、任氏祭桌与诰封陆公碑刻等残石。据老辈人说起,东部水乡因少山而缺石,当时,本地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或修桥的时候,都得去湖州城南拉旧石料。某晚,我从方家兜回家路过板桥头村,见河岸边分明躺着根桥联石柱。过些日子等水位降低后,才露出桥联的全貌:“霅水南来经此汇归江渚。”据村民说,板桥头原有木桥,桥联石是从外地运来准备改建木桥的。某次,我在“南太湖人文湖州群”里闲聊说起此事,经湖州网友解惑,方知此桥联石系湖城苕霅三巨桥之一的甘棠桥的桥联。20世纪70年代,甘棠桥被改建为水泥桥,想不到桥联石竟流落到40千米之外的地方,愿有识之士能力促桥联石回归湖城置于新建的甘棠桥边 严氏乃邑中大族,世居归安石溪严氏家学渊源,书香绵延五百余年,明初至洁中期科举人物辈出。严氏始祖于明洪武初由嘉定迁至石溪(今西汇角),永乐问严敬以科举起家,历官河间长芦盐运使严敬墓在石淙,美国犹他州的家谱学会收藏有《浙汀湖州归安石溪严氏家谱》(清宣统三年木刻活字印本),想必记载较为详尽。严氏族人著作颇丰,如严正邦《白云小言》,严敬《如弦集》,严锡《中州恤稿》,严尔琮《璞庵集》,严书开《严逸山先生文集》,严元照《尔雅匡名》《娱亲雅言》《悔庵学文》等。清年间的归安名士严元照在其著作中称:家与古寺相邻,村上有三座古桥。西汇角与青莲寺相去里许今存古桥二座,东为永济,西为圣堂,其地理位置与其所述相近,又严氏聚族而居,故西汇角为严氏祖居地“石冢村”无疑。严元照的藏书室名“芳椒堂”,聚书数万卷,多宋元刊本。
  严元照故居旁有唐代青莲寺旧址,清光绪《归安县志》记载:“青莲院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松亭乡石琢,唐大顺三年建,景福三年赐名报恩,宋治平二年改今额,绍兴二十六年僧齐岳鼎新重建,刘一止为之记,今圮。”双林雨花庵、庆善庵为青莲寺分支,亦为唐时所建。历史上的青莲寺,“环水为院,四无居邻,孤烟突起于云水缥缈之间,潜心学道之境,初若无路,惟轻航短楫至焉”。新中国成立后,在青莲寺旧址上建起镇西茧站,我在茧站前发现过若干刻有荷叶莲花字堂的武康石构件,风雨侵蚀,字难辨识。 花园湾,因清代沈姓大户曾在此建祠园,故名据清同治《沈氏族谱》载,沈氏族人迁居于此已有二百余年。花园湾东为朱家埭,这里的沈家漾,传为元代卜元圭建坟山取土形成的,漾对面是坟山,清乾隆年间就有这地名,旧属归安县十五都西汇角是四水环绕的独墩,金鸡桥是村里通往村外的唯一出路,据传因金鸡桥的存在,村里从来无鸡瘟西汇角原有300多户人家,住村北的人家大都已搬去新市以前长厅屋、方家兜都划给西汇角,因此,从地图上看西汇角村庄很大村民在村野劳动时,偶有拾到粗制银元宝,累计已有七八个之多村上18对旗杆石遗迹与气派的石硚口尚存我听一位60多岁的严姓老人说起,他兄长家为大厅,前有2米多高的门厅,厅前的灯笼用铜链条挂起,堂上匾额上书“太师第”,匾宽约半米,长近2米。匾的字是他自己亲手刮掉的,故而记得非常清楚据说,曾经有杨姓大官在此建过多开间的厅,这大概就是“长厅屋”地名的由来。长厅屋村里的老房子很多,都写满毛主语录或“文化大革命”标语,视觉冲击力很大,大有激情燃烧之势,附近方家兜村的知青宿舍至今尚在。村上老鱼桥,原为村西北大河上的五孔石梁桥,今中孔“重建鱼桥”的石梁被移建为村口小桥,村人称之为“凳桥”。
  樊泽,今名凡石村,古代石淙望族严、陆、卜氏等都世居于此,宋、元、明时期系石淙的经济文化中心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琴堂庵在府城南樊泽村,宋进士卜强本家有古琴,名奔雷,为世重宝,贮此,后人即其堂为庵。”琴堂庵旧址现在是凡石土主庙,南宋周密《志堂杂钞》称奔雷为百琴堂第一。
  奔雷古琴主人卜强本是宋绍圣年间进士。明代刑部主事陆璩墓(王明阳撰墓志铭)与明代佥事陆澄(陆之子)墓均在樊泽明代文人姜兆熊也世居樊泽姜兆熊著有《樊川丛话》,书名中的“樊川”即为“樊泽”,古时姜家兜即在樊泽之域姜秋岛乃明代文人姜兆熊后裔,先生博古嗜奇,幼居樊上,后与子笠堂卜筑弁山黄龙洞,撰有《金井志》。金井者,黄龙洞也。 樊泽地下文化遗存丰厚。其地宋朝已盛,有大户人家聚居地和集市。明洪武年间置织染局。随着丝绸业的发展,因染色而富的大户不断兴起,推动集镇的二度繁荣。樊泽四野有数量惊人的砖井,应是当年染布取水所用。井砖为长条形宋式香糕砖,被村民用作磨刀石。渔林村出土石器文物较多,据采集的标本分析,渔林村遗址为新石器至春秋时期,出土的米字纹、回纹、曲折纹等硬为周周朝遗物2015年底,为配合太嘉河水利工程幻溇港基本建设,文物部门对凡石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大量瓷器、陶器、漆器等宋代遗存。 银子桥村的高家桥村口有三孔石梁桥,双勾阴刻“重兴通济”,须弥座桥栏覆莲纹望柱,所用石材主要为太湖石和武康石。见武康石桥柱上刻有莲花字堂两通:“拜河坝僧士王文寓助银贰拾两保吉祥如意庚子年季眷吉旦”;“迪功郎新安暨军安暨县主簿口泾迪功郎新平汀郡崐山县主簿□□施助重建了愿先考发判宣义公判通直愿心所果福□严明位台□□天界”迪功郎与平汀郡都是宋代的称谓,据此推断,通济桥为宋桥,虽经后世重修,但旧构保留较多。此桥也应该是樊泽一带宋元明时期繁盛的实证。
  走过通济桥就到俱富河,又名圆通寺港,清同治台《湖州府志》载:“圆通寺在千金北,初名圆通庵,元季戚畹卜元圭创,以奉高僧止庵,明末毁国朝不退禅师重建成小丛林。中洲禅师少时曾为寺中西堂。”某日,我走通济至俱富,遇费姓老者,问起圆通寺旧事,他说:“圆通寺毁于新中国成立前,寺庙规格县高,大殿高敞,立柱宏硕,庙系仿灵隐寺规格而建,旧时太均堂规模不及圆通寺”。
  寺址就在圆通塘桥南首水边的白地,杂树荒地间尚见宋代遗迹,青瓷碎片俯拾即是。 石淙,古代名人被埋没的较多,倒是有些人因雕虫小技流传下来。石淙,生于斯,长于斯,其底蕴鲜有人知,我只能略窥一二。考事者寻微,览迹者悟本。
  姑且识而为之记。
   (写于2016年)

知识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区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展示了村镇人文、民俗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潘继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