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春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14
颗粒名称: 花林春深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
页码: 155-158
摘要: 练市花林,地处溪泽交错之湖州东部水乡,徐洪塘由南北流与白米塘贯通,将花林分成东西两片1958年,花林与水口、练市、荃仁、洪塘等乡合建练市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水口公社,1981年更名为花林公社,1999年花林乡并入练市镇早在春秋时期,此地为吴国所属,相传,因专职从事青铜兵器的“钮柄”制作,得吴王夫差赐姓为“钮”,故为“花林钮姓”的起源地东晋时钮氏列位吴兴郡望族,有“姓启晋国,望出吴兴”之说,当时钮、姚、沈、丘并称“四大郡姓”元代曾奉旨修建花林二真君庙;清道光十八年花林村钮福宝得中状元。
关键词: 名胜古迹 练市

内容

练市花林,地处溪泽交错之湖州东部水乡,徐洪塘由南北流与白米塘贯通,将花林分成东西两片。1958年,花林与水口、练市、荃仁、洪塘等乡合建练市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水口公社,1981年更名为花林公社,1999年花林乡并入练市镇。 早在春秋时期,此地为吴国所属,相传,因专职从事青铜兵器的“钮柄”制作,得吴王夫差赐姓为“钮”,故为“花林钮姓”的起源地东晋时钮氏列位吴兴郡望族,有“姓启晋国,望出吴兴”之说,当时钮、姚、沈、丘并称“四大郡姓”元代曾奉旨修建花林二真君庙;清道光十八年花林村钮福宝得中状元。 出城自和孚上申嘉湖高速,一路飞驰十多分钟就到练市,下得高速就是花林地界新会村以庙名,旧有忻渭庙塔田村西的三孔石梁残桥,名大善塘桥,民国乙丑年里人重建,两边的金刚墙与台阶已失,河道也已断流,两岸油菜花黄,田野一片新绿。 我们折返沿桑林北行,一座单孔石拱桥的突现,令人眼前豁然开朗,此为油车环桥,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沟通新会村的南王和北王两村。“波浪碧于油,低浮桥影;桔槔狂欲吼,借听车声。”相传古时桥西侧有许多榨油作坊,故名油车环桥,而河对岸的土砖瓦窑,据称也有近百年的历史过桥回望真乃“花树画成林,烟笼画舫;桥门环似璧,月挂渔罾”啊!渔罾,是一种由竹竿支撑的方形渔网,湖州民间俗称“般渔罾”。 两岸河堤遍植桑树,地里有许多宋青瓷、明青花的碗碟碎片,砖瓦窑淘泥的瓦砾中也有一些,大家捡得不亦乐乎。今天算是初次见识了做瓦的全过程,最重要的工序是淘泥,然后用竹制的工具在整块泥土上切下泥坯,将泥坯覆于蒙着纱布的木桶上,再将瓦置于场地上,拎出纱布和木桶,成型的瓦阴干后即可入窑烧制成品。从古老的秦汉至今,瓦背都留着美妙的布纹,可见这种手艺已延续千载而未变。江南自古是砖瓦产地,苏州、嘉善、千金、练市都属砖瓦之乡,现在这里的窑工据称来自浙南的古建修复之乡临海。 新会吴家埭村的北江桥,系三孔石梁桥,重建于民国16年,桥堍的旧墙砖上有“钱源茂号定制”“福寿”之类的窑户印章。新会村东古有白云寺供白衣观音,故庙桥曰“佛音”,三孔石梁桥重建于民国24年,属“士募善建”,今两侧金刚墙与台阶已残。桥联分别是“陀佛一声钦大士;遗音万丈镇波臣”,“练水上游溯霅水;观音对峙奏佛音”。当属非常重要的佛教文物相传,在花林西堡村有座四面环水三大进深、六开间的“文四阁”庙,奉观音、如来等菩萨,香客们在庙前小河上捐资建造了一座小石桥,桥正好与庙内观世音菩萨相望,故名“观音桥”。 花林太地自然村南北向的福星桥,建在丁字河口,这里旧为古渡,桥畔有高大的老榆树,恰逢早春花叶同放,榆钱花可做菜煮饭吃,果具健脾安神的药用功能。福星桥重建于民国10年,西联:“曲港风和圆镜明;长堤雨霁彩虹晴。”东联:“古渡樯帆占利涉;中流砥柱庆安澜”福星桥俗称小环桥,附近原有大环桥,已改建成混凝土新桥。 花林的东堡、西堡、北堡村旧时均属乌程县。东堡村孝思港处乌程、归安二县之交界。东堡村西的东林塘桥横跨于白米塘支流上,是典型的民国五孔石桥,中孔因行大船之需而被抬高数米,使整座桥显得有点怪异。“苍烟凝树色,涛漾涵清;白溪启帆樯,月明如画。”白溪应指白米塘古运河,而苍烟则被东岸工厂的毒气所取代离开东堡,又去西堡。包家里村西的安利桥,是重建于清同治九年巧月的三孔石梁桥。巧月即农历七月,惜桥较为粗陋,而路北堡村的秀才塘桥,此桥系众姓重建于民国17年,因自然环境绝佳而增色,真可谓“苍烟凝树色”啊!中国古建筑特讲究与自然风光相谐,是真正意义上的“环艺”设计。 现今花林仍有很多钮姓人家,而茅姓亦系花林大姓。元代初年太湖大水倒灌,茅姓祖辈弃官东迁,船过花溪因饭碗滑落水中而定居于此,至明代茅坤升官中兴遂成大族,故在新会、花林、两堡等村均有茅氏家族的祖坟地,西堡完小就出土过石像生。元通浜村的重高桥,清道光年间重修过桥面,但桥柱均为武康石旧构,中间一对桥柱阴刻“南无阿弥陀佛”句,虽无字堂纪年,但两侧桥柱落差较大,因此可判别为具明代风格的梁桥。 花林的古桥梁还有芦溪众安桥、南楼下桥、永昌塘桥、庆堰桥、隆兴桥、福乐桥、姥溪前村桥、波斯堰桥、沂水塘桥、太平桥、永安桥等。其中,沂水塘桥、太平桥均为南北向古塘上的三孔石梁桥。这里新耸“花林教会”教堂,湖州洋教自明而清都自苏杭从水路传入,而水口村恰好地处白米塘中段,因此有信洋教的传统。茅家桥村东临双林塘,相传南宋康王赵构逃难时曾路过这里,因而传下村里女子结婚都要戴凤冠的习俗。村里东西向的三孔石梁永安桥,重建于清咸丰十一年,俗称茅家桥。明代花林茅氏,虽在家乡营宅建墓,铺路修桥,藏书印书,但仍为家人横行乡里所累,茅坤最后被削职归家,专事著述。
  永昌塘桥在徐洪宙四圩村,三孔石梁重建于民国14年,桥面系板梁结合,中间横铺青石,桥心石刻莲花纹,较为独特桥东联:“桥便人行阴德厚;路通客往颂声隆。”桥西联:“西去天目对远山;东行霅水通乌镇。”花林、徐洪旧属归安县,而水路相通的乌镇,清代为两省三府七县错壤之地,又以市河为界,分乌、青两镇,乌镇旧属湖州府乌程县。民国时期乌镇属吴兴,青镇隶桐乡1950年,两镇合并名乌镇,划归桐乡县辖。 回家晚饭后我看到电视里正播沪剧名家解洪元唱《搀桥》:“春二三月草青青,百花开放鸟齐鸣。蝴蝶高飞成双对,蜜蜂成群采花芯。今年逢着交春早,塘里的芦芽叶放青。豌豆花开九莲灯,菜花落地像黄金。萝卜花开白如银,蚕豆花开黑良心。这蚕豆花开黑良心,好比我岳父金学文恨不得摘去头来拔去它的根,想一想对不起种豆人。”因蚕豆花开而触景伤情,倒也极富乡土气息,忽而发现这“搀桥”所唱与今天“走桥”景色竟全都对应。
   (写于2014年)

知识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区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展示了村镇人文、民俗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忍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