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胜处袁家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05
颗粒名称: 烟水胜处袁家汇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
页码: 112-119
摘要: 过荻港就是一派烟波浩渺的湖漾,远远的在湖的东北方向蜿蜒横亘着一列小山,山一直延伸到湖边,称其为湖趺真的是恰如其分,因此湖趺最早应该是山名。湖趺山即现今的长超山,山高98.5米,为湖州东部水乡平原的最高峰。光绪《归安县志》记载:“长超山,又名湖趺山。”山上树木茂盛,登高远望四周河漾环布,农舍点点,景色宜人。 湖趺山与道家的传奇人物蓟子训有关。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湖漾

内容

和孚旧名湖趺,是市、山、漾的通用名,湖趺市、湖趺山、湖趺漾。“趺”字从足从夫,“足”指脚,“夫”意为“外侧”“外表”,联合起来本义表示“足背”“足外侧”。当我们沿着东苕溪故道龙溪一路顺流北上,过荻港就是一派烟波浩渺的湖漾,远远的在湖的东北方向蜿蜒横亘着一列小山,山一直延伸到湖边,称其为湖趺真的是恰如其分,因此湖趺最早应该是山名。湖趺山即现今的长超山,山高98.5米,为湖州东部水乡平原的最高峰。光绪《归安县志》记载:“长超山,又名湖趺山。”山上树木茂盛,登高远望四周河漾环布,农舍点点,景色宜人。 湖趺山与道家的传奇人物蓟子训有关。《嘉泰吴兴志》记载:“湖趺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统记云汉蓟子训隐于余不乡,卒葬乌程县湖趺山,今属归安。”光绪《归安县志》也记载说:“蓟子训卒葬湖趺山,即其旁山也。”现山旁还有村名蓟木庄,据传,古称蓟墓庄。与上述志书记载的地理位置完全接近,“蓟墓”疑是“蓟子训墓”。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蓟墓庄遗址,就位于长超山西北坡地,现为桑地,年代跨度较大,从采集的陶片分析,遗址年代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现有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表及鱼塘内有较多陶片,以夹砂陶、泥质陶、印纹陶片为主,这些也似乎可以相互印证。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还收录一则有关长超山的奇异故事:“归安县南乡有长超山,茂林修竹,境颇幽雅。山有护云庵。相传前明凌忠介公未第时读书庵中,偶于月明时闲步山烟水胜处麓,忽有老者揖于前,口嗫嚅若将有言。公问之,曰:‘我古冢中人也。子孙零落,祭扫无人。来从公乞一盂麦饭耳。’公不之信,笑而言曰:‘吾性好静,故来此读书。而四面蛙声阁阁,达旦不休,甚厌苦之。苟能为吾禁群蛙不鸣,当有以报。’老人曰:‘诺。’遂不见。其夜蛙果无声,公乃具酒饭祭之于荒丘。自是庵之左右,蛙不复鸣,至今犹然。” 其实长超山四周的历史遗迹密度很大,多处考古遗址在长超山及其周边地区先后被发现。长超山古墓群位于长超山上。山体突兀狭长呈南北走向,原与野山坞、龙头山连为一体,湖盐公路及当地的基本建设已将山体截断。山脊线上分布较多先秦至汉代的土墩墓、土墩石室墓,因植被茂盛无法正确统计数量,可确认的共有27处。20世纪末,因湖盐公路建设,文物部门曾在此地段抢救性发掘汉墓四座。同时,野山坞一带的宋墓也出土了精致的龙泉窑瓷器。此外,现在的长超山上还建有“抗日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抗战初期当地以李泉生为首的“长超部队英勇抗战杀敌,取得了“血战罗田漾”等胜利而建的一个抗日英雄纪念丰碑。现在镇上的泉生小学、泉生中学也因此得名。 和孚是湖州山湖相映的好去处。清末著名词人朱祖谋在《采绿吟》词前注明道:“湖趺漾为吾乡烟水胜处,长超、栖贤、吴羌、道场诸山纷在掌瞩,荷香柳影,逭夏尤宜。自堕修门,行二十稔。中间再返故山耳。暇当倩客作玉湖趺馆图,率依蘋洲谱,以当怀归之章。”词中这样描绘和孚的山水盛景:“软玉吴波路,画手点笔,分明蘋风。笛外柳烟,舷尾澄镜无声。两山青不断,斜阳晚、数行鸟度空屏。卷回溪、莲歌渺,棱棱湖月又生。”1937年11月,曾经暂居袁家汇的钱君匋有这样的描绘:“一带灵活的水,把淳朴的小小的袁家汇团团围住了。西南在一湾水的尽头,荻港的那座‘风水亭’隐隐地留着一个亭角在一片萧萧的芦获梢头。那一带水上,时时来往着摆渡的轻舟,在那里三点五点地聚拢来又分散开去,碧浪拍着岸,一大群热闹的白色毛羽的可爱的鸭,亲睦地泳着谈着。风景是那样的秀丽而质朴的。” 和孚又名袁家汇,“汇”是被水迂回、围绕的地方。袁家汇是南来北往的水路大码头,光绪《归安县志》有“湖趺市”条目称:“在县南二十六里即袁家汇,面临湖趺漾,沿溪为市,帆樯上下相望,市廛数十家。”县志同时记载了归安的很多市,大多数是“市廛十数家”,唯独湖趺市是“市座数十家”,也说明当初袁家汇的热闹与繁盛。袁家汇有杭湖锡线(东苕溪故道龙溪连通京杭运河)、长湖申复线(思溪横港连通双林塘)等多条黄金水道在此交汇,是江南运河主要的节点市镇之一,通过水路北上湖州、无锡,南下杭州,东去嘉兴、上海、苏州都是相当便捷的。当年南来北往的航班都必须经过袁家汇,因此所有坐航班出行的人们,都对袁家汇码头有深刻印象,1933年5月8日途经此地的双林人黄笃初就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袁家汇码头,这可能是袁家汇最早的影像资料了。其实早在清代,徽商詹鸣铎撰写的自传小说《我之小史》中就记述道:“初在袁家汇,搭篷另售,颇有生意,以是捐阜生行帖,设一门市的木行。”后来他又沿着水路把生意做到了练市等地。木行生意也间接地说明了袁家汇码头的特殊性,袁家汇往西经过横山漾就是山区,往东往南都是水乡平原。因此它也成为湖州山乡平原之间的处中转码头,木材、毛竹等山货要经过袁家汇中转,以前镇上就有湖州木材公司很大的仓库,沿河经常泊满木排竹排,而平原水乡大米等物产也会经由袁家汇往山里走。现今的袁家汇古老的商业街区还依稀可辨,沿着和孚漾外滩从外向内行走,呈西东走向,行至三百米处,分向南、北两道,通向镇的深处……镇中石板街巷相通,曾经的店铺林立,但大多已经人去房空了。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带动了袁家汇集市的发展,但也常常给袁家汇带来战火与灾祸。湖州很多有关战乱的记载中都有袁家汇的身影。袁家汇是战乱中避难人们的必经之路,也是战争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往往逃难的人先行抵达,之后就是军队了。晚清的太平天国时期,袁家汇先是接纳了大量的逃难人群,乌程人施补华在他的《泽雅堂诗集》记述:“五月,湖州城破。兄弟避兵袁家汇。”并写有《袁家汇》诗:“脱离袁家汇,栖栖历苦辛。前时浑在梦,今日始为人。挥涕辞吾弟,全身见老亲。北征思杜句,一诵一沾巾。”(《泽雅堂诗集》卷一)夜泊袁家汇,过亡友徐时泉故居,有诗:“长超山下泊,独叹老徐亡。乱世能完节,衰年不减狂。抛书儿懒惰,扶病妇凄凉。夙昔穷交在,题诗付草堂。”(《泽雅堂诗集》卷五)再如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占长兴,“邑民避难于郡东之戴山、后林、袁家汇渚处,浮家泛宅,锁尾流离”。(《长兴移民初探》)之后数年清军和太平军又在袁家汇一带打开了拉锯战,袁家汇成为太平军湖州保卫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从袁家汇现存的民居和商铺来看,大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而镇上的古桥却大多重建于清乾隆时期,这一时间差耐人寻味,极有可能乾隆时期的民居大多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了,而镇上老人们口耳相传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于抗战时期,钱君匋记述了自己避难袁家汇的经历,其中就说道:“从苏州平湖流徙来的,亲热地做了我们的左右邻”苏州美专的师生也曾一度流寓于袁家汇。一路尾随着逃难者而来就是日军,侵略者在和孚镇、袁家汇就杀害居民140多人。
   如今历经沧桑的袁家汇依旧较好地保存着前市后村的独特格局,由南往北按照码头——商业老街——居住村落序列进行布局,两纵两横的河道把整个古镇分割成不同的区块,以现在的人民路、以前的北港埭为界,有明显的功能区划,往南以商业为主,往北以居住为主。镇内河港街巷原貌依稀可辨,河上古桥众多,沿河两岸及街巷深处还保存着不少古建筑。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就有古桥9座,民居商铺13处。袁家汇的古建筑群建筑类型多样,在湖州范围已经不多见了民居建筑有规模宏大的,如中兴桥南的钟宅,为多进多落的组群建筑,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房屋面积广达3800平方米。有设计精巧雕刻精美的,如郑宅前后两进的间距空间小,为防止雨水溅落又便于采光,天井上方为三界船篷顶,上覆望砖并以玻璃间隔,南北两侧有白铁皮制作的“落水”以承接屋面雨水。前后厅明间柱子为方料,两山墙用圆柱,前厅楼上梁架为方料人字形梁架。
  “牛腿”雕刻有麒麟、寿星、花卉、山水等。这种天井的设计,在湖州地区仅见于此。商业建筑类型丰富,有米行药店,有空中过街楼相连的茶楼,有沿河廊棚等。 如果我们选择沿着村中袁家港水街行走,你能感受到湖州最原始的小桥流水人家,感受到最原生态的江南水乡风情。站在水街西口,第一眼你就能看到五旺桥,在早晨的朦胧逆光里,或者傍晚的昏黄里静默着。河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有着长长台阶的埠头,还有岸边新旧交杂的傍河民居,透过老桥的桥拱,可以看到东边钟家老宅庞大的灰白墙体。五旺桥处在一个丁字路口,北侧是一条东西向廊棚式的走廊,南侧是一条南北向长长的巷子,巷子两边有不少老房子。从桥所使用的石材、桥的造型及雕刻来说,五旺桥可能是袁家汇最古老的拱桥了,望柱上武康石的石狮和莲花雕刻,显得非常古朴且风化严重,南侧东边的云卷纹的抱鼓石是太湖石,据记载,五旺桥始建于北宋末年,明隆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重修。武康石的须弥座桥栏、覆莲望柱、横系梁上的刻花显然是宋代桥的旧构件,整座桥具有明代的简约流畅风格。五旺桥的桥面、台阶、西南侧抱鼓石以及部分拱券使用了一种并不常见的青灰色石材,雨后的天青色异常美丽。再往东就是中兴桥了,重建于乾隆年间,其周围环境最富有古意。桥南的西侧紧贴着钟家气派的老宅,钟家精致别致的家用埠头和高大灰白老墙立面和老桥极为般配。桥南的东侧也是古老的民居,连接桥的民居和钟宅之间是长长的幽深的巷子。老屋、老桥、老巷紧紧地连成体,泛着霉斑的青色桥栏、淡黄的花岗岩石板、灰白的老墙、黛青的屋顶,其形态和色泽搭配很是协调,最具原生态的江南小镇的风景。大宅的主人是实业家钟飞滨,据说钟飞滨18岁就随表兄朱五楼进入上海学生意。后被荐拔为苏州福康、福源、顺康钱庄档事。
  在上海钱庄业他有创外汇业务。同时钟氏还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在苏州开办碾米厂、发电厂、织布厂和库储运业。在长兴发起开办煤矿公司及旅游业。他乐施好善,资助开办上海进德女中,从事慈善事业,接纳穷民数百之多。因长年积劳成疾,卒于1925年,享年仅44岁钟宅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如今露天的西式水泥楼梯、西式的花园、花坛和葡萄架依然保留着。中兴桥的桥拱非常特别,和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胖胖的阿拉伯数字“8”,又像一节饱满的花生,这是湖州并不多见的马蹄形拱。 袁家港在中兴桥东侧不远处拐了一个弯,河道由东西向变成了南北向,河道拐弯处红黄色的建筑就是和孚的总管庙,跟庙连成一体的拱桥就是利济桥了。
  利济桥比袁家汇其他几座拱桥用的石材要统一得多,整体为泛着淡淡紫红色的花岗岩,有一种宁静和典雅之气。桥的东堍直接连着总管庙,桥的色泽与庙的红黄色泽也很是协调,桥和庙就在小镇最开阔的三角水面的北端一字排开。桥的西端连接着一条小巷,可以通往中兴桥,南边隔水相望的是高高的青云桥。
  利济桥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望柱和栏板只有南侧一面,因为在其北侧原先并列着一座单孔石梁桥总管桥,两桥的桥墩并列砌筑,是互傍的双桥。可惜的是北侧桥的长石桥面在50年代造机埠拆除了,重修后的桥面为水泥预制板。之所以会出现双桥,原因是人们为了方便抬总管老爷出街庙会。总管信仰是东部水乡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稍大一点的村子都建有总管堂,而总管堂边也常常有老桥,有桥必有庙,很多大一点的庙都是总管堂。 利济桥和青云桥两两相望,相距不过50米。青云桥南有一对联大致描绘了袁家汇的地理环境:“山脉东回联一线,水形北注砥千秋”青云桥处,视野开阔,的确风光无限。南望是通往和孚漾的市河,两岸几栋带廊棚的老房子连着高高的河埠头,屋旁绿树成荫。北边是一开阔水面,对岸是利济桥和总管堂一字排开。坐在桥南的河埠头上,最有趣的是可以看桥里桥,青云桥的桥拱和倒影成了最完美的画框,透过它,可以看对面的利济桥和总管堂及其在水中荡漾的倒影。桥上来来往往的老人见面亲切地打着招呼,桥边埠头不时有人来浆洗衣物或蔬菜,这是小镇千百年来固有的热闹和温情。青云桥在袁家汇老街几座老桥里是最高的。青云桥从四面看都有很好的视角,尤其是在利济桥桥上望过来,和前面开阔的水面、一排排规整的埠头、桥边拴着的小水泥船、桥畔长长廊棚的老房子、扛着农具走在高高桥顶的农人起组成子幅最原生态的水乡风情画。青云桥上即使是雨天,依旧是最热闹的,说明它在联系袁家汇老镇东西之间的重要作用。雨天站在青云桥畔,看着撑着各种颜色雨伞的人们来来往往,望柱上的太湖石石刻在雨中静穆着,感觉很有历史沧桑感。
  青云桥往南不到300米就是和孚漾,在入漾的口上还有一座三孔石梁桥,镇上的人都叫它袁家桥,不要小看了这桥,桥的真名叫开禧桥,开禧为南宋皇帝宋宁宗的年号(1205—1207),宋代有用年号做桥名的习惯,说明此桥始建于南宋,桥所用的石材基本为武康石,桥面呈弧形,虽为乾隆重建,但保留了大量宋元古桥的风韵值得一提的是,袁家汇还有一座古桥非常特别,就是原先位于村北的马鸣桥。桥的题刻别具一格,在该桥拱券上方券睑石与桥面石的凹档间,从右到左一字排列着形似屋面檐口的石制“圆椽”,每根“椽子”直径约10厘米,其截面上各刻一个阳文楷书,整组铭文为“顺治乙未年本村韩有成同妻仝氏重建立”。令人称奇的还有,在该桥东南堍金刚墙立面上还嵌着一石龛,石龛由灰白色的太湖石凿成,石龛顶部似瓦楞状屋面,前凸的檐口下作匾额样装饰,中间有行书“韩仰湖寿图”五个大字,龛中置太湖石浮雕人物造像,造像为披头巾、戴耳环、身着褥裙的老人,其手握一串念珠,端坐于“四出头”的官帽椅上,两脚搁于矮踏几,椅子靠背还辨识出梅花纹椅帔,整幅画面质朴、写实,栩栩如生。由于特殊的形制,在文物普查发现后不久就被列为市级文保,可惜在村庄整理中被误拆,现在桥的构件都堆放在袁家汇东边金龙寺的院子里,也不知道何时能够重建。 我曾经无数次一个人徘徊在袁家汇的小桥流水人家之间,这里演绎着江南普通人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让你随处感受到人间烟火气息,古桥边的埠头总有村妇蹲在那里洗洗涮涮,圈圈涟漪在她的手下荡漾……偶尔你还会遇上一家生煤炉的,那熏得人流泪打喷嚏的烟味突然让我回到了那些遥远的年代,烟雾弥漫在小巷之中,宛名一幅图画呈现眼前,此时熟悉的味道与感觉又重新充满我的嗅觉,真有时光穿越的感觉。
   (写于2016年)

知识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区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展示了村镇人文、民俗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占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