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趺山廓接云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004
颗粒名称: 湖趺山廓接云溪
分类号: K928.7
页数: 5
页码: 107-111
摘要: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自幼聪敏,运笔如风,世居湖州南郊松雪镇,自号松雪道人。至元二十三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汀南的宋代遗臣,遂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就此开始晋京入仕的生涯。赵孟頫开创元代书画新风,他官居北国常思念江南,其传世的《吴兴清远图》《水村图》等长卷,都是随写湖州的清远山水,确切地说都可以在湖城南郊之横山漾、湖趺漾、下昂镇一带找到蓝本。赵孟頫特别强调“云山为师”,以提高画家的写实功底,来克服文人画“墨戏”的陋习。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松雪镇

内容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自幼聪敏,运笔如风,世居湖州南郊松雪镇,自号松雪道人至元二十三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江南的宋代遗臣,遂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就此开始晋京入仕的生涯。赵孟頫开创元代书画新风,他官居北国常思念江南,其传世的《吴兴清远图》《水村图》等长卷,都是随写湖州的清远山水,确切地说都可以在湖城南郊之横山漾、湖趺漾、下昂镇一带找到蓝本。赵孟頫特别强调“云山为师”,以提高画家的写实功底,来克服文人画“墨戏”的陋习。 赵孟頫《游吴兴山水清远图记》曰:“春秋佳日,小舟溯流城南,众山环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与船低昂,洞庭诸山,苍然可见,是其最清远处也。”湖城东南湖漾密布,山峦平远起伏。龙溪、思溪、菱湖塘之水自东南而来,汇入水天一色的湖趺漾,东连山前漾,西通横山漾,经山塘河与长超港汇入湖城的碧浪湖,湿地内芦荻丛生,兜墩散落,桑林遍地。《大清一统志》载:“长超山在归安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湖趺山,山侧有湖广二百顷名湖趺漾。”漾因山名,应是取临湖趺坐之意,后世为简便遂称“和孚漾”。 和孚漾,位于袁家汇和荻港两座古镇之间,周长5.2千米,水面积190公顷,平均水深2.5米,芦苇摇曳,襟山带水。春夏游人垂钓,秋冬渔民拉网清代词人朱疆村对家乡的湖趺漾情有独钟,记曰:“湖趺漾为吾乡烟水胜处,长超、栖贤、吴羌、道场诸山纷在掌瞩,荷香柳影,逭夏尤宜。”还乘兴意写《玉湖趺馆图》并填词《采绿吟》击节叹之。某年仲夏,我等参加“南太湖人文湖州群”的活动,坐游艇作水上游,日头偏西时分途经和孚漾,确也见识过此番美景,对赵孟頫的《吴兴清远图》也加深了感性的认识。 自幼在和孚漾边长大的网友“原味”谈起:“我们小时候夏天的娱乐就是游泳,畅游和孚漾是很刺激的事情。状态好,信心足,就能游到凤凰洲方向,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很危险的,好几次,脚抽筋,只能躺水皮漂浮,回家被外婆骂一顿,就收敛点,只游西围角游泳时还可以摸‘水菜’,也就是河蚌,跟邻居的哥哥一起摸过很多,河蚌肉炖苔心菜最好吃!和孚漾中间有航标的地方很浅,只有靠近小镇的地方因是航道会比较深。”据清《本草纲目拾遗》载:“菱本两角者,有果菱,差小;有湖趺菱,色红而大;有青菱,色青角曲而利”可见色红而大的“湖趺菱”确实声名远扬。旧时,湖州人过中秋节,全家团聚月光下,品香茗、吃月饼,还得将城东柿子、龙溪莲藕,以及湖趺漾的水红菱用作祭月之清供。 袁家汇,古称“湖趺市”。本是漾西北的大墩岛,由各种小桥梁连通东部的陆地,“帆墙上下相望,市廛数十家”细雨的江南,水晕而墨染。雨中游历袁家汇,步于寂静的老街,能听到雨声沙沙。石板路泛出润泽,石桥栏垂落珠帘,幽巷中未闻丁香,钟氏宅威仪过眼,更爱看鸡犬与炊烟之寻常。利济桥、中心桥、五旺桥、青云桥依次踏过,紫青黄白赭色,石因水透而浓艳。镇口古老的开禧桥恰似待发的巨舟,而迎面扑来的和孚漾真大啊! 袁家汇虽不及荻港名士辈出,但许多深宅大院都以雕刻精美取胜。地处老镇中心地带的钟飞滨故居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主轴线楼屋三进为雕梁画栋的中式建筑,穿过大厅右侧备弄就是西式花园,水泥的花坛与葡萄架尚在。
  东部建筑是两层西式洋楼架构,临河还设有阳台,透过钱形花窗可俯瞰市河钟飞滨是荻港朱五楼的表弟,在上海学生意起步,后成为实业家,他与吴昌硕还是姻亲,1915年钟氏建祠堂时,72岁的吴昌硕欣然题写了“太傅溯家风,耕读相传,奕叶箕裘承厚德;吴兴占山色,祠堂新建,馨香俎豆妥先灵”的篆书巨联。清末贡生吴澡雪擅书画,曾在钟家设馆授业,并幸遇吴昌硕,得到过指点,缶翁还曾替他写过润格,本地画家吴迪庵、朱宣等均为吴澡雪弟子。早年曾求学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的画家吴个钝,是袁家汇人,平生崇板桥,喜写墨竹,其人亦谦谦竹君子之风。 袁家汇地处湖州西部山区与东部水乡的结合部,因此,不仅是山货与水产的集散地,也是进入湖州的东南门户,历来是躲避战乱的中转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倭寇就曾经骚扰和孚杀人放火;清代太平军在袁家汇遭到湘军的围剿;抗战初期书画家钱君匋由桐乡沿水路来袁家汇避难一周;抗日武装李泉生的“长超部队也是沿龙溪袭击日寇。 蓄水量475万立方米的和孚漾属浙江五大天然名湖之一,而东北向横亘、山高98.5米的长超山则系南浔区的最高峰。整个山形就像一条巨龙趴在漾边吸水,故南部又称龙头山,今湖盐公路穿山而过,山体已被截为数段。记起1979年,我有过一次难忘的登临长超山的经历。其时,在书法家费新我的倡议下,双林镇上办起“墨河画苑”,延请当时流寓双溪的京城女画家沈祖仪任艺术顾问,为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年轻画工授艺。那年开春,苑方租了一艘轮船载着我们师徒一行到长超山春游采风,当轮船到和孚漾靠上岸,我们就争先恐后地爬上长超山,年事已高的沈老师也不甘示弱。我们登上山顶,只见映山红丛丛盛开着,擅长花鸟的女画家也被这自然美景深深地吸引,还时不时地引导我们观察花朵朝阳与背光时不同的色彩变化。我们水乡人没怎么见过山,故而对这次超山之行记忆犹新。
   宋《嘉泰吴兴志》载,蓟子训汉时隐身于吴郡余不乡,卒葬于乌程县湖趺山。
  长超山西北坡今有名蓟墓庄的村子,桑地间散落有新石器晚期至汉代的夹砂陶、泥质陶、印纹陶片。村里的总管堂外立文官翁仲,前后刻云鹤纹补子,手扶笏板,角落有石马,马鞍金蹬雕刻细致,二者皆无首,另有一对石羊被古董贩子低价收购。据考证,石像生为清朝官居湖北巡抚卒于赴任途中的归安费金吾墓前旧物。曾经安息于龙头山的有元朝宇文公谅、明朝孙见龙等历代达官贵人。和孚漾西的陈塔村,旧名沉塔,清末民国初年集市贸易较为繁荣。村里的锡马桥系三孔石梁,西联:“马渡通过蟹渚;鼍梁直接龙溪。”东联:“愿天常生善人;愿人常行善事。”另有保隆桥也为三孔石梁,东联:“基拱超峰苞桑永固;源分苕霅钟毓偏奇。”西联:“秀迎金盖灵长倚;孤贯珠村瑞益增。”基拱超峰,秀迎金盖,泒贯珠村,苞桑永固。漾东村因地处和孚漾东得名,村里的万奎桥为五孔石梁,清道光三年重建,民国时重修,桥联:“地势接苏常建造复新垂千秋;河源通苕霅津梁利济普群人。”“春日融和西望层峦山色秀;秋月皎洁东瞻群流水光明。”旧时“长超市”就在山前漾畔,长超地区现保存古桥14座,宋桥安丰桥,明桥福庆桥,以及清代长超港上的齐福桥、悦皆桥、隆兴桥、良长桥等石拱桥都相当不错。良长桥联:“西峙超山秀连螺髻;南来霅水清映虹腰。”古道绿草如茵,河岸花红浓艳。 双福桥村位于和孚东南,东面与重兆相邻,南面与思溪村交界。古双福桥是奇特的双桥组合。以漾西水中的小墩岛为界,北建三孔石拱桥,南造三孔石梁桥,20世纪70年代因河道拓宽双福石拱桥被拆。近些年,双福石梁桥有幸被搬迁至湖城仁皇山的“山水清音园”。双福石梁桥,民国九年重修,桥联:“塘接超山绕九里;源分霅水汇双桥。”太平军湖州抵抗战与抗战时国军湖州保卫战,都曾经在双福桥交火,此处系湖州通往新市、桐乡的要道。
  2001年6月,原和孚、长超、重兆三镇合并为和孚镇,全镇区面积扩大到97平方千米。清《归安县志》载:“重兆市,在县东南四十里,古名云溪乡。”历经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劫掠被烧成白地。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4月,将云南、云北乡合并为重兆乡。
  地属东部水乡平原,地势由西而东趋于低平,荡泊连片,沃野平川。 双市港,原名双树港,与周边的树港、独树等村名一样都与古树有关。平原地带一望无际,擎天古木无疑是最好的地标,旧时几里路以外就能看到。双市港村,扼守东泊漾西来之水与东部云溪的交汇处。村里的生财桥系三孔石梁,清光绪六年重建,南联:“水接东南一方多受益;地分云泊双市始留名。”北联:“生理无穷且喜跨虹资利济;财源不竭更看司马快题诗。”双市港村西的东泊漾水面约90公顷,东泊村,古称泊宅,清《乌程县志》载:“昔张志和浮家泛宅往来苕霅泊舟之所。” 和孚、荻港、重兆与东部水乡一带的农村一样,都普遍流行着“总管信仰”。
  相传,南宋时朝廷解粮官押运军粮船路过这里,恰逢当地遭灾颗粒无收,于是,他就下令将军粮分与百姓赈灾,自己被陷害处斩,百姓为他建总管堂祭祀感恩。
  皇帝得此讯息,为安抚民心便封其为“护国随粮王”与“都天安乐王”,成为当地的土地神。总管庙会各地一般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前后举行,抬神巡游,聚餐看戏,相当于古代“社鼓隔溪闻,归来客半醺”的春社活动。如今,和孚地区的抬神游、荡马灯、赛哨船、画神像等,都成为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以保留和传承下去。
   (与于2016年)

知识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区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展示了村镇人文、民俗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忍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