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南古道通浔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995
颗粒名称: 苕南古道通浔湖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9
页码: 45-53
摘要: 苕南,广义而言即东苕溪之南。生于德清的清中期画家沈铨擅长花鸟,作品中常钤印“家住苕南余不溪”余杭的“苕南书院”由章太炎曾祖于清道光年间捐资创办,同期,湖州书画界有“苕南四隐”,其中的张道岸以画兰花名于世。
关键词: 名胜古迹 苕南古道

内容

苕南,广义而言即东苕溪之南。生于德清的清中期画家沈铨擅长花鸟,作品中常钤印“家住苕南余不溪”。余杭的“苕南书院”由章太炎曾祖于清道光年间捐资创办,同期,湖州书画界有“苕南四隐”,其中的张道岸以画兰花名于世。
  清代号“苕南珠泉居士”者著《续板桥杂记》,也系湖州人。 古荻塘运河,由湖州东门二里桥向东迤逦,经升山、塘南、晟舍、苕南、东迁各乡出南浔镇,与京杭大运河会合入黄浦江。据《湖州市地名志》载:“该辖区旧为苕蓉乡,解放初分设苕南、苕北乡,1956年合为苕南乡,1958年属双林公社,1961年双林公社分为5个公社,辖区始称苕南公社。”公社驻地在双林塘北东部万元桥堍的谈家兜。 镇东织漩漾,因纺织之家环聚而名。此处原为镇口风水宝地,环绕着漾中分水墩的有水镜寺、总管庙、护生庵、文昌阁、东岳庙等名胜古迹,因大多早年已毁于战乱,故我们小时候都没啥印象,但小伙伴们周六还是喜欢去苕南玩耍。水镜寺荒址是个种蔬菜的大墩岛,渔民在洲渚建房居住,我们经常到水岸边钓鱼虾或看轮船,还靠拉渡船自行登岛游玩。 墩岛的北面是双东茧站,红砖扁砌的苏式洋房;隔河南望是石灰窑,红砖扁砌的高高塔楼,算是镇上为数不多的新建筑,成为我们美术写生的风景点。苕南公社的礼堂经常放映电影,我们就赶到这里来看。我记得当时看过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是部新现实主义的名片,还有京剧《周信芳舞台艺术》的戏曲片,似懂非懂也无人退场,那时的农村热闹啊!苕南桥工队是当年很著名的“社企”,双林周边的水泥桥梁都由他们建造。 虽说自南宋初年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双林始逐渐成市,但从周边发现的众多古遗址来推断,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花城遗址、丁泾遗址、盛林山遗址、三田漾遗址等可追溯到良渚和马家浜文化时期,而儒林遗址、邢窑遗址则为春秋战国时期,所有遗址都分布在河塘之滨,可见水系是双林的经济命脉。苕南,荡漾星布,阡陌交错,桑林遍野,圩田成片,邢窑塘、丁泾塘南北向勾连双林塘与荻塘水系,既是通往湖州,南浔的近便水路,也是北向排洪入太湖的骨干河道。 邢窑塘,上承双林塘之水,南起镇北的风光漾,经渔捕桥、邢窑环桥、树港桥、谢村漾、三田漾入荻塘,全长约10千米。1971年底,苕南公社启动整治邢窑塘内河的水利工程,为确保河道畅通相继拆除旧石拱桥,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改建三座符合水乡需要的“双曲拱桥”为此,公社专门成立了建桥指挥部。1972年7月1日,仅具小学文化程度的“泥腿子”们终于在原渔捕桥处建起跨径长达40多米的“群英大桥”。 我们小时候对古桥都司空见惯,还是喜欢新式的双曲拱桥,说起“群英大桥”那是印象很深的,周末我们还去实地写生呢。记得另有一座铁索桥在公余庄附近。明代永乐初年,东林与西林合并,更名为双林镇。嘉靖年间,南浔的尚书董份在邢窑建“公余庄”别业;练市的官宦茅坤在塘西北营“赛双林”街市,最后都人去楼空。20世纪80年代初,“公余庄”荷花池畔的湖石假山,被移筑于镇上的“庆苑公园”,当地只留下“大门闩”“小门闩”这些老地名,但园林与池水的格局尚在。
  2014年9月,我们“南太湖人文群”结伴去苕南走村看桥。车过三济桥就到谢村。那天台风“凤凰”北上,蓝天白云,绿村红舍,一水之隔乡音变,满耳皆聆双林话。村头的福田院正在大兴土木,传为南朝诗人谢灵运游寓吴兴时的家庙旧址,故名谢村,村西还有谢公漾,据说曾有谢公桥。据《嘉泰吴兴志》载:“福田院在县东十五里谢村基,本谢灵运故宅,唐大中年间所建。”谢灵运游山水,好营园,诗境新奇,辞章绚丽,还以始创宜爬山的“谢公屐”闻名,既是中国山水诗鼻祖,也算是“驴行者”的先驱。唐代诗僧皎然,湖州人,俗姓谢,字昼,就是谢灵运的十世孙。 漫步村西姚家港,单孔石梁“大兴桥”,己丑春月里人重建,桥心石为紫色花岗岩,浮雕圆形如意纹。东河埠头遗双层覆莲纹武康石望柱,可能系谢公桥的旧物。桥西堍是废弃已久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队公房,廊式券洞连排,据说当年是仿延安窑洞的样式而筑。前村就是羿家汇,见单孔石梁“永安桥”,桥柱及肩墙均有武康石旧构。谢村临河而居,村南为总管堂和观音殿,大红轩廊,墨书墙画,对岸戏台隔河相望,由香港同胞闵焕文于1995年捐资助建。戏台为琉璃瓦歇山顶式,横批为“万民同乐”,对联乃“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彭泽指陶渊明,临川即谢灵运,句出唐人王勃之《滕王阁序》。清光绪《乌程县志》载:“谢临川写真堂,在杼山,唐颜真卿建。” 颓宅新楼,鸡犬相闻。孩童懒起正刷牙,耄耋辛勤伺菜园。望着90多岁的老人,蹒跚着剪枝打理他“心中的园林”,忽而记起我的祖父,晚年也是门前临河一块地,筑起篱笆,架起瓜棚,然后坐看山色,吟诗作画,养花弄草。
  尽管祖父与眼前的老人喜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庙东单孔石梁“永福桥”,清道光十二年重建,方形桥心板青石刻双圈漩涡纹,桥柱也有武康石,与西弄墙角的武康石缠枝纹浮雕残石,同为谢村历史古老的实证。“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建的锥形旧粮仓尚可远观。 树港村头见老宅楼厅,后墙开四扇小门,墙额堆塑回纹、卷草、福寿等图案,而且都不雷同。树港为南北向大港,村居坐北面南沿河而列。港北老桥武康石桥柱巨硕厚重,令人肃然,惜桥面已换成水泥五孔板而不知桥名,想必此桥联系着双林通向湖郡的古代要道。往北就是响碗桥村,村里三孔石梁“福兴桥”,民国二年桃月本里众姓重造,桥台见武康石与太湖石,其他皆为花岗岩重构,桥心板青石浮雕双圈漩涡纹。 邢窑於家埭前村的太平桥,为三孔石梁的长桥,民国三年重建,南北向横跨村河。东联:“双溪南来,流此汇通浔镇;长桥并峙,合流直达吴门。西联:“砥柱澜回,惠水长流华表雁柳堤烟锁,名山如画渡旁虹。”邢窑还有桥北埭村太平桥、黄家埭村积善桥、硖石桥村硖石桥,均为三孔石梁桥。积善桥边的太湖石帮岸、村里灶画师的门头壁画,以及硖石桥畔的“忠官堂”都是看点,江南流行的“总管”信仰,有可能由“忠官”讹传而来,因其原型明代的护国随粮王”按民间的说法就是个为民而死的忠官”。南窑坝村的南胜桥,为单孔石梁,建于民国十四年,南北的金刚墙被延长为堤状而形似长坝,墙嵌桥联,南联落水,北联尚存。离村仅三里地就到双林塘北的万元桥堍,东岳庙门前的双塔彩画极为精致,西塔绘八仙人物,东塔绘观音与善财龙女。我们在金锁桥下遇镇上的收藏爱好者邢某,他家门前的隶书“邢府”砖雕,据说是厚约两寸的老宅旧物。
  双林邢姓,出自邢窑一带,最早发祥之地系河北邢台明末清初的美女陈圆圆,据说原姓邢,幼从养母陈氏故改陈姓,而吴兴据说出土过记述吴三桂祖坟的墓碑。 丁泾塘,北接荻塘,南经丁泾、丁堡通双林塘,全长约10千米。2015年初,我们第二次到苕南走村看桥。丁泾西阳村旧有西阳庙,故村以庙名而流传村头“迎紫桥”系单孔石拱,清光绪庚子年重建。西庄单孔石梁,桥小而堤长,桥心板浅刻八卦铜钱菱花纹。南墩村三孔石梁“登云桥”,清道光三十四年重建,桥柱石部分系武康石雕莲花字堂,桥心板青石浅雕单圈漩涡纹,清代桥柱分别由“双林信士募张梁仝男加荣助”与“双林信士莫门徐某公媳杨氏助”。西阳村民多基督教信徒,门墙后堂上都标有十字架。单孔“通政桥”,武康石拱形梁桥名阴刻,清道光二年重建,花岗岩梁则桥名阳刻,民国6年重建,另肩墙处嵌有“凤凰桥”武康石桥梁板,折沿带字圈,似年代更久。河埠头见老妇在洗剥好的毛豆,将豆衣淘出来为烘熏豆而准备着,只有这样反复淘洗干净,烘出的熏豆才能“碧绿爽清”。据说淘出的豆衣烧豆腐汤,鲜美无比,可见美食都是辛苦劳作的结晶。 丁泾村口三孔石梁“伏虎桥”,跨度较大,藤萝垂挂。村南李宅系楼厅,楼已破败,雕梁尚全,和合二仙,加官晋爵,隔扇裙板系灵芝纹,都是典型的吴门东山工的雕刻风格前院已失,楼屋犹存,面北正中开大石库门,一侧小石库门为避弄。问得村人回道:“房主是在国民党中央银行做事的,新中国成立前夕逃去台湾,现在有后代在上海经商,没有人来了。”据说,新中国成立后大队在这座村里最好的房子里办起了小学校,现在已成危楼,两厢塌陷,沦为鸡舍。我们顺道再去庄汇头村看“观音桥”,单孔石拱,略有走形,疑似清初样式,拱券有明代遗风。桥间有寄生树数棵。 丁泾村南外港,“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是大队部所在地,建有跨度很大的双曲拱桥,桥拱都是由红砖与青砖叠砌而成。丁泾村里到处都是旧木工场,村民将铁钉拔除后充作木工板原料。村北为“各镇”单孔小桥,村东是“秀源”三孔大桥外港“胜福禅院”面港岔古渡,纳八面来风,社日祭祀,平时荒凉,黄墙、青云、菰蒲、烟村,渔舟唱晚,犬吠羊闲。难怪清康、乾时期,此地曾涌现两位田野诗魁,袁士达,号履村,吴麟,号泾村,故有双林“二村”之称,他俩自幼相友,晚年唱和结集,其清逸宁静之诗风为后起的花社”与渔社所仿效。 西阳里塔村,古名履泰。小河穿村过,村庙名永泰,格局类似谢村。村西永安桥为单孔石梁,桥面拱形,梁起折沿,阴刻桥名,具宋代遗风,桥柱莲花字堂刻“峕至大三年岁次庚戌五月二十一日重新建造谨题”,桥梁阴刻“道光二年里人重修”字样,故此桥可断为宋桥,元代重建,清代重修,保存较多武康石旧构,特别是元代字堂较为可贵。村东的单孔石拱桥名永宁塘桥,也是沿用宋代的老桥名,由里人张某等于清光绪壬午年重建,桥为青色与米色花岗岩砌筑,桥面无栏,形制较古,桥心石雕凿精细,系线刻卷草漩涡纹。联曰:“永孚利川,一叶不烦抬我友;宁静致远,千秋长朝济人功。”村东的单孔石桥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建,桥板是由外地移来的,浮雕桥名永丰大安桥,清光绪庚子年杏月重建。 西阳丁家湾村的瑞丰桥,为东西向三孔石梁,清同治七年由黄门吴氏捐建,花岗岩桥柱板分别由查家、陈家、张家等捐助,此桥保留有数块武康石旧柱板,可推断也是宋代始建的拱形梁桥。南桥联:“鱼腾春浪,南来双水接长桥;燕落横塘,北汇太湖通泽远。”桥头有巨樟形若华盖,是村民夏日避暑的好地方,据说村里出过郎中查昆山。 黄泥兜的尤家兜村,三孔石梁永安塘桥,南北向横跨村头的河湾处,两岸巨樟相遥望,桥名虽有宋韵,惜无宋代构件,基本是晚清民国的样式,但也已伤痕累累。桥重建于1949年。我们走村一路行摄,和尚缸、枯寒苇、绿麦苗、红萝卜、白棉桃、蜡梅花、晒菜干、腌腊肉……乡土的意味乐趣无穷。最后,我们喝完村妇端出的熏豆茶,才与热情的村人挥手告别。严家板桥,村以桥为名,三孔石梁永兴桥,清道光戊申年重建,俗名严家板桥。有联:“百川风月来龙水;万派江湖贯玉虹。跳家山邱家埭村北的跳家桥,为东西向的三孔石梁,重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有部分武康石桥柱及残莲花字堂一通。跳家山全兴桥村的全兴桥,南北向三孔石梁,重建于清代,但武康石桥柱似明代旧构及莲花字堂,桥柱立面刻“南无宝胜如来”佛语,与练市的某些明桥相近似。 环兜浜而居的荣家兜,河畔老宅,古木掩映。东行去妙严塘桥,桥西大庙旁有三孔石梁化坛西藤桥。妙严塘桥又称化坛桥,系民国十一年募化重建,刻信士题名。据说妙严塘桥的前身化坛桥原为木桥,而化坛桥西有可能最初是座藤桥。三孔石拱的妙严塘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地处双林苕南荣家兜,对岸是练市荃仁杨树河,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妙严桥,在湖州府东南
  七十二里,为四出道口的桥”桥长44米,宽3.7米,高8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桥体高耸似驼峰,两堍各设台阶39级。薄拱薄券,桥影卧波,桥洞高敞,俊美壮观。南联:“桥跨妙严塘,不必化坛寻旧址;水连江浙界,即今砥柱镇中流。”田野桑麻围泽国;万家云树接商溪。”北联:“天目潮水源一脉,支流通蠡泽;莫情欣利济一秋,遗迹颂茅公。”“运漕千里云帆集;归权双溪水劲开。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妙严塘桥扼双林至乌程陆路之要道,历来为兵家常争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桥西化坛庙,宋代开始火葬又逐渐扩大到民间,寺院不但火葬僧徒,也替世俗百姓办理火葬。新中国成立后在庙址兴办荃洪小学,练市供销社的“下伸店”旧址尚还,店家仍在营业,不过已属私营,因处两地交界,即便现在过往人流仍非常密集。
  20世纪70年代,学校倡导“开门办学”的方针,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生必须投入学工、学农、学军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辈对此都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两次“军训拉练”活动记忆犹新。旧时,从双林西到湖州或从双林东往南浔均有古道捷径。明末清初,里人陈元、凌宪苦心经营,自谋募建从化成桥经罗汉寺至旧馆的石路,沿途里民群起而应,十八里古道一直在造福于民,成为去郡城的便道。
  1974年,我读小学的时候,曾经随队取道渔捕桥兜、亭子桥西行,经塘南公社的良民桥、丁家桥、罗汉寺、凌家兜,徒步抵达旧馆,溪口远山,野树苍苍,在参观完升山的部队防空洞后,师生们于红旗大桥上合影留念,下午,全体队员坐轮船回到双林。1976年,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于子夜集合打起背包随队出发,星夜取道镇东而行,经圣塘兜、里塔、黄泥兜、严家板桥,云霞曙色,芳草萋萋,登临横跨白米塘的永丰塘桥,进入马腰公社,处处飘散着大头菜的芳香。直到傍晚时分,大队人马抵达南浔中学,我们就在铺着稻草的教室水泥地上过夜。次日中午,曾任双林中学校长的阮荣江,在浔中的“红房子”宿舍里设便宴,招待我们几位双中教工子女用午餐,那盆“榨菜肉丝蛋花汤”令我很久都难以忘怀。下午,我们告别南浔,坐轮船经白米塘凯旋。40年后,我有幸重走苕南乡间的古桥与村路,“弄晴啼鸟和风里,含润朝烟远树中”,真是往事历历涌心头啊! 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爬雪山,过草地,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去争取胜利。余生也晚,平生就吃过这两回“苦”,但也是终身受用,最大收获是军训后能自己叠被子,这看似小事,实乃大事。出生于双林镇南阳道桥农村的罗开富,1961年读高中时应征入伍,后来从事新闻工作。1984年,他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11个省、自治区,风雪无阻,伤病不歇,徒步368天并坚持每日发稿,最终走到陕北吴起镇,他发扬自讨苦吃的精神,成就其记者生涯中的光辉顶点,可见苦难与辉煌总成正比。
   (写于2015年)

知识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区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展示了村镇人文、民俗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忍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