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犹忆南渡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990
颗粒名称: 溪桥犹忆南渡事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4
页码: 23-26
摘要: 始祖马,最初生活在北美丛林,4000多年前被人类驯服后,马转为草原生活,系食草类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奔行千里,自古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疆场争战等人类活动的动力,以至于工业革命后,“马力”成为一种功率单位的称谓。历史上但凡出现“饮马长江”的局面,汀山半壁基本大势去矣,故湖州一些地名的形成均与南北争战有关。湖城马军巷的记忆或许可追溯到宋朝,当年,这里曾是昭庆军节度使韩世忠的马军营故址。
关键词: 寺庙 潮音禅院

内容

“杏花春雨江南,胡马秋风蓟北”。 始祖马,最初生活在北美丛林,4000多年前被人类驯服后,马转为草原生活,系食草类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奔行千里,自古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疆场争战等人类活动的动力,以至于工业革命后,“马力”成为一种功率单位的称谓。 历史上但凡出现“饮马长江”的局面,江山半壁基本大势去矣,故湖州一些地名的形成均与南北争战有关。湖城马军巷的记忆或许可追溯到宋朝,当年,这里曾是昭庆军节度使韩世忠的马军营故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康王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鸿庆宫祭祀赵宋祖庙,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始立。之后,赵构为躲避金军的追击而“巡幸江南”,从淮河、长江、运河,一直到杭州,最后定都临安,偏安一隅,史称“建炎南渡”事件。
  据宋《南渡录》记载,康王,徽宗第九子,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
  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关于“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宋、元以来从官方到民间,无论文人笔记、话本小说,还是地方志乘、戏台书画都争传乐道,但所述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举凡赵构逃难期间经过的一些地方,特别是江南的许多村落、庙宇、河流、桥梁等,都喜欢以“泥马渡康王”故事加以附会。 据《宋史·高宗本纪》记载,赵构最初的南渡路线是过长江经过常州、平江府、吴江、秀州、崇德,最后才到杭州。桐乡崇德就有行驾桥、御驾桥、落马驾桥、王过此桥等与宋高宗南渡有关的桥名。湖州东部水乡也留下许多相关的传说,比如千金、石淙、菱湖一带的“太均信仰”。石淙太均庙,是北宋兵马都监陆圭的神庙。传说陆家祠内泥马神飞驰长江渡康王南来,赵构定都临安后便敕封陆圭为“镇海潮王”,故而由“祠”转为“庙”,赐名“潮音禅院”太湖流域的渔民,每年农历正月、七月都要驾船来此祭祀,俗称“拜南堂”。千金石桥村里多石桥,村南三孔石梁“圣帝塘桥”,民国8年里人重修,已成绿化地里旱桥,另有单孔石拱“圣驾桥”,在南浔镇郊的圣驾桥村,桥南堍是重建的潮音庙。所谓的“圣帝”与“圣驾”可能都是指宋室南渡之康王赵构马腰地处南浔镇西南,扼守白米塘运河要冲,古称马要。相传,宋时康王赵构在金兵的追击下,途经此地河湾时突然坐骑受惊而长嘶,故留下马嘶湾的地名。虽说正史未见康王南渡途经湖州的记载,但南浔毕竟是苏、浙边区门户,系苏、杭、嘉、湖水陆的必经要地。
  南浔南栅外三里的康王寺,本名褒能禅寺,内植古银杏树。明成化《湖州府志》载:“高宗南渡,金人追之。帝至浔,惧追者见,匿嘉应神祠中。月下俄见泥马忽动跨之而行,遂入杭州。帝旧封康王,今褒能寺俗呼康王寺,以帝经过名也。”庙侧三孔石梁康王寺桥,南北向跨越回塘,桥面较为宽大,桥墩系叠石堆砌。桥西两侧金刚墙嵌太湖石碑,南刻明“万历丁未,湖州府郡尊陈筠塘,乌程县邑侯陈瑞瀛,捐俸重建”。北刻清“乾隆庚子年,东石桥蒋永嘉,藏谷桥王仪,二人重建,里人谨志”的题记。桥至清光绪年间再次重建。
  南浔市河南岸支流名皇御河,北出御河桥接东市河,本名黄泥河与泥河桥,河与桥都因高宗曾经夜宿于此而改名。南浔南栅古南林寺前南林桥,俗称畔君桥,清同治《湖州府志》:“高宗南渡,金人追之,匿报国寺前桥下,故名畔君桥。”南浔西栅纪家坝的明义庵,据清道光《南浔镇志》载:“御书阁在西栅明义庵,宋高宗南渡过境,留道君皇帝画鹰一幅,并书‘清风明月’四字,僧建阁贮之,因名其阁曰御书”徽宗皇帝的御画与高宗皇帝的御书,至明代万历年间,被庵内一小沙弥盗卖。
  宋高宗“南渡遗迹”离开浔镇,又路到吴兴的轧村、妙西避村、饮马池山,菁山常照寺等地,据传这些地方都是康王南逃时途经湖州的“驻跸处”。轧村的村名传说与宋高宗有关,取机杼声遍村之意,康王途经梅林村又与众大臣小憩梅树下饮酒赋诗,梅林村也因皇帝路过遂改名上林村,旧有迎驾桥、回銮桥等历史遗迹妙西饮马池山上曾筑康王庙及御马饮水池、康王清泉池,并立碑记之。今有泥马立于庙侧亭内。
  民间传说,湖州城西的康山状若康王拜凤凰山,凤凰就是暗指册立赵构为帝的孟皇后宋嘉泰《吴兴志》载,“高宗皇帝驻跸临安”,而湖州“实为行都辅郡,风化先被,英杰辈出,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 就像北方的寒潮决定着江南雾霾的命运,北国的胡马不仅成就了强汉盛唐,也踏平了偏安的南宋,随之建立起称霸欧亚大陆的“马背王朝”。吴兴才子赵孟頫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亲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南浔镇志》载:“元赵孟頫画《滚马图》一幅,极遒劲,又书‘明义庵’三字。”赵孟頫身居大都,除了画他心中的家乡山水,也爱画北地的唐风鞍马。取唐风,崇古意,恰体现着他的某种深虑。 到了明代,湖州东部水乡“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因此,在山里或平地间的墓前“石人石马”随处可见。只是这些冰冷的石马终究难敌炽烈的胡马,晚明的“盛世收藏”也很快烟消云散。明末乌程文学家陈忱曾驻足南浔的康王寺前行吟道:“南渡銮舆驻跸多,今只疏磬出烟萝。遗民不识中兴主,犹唤康王是九哥。”他身处南明思南宋,触景生情盼中兴,明亡后绝意仕进。历史就是经常这般“轮回”:国破家亡时,必有英雄出! (改于2016年)

知识出处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南浔乡村古镇寻访记》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区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展示了村镇人文、民俗风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忍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