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罗庄年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人物珍稀年谱》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952
颗粒名称: 五、罗庄年谱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23-130
摘要: 罗庄(1896-1941),字孟康,斋号初日楼,浙江上虞人,罗振常之女,南浔籍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周子美继配,能诗词,有《初日楼稿》《丁丑浔溪避兵记》等存世。
关键词: 历史人物 罗庄

内容

谱主简介:罗庄(1896-1941),字孟康,斋号初日楼,浙江上虞人,罗振常之女,南浔籍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周子美继配,能诗词,有《初日楼稿》《丁丑浔溪避兵记》等存世。
  罗庄年谱(初日楼主人年谱)
  上虞罗静吴兴周延年同撰
  前清光绪二十一年冬十二月二十七日(1896)酉时生,生于淮安城内南门更楼东罗家巷老宅。生为难产,母氏备尝艰苦。祖母范太夫人因名之曰“庄”,小字寤生。长成后又字孟康。
  戊戌(1898):四岁。父亲自教之识字。
  己亥(1899):五岁。从兄君楚亦同识字。
  庚子(1900):六岁。三月,次妹静生。
  壬寅(1902):八岁。九月,三妹慧生。今岁从杨姓先生读书。
  癸卯(1903):九岁。正月,祖母范太夫人逝世。
  甲辰(1904):十岁。十月,大弟福嘉生。
  乙巳(1905):十一岁。二月,从陶姓先生读书,同窗有次妹静,表妹丁与何。十月,祖父在申逝世,父亲请先生诵读外,并讲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此等教授法极佳,儿童对文字易于记忆。
  然当时人多非笑之。
  丙午(1906):十二岁。是岁,淮安霪雨不已,运河水大涨,虽加堤防,仍有不保之势。时随母由南门往西门,省外祖父母。所住宅傍庙,曰太清观。其中已有积水。姊即作诗云:“太清观内水浑浑,”(中二句不记)末句云:“力挽狂澜倚重臣。”因当时政府有派某官来淮救护河堤也。诗虽不佳,然其嗜吟咏也,已于幼时见之矣。六月,水势有加无已。时父亲在上海,为三伯父所办之《教育世界》译日文教育、农学等书,甚忙。身体不佳,需人照料,遂移家至沪,斯时辍学。
  丁未(1907):十三岁。春二月,因母亲水土不服,遂又回淮安,父仍留申,见沿河之树,去年淹水之痕尚在,约深丈六七尺,可见水之大矣。到家不久,竟有贼光顾,以曾至上海,乡人意必发洋财也,致将祖传之少许饰物失去。回来复入家塾,从王伯由先生读,先时同学均不至,只姊妹三人共读,父亲请先生教之作诗文。
  秋,父亲因病胃,亦回淮调摄。父亲仍未愈。冬,堂兄福成来淮完婚,各事由父母主之。
  戊申(1908):十四岁。父亲因伯父之召,复随范老太太至申江小住。因堂姊孝诚将结婚,伯父由京迁来上海,伯母不能离京,遂由淮接堂姊、外祖母到申主持各事,亦接姊往,则因伴孝诚姊也。
  十月,外祖父逝世,光绪帝、西太后先后去世。溥仪入继,改元宣统,由醇亲王摄政。
  己酉(1909):十五岁。因父亲病仍未愈,经济困难,遂辍学。
  庚戌《1910):十六岁。冬,父亲身体略健,应三伯之召至北京,拟觅工作,先至洛阳,为伯父收购甲骨。伯父考释其文独多,著《贞卜文字考》《殷墟书契》等书。
  辛亥(1911):十七岁。今年,父亲由通甫堂叔父荐至奉天屯垦学堂教书。九月,湖北革命军起,时世纷扰,在所不免,以致一夕数惊。父亲尚在奉天未回,合城惊惶万状,远近各各迁移,山林入城市,城市入山林,究不知何处为乐士。岁杪,父亲由奉天回淮安。
  民国元年壬子(1912):十八岁。清帝退位,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春,父亲携全家至上海,拟一人先至奉天,后因伯父已由北京移家至日本,其时国中颇混乱,乃力劝父亲亦携全家东渡,当为父亲安排工作。母亲因外祖母人居淮安,如东渡则更难照顾,甚踌躇。
  父亲遂决意北上。当时海船船期极不准确,登舟三、四次均因改期折回。无意中得知新住近之二房东职业不明,即日迁出,姊鉴于离乡后各种苦难,父亲又将远离,遂悲啼不止,父亲见此情形不忍远出,乃决意往日本。姊此日一哭,遂决定全家之命运。盖当时父亲拟先至奉天,后接吾等前往,并均将入学校,则吾等又是一番情形矣,或者《初日楼稿》不得现于世矣,此事似冥冥中有主持者。
  四月十九日,全家乘日轮山口丸往日本,至神户登陆,改乘火车至西京,与伯父相见。至于环境则耳目一新,语言各异,装束全非,居处亦不同,人皆席地而坐,后乃知即中国上古之制也。所居距伯父处约数十步,邻右皆为亲友,有王静安姻伯、刘季英姊丈,尚有伯父同僚董康,均全家来此。平日只有君楚从兄过从最密,母亲思乡之愁为之略解。日本风景绝佳,姊遂于此时发展其天性才华,学为诗词,并教大弟读书。
  癸丑(1913):十九岁。因母亲不乐居异域,遂于翌年秋九月杪别伯父等乘春日丸回国,仍居沪上。十月,外祖母由淮安来,因家中别无他人矣。住打铁浜润德南里。
  甲寅(1914):二十岁。父亲与人共开书铺,曰:食旧廛。夏,母亲病痢几殆,姊日夜侍奉,至九月始渐好。书铺因与人涉讼,遂停顿。
  乙卯(1915):廿一岁。父亲集资复营书铺,名蟫隐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丙辰(1916):廿二岁。正月,二弟福陬生,四阅月即殇。三月,移居大通路祥鑫里。袁世凯称帝未成。
  戊午(1918):廿四岁。七月,三弟福骈生。
  己未(1919):廿五岁。一月,君楚从兄由日本返国养疴。十月,遂由祥鑫里移至其所居之育才公学对面之积治里,共住一宅。
  庚申(1920):廿六岁。二月,移居爱文义路诚意里。因三嫂至天津,君楚兄至哈同花园充德文教习,姊于夏日胁下(平时觉疼痛之处)忽红肿出头,而不收口,后且成管,中医治之无效。母亲陪之至广慈医院诊视,云须开刀,拿去肋骨两根,方得愈。家人均焦急,后不获已,请宝隆医院德人康科氏诊之,此人与君楚兄熟识,告以广慈医生所云。渠大笑,谓何须如此,渠用药两种,一以药水打入管中,复以药膏滴入患处,再以橡皮膏贴之,日三次,约两星期竟收口而愈。如至广慈岂不殆哉?
  辛酉(1921):廿七岁。三妹患肺病,又有腹胀之病。医者谓为腹膜炎,令转地疗养。四月,遂回淮安,住二姨母处,服中药,六月回申,果痊愈。又患副伤寒。君楚兄亦病,遂回天津。七月,外祖母回至二姨母处。九月,君楚兄殁于天津。十月,次妹及君俪弟均患天花。此一岁中,淘神淘气、伤感等等,姊虽未病,亦将殆矣。
  壬戌(1922):廿八岁。四月,次妹适郑氏。君鱼弟患吐血,时作时止。
  癸亥(1923):廿九岁。君鱼弟肺病无起色。
  甲子(1924):卅岁。三月十六日,君鱼弟卒不起,姊因焦劳悲伤,遂得胃病。
  乙丑(1925):卅一岁。六月,侍父亲至天津祝三伯父六十寿。
  丙寅(1926):卅二岁。新春由海乘轮返申,受南浔周氏聘。
  丁卯(1927):卅三岁。九月廿四日出阁,在南浔成礼。
  戊辰(1928):卅四岁。春,全家作西湖之游,归后得词凡十首(采桑子)。内中有一首曾登入《词学季刊》:“春深雨过西湖好,可惜来迟,绿暗红稀,粉蝶黄蜂亦懒飞。孤山梅子青如豆,剩有蔷薇,密刺攒篱,风动浓香尚袭衣。”七月初九日,子世继生,时在海上。
   己巳(1929):卅五岁。十月,至吴门作天平山之游,同游有宣雨苍及堂叔岳罗叔勉诸人。
   庚午(1930):卅六岁。十二月十八日,先母邢太夫人逝世。即在家守孝。
  辛未(1931):卅七岁。十月卅日夜十二时,次子世禄生于浔上老宅。
  壬申(1932):卅八岁。六月十九日,岳母、三弟等返淮安,予与孟康亦同往。予数日即先归。孟康等居两月余始回。秋初,余至圣约翰大学中文系教书,冬间移家吴门赁居城南泗井巷十八号,孟康携子女同住。瑶妹之两甥亦合居焉。十二月初一日,长女玉恒生于吴中寓所。
  癸酉(1933):卅九岁。七月间,又移居上海康脑脱路翰绶坊
  七号,甫一月,因屋太小,又迁至同路庆余坊九号。
  甲戌(1934):四十岁。移居康脑脱路荣宁里七号。
  乙亥(1935):四十一岁。七月,迁居对面永和村,不二月因家庭纠纷退租,寄居岳家。九月廿七日午夜,四儿世禄以急性细菌痢疾殇,存年五岁。
  丙子(1936):四十二岁。春间移居同路公益坊十九号(康脑脱路)。初夏世继患伤寒症。十月十日,五儿世光生。
  丁丑(1937):四十三岁。春移居约大对面,青年会弄廿三号,秦姓之屋。七月七日,日寇侵华。八月十三日,上海战事亦起。逾月,全家迁回南浔故里。十月中上海失守,战事西移。余一人在沪,南浔不久沦陷。全家杳无音讯。十一月中旬,余冒险由甬上转至杭州。由拱宸桥雇小舟至菱湖,再至南浔乡间,四处探访,后知孟康等在湖浜之大唐兜,即辗转至该处,相见之下,悲喜交集。当时避兵情况,事后孟康写成《大唐兜避兵记》。岁杪,携家至乌镇度岁。
  戊寅(1938):四十四岁。正月初七日,由乌镇雇舟至青浦之朱家角镇。初九日午后乘轮到沪。三月十一日,赴辽东省视三伯岳,因知孟康脱险,故来招去,四月中返申。九月廿九日,忽发头晕,医云贫血所致。时已迁居圣约翰大学内教员住宅。十一月廿三日,吐微血如丝,君常邀来诊,为肺病。
  己卯(1939):四十五岁。病势继续加深,七月中延淮安名医刘树农诊治,刘云病已甚深,来春恐有危险。
  庚辰(1940):四十六岁。四月十八日,咳嗽又剧,五月四日照光,左肺有伤痕及扩张。八月十八日吐血数口,连六七日不止,打止血针。十一月十一日出外散步,又吐血一口,傍晚未止,打针。
  十二月中旬又吐七八口。
  辛巳(1941):四十七岁。春,延刘医,云疾已不可为。三月廿六日又大吐血,延至四月廿三日夜间十二时逝世。时为旧历三月廿七日。临时前十日移至金城里八号岳家,至是卒于三楼。临终神志湛然,口授遗嘱,有条不紊。
  按自孟康来嫔以后,此十余年中,仰事俯蓄,有儿女之累,已不胜其辛勤。而余又不喜治生,日处愁城,以致孟康之天才无从发挥,十余年间,仅有一卷。卒以劳瘁而终。抚今思昔,余之负孟康多矣。至于生平所著诗词,已有印本行世,至于家庭琐事,头绪纷繁,余每一执笔,辄悲从中来,不能自已。因此只能寥寥数行作简单之记述而已,感述伤怀,因略识数语。
  孟康先世居上虞之小越镇,高祖敦贤,清乾嘉时幕游江淮,迁居江苏淮安之清河。曾祖鹤翔,官江苏高邮州知州,由清河迁居淮安府。祖树勋,官江苏清河县丞。父振常。高祖妣荣氏,曾祖妣陈氏、两缪氏、方氏,祖妣范氏,母桐城张氏。
   振常公,字子经,不仕,曾为教读,又一度为商务印书馆编辑。
  配张氏名筠,字辂君。子经公积学工诗文,张夫人亦以诗名,孟康之家学秉承,亦有所自也。
  1945年安葬于上海八仙桥公墓,至1958年八仙桥公墓迁至青浦卫家角吉安公墓,由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发给吉安字81号墓穴证书,为四处七四二号穴。
  编者按:本谱为罗庄之夫周子美与罗庄之妹罗静合撰,周子美曾整理成油印本,现由南浔区图书馆保存,据此录文。

知识出处

人物珍稀年谱

《人物珍稀年谱》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蚕丝文化、渔文化、湖笔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素有“湖丝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古老的南浔清远而神秘,凝聚了上千年的文明。南浔古镇,自南宋以降,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而雄踞江浙,其“辑里湖丝”曾经冠绝海内;水市菱湖,以“四大家鱼”发祥地闻名华夏;桥乡双林,宋时聚商,地产绫绢一直“通行天下”,远披东南亚;笔都善琏,以“毛颖之技甲天下”的湖笔,翘首于“文房四宝”。古老神奇的土地,“水”灵地杰,物华天宝。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