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印章中的秘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龐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932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印章中的秘密
分类号: I246.8
页数: 3
页码: 164-166
摘要: 庞莱臣,号虚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与吴昌硕、张善开、张大千等书画家交往深厚。他收藏宋元明清名画不遗余力,有“江南第一藏家”之称。鉴定一幅古画是真品还是赝品,只需盖上“虚斋印章”,那么这幅画就身价涨了10倍。
关键词: 庞莱臣 虚斋印章

内容

庞莱臣,号虚斋,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与吴昌硕、张善开、张大千等书画家交往深厚。他收藏宋元明清名画不遗余力,有“江南第一藏家”之称。鉴定一幅古画是真品还是赝品,只需盖上“虚斋印章”,那么这幅画就身价涨了10倍。
   抗日战争时期,庞莱臣住在上海成都路庞宅。一日,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闯进了庞家。
   “庞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庞莱臣认识,此日本侵略者叫小野三郎,原也是个书画收藏家,10年前他常到中国来买古画。有一次,小野用低价买了一幅唐伯虎仕女图的赝品,想以假乱真去卖个高价,就买了些礼品来到庞家。
  “庞先生是中国有名的古画鉴赏家,我买了一幅唐伯虎仕女图,请庞先生鉴赏后盖个章。”小野摊开了唐伯虎仕女图。 这幅仕女图功力不凡,画上18位仕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确实可以假乱真。“小野先生,画虽好,可惜不是唐伯虎所画。”
  “庞先生不愧为古画鉴赏家,我只想请庞先生费举手之劳……” “以假乱真,卖个好价钱?”庞莱臣一针见血戳穿小野的丑恶野心。
   “庞先生,我若卖掉这幅仕女图,庞先生可得三分之一……” “小野先生,我这举手之劳却要贻误后人,这样的事我不干!”庞莱臣捧起茶杯,“送客!” 佣人马上进房,说:“小野先生请。”小野边走边嘟噜着:“哼,我会叫你盖上章的!” “小野先生,十年不见,今非昔比,你的身份变了,已是皇军的少佐。” “我虽是少佐军衔,可仍是个古画收藏者。”小野又拿出那张唐伯虎仕女图,“请庞先生盖个章!”
  “小野先生还想去卖个好价钱?”
   “不,我要收藏。”
   “贻误子孙的事,万万做不得。” “今天就由不得你了。”小野手一挥,两个日本宪兵拔出军刀,站在了庞莱臣左右。
   庞莱臣默默坐着。
   “庞先生,我给你10分钟时间,是你的命重要,还是一个章重要?”
  庞莱臣急躁不安。
   “时间到,庞先生!” 庞莱臣无言,拉开抽屉,拿出一个章,盖在唐伯虎仕女图上。
  小野捧过这假唐伯虎仕女图,看着“虚斋印章”,哈哈大笑:“庞先生,你这贻误子孙的章终于盖下了。” 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缴获了日本侵略者手中的一批中国古代书画,移交给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在整理时,发现了这幅唐伯虎仕女图,还有庞莱臣的章,认为是一幅唐伯虎的真迹,特地打电话告诉庞莱臣,让他知道这一好消息。
   “唐伯虎仕女图,有我盖的章?请你们将这幅画拿来我看一看”
  “好,我们马上到贵府。” 当唐伯虎仕女图铺在庞莱臣的桌上,庞莱臣一看印章,即说:“这是幅赝品!” “赝品?不是有庞先生你的章吗?”上海博物馆的唐先生问。
  “这章也是假的。”“不是庞先生盖的?”
   “章是我盖的,那时两个日本宪兵握着屠刀站在我身边。但我这‘章’字中有秘密。” “‘章’字中有秘密,这秘密在什么地方?” 庞莱臣从抽屉中拿出两颗印章,说:“请唐先生比较一下。” 唐先生将两颗“虚斋印章”一比较,很快发现了这不同之处:“章”字中,一个“章”的“日”字扁,一个“章”的“日”瘦长,“日”意为日本人强迫盖章。
   “啊呀,庞先生果然是智斗,这唐伯虎仕女图中的‘章’字是瘦长的‘日’。” “唐先生,日本侵略者一占领上海,我就预计小野一定要逼我盖章,所以我刻好了这颗假章。今日这颗假章再也用不到了。”庞莱臣把假章当场劈碎。
  唐先生说:“这幅赝品唐伯虎仕女图也不必留下来了。”便把画撕破了。“庞先生,这幅画流落到了民间的话,那就无人知道了。” “唐先生,我早有准备,请看。” 《庞莱臣名画录》呈现在唐先生面前,最后一篇是《虚斋印章之鉴定》。
  “这篇文章就讲此事,所以后人自会知道。现在这假画假章都毁掉了,这篇文章也不必收集在此。”庞莱臣将该文也撕了。
   (费三多整理)

知识出处

南浔龐家

《南浔龐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庞家是南浔乃至江南一带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族,也是笔者继南浔金家之后又一重点关注的豪门望族之一。关注并研究它的缘由,不仅因为这个家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成就非凡,更源于它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所作的重要贡献;还有它对南浔的发展不遗余力,惠泽乡里,这些皆非一般富户可以比肩。或许可以这么说,近代中国的变革主导了整个庞氏家族发展和转型,而庞氏家族变迁也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家与国的这种密切关联,值得细细解读、深入研究。一个世纪过去了,庞家的故事至今还在南浔老少之间口耳相传,代代传诵,影响可谓深远。

阅读

相关人物

费三多
责任者
庞莱臣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