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庞莱臣发家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龐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92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庞莱臣发家记
分类号: I246.8
页数: 2
页码: 150-151
摘要: 《庞莱臣发家记》,由王福培口述,陆生搜集整理。
关键词: 庞莱臣 发家史

内容

浙江道台靠了庞家的银两,造了海塘,修了拱宸桥,老百姓都称他为青天大老爷,当地乡绅送了万民伞和匾牌,还向京城皇帝上了万民状称颂他为民造福,积德后代。
  道台心里有数,没有庞莱臣的银子是做不了这些事情的,自己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所以一直想有个机会做些补偿。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原来北京的军机大臣李鸿章做60大寿,京里京外,各省各道的官员都要趁机来拍马屁,以讨得他的欢心。 浙江道台当然也不肯落后,除了准备了上等陈年绍兴花雕老酒之外,还别出心裁地用黄金白银做了块“寿”字金匾,足有180斤重,用绫罗绸缎扎饰装点,二档杠子抬,八个家人扶,16个卫队护,很是风光气派,并特派庞莱臣押送进京。 寿礼送到京城,因为贵重得不同寻常,李鸿章一见非常高兴,特意破例亲自在花厅接见浙江特使庞莱臣。在寿礼贴上知道庞莱臣就是南浔那位捐巨款修海塘和造桥的大财主,现在一看只是个小小的杭州知府,就对他说,你可以去买一个大一点的官儿做做。
  拜见李鸿章之后,庞莱臣下来一打听,说是买官做要到七王爷处去批的,于是第二天就专程去王府拜见七王爷。
   到了王府,投上帖子,由门口两个二爷领进内厅谒见王爷。
  一路上二爷关照庞莱臣,这儿有个规矩,买大官是要送一升糙米,一升白米的。糙米就是金豆子,白米就是大珍珠子。庞莱臣不晓得这个意思,也就完全不放在心上,没当一回事。那个传话的二爷面上露出不快的神色。 七王爷正在里边吸鸦片烟,二爷进去通禀之后,出来朝庞莱臣看了一眼就自顾自去了。剩下庞莱臣一人站在门外十分尴尬,等了好半晌,才听得里面有动静,只是门帘一掀出来一个老头,穿着便衣,庞莱臣也弄不清此人是谁,刚迎了上去还来不及朝他施礼,只听得那人喊了一声:“来人,捉拿奸细!”两边廊上拥出清兵,不问三七二十一,把庞莱臣绳捆索绑投入了牢中关押起来。这一变故,竟把庞莱臣吓出了毛病。
   直到李鸿章听到消息,设法把他保出监牢,他才得以重新回到南浔来养病休息。
  后来京城里的李鸿章倒还想着他,和庞莱臣在上海合办了造纸厂,造出纸张专供京城里各衙门使用,生意做得不错从此庞莱臣就在上海立稳了脚跟,借李鸿章牌头还和外国人做生意。
  庞莱臣因为和李鸿章的关系密切,要把合办做生意赚来的银子给李鸿章送去,所以经常进京城。时间一长,和王公大臣们都认识了,又经李鸿章的介绍认识了跷脚醇亲王。
   醇亲王和庞莱臣很是投机,一来二往,称兄道弟,热络非凡,还认了亲家。
  醇亲王还把自己的儿子过房给庞莱臣,庞莱臣特地要了个金菩萨去作为见面礼,后来这个过房干儿子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统溥仪。
   就这样,庞莱臣有财又有势,家顷刻间就发了起来。
   (王福培口述陆生搜集整理)

知识出处

南浔龐家

《南浔龐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庞家是南浔乃至江南一带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族,也是笔者继南浔金家之后又一重点关注的豪门望族之一。关注并研究它的缘由,不仅因为这个家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成就非凡,更源于它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所作的重要贡献;还有它对南浔的发展不遗余力,惠泽乡里,这些皆非一般富户可以比肩。或许可以这么说,近代中国的变革主导了整个庞氏家族发展和转型,而庞氏家族变迁也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家与国的这种密切关联,值得细细解读、深入研究。一个世纪过去了,庞家的故事至今还在南浔老少之间口耳相传,代代传诵,影响可谓深远。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福培
责任者
陆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