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笙金毫画遥空:庞左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名门闺秀》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89
颗粒名称: 玉笙金毫画遥空:庞左玉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11
页码: 78-88
摘要: 庞左玉(1915—1969),名昭,又名庆昭,字左玉,别署瑶草庐主,以字行,著名海派女画家,农工民主党党员。1934年,庞左玉自上海艺专毕业。当年即加入中国第一个女子书画团体——国女子书画会。1942年,为纪念亡母,庞左玉在上海大新画厅开念萱义卖画展,当时的《申报》以“庞女士念萱国画义展志”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庞左玉女士为吴兴望族,家藏很丰富,绘画天才很聪明,年事又很轻,曾经从郑曼青研究过,青出于蓝,另辟蹊径。
关键词: 画家 庞左玉

内容

2004年4月30日,一场名为“朝花夕拾——海上女画家作品回顾展”的书画专场在上海中国画院开幕,展出该院李秋君、陆小曼、陈小翠、周炼等8位已故女画师的45幅作品,还配了大幅照片和文字介绍,引来一片赞叹。这其中就有南浔庞家的才女庞左玉。
   卓染尘表的大家闺秀庞左玉(1915—1969),名昭,又名庆昭,字左玉,别署瑶草庐主,以字行,著名海派女画家,农工民主党党员。 南浔庞氏乃湖州一带的望族,重珪叠组,累世簪缨。庞左玉的祖父庞天笙曾为南浔庞氏宗族的族长,当时在苏州为族侄庞莱臣、庞青城兄弟管理经营典当业,进入民国后担任苏州商会会长,是苏州商界的头面人物。幼年的庞左玉跟随祖父母在苏州生活,家境十分富足。
   庞左玉的父亲叫庞奉之,母亲徐氏,夫妻俩育有两子两女,长女庞景瑛,长子庞其祝,次女庞左玉,次子庞其方,庞左玉排行老
  三。北洋政府执政期间,庞奉之曾在北京交通银行任职,庞左玉便随父母移居北京,并入学堂读书。庞左玉自幼喜爱绘画,常在课余时临习画谱,由此打下了国画的基础。后北洋政府倒阁,其父其时已积资30万银元,所以告老还乡,携家眷南回,庞左玉则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攻读中国画。师从温州画家马孟容、郑曼青,专攻花卉,由学徐青藤、陈白阳入手,并得洪伯义及其堂伯父庞莱臣的指导,广临“虚斋”所藏古画,画艺突飞猛进。
  1934年,庞左玉自上海艺专毕业。当年即加入中国第一个女子书画团体——国女子书画会。
  中国女子书画会创立于
  1934年4月29日,由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等人发起,会址在上海海宁路890号(后迁至中正北二路58号)。当时闻名海上的冯文风、李秋君、唐冠玉、吴青霞、陆小曼、陈小翠、余静芝、周炼霞、鲍亚晖、何香凝、江南蘋、宋若婴、陈思萱、查浣尘、樊诵芬等闺秀派画家都是该会会员,庞左玉是会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当时,书画会无固定活动场所,恰好庞家在虹口东体育会路建有私宅一所,左玉喜交友,待人友善,所以书画会常借庞宅作活动场所。后来全国各地的女子书画家申请入会者络绎不绝,会员增至150余人,成为全国性的女子美术团体。 该会曾多次举办书画展览,还编辑出版了刊物,《中国女子书画会展览第三届特刊》上就曾刊登庞左玉的作品和小传,并评价云:“雅慕青藤白阳之高,笔意乃绝似之,其作品天资特超,故能奇趣横溢,卓然尘表,自是出群手笔。”
  1942年,为纪念亡母,庞左玉在上海大新画厅开念萱义卖画展,当时的《申报》以“庞女士念萱国画义展志”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庞左玉女士为吴兴望族,家藏很丰富,绘画天才很聪明,年事又很轻,曾经从郑曼青研究过,青出于蓝,另辟蹊径。今次为纪念母太夫人逝世周年,体察太夫人的慈善心术起见,本着老老幼幼的推爱精神,救济失学青年而举办助学金国画义展,这种“孝思不匮,永锡尔类”的美德,值得人家钦佩。会场在大新画厅,日期为十月廿六日至十一月一日,作品有三百余件,会场中悬有庞老太太遗像,恺悌慈祥,容貌蔼然,四周围以鲜花,下面有义展筹备处的布白,说明念萱国画义展的宗旨,所得润资,悉数充作助学之用。庞女士的作品,真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之概,不论寸样丈幅,多能表演着充分的美感,用笔的苍劲,假定没有她秀丽的气色,使人疑非巾帼之手了。莫怪钱名山老先生要题“极生对此,背汗沾襟”了。很多作品上有名家的跋,如公愚、午昌、瘦铁、蔼农、粪翁、白蕉、雪泥等均有题咏。要说庞女士的作风,那不是一家一派可以拘束她的。秀逸近乎恽南田,清雅类乎华新罗,挺拔似乎陈白阳,天真几乎李复堂,工致谨严可追元之王若水、明之吕振庭;所以,庞女士的作品,在现代女画家中是不多见的。宜乎洛阳纸贵,争售一空了。之后,庞左玉又多次举办画展。1944年夏,于上海大观园(今南京西路原杂技场)举办个人扇面画展;1946年底,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举办个展;1947年2月,与徐晓萍赴台湾开联合画展;1948年5月,于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举办临摹画展。
  可以说,至民国晚期,庞左玉已是名扬海上的著名闺秀派画家之一,被誉为画界女中翘楚,声名远播,其小传及肖像还被收入了1948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
   除了绘画之外,她还喜欢演唱京剧,擅长唱程派青衣,曾登台演出。卓荦不凡的才女画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庞左玉先后加入新中国画研究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开始了全新的艺术人生。1954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她成为该院首批专职画师之一。从此,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又多了传道授业的职责。
  其中有一项工作是国家指定的——教授在沪外国使节的夫人及外商驻沪代办的家眷中国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1966年5月先后计40余人,大都是欧籍人士,如英国、挪威、比利时等国。
  庞左玉不仅教绘画,还不断把中国的风物人情、文化习俗逐一地介绍给洋学生们,使得这些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同时她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色彩理论,用于自己的国画中。她与那些洋学生的关系很是融洽,许多人回国后时常致信问候。
  除教洋学生外,她也收中国学生,有上海也有外地的,有的是单位分派的任务,有的则是慕名而来,只要学生愿学她都教,不仅在技艺上毫无保留,而且在生活上关心帮助,还常贴纸张笔墨。据其得意门生谷娜女士回忆:“左玉老师擅长花鸟,常常带着我们去写生,我还记得她给我上的第一课是临她画的牡丹花……每次从老师处学画归来,我也被染得一身花香,一身墨香……左玉老师不仅是我的师长,还如同慈母般地关爱着我,关爱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她体谅我学画的经费来之不易,时不时地送些私藏多年的上好画纸、传家笔墨……”看来,她不仅是个优秀的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教师。
  作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业画师,她每年还要拿出力作参加各种画展。她曾根据民歌创作了一幅《桃花燕子图》,参加全国美展,并在国内许多城市巡回展出,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为了让纯美术作品与人民大众缩短距离,为轻工业生产服务,她多次尝试将国画艺术应用于日用产品的装潢美术。如她为搪瓷工艺品绘制的画稿,被用于搪瓷面盆及暖水瓶壳装潢,因其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得消费者喜爱。
  庞左玉个子娇小,皮肤算不上白,但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她的嘴唇上永远抹着猩红的唇膏,眉毛眼线描得一丝不苟,头发纹丝不乱,还烫成白光、周璇式的发型,绫罗绸缎在身,四季都是高高的立领旗袍,手上戴满红红绿绿的戒指,十个指甲染成玫瑰红的,这副妆扮,即使是在当时的上海滩也令人叫绝。 庞左玉的个性很强。据其堂弟庞其铭回忆,庞左玉在家族中只讲故乡南浔话,一口比苏州话略快、别具一格的南浔话,娓娓道来,煞是好听。由于在北京待过几年,又学得一口京片子,遇有外人,京腔京调,拉得满腔满调的,清脆悦耳。她的脾气之大,在家族中也是有名的。庞其铭先生还讲了一个细节:“一年,大堂姐(指庞景瑛)高安路宅邸花园里的月季、玫瑰盛开,众亲戚前去赏花,我一家去得尚早,花园一角,已见左玉姐支起画架,左手拿着一大把笔,目不斜视、专注地在画稿上一笔笔细描着,全然不顾我们的到来。我等孩童躲在一旁玩耍不敢造次,怕召来左玉姐的训斥,我们是知道她那大脾气的。玩中偷眼望去,左玉姐摇着头,从画板上撤下一张刚画了几笔的草稿,又重新画起来。约到响午,她才从画中回到现实中来,开始叫唤我们,画板上夹的是她满意的写生稿,她自己一一收起,足有一二十张;散在草地上的更多,是废弃的,由我们小孩子来收拾残局。画完画,是左玉姐最舒心的时候,她会把我们这些小孩一一叫到跟前,戏耍且作弄一番,常常为我们的窘迫和难堪而开心得大笑。在左玉姐新乐路宅邸,她的画室通常是不允许小孩入内的,遇到她高兴时,会扔出几张废弃的画稿和残留的颜料,让我们趴在客厅的红木八仙桌上涂鸦一气,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刻。” 可是,庞莱臣却十分喜欢这个爱好书画又颇有个性的堂门侄女,视之如女。因此,庞左玉常到庞莱臣的家中看画和临摹。当时,庞莱臣家中请名画家陆廉夫为其鉴定整理书画,后来陆介绍弟子樊少云来接班,自己回苏州去了。樊少云当时已是名重一时的画家,可他来了不久也即回去,又留下其子樊伯炎(1912—2001)为庞家整理书画。樊伯炎亦擅书画,但后来改习音乐,长于曲艺,是著名的琴师,他在庞家担任“门客”前后达20年之久。在庞家,由于庞左玉和樊伯炎接触较多,日子久了,便产生了恋情。1957年,经过十多年的爱情长跑,两人终成眷属,书画为媒,夫唱妇随,堪称“管赵之合”。
  卓尔不群的“反动权威”
  由于庞左玉从小身体羸弱,加上高龄产子落下不少毛病,后来又患上头晕病、上腭肿瘤、心脏病等疾病,所以不太上班。身体、工作、生活上的不如意,使得从小锦衣玉食又好胜心强的庞左玉常常闷闷不乐。据陈巨来回忆,庞左玉曾住在富民路东湖口的一幢洋楼中,常和楼上邻居吵架。因无法忍耐,就与画院的女画家陈小翠对调住房,而陈仅住了半年时间,就放煤气自杀了。此时,庞左玉被抄了家,父亲庞奉之的全部存款归了公家,庞莱臣子孙的家也被抄了,这诸多境遇,对她的心灵造成很大打击。
  庞左有好谑人之习。据传,她爱给别人乱起绰号,高兴起来一把抱住你,“猪猡,瘪三”地乱叫一气,你还没听熟,下次说不定又会给你个新的雅号,当然是更难听些的。她给独子樊愉起的小名就叫“包裹”。此好在家庭内部显然无伤大雅,但她在单位也是如此,这就出问题了。她曾将画院比作“大观园”,将院中几个著名人物——比诸红楼中人:党支书某公,人至和善,喜人恭维之,她比之为史太君;人事室主任某某,素得支书信任,故比之为鸳鸯;当时唐云最红,捧之者众,比之为宝玉;沈迈士,道貌岸然,比之为贾政;王个簃面孔好人样子,比之为薛姨妈;贺天健动辄骂人,比之为焦大;资料室主任,常熟瞿氏,最擅马屁功夫,最得史太君欢心,发言时,为任何人所难及,故比之为王熙凤;陈小翠性格孤洁,不喜与人多交际,比之为妙玉……弄得许多人都对她有意见,在画院自然成了孤家寡人,不过,却和才女陆小曼相处不错。
  “文化大革命”开始,她的这一坏习惯仍旧不改,竟然戏谑起“最高夫人”,大字报一起哄,她就遭殃了。庞早年与赵丹、黄宗英、白杨、蓝萍(江青早年的艺名)等名伶甚熟,常与人讲起当年蓝萍演《娜拉出走》之事,丝毫不顾忌蓝某已当了旗手,言谈中更无趋附权贵之意。当时,普通人说这事也要被扇耳光的,更何况庞左玉这样的“反动学术权威”,其状之惨,可想而知。庞左玉一生傲气,容不得别人对她大声说话,哪堪承受别人的训斥和凌辱?自1967年被揪靠边至1969年10月,她每日起早去画院劳动,接受审查、批斗,常常到晚上才能回家。这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对于一个好胜但又体弱多病的中年女子来说,是何等的残酷而沉重。
  1969年10月20日,庞左玉照例去画院劳动,下午4时许被叫去谈话。专案组人员对其实行轮番轰炸,逼她承认恶毒污蔑过伟大领袖,逼她承认隐瞒画师陈巨来有污蔑伟大领袖的言论。庞左玉坚决拒绝,认为“必须对革命、对他人、对自己负责,没有的事不能胡乱应承”。专案组对其动武,她提出“要‘文斗’,不能采取‘逼、供、信’”,并与他们进行辩论。专案组声称其气焰嚣张,必须“从严处理”,直至晚9点多才放她回家。
  肉体的折磨仅是对人机体的摧残,而人格的污辱对于一个正直、极具自尊、有个性的艺术家而言,将意味着毁灭。戴着“现行反革命”高帽的庞左玉纵身一跃,从当年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六楼跳下,以死抗争,顿时香消玉殒,年仅55岁。
  当时亲友人人自危,多被关押,竟无人收尸,伤哉!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的冤情才得以平反昭雪。
  她的画院同、著名女画家周炼霞所作“玉笙落遥空,剩笔余花豆溅泪;春风为昭雪,重泉出口可安眠”,正是其身世之写照。有人认为庞左玉的死是祸从口出,但为什么她与其他人合不来,唯与陆小曼要好呢?究其原因,大概她们都是才女,均有强烈个性的缘故吧!庞左玉的确是有才华的。她的绘画吸取了恽寿平、华嵒的设色与写生技法,笔致秀雅,笔法工整,色泽妍丽,一度为搪瓷工艺品绘制画稿,颇受群众喜爱;暇时兼及诗书,亦喜国剧,曾习程玉霜派青衣剧艺以自娱。
  作品有《迎春图》《姐妹花卉红半天》《牵牛花》《夹竹桃》《荷花翠鸟》《红梅赞》《扁豆》《牡丹轴》《丝瓜草虫图》《群芳竞艳》《山花烂漫》《紫藤鸳鸯》《樱花鸭泳》《蝶恋花》《美人蕉图轴》《鱼乐图》等。她的画虽然都是些花鸟鱼虫,但充满生机而赏心悦目,浓花淡草,彩蝶斜燕,细毫之间,描绘得淋漓尽致;菜叶湛碧,莱菔红绀,相映之下,益饶有情趣。看庞左玉的画,从感觉上有些接近陈小翠,相当有傲气,却比陈小翠爱表现才情,秀雅别致,与谢月眉的字画中体现出的低调淡静完全不同。
   好个卓尔不群的庞左玉! 征引书目:《南浔庞家》,陆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海上闺秀》,包铭新,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申报》,1942年。
   《忆二堂姐左玉》,庞其铭,载《中外房地产导报》,2006年4月。
   《记陈小翠和庞左玉》,陈巨来,载《万象》第三卷第7期。

知识出处

南浔名门闺秀

《南浔名门闺秀》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名门闺秀》收录了南浔区范围内古往今来60位名门闺秀,重点介绍了唐朝皇后沈珍珠、清代才女陈端生、新加坡画坛先驱张荔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等20位“巾帼英雄”。这里既有上生土长的南浔女儿,又有千里姻缘的南浔媳妇;既有古代足不出户的深闺小姐,也有现代叱咤风云的时代女性;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女能人、女强人、女才人。她们是南浔女性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阅读

相关人物

庞左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