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的闺蜜、女诗人:徐自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名门闺秀》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86
颗粒名称: 秋瑾的闺蜜、女诗人:徐自华
分类号: K825.6
页数: 11
页码: 47-57
摘要: 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桐乡石门人,嫁入南浔望族梅氏。后在秋瑾的影响下,秘密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在上海创办竞雄女校并任校长。著有《听竹楼诗稿》《炉边琐忆》《忏慧词集》等。
关键词: 诗人 人物传记 徐自华

内容

开南浔女子学校风气之先的浔溪女校成立于1906年,首任校长就是才华横溢的南浔媳妇徐自华;同年3月,秋瑾经褚辅成介绍来浔任教。秋徐两人一见如故,两人既为同事又为姐妹,工作之余纵论国事,诗词唱和,志趣相合,彼此欣赏,遂成莫逆,结为金兰,成为一对好闺蜜。两人的交往故事让后人真切地触摸到一个信守承诺、侠肝义胆的民国奇女子。
   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桐乡石门人,嫁入南浔望族梅氏。后在秋瑾的影响下,秘密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在上海创办竞雄女校并任校长。著有《听竹楼诗稿》《炉边琐忆》《忏慧词集》等。
   闺蜜情缘
  1906年3月,秋瑾到南浔镇浔溪女校担任教员,才认识校长徐自华。徐自华盛情款待,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秋瑾吃住均在徐自华家中,连带徐自华的妹妹徐蕴华和学生吴希瑛(后为纪念秋瑾改名惠秋)也成为秋瑾的亲密学生。不久,徐赠秋七律二首,题为《赠秋璿卿女士》:
  其一
  每疑仙子隔云端,何幸相逢握手欢。
  其志须眉咸不及,此才巾帼见尤难。
  扶持祖国征同爱,遍历东瀛壮大观。
  多少蛾眉雌伏久,仗君收复自由权!
  其二
  萍踪吹聚忽逢君,所见居然胜所闻。
  崇嘏奇才原易服,木兰壮志可从军。
  光明女界开生面,组织平权好合群。
  笑我强颜思驸骥,国民义务与平分。
  而秋瑾也有诗称赞徐自华姐妹:“新诗读罢齿犹芬,大小徐名久已闻。今日骚坛逢劲敌,甘愿百拜做将军。”徐自华经秋瑾介绍,先后秘密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秋瑾在浔溪女校任教日语、理科,同时宣传男女平等,反对缠足,呼吁学生摆脱封建礼教束缚。闺蜜徐自华自然大力支持,两人深受学生爱戴。然而秋瑾的活动遭到校董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诽谤,借口秋瑾思想太激进了,南浔这种小地方跟不上,不少家长有意见……迫使秋瑾辞职离校,徐自华亦愤然辞去校长职务以示抗议。临行前,徐自华赠诗道“欲救世界尽文明,化及蛮夷不惜身。我为浔溪拼一恸,学堂何可少斯人。”此后,两人虽然分离仍保持密切联系。 两个月后,秋瑾准备到爪哇、新加坡一带去筹集起义资金;返回南浔,在徐家小住几天,与闺蜜多聚几日放松心情,谁承想会不幸突患重病在南浔多留了好几日。那时,徐自华姐妹不辞辛劳请医买药,床前床后精心照顾秋瑾。为此,秋瑾在《病起谢徐寄尘小淑姊妹》两诗中写道:“朋友天涯胜兄弟,多君姊妹更深情”“劝药每劳来执盏,加餐常代我调羹。”秋瑾病愈后,返回上海积极筹办《中国女报》,然而经费短缺,筹措无门。正在秋瑾无计可施、万般烦恼之时,徐自华知晓了她的难处,不顾婆家强烈反对出资,毅然与婆家脱离关系,变卖自己在南浔的房产,赶到上海吴芝瑛家中(吴芝瑛与秋瑾早在1903年结盟为姐妹。此时近代三才女齐聚吴芝瑛家,三人遂义结金兰,吴芝瑛为大姐,徐自华居中,秋瑾为小妹),将筹措的1000元资金捐给秋瑾。其妹徐蕴华已转入上海爱国女校读书,闻讯后变卖饰物得到200元,也悉数捐给秋瑾。《中国女报》的第一、第二期才得以顺利出版发行。此外,徐自华还写诗呼吁女界支持秋瑾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我劝红闺诸姐妹,添妆略省买花钱。”不久,徐自华父亲过世,她回娘家侍候老母,秋瑾前往吊丧,并在徐家居住半月。 临行前,秋瑾邀请徐自华去上海替她为《中国女报》驻沪数月,徐自华面露难色说,前一段时间,她为了支持秋瑾办《女报》,变卖了亡夫留下的产业。公婆很不高兴,婆婆狠心得连孙子也不要了,她只能带着两个孩子回石门娘家。如今,一儿一女年幼,自己的母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实在离不开家。秋瑾虽有不悦,却也只是笑言,徐自华过于恋家,都忘了国家大义,以后要以国家大义为重。
   虽然两人有过意见相左的时候,却并不影响她们的亲密交往。
  因为两人关系亲密,徐自华知道秋瑾“雅量,虽一二十巨觥不醉。
  酒后纵谈更豪,余不喜饮,常强之使醉”。兴之所至,秋瑾还会强迫别人喝酒,醉后不仅自己手持倭刀起舞,还要求徐自华也起身回舞。徐自华婉拒且回答,自己没有秋瑾这般豪气英雄。秋瑾追问,既知英雄,为什么没有一双慧眼?让徐自华猜想她可以与古时候的哪位豪杰相比。徐自华打趣道,喜欢舞刀弄剑的秋瑾,颇有男儿的刚毅英勇,可以和刘备的孙夫人相媲美。就是不知道谁是秋瑾的刘先主,届时秋瑾的那位刘先主看到秋瑾会不会双腿发抖下跪?于是,秋瑾拍着徐自华的肩膀戏谑,擅长诗文的徐自华,不亚于汉代才女徐淑,要不要帮忙找到徐自华的秦嘉(徐淑之夫)?徐自华笑着打断秋瑾的胡言乱语。秋瑾却说,她们姐妹境遇相似,徐可以再找一个秦嘉,自己也可以找刘先主……姐妹俩一起梳头时,秋瑾学着隋炀帝的小样儿拿着镜子照照并且说:“这么好的头颅,我想想,会被谁砍掉呢?”徐自华不想听这种恶话,上去夺她的镜子,没想到
  一失手,镜子掉在地上,“咣当,咣当”,碎了满地。两人一怔,秋瑾马上大笑着道,二姐想听一些好言好语,自己这儿偏偏只有一些凶兆! 两人亲密无间、志同道合,所以1907年秋瑾到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后,徐自华会到杭州与闺蜜秋瑾相聚,一起游玩、勘察地形。那年春天,正是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之际,秋瑾与徐自华爬上吴山、凤凰山,她们一边踏青散心,一边把杭州的街道、路径绘入军事地图,以便为将来革命党人攻克杭州做准备。下山后,闺蜜俩又一起去白云庵、孤山、西泠桥,来到岳王坟时,秋瑾在坟前久久徘徊,即使夕阳西下也不忍离去。秋瑾嘴里高声吟咏《满江红》,声泪俱下,随后,她手指西泠桥方向,神色凝重地对徐自华说,她有一事相托,倘若自己不幸为革命牺牲,希望能埋骨西泠,靠近岳飞英灵,这是她这一生中最大的福分。这时的徐自华虽然只把这句话当作戏言,还是笑着回答,放心,她不会忘记百年后共葬西子湖畔的盟约。
  如果自己先走一步,拜托秋瑾将她埋在此处。秋瑾笑着应允,一言为定,看看谁有福气走在前面,又是谁为谁操办身后事。就这样,两人在岳王坟前订下“埋骨西泠”之约。
  1907年夏至时分,秋瑾为革命筹措资金,来到桐乡石门徐自华家里想办法。得知秋瑾的困难,徐自华慷慨解囊,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积蓄和首饰约合黄金三十两倾囊交付秋瑾作起义经费。其实此时徐家已衰落,徐自华寡居后,独自养育一对儿女,经济颇为拮据。小轩窗下,感动至极的秋瑾从皓腕上退下来自宫中的双龙翠玉镯,给徐自华留作纪念,深情告别。也许是预感革命前途艰难,秋瑾再次对徐自华提出“埋骨西泠”之约:万一自己不幸牺牲的话,请徐自华不要忘记彼此的约定,务必将她埋骨西泠,与岳飞为邻。
  这次一看就是非常郑重的托付,徐自华心中一凛,虽然感到有些伤感,还是连连答应秋瑾,并宽慰秋瑾,只管前去一展宏图,不过要多注意安全。万一真有那么一天,她必践约行事……谁知道这一别竟真的成了永诀。
  1907年7月,秋瑾遇难,家人不敢安葬。徐自华闻讯悲痛欲绝,写下十二首《哭鉴湖女侠》诗,其一:“过从夜半叩柴扉,握手心惊瘦若斯。痼疾愈深嗟乏术,重衾犹冷泥披衣。热诚爱国遭诬易,公益忘身力疾归。凄绝一声依去也,至今耳畔尚依稀。”直斥腐败凶残的清政府,沉痛悼念闺蜜兼战友的秋瑾。接着又写下《秋女士历史》《秋瑾轶事》《祭秋女士文》等诗文,在《时报》《小说林》《神州日报》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随后,徐自华冒险和妹妹风雪渡江为秋瑾收尸、净身、埋葬。接着又开始筹划迁葬遗骨于西湖之事,1908年2月,徐自华姐妹在秋瑾胞兄秋誉章的协助下,秘密运送秋瑾灵柩到杭州,履行了“埋骨西泠”之约。徐自华践约西泠后,如释重负写下了一首诗:“湖云山树总悲凉,春晓苏堤柳未长。添个鉴湖秋侠墓,游人凭吊泣斜阳。”后来徐自华与陈去病、褚辅成等密结秋社,誓言继承秋瑾之遗志,并被推举为秋社社长(民国后孙中山曾任名誉社长)。1908年9月,清廷以秋瑾同党罪通缉徐自华、吴芝瑛。徐自华闻讯,避居上海,幸未罹难。 诗人本色
  徐自华出生在官宦书香世家,家学深厚。徐自华的曾祖父徐克祥曾官至户部侍郎,祖父徐宝谦官至刑部郎中、安徽庐州知府,父亲徐多镠为清朝国学生,叔祖父、祖父辈中还有多人从政或从事教育事业。徐自华天性聪慧,5岁跟舅父学习,10岁能作五言八韵诗。
  父亲又让她从小学唐人近体诗,打下良好的诗歌创作底子。她的诗才特别令祖父钟爱,赞其“此女倘投身作男儿,必木天中人也”,言下之意必为翰林院中人物。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家庭和良好的书香环境中长大,加上自身天性敏慧,勤奋努力,徐自华自然成为一代才女。
  少女时代的她熟读经史,尤喜诗词,与桐乡吴芝瑛齐名,世称“吴徐二夫人”。20岁那年,徐自华随父去安徽探望时任庐州知府的祖父,途经之处,随时记录并写下不少诗篇。祖父看了大为赞赏,亲自加以指点,编成名为《小韵轩诗稿》的诗集。徐自华曾记述自己“刺绣之余,手自抄录”,“无非偶尔展观,觉生平际遇,浏览踪迹,宛然目前”。这些用于自遣的诗作,大多真情流露,自然贴切,虽没有大丈夫的远大胸怀,却自有其清丽可爱之处。可见才女不是天生的,而要勤学苦练外带发挥天赋。21岁那年,祖父赠翠章并诗,其中有“果然一介比书生,修到梅花骨格清。我已三更幽梦醒,楼头犹听读书声”。徐自华依原韵回赠,诗曰:“自嗤性僻本天生,不御铅华意始清。窗下十年空力学,蛾眉那得振家声。”祖孙俩以诗唱和,甚是融洽,诗中透出徐自华巾帼不让须眉之本色。
  1893年的春天,21岁的徐自华嫁与湖州南浔富绅梅谦吉的儿子、秀才梅福均(韵笙)为妻。徐自华嫁到南浔,虽是门当户对的一桩好婚姻,然而她自嫁入梅家后,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幸福。翁姑是越有钱越小气,爱财如命,徐自华的零用钱有时还要到娘家拿取。而且她的丈夫虽有秀才之名,实则是一个“性慵懒,不劳而食,无所用心,文学无基础,工作又怠忽”之人,实在不能与自己志趣相投,她只能暗叹“天壤王郎”(古代妇女对所嫁丈夫不满意就说“天壤王郎”),将诗文束之高阁。不过,有感而发时还是会“以诗言志”。
  比如1897年夏,徐自华祖父徐宝谦病死,徐自华十分悲痛,写了《哭祖父大人》四章。因为祖父是她诗歌创作中很重要的老师。第二年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国事悲哀,闺中女子徐自华也深深感受到了。那年中秋,她有诗曰:“我望燕云挥热泪,无心赏菊再衔杯。”赏菊、喝酒都无心思了,“已知黄种争存晚,赏到黄花感触侬”。显示了徐自华不同
  一般的见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900年正月,丈夫梅福均病逝,那年徐自华才28岁。虽算不上是美满婚姻,但青年丧夫,对一代才女徐自华来说,更是增添了无限悲哀。徐自华抚育一双儿女,心中非常苦闷,赋诗自遣。家庭变故无着,国事变幻无序,一起担到这位弱女子身上。她写下了《悼亡》诗七章,有“七载相依共唱随,可怜聚首两年期”。丈夫走后,她依然“泣唤娇儿且读书”,“世界三千都变玉,霜闺一色空凝月。
  唤娇儿,且读旧楹传,柔肠裂……”后人读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徐自华那份泪流满面、悲壮万分的忧愁。后来,徐自华回到娘家居住,在父亲劝导下,检寻旧作,编成一部《听竹楼诗稿》,取意于钱冰如女史的“夜来风雪里,听得竹声寒”之句。诗稿中有不少诗篇咏物言志,反映了她的情趣和品格,还有一些歌颂爱国志士和英雄豪杰的诗篇,字里行间透出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其间她又写了《种梅》《问梅》《吟梅》等许多咏物言志诗。她与福建林长民诗词唱和,曾有“读史空余千古恨,怜才难灭一时心。平生未得惊人句,愤世徒然泪满襟”之句,诗风豪迈。当时乌镇才媛郑松筠(静兰)赞叹徐自华:“松柏清操冰雪心,玉台佳句令人钦。”可见,徐自华确实兰心蕙质,擅诗工词。
  1909年11月,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发起并在苏州成立南社。
  徐自华与妹妹蕴华均为早期南社成员。姐妹俩积极参加南社组织的各种进步活动,并为南社会刊撰写诗文,成为南社的骨干力量。1910年1月,《南社丛刻》第一集出版,此后每一集几乎都有徐自华的诗文。陈去病、柳亚子曾先后为徐自华的诗集《听竹楼诗稿》题诗。
  陈去病题:“天生风雅是吾师,拜倒榴裙敢异词。为约同人扫南社,替君传布廿年诗。”诗中依稀可见,陈居然甘愿拜徐自华为师。柳亚子题:“天盖吟成种菜诗,百年潦草到今时。语儿溪水浑无恙,剩有精灵属女儿……元龙谓我君词笔,漱玉断肠此继声。便欲流传到南海,罗浮翠羽不胜情。”在陈去病的帮助下,徐自华整理旧作,编成《忏慧词》,1909年出版,刊入吴江《百尺楼丛书》,有柳亚子等多人题贺。柳亚子《念奴娇·题寄尘女士〈忏慧词〉用定庵赠归佩珊夫人韵》上阕云:“奇才如许,有青绫帐外,谢家琼树。生小语儿溪畔路,弄月评花闲住。漱玉新词,断肠旧恨,谁辨今和古?蛾眉绝世,人间脂粉如土。”原来,在柳亚子心中,徐自华的词可以和李清照、朱淑真相媲美,评价颇高。诸宗元题:“石门有女士,巾帼而丈夫。”南社社友李德群读到徐自华的诗词集,欣然作对联一副,盛赞秋瑾和徐自华,上联是“侠心通剑气”,下联是“丽句有金声”,赞徐自华词“清丽绵邈,入宋元之室矣”。足见南社同人对徐自华的诗词创作成就评价极高。 时至今日,徐自华的诗集还在出版。1990年,郭延礼辑校、中华书局出版了《徐自华诗文集》》。2014年8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自华集》,除《听竹楼诗稿》《续编》《秋心楼诗词》《忏慧词》外,还辑录《南社丛刻》《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等报刊上徐自华的诗词、文章、书信等,后附有关传记、评论、题词及年谱,可资参考。
  1935年7月12日,徐自华逝世于西湖秋社,两年后葬于杭州第
  一公墓,后复葬孤山,与秋墓遥遥相望。柳亚子先生为其撰写《忏慧词人墓表》1960年,西湖秋社全部拆除。1964年,徐自华墓由西湖孤山迁葬至龙井鸡笼山麓辛亥革命烈士墓地。1981年,浙江省政府在西泠桥南侧重建秋墓,当年由徐自华撰文、吴芝瑛书、胡菊邻刻的墓表原碑嵌在秋瑾墓座的背面。
  征引书目:《返钏记》,徐自华。
  《秋瑾与徐自华姐妹》,余方德,《湖州作家》,2015年。
  《解读秋瑾(上)》,郭延礼,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

知识出处

南浔名门闺秀

《南浔名门闺秀》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名门闺秀》收录了南浔区范围内古往今来60位名门闺秀,重点介绍了唐朝皇后沈珍珠、清代才女陈端生、新加坡画坛先驱张荔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等20位“巾帼英雄”。这里既有上生土长的南浔女儿,又有千里姻缘的南浔媳妇;既有古代足不出户的深闺小姐,也有现代叱咤风云的时代女性;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女能人、女强人、女才人。她们是南浔女性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自华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