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民俗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7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民俗篇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9
页码: 85-133
摘要: 南浔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有许多传统的民间习俗。南浔民间习俗有:祭祀活动、舞龙舞狮、庙会、婚俗、船灯节等,这些民间习俗在南浔地区代代相传,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充分展示了南浔独特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南浔古镇 民间习俗

内容

含山轧蚕花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含山轧蚕花”是杭嘉湖蚕桑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群体性的蚕事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的三天,周边蚕农数十万人蚁涌善琏镇含山“轧蚕花”。因人山人海,十分拥挤,形成了“轧”的热闹场面,故名“轧蚕花”。
  ◎历史渊源
  含山轧蚕花民俗,始于宋治平年间(1065)。宋代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就“轧蚕花”活动中的水上民间文体活动,写有“龙头舴艋吴儿竞”的诗句。另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载:“寒食节乡村以农船驾四橹,上设彩亭旗帜,列各种器械,互较技勇之艺,谓之哨船。驶行南北山前,,而东乡双福桥尤盛。”(按:《西吴里语》云:“擢小舟于溪上为竞渡,谓宜于田蚕。始于寒食,至清明日而止,谓之水嬉。今之哨船即其遗风。”)含山轧蚕花,在清代达到鼎盛。清道光初,诗人沈焯的诗就描述了含山清明轧蚕花的盛况:“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
  1937年底,浙北沦陷,日寇在含山上修起了碉堡等军事设施,轧蚕花因此萧蚕农自发到含山“蚕”条。抗日战争胜利后,含山轧蚕花得以恢复,并一直传承至今。
  1993年,当地政府把含山轧蚕花命名为“含山蚕花节”。在保留传统民俗活动项目的同时,增加了“选蚕花姑娘”、“背蚕娘”等现代文明内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凝聚了轧蚕花人气,使含山轧蚕花年年人山人海,规模空前。
  连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游客,也慕名前来参加盛会,甚至还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民俗专家,远道而来考察。
  2003年,当地政府为保护“含山轧蚕花”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民俗活动原型,使其重新回归民间,让广大蚕农自发参与、自娱自乐。如今“含山轧蚕花”已成为浙北桑蚕地区一个盛大的民间民俗活动。
   ◎主要民俗内容
  1.“背蚕种包”。头清明那天,蚕农在太阳尚未出来之前,就身背“蚕种包”到蚕花殿祭蚕神。蚕农上一炷香,点两支蜡烛,叩拜蚕神。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求蚕神保佑,今年养蚕好,“蚕花廿四分”(养蚕最好的产量是“十二分,而“廿四分”则是双倍的好)。这是蚕农企盼养蚕丰收的普遍心理。
  2.“买蚕花”。“蚕花”是当地蚕农用彩纸或绸缎手工制作的彩色小花,是来含山轧蚕花的蚕农必买的利蚕吉祥物。妇女们把蚕花插在头发上或者衣襟上,男人们则插在礼帽两边或上衣口袋里,回家后便插在养蚕用具上,供在“蚕神堂”里,以求养蚕吉利。
  3.“摸蚕花奶奶”。在轧蚕花活动中,年轻人可以摸姑娘的乳房,俗称“摸蚕花奶奶”。姑娘以被摸为荣,没人摸倒认为不吉利,当地吉祥话称“摸发摸发,越摸越发”。此习俗因不文明,新中国成立后被禁。此外,还有“扯蚕花绢头”习俗。“蚕花绢头”是农村姑娘扎在头发上的饰品,轧蚕花时小伙子可以偷偷地从姑娘的头上扯下来,作为吉祥物拿回家。
  4.“拜蚕花童子忏”。拜“童子忏”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头戴珠珠凉帽,身穿浅蓝色传统衣裤,脚穿缝有红色“杨梅球”的蓝布鞋,俗称“拜香童子。孩子们两人为一排,共排数十排,中间插有“题词老人(孩子们吟唱忘词了老人就提示)。每个孩子手拿一条小板凳,凳下有个放唱本的抽屉。“拜香童子”三步一跪,五步一唱,一路吟唱“蚕花忏到含山。
  5.抬“蚕神菩萨出会”。以村庄为伍,抬着各自村上的“土主”、“总管”等菩萨的塑像,高举各色村旗,一路敲锣打鼓到含山参加轧蚕花。为了吸引观众,有的“出会”队伍会推出“吊臀香炉”、“扎肉心灯”等功夫类表演,在队伍前面开路。“吊臀香”是用绳子穿在香炉“耳朵”上,绳的一端穿上铜钩子,扎在表演者伸开的小臂皮层里。同时,还用一根木棍斜撑在腰部和香炉之间,以免香炉碰脚,影响表演。表演“扎肉心灯”者,都是村上身体强壮、皮肤白皙的年轻男子。其赤裸身上缚有伞样的器具,能收拢,能张开,很具观赏性。
  6.水上“拜香船”表演。“拜香船”由农船改装而成,中间有个小戏台,表演者着戏装,在上面表演各种传统戏曲。一旁是丝竹乐队,为表演者伴奏。“拜香船”一边摇船,一边表演。
  7.水上“标杆船”杂技表演。用两条农船合并捆绑,中间竖一根韧性很好的毛竹,约12米高。表演者徒手爬到毛竹梢上,表演一些惊险动作。
  8.水上“踏白船”竞渡。摇“踏白船”是轧蚕花中最好看的节目。宽敞的京杭大运河上,有几十艘踏白船南来北往角逐竞渡。踏白船用普通农用木船改装蚕农家里要拜”蚕花五圣而成,一般使二橹十二桨。掌大橹者是村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出挑”的是村上最漂亮的姑娘,扳桨和“扯绑”的,都是村上年轻力壮的男子汉。摇踏白船,赛的是速度,比赛没有规章,一切都是俗成的。但摇踏白船也有规矩,比如不可在同向行使的其他踏白船船头前掉头拐弯,也不可在交会时,用桨把人家船上“出书”的姑娘搁落水中。否则,很容易发生争执,甚至斗殴“打水仗”。
  9.水上“拳船”表演。所谓“拳船”,是用两条农船合并捆扎的,中间设有4米见方、供表演用的“拳台,两边插有各式兵器,船头搭有彩棚,船尾插有“拳船”所在村的村旗。表演者在锣鼓的演奏中,表演各种拳术。表演“船拳”,一般会有几条船一起表演。如果自己船上的“武石”挺不起,另一条船上的人可以跳过来挺。倘若挺起了可以把“武石”拿走,那是非常体面光荣的事。观看轧蚕花活动中的水上表演,两岸观众都是拉拉队,掌声、喊声雷动,场面十分壮观。
  到三清明,整个轧蚕花民间活动就结束了人们都要忙于备耕生产准备投入养蚕、种田的农忙季节。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蚕花:一种手工制作的彩色小花。一般用纸做,也有用茧壳剪成花瓣状涂色,或用绢丝制作的。
   踏白船:普通农船改装而成。置二橹十二桨,用以水上竞渡。
   标杆船:普通农船改装而成。船中竖一根十余米高的竹竿,人爬上竹梢部位表演各种技巧。
   拜香船:普通农船改装而成。船中央搭有戏台可供表演。
  打拳船:两船合一,中间设4米见方、铺上木板的表演台,左右置兵器若干,人在台中问表演武术。
   其他器具还有各种仪典中的吹打乐器、旗帐、花轿等。
  ◎主要价值
  含山轧蚕花保留了杭嘉湖蚕乡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其文化空间的形成和发展、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形态,包含于其中的地方人文风情,都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研究的活的资料性价值。
  含山轧蚕花保留了众多江南水乡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民间体育的形式,对民族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现实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具有可供借鉴、利用的价值。
  含山轧蚕花作为浙北蚕乡习俗的缩影,积淀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记忆。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乃至东亚祭神活动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轧蚕花”习俗,不仅对中国民俗活动和丝绸文化史,乃至对世界民俗活动和丝绸文化的丰富与完善,都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含山轧蚕花是民间的娱神娱人活动,具有凝聚力,能够促进社区内和社区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可以营造安定、祥和、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
  ◎濒危状况
  如今京杭大运河日船流量已达数千条,踏白船、拜香船、标杆船、打拳船等水上活动,由于安全问题已无法举行。拜香童子因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也不再组织。
  会做蚕花的艺人越来越少,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踏白船等水上竞技类活动的器具制作、技艺表演的传承人,逐年衰老,许多已经逝去,急需培养新人。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991年以来,重修含山塔,重建“蚕花殿”,重塑“蚕花娘娘”石雕神像,扩建和修建上山道路,完善环境设施,新建民俗“山门”,新建“蚕花照壁”,新建展示养蚕器具的“蚕乡人家”,重建“蚕花圣地阁”,还原和重置轧蚕花的祭祀用品以及其他民俗器具。
  政府文化部门每年对轧蚕花民俗进行指导扶持,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对其中表演类艺人的传承谱系,进行存档管理。搜集到了“马鸣王菩萨”唱“祭蚕神”的祭品一一“猪头三牲”拜“蚕花娘娘”的仪式词和基本曲调。创作了“轧蚕花”民歌和“蚕花廿四分”舞蹈,在轧蚕花活动中演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传承人风采
  沈永昌(1932一),男,含山轧蚕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善琏镇含山村杨华桥人,1990年以前,主管民间轧蚕花活动,一直担任祭蚕神习俗的领祭人。沈永昌还会制作轧蚕花民俗中的祭祀器具和水上活动器,熟悉各类蚕事习俗。能讲述含山轧蚕花的民间故事和“马鸣王菩萨”的由来,配合“遗”工作人员把这些民俗事象记录下来。
  蒙恬会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蒙恬会”是善琏笔工及周边笔庄、笔店,为纪念笔祖蒙恬而举办的祭祀行业神活动。先由一位有名望的老笔工给笔祖“开光、净身、整冠”;再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笔工宣读祭文并领祭,众笔工跪拜。随后,笔工们把自已制作的湖笔投入香炉焚烧,以谢笔祖之恩。
   ◎历史渊源 “蒙恬会”起始年代不详。据传是善琏笔工为祭祀笔祖蒙恬而举办的民间活动,香火一直旺盛。
  1941年,蒙公祠被日军火焚,笔工避难他乡,蒙恬会停办。1946年,笔工返乡,重建蒙公祠,重办蒙恬会。1966年,蒙公祠及其蒙恬会被“破四旧”而停办。
  1979年,笔工开始自发祭祀蒙恬,“蒙恬会”逐步恢复。1993年,湖笔业发动捐款百万元,征地10余亩,重建了蒙公祠。1995年,蒙公祠竣工后,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蒙恬会,参与的笔业界人士来自全国各地。此后,一年一度的蒙原蒙公祠里的蒙恬塑像恬会,传承至今不变。
   ◎主要民俗内容
  1.“开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笔工,用“蒙氏羊毫”揭去红绸。
  2.“整冠”。老笔工端正蒙恬之冠,梳理红须。
  3.“洗尘。老笔工用“蒙氏羊毫”湖笔,掸去蒙恬身上的灰尘。
  4.“净身”。老笔工为蒙恬洗脸抹身,把“圣水”泼向祭祀笔工。
  5.“祭文”。祭文颂扬笔祖功德,由老笔工宣读,众笔工跪地聆听。
  6“祭祀”。老笔工焚香点烛“四跪八拜”领祭,众笔工跟着祭拜。
  7.“焚笔”。众笔工把自家制作的湖笔,投入香炉焚烧。
  8.“出会”。由蒙旗、抄锣、禁牌、兵器、蒙恬大轿、笔旗、鼓手、笔工等几百人组成的队伍,按笔庄所在,绕行数十里游行俗称“出会”。
  9.“会酒”。晚上笔工会餐吃“蒙恬会酒”,大家欢聚一堂,畅谈笔业。
  10.“蒙恬戏”。晚餐后,笔工在蒙公祠观看“蒙恬戏文”,所有费用,由参与笔庄均摊。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相关制品有:“蒙氏羊毫”湖笔、制笔工具、原料、“猪头三牲”等。
  相关作品有:1984年,根据蒙恬和卜香莲的爱情故事,湖州市越剧团创作上演了《玉兰蕊》剧目。1996年,湖州剧作家金一鸣根据蒙恬来善琏邂逅卜香莲改良毛笔的典故,创作了电视剧《蒙恬》,后拍摄播出。
  ◎主要价值
  民俗研究价值。蒙恬会是笔业界祭祀行业神的传统习俗,其独特的祭祀程式,对民俗学研究具有活态的资料性价值。
  技艺传承价值。蒙恬会有利于愉悦笔工心理,激发笔工的从业精神,使湖笔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文化传播价值。善琏蒙恬会是北京、上海、江西等地笔业界的共同盛会,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广泛传播。
   社会价值。蒙恬会能满足笔工的精神需求,增强业界友爱,促进社会和谐。
  ◎存续状况
  蒙恬会传承保护现状良好。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六,都会如期举办,至今传承不衰。每年的蒙恬会,参与笔工达三百余人,还有善琏在外的老字号笔庄参加,人气十分旺盛。
  蒙恬会的传统祭祀程式保存完好,代代有传人。如今,当地文化部门已经建立了祭祀程式及其传承人档案。蒙恬会出会中的“放铳”传统,因涉及安全问题,现被禁止。“铳”已被收缴,使其传统特色逊色不少原蒙恬会“全副銮驾”等传统器具,在“大办钢铁”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损毁,如今以木制品代替,有失风格。原来的秦代兵卒服装,因火灾被焚。目前,因经费所困,只用一般民俗服装代替,有损原生态形象。
  蒙恬会第三代传人,大多年事已高,目前只培养一名接班人,需要加强工作,挖掘新人,确保蒙恬会后继有人。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2009年,成立了以镇宣传文化中心、湖笔协会为主体的蒙恬会筹备小组,建立了蒙恬会民俗活动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图片、文字档案。
  2010年,蒙恬会列入了“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湖笔民俗展示”板块。
  近三年来,已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修缮了蒙公祠、蒙恬堂、祭祀广场等民俗场馆,添置了兵器、服装、旗帜等民俗活动器物。
  由于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提高了蒙恬会的影响力。北京、上海、苏州、江西等地的制笔业,也慕名前来祭祀笔祖。目前,参与祭祀活动的笔工,达三百余人。
  央视、东方卫视以及台湾的主流媒体,多次来善琏拍摄蒙恬会盛况,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民俗文化。
  ◎传承人风采
  王宝兴(1938一),男,蒙恬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9月至今在含山湖笔厂工作,其间担任蒙恬会民俗负责人。在厂期间,热心参与蒙恬会民俗活动。1993年,接替吴尧臣工作,担任蒙恬会轿班队总负责、祭祀笔祖的领祭人、祭文宣读者。王宝兴现退休在家,身体健康,仍担任一年一度蒙恬会的顾问和“出会”的旗手,以及祭祀的领祭者。淡水渔业习俗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菱湖镇千年的渔业养殖,酿造了浓郁的鱼文化氛围,培育了丰富多彩的与鱼有关的美食餐饮、休闲旅游、民歌民谣、民间传说、风俗习惯。菱湖淡水渔业习俗主要分渔业养殖习俗、渔业捕捞习俗和吃鱼习俗等。
  ◎历史渊源
  据史料和传说记载,菱湖淡水鱼人工养殖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期,菱湖“尤多水,商贾四方云集,号为水市”。三国吴(约220)时,杨俊成在菱湖镇查家簖村挖掘了盼幸塘(此鱼塘尚在),从长江采集鱼苗,喂以豆浆,放养池塘,培育成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成为菱湖人掘池养鱼的鼻祖。明朝万历年间,菱湖普及掘地养鱼。明清时期,“水市早开,渔歌夜发”,“鱼多论斗卖”,还改装木船成活水船,将鲜活的淡水鱼运往上海、苏州、松江、常州、钱塘(今杭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相继在菱胡建所,以科学方法总结、推广菱湖千余年的人工养殖淡水鱼经验,并成功进行人工繁育,使菱湖池塘养鱼高产高效。菱湖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20世纪50年代起,菱湖渔农从中南海到全国各地传授养鱼技术,先后有二十人次的技工到十多个国家指导淡水鱼养殖。
  目前全镇有近10万亩鱼塘,近2万名菱湖人在各地承包鱼塘近30万万亩,年产淡水鱼4万吨,年繁育各类鱼苗不计其数,被省、市命名为“水产之乡”、“黄鳝之乡”。近几年来,更是引随新品种,改进单一的“四大家鱼”养殖,形成了大规模的加州鲈鱼、甲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以及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运作模式,使菱湖作为“全国淡水鱼养殖中心由此名声大噪。
   ◎主要习俗内容
  1.渔业养殖习俗
  后人传承了杨俊成的养鱼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渔业的信仰习俗等逐渐形成,大部分流传至今。传统的鱼苗繁殖,是于每年的冬季或初春先派人了解养鱼产区生产,签订购销合同,然后按产区鱼花预计产量制定计划,落实人员、资金、港埠,确定运输路线等。鱼苗主要采取水运,旧时菱湖有专运大木船,六人双橹,从长江沿岸港埠经丹徒或江阴大运河过苏州返回菱湖,新中国成立后则通过长江航运管理局的客货轮,运至上海,再返回菱湖。首先预测江汛,以“西北黑一黑,七日七夜到湖北(武穴)”的短期预测为可信。鱼谚“立夏上江边”,涨水是江河天然鱼苗繁殖的必要条件。一般在4月下旬派人员到长江取鱼苗。出船前,菱湖的渔民会为取鱼苗的人员送行,在港埠头放炮仗,点鞭炮,有的家属还会在船头“拜利市”,点上香烛,摆上“猪头三牲”,进行祭拜,祈求上天保佑船行一路平安。
  并在船上扎大红绸,插上彩旗。到达长江后,取鱼苗人员注意江水的涨落情况,江水明显回升,并伴有水草渣或水中“川草”等发江预兆,就在不同地点进行“试琼”,即从江中捞起鱼卵,然后下琼投产,全力以赴,日夜苦战。采得鱼苗后,运往菱湖,培育成鱼种后,销售给本地渔农或销往外地。船到菱湖后,渔民以隆重的仪式接待,在港口放炮仗,有时还会请戏班唱上几台戏,庆贺鱼秧满载而归,祈祷鱼业丰收。
  2.渔业捕捞习俗
  与淡水鱼养殖习俗并存的,还有菱湖镇水产村的渔业捕捞习俗。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环境,形成了以捕鱼为生的水产村独特民俗文化,捕鱼方式、捕鱼信仰、以船为家的居住方式等民俗习惯一直传承延续至今。捕鱼工具与捕鱼方法多种多样。
  渔民家皆有一种船形如竹叶的小划船,长约4米,两头尖,船底尖弧,着水部位少,速度快。船头划桨者背向前,有时加架木,放桨于上,易着力,增加速度,船艄划桨者面向前方,有时用桨起撑舵作用。
  撒网捕鱼,将渔船划到捕鱼区域时,人坐船头,船边行边沉放带有浮子的丝网(浮子,即长约1厘米,宽约0.5厘米的塑料泡沫),丝网长10至20米,浮子一般在300个左右,放完丝网后摇响车,再收网取鱼。还有的渔民习惯在撒下丝网后,手中敲打长方形木板,发出“嘀笃嘀笃”声响,惊动鱼入网,再收网取鱼;用竹钓、铁钓,勾上钓饵,然后根据鱼类水中洄游路线放入河中,两小时后收钓取鱼;用竹篾编成笼罩(有大口小篓,也有直筒式的,鱼虾游进篓后,由于篓口的独特设,无法游出,俗称“倒水笼”),将其放入水中,过数小时后拉起笼罩,取出鱼虾;倒刺笼捕鱼,梅雨过后,水位上涨,各种鱼类从太湖沿苕溪逆流而上,渔民将竹竿横于溪滩上,下置竹笼,装有倒刺,鱼游进笼后,只进不出,数小时后,渔民收起笼子,常能收获各种鱼虾蟹;用扎网自上罩下抛成圆圈,上收顶绳,使网身闭合夹住鱼虾;用数十尺长的细丝,每隔1尺下挂1只钩钓,称为滚钓,由两人分头合围,抛撤水底,以此捕鱼;用戳网(类似三角抄网)捕鱼,将网口对着河对岸,用竹竿捣河底,使鱼逃入网中而捕获;在冬季时,用捻网(又叫夹网)在河边、水草下捻夹鲤鱼、鲫鱼、黑鱼和小鱼;用网围住桥墩、用生石灰水冲洗桥墩洞穴,将鱼类赶入网底鱼笼;捕虾用杨条网,渔民在河塘边、水草边,用木棒(底部一横木)一步一步水中驱赶,使虾蟹逃入网中而捕获。
  水产村民在长期的渔业捕捞中,也形成了很多独特的信仰习惯,如:打好了新船,在下水前要摆“落水酒”,在船头板上摆上“猪头三牲”(即猪头、全鸡、鲤鱼),烧起香、点起蜡烛,拜天公,拜水爷,放鞭炮,以求新船下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3.吃鱼习俗
  菱湖作为四大家鱼的发源地,吃鱼的习俗悠久。在古代就有吃鱼的排行榜,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更是将吃鱼作为菱湖的产业特色,将做鱼的方法大加研究实践,使得菱湖人的做鱼吃鱼习俗广为人知,名声大振。鱼是菱湖人家家户户饭桌上几乎每天都必备的菜肴,在喜庆酒宴上更是不可缺少。在除夕夜要吃鱼,谓之“年年有余(鱼)”。
  菱湖人吃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当时时兴吃“鲊鱼”,古书上有“食有吴兴鲊”的记载,当时菱湖的鲊鱼作为贡品敬献皇宫。因为历来菱湖淡水鱼的养殖捕捞极其著名,古代菱湖人吃鱼就吃出了“排行榜”;“白次鲈”、“鳊次白”、“鲚次鳊”、“鳜次鲚”、“鲫次鳜”等,鲈鱼和白鱼是最受欢迎的,鳊鱼和鲚鱼其次,接着是鳜鱼和鲫鱼,然后是青鱼、草鱼、鳙鱼、花鲢鱼、白鲢鱼。
  各个季节吃鱼部位也颇有讲究,古有谚语:“春天暖洋洋、鱼儿肥头;夏天热火火,鱼肥尾;秋天鱼常嚎(浮头,即鱼缺氧浮出水面),背脊嫩;冬天鱼沉底,肚肥美”,谓之“春吃鱼头夏吃尾,秋吃背脊冬肚皮”。
  4.以鱼为吉样物
  菱湖人千百年来将鱼作为吉祥物,枕头上绣鱼、被单上绣鱼、孩童的衣服上绣鱼,鱼被视作是平安、富足的象征。过年时,在墙上挂上几条鱼干或是剪下草鱼、青鱼的尾巴,寓意“年年有余(鱼)”。商店开业,亲朋好友会赠送鲤鱼玉雕;孩子考上大学,赠以鲤鱼跳龙门玉雕,表达功成名就的一种美好祝愿。
  菱湖人制作鱼灯、观赏鱼灯,由来已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庞太元所撰《菱湖志》就有记载:“正月十三上灯。”每逢中秋、元宵,家家扎制鱼灯,灯下悬挂谜条,争奇斗艳,供路人猜射。猜中者即以店内商品作彩头,故行人纷纷驻足,流连忘返,热闹异常。现今菱湖镇上的彩灯制作小组有专门制作鱼灯的人员,其制作手艺极其精湛。鱼灯的种类繁多,有四大家鱼,也有虾、蟹、鳗鱼、鳝鱼、鲶鱼等,以竹篾塑形,外包各色彩绸,以彩墨勾画点缀,可谓栩栩如生,巧夺天工。菱湖梦湖艺术团还编排了以鱼灯为道具,表现渔民劳作生活场景的舞蹈,常在镇上的民俗踩街活动中演出。2008年西湖博览会上,菱湖鱼灯更是作为菱湖渔业民俗展出。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1.渔业养殖所需器具
  (1)选取鱼苗:白瓷盆、密捞海、毫斗等。
   (2)清整鱼塘工具:泥耙(用于推泥)、木锹等。
  (3)喂养鱼使用工具及饲料:镰刀、铁锹、木桶、箩筐、扁担等;青草、大麦、糠饼、碎螺蛳等。 (4)捕鱼用的材料:大拉网、鱼箱(四边形的木架下套一个大网兜,用于暂时存放捕起的鱼)、捞鱼兜、下水裤、胶皮手套等。
  (5)干塘用的材料:旧时用水车排水;塘埂上挖洞插上竹管,将水流往外河,出水口绑上细网,以免鱼外逃。
   (6)贮鱼用具:竹篓、竹篮、杨条篰、木桶等。
  (7)摆利市用品:猪头三牲(猪头、全鸡、鲤鱼);鲜果、酒、糕饼;香、红蜡烛;爆竹、锣鼓。
   (8)请财神用品:清香、红蜡烛、划楫(木桨)、铁锹、扁担等。
   (9)祭塘用的物品:清香、红蜡烛;鲜鱼;猪头三牲。
  2.渔业捕捞用具 (1)渔具:丝网、海兜、鱼叉、丝筒、钓钩、滚钓、网箱、虾笼、倒刺笼、杨条网等。
   (2)贮鱼用具:竹篓、竹篮、杨条篰、木桶等。
   (3)捕鱼信仰民俗实物:船头葱、篙头水、猪头三牲、香、蜡烛、鞭炮等。3.腌渍糟鱼干所需材料
  青鱼或草鱼,盐、陈皮、姜蒜片、花椒、可密封的容器、白酒等。
  ◎主要价值
  对全国淡水鱼养殖有非常大的影响,是四大家鱼培育的初始地,为全国各地的淡水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鱼种苗及精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菱湖对外形象,带动全国乃至全球淡水鱼养殖,影响力非常之大。菱湖淡水鱼养殖技术享誉全国,近4万渔农在全国(除西藏、台湾)各地承包养鱼,同时,先后有二十人次的养鱼技工,到十多个国家去指导淡水鱼养殖,使淡水渔业的焦点集中在菱湖江南古镇。并且伴随一整条鱼产品产业链的形成,淡水鱼深加工已形成规模企业,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绿色食品淡水鱼干屡获省农博会金、银奖,菱湖被誉为“中国淡水鱼都”。
  诸多充满神奇色彩的淡水鱼养殖捕捞信仰习俗、传说故事、知识谚语等,在菱湖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凸显了菱湖历史悠久、独一无二的鱼文化地位。杨俊成在查家簖首养“四大家鱼的传说、祭塘请财神的习俗、水产村民独特的捕捞信仰习俗给菱湖的渔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为菱湖的淡水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以桑基鱼塘相依相连菱湖为中心的近6万亩桑地和近15万亩鱼塘,育桑和养鱼,相连相倚,相辅相成,形成著名的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所肯定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2005年初,经省旅游资源普查专家考评,菱湖桑基鱼塘列为国家最高五A级旅游项目。
   ◎濒危状况 渔业养殖技术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现今状况良好。渔业养殖、捕捞的信仰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不同,较多已被慢慢忽略、淡忘,一些鱼产品的传统加工技艺也急需更多的人来传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从事渔业养殖及捕捞的极少,这是目前菱湖水产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部分桑基鱼塘的原始性还需进一步保护。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对淡水渔业习俗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的调查,取得了较多的第一手珍贵资。对已调查的成果适时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及时保护,如罗氏糟鱼干的腌渍、祭塘习俗、水产村独特的捕鱼习俗等。
  对菱湖传统“桑基鱼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定了总体规划。同时,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计划加强休闲观光渔业开发,有针对性地开展鱼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传承人风采 费信甫(1950一),男,菱湖镇东河村人,淡水渔业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世代以养鱼卖鱼为主要经济来源,养鱼技术突出。在“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养殖上,颇有见解,并且自行培育鱼苗、鱼种,熟练掌握喂食、水温、防嚎等,使其饲养的淡水鱼年年获得大丰收。同时,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邻里乡亲,并在养鱼的各个阶段,进行一些祭祀活动,寄托渔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深受好评。南浔传统糕点习俗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南浔是闻名的鱼米之乡,其饮食文化丰富,糕点的制作、赠送以及食用习俗都非常讲究,南浔传统饮食习俗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留传下来许多食“传统糕点”的习俗,与本地淳朴的民风相映衬。南浔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糕点有橘红糕、定胜糕、雪饺、子孙糕、姑嫂饼、麦芽塌饼、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等。
  ◎历史渊源
  南浔区的传统糕点品种繁多,主要有橘红糕、定胜糕、子孙糕、姑嫂饼、雪饺、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等,其制作及消费的习俗历史悠久,名誉浙北乃至全国。
  定胜糕、橘红糕是清末民初南浔茶食店特有的产品,尤以稻香村、紫阳观、野荸荠为最佳。“野荸荠”原是南浔镇东大街上一间茶食南货店的老字号店名,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老板姓沈,苏州人,对食品生产颇有造诣。他前店后坊,现做现卖,生产传统特产橘红糕和定胜糕,麻酥糖、糖年糕,百果糕等各式潮式食品,其中以橘红糕和定胜糕最为著名。
  子孙糕,意为子子孙孙步步高(糕)升之意,是湖州名点之一,百余年来畅销不衰。1905年,南京人王双喜用米粉制成糕,取名子孙糕。后由双林镇张季安经营。子孙糕制作方法经多次改进,至今广为流传。姑嫂饼自清朝道光年间就已开始在双林流行,一直延传至今。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双林“沈德大”的姑嫂饼获得了金质奖章。继而,双林姑嫂饼又被推荐参展国际博览会,获得铜质奖章。
  菱胡雪饺名闻遐迩,是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雪饺的由来已久,旧时伴随着月饼的落市而露面,过了清明节匿迹,于春节前后鼎盛。现今,作为菱湖的特色点心,雪饺还是馈赠的佳品,成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好礼。
  会须蛋是菱湖当地一重要习俗“逢九祝寿”的必备贺礼,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父母四十九岁、五十九岁等逢九的寿诞时,女儿要为其准备寿诞礼,拜寿的贡品少不了会须蛋,寓意祈求父母“长寿健康”,制作会须蛋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善琏含山的十二生肖圆子也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每逢清明,含山及周边农村都要用米粉做成十二生肖的圆子给小孩子吃,以示吉祥、避邪。
   ◎由来传说和基本习俗
  南浔的橘红糕、菱湖雪饺、双林子孙糕等,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双林的姑嫂饼由来十分戏剧化。传说清朝道光年间(1821一1851),双林镇闵家巷一户姓马的人家,家庭和睦。有一天,马大娘的身体不舒服,不思饮食,贤孝的媳妇便动手做甜饼给娘吃。当年双林一带做饼有个风俗习惯,做饼时,将一口大碗翻过来,底朝天,甜饼就做在这大碗的底凹层。媳妇用炒面粉等原料做甜饼时当姑娘的调皮,趁其嫂不注意,偷偷地在甜饼中不时放上一小撮盐。甜饼制成后,为娘的一品尝,甜中带咸,椒盐可口,味道独特,于是食欲大增。自此,双林人就将这种做法制作的甜饼取名为“姑嫂饼”。
  橘红糕是南浔人专门用来招待新客人或是上门女婿的。定胜糕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古时南浔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定胜糕的颜色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后来,因为南浔自古以读书为荣,古时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便都要做几笼香甜柔软的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良好祝愿,现今南浔人在孩子考上大学后,也常会送上几蒸定胜糕。
  十二生肖圆子在每年的清明节时制作,均给小孩子吃,意为孩子像动物一样健康。其中十二生肖中的“狗”,要挂在楼板下的钉上,等到立夏这天煮给孩子吃,名曰:吃“立夏狗”。说是孩子吃了“立夏狗”,能像狗一样,身体健壮。
   历史上,菱湖百姓过年走亲戚,必送两盒雪饺给长辈,称作“好事成双”。
  如送给好友,则可送单数。每逢传统佳节,雪饺是必不可少的馈赠礼品。特别在女儿出嫁、孩子出生、父母祝寿等喜庆事宜中,雪饺更是等同于吉祥物,因雪饺的“饺”与“交”谐音,雪饺个数越多,则代表“交好运”越多,寓意平平安安,好运连连。由此,菱湖人对雪饺极其钟爱。
  会须蛋是菱湖传统的祝寿糕点。在父母四十九岁、五十九岁等逢九的寿诞时,女儿要为其准备寿诞礼,拜寿的礼品少不了会须蛋,寓意祈愿父亲能“长寿健康,如寿星般捻长须”,母亲能“身体康泰”。
  双林子孙糕作为送礼佳品,早先只能送给长辈,故而又名“大人糕”。后来,才在平辈和下辈之间互相赠送。在送给长辈时,因身份不同而送法各异。
  一板子孙糕平时划为十六块,按块计价出售。有一段时间,送给娘舅、姑夫,不是划小块的,而是整板相送。送给伯伯、叔叔,则对角一划为二,送一块三角形的。按规矩,这是因为下辈如遇分家等大事,一般都请娘舅、姑夫裁决作主,而伯伯、叔叔则无此权力。后来,人们感到整板相送,虽是下辈一片情义,然而诸多不便,于是改成将一板划成四大块,既方便包装、携带、食用,又不失上辈身份、下辈孝心。用子孙糕作为寿礼,则要带个“六”字,如十六块、三十六块,或总的块数是六的倍数,如十二块、十八块。总之,多也好,少也罢,都离不开一个“六”字。倘若遇到不一般的大寿,如亲朋六十六大寿,则大都要六十六块。这样,才能显出送礼人之诚意,又有吉利之意,以示“六六顺风。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定胜糕、橘红糕、子孙糕等糕点主要以糯米粉为原料,辅料有白糖腌制的玫瑰花、猪油、豆沙、粳米粉、糖猪油、金橘饼、红绿果、松子肉、桃肉、红玫瑰酱、白糖等。工具有木制模型、蒸箱等。
  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以糯米粉和籼米粉为主要原料,辅料讲究,主要有南瓜青、南瓜黄、苋菜红、豆沙等。工具有筷子、牙签、细长小发夹、蒸架、纱布等。
   姑嫂饼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料有黑芝麻、猪板油、白糖粉、食盐等,工具有印模、蒸架等。
   雪饺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料有猪油、籼米粉、绵白糖。工具有网勺、油锅等。
   麦芽塌饼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麦芽、“白胡子草”、豆沙、菜油等。
  ◎濒危状况
  南浔传统糕点,已经传承千百年。但是,随着新兴食品普及,传统糕点已面临失传的危险,这也意味着南浔传统糕点的习俗将逐渐消失。如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子孙糕等,在农村红白喜事中,将逐步地被现代食品所取代。使用场合的萎缩,严重影响了艺人的制作积极性。如今南浔地区会制作上述传统糕点的老艺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如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子孙糕等,传承人年岁已高,年轻一代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极少有人去传承这些传统的技艺。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糕点消费饮食习俗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使南浔丰富而又古老的糕点习俗得以传承,急需制定完备方案,切实有效地加以落实。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南浔各种传统糕点习俗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归类,了解了各种糕点的延传历史、制作工艺、相关民俗等,并有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及录像资料保存备案。菱湖节令踩街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菱湖节令踩街”是节日街头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舞蹈的内容与农民的劳作息息相关,在舞蹈动作、音乐、道具、服饰上皆有明显体现,有采菱船舞、蚌壳灯舞、马灯舞等。
  ◎历史渊源
  菱湖是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传统的民间大型舞蹈,自唐朝始经久不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踩街舞蹈有荡湖船、采菱船舞、蚌壳灯舞、马灯舞等。
  出现最早的是荡湖船,从渔舟脱胎而来,早在唐代就已流行。《太平广记》记载:“唐玄宗在东洛,大酺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者,或谓令较其胜负而赏罚焉……山东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夜阑,即遗宫女楼前歌舞以娱之。”菱湖荡湖船后流传于北方,谓之旱船。新中国成立初,在喜庆节日时,也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出游,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止。到2002年,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又重新恢复。
  南宋时期,出现了马灯舞,时称“竹马”。明清时期,马灯舞风靡一时,到了民国初期,马灯舞渐衰。20世纪50年代,菱湖又恢复了马灯舞,在街头广场演出,成为节日的亮点。旧时的马灯舞道具比较简陋,队形也比较单一,气势相对较弱。随着时代的发展,马灯的装备日趋先进,舞者的动作日趋丰富。菱湖的龙灯舞始于明朝初期,抗日战争及“文化大革命”时期,龙灯舞一度停滞。1976年11月,庆祝粉碎“四人帮”大游行时,菱湖又恢复了龙灯舞。1991年10月,菱湖镇首届龙湖文化艺术节的龙舞经修改,动作娴熟,气势磅礴。2001年秋,菱湖区文化中心制作了桑叶龙和蚕茧龙,双龙共舞。2004年底,菱湖镇宣传文化中心成立了女子舞龙队,龙灯舞得以继承和发扬。
  清朝时,盛行采菱船舞,菱湖盛产水菱,“菱遍于湖,湖遍生菱”,菱湖的地名也由此而来。采菱船舞,是菱湖传统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间舞蹈,从“文化大革命”后至今停演。
  菱湖的蚌壳舞起源于清朝,清同治《湖州府志》和清光绪《归安县志》均记载:“菱湖擅鱼菱之利,兼种蚌珠为业。”菱湖历来以养鱼育珠为重要产业,即产生了与水产养殖有关的文娱活动,蚌壳舞即其中的水乡民间舞蹈。蚌壳舞一直流传到20世纪50年代,尔后停止。2003年,重又恢复。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1.舞蹈道具荡湖船道具:湖船用竹篾扎成,外罩彩绸,船沿居中两边对称各插一竹竿,两竹竿间撑起一彩绸,作船的顶篷,刚好罩在女舞者的头顶;划楫。
  采菱船舞道具:用竹竿或木条扎制成轻巧的小船形状,外罩黄色绸料,上架一顶棚,制成彩船;用竹篾扎制成荷叶形状,上覆绿色绸缎,制成荷叶;用竹篾扎制成菱角形状,两片包起,中间支一蜡烛(现今皆用电珠代替),制成菱角灯。
  蚌壳灯舞道具:用竹篾编扎两片蚌壳,外包覆绿色绸缎,上缝道道珠片,作蚌壳纹理;鱼篓、渔网。
  马灯舞道具:用竹或铁丝扎圈成马形,再在马的全身上下包覆上彩绸,在马头和马臂的内部架上安装电珠,马眼也安上大电珠,配上黑色丝绒绣花的马鞍,马颈套上串铃;马鞭,则是用彩绸带捆扎于竹棒上。
  2.舞者服饰荡湖船服饰;女舞者身穿青衣,包头巾,渔家女装束;男舞者身着黄衫,头戴草帽,皓发银髯,似京剧《打渔杀家》中老梢公肖恩的装束。
   采菱船舞服饰:身穿大门襟服装,胸前系一肚兜,脚穿布鞋。
  蚌壳灯舞,蚌壳姑娘服饰:身穿一套白衣,系红肚兜,前额挂一大珍珠;渔翁老头服饰:身穿斜襟布衫,头戴笠帽,挂胡须,腰间系裙。
  马灯舞队员服饰:女队员身穿大门襟、枇杷纽的红色丝绸服装,衣襟处镶金片,头戴串形球花,脚穿装有红色彩球的白色轻便球鞋,轻灵飘逸,色彩鲜艳。男队员身穿黄色对襟丝绸服装,脚穿球靴。龙灯舞服饰:头裹英雄巾,身穿直襟衣衫和扎脚裤,腰围彩色缎带,脚穿轻便靴(现改圆口布鞋)。
  ◎主要价值
  菱湖节令踩街是代表菱湖民间艺术形象的“活名片”。大型的菱湖民间踩街舞蹈历史悠久,是菱湖先民智慧的结晶,所有的舞蹈皆反映了菱湖当地的生产生活特色,有着有别于异地的鲜明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
  其舞蹈动作、道具、服饰等皆为远古流传之形态,极少有改编,因此,有着较高的历史考证价值。舞蹈道具的制作精巧讲究,可独立作为一门技艺加以传承和发扬。
  ◎濒危状况
  菱湖镇的传统大型民间踩街舞蹈主要为采菱船舞、荡湖船、蚌壳灯舞、龙灯舞、马灯舞,部分舞蹈传承至今如龙灯舞、马灯舞,一直在镇大型庆典活动中频频亮相,部分舞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演,如荡湖船。2002年,镇宣传文化中心祁旭东主任师从民间老艺人蒋从谱(1928—20003),沿袭了荡湖船这一民间舞蹈技艺,并将其传授于梦湖艺术团演员,在之后的两年中荡湖船曾参与过踩街表演,但由于资金及人员的制约,又一度停演。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马灯舞自20世纪50年代恢复后,至今未衰。龙灯舞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后,至今每年在镇大型庆典上出演。这两种民问踩街舞蹈的服饰、道具制作现传承状况良好,舞蹈的动作、音乐等都有详细记载。
   荡湖船舞蹈的动作、音乐记载详细,梦湖艺术团有四位演员能表演此舞蹈。
   采菱船舞和蚌壳灯舞的音乐、动作已基本调查详细,舞蹈的道具也已制作完成。
  烧田蚕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烧田蚕”也称“田蚕祭”,是菱湖蚕农在千百年的蚕桑养(种)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虔诚的大型蚕事祭祀活动,包括造田蚕仪式、烧香拜祭仪式等。参与人数众多,场面极为恢宏,体现了蚕农对“田蚕”保蚕事丰收的虔诚信仰。
  ◎历史渊源
  蚕农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自制“田蚕”,年后正月二十拆除。在此期间进行一些祈神活动,虔诚祈祷蚕事兴旺,五谷丰登。
  田蚕祭的民俗信仰活动具体起始年代无从可考,在新中国成立前菱湖当地蚕农每年进行,1958年中断,从1963年开始的两三年间进行过,而后至今大部分蚕农一直未再沿用。在千丰村,有两三家村民延续这一传统习俗,但规模较小。
  ◎基本习俗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蚕农有“田蚕祭”的习俗。在田蚕祭的前一日,要定下人选,一般此任由壮男来担当,人数要成双,六人、八人为最佳。次日清晨,被选定造田蚕的人聚合在一起,每人吃一碗顺风圆子,讨个头彩吉利。而后,来到事先选定的空田间,进行造田蚕。首先用粗毛竹捆扎成三角架作田蚕的底部,中间绑一根长竹竿,一根根接起,接得越高越好,最高的甚至有十七八米。在顶部安上一葫芦,其下穿一大一小两个木斗,均外包红纸。两木斗中间打一横竿,用于悬挂彩旗或灯笼。毛竹上都缠满柏树叶,两侧张挂一对联,写有“田蚕茂盛,五谷丰登”,寓意蚕事顺利,庄稼得以大丰收。在田蚕周围钉上木桩,底部,中间,顶部分三档拉线捆绑田蚕模型底部呈三角架,缠以柏树枝在地桩上,使其固定直立。
  白天田蚕上悬挂彩旗,远远望去,彩旗随风飘扬,蔚为壮观。田蚕造好后,参与建造者每人必吃一碗青葱面,庆祝田蚕顺利制作完毕。夜晚来临,田蚕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全村青壮老小倾巢而出,由村上颇有名望的人卸下彩旗,悬挂红灯,一派喜气洋洋。
   首先,蚕农在田蚕四周插上香烛,虔诚祭拜,以求蚕事、田地得以丰收兴旺。
  然后,蚕农用芦苇和其他草木聚成一束,缠以一圈丝绵,用火点燃。旁有人敲锣打鼓,有人燃放鞭炮爆竹。鼓点快时,蚕农挥舞燃烧的草束,舞似流星;鼓点慢时,蚕农手持草束围绕田蚕边有节奏地慢跑,边唱祈求蚕稻丰收的赞词,如“稻谷丰收、蚕事兴旺、家家户户、喜气洋”等,祈祷丰收年、太平年。
  蚕农为表诚心,到来年的正月二十才拆去田蚕,拆田蚕仍由造田蚕的人去完成,拆下田蚕后,红灯笼及对联常被蚕农争相索要,挂在蚕房门口,据说可保蚕事平安顺利,获得丰收。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造田蚕所用材料;毛竹、灯笼、彩旗、柏树枝、木盒、葫芦、麻绳、木桩及写有“田蚕茂盛,五谷丰登”的红纸等。
   祭祀活动所用材料;芦苇和稻草、树枝、锣鼓、爆竹、香烛等。
  ◎主要价值
  田蚕祭活动是蚕农祈祷蚕事丰收所进行的祭祀活动,寄托了蚕农期盼蚕茧丰收、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造田蚕过程中的一些信仰习俗,如吃顺风圆子、人数成双不成单等,田蚕上的对联、柏树枝的缠绕等,诸多习俗是菱湖蚕农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蚕俗。围绕田蚕伴随鼓点挥舞火把小跑步,口中念念有词的场景更是一种趋向于原始社会俗神信仰的祭祀活动,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作为一种音乐、舞蹈的元素,进行舞台表演的创作。
  ◎濒危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田蚕祭在菱湖当地蚕农中每年进行,1958年中断。1963年左右有恢复,但后来人部分蚕农一直未再沿用。仅在千丰村,有两三家村民延续这一传统习俗,但规模较小,参与人数少,田蚕不过是模型般大小。这一传统习俗濒临灭绝,亟待抢救。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通过”非遗”普查,挖掘到“田蚕祭”这一濒临灭绝的传统蚕事祭祀习俗。
  找到了曾经从事造田蚕的老艺人,并且采访到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了解了造田蚕的全过程及曾经进行的场面宏大的田蚕祭,将全部资料整理成册。并在干丰村村民沈林乾的积极配合下,重新制作了一架田蚕,拍摄下了田蚕全貌。
  ◎传承人风采
  沈林乾(1946一),男,菱湖镇千丰村人,烧田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母周志珍在生前曾专门从事民俗信仰活动,经组织村上的年轻壮劳力造田蚕。沈林乾耳濡目染,充分了解了造田蚕的技艺,并在母亲的传授下动手制作。沈林乾是村里造田蚕的一把好手,年年都为村民造出结实、美观的田蚕,为乡邻所称道。
  三清明拜香船会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三清明拜香船会”是每年清明节前后由民间自发组织的船俗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文娱生活的一大内容,参加入数众多,活动面广,以“踏拔船”、“赛花船”、“划桨船”等船俗活动最为著名。
  ◎历史渊源
  据传,石淙太均庙主人翁陆圭,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被宋高祖皇帝御封为“南海镇海潮王”后,人们为了纪念陆圭这位抗寇英雄战死海洋,利用这样的场面为“南海镇海潮王”助威而举行三清明拜香船会。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彩船、锣鼓、唢呐、船只装饰品。
  ◎主要价值
  三清明拜香船会是水乡地区一项庞大的纪念活动,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陆圭被宋高祖皇帝御封为“南海镇海潮王”后,当地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救国英雄,其中一项就是三清明拜香船会。活动内容丰富,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有一定的独特性,对石淙太均庙佛教文化活动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濒危状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清明拜香船会活动停止,至今从未举行过。目前在世的参与过这项活动的人寥寥无几,且年老体弱,活动中所用的木船在农村基本绝迹,处于严重失传状态。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石淙太均庙管委会及宣传文化中心组织人员对三清明拜香船会进行广泛调查,走访三清明拜香船会的当事人和参与者,整理好有关文字资料及音像资料,深入挖掘,重点抢救。潮音庙鱼神庙会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千金镇潮音庙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是康王赵构为报答神灵搭救之恩所造。“潮音庙鱼神庙会”以太湖流域渔民为主,自农历七月十一至七月十六为鱼神庙会期,当地方圆二十里之遥的男女老少皆来庙内进香拜神,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历史渊源
  自南宋康王赵构在1128年建造潮音禅院,册封鱼神为“镇海潮王”后,元、明两代都有所扩建,到了清朝,庙宇占地面积约10亩。据年长者所忆,清末民初,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和七月十一至十六,章家坝庙里的菩萨出殿(潮音庙也叫章家坝庙),“蜡烛用船载,香塔多似山,渔船停满大家滩,人山又人海”。这则顺口溜足以说明当时潮音庙进香拜神活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新中国成立初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潮音庙尚无鱼神坐身在此,只留空庙。此时为村、社渔业队人员居住,并作为开群众大会的场所。1993年经批准为合法宗教文化活动场所后,又恢复进香拜佛、举行庙会等活动,延续至今,并且在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下设立了专门组织,使得活动有条不紊,正常进行。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抬菩萨用的轿子数座,神座数十只,还有大小香炉、烛架数量甚多,为出会祭拜神灵所用;大小锣、鼓和其他器乐等,作为配合平时祭神和鱼神庙会的辅助器具;旗帜、神幔、袍套及各种用品等。
  ◎主要价值
  潮音庙鱼神庙会,历史悠久,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是当地特有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加以保护,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潮音庙鱼神庙会可使人们享受到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有益于陶冶民众情操。它出于民间自发,以庙养庙,对商品流通、经济交往有一定作用,有益于活跃当地经,增加民众收入。◎濒危状况
  随着时代变迁,潮音庙鱼神庙会时起时伏,近年来,庙宇设施、设备有所增加和添新。然而神位盲目引入,管理欠当,抬菩萨出会、扮地戏、张臂香已很少出现,只是烧香拜忏,传统活动内容相应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庙宇受区宗教事务管理局领导和监督,庙内所有财务给予登记造册,并建立庙宇档案,加以保护,对庙会部分活动内容进行资料保存。九月十六太均会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九月十六太均会”是石淙镇当地百姓及太湖流域一带船民共同祈福求安的盛会。从农历九月十三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九月十六日晚上,众人前来敬香、祈福、求子,太均会上更有“扎臂香”、“踩高跷”、“舞龙”、“舞狮”、“做戏”等活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历史渊源
  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切断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朝廷极力镇压。陆圭为归安县石淙人,在镇压起义军中立下大功。陆圭去世后,人们建陆家祠以纪念自己的祖先。后传说在陆家祠内泥马神飞驰长江,渡康王南来。康王在临安(今杭州)坐了朝廷,便敕封陆圭为“镇海潮王”。
   宋嘉泰的《吴兴志》(1202)记载了太均与陆圭为民除害,并得到敕封之事。
  “嘉定间,夏,飞蝗蔽天,神见云端驱之,蝗不为害。淳熙间,钱塘复大决,有司随筑随圮。神与三女扬旗空中,浮石江面,以显其灵,堤赖以成。浙西帅臣徐栗实董斯役,以其事闻于朝,乃赐额曰协顺,封其爵曰广灵,封三女为夫人。立庙是邦,地曰石冢。” 太均的成神是荫庇于乃父陆圭,自建庙祭祀以来,每年都在农历九月十六三太均诞辰之日举行盛大的太均会。九月十六太均会围绕太均信仰展开,而太均信仰又以庙宇的形式得到表现与稳固。但据周庆云纂《南浔志》记载:“太均堂,咸丰时毁于兵,同治十三年里人周大昌醵资重建,光绪中增建寿星殿。”“文化大革命”等特殊时期,太均庙也难逃一劫。1922年,火烧太均堂,更是经历了一场几乎毁灭性的灾难。
  在20世纪80年代民间信仰逐步复兴的情况下,太均庙宇得到重建,九月十六太均会重新盛行于太湖流域。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地戏队、锣鼓、唢呐、香炉、爆竹、铳、龙、狮、戏班等。◎主要价值
  人们通过九月十六太均会来纪念当地历史英雄人物陆圭和太均,并祈求田蚕鱼丰收,五谷丰登,人口太平。九月十六太均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民众之间的凝聚力,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太均作为太湖流域影响较深的女性神灵,而太均会辐射面颇广,典型地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濒危状况
  九月十六太均会中,出水会项目已经灭迹,因为目前农村中船只稀少,不能组建如此庞大的活动。其他活动在逐步完善。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每年的太均会,由庙管牵头,召开各地帮会头目商量会议,安排太均会的项目。同时,组织培养各个帮会的传统项目,着力培养年轻一代。菱湖元宵灯谜会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菱湖元宵灯谜会”是指菱湖镇每年的元宵灯谜会,场面浩大,参与者达数千人,是菱湖文化的一大特色。菱湖人爱灯谜,由来已久,以竹篾、彩绸等材料扎制各种彩灯,从植物到动物,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谜面的风格崇尚典雅而不晦涩,流畅而不滞板,浑成自然。
  ◎历史渊源
  菱湖人爱灯谜,由来已久,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庞太元所撰《菱湖志》就有记载:“正月十三上灯,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曰‘灯谜’。”清朝至民国,菱湖谜会更趋频繁。
  灯谜真正成为菱湖群众性休闲益智活动,始于1959年。在1964年,成立了由杨志刚、张孟生等五人组成的“菱湖镇工人俱乐部灯谜”,以竹篾、彩绸等材料扎制各种彩灯,从植物到动物,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并潜钻研灯谜。1979年起,为满足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由灯谜组人员主持开展“周末谜会”,在户外或户内悬挂彩灯,下置灯谜,供民众猜射。1982年还成立了“菱湖景阳冈灯谜组”,两个谜会分别编印以发表组员创作为主的灯谜刊物《景阳冈》和《菱化谜苑》。其后三年内,菱湖镇的几家大型企业纷纷成立基层灯谜组织,从而使全镇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融入到灯谜文化的大氛围中。1998年,成立了灯谜研究会,由“水乡谜家”杨志刚担任会长。
  灯谜研究会至今仍常年开展灯谜研究交流活动。2009年,建成灯谜艺术馆,使灯谜有了传承基地,每年元宵节大型灯谜会从未间断,每周末皆举行“周末谜会”。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刻刀、剜刀、砂纸、清漆、彩漆、小榔头、小钉等。
  ◎主要价值
  菱湖元宵灯谜会因其历史悠久、参与人数众多、民俗文化特色浓郁而显示出独特的宝贵价值,灯谜、彩灯皆出自当地民俗老艺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每年灯谜会主题皆结合时事热点,并与工商、行政等部门多次合作,创作消费者权益保护、水资源保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灯谜,极具时代性、大众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菱湖元宵灯谜会参与省市大型活动,彩灯灯谜大展风采,成为展现菱湖深在2008年“浙江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展示活动中,菱湖鱼灯灯谜作为菱湖的渔业民俗特色在浙江省展览馆展出厚民俗文化的活名片。2007年国际湖笔文化节期间,菱湖彩灯灯谜在凤凰公园展出,制谜人还现场主持了灯谜大会猜。2008年11月,代表湖州市参加“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民间艺术展示,艺人现场制彩灯、编制灯谜,得到全国各地专家及游人的高度关注。2010年,应邀在湖州长岛公园举行“元宵谜会”,制作了三十多盏形态各异的老虎灯,设计谜面五百条,参与人数达两千多人,获得好评。菱湖元宵谜会组队参与外地谜会,如“明州谜会”、“华夏谜会”等,与海内外谜家交流谜艺,更扩大了菱湖灯谜的知名度。菱湖谜人的谜作,被陆续出版的灯谜书籍收录,菱湖灯谜组织、谜刊及不少谜人作为条目,被编入《中华灯谜大辞典》。
  ◎濒危状况
  制灯组成员年龄老化,制谜虽已在小学开设课外兴趣课程,但参与人数不多,而且授课老师唯有杨志刚一人。又由于年轻人价值观念不同、资金短缺等原因,菱湖彩灯灯谜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为使彩灯▪灯谜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长久传承和发展,菱湖镇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措施,成效显著。首先,壮大制灯、制谜队伍,新作品层出不穷。吸纳制灯、制谜爱好者加入创作队伍,制灯小组由原来的八人增至三十五人,“景阳冈制谜小组”成员由原来的六人扩展至四十二人。制灯、制谜小组每周举行例会,商讨制灯之新技巧、制谜之新方式,拓展思维,创作新作品。
  其次,编制制谜课程,编制灯谜代代相承。为使制谜得以有效传承,2008年春,菱湖镇“水乡谜家”杨志刚潜心编撰了《菱湖灯谜集成》一书,作为兴趣课程在菱湖镇各中小学展开教学。至今,在镇各学校已累计举办四次“校园谜会”,所有谜面均由学生创作,制谜后继有人。
  再次,建成灯谜艺术馆,灯谜之家广受好评。2009年,将一清末民初古民居改建成灯谜艺术馆。此民居为天井式结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经过精心修缮,更显古朴典雅。堂内挂置了两百多盏由菱湖镇民间艺人扎制的彩灯,做工精湛,形态各异。其中尤以鱼灯制作特色凸显,充分展示了菱湖镇作为千年鱼都深厚的渔文化底蕴。灯下挂置的灯谜谜面设计浑然天成,绝妙至极,赢得前来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啧啧称赞。
   最后,开展周末谜会从未间断,参与者络绎不绝。除了元宵、中秋等传统佳节举办广场谜会外,自2009年灯谜艺术馆建成开始,坚持每周举行“周末谜会”,及时更新谜面,供灯谜爱好者猜射。制谜家现场坐阵,指导群众解谜之方法,并提供小奖品,猜对者即给予物质奖励,群众对灯谜的兴趣与日俱增。每场谜会活动皆门庭若市,场面十分热闹。扬田蚕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扬田蚕”是旧馆地区男女老少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到农历十二月二十日那天,一个自然村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筹备工具扬田蚕,天黑前点亮灯笼,点亮一个月,十二月二十搭,正月二十拆。意味着管田,养蚕收成好。
  ◎历史渊源
  扬田蚕起源于明清时期,一直流传到新中国成立后,互助组、合作社集体生产时期渐渐淡薄。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笔直的毛竹三四根,10米左右的长绳索三四条,红旗一面,滑轮一个,灯笼一盏,蜡烛数支。
  ◎主要价值
  扬田蚕这一项目,流传甚广,是儿时一项趣味活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活动时间一个月(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搭,正月二十日拆)。意味着农村庄稼人一年养蚕种田的指望,希望有个好收成,日子过得红火些。“田蚕”是吉祥物,“田蚕”扬得越高,夜里灯火点得越亮,村庄大地照得越明亮,就意味着来年蚕宝宝养得好,茧子产量高,稻谷产量高,是个大丰收年。反映了当地的风俗,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桑基鱼塘生产习俗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桑基鱼塘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即种桑、养蚕、养鱼、养羊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发挥生物生产潜力。菱湖镇的“桑基鱼塘生产习俗”是育桑和养鱼,相连相倚,相辅相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所肯定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历史渊源
  五千年前良渚文化时期,菱湖已进入饭稻羹渔的农耕社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桑基鱼塘是古代菱湖农家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早在明代,菱湖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已广为沿用,至今仍延续发展。
  ◎基本习俗
  传统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如下把养鱼、种桑、养蚕、养羊结合起来,蚕粪作为桑树的肥料;蚕蛹可喂鱼;羊粪喂草鱼;草鱼粪可喂鲢鱼;塘埂、堤坡种植黑麦草、苏丹草、高粱等,为养鱼提供优质青饲料;或发展粮油作物,取其副产品喂鱼,如油菜籽渣加工成菜饼以喂鱼;鱼的排泄物及未吃完的剩余饲料,沉于塘底积成淤泥,可将其捞起作为桑地和农田的肥料;在桑地、农田大量施肥时,有较多的肥料会随雨水流入鱼塘,促进鱼类生长;老桑叶可囤起作为湖羊传统桑基鱼塘,鱼塘与桑地相连的冬饲料。多项互相转换,可谓各得其美。
  改进过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如下人们改变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清代张屡详的《补农书》记载:“鱼取草于河,不需资本,塘肥壅土地。”
  ◎主要价值
  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整个系统没有废弃物,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为农村提供了新能源,而且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菱湖有61425亩鱼塘,21000亩桑地,养鱼种桑,生态良性循环,是浙北地区一块休闲农业、渔业湿地。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菱湖桑基鱼塘评价很高,认为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养鱼生态模式,而且菱湖地区最典型,是中国面积最大、保留最好的桑基鱼塘。
  菱湖蚕桑养鱼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珍贵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桑基鱼塘、农民新村以及典型的水乡环境,生态优美,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濒危状况
  塘、地、田穿插不齐,由不同的农户承包,错综复杂,加上人多塘少,一年一包或轮养,承包经营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水产养殖户“重养鱼、轻养塘”,鱼塘普遍存在着塘埂坍塌、淤泥堆积、水位变浅、病害增多、产量下降的情况。出现了“鱼塘像盆子、塘埂像刀子、桑梗像筷子的“老鱼塘现象”。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水产养殖和蚕桑养殖的效益逐年下降。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在传统鱼塘、桑地改造中,注重对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生态循环经济养殖模式的保护。
  为保护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鱼桑共建、和谐发展”的传统生态循环经济养殖模式,结合池塘承包机制的完善,延长池塘承包期,创新经营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经营权。对集中连片的典型桑基鱼塘,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实施老鱼塘、桑地改造工程,现全镇已完成老鱼塘、桑地改造40898亩,其中鱼塘32718亩,桑地8180亩。改善渔业基础设施,在基本稳定常规鱼养殖的基础上,以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形成一村一品或具有地域特色的水产养殖基地,全面提升养殖效益。桑地成片成品,通过鱼塘、河道清淤,将淤泥附于桑地上,使桑地土地肥沃,极大地提高桑叶产量及质量。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永昌
相关人物
王宝兴
相关人物
费信甫
相关人物
沈林乾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

含山轧蚕花
相关专题
蒙恬会
相关专题
淡水渔业习俗
相关专题
菱湖节令踩街
相关专题
烧田蚕
相关专题
三清明拜香船会
相关专题
潮音庙鱼神庙会
相关专题
九月十六太均会
相关专题
菱湖元宵灯谜会
相关专题
扬田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