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统手工技艺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7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传统手工技艺篇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49
页码: 35-83
摘要: 南浔作为一个古镇,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技艺,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技巧,展示了南浔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传统技艺 手工技艺

内容

湖笔制作技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湖笔制作技艺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一百二十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锋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制湖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
  ◎历史渊源
  毛笔的出现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毛笔是在枝条上扎一束兽毛,到战国时期,演化成为将兔毛制成笔头纳入劈开的竹杆中。秦朝的笔奠定了后来毛笔的基本形制。湖笔起源于湖州的善琏镇。善琏制笔业大约始于晋代。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智永,名王法极,隋朝大书法家,为王羲之七代孙,其寓居善琏三十年习字临书,相传他常与当地笔工切磋制笔技艺,可见当时善琏的制笔业已兴起。自秦至唐,安徽的宣州成为全国的毛笔主产地,所产毛笔称为“”。南宋建朝后,宋、元在江淮之间四十多年的争战,使宣城逐渐凋敝,笔工走避江南,部分笔工徙居湖州。南宋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邻近的湖州善琏制笔业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湖笔逐渐兴盛。
  在宋元时期文人书画技艺发展、变化的催动下,湖笔技艺不断改进、优化,到了元代,还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等为文人激赏的制笔名匠,湖笔也终于声名鹊起,取代了宣笔的地位。据明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从元至清,善琏镇几乎家家制笔。
  技艺不断进步,善琏成了湖笔的代名词,制笔名匠也历代辈出。清乾隆六年(1741),王一品斋笔庄于湖州城内创办,成为我国最早的集湖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专业笔庄,笔工皆为善琏人,系善琏湖笔的又一支。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古老的湖笔技艺日臻完美、蜚声海内外。
  抗日战争时期湖州沦陷,笔工为避战乱奔走他乡,生产严重衰落,1941年产量跌至最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善琏的制笔业一片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笔工纷纷返乡,1956年4月办起了善琏湖笔生产合作社。
  1959年创建善琏湖笔厂。“文化大革命”给湖笔生产带来灾难,许多名牌产品以“复旧”之嫌而停止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笔生产恢复生机,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善琏湖笔厂、王一品斋笔庄、含山湖笔厂成为传承湖笔传统技艺的主要企业,所生产的双羊牌,天官牌、双喜牌成为湖笔的名牌。
  ◎主要工序
  湖笔制作的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二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
  1.笔料:主要是将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或无锋等不同,分成几十个品种,供制作不同种类、,形制、品质的笔选用。
  2.水盆:又称水作工。笔工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无锋之毛等,并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是湖笔技艺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3.结头: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的笔头,送到这一道工序进行结扎。然后用熔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毛不易脱落。
  4.蒲墩: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出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
  5.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精选的笔管进行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
  6.镶嵌:属于对某个种类毛笔的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此类笔一般用湘妃竹、风眼竹以及象牙、红木、檀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后来还用有机玻璃)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其中分镶头(笔头端)和镶尾(笔尾端)两种。7.择笔:又称为修笔。是湖笔技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要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并将笔头整形,最终达到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
  8.刻字:在笔管上刻上各种字体的笔的品名和生产厂家名号。各种笔画的刀法称为点、划(横)、挺(竖)、撇、捺、踢(挑)、勾。刻写时的笔顺并非按书写笔顺进行,而是一次性刻好各个字的相同笔画,再刻另一种笔画,要求刻字工对字体笔画的结构和字的排列娴熟于心。
   除以上各道主要工序外,还要经过脱脂、揩色、贴商标、包装等工序。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1.湖笔的原料、辅料主要的原料是笔料毛和笔管。
  笔料毛主要有山羊毛、山兔毛、黄鼠狼尾毛、猫尾毛、石獾毛等。制作大型笔还要用到马尾毛、猪鬃等。制作特小型笔还用到鼠须。
  笔管料以细竹杆为主,包括青梗竹、斑竹等。为突出装饰功用,也有以紫檀、花梨、金、银、瓷、象牙、玳瑁、琉璃、珐琅等为材质的笔管。
  主要辅料有六角菜(学名“赤胶菜”),用于制胶水黏结笔头成形,沾水即化;松香,熔化后黏结笔头根部。
  2.制作湖笔的主要器具晾板、瓷盆、牛骨梳、竹盆、切毫刀,用于水盆工序。
   敲笔尺、油灯、麻线,主要用于结头工序。
   择笔刀、车刀,用于择笔工序。
   压板、墩头、元盖刀,主要用于蒲墩工。
   装套座,主要用于装套工序。
   刻刀、磨石,主要用于刻字工。
   盖笔石、干燥罐,用于包装工序。
  3.制品及作品湖笔按照各种功用需要制作的常规品种有二百余种。制品的主要品牌商标有善琏湖笔厂与双羊湖笔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羊牌湖笔,王一品斋笔庄生产的天官牌湖笔。
  传统的代表性品种有羊毫笔的“玉笋”、“玉兰蕊”、“兰亭散卓”、“顶锋”、“精制大长锋”;紫毫笔的“右军书法”、“净纯冬紫毫”;狼毫笔的“狼毫兰竹”、“特制豹狼毫”等;兼毫笔的“精品七紫三羊”等。
  最大的湖笔是为纪念蒙恬而制作的“弗聿笔”,笔长112厘米,笔头最大直径24厘米,重13公斤。由善琏湖笔厂特制。
  最小的笔是“狼圭笔”,笔头长仅0.9厘米,用狼毫制成,笔型纤小精细,毛毫可数。适用于绘图、化妆等。
  ◎主要价值
  湖笔制作技艺代表了中国毛笔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并且在自元代以来长达七百多年的历史中,传统工艺在代代相传中始终保持着追求完美、精致而一丝不苛的品性。偏居江南一隅的小镇善琏也始终保持着毛笔之都的声誉,这无疑是一个奇迹。因此,湖笔制作技艺足以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杰出创造力的典范之一,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湖笔制作技艺创造的中华名品湖笔,对中国书画的流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我国书写文明的基石之一。湖笔锋颖长、蓄墨多的特点,对于我国讲究气韵连贯的草书书法的变化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历代不少书画大家的艺术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优良的湖笔。史称:“赵子昂精于书法,其所用笔皆出自颖(陆颖,湖笔名匠)。”证明了赵孟顺那种体势紧密、潇洒俊逸的“赵体”,与其使用具有柔而不软、润而不腻特性的湖笔是分不开的。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均用羊毫湖笔书写,达到了“恣肆而沉穆”、“圆劲而平峻”的至高艺术境界。湖笔工艺在促进我国书画艺术进步、发展方面体现了重要价值。
  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过程形成了笔工社会独特的社会习俗。对“笔祖”蒙恬的崇拜习俗,业内的拜师收徒习俗,以及一系列与工艺传承相关的生产、礼仪、岁时习俗,对维护社会群体的认同感,保持当地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湖笔制作技艺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
  湖笔文化是湖笔的制作工艺、产品与销售、与书画创作的关系、笔工社会习俗等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它丰富了湖州地域文化乃至江南文化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濒危状况
  由于现代经济、技术、文化发展和嬗变所造成的种种原因,传统的湖笔制作技艺的延续和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处于濒危境地,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书写工具的不断创新,使湖笔经历了一次比一次更为严峻的挑战。清末民初外来的钢笔、圆珠笔的使用,电话、电报等通讯技术的推广,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普及,绵远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书写文明遭到了倾覆性的冲击,毛笔已完全退出了日常书写的领域,成为少数人提高艺术素质或自娱自乐的书画工具之一,成为为数更少的书画艺术家们使用的工具。湖笔失去了最广泛的使用群体和市场,产业日趋萎顿。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从根本上消解着湖笔制作技艺内含的文化因子。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社会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到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都经历了急剧的动荡。外来文化鱼龙混杂地涌入,以及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国内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抬头,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受到极大冲击。
  以湖笔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书画艺术界而言,传统意义的艺术功力、技巧正在被许多人忽视,对工具的品质也就显得无所谓。湖笔制作技艺繁复严谨的技术要求,且全凭手工操作,与当代人缺乏耐心细致、显得浮躁的较普遍的精神状态也显得不相融合,社会尊崇感趋于降低。
  三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一些制笔企业以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无序压价竞争,加以近年来笔毛料、笔管料等原材料普遍大幅度涨价,导致湖笔企业为生存而只能削减成本,简化、粗放工艺,质量下降。尽管如此,依然利润微薄,资金紧缺。制笔工人的收入很低,传统工艺难以坚持。四是传统工艺人才流失、后继乏人。许多技艺精深、颇有造诣的笔工因年事已高,退出了生产岗位,有的已相继谢世;一些中青年技术人才因湖笔产业不景气,纷纷离厂弃笔,大量流失;因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青年人愿意从事湖笔业的人越来越少,湖笔工艺后继乏人。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湖笔制作技艺在2006年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制订了传承保护规划,以善琏湖笔厂为传承保护基地,投入资金整修了厂区,整体规划湖笔一条街,对湖笔一条街上的湖笔销售商店实行免税。
  二是建立湖笔传承馆。在善琏湖笔厂内建立了湖笔传承馆,场馆占地160平方米左右,内设水盆、择笔、装套、刻字四大湖笔制作工序,分制笔工具、湖笔品种、书画室三大特色展区。全部制作工序都有真人完成,每一道制笔工序都有一位湖笔制作技师现场操作,还有一名学徒跟随学习。在展示湖笔精细卓绝制作技艺的同时,也为游客揭开了湖笔制作的神秘面纱。
  三是建立中国湖笔文化馆。为保护好善琏湖笔制作技艺,南浔区善琏镇政府征地10余亩,投资3200万元,建造建筑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的中国国湖笔文化馆。该馆集传承保护和宣传展示为一体,主要涵盖了湖笔历史、湖笔民俗、湖笔名人、湖笔名品和湖笔技艺等内容。
  四是加强品牌保护。善琏湖笔制作技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从199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笔祖庙会;2000年,善琏湖笔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颁发的“中国十大名笔”奖状;2004年,善琏正式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的评审,荣获了“中国湖笔之都”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立了南浔区善琏湖笔行业协会;2011年,善琏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开始注册“善琏湖笔”商标,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审核。通过加强品牌保护巩固品牌的市场地位,保持和增强品牌生命力,预防和化解危机,抵御竞争品牌。
  五是转变经营观念。在各地陆续兴起制笔产业,毛笔市场空前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善琏湖笔部分制笔业主能够及时分析现状,主动走出封闭式的生产与经营模式。目前,善琏湖笔在国内(除西藏)外都有经销商,专门建立善琏湖笔网站,纷纷开设网上营销网店,积极参与中国湖笔文化节和国内大型文化展示活动。
  六是实施“走出去”战略。2010年6月18日至22日,上海世博会浙江活动周在世博园区内举行。作为浙江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工艺”在《物华天工——江传统手工艺展览》中登台表演,一展南浔悠久、灿烂的特色文化。另外,善琏湖笔还在世博会筹办及运营期间,作为行政礼品赠送给各国贵宾,是善琏湖笔相关产品得到提升的直接体现。
  ◎传承人风采
  邱昌明(1950一),男,湖笔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优秀工艺美木技术人员。出其之手的羊毫湖笔,尖、齐、圆、健,“四德”兼备,为湖笔中的精品,多次在国内外各展览中获奖。
  邱昌明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真履行传承义务,借助传承基地,招收学徒,亲自带学徒三名,手把手传艺,每隔三个月对厂内年轻员工以讲课形式传授湖笔知识,讲解湖笔制作的技术要点。配合本单位物色不同年龄传承对象,展开授艺活动,已显良好的势头。帮助搜集流失在民间的制作工艺,参与和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带领调查人员走街串巷,拜访老艺人,热心参加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技艺的展示和现场演示之活动。到上海、北京、天津、义乌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并利用传承人身份进行义务宣传。邱唱明积极参与中国湖笔文化节和国内大型文化展示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品“第五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纪念笔”获2011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作品“春卉、夏莲、秋菊、冬梅”系列和“湖、颖、颂、春、秋”系列参加2011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民间手工艺展及2012年第五届台湾·浙江文化节之戏韵流苏一一浙江梨园百工展,以展现南浔善琏灿烂丰厚的湖笔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善琏湖笔的知名度。双林绫绢织造技艺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有耿绢、矾绢、花绫、素绢等诸多品种。“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生产工艺流程有浸泡、翻丝、纤经、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检验成品等。
  ◎历史渊源
  据有关文史记载:早在东晋太元年间,吴兴太守王献之在任时以白练书写,有“王献之书兼欣白练裙,练即绢也”的记载,即指绫绢。唐代成为朝用贡品,宋代陈甫《农书》卷中记述湖人“以蚕桑为岁计”。宋、元两代双林盛产绫绢;明代,双林绫绢生产达到鼎盛,其历史源远流长。
  ◎工艺流程
  双林绫绢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工艺流程工序严密,主要有浸泡、翻丝、整经、络丝、併丝、放纤1.织造、炼染、批床、砑光、检验整理等大小工序二十余道。
  1,浸泡:选用的丝是白厂丝(学名“桑蚕丝”),首先将每七股白厂丝整卷成一卷,浸泡在加有乳白色柔软水的漆石缸中(现多为不锈钢缸),一般是3公斤的柔软剂调配在0.4立方米的水中,搅拌均匀,水温要控制在45摄氏度左右。放一件丝在里面,有12包,每包5公斤,共60公斤斤,要完全浸泡透,浸泡时问在一个小时左右。等柔软剂完全被丝吸收进去,水变清澈后,将水放掉。再将浸泡后的白厂丝放入脱水机中脱水,晾干(以前都是直接将丝绞干放在竹竿上抖松晾干)。注意最好是阴干,不要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晒了容易使丝发臭。阴干的蚕丝在织造时具有柔软性,富有弹性,不易断头,达到松、软、滑、爽的感觉。
  双林绫绢织造分三个步骤:一是准备,二是织造,三是炼染。双林绫绢织造的准备由经向和纬向两个部分组成。经向由翻丝、整经两部分组成。
  2.翻丝:把已浸泡晾干的蚕丝放在棚架(也称络丝车)上,一般络丝络在六角竹笺上,绢的纬丝络在筒子上(两根以上併丝)。断丝和毛丝通过操作工掌控,遇到断丝要结头,有特定的手势,咔结的牢固性最好,可以将两节断丝连在一起。遇到毛丝就将毛丝减掉。卷绕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持丝的一定张力,掌握一个度,控制在5克左右,避免拉损,拉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3.整经:采用分条整经车,将已卷绕在筒子上的丝线按绫绢品种规格的要求卷绕在整经车大圆框上,然后退卷到经轴上供织造之用。在将丝线退到经轴上时也要注意一定的张力,一般不能低于织造张力,特别是回轴张力,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牵经一般1500米一个经轴纬向由络丝、併丝、放纤三部分组成。
  4.络丝:老法手工络将六角竹笺中间一孔插入长约50厘米的木棒(前细后粗),其中15厘米左右插入六角竹笺中,将六角竹笺固定在木棒上。将四根光滑小竹头用木板固定四个角,大小正好将丝片绷挺,放在地上。人坐在凳子上,单根丝从四根竹头外面拉出来,将丝头绕在竹笺上,熟练地将竹笺棒高速转动,并将丝绕在六角竹笺上。
  5.併丝: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规格,在併丝车上将几根丝线合并成一根股线。併丝是绫绢生产的要求。如,供耿绢使用的,是将三根丝线合并成一根股线。
  6.放纤:老法是把蚕丝在纺纬后,用手将卷绕于竹笺上的纬丝浸湿后用纺车绕于竹管(纤管)当今,是用放纤车把已併好的丝卷卷绕到纤管上以供织造使用。同样也要控制好张力,如果太大,会影响织造工艺而造成吊白、形成亮丝,太小在织造的时候会被“吐”出来,空的称为纤管,卷绕满的成为纤子。
  7.织造:根据产品的规格和要求,把经轴放在织机上,通过织机织成绫绢。花者为绫,素者为绢。
  8.炼染:最原始的炼染过程为,先订攀,然后精炼。精炼采用锅子(1970年前多用汤锅,汤锅是铁锅上面加一圈很大的木桶)。锅子放一担清水,放如蚕豆两粒大小的纯碱,烧滚。然后放石灰(石灰为主,碱为辅)。同时,用淘箩装草柴灰(或桑柴灰),下置水缸,由一人在上浇水,将草柴灰(或桑柴灰)水滤到水缸里,再盛到锅子里,与石灰水放在一起,从水烧滚到落绫绢大约一刻钟,然后在清水缸里出水。再用猪胰子将绫绢滤过夜,用这动物生物酶使丝脱胶,使丝质保持必要的强度。再次放到临近的河里用清水出水,晾干。现在已经很少用这种方式了。现在的绫绢炼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订攀:把码好的绫绢用针线沿边均匀分档订上攀,穿上竹竿待用。
  (2)挂练:把水软化后烧开加料(纯碱、雷帮、泡化碱、保险粉等),把蒸汽关小,使水达到沸而不腾,然后将绫绢用光滑的竹竿夹入锅炼熟,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然后将绫绢出水出干净,继而进行脱水。
   (3)缝头;将脱干后的绫绢抖开放平,把每个头缝在一起、两头缝上机头布,待用。
  (4)染色:将缝好头的绫绢放在机缸一侧,把机头布穿好,放适量的水将绫绢卷上,并把边卷齐到机缸滚筒上,将水放掉,再注入适量的清水并加入匀染剂,将配好的染料搅匀,用滤网过滤后加入一半,常温开始第一道染色(染深色的是60摄氏度的水,开始上色)。当绫绢全部卷到机缸一侧滚筒口后,将剩下的一半染料加到另一侧,搅匀后再染色(即第二道上色),第三、四道加盐促染,升温至100摄氏度。第五道待走到绫绢缝头时将机缸停下剪小样比色,如果色白基本一样,脚水比较干净,就再走两道高温即可(染色较深的要多走几道高温》。如脚水颜色比较深,绫绢颜色比较浅的,再加冰酷酸,稀释后分两次加入,使脚水与绫绢颜色较近为止。
  (5)出水:将机缸内的染色水全部放净,再加入清水(流水常温走一道,深色再走两道60摄氏度的),出干净为止,出水出好后将水全部放掉,再注入适量清水加温至40摄氏度左右,然后加入固色剂适量,走一道,再上卷,翻到小滚筒上(深色的多走几道)。
   (6)整理:将上卷好的绫绢拿到整理机上穿好机头布进行烘干、整理,直至平整为止。
   (7)码尺:将烘干的绫绢放到干净的地方,用码布机测量米数,码好、理齐。
   双林绫绢的仿古产品还要增加批床和砑光的工序。
  9.批床:批绫绢一般需要两人,俗称上手和下手。上手一般是精通此技艺的老师傅,下手一般是出师的小师傅。批时同样需要密切配合。先批绫头,再批绫身。“批”时,上手一手拿着刮子,整理绫的经纬丝,一手拿着绫绢,脚、膝盖顶着滚筒,劳动强度很大。上手一边“批”一边喷水。绫绢的经纬向、正反面都要“批”匀,稍干燥后,用沾有菜油之布轻抹绫绢面,使绫绢的面张好看,花色、光头都直显出来。
  10.砑光:因桑蚕丝粗细不匀,织好的绫绢成品通过石元宝砑光这道工艺技术,反复磨压,使桑蚕丝的形状由圆形变成扁形,增加绫绢的密度、柔然性和光滑度。先将一枣木轴辊绫绢置于底座盘上,然后放上石元宝。石元宝的两侧放置一木架,踹时,由炼染工扶着木架两边扶手,脚踩两边元宝脚,左右踹动。元宝踹得重,踹得足,这样才能使绫绢的丝平扁,增加绫绢的密度、柔然性和光滑度,使绫绢的面平整、密实、光洁,花型突出,质量好。石元宝砑光需两道,第一道研光后在批床上倒轴(将绫绢从里层倒向外层),再进行第二道砑光。然后在批床上将炼染时不慎有批裂的地方,逐段以手工刮子把丝排匀。此工序和工艺在过去生产绫绢时因用的原料蚕丝为土丝、肥丝,粗细不匀,人工织造,紧密相对不一致,因而必经“石元宝”这一道工艺、工序,可使绫绢织物光滑、紧密、织地均匀。当今,如故宫博物院等特殊需要单位,提出对绫绢特殊需求,也需经这道“石元宝”碾轧工序、工艺。经过这道工序的绫绢还取了一个专用名称,所谓“扁丝绫绢”。
  11.检验整理:将生产好的绫绢成品,先放置在码布机上测量米数,然后剪去带进去的毛丝,分出正、次品,最后将绫绢整理卷起来。包装整理时,要将绫绢成品平放在工作台子上,不可用手去折碰(砑光后的绫绢纤维松散,组织结构被破坏,一碰就要破裂),要用两根厚1厘米、长50厘米,前面稍细,并且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竹片将绫绢折叠成约20厘米×10厘米×6厘米,包装入袋。
  ◎主要价值
  双林绫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在历史上就具有重要的价值。除了在书画装裱中的应用,还曾作为朝廷贡品用于服饰原料,展现华贵。在现代,双林绫绢更广泛地用于书画装裱、工艺品制作、装饰美术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现如今双林绫绢还畅销于东南亚、欧美等地,享誉国内外。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载体,提高了对外的知名度。
  ◎濒危状况
  受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绫绢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等全国四百多家文化书画单位都采用双林绫绢作装裱。不仅如此,绫绢还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外贸旅游、装饰工艺等,促进了我国服饰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其传统工艺受到很大整理冲击,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政府和文物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
  设立了小型陈列馆。腾空近300平方米的厂房,设立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展示馆、传承馆,开设原始织造技艺手工作坊,使濒临失传的原始手工工艺重放光彩,并向更多的市民展示,让更多的入了解这一风格独特的传统技艺。近年来因对“非遗”场馆要求的不断提高,双林绫绢展示馆目前正在改建中。
  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力度。结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关注,研究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赋予传统绫绢以时代审美内涵,更加注重绫绢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以使绫绢产品既跟上现代化步伐,也不失历史风韵。
  积极参加重大活动,展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魅力。双林绫绢在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三百多个文化、书画,工艺、美术、外贸、旅游等单位展示,产品出口到香港、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誉满中外。
  ◎传承人风采
  周康明(1948一),男,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康明生于双林镇一个传统的绫绢小作坊家庭(红白绢坊)。其祖父在1910年开始当绫绢学徒,1961年自己开了一家小、作坊。1965年,双林镇上的六家绫绢作坊合并成一家,成为双林绫绢,地址在双林镇南郎中桥(现在的板桥小区对面),周老先生家的红白绢坊就是其中一家。
  周老先生的父亲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一直跟随祖父生活。1946年初中毕业于双林中学,当时正值知识青年下农村的号召,但由于其祖父年岁已大,所以周老先生幸运地接过了爷爷的工作。周老先生1964年4月进入了绫绢厂当学徒,学习传统的绫绢炼染处理技术,1967年由于厂里改造设备,周老先生成为安装绫绢机的机修工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多次到浙江丝绸工学院向纺织专业的老师求教,并买了丝织工艺学的大学课程书自学,从而奠定了丝织理论基础。1978年负责厂里的翻改绫绢品种、工艺管理,工人技术升级考试及开发新品种等工作。1980年研发了锦绫、占香锦,并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创作百花奖”。1983年曾到绫绢联营厂进行技术指导,为故宫、上海博物馆等全国五大博物馆开发复制了4万米宋元仿古绢。1985年完成了矾绢连续上浆的新工艺项目,个人被授予省、市轻工部科技进步奖。
  1999年绫绢厂破产,从事绫绢工作三十六年的周老先生被买断了工龄。
  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发展,绫绢织造、炼染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唯独最后一道上矾工序没有什么人从事。于是周老先生又开始了矾绢加工,承接了十几家绫绢厂的矾绢加工业务。
  2003年周老先生的儿子周树盛也开始投入矾绢生产工艺的学习,并逐渐接管了周老先生的矾绢生产工作,日前已承接了双林、善琏、含山等地十八家绫绢厂的矾绢加工业务。
  2009年被评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对双林绫绢有着浓厚感情的周老先生认为,从市场经济开始到现在,双林绫绢并没有退步,白公有制绫绢厂破产后反而发展得更快,到目前为止,有二十多家大的绫绢厂专业进行绫绢的炼染加工。现在绫绢产品的产量大约是1999年的3至4倍,特别是用于商品画装裱材料的锦绫(韩绫),每年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不少于800万来。周老先生表示,作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将尽自己的力量,使双林绫绢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郑小华(1964一),男,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小华出生于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高中文化,助理工艺美术师、无党派人士、双林镇人大代表。1980年10月进湖州市双林绫绢厂工作,被安排于织造车间拜钟新宝师傅学习双林绫绢织造技艺。1982年7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双林绫绢厂炼染车间工作,拜周康明学炼染传统手工技艺技术。1998年湖州市双林绫绢厂破产,为使双林绫绢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2000年11月由郑小华、吴建等原湖州市双林绫绢厂熟悉双林绫绢生产技术的骨干职工一起筹集资金,出资收购了原湖州市双林绫绢厂并实行了资产重组,组建湖州丝得莉双林绫绢有限公司,郑小华任总经理。
  2001年8月改组湖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郑小华任总经理。自他任总经理以来,一直在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产品一一双林绫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而努力。 在省、市、区、镇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怀和重视下,郑小华带头走访老艺人老工人,询问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流程和技巧,走访全国各大博物馆(院)和文化书画单位,培养新一代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开设原始手工作坊,进行展示和演示,为保护和传承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辑里湖丝制作技艺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蚕种选用自育“莲心种”,又称“湖蚕”,品种优良,特适于缫制优质桑蚕丝。“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主要工序有搭“丝灶”、烧水、煮茧、捞丝头、缠丝窠、绕丝轴、炭火烘丝等。1851年,“辑里湖丝”获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历史渊源 《辑里湖丝源流考》记载:隋仁寿二年(602)置湖州,以滨太湖取名,治所乌程,此为“湖州”称谓之始。隋唐时,尚有“安吉丝”、“武康绵”以及“湖绸”等称谓。“湖丝”之称,始于南宋嘉泰“湖丝遍天下”。
  辑里湖丝的产地,原名“七里”,立村于元末。明代,这里的乡民几乎家家户户从事养蚕和缫丝业。明万历年间,七里村所缫的“七里丝”已在国内丝业市场声名鹊起。史料记载:天下蚕桑之利,已“莫胜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
  明朝朱国祯、温体仁两位相国均为南浔人士,在位时都将自己家乡的“七里丝”(即“辑里丝”,下同)推荐给当朝皇上。南浔阁老、当朝吏部尚书朱国祯,在辑里湖丝成品图天启二年(1621)所著的《涌幢小品》中说:“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份。” 明万历后期(1578一1620),七里村人所缫的“七里丝”,已闻名全国,大贾皆贩于此地,贸于江南及川广地区。辑里湖丝独特的缫丝工艺,确保了“土丝”的质量,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
  “七里丝”直到清康熙乙丑年(1685),仍保持其原名。直至雍正初年(1723),古书上才有了“辑里湖丝,擅名江浙也”的记载。由此可推断,“七里”被雅化为“辑里”的时期,当为康熙后期(1685—1722),因“七”与“辑”发音相近,而”辑”又有缫织之意。
   清政府设于苏州、杭州的织造局,还在南浔镇上专设收购生丝的“京庄”。
  各地的丝,统称为“七里丝。“七里丝”成为著名土丝,尤以南浔“七里”著称,后泛称江南上等士丝,连广东土丝也冠“七里丝”。清皇室内各府规定,凡皇帝后妃所穿的龙袍、凤衣都必须用“七里丝”作经丝精织而成。
  进入民国时期,辑里湖丝的制作技艺,仍然在当地十分流行。直到30年代末,日本的半自动缫丝技术进入中国,传统手工缫丝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逐年萎缩。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期,城市有了机器化缫丝工厂,农村的手工缫丝已经不多见。20纪70年代初,乡镇也办起了缫丝厂,年轻女孩纷纷进厂,从事搭丝灶煮茧机器化缫丝工艺。辑里湖丝的传统制作技艺,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了保护辑里湖丝的传统制作技艺,辑里村在村上开办了一个“辑里丝传统手工缫丝作坊”,还专门拍摄了“传统手工缫丝工艺”录像片。当地文化部门,也在南浔镇建立了“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展示馆”,为世人展示这一占老的传统技艺。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莲心茧、丝车、茧篮、清水、丝灶、丝帚、记筷、炭盆等。
   南浔史馆内,还存着两卷六十年前手工缫制的辑里湖丝实物。
   辑里湖丝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的金奖奖状。
   ◎主要价值 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完整地保留了湖州地区传统缫丝的特色,对研究中国蚕丝业发展史具有较高的资料性价值:同时也记录了湖州先民的智慧和成果,为后来的机器化缫丝,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辑里湖丝在历史上曾获得诸多殊荣,其制作技艺曾经影响了整个江浙沪皖闽的蚕丝制作行业,具有杰出的代表性价值。
  ◎濒危状况
  自从机器化缫丝技术普及后,辑里湖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目前,辑里村精通传统缫丝技艺的老艺人,已不到二十人。年轻人无人懂此技艺,传统手工缫丝已后继无人。缫丝所需的“丝车,在农村也很少见。为了保护这一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辑里村村委会在村里办起了“传统手工缫丝作坊”,让传承人操作给来访客人观赏。南浔区文化部门,在南浔古镇也建造了“辑里湖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展示馆“,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其传统技艺的魅力。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南浔区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辑里湖丝制作技艺保护工作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光盘、,编印资料、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保护传承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重要意义和辑里湖丝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
  二是建立展示基地。投资680元开辟辑里湖丝纪念馆,收集大批散落在民间的有关辑里湖丝的实物一百六十五件、资料图片五百一十张,开辟了五个展示区集中展示辑里湖丝制作过程(育桑种桑,养蚕、结茧、制丝),商贸活动,获奖情况以及辑里湖丝织物等。在辑里村开办“传统手工缫丝作坊”,接待游客前来参观。
  三是重视开发利用。充分利用辑里湖丝文化品牌,开发与湖丝相关联的文化产业,并以此为平台建立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组织文化人士对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形成和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品牌经济价值以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等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有效保护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
   ◎传承人风采
  顾明琪(1946一),男,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毕业于吴兴一中,1963年8月后在家务农,向父母学习辑里湖丝的缫丝工艺。1969年2月后在辑里村担任农技员、蚕桑辅导员等职,一直从事农业、蚕桑生产农技示范户,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经过多年的琢磨,顾明琪终于娴熟地掌握了传统缫丝的全部技艺,用手工熟练地将茧子外面杂乱的茧衣除去,简称“剥茧”;将蚕茧的每个丝头抽出来,称为“挑丝”;将抽出的丝头几个茧合成一组,称为“搭头;将每一组茧子压到轴上,称为“压轴”;压到轴上后转动丝车称为“卷绕”,前轴出现一卷白色银丝。抽出的银丝,丝丝如雪,细而匀。2010年被南浔区政府评为优秀乡土人。传统养蚕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传统养蚕技艺”是南浔一带的农民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对养蚕的全过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饲养技艺和蚕事习俗,并传承至。传统养蚕技艺有藏蚕卵、背“蚕种包、搭蚕房、插“蚕花”、拜“蚕花五圣“收蚁、“眠关、“开炝”、“上山”、采茧子、做丝等多道工序。“传统养蚕技艺”以蚕桑文化的发祥地含山为中心,练市镇在其分布区域内,被确定为保护地区之一。
  ◎历史渊源
  养蚕始于何年代,各地说法不一。据传,在南浔的含山一带,很早以前就流传着“白马化蚕”的神话故事。也就在这个时期,这里的人们有了种桑养蚕的生产技艺和蚕事习俗。
  新中国成立前,在南浔农村,都是单家独户饲养,然后做成蚕丝卖。30年代,曾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夺得金牌的“辑里湖丝,便是当时南浔蚕丝业一度辉煌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养蚕逐步由私人饲养走向生产队“共育”的方式。到了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养蚕业又回到了以家庭为主的饲养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主要工序
  1.雌、雄蛾子交配:先把茧子放在匾里,直到出蛾子。然后,把雌、雄蛾子“按对”放在蚕纸上,让雌、雄蛾子交配一天。交配后,把两只蛾子的尾部,用出蛾子掸种手分开。
  2.雌蛾在蚕纸上产卵:把雌蛾放在蚕纸上,把雄蛾扔到河里。大约到黄昏的时候,雌蛾就产卵了
  3.藏蚕卵:蚕农把蚕卵用鹅毛掸好收起来,用纸包好后挂在楼板下,或放在干燥的缸、甏等其他器皿里,以防鼠食。
  4.背“蚕种包”:下一年的清明节,当家人背上用红棉绸包好的“蚕种包”,到含山上走一遍,谐音称“上山”。意思是今年养蚕好,“蚕花廿四分”。含山回来后,把蚕种包放在床上,保管在适当温度的环境里。
  5.搭蚕房、插“蚕花”、拜“蚕花五圣”。
  6.蚕房、蚕具消毒:用石灰和漂白粉涂洒。
  7收蚁”:到下年三月底,桑叶长出来的时候,养蚕人白天要把蚕种包放在胸口取暖,晚上则要放在被窝里紧贴身体,用人体的温度来给蚕种保暖。约二十五天后,把蚕卵拿到用炭火恒温36摄氏度左右的蚕房里,倒在铺有白色“桃花纸”的匾里,俗称“收蚁。
  8.头眠、二眠、“扯火”、大眠是四个“眠关”,须小心饲养:蚕卵孵化出来后,就开始给蚕宝宝吃切成小块的嫩桑叶。约三天后,就进入头眠。
  蚕眠时不吃不动,俗称“头眠”,褪皮后再食桑叶。如此循环,经“二眠期”、“扯火期”、“大眠期”和“老蚕期”。
   四个“眠民关”的给叶各有特点,很有讲究。
   “头眠”给的是约2米宽的条状嫩桑叶,防止蚕宝宝因嫩弱而伤口。
  “二眠”给叶时,先在蚕宝宝上面铺一张有小方孔的蚕网。然后把小方块的嫩桑叶,撒在蚕网上面。这样的话,已经眠了的蚕宝宝,因为不要吃叶,就在蚕网下“睡觉”了而尚未眠的蚕宝宝,会钻过蚕网眼吃叶,很容易辨别。
  “扯火期”,蚕宝宝有2厘米多长了,食量也增加许多。这个时候要给1厘米见方的嫩桑叶因“扯火期”比较短,蚕宝宝食叶加快,所以给叶次数要增加。
  “大眠期”到“老蚕期”食叶,从切碎叶过渡到整张叶。这个时期是蚕宝宝食叶的旺期,一旦桑叶吃完了,就要立即补叶,一般二十四小时要给六次叶。所以,蚕农在这个时候,起早落夜,睡眠很少,十分辛苦。
  9.“开炝”:到“老蚕”下地后,给叶大小就没什么顾忌了有的蚕农甚至把整枝桑叶条放在“地铺”里,让蚕宝宝爬上来食叶。这样可以扩大地铺空间,有利于蚕宝宝长大。
  每个“眠关”都要进行消毒。消毒时,把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品,用纱布包裹好,用手抖动包裹,使粉状的石灰或漂白粉,滤过纱布眼,均匀地散落在蚕的身上,起到直接消毒、杀虫、防病的作用。同时,还要在桑叶上喷洒药水,增强蚕宝宝的体质,防治病害。
  老蚕期,要把蚕从匾里转移到屋内地上,俗称“开炝”或“下地。这时,要对蚕下地的屋子,用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要投放驱蚂蚁药粉,防止蚂蚁咬蚕。蚕宝宝“下地”后,大门要关上,保持屋内无光。因为,蚕宝宝见到光线就会往外爬,这对养蚕不利。
  10.“上山”:蚕宝宝“下地”一周后,就开始“上山”做茧。这时,蚕农把用稻草摇成的“柴龙”,拉到地铺里,放在蚕宝宝的上面。蚕宝宝会陆续爬上“柴龙”,吐丝做茧。
  11.采茧子:“上山”约五至六天后,便可采茧子了。从小蚕到采茧子的整个饲养过程,一般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12.做丝:用传统的工具、传统的手工工艺,把茧子做成蚕丝。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器具制品有:蚕花、蚕猫、蚕神菩萨、蚕匾、蚕荙、叶墩、切叶刀、抬管、鹅毛、蚕种包、火缸、木炭等。
   蚕俗作品有:含山“轧蚕花”,蚕农拜“蚕花五圣”,村里“烧田蚕木”,蚕具“插蚕花”等。◎主要价值 抢救和保护南浔地区农村的传统养蚕技艺,可以让世人了解该地区独一无二的蚕桑文化和饲养技艺;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相关蚕事习俗活动的热情,增强人们对传统技艺和民间习俗的认同感。
   通过对南浔地区农村传统养蚕的研究,可以丰富、完善我国丝绸文化历史的内涵。
  保护传统养蚕技艺,建立相关扶持政策后,可以促进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使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养蚕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濒危状况 早期养蚕,都为单家独户饲养。蚕做成茧子后,蚕农一般是自己制作蚕丝品,或手工传统缫丝,或手工“添棉兜”,自己制衣穿。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缫丝工艺进入我国,生产蚕丝制品实现了半机械化。这种制作工艺,在后来的蚕丝生产中,也被进行了不断的改造创新,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
  进入21世纪后,缫丝工艺自动化的快速形成,大大提高了缫丝效率,也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在南浔地区,2000年以前,一年要养五期蚕,分春蚕、夏蚕、早秋、中秋和晚秋。最多的蚕农,一年要养十五张种。但是,随着丝绸行业的不景气,茧价的滑坡,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2004年以来,全区蚕种饲养量逐年减少,产最大幅度下降。由于现在养蚕不仅辛苦,而且效益大大不如以前,所以,许多人家宁可外出打工,也不再愿意养蚕。导致养蚕这门传统生产技艺,面临了断传的危险,急需采取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落实对养蚕农户的补贴政策,确保每亩桑地不少于60元。乡镇通过奖励、补助等政策,鼓励蚕农养蚕。对传统养蚕技艺的传承人,申报给有关部门予以保护。
  由政府牵头,开展一些和蚕桑生产有关的蚕文化民俗活动,比如“蚕花轿踩街”、“含山轧蚕花”、“评选蚕花姑娘”,举办养蚕操作方面的技能比赛等,以此来愉悦蚕农的心情,鼓励他们的养蚕积极性。
  ◎传承人风采
  谈文荣(1920一2012),男,传统养蚕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善琏镇和平村牛坊谈家角。八岁上学,十三岁小学毕业,务农至今。谈文荣自幼受父母育蚕的影响,懂事后又经父亲的言传身教,掌握了饲养蚕宝宝,以及传统式培育蚕种的技术。因善于养蚕,曾经担任村里养蚕的技术员。实行“共育室”集体科学养蚕后,传承人还能熟记传统养蚕技术,成为当地“原始养蚕方法”活的见证人。南浔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南浔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与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的鱼米之乡一一浔相映,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南浔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糕点有橘红糕、定胜糕、雪饺、子孙糕、姑嫂饼、麦芽塌饼、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等。
   ◎历史渊源 “定胜糕”、“橘红糕”是清末民初南浔茶食店的传统名牌糕点,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定胜糕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古时南浔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归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定胜糕的颜色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后来,因为南浔自古以读书为荣,古时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便都要做几笼香甜柔软的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良好祝愿。
   “子孙糕”,意为子子孙孙步步高(糕)升之意,是南浔名点之一。
  1905年,糕点艺人王双喜用米粉制成糕,取名子孙糕,后由双林镇张季安经营。子孙糕制作方法经多次改进,至今广为流传。
  双林的“姑嫂饼”,其由来十分戏剧化。据传,清朝道光年间(1821一1851),双林镇闵家巷一户姓马的人家,家庭和睦。有一天马大娘的身体不舒服,不思饮食。贤孝的媳妇便动手做甜饼给娘吃。那时,双林一带做饼有个风俗习惯,即做饼时将一口大碗翻过来,底朝天,甜饼就做在这大碗的底凹层。熄妇用炒面粉等原料做甜饼时,调皮的姑娘趁其嫂不注意,偷偷地在甜饼中放上一小撮盐。甜饼制成后,为娘的一品尝,甜中带咸,椒盐可口,味道独特,于是食欲大增。自此,双林人就将这种制法的甜饼,取名“姑嫂饼”。
  “菱湖雪饺”闻名遐迩,是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糕点。雪饺由来已久,是季节性礼品糕点。即:过了清明匿迹,春节前后鼎盛。如今,菱湖雪饺仍是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传统礼品。
  “会须蛋”是菱湖当地父母“逢九祝寿”时女儿必备的贺礼,已流传千年。每当父母四十九岁、五十九岁等逢九的寿诞时,女儿都要为父母准备寿诞礼,拜寿的礼品中,会须蛋是最重要的。此习俗在当地农村广为流传,一直延续至今不衰。
  善琏含山的“十二生肖圆子”,流传已久。每逢清明,含山及周边农村的百姓,都要用米粉做成十二生肖的圆子,给小孩子吃。尤其是生肖中的“狗”,人们会挂在楼板下,等到立夏的节气,才拿下来煮给小孩吃。据传,小孩子吃了“立夏狗”,能健康、能避邪。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定胜糕、橘红糕、子孙糕等糕点主要以糯米粉为原料,辅料有白糖腌制的玫瑰花、猪油、豆沙、粳米粉、糖猪油、金橘饼、红绿果、松子肉、桃肉、红玫瑰酱、白糖等。工具有木制模型、蒸箱等。
  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以糯米粉和籼米粉为主要原料,辅料讲究,主要有南瓜青、南瓜黄、苋菜红、豆沙等。工具有筷子、牙签、细长小发夹、蒸架、纱布等。
   姑嫂饼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料有黑芝麻、猪板油、白糖粉、食盐等。工具有印模、蒸架等。
   雪饺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料有猪油、籼米粉、绵白糖。工具有网勺、油锅等。
   麦芽塌饼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麦芽、“白胡子草”、豆、菜油等。
   ◎主要价值
  1.有深远的影响及良好的口碑,有助于提升当地旅游品牌 南浔诸多的传统糕点在浙北地区有极高的声誉,是外地游客来浔旅游的必购土特产尤其是橘红糕、子孙糕、姑嫂饼、雪饺等,多次在省市农交会上获奖,名声大振。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下精美的糕点提升了南浔的对外知名度,使外地游客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饮食文化。
  2.选料讲究,制作精良,香甜可口双林姑嫂饼有麻油香味,酥松爽口,由于体积小、面精,一口一块,入口即酥溶;南浔橘红糕颗粒均匀,口感细润,吃在嘴里有一种甜软柔糯的感觉,吃完后嘴里更会留下一股淡淡的玫瑰花和橘子的香味;定胜糕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腻;双林子孙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馅料选用核桃肉、金橘饼、青梅、糖拌猪油、玫瑰酱与白糖配制而成,馅多味美,粉细糯韧,香甜爽口,具有多味之特点,故亦有“多味糕”之称。
  3.糕点的民俗文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双林子孙糕相关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作为送礼佳品,早先只能送给长辈,故而又名“大人糕”,后来才在同辈和下辈之间互相赠送。在送给长辈时,因身份不同而送法各异,糕点划分的板块因辈分而异,在祝寿时划分子孙糕无论多少数字都要带“六”,寓意“六六大顺”;又如在“逢九祝寿”的习俗里(即父母四十九岁、五十九岁等逢九的寿诞》,女儿要为其准备寿诞礼,拜寿的贡品少不了会须蛋,寓意祈求父母“长寿健康”;子女考上大学,亲戚朋友赠以“定胜糕”,寓意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学业的顺利。诸多糕点礼仪习俗在当地广为流传,体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4,糕点的外观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会须蛋,造型非常之精美,颜色丰富,寿桃之上的盘花形态各异,花鸟虫鱼、草树云水无所不有,构图之巧妙,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又如十二生肖圆子,以米粉捏出十二个生肖,栩栩如生,或俏皮,或温顺,或可爱,或凶猛,将十二生肖的形态特征表现得恰到好处,有着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濒危状况
  南浔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已经传承百年,但是,随着新兴食品普及,传统糕点已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子孙糕等,在农村红白喜事中,开始逐步地被现代食品所取代。使用场合的萎缩,严重影响了艺人的制作积极性。如今南浔地区会制作上述传统糕点的老艺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如会须蛋、十二生肖圆子、子孙糕等,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一代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极少有人去传承这些传统的技艺。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糕点消费饮食习俗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使南浔丰富而又古老的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亟待加强保护。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目前,南浔各种传统糕糕点制作技艺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归类,分布在各乡镇的传统糕点,逢年过节还在继续传承。当地政府为其提供了宣传和展示的窗口,很多传统糕点,在南浔旅游区设有专卖店。相关部门对个体作坊给于免税照顾,以保护这些传统糕点的继续传承。毛腌太监鸡制作技艺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毛腌太监鸡”简称“毛腌鸡“,是把雄鸡阉割后宰杀,再带毛腌制。“毛腌太监鸡”历史悠久,是善琏镇民间的一道传统名菜,其制法工艺独特,自然本味,无需佐料,肉嫩味美。有选鸡,宰杀、烫毛、晾干、铺盐、扎缚、风凉等多道工序。
   ◎历史渊源 “毛腌太监鸡”制作工艺独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家常菜。据明代《湖州府志》记载:“……思本地膳食,有善思者将阉雄本鸡,带毛腌制,稻草裹缚,久之形成,俗称‘毛腌鸡’之菜。”据记载,此鸡早在明代就已传世。至于“太监”之说,在帝制时期是不可能被允许的。显然,此叫法是在民国年间,或者以后的传承过程中冠名的。
   ◎制作工序
  1.选鸡:取农家庭前屋后散养的食五谷杂粮、养期在六至七个月之间、休重在2.5斤以内、被阉割的雄性本鸡,亦称“宣鸡”。雄鸡的睾丸被阉割后,其生理功能会发生逆转,能起到固守营养的作用。阉割后的“宣鸡”,一般再放养三个月左右,等鸡身呈通体金黄色时,便可宰杀。被阉“宣鸡”的饲养成功率,一般只有30%至40%。
  2.宰杀:在鸡颈口1厘来左右处,用快刀割断其两边大血管,务必使鸡血顷刻流尽。宰杀时,把握鸡身的手劲不能太大,以防凝血伤肉。3.烫毛:用9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将鸡浸泡3分钟左右,让每根毛吃上高温。然后拔去尾部、翅部硬毛,剥去嘴、爪老皮。
  4.开膛:从肛门处至胸腔骨之间剪开;挖去内脏,拔去咽喉管,去除血肺,用清水冲净。
  5.晾干:将处理好的鸡挂起,开口朝下,使其内膛里的血水流尽。待毛晾至半干时,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铺盐:俗称腌制,是整个制作工艺的重要环节。采用传统手工方法,将精盐均匀地揉擦于鸡体的毛根部及胸腔内壁,做到不留死角。
  7.扎缚:选用当年新鲜的晚稻草柴,去除外壳,以确保通气和不失盐分。把晾干后的“毛腌鸡放在稻草中间,用手裹缚,再用绳将两头和中间扎紧即可。
  8.风晾:把扎好的鸡晾于干燥通风处,经常翻身,自然天成。确保其纯天然本鸡的质地,一般十至二十天就可食用。
  9.食用:煮前先剥去稻草,用90至95摄氏度的开水浸泡10分钟,将毛褪尽后用清水洗净,无需佐料,入锅水煮15分钟。然后捞起风干,刀切装盘即可食用。经过以上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鸡,色泽金黄,口感鲜嫩,味道纯正。
   ◎相关器具、料品及作品
  新鲜晚稻草柴、精盐等。
   ◎主要价值 毛腌太监鸡是传统的绿色食品,符合当前的饮食潮流。此鸡制作技艺的传世及普及,在保护鸡类菜肴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也将大大促进农民的养鸡业,增加副业收入。
  “毛腌太监鸡”的重新面世,可以促进和周边城市的饮食文化交流,其制作技艺对于研究农村传统腌制技艺和饮食习俗,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濒危状况
  目前,善琏镇上只有传承人张桂山一人,还在从事传统毛腌太监鸡的制作。
  因此,急需收徒培养新人,以确保此传统技艺能继续传承。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方面,由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了毛腌太监鸡饲养基地,建造了毛腌太监鸡制作技艺用房,并常年聘用三名技工,从事此鸡的后期制作;另一方面,将毛腌太监鸡申报了“中国名菜”品牌,注册了“张桂山牌”商标,将此传统风味不断推广出去。
   ◎传承人风采 张桂山(1955一),男,毛腌太监鸡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63年在善琏小学读书,1969年在善琏中学读书,1972年毕业后,进善琏湖笔厂,从事湖笔制作。1975年从事餐饮行业至今。张桂山对民间毛腌太监鸡传统制法进行研究,尝试制作,并获得成功。当时,只限于家庭节日或平时食用。
  1995年起,专门从事毛腌太监鸡制作,一直延续至今。
  石淙扎蚕花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石淙扎蚕花”是石淙当地人在养蚕期间扎制的蚕花,寄托蚕丝丰收的夙愿。石淙蚕花品种多样,有小蓝花、米头花、桃子花、捂心花等,有些花上还粘有蚕宝宝,使花朵更加栩栩如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石淙蚕花”被选定为地方特色名产赠送外宾。
  ◎历史渊源
  石淙蚕花扎制由来已久,早在公元500年就有蚕花的扎制,宋朝陆圭夫人姚氏的扎制技艺将蚕花的扎制趋向统一,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人们现在扎制蚕花除祈祷蚕事丰收外,同时也借此来表达对姚氏的纪念。
  ◎主要工序
  扎制一朵蚕花,首先需要准备红色和绿色的布、呢或纺,金银线,尼龙线,铅丝,并用硬纸板剪成花瓣、叶片,作为样板。
  将布折好,铺整齐,按照样板形状剪出花瓣、叶片。人们通常用钳子将布钳住,以防止布滑动。
   把金线绕在手上,拿剪刀剪开,做成花芯状。
   拿住铅丝(花杆》,将金线用尼龙线扎在铅丝的一头。
  依次将花瓣扎入,第一层是用一片花瓣卷起来,使得铅丝藏在花瓣下不影响美观。第二层是三片花瓣,均匀分布在花芯外围。同样道理,第三层用四片花瓣,第四层用五片花瓣。一朵蚕花一共分为四层,十三片花瓣。最后加上绿叶就完成了一朵蚕花的扎制。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剪刀、红布、绿布、花蕊、花杆、纸板、尼龙线。
  ◎主要价值
  石淙蚕花的扎制蕴藏在蚕桑文化的沃土中,凝聚着民众的智慧与创造,是湖州蚕桑文化的代表之一。蚕花也同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清明的扎蚕花,将蚕花供奉给太均娘娘、姚氏夫人,从石淙带蚕花插在自家等,这些无不透出蚕桑之地的人们对蚕事的重视,尽显当地的风土人情。
  石淙蚕花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无论从色、形等方面,均体现出民众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
  人们通过扎制蚕花获得一定的收入,尽管收入甚微,但也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同样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濒危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二、三产业,由于制扎蚕花工量大,年轻一代对这项民间手工艺感兴趣的较少,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抽空扎一些蚕花,濒临失传。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方面由政府主导积极宣传,动员年轻妇女加入蚕花制扎行列,另一方面组织学校学生,学习制扎蚕花并列入乡村教材,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传承人风采
  陆柳珠(1946一),女,石淙扎蚕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陆柳珠是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擅长蚕花制作并在本地及周边地区皆有很大影响力,由她制作的蚕花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送往北京,作为地方民俗特色礼物赠送给外宾。2010年,在世博馆长探访金奖故里一一南浔欢迎仪式上,陆柳珠现场扎制蚕花赠送给各国世博馆长。陆柳珠于2011年参加省民间巧女比赛,获得银奖。作为石淙蚕花的代表性传承人,专注于蚕花技艺的教授与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双林绫绢装裱工艺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双林绫绢装裱工艺“是我国书画装裱中一项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
  绫绢装裱书画具有平挺、不皱不翘、古朴文雅的特点,绫绢装裱工艺要经过托画心、托绫绢、配料、镶覆、校正、折边、配纸、复浆、上墙、下板、镶天地头、安装、成轴等多道工序。
  ◎历史渊源
  双林的装裱工艺是随中国绘画历史而产生的,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
  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著名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至唐代始用织锦装裱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制作工序
  1.托画心:把画心(原始的书画作品)反铺于裱画台,润潮展平,用排笔上浆水,把宣纸刷上,再用棕帚由上而下刷住宣纸,沿画心四边刷上糨上托纸配料镶覆糊,后上墙晾干。一般经过一昼夜后,画心就平整干燥了夏天,晾干的时间则相对缩短,不到十二小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艺了。
  2.托绫绢:将绫绢正面合案铺平,用排笔蘸清水将其刷透,后用干毛巾将水分吸干,使绫绢紧绷案面,平直无皱,再刷糨糊,后将卷好的纸对齐绫绢,边展托纸,边用浆刷刷实,然后再以棕帚排实,揭去,晾在墙上。晾的时间与托画心相当。
  3.配料:绫绢托好后,裱画师根据书画的尺寸对绫绢进行裁剪,使之在规格上相当。一般90厘米×33厘米的书画作品要裱成180厘米左右长的立轴。
  4.镶覆:将托好宣纸的画心反铺于裱画台,使之与托好宣纸的绫绢对齐边口,刷上糨糊,使之黏合。要镶的部分包括圈档、上下隔水、惊燕、绫小边或通天小边等。
  5.校正:再次核对尺寸,对各种材料进行校正、微调,使上下、左右等各部位的规格精确一致。
  6.折边:把托好的绫绢进行折边,使边缘工整光滑。
  7.配纸:在作品背面刷浆水,粘上覆背纸。之后,再用棕刷刷一遍,晾干。
  8.复浆:重复上一步骤。
  9.上墙:在作品四周刷上糨糊,上墙晾干。此次晾干历时较长,需要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
  10.下板:晾干后,用启笔(薄竹片)将书画作品自墙板上取下,用砑石蘸蜡后进行砑磨,使之光洁、平整、柔软。
  11.镶天地头:天地头是分别位于画心上下方的绫绢部分。有“天长地短”的说法,就是裱在画上方的绫绢长度要长于画下方的绫绢长度,一般天头比地头要长20厘米。把配好料的天地头分别镶在画心两端。
  12.安装:再在两端安装天干、地干等。一般天干较小、较轻,地干较厚重,这样可以使作品悬挂起来好看、挺括。
  13.成轴:最后在天干和地干上分别装上轴头,这样,一幅书画作品(立轴)就装裱完成了。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材料:画心(原始书画作品)、绫绢、宣纸、糨糊、木杆、轴头。
   工具:排笔、棕刷、砑石、蜡、马蹄刀、启笔、铅笔、尺等。
  ◎主要价值
  绫绢的特点是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绢可代纸作画泼墨,绫则用作装裱书画,还可制作戏剧服装、台灯、屏风、风筝、绢花等工艺美术品。由于绫绢装裱书画具有平挺、不皱不翘、古朴文雅的特点,所以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有“吴绫蜀锦”之称。
  ◎濒危状况
  沈林江自1979年起跟随来自金华兰溪的王炳松学习书画装裱工艺,1985年开始在双林墨河画苑从事书画装裱工艺至今,技艺精湛。沈林江广授学徒,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只有两人还在做裱装工艺。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绫绢装裱作为传统工艺技能得到保护,当地政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并由当地宣传文化中心作为具体办事机构,落实相关工作措施。荻港陈家菜烹饪技艺
  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荻港陈家菜烹饪技艺”选料讲究,全部选用外港野生河鲜;配料讲究,配料中使用的酱油、香油、菜油均自制;处理过程讲究,所有材料均以手工处理;煮烧讲究,煮烧过程中均以一盘一烧,所有需加汤汁煮烧的菜肴一律用老母鸡汤。利用不同品种淡水鱼的优点做不同的鱼菜,花式、花样众多。
  ◎历史渊源
  荻港陈家菜是当时陈果夫的家厨施庆生所创的。陈果夫的私家厨师施庆生是荻港高厨,村里人称他为“鸡骨头”庆生,为什么称他为“鸡骨头”,原因是他用老母鸡吊汤特鲜(当时不用味精),经他做的菜肴能品出鸡汤之鲜。
  因陈果夫自小体弱,故对烹饪、营养、口味十分讲究,当时陈果夫因国事往来于各国各地,对饮食特别有讲究。他和庆生师傅经反复尝试,聚各地各名菜特色,融入江南水乡口味,形成独特的陈家菜肴品牌。陈家菜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声名远扬上海滩。新中国成立后陈果夫去了台湾,庆生师傅留在荻港,在荻港“阿憨饭店”从厨,因烧得一手陈家菜肴,各地顾客络绎不绝,名扬四方。陈家菜肴也成了荻港村家家户户喜宴的必备菜肴。后来庆生师傅收了两个关门徒弟陈文学与钱荣华,把他多年精心研制的陈家菜手艺传给了他们,使他们成了陈家菜的继承人,将陈家菜的精髓发扬光大,赢得四方食客来品尝美味佳肴。
  ◎种类
  按烹制的方法与材料使用的不同,陈家特色菜主要有酸辣头尾、红烧肚档、干煎白鱼、烂糊鳝丝、油氽逆鱼、生汉肉饼、水乡鱼圆、清蒸甲鱼、乳瓜鲫鱼嵌肉等。其烹饪方法以炖、蒸、炒等手法为主,特别是炖、蒸的鱼菜,营养损失少保持原汁原味,因此,精致考究是陈家菜的一大特色。
  ◎主要价值
  淡水河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陈家菜的烧制配料考究,口感极佳,更具有营养价值;透过陈家菜的发展史,见证了民族企业的兴衰,窥知了近代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历史研究价值;饮食文化、经营文化综合地体现了这一地区的风俗特点,具有民俗学价值。
   ◎濒危状况
  传统手艺的流失,传承人日益减少,且年龄偏大。
  在现代化工业的碰撞下,传统因素渐离烹饪产业。如原材料的品种变异,配料中,酱油的加工均非传统加工手艺,胡椒等均是市场购得,用桑柴烧制的经营者为数不多等。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成立了保护陈家菜专项工作组,公司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保护陈家菜的挖掘与传承。定期组织和邀请陈家菜发展的见证人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及比较研究。为陈家菜专门拍摄一个短片。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邱昌明
相关人物
周康明
相关人物
郑小华
相关人物
顾明琪
相关人物
谈文荣
相关人物
张桂山
相关人物
陆柳珠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