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杂技与竞技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7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杂技与竞技篇
分类号: J828
页数: 8
页码: 23-30
摘要: 南浔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有很多传统的杂技和竞技活动。这些传统的杂技和竞技活动是南浔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它们不仅展示了表演者的技艺和勇气,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娱乐和欣赏的方式。
关键词: 杂技 竞技

内容

练市船拳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练市船拳因流传于练市,且在船上打拳而得名。其套路丰富多彩,具有神形合一、效法水战、步法稳扎、躲闪灵活等特点。拳术和兵器的传统套路,两者合起来多达百余种。以身教言传为教学方法,以拜师收徒为传承行规,数百年不变。
  ◎历史渊源
  据传,练市船拳源于春秋,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具有吴越地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之特征。每年清明节,练市船拳必到含山表演。“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禁,80年代初恢复。目前,传承人王金炳等人,积极收徒传授武艺,使练市船拳得以传承不衰。
  ◎表演内容
  每年的清明节,练市船拳都要到含山去表演。改革开放后,由于水上运输船只不断增多,给船拳表演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因此就转移到岸上表演,或开船到旅游区河面上表演。把两条农船合并在一起,用木头和毛竹捆绑牢固。在中间练市船拳在含山表演留一块5米见方的表演区,铺上草包等物,供船拳人表演。
  拳术表演有太祖拳、罗汉拳、三门拳、五虎拳、板凳拳、六合拳、武松脱铐拳、连环拳等几十种套路。器械表演有大刀开四门、枪对枪、大刀对枪、,双刀、单刀、三截棍、南洋叉、双锤等几十种。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传统练功服,刀、枪、剑、棍、锤、叉,板凳等器械。
   ◎主要价值练市船拳以船拳为载体,以武会友,扩大南浔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练习船拳,不分男女老幼,有强身健体之功效。练市船拳绵延千余年,至今不衰,具有研究价值,对促进全民参与健身很有推广价值。
   ◎濒危状况 “文化大革命”期间,船拳被作为“封资修”毒草而扼杀,拳师纷纷被批斗,搞得人心惶惶。随着时间推移,多数老拳师已经谢世,传承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现代化文明的渗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船拳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正在逐年萎缩,年轻人忙于上班挣钱,已呈后继无人的危险状态。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由练市镇宣传文化中心牵头,成立了练市镇船拳协会,添置必要的器械设备。动员在世的老拳师整理拳谱,拍摄船拳的教学专题。
   在练市小学开设船拳特色课程,使船拳更好地传承。每年组织船拳比赛,选拔新苗。
  ◎传承人风采王金炳(1938一),男,练市船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十四岁开始师承王桂宝(父亲),带有徒弟朱有明、颜伟等十多人。以前每逢清明期间都去含山表演船拳,现在年近花甲还在家里带徒授艺。表演以船上表演为主,代表作品是大金枪、含山船拳,四门拳等。武松脱铐拳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武松脱铐拳”是善琏镇丁阿毛家祖传拳术,流传于善琏、含山、练市、莫蓉一带。由丁阿毛的爷爷丁阿树在其他拳法的基础上,根据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戴铐斗敌的招法,自创的一套带障碍性的拳法、取名“武松脱铐拳”。此拳法在展示高超技法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历史渊源 晚清年间,湖州善琏知名拳师丁阿树,独创“武松脱铐拳”,并在家庭成员中传承。新中国成立前,丁家栅办了“打拳班”,其间,由丁阿毛领队,多次到含山山塘桥等地进行表演。“文化大革命”时期,打拳习武一度被禁。随后,因农村土地承包,农事繁忙,村民练习拳术就此搁置。“非遗”普查中,“武松脱铐拳”被重新挖掘,并采取了抢救性记录和保护。
   ◎表演内容 抱拳行礼、劈手蹬脚,以示亮相。右手紧握左手腕部不松,腿以马步状待攻击。跳动身子,四面击敌,多以肘和双手紧握发力,虎虎有声。中间有前空翻等技巧动作。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祖传双剑、朴刀等习武器械。
   ◎主要价值 对武松脱铐拳的保护和传承挖掘了隐藏在民间的传统拳术,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展示了民间武术的独特魅力,为专家提供活的研究资料;激励了传承人继续传授武术的精神,使之后继有人;鼓励了村民习武,丰富农民的体育生活;为恢复含山清明的百年民俗“拳船表演”,创造条件。◎濒危状况
  目前,在善琏地区,除了丁家的少数传人会武松脱铐拳的拳法外,很少有人会。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工厂上班,早出晚归,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学习该拳法,已呈后继无人的危险状态。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多次采访传承人,对此项目已进行了初步声像及文字记录,并用影像设备完整地记录下整个拳术套路。
   ◎传承人风采
  丁阿毛(1928一),男,武松脱铐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46年开始学拳术和剑、刀、棍等器械术,坚持每天练拳至今。其所擅长的拳术,除祖传的“武松脱铐拳”外、还有“姆拳”、“大姆拳”、“五虎拳”、“游拳”等。丁阿毛是当地有名的拳师,其家族自丁阿树起,至今已有五代习武打拳。
  每逢清明节,丁阿毛便担任拳术教师,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开“拳船”到含山表演。如今,丁阿毛已把拳术传授给了儿子、孙子,丁家已成为农村中少有的武术世家。

知识出处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非遗大观》

南浔区“遗”资源丰富。自2008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已发现“非遗”项目1869个。目前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近年来,南浔区以省“非遗”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保护与展示相结合,利用与传承为抓手,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此书收录了湖笔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3个,练市船拳等省级“非遗”名录9个,荻港民间丝竹等市级“非遗”名录30个。分民间文学篇、民间音乐篇、民间舞蹈篇、杂技与竞技篇、民间美术篇、传统手工技艺篇、民俗篇等七个篇章。从历史渊源、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南浔现有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金炳
相关人物
丁阿毛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

练市船拳
相关专题
武松脱铐拳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