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社名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董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56
颗粒名称: 一、复社名士
分类号: D013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董说出生时,其父董斯张已经35岁了,因此非常感叹地说:“三十五年才作父,消人胆气白盈髭。”
关键词: 文人 复社名士

内容

董说出生时,其父董斯张已经35岁了,因此非常感叹地说:“三十五年才作父,消人胆气白盈髭。”①大概是7岁的时候,董说开始从师读书。每天喜欢早起,“星灿灿,且栉且沐”②虽经老师赵长文多次苦劝,但仍未能改。14岁,补弟子员,旋食廪饩。20岁时,董说参加乡试落榜,心中愤懑不平,曰:“己卯之役,贵人车马满天下。落落诸子,有懿不录,无罪被放,竟使明天子甲乙之科,为驱除吾党之策。”③他从此看清了科举考试的真面目,认为其本质不过是迷惑读书人去做“纱帽文章”。
  当时大江南北竞开文社,以切磋八股制艺。董说不仅参加过浙西的语水社,而且在社中颇有说话权。当时复社首脑张溥也极称赏董说,两人的首次见面是在江苏昆山,时间是崇祯庚辰(1640)。次年正月,董说前往太仓,做了张溥入室弟子。在娄江的日子,两人情感日益密切。五月,张溥暴病身亡,董说痛哭不已,写下了声情并茂的《祭张夫子文》,并代复社作《祭西铭先生文》《谒于忠肃庙为西铭先生祈嗣疏》,以激昂慷慨的笔墨盛赞了张溥一生的功绩。
  ①董斯张《庚申岁梢举一雄,孝若舅、杨若木称诗相贺,各酬一章》。
  ②董说《赵长文先生〈乍醒草〉序》。
  ③董说《〈闾书〉序》。
  张溥葬于次年十月二十七日,董说作为张溥的弟子参加了盛大的会吊、会葬活动。会葬中,海内名流毕集,董说出尽风头。范锴《浔溪纪事诗》引温斐忱《蓬窝杂稿·董若雨先生传》:“娄东张公西铭,海内名士齐集,一见先生,皆曰:‘君非乌程董若雨乎?’相顾倾倒,有南州孺子之目焉。”在会吊、会葬中,董说结交了侯几道、包惊几等不少复社人物。复社的宗旨是:“期与四方多士共兴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从复社的经世致用主张与务实作风来看,明亡前的董说是积极入世,以期为国出力的。
  《周志》卷五一引沈炳巽《权斋老人笔记》曰:“明末,张庶常溥狎主复社,以附东林,延先生(董思)及若雨为之领袖,当世名流,俱以不识两先生为耻。”关于董说在复社中地位的这段记载,徐江先生觉得不可靠,理由主要是“复社是一个政治团体,董说在政治上没有地位”,“董说当时年纪尚轻,名气也不大”①。但笔者以为,董说明亡前后虽仅20余岁,但并不像徐江先生所言“无显赫名气”,而是名气颇大,是名副其实的复社名士。首先,据笔者考察,与董说交游的复社成员共有29人,他们当中不仅有复社领袖张溥,而且有复社重要活动家孙淳、复社眉目吴羽三等,而且这三人与董说的交情均较深厚。其次,张溥丧葬活动中,董说代复社作《祭西铭先生文》《谒于忠肃庙为西铭先生祈嗣疏》,不仅体现了董说在张门中的身份与地位,更为其在复社中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最后,明亡前复社同仁就常请董说给自己的书稿作序,如《黄观只稿序》《吴羽三稿序》《闾书序》等,这也可看出董说在当时的名气与影响。

知识出处

南浔董家

《南浔董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南浔董家》是一本关于南浔古镇董氏家族的书籍。该书通过梳理董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家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董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

相关人物

董说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