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降清出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董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48
颗粒名称:
一、降清出仕
分类号:
K257.5
页数:
5
页码:
115-119
摘要:
入清后,董氏家族成员有的拒绝与清朝合作,坚守气节,成为清初明遗民,如董说。也有的开门纳降,积极与清廷合作,董汊策就是其中一个。
关键词:
清政府
降清出仕
内容
入清后,董氏家族成员有的拒绝与清朝合作,坚守气节,成为清初明遗民,如董说。也有的开门纳降,积极与清廷合作,董汉策就是其中一个。董汉策,字帷儒,号芝筠,生于天启癸亥(1623)元日,鼎革时年仅22岁。他的开门降清,虽于气节上有亏,但对保全南浔一地以及董氏家族的延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周志》卷五五引范颖通《研北居琐录》曰:“鼎革之际,土寇扰攘,远近乡镇悉被蹂躏,我浔全赖董芝筠多方筹备,得以无恙。”在保全南浔方面,董汉策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出钱招募勇士,抵御动乱之际趁火打劫的强盗。鼎革之际,群盗猖獗,在南浔南面花林、练市诸镇,北面姚田、太湖各溇一带,焚庐劫舍,绑票勒饷,十分酷虐,搞得人不安枕。而南浔作为财富聚集之地,亦被群盗虎视眈眈,准备伺机而入。董汉策“不惜重资,募勇士捍御,盗来诱入暗室,扑死十余人,群盗惊愕散去,不敢向浔”①。其中,最值得圈点的一件事是与政府军合作,擒拿太湖巨盗赤脚张三。张三是湖州长兴人,拥船数百艘,清初盘踞太湖,以宜兴为巢穴,横扰湖州、苏州、常州三府,出没无时,东西焚掠,官军不能制。董汉策“倾装出粟,与里中绅士招募健儿,日夕警防,来则极力堵御,击败数次,盗不敢犯。嗣后白抚军范忠贞公承谟,发兵数百名,命芝筠参画,卒以计获,解辕诛之,湖滨始靖”②。
①②《周志》卷五五引范颖通《研北居琐录》。
二是献计献策,赈济灾民。庚戌(1670)夏五月中旬,环太湖流域大水,禾田尽淹。浙江巡抚范承谟巡视灾情,由杭州、嘉兴,经平望,将至南浔。董汉策驾轻舟至梅堰,向范氏献了4条计策:一曰改折。灾荒之年,米不可得,而银还可典质求之,请求允许百姓以银代米完税。二曰平籴。灾荒之年,米价必定大贵,希望能暂时挪用藩库之银,并号召官员义助,筹集金钱,派得力之人前往楚、豫采购大米,以平价卖给百姓。往来数次,市场上外地米多,则本地米价日减。达到目的后,再把卖米所得之钱还于官府和官员。三曰籴籼。本地之米不可得,希望能去外地买籼米充漕米。四曰援纳。不强劝富户无偿捐助大米,而是对纳粟米的富户,许以擢用,让其主动献米。范承谟是一个能体恤民情的官员,全部采纳了董汉策的建议,使浙省遭遇水灾的百姓,有了生存的一线希望。而与南浔临近的吴江,百姓同样深受水灾之患,政府却仍“催科未息”。于是董汉策又建议范承谟,将浙江“现行事例咨江抚”,让江苏巡抚也根据浙江的做法,来缓解百姓负担。可以说,董汉策的这些建议,使数郡百姓受益。
次年正月,地方政府委派董汉策主持赈饥之事。董汉策先核实饥民户册,删去冒滥,增补极其贫者,然后每人发一根竹筹为凭。由于县所发赈米仅150石,董汉策又广为劝募,并自助200余石。还怕不够,又向有司挪借银子350两,从楚、豫买来大米500石。于是才设厂熬粥赈济饥民,其中担柴运水,均由其家仆承担。由于工作强度太大,5昼夜后,参与工作的人就吃不消了。且对饥民来说,得粥只可充一人饥肠,家中其他人还是挨饿。于是董汉策改赈粥为给米,5日一发。饥民10人为一班,东进西出,验筹发米。饥民掬米而去,一家皆饱。因为照数有筹,照筹有册,因此有重领者马上能察觉,整个赈济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士民皆悦。最后结算,共发米1800余石。第二年,有司催其还所借之银,董汉策费尽周折,才把它还上。因此楚、豫买来的那500石大米,实际上也是董家捐助。赈济之事完毕后,董汉策又草成条议十数条,其中被巡抚范承谟采纳的有十之六七。范氏开吴淞,浚吴江长桥等事,皆董汉策条议所陈。范氏尤其对董汉策的赈济之法大加赞赏,曰:“非尊公无此卓见,非尊公之无私,亦不能行此法。”并立即批示县里据此执行。
三是努力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清初奏销案中,湖州诸生中贫不能完者有十之二三,有人倡议助纳,其中董汉策助银五百两。壬辰(1652)、癸巳(1653)间,房租大涨,有人加租至三倍,而董汉策睦邻恤佃,觉得这样做太薄德了,“此赁房人与我比邻而居,我不能施惠,何忍加租也”,其房价悉照原数。清初,“自兵燹焚掠以来,甲第为丘墟,白骨遍原野”,董汉策一开始请潘逸老遍拾遗骸,埋于普同塔。后来,遗骸越来越多,于是“呼庄奴船役,给以钱米,走荒郊殆遍,悉归义冢”①。董汉策还参与修建通利桥、万善庵、东藏寺、云兴寺、留婴堂等,作有《重修通利桥碑记》《万善庵碑记》《重修东藏寺碑记》《重修云兴寺碑记》《极乐庵西偏留婴堂碑记》。
①《周志》卷五五引《江峰笔记》。
通过为地方上做事情,董汉策出头露面,与官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当时浙江巡抚范承谟、乌程县令李氏,均十分器重他。董汉策得以出仕清廷,就是因为范氏的推荐。关于董汉策的出仕,据其自述,是两次被荐,不得已而出仕。第一次是康熙八(1669),朝廷恩诏求贤,巡抚范承谟以董汉策荐,董汉策具呈于藩台袁某固辞,袁某申详巡抚,最后得免。董汉策喜而赋诗曰:“岂余轻组绂,薄好在湖山。拂剑星临槛,听泉琴满关。千峰当户出,一鹤破云还。独坐无余恨,浮鸥封我闲。”诗歌表达了道教隐逸思想。第二次是康熙十一年(1672)九月,董汉策被荐后,同样具呈固辞,但这次藩台袁某不肯替其申详抚院。董汉策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直接呈院力辞,但没有被批准。到了十一月,董汉策只好亲自到巡抚处叩见,陈述了自己不能应聘的五条理由:
少壮犹不如人,今老矣,筋力既衰,如何经营庶务,一也。学问浅陋,无以备咨访,少所记诵,今尽忘之,应制摅词,空疏贻诮,二也。男人不能使马,孱质岂胜驰驱,三也。赋性疏傲,不晓谗曲,谐世无术,必招怨尤,四也家事衰落,薄产只充饘粥耳,空囊无以应酬,五也。 董汉策说自己年纪大了,体质不好,没有才能,性格疏懒,家里无应酬之资本,显然是借口。由于董汉策再三固辞,范承谟大为不悦,声色俱厉曰:“以人事君,人臣之道。前岁荐葛世振,辞不赴,今公又辞,是使我无以对君上也。” 由于坚辞而不允,康熙癸丑(1673)年春,51岁的董汉策无奈之下终于出山。途经苏州时,与友人聚谈,预言秋间必归,并赋诗一章,曰:“朝野固异趣,达人观其微。行且返初服,贞心托渔矶。纶钓有秋水,衡门无是非。与君共酌月,抗言说先机。”到了北京,董汉策又赋《兼怀大涤山居》一首,曰: 未必胥靡慰梦思,却来京洛望旌旄。铜龙日照螭头转,朱凤云连豹尾移。心在清江烟艇远,书藏元墓石床迷。拂衣归返苕源水,一笠庵中炼五芝。
再次表达了归隐修道的决心。董汉策四月二十五日到部,即具呈力辞,不收。于五月初一早晨被引见,进五凤楼,过太和殿东,与众官静候。听到鞭响后,进至乾清门,吏部大僚以此启奏,凡引见各官,唱名跪中道,听到传旨后,即随众官出。此时“金碧矞皇,日丽五色”,感觉身在梦境。董汉策退而赋诗十二韵,曰:
龙鸾天彩曜金支,旭日初浮五色时。云影摇随旌影动,钟声还与珮省迟。 彤墀静对开青琐,紫闼传呼启绛罳。风度宝输闻帝语,星分御仗展皇仪。
枫屏姓字求贤切,秘检敷陈报国奇。案有黄封瞻政肃,廷无白简识君慈。
徘徊阙下同鹓鹭,晏喜寰中息鼓鼙。繁缛礼口堂不远,遐荒俗异圣能知。
乾坤已见青宁候,放怠曾师虎豹姿。诹访崆峒唯论道,旁搜宛委更摛思。
霞明宫殿韶光转,花压周庐瑞霭移。朝罢从容归左掖,几回珥笔集瑶池。
面圣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引见七日后,奉旨以科道员缺试用。五月十一日至通政司具呈固辞,不收。次日至吏部送辞呈,又不收。十七日重至通政司送交辞呈,此时“蜚语与台参交至”。董汉策下吏部受审,不久奉旨落职,被投入刑部大牢。在牢中,董氏赋有《秋士微吟》四章,以见意。其间,“研审再四,身婴三木,再驳再审”,最后被无罪释放,于七月二十五日出狱。赋诗曰: 今夕知何夕,春回第一宵。酒螺含沆瀣,蛩叹奏云韶。安国仙源远,更生封事遥。恩波难测量,渤海望秋潮。 诗歌一方面表达了出狱后重生的欣喜,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仕途的艰险多变,抱负的难以实现。以上是董汉策出山旋返的曲折经历,出自他自己和董氏后人的记载。
董汉策出山旋还,可以说是应了他自已的预言。他是抱着辞官的念头赴京的,而在辞官的过程中,正好有人出来参他,这个人就是宁尔讲。目前还不知道宁尔讲以何事参董,但举荐人范承谟为此承受了很大压力。范氏后来在平耿精忠乱中蒙难,浙人在杭州孤山建祠祭祀。董汉策曾前往拜祭,并作诗曰: 泪洒西台梦欲迷,怒涛风急拍长堤。天涯淼淼无知己,埋剑金庭伴鹤楼。握机密启意踌躇,箧有阴符返五湖。却悔囊锥犹未试,女墙望见夜啼鸟。
诗歌借谢翱西台恸哭文天祥等典故浓重渲染了失去知己的沉痛情怀。
知识出处
《南浔董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南浔董家》是一本关于南浔古镇董氏家族的书籍。该书通过梳理董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家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董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