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勇汉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董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4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智勇汉策
分类号: C955
页数: 11
页码: 115-125
摘要: 本章展示了董氏家族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展现出智勇双全的品质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精神,彰显了董氏家族成员们的勇气和智慧。
关键词: 民主精神 家族精神 智勇双全

内容

一、降清出仕 入清后,董氏家族成员有的拒绝与清朝合作,坚守气节,成为清初明遗民,如董说。也有的开门纳降,积极与清廷合作,董汉策就是其中一个。董汉策,字帷儒,号芝筠,生于天启癸亥(1623)元日,鼎革时年仅22岁。他的开门降清,虽于气节上有亏,但对保全南浔一地以及董氏家族的延续,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周志》卷五五引范颖通《研北居琐录》曰:“鼎革之际,土寇扰攘,远近乡镇悉被蹂躏,我浔全赖董芝筠多方筹备,得以无恙。”在保全南浔方面,董汉策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出钱招募勇士,抵御动乱之际趁火打劫的强盗。鼎革之际,群盗猖獗,在南浔南面花林、练市诸镇,北面姚田、太湖各溇一带,焚庐劫舍,绑票勒饷,十分酷虐,搞得人不安枕。而南浔作为财富聚集之地,亦被群盗虎视眈眈,准备伺机而入。董汉策“不惜重资,募勇士捍御,盗来诱入暗室,扑死十余人,群盗惊愕散去,不敢向浔”①。其中,最值得圈点的一件事是与政府军合作,擒拿太湖巨盗赤脚张三。张三是湖州长兴人,拥船数百艘,清初盘踞太湖,以宜兴为巢穴,横扰湖州、苏州、常州三府,出没无时,东西焚掠,官军不能制。董汉策“倾装出粟,与里中绅士招募健儿,日夕警防,来则极力堵御,击败数次,盗不敢犯。嗣后白抚军范忠贞公承谟,发兵数百名,命芝筠参画,卒以计获,解辕诛之,湖滨始靖”②。
  ①②《周志》卷五五引范颖通《研北居琐录》。
  二是献计献策,赈济灾民。庚戌(1670)夏五月中旬,环太湖流域大水,禾田尽淹。浙江巡抚范承谟巡视灾情,由杭州、嘉兴,经平望,将至南浔。董汉策驾轻舟至梅堰,向范氏献了4条计策:一曰改折。灾荒之年,米不可得,而银还可典质求之,请求允许百姓以银代米完税。二曰平籴。灾荒之年,米价必定大贵,希望能暂时挪用藩库之银,并号召官员义助,筹集金钱,派得力之人前往楚、豫采购大米,以平价卖给百姓。往来数次,市场上外地米多,则本地米价日减。达到目的后,再把卖米所得之钱还于官府和官员。三曰籴籼。本地之米不可得,希望能去外地买籼米充漕米。四曰援纳。不强劝富户无偿捐助大米,而是对纳粟米的富户,许以擢用,让其主动献米。范承谟是一个能体恤民情的官员,全部采纳了董汉策的建议,使浙省遭遇水灾的百姓,有了生存的一线希望。而与南浔临近的吴江,百姓同样深受水灾之患,政府却仍“催科未息”。于是董汉策又建议范承谟,将浙江“现行事例咨江抚”,让江苏巡抚也根据浙江的做法,来缓解百姓负担。可以说,董汉策的这些建议,使数郡百姓受益。
  次年正月,地方政府委派董汉策主持赈饥之事。董汉策先核实饥民户册,删去冒滥,增补极其贫者,然后每人发一根竹筹为凭。由于县所发赈米仅150石,董汉策又广为劝募,并自助200余石。还怕不够,又向有司挪借银子350两,从楚、豫买来大米500石。于是才设厂熬粥赈济饥民,其中担柴运水,均由其家仆承担。由于工作强度太大,5昼夜后,参与工作的人就吃不消了。且对饥民来说,得粥只可充一人饥肠,家中其他人还是挨饿。于是董汉策改赈粥为给米,5日一发。饥民10人为一班,东进西出,验筹发米。饥民掬米而去,一家皆饱。因为照数有筹,照筹有册,因此有重领者马上能察觉,整个赈济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士民皆悦。最后结算,共发米1800余石。第二年,有司催其还所借之银,董汉策费尽周折,才把它还上。因此楚、豫买来的那500石大米,实际上也是董家捐助。赈济之事完毕后,董汉策又草成条议十数条,其中被巡抚范承谟采纳的有十之六七。范氏开吴淞,浚吴江长桥等事,皆董汉策条议所陈。范氏尤其对董汉策的赈济之法大加赞赏,曰:“非尊公无此卓见,非尊公之无私,亦不能行此法。”并立即批示县里据此执行。
  三是努力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清初奏销案中,湖州诸生中贫不能完者有十之二三,有人倡议助纳,其中董汉策助银五百两。壬辰(1652)、癸巳(1653)间,房租大涨,有人加租至三倍,而董汉策睦邻恤佃,觉得这样做太薄德了,“此赁房人与我比邻而居,我不能施惠,何忍加租也”,其房价悉照原数。清初,“自兵燹焚掠以来,甲第为丘墟,白骨遍原野”,董汉策一开始请潘逸老遍拾遗骸,埋于普同塔。后来,遗骸越来越多,于是“呼庄奴船役,给以钱米,走荒郊殆遍,悉归义冢”①。董汉策还参与修建通利桥、万善庵、东藏寺、云兴寺、留婴堂等,作有《重修通利桥碑记》《万善庵碑记》《重修东藏寺碑记》《重修云兴寺碑记》《极乐庵西偏留婴堂碑记》。
  ①《周志》卷五五引《江峰笔记》。
  通过为地方上做事情,董汉策出头露面,与官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当时浙江巡抚范承谟、乌程县令李氏,均十分器重他。董汉策得以出仕清廷,就是因为范氏的推荐。关于董汉策的出仕,据其自述,是两次被荐,不得已而出仕。第一次是康熙八(1669),朝廷恩诏求贤,巡抚范承谟以董汉策荐,董汉策具呈于藩台袁某固辞,袁某申详巡抚,最后得免。董汉策喜而赋诗曰:“岂余轻组绂,薄好在湖山。拂剑星临槛,听泉琴满关。千峰当户出,一鹤破云还。独坐无余恨,浮鸥封我闲。”诗歌表达了道教隐逸思想。第二次是康熙十一年(1672)九月,董汉策被荐后,同样具呈固辞,但这次藩台袁某不肯替其申详抚院。董汉策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直接呈院力辞,但没有被批准。到了十一月,董汉策只好亲自到巡抚处叩见,陈述了自己不能应聘的五条理由:
  少壮犹不如人,今老矣,筋力既衰,如何经营庶务,一也。学问浅陋,无以备咨访,少所记诵,今尽忘之,应制摅词,空疏贻诮,二也。男人不能使马,孱质岂胜驰驱,三也。赋性疏傲,不晓谗曲,谐世无术,必招怨尤,四也家事衰落,薄产只充饘粥耳,空囊无以应酬,五也。 董汉策说自己年纪大了,体质不好,没有才能,性格疏懒,家里无应酬之资本,显然是借口。由于董汉策再三固辞,范承谟大为不悦,声色俱厉曰:“以人事君,人臣之道。前岁荐葛世振,辞不赴,今公又辞,是使我无以对君上也。” 由于坚辞而不允,康熙癸丑(1673)年春,51岁的董汉策无奈之下终于出山。途经苏州时,与友人聚谈,预言秋间必归,并赋诗一章,曰:“朝野固异趣,达人观其微。行且返初服,贞心托渔矶。纶钓有秋水,衡门无是非。与君共酌月,抗言说先机。”到了北京,董汉策又赋《兼怀大涤山居》一首,曰: 未必胥靡慰梦思,却来京洛望旌旄。铜龙日照螭头转,朱凤云连豹尾移。心在清江烟艇远,书藏元墓石床迷。拂衣归返苕源水,一笠庵中炼五芝。
  再次表达了归隐修道的决心。董汉策四月二十五日到部,即具呈力辞,不收。于五月初一早晨被引见,进五凤楼,过太和殿东,与众官静候。听到鞭响后,进至乾清门,吏部大僚以此启奏,凡引见各官,唱名跪中道,听到传旨后,即随众官出。此时“金碧矞皇,日丽五色”,感觉身在梦境。董汉策退而赋诗十二韵,曰:
  龙鸾天彩曜金支,旭日初浮五色时。云影摇随旌影动,钟声还与珮省迟。 彤墀静对开青琐,紫闼传呼启绛罳。风度宝输闻帝语,星分御仗展皇仪。
   枫屏姓字求贤切,秘检敷陈报国奇。案有黄封瞻政肃,廷无白简识君慈。
   徘徊阙下同鹓鹭,晏喜寰中息鼓鼙。繁缛礼口堂不远,遐荒俗异圣能知。
  乾坤已见青宁候,放怠曾师虎豹姿。诹访崆峒唯论道,旁搜宛委更摛思。
  霞明宫殿韶光转,花压周庐瑞霭移。朝罢从容归左掖,几回珥笔集瑶池。
  面圣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引见七日后,奉旨以科道员缺试用。五月十一日至通政司具呈固辞,不收。次日至吏部送辞呈,又不收。十七日重至通政司送交辞呈,此时“蜚语与台参交至”。董汉策下吏部受审,不久奉旨落职,被投入刑部大牢。在牢中,董氏赋有《秋士微吟》四章,以见意。其间,“研审再四,身婴三木,再驳再审”,最后被无罪释放,于七月二十五日出狱。赋诗曰: 今夕知何夕,春回第一宵。酒螺含沆瀣,蛩叹奏云韶。安国仙源远,更生封事遥。恩波难测量,渤海望秋潮。 诗歌一方面表达了出狱后重生的欣喜,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仕途的艰险多变,抱负的难以实现。以上是董汉策出山旋返的曲折经历,出自他自己和董氏后人的记载。
  董汉策出山旋还,可以说是应了他自已的预言。他是抱着辞官的念头赴京的,而在辞官的过程中,正好有人出来参他,这个人就是宁尔讲。目前还不知道宁尔讲以何事参董,但举荐人范承谟为此承受了很大压力。范氏后来在平耿精忠乱中蒙难,浙人在杭州孤山建祠祭祀。董汉策曾前往拜祭,并作诗曰: 泪洒西台梦欲迷,怒涛风急拍长堤。天涯淼淼无知己,埋剑金庭伴鹤楼。握机密启意踌躇,箧有阴符返五湖。却悔囊锥犹未试,女墙望见夜啼鸟。
  诗歌借谢翱西台恸哭文天祥等典故浓重渲染了失去知己的沉痛情怀。
  二、习道治生 董汉策好道,是一个羽流。他曾在道教圣地浙江余杭大涤山洞霄宫,修真武忏法七昼夜。自述忏期中,有“二虎守门,灵幡自结”,圆期有月华之瑞。作为一名道士,董汉策在当时杭嘉湖一带颇有名气。有一年秋天大旱,嘉兴地方官李氏寄书信来,请董汉策前去祈雨。董汉策登台持法,“惟行静功”,结果“首日微雨,三日雷雨作”。嘉兴士绅欢呼雀跃,竭力留董汉策宴饮,但董汉策力辞,扬帆而归。当时有许多人在岸上追,董汉策说自己不必停留了,七天后会有连日大雨,后果应验。这也许是凑巧,董汉策自己就说过,“两次在苕禾祈雨,尅期霑足,皆无心得之”①,但可看出其羽士的身份与名气。其曾孙董兆元在《江峰笔记》中说:“晚年尤好道,时俗所传神异,余不敢尽信。”他曾收藏有数十幅董汉策小像,其中一幅,画董汉策道装,与二三羽流,共立石坛上,昂首望,云霄间有白鹤数十,一一翔舞不下。还有一幅,画奇峰突起,壁立万仞,上插霄汉,下俯洪流。董汉策驾轻舸,独立船头,恍若仙去。
  董汉策《计然子引例》
  董说《计然子序》
  ①《周志》卷五五引《江峰笔记》。
  董汉策也很善于治生。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他建造了许多亭台楼阁。东栅下塘之巢轩,是他二十一二岁时读书之地,《巢轩诗稿》《计然子》等就是此时所作。明亡后,他在东栅莲溪上筑莲漪草堂,内有醉沤轩、荷亭等。在莲漪草堂后,有密斋,为董汉策习静处。在莲漪草堂西、九宜楼北,有薇林书屋。董汉策所居影山楼,在白雪斋中,楼前有影山径。董汉策:“此地无山,而余性喜山甚,以云为山,玩其横侧峰岭,号为影山,故径曰影山径,楼曰影山楼。”另外,据记载,董汉策还建有九曲山房、窥园、藤语轩、容厂、榴龛、渭云堂、完璞堂、白雪斋、莲阁等。其中莲阁在大宗伯第内爱莲池上,是董汉策的读书处之一,其《莲阁即事》曰:“歌摇千树月,书散一床云。户外停车马,悠悠吾不闻。”而白雪斋在东栅下塘,原是其祖董嗣成读书处,董汉策重筑,“兼扩数椽,仍旧名”。且住园原是董份营建,董家衰落后,售归他姓,后来也由董汉策赎归。
  董汉策在世时,董氏还是十分富有和繁华。据闵南仲《今夕良讌会行呈陶子静兼简同席并序》,董汉策挥金结客,垂手援人。在元宵节前四夜,聚集胶西俊士,浔上名流,为传柑之宴,“饫熊之珍馐,别出南烹北馔;羽商之逸调,新翻豪竹哀丝”。为了娱乐宾客,还从嘉兴购求来烟花爆竹,“精彩绝艳,骇目欣心,加以爆竹流星,银花火树”。董汉策子孙众多,在世时,曾请过不少名师来教其子孙,闵南仲、张道岸就曾馆于董汉策家。张道岸,湖州人,为苕南四隐之一,“性闲傲,嗜饮,少进辄醉,醉辄喜画兰,勃勃有生气”①。汉策馆张道岸于夕佳楼闵南仲,字子襄,号湘人,大冢宰闵洪学之孙。博综书史,工词曲,嗜吟咏,现存《碎金集》《寒玉居集》。董汉策馆闵南仲于且住楼。 ①见徐珂《清稗类抄》之《张闲鹤画兰》。
  董汉策还善于营造社会关系。其长子董闻京联姻太仓王氏,岳父王挺为明首辅王锡爵曾孙、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长子。董、王两家是世交,王锡爵为董份之门生,而董份之孙董嗣成又出王锡爵门下。董汉策与王挺遇于姑苏,叙起世交之谊,相谈甚欢,于是结为兄弟,继而订下儿女婚约,时董闻京才10岁。董汉策第九子董师植是曹溶的女婿。曹溶不仅官居高位,而且学问渊博,是一位著名藏书家。其所藏有许多是人间不常见之书,很少出以示人,唯独其外甥董熜拥有阅读权。因此董熜学有所本,学识丰富,得以在雍正甲寅(1734)年荐博学鸿词。董汉策一支也因此比其他董氏族支在科举与仕途上更显出色。
  三、文学创作
  董汉策是董氏家族中别集数量最多的成员,其诗词创作数量也十分丰厚,《诗萃》收其诗最多,有395首。董汉策16岁就开始学作诗,其最早诗集是1640-1642三年间所作之《乍浣居诗》。此后诗作不断,随作随刻,有著录的别集多达40余种。其诗不主一家,自《文选》以下靡不采撷,尤用力于杜甫、李白、李商隐、李贺诸家。诗歌自写胸臆,不拘绳墨,而其闳意眇指,超然尘埃之外。当然这种超然并非陶渊明、严子陵般真正的隐居自乐,而是在明清鼎革之际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有远大抱负以诸葛亮、范仲淹、李泌等自期的士大夫不得已而学道参玄式的超脱。其胸怀志向与处世态度在《酣酣歌醉后答张闲鹤》中有很好地流露:
  自古英雄重立志,俯仰伸屈皆儿戏。子房未遇为客将,将兵游说齐楚帅。药师亦作马邑丞,奔走侯门却如寄。一旦遭逢信天授,辅佐汉唐等闲事。骐骥洵龙种,千里非蹴至。剑气动星文,何惜吹毛试。浮沉玩世学瘖声,避世休教知所避。贾余才拙者忌,尽所长为身累。吁嗟乎,醉卧当垆真解人,懒残颠倒无师智。酒乡梦国我为家,轻车重马凭轩轾。已矣乎,古之弈者有格言,静为审势,动若得意,横趋十九无与对,黑白难分且酣睡。
  显然,董汉策是因生不逢时而浮沉玩世,酣醉避世。其《夜酌与内坐话漫成》诗亦曰:“岂甘避世与陵子,且学忘机河上公。锦瑟鲲弦信天命,清琴浊酒惜英雄。”这是一个以英雄自许的人,隐居学道是迫不得已。无论是写景咏物,还是交游唱和,董汉策都隐藏不住胸中的那股豪气,这可以说是董汉策诗歌的一个最主要特色。如《冬日同张闲鹤夜泛奉答》:“忆昔曾同竹屋眠,却寻烟水九峰前。摘星天半方偕隐,煮石人间欲避仙。千树战秋惊捷句,五湖酌月度流年。生涯一任虚舟往,游戏卢龙古塞边。”又如其咏拄杖之诗《倚友》云:“独来千树晓,指破万山青”;《题半月泉》曰:”地轴开青眼,天官写白眉”;《壬寅岁怀》曰:“幽兴莺千树,雄心月半弓”,这些诗歌与诗句无一例外地烙上了诗人雄豪的个性特色。
  董汉策虽开门纳清,但绝非卖国求荣之辈。降清之前,他不过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出仕明朝,而且其折节事清更多的是出于对清兵铁蹄下南浔一地百姓安危的考虑。他是一个大智之人,一如其赠钱给前来敲诈的吴之荣,而避免了史案的牵连。清兵南下之际,如果没有他的出面维和,南浔一地难免血腥涂地。虽然因此背上了降清的骂名,但其内心深处仍然有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两者并不矛盾。其甲申秋日所作《恭题孝陵图》曰:“开天神武溯高皇,怀古翻令黯自伤。烟锁千门沉剑佩,江移万树走风霜。玉鱼犹幸埋芳草,石马无端怨夕阳。留取山河图画里,即今何忍论兴亡。”这种兴亡之恨在董汉策诗歌中可以说是频频现之,如《赴朱宗黄、潘砚北溪山偶集之约》“一窗风雨忧时泪,半棹烟波避世心”;《冬日再过复堂》“西台苦雨迷残宋,南竺谈经解后秦”,等等。
  董汉策不仅工诗,而且擅词,有《蓝珍词》《董词》《董词二集》等,《全清词》顺康卷第6册收其词150首。他是董氏家族目前保存词作最多的成员。其词内容广泛,有与官员、亲友的酬唱,有祝寿与悼念,有禅玄与艳情,有写看戏弈棋,有写景感怀。因为“性喜禅玄、淫靡是惕”,董汉策的闺情词不多,艺术上也不像董斯张闺情词那样调笑自然,情景逼真。现存《百媚娘》6首,其中较好的是《迷藏》一首:“黠慧何妨旋斗,密意肯教先授。影入凤凰池畔悄,香曳鸳鸯石后。绿云丹颗重重覆,一线幽芳漏。迷却星眸如斗,闪却霞衣如袖。欢堕眯晖浑未觉,忍笑怎禁微嗽。急觅解围刚欲走,阿母双环扣。”虽然也有情景的细腻描绘,但作者旁观者的态度十分明显,有刻意摹写之嫌。据词后的跋语,这6首《百媚娘》词是作者阅读《倚声初集》,感其幽秀,而偶一为之,并非作者本人情事。
  董汉策有《水龙吟·自题小像》一首: 阿谁抱膝长吟,青萍倚遍云千族。个人能笑,个人能醉,个人能读。笑不迎炎,醉无潦倒,读非徒熟。叹春光深处,谁人赏识,且独坐,幽兰谷。近复东篱寄傲,向南山、斜簪黄菊。赋渊明诗,唱尧夫曲,学君平卜。甲子堪题,太平现在,羞谭飞伏。问渠浓醉梦,生涯何在,往来天竺。 上阕写词人性情豪爽,不趋炎附势,善于读书,有才莫用,意思明显。下阕用了一些典故,其中陶渊明家喻户晓,他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尧夫即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他很有才干,但长期隐居。君平即西汉著名文学家严遵,他卜筮于成都市肆,每天只要挣够自养的钱,就闭肆读书。词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效仿陶渊明、邵雍、严遵,不慕荣华富贵,以隐居赋诗、治学著述为乐。此词虽说不上有什么艺术特色,但很好地表现了词人的个性和志向。
  董汉策的一些悼念之词,感情真挚,较为出色,如题母亲顾氏遗像的《贺新凉》。又如悼念友人施大行的《雨中花慢》词:“慷慨襟期,梦比槐阴,夕阳一觉难追。向万山深处,冷看群迷。笑傲人间生死,从今离却欢悲。任昏旦辘轳,双趺如昨,若个男儿。僧犹儒也。不违忠孝,逃禅正复无奇一霎时、刀锯鼎镬,掉臂为谁。草莽君臣非浅,乾坤涕泪非痴。寒灰壮志,回焰何时。”施大年,字修期,是董汉策的庠友,鼎革后入湖州武康报恩寺为僧,顺治十一年(1654),因葬亲归家,坐化而亡。词上阕写其弃儒为僧,跌坐而亡,不为生死所惑。下阕评论其遗民志向,认为其逃禅不过是遗民思想的一种寄托方式,其中“草莽”两句写得慷慨激昂,化用施氏诗句而了无痕迹。整首词在叙述与议论中流露出了一股悲壮之气。 董汉策词中写得最好的当是《西平乐》(大隐高心)和《渡江云》(国依江作势)两首。前者写顺治十年(1653)春天,董汉策拜访屏居于丰草庵的叔父董说。作者把丰草庵中的亭台楼阁、溪水渡头之名嵌入词中,巧妙地塑造出了董说隐居著述高洁自持的遗民形象。后一首写顺治二年春天游南京,时南京尚未沦陷,但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而统治者却还在那里寻欢作乐,醉生梦死。董汉策渡过长江,登临浦口,遂感叹数欷,写下了这首登临怀古词。在词中,作者借题发挥,以穷奢极欲、沉湎于酒色的南朝陈后主,来讽刺现今南明福王政权,委婉地指出它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知识出处

南浔董家

《南浔董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南浔董家》是一本关于南浔古镇董氏家族的书籍。该书通过梳理董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家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董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