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人群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董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36
颗粒名称: 二、文人群落
分类号: D013
页数: 21
页码: 59-79
摘要: 董氏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其创作队伍极其庞大。
关键词: 文人 文人群落 董氏家族

内容

董氏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①,其创作队伍极其庞大。①目前留有散文集的只有董份、董嗣成、董斯张、董说、董闻京、董汉策等6人,留有词作的仅董份、董斯张、董汉策、董衡、董师植等5人。按支系来说,董道醇以下三支,董斯张及其子董说、其孙樵、耒、舫,曾孙士骥、士骕,玄孙嘉言,均擅诗;董嗣茂三孙思、衡、神骏,四曾孙谷士、颖佳、香龄、炳文,一玄孙浩,均擅诗;董嗣成及其子董廷勋,其孙董汉策,六曾孙闻京、奕相、延枋、友松、志林、师植,十四玄孙永烈、焌、世熙、学焘、良弼、元烺、懋昭、熜、炎、文白、燇、炌、耀、绳烇,四来孙扬、正、金城、 调元皆擅诗。
  董斯张一支共8人的创作队伍中,最著名的是董斯张、董说父子,他们的诗歌在明末清初诗歌史上有一定名气,其中董斯张后面将有专门论述,而关于董说的诗歌可参见拙作《明遗民董说研究》第五章。其次是董说的3个儿子,其中董樵与董耒诗名相当,“澹荡俊伟,各擅一场”,董舫“名亚其兄蔗园、稼庵两公”①。受其父董说的影响,董樵重视人格操守,在清代以布衣终身。与此相应,其交游唱和诗对象多为遗民,且颇有知名度,如冒辟疆、徐崧、黄周星、崔千城、张穆等。冒辟疆,为明末四公子之一。鼎革后,淡泊明志,坚不仕清。董樵《寿冒辟疆先生八十》赞其文采风流和遗民操守,曰:“百年文献景山高,四海祥威一布袍。”徐崧,字松之,江苏吴江人,为著名遗民诗人,《明遗民诗》卷十一、《明诗综》卷八十下、《明诗纪事》辛签卷二八等均载其生平事迹。徐崧刻《百城烟水》时,曾来南浔搜寻遗迹,拜访董樵,董樵《徐松之先生见访》因有“挟持烟水诗人笔,来际风霜落雁天”之句。黄周星是著名诗人、戏剧家。崇祯进士,官户部主事入清后不仕,以授徒为生,最后投水自尽。董樵《阅黄九烟先生〈圃庵诗集〉》其一以南宋著名遗民谢翱喻之:“浩浩西风吹布袍,酒酣音吐撼秋涛。峥嵘瘦骨悲凉句,往来江湖老谢翱。”崔干城,字兔床。大明倾覆后,屡次举义,谋图恢复,最后归隐唯宁,气节卓著其诗词书翰俱奇古,曾来南浔拜访董樵,董樵赞曰:“蛟龙挟雨诗千首,鵰鹗盘云字数行。”②张铁桥名穆,性倜傥,擅长剑术,曾在福建、江西一带抗清。他能诗善画,尤其擅长画马,在当时有“张穆马”之誉。董樵《读〈铁桥集〉赋赠张铁桥先生》以“灯前宛转公孙剑,笔下骅骝韩幹图”的诗句,写出了他的剑客风采和画马天赋。
  ①《诗萃》卷十一。
  ②见《诗萃》卷十一《中州崔兔床先生过访并投七夕报章次日即有当湖之行赋赠》。董樵的写景诗,融通画理,功力深厚如《登朝元阁次韵》:
  云移树影南唐画,雨洗山容北宋词春阁卷帘人语寂,青梅如豆燕来时。 碧涧磷磷走白沙,风回丙舍扫松花拈毫欲绘芝山景,黛色云峦似米家。
  诗歌以南唐画写云移树影之景,以北宋词写雨后之山容,以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写烟峦之连绵、林木之掩映,写得卓异开阔。第一首是以画作喻开始,第二首则是以画相喻结束,两诗好像形成一个圆环。圆环中间青梅如豆的比喻,涧水磷磷走白沙、山风回旋扫松花的景色描绘,也清新喜人,画面感极强董樵的诗歌语言干净利落,用典流畅无痕,如“满川风雨公无渡,一棹图书忽不贫”,“读骚醉便呼奴仆,看竹狂思策子孙”,其对句均巧妙化用孟郊语。孟郊曾有诗《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其《悟空院叹嗟》则有“策竹为子孙”句。 与兄董樵相类,董耒亦多交游唱和诗。《圃庵先生过访》写遗民黄周星的丰神傲骨和诗名文采:“傲骨崚嶒老未平,青山到处识题名岳游记里云霞丽①雅集图中杖履清。”《送臞庵大兄》写遗民徐崧的品行、诗才和学问:“上苑英花题塔句,春风诗酒渡江船醇交吴下周公瑾,经学东都自郑玄。”清初遗民诗人澹轩,曾结楼于苏州山塘,名半间,有“一床云气半间楼”之句。董樵《怀澹轩》诗曰:“谷皮巾作野人裁,惊作吟编带笑开。未冷雄心歌老骥,暗携秋泪滴西台。一床云气山楼迥,后夜钟声鹤梦回。想见前村风雪里,白头诗老拨寒灰”诗歌生动地写出了濮氏的遗民形象吴孟举名之振,号黄叶村农,与黄宗羲、吕留良号称清初浙派中宋诗派之三鼎足,选有《宋诗钞》106卷。董耒七绝《种菜和吴孟举韵》两首紧扣题目,写得清新明快。
  ①黄周星有《衡岳游记》。董耒的诗歌感情真挚,颇有感染力。其子士骕,因学制举业,镂心病羸而死,死时才19岁,董耒作有《哭儿八首》,以下是其中两首: 峡猿清昼雨沉沉,病忆孱羸痛愈深。误把三生捐故纸,才余一骨裹秋衾,烟销刘蜕埋文冢,魂结方干及第心。博得断肠碑一统,影堂哀挽字南金。 汲古锄经枉自劳,药炉声里煮庄骚。抱来膝上王文度,看杀江东卫马曹。友许传文能橐稿,弟思慰母讳焚膏。病夫不作多时别,新点秋霜入鬓毛。
  真挚之思,出以雅切,自是诗人之诗。其诗风格澹荡俊伟,与兄董樵相似,但语言更加精丽。如《杂言》云: 缡继破墨点金焦,意气横生十丈绡。余渖别成秋数笔,小窗微雨急萧萧。
  界破青山到眼诗,惊人华顶句谁携。雌黄难徇时颦笑,只学毗邪杜口时。
  抉髓披肝语自豪,丹青赝鼎自难逃。丰标纵或输崔琰,横槊英雄肯捉刀。
  这样的诗歌得力于其深厚的学问和转益多师,不主一家,正如其《寄子诗》云:“会取通儒旧风格,唐音宋理一茎丝。” 董舫的诗名虽不如其两兄,但受祖、父辈影响,诗中那种重视气节、表彰忠义、抨击权奸的思想精神是一致的。如《与友谈明季事志感》三首:
  熹庙临朝毒缙绅,咄嗟珰焰续亡秦。金阊风景当年事,过客停桡话五人。
  含羞忍耻驻神京,功业文章孰重轻。老去虞山多著述,千秋青史漫讥评。
  孤臣热血答思陵,气似秋霜操似冰。曾见忠清旧庐额,英风香骨重吴兴。
  第一首揭露明熹宗昏庸,魏忠贤擅权,荼毒缙绅,表彰了在反对魏忠贤斗争中殉难的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5位义士。第二首写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说他虽然晚年著述甚丰,但因失节降清,青史难留令名。第三首是赞扬湖州晟舍凌义渠的忠贞。凌氏明末时为大理寺卿,得知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消息后,亦自缢而亡。南明福王朱由崧追封他为刑部尚书,赐谥忠清。
   另外,董士骕虽然去世时年仅19岁,但其诗歌却清新可诵,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喻之为“雏凤清声”如《春日杂咏》二首: 岸柳无风妥弱条,连卷雌霓挂晴郊。杏因多雨含春蕊,燕懒衔泥拆旧巢。日暖聚盆分菊种,春深罱草下菱苗。小窗临罢黄庭后,抄得奇诗野意饶。
  独立回廊伴转莺,卖饧时唤隔墙声。石如傲客当轩立,风解留花著树轻。买得文鱼添造养,摘来春茗折松烹。山村欲学烟霞样,几个幽窗共客论。
  两诗中间对偶的四句不仅工整流畅,而且富有生活气息。据记载,董樵唱《十二月读书乐》,当时和者甚众,独士骕三叠韵得诗36章,且警句特出,其祖董说当面赠以“诗领袖”三大字。可见董士骕的诗才确实不凡。
  董思《兼山续草》书影
  董嗣茂一支亦有8人的创作队伍,其中较突出的是董思、董衡、董神骏、董颖佳与董浩。董思目前存有《兼山续草》一卷,道光间顾瑞清评曰:“诗笔条畅,跌宕有姿,令人展卷百读不厌,读其稿即可想见其人之气概,宜为前明复、澄社中名流所推重一时也。”①读董思之诗,“诗笔条畅”这一点确实十分明显。如《客冬有感而作》:“临歧握手两无言,每把乡心暗里牵。亲老乍惊添白发,才疏敢诩选青钱。但余书卷无消遣,略破人愁且爱眠。到底欲归归未得,离怀无那感残年。”由于运用了“每”、“乍”、“敢”、“但”、“略”、“且”、”到底”、“无那”等副词或连接词,诗歌的语言十分流畅,情感表达跌宕有姿。又如《归棹浔溪,南风大作,舟行若驰,喜赋二绝》:“艇子飞行独占先,布帆高挂隔江烟。他年破浪应如此,一刻风云一刻仙”;“岸影山光一掷梭,回头只觉旅程多舟人也解闲中乐,篷底高眠独自歌。”诗歌写出了因舟行顺风而极度欢快的心情。
  董衡是董思仲弟,著有《未学斋诗集》十卷。因怀才不遇,诗歌多为不平之鸣,或激或悲,或怒或号。其《渡清源关》诗曰: 寒潦初平水欲收,舳舻千里溯长流。重关亦复能羁恨,古榷从来不税愁。诗酒有情消永夜,文章何意送穷秋。更严寂寂宵踰静,一片清霜点客稠。
  诗歌写羁旅之愁,笔调飞扬,而情意凄清,特别是颔联,不仅对偶工整,写出了慷慨悲凉之情,而且把愁恨具体化、形象化了,尤其是古榷不税愁的感叹,真是令人叫绝。又如《汶上》: 碧天白日纤云微,无数柳花扑面飞。昼永且闲乡梦绕,途遥兼阻故人稀。飘零市上新丰酒,狼藉尘中旧葛衣。洞口桃花应窃笑,长江未得趁潮归。
  ①见《南林丛刊》本《兼山续草跋》。
  此诗写客中思乡之情,婉转凄凉。其中颈联最妙,塑造了一个飘零落魄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尾联也很有韵味,以桃花的灿烂,反衬诗人的憔悴,似乎让人感觉到了诗人面对滔滔一江春水而发出的不得归家的无奈叹息。董衡的《短歌行》共十句,句句押韵,别有特色:
  林端叠翠横青葱,津头烟草飞玲珑。雨声集集摧帘栊, 一川新绿掩残。红波涛跃跃来云中,山容澹澹山光空。山川桃李烟云封,仰天大醉呼长虹。远招飞鹤驾轻鸿,卷衣起舞擒痴龙。 该诗不仅句句押韵,而且语言藻丽,用了“集集”、“跃跃”、”澹澹”三组叠字诗歌形式上的新奇和结尾“呼长虹”、“招飞鹤”、“驾轻鸿”、“擒痴龙”的酒后狂言狂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个恃才自傲、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著名文学家陆圻言其诗“感物造端,缠绵恻隐,故其词多藻丽而旨则凄清,调本飞扬而情兼婉约,得天地之噫气者也”①,不虚也。
  董神骏是董思七弟,有《碧澜堂诗集》一册,其中出名的是其七律其《秋日迟陈鹤客师》诗曰: 水畔芙蓉采未归,远怀客路草菲菲。山中丛桂花初发,江上秋风燕自飞。正苦征输千里急,独留菱芡五湖肥。金阊落日烟尘暗,愁绝江南老布衣。
  陈鹤客名三岛,是明末清初著名遗民文学家,与钱谦益、朱彝尊、魏耕、张宗观、朱士稚等交游,徐鼒《小腆纪传》卷五八、钮琇《觚剩》卷一等均有传。诗歌写等待陈鹤客不至,想象他苦于征输的窘迫情景,反映了清初遗民的生存状态,风格苍凉有力,《缟紵集》《吴江诗略》俱选该诗。另一首为《赠徐松之》,亦入选《缟紵集》。诗曰: 浔川烟树晚萧萧,有客来过慰寂寥。故国久传王粲赋,穷途谁赠范雎袍。月明江上歌丛桂,人老吴关倚短箫。细与征君论出处,角巾相送到村桥。 首联写徐氏来访,中间两联写徐氏的文采和穷困以及慷慨悲歌的遗民情怀,最后两句写离别时与董汉策(征君)一起相送到桥头。诗歌娓娓道来,在结构与艺术技巧上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作者对遗民徐崧的一份钦敬之意却暗含其中。
  ①《诗萃》卷十一
  董颖佳是董思次子,他曾于康熙乙丑(1685)、己巳(1689)两次处馆金陵,因此登临怀古、游山玩水之作很多,如《燕子矶和韵》《雨花台次韵》《乌龙潭》《清凉台》《石头城》《虎踞关》《孝陵》等。诗歌豪宕感喟,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历史盛衰之叹、钦慕忠义之心。如《雨花台醉歌寄呈外舅周卜远先生》一开始感情就倾泻而来,“雨花台上如银月,照见繁华旧宫阙。烟树苍茫十万家,几人对此神飞越”,接下来写自已客游金陵,探奇访胜,酌酒狂歌,然后回忆昔日就婚岳父家时,与岳父吟诗论文亲如父子的情形,最后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青云期许雄文战,何期孺子常贫贱少壮浮沉历岁华,风尘潦倒余书卷”又《旧内》:
  百尺藤萝覆女墙,当年缔造纪高皇。云迷旧苑琉璃冷,烟锁遗宫鳷鹊凉。尚有城乌啼夜月,空教殿柳拂春光。江山佳丽多陈迹,六代繁华总夕阳。
  小序曰:“明太祖为吴王时居此,双阙巍然,重垣周市,丹朱垩饰,灿若霞辉。岁久,宫宇倾颓,为居民艺植地。”繁华过后总是云烟,原来金碧辉煌的宫殿,现在已是一派荒凉景象:藤萝覆墙,烟锁遗宫,乌啼夜月,杨柳空拂。诗歌通过一个宫殿的倾颓折射出了明王朝的盛衰。又如《木末亭》:
  孤亭极望乱云峰,空翠飞来千万重。寂寞祠堂长昼掩,凄凉碣石半苔封。疏林啼断春归鸟,远寺声催午夜钟。日落牛羊争下坂,烟光凝紫暮山容。
  木末亭位于雨花台东岗之巅,始建于明代,四周有明代方孝孺祠、景清祠等遗址。诗歌首联写亭子地势高旷,放眼望去,远近云峰宛如图画。颔联写方孝孺祠、景清祠等忠烈遗址的荒没凄凉。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下有方正学、景忠烈两公祠,俯仰遗事,感慨系之矣。”方正学即方孝孺,世称正学先生。他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阿,孤忠赴难,被株十族。景忠烈即景清,明成祖即位后,以原官留任,欲于早朝时行刺成祖,事败被杀,灭九族,株连其乡人,明宣宗时赐谥忠烈。两人均是建文帝的忠烈之臣,作者称赞他们的高风亮节,感慨祠堂遗址的荒凉,在明末清初这个特定时代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再加上颈联、颔联的写景,整首诗歌苍凉凄婉,意蕴丰富。
  董颖佳的诗歌是不平之鸣,往往电击雷震,而不能自已,这在其长篇七言歌行中间表现得特别鲜明如《独酌至醉怆然作歌》,全诗言愁赋恨,信手拈来赌酒棋亭、黄粱一梦、阮籍途穷、崔浩题诗、司马相如著犊鼻裈、刘峻文章等众多典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憔悴不得志的心情。董颖佳的诗歌风格苍凉雄伟,且特多佳句,如“山荒先见雪,署冷只摊书”(《十月二十日对雪》),“高皇殿后松千尺,蒋尉祠前月一弯”(《钟山》),“绿树莺啼三月晚,白云吠犬九霄来”(《隐仙庵》),“山岭依旧围故国,波涛还自撼高秋”(《石头城》),等等。
  董浩是董衡之孙,诗学宋人,豪迈不拘,顷刻可得千言,与凌树屏、严遂成并称为湖州城东三大著名诗人。其咏史怀古诗新意迭出,如《读南唐书》其二:“大小宫中后,江南俨二乔伯符公瑾在,红粉恨应消。”以东吴大小乔比南唐大小后,惋惜他们没有类似孙策、周瑜这样的英雄庇护,从而也写出了南唐无雄才而必亡的命运其《读文文山谢皋羽集后》不仅是对文天祥、谢翱诗歌的评点,也是对两人忠贞浩气的歌颂:“西台痛哭晞发子,浩气长歌信国公。此是风骚真秘藏,宋诗端出六经中”作为一个才华横溢而无故得病卧床七八年的诗人,其写景抒怀诗,多以贫病或残败事物为题,如《败船》《病鹤》《病起初夏杂咏》等。其《春日枕上书怀》诗云: 击楫吾曾泝大江,依然破砚守蓬窗。疗饥难煮书千卷,呵冻空颓笔十双。身困药炉眠病鹤,户盈债履吠寒尨。壮怀僵折如梅干,雪压霜欺势欲降。 哀鸿本为稻粱谋,黄鹄今成笼内囚。拔宅有天看舐鼎,立锥无地且居楼。形骸散木非梨果,身世坳堂任芥舟。一卷南华真枕秘,逍遥吾欲梦中游。
  八窗洞达对春妍,闷绝重帘障眼前。笼里书生非一日,帷中新妇已三年。游山只许梦庐岳,访友无能泛剡川。枕席何堪淹岁月,坐令丝发渐盈颠。 俭岁箪瓢亦孔艰,谈何容易欲希颜。典衣贱似鬻齐屦,贷粟难于请郑环。无补空糜医药费,多情休怨有朋悭。诘朝喜动家人色,缕缕炊烟上屋山。
  四诗写尽诗人贫病无聊之况,笔力纵横,风格瘦劲。又如《小休》:“病里劳生得小休,不须感节说悲秋。一瓢颜巷壮贫色,七碗卢茶荡俗愁。天厚黄花香自晚,地安翠竹笋终抽。请看堤外春前柳,一带衰黄失绿柔。”把贫病悲秋的情怀,写得奔放有力,特别是颔联用颜渊和卢仝典故,豪放地写出自己贫而不俗的高洁姿态。
  康熙刻本《复园文集》书影
  董嗣成一支的创作队伍更加庞大,有近30人。董嗣成、董汉策祖孙两人的诗文创作后面将有专门论述。其他较著名的有董闻京、董奕相、董志林、董学焘等。董闻京出名的是其散文,现存《复园文集》6卷,收文176篇,以议论性为主,如《读虬髯客传》《选举论》《刑制论》等。每篇后大都有时人评点,或亲朋好友,或师长门人,或社会名流。大名鼎鼎的有江左三大家之一吴伟业、西泠十子之首陆圻、娄东十子之一周子俶、明末清初著名遗民文学家陈三岛、明末清初著名文选家和文社活动家章素文等。这些人的评点,既彰显了董闻京交游之广,亦较好地揭示了其文章之妙,当然亦有些溢美之辞。下面选择两篇论述之,先看《梅赋》:
  丁酉(1657)孟春,同人宴集于德藻之堂。于是时也,青阳布令,丹栊昼开,奇卉茂列,交树风回布席虚室,洒墨高台,凝眸四顾,梅英满隈。其前则延堂烟笼,修庑环翼,幽禽宛转而欲窥,远阴飘摇而将集。其后则平林晔舒,危楼山立,潜鳞澹宕而不惊,曲池环驶而莫测。于是操椠此事,抚景独闲,横笛鲍吹,长琴谢弹。感素心之无几,嗟神光之莫还;睹万物之有托,幸一身之偶安。董子乃衔杯而作歌曰:何众梅之秾丽,托阳屿而敷荣;委繁柯之纷衍,飘幽馥而纵横。尔其夭萼凝香,如发美人之皓齿;素质舒光,如睹广寒之秘蕊。况乃丰燕未开,金波初耀。玑箔卷兮,托瑶华而轻啸;璁珮鸣兮,欹琼枝而独眺。吾何人兮,幽情独寄于陶邵。因悲斯世之不古兮,行每陂而道貌。海内汶汶兮,谁似坚贞之操。生幽谷而自芳,凌群卉而偏傲。所以哲士幽栖,宁驾天尨而长蹈。 德藻堂为董闻京岳父王挺之厅堂。王挺字周臣,号减庵,江苏太仓人,为明首辅王锡爵曾孙、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长子。董闻京19岁时过娄江,岳父王挺“延娄江英俊十余人”,会于德藻堂,董闻京当场作《梅花赋》一篇、《会业序》一篇、《鲁论制义》一篇①此文作为董闻京年轻时的即兴之作,虽有稚嫩雕琢之嫌,但结尾从梅之芬芳高洁引申开来,悲海内世风之污浊,嗟人心之不古,叹世人品行之卑下、道貌之岸然,认为这是导致当时贤智之人高蹈幽栖的原因。应当说,这种感慨在清初这个鼎革时代并非是无病呻吟和强作高洁。吴伟业对此文的评价是:“短篇秀洁,但见瑶华的砾,散落青镂。”
  ①见董闻京《复园文集》卷六《祭王周臣中翰舅父文》。
  再如《祭顾闿之夫子文》,先描写了老师生前三个细节,一是有时让董闻京“隅坐闲庭,观览花木”,认为“学贵有生趣,徒刻苦无益”;二是董闻京游燕时,老师执手送别,为唱《行路难》;三是董闻京听说自己老师,“抱病浔水,湍返乌戍,未抵家而易箦”;接下来感叹老师有才而不遇,而自己性近孤洁,与时俗多所乖违,唯有老师是知己;再说到自己不能“获奉永诀”,肝肠凄绝,特别是想到老师“丧归之日,轻舟独泛,魂魄摇摇,且家鲜僮仆,灵輭宛转,孤儿弱孙,袒踊空庭,其惨戚殆不堪言”;再说到自己唯一能报答老师的就是归家后收集老师的诗文编成集子传世;最后以老师身隐道著,流风感人,将不让前贤陈太丘作结。文章不但感情真挚,而且写作上颇有法度,顾西及评点曰:“情之至者,咀吐英华,都成妙境,而开阖节奏,更有龙跳虎卧之势。”可以说,模仿古人之文,重视作文法度,是董闻京文章的一大特点。
   董奕相的诗歌抒写性情,描绘景物,流畅自然。如《感怀》: 年已近知非,功名心事违。职闲宜梦蝶,署冷喜迎辉。稚子催烧芋,苍头学补衣。不如归去好,烟艇傍渔矶。 昨岁灾祲甚,膏腴尽坼龟。不闻捐赈奏,翻促税粮期。无米难为妇,恒饥憎有儿。余家苕水上,同此屡空悲。 鬓白愧无闻,抛书对夕曛。归思同倦鸟,懒癖类闲云。嫁娶愁多累,逢迎苦不勤。吁嗟伤老大,何事立鸡群。 朔风初入户,闲坐拨炉灰。石鼎寒泉沸,鸡窗蠹简开。书怀敲五字,遣闷引三杯。聊作醉吟客,毋兴贫士哀。 诗人以贡生出仕,历义乌、临安、上虞训导,一生沉沦下僚。组诗当作于任职时。第一首写功名不就,职闲无聊,盼望归家;第二首写遭遇旱灾,没有捐赈,反而催税;第三首写老大无成,苦于逢迎,慵懒思归;第四首写闲坐无聊,饮酒遣闷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诗味十足,特别是“职闲宜梦蝶,署冷喜迎晖”、“无米难为妇,恒饥憎有儿”等对偶句,令人印象深刻。又如《戏作五禽言》: 提葫芦,沽美酒,无钱枉却东西走。人生得饮须大醉,不然空自嗟皓首。沽酒沽酒莫漫沽,长鲸一吸江河枯。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浮生半踏天涯路。三年羁宦在山城,儒冠空把归期误。归去归去何时归,松菊田园今是非。泥滑滑,泥滑滑,风雨凄其殊未歇。笠破蓑残遮盖疏,行路浑同跛足鳖。泥滑泥滑真堪愁,琴书聊以销烦忧。 脱却破袴,脱却破袴,富衣齐纨贫衣布。当年裁剪尚有余,而今典尽充租赋。破袴破袴虽零落,拙婢补来尚可著。 麦熟锻磨,麦熟锻磨,桑间柘底如歌和。黄云堆兮雪白春,饭可炊兮饼可做。锻磨锻磨事且难,夏税完时才可餐。 诗歌写无钱沽酒,旅宦思归,世路艰险,典衣充租,谷米完税,破衣无食,揭露了清初社会的险恶、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老百姓生活的艰难。艺术上,以飞禽的叫声起兴,音节流畅,感情抒发自然。
  董志林著有《萼园集》《淮游草》等,《诗萃》录其诗88首作者游踪广泛,江淮一带、京畿一带以及山东等地均曾涉足,作有不少写景怀古诗。这些诗歌有的想象丰富,把层峦叠嶂比喻成一朵从天上掉下来的重瓣莲花,如《蒙阴道中》其一:“东山云淡碧波天,咫尺层峦一朵烟。不是神峰来海上,应从空际堕青莲。”有的融眼前景与内心情于一体,借古人古迹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如写羊祜故里的七律《羊流店怀古》,其中间四句曰:“断碑零落经霜蚀,华表欹倾带雨迷。友道关心知我少,雄才感遇识君稀。”还有基本上是写景的,如《小孤山》:“洗尽云根滴翠苔,横空曙色野棠开。林深鹤向波心立,寺隐僧从天半来。水佩过时秋玉怨,风筝响处夜弦哀。扁舟似问君山渡,一点青螺出镜台”首联写云雾消隐,小孤山露出青翠欲滴的面貌;颔联以鹤立波心写林壑之深,以僧从天半来写小孤山之高;颈联利用小孤山的神话传说渲染出了哀怨情绪,尾联则是写遥望小孤山所见的景色,以“一点青螺出镜台”作比。尽管这个比喻出自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但诗歌写景清雅美好,且写出了船靠近、经过、远离小孤山的全过程。 《诗萃》小传曰:“(志林)始为诗,以才藻自骋,中岁客袁江,思有事于疏濬而才莫用,忧悲叹息,诗亦削除华艳,约之于清婉,有范石湖之胜。”试以组诗《秋怀》其一为例: 参差凤阁俯平皋,书剑飘零感二毛浪迹野臣惭荐鹗,吹萧国士倦题糕。阙庭万里秋风劲,宫树千重月影高寂寞丘迟甘放逐,此生愁听《郁轮袍》。
  诗歌是在滞留京华时所写,用了许多典故。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后因以“荐鹗”指推荐贤人。“惭荐鹗”大意是指自己有愧于别人的推荐“题糕”典故源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倦题糕”大意是指自己不会毛遂自荐,声明自己不再想出仕了。结尾“《郁轮袍》”典故出自唐薛用弱《集异记》,据说大诗人王维是因一曲《郁轮袍》为玉真公主所激赏才得以中进士。“愁听《郁轮袍》”是感叹自己无法获得统治者赏识而一展抱负。这些典故,加上宫阙万重、月高风劲的景物描写,浓重地传达了古代士人有才莫用的忧悲叹息。《冬兴》组诗也是这种情绪,其四写长安豪贵裘马轻狂,气焰嚣张,而不知怜才重才,“酣歌那惜穷途哭,醉眼翻轻旷世材”;其一则通过妃嫔望幸而不得,委婉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心情: 烟迷宫殿变朝昏,望幸寒宵尚倚门。影落舞衣花不语,香销歌扇梦初温。湘帘半掩春风靥,蜀佩谁招暮雨魂。铜雀台空红粉尽,几人挥泪说君恩。 君恩少是导致有才莫用的真正原因,这样的讽喻在封建社会可谓惊世骇俗。另外,《恭阅仪部公抗言建储二疏感赋》一首也是用了讽喻手法。全诗以妾之被遣、妾别君之断肠、临别之致辞,比喻董嗣成之建言被逐,揭露万历帝之寡恩专制,缠绵婉转而暗含讥讽,有风骚之遗音。董志林对社会世态人情是愤激的,这种情绪即便在与妻子闲话时也表露无疑,《与内坐话》组诗曰: 竹篱茅舍隐墙东,坐听秋声卷碧空。书咄咄时真可怪,口期期处亦何功。饮期满腹思鼯鼠,味欲忘辛似蓼虫。最是伤心回首日,那堪雏凤泣枯桐。
  纤乌西逝水归东,旧梦无端似转蓬。翻覆交情秋后雨,沉浮世事社前风。衣裳粲粲舟人子,鸡黍嘻嘻田舍翁。我已凄凉甘唾面,卿何须泪湿蕉桐。行路难歌大小东,闭门对泣仲卿同。不如无见成盲废,尚恨多闻欲耳聋。消夏梦回蚁垤里,纳凉人在芥舟中。激昂倘忆窗鸡晓,一片秋光舞翠桐。
  诗歌写景抒情,感情充沛。如果不是经历巨大的挫折与磨难,作者哪会说出“不如无见成盲废,尚恨多闻欲耳聋”之类愤恨不堪之语。
  董学焘诗歌得叔祖董樵指点,有《止斋诗集》四卷。在《读宋人诗六首》《论诗次谓瑄弟》等诗中,董学焘阐发了自己的诗歌主张,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淡”他推崇社甫诗法,反对西昆体,认为宋人中第一个力挽狂澜而传杜诗心香一瓣的是欧阳修,此后苏轼、陈师道、范成大、陆游、杨万里等人继续发扬光大,诗风越趋平淡。《读宋人诗六首》其四曰:“诗贵清真务去陈,石湖句法妙超神功夫平澹真难到,南渡诗家第一人。”又其六曰:“诗到诚斋绝点尘,只缘澹极易生嗔。桃源自古无人识,莫讶时人错问津。”诗以“淡”为上,在其《论诗次谓瑄弟》诗中,这个观点更加鲜明:“秋斋试墨戒诗豪,庚和宁辞铅椠劳。句斗真淳同榄味,调趋幽淡似琴操。鉴裁风月还追雅,主掌盟坛欲广骚。开道难林衣钵在,定叫纸价一时高。”董志林追求真淳幽淡的诗风,反对豪气,这与董樵之父董说的诗歌理论完全一致。我以为“难”应作“南”,是形近而误。“南林”就是指董樵之父董说,他是南浔诗派的核心人物。就其具体的诗歌创作而言,也基本上实践了董说淡远的诗歌主张,如组诗《村居杂兴次谓瑄弟韵》其一、其二:
  背郭成田舍,清幽胜瀼西。更缘尘世险,聊复钓船栖。团扇经秋发,蛮笺待醉题。推篷时纵目,败叶萎黄齐。
  爱向郊园望,余功闹一村。簖开收蟹婢,篱织限鸡孙。秋草无多绿,村沽小带浑。径幽人迹扫,只有月临门。
  诗歌去除了浮气、豪气,写得淡而有味。作者还特别注意诗歌结尾,词已尽而意未尽,这一点也与董说诗歌一致。
  乾隆以后,董氏文人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董蠡舟。董蠡舟,字济甫,号铸范,“诗笔清雅,不以獭祭见长”①有《鼯巢诗集》,佚。诗歌散见于《周志》中,有百余首。其《渡黄浦暮抵上海》诗曰:“尽纳西南水,滔滔赴海门。长流环郭远,巨浪挟沙浑栉比帆樯密,云屯井邑繁。严城维缆处,灯火已黄昏。”诗歌没有词藻的堆砌和用典,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黄浦江的景色和上海城的繁华。又《感怀》:“壮怀忽过请缨年,哪有封侯面似田。一刺已看漫袖里,八驺岂羡列车前。蛟龙失水犹常畜,鸡犬升天亦列仙。差喜病余狂渐减,此心泥絮等枯禅”又《老妓》:“舞衫零落冷香篝,欲画蛾眉懒镜羞。顾我身如秋日扇,妒他春在别家楼。英雄末路谁青眼,名士文场易白头。一样穷途沦落感,琵琶未听泪先流。”诗歌皆莩甲新意,自出灵杼者。其《依人雀》诗亦如是: 凤凰自言饥,鹖旦长号寒。竹花不实桐摧残,得过且过鸣辛酸。咄哉野青雀,毛丰羽戢戢。啄粒平田足自给,蓬蒿枋榆皆可集。何为意态柔且训,偏偏檐下来依人。主人富家子,一俗沦骨髓。惯将腐鼠吓鹓雏,断竹弹慈鸟,燕巢毁却鹤煮死,哪有黄花来饲尔。
  诗歌以寓言的形式,告诫读书人不要依人檐下,因为主人多为富豪子弟,不仅俗不可耐,而且残忍凶暴,这实际上是自己清雅脱俗品格的宣誓。
  董蠡舟的夫人吴氏,端庄流丽,有林下风致。吴氏早卒,董铸范哭之甚哀,有《絮影庵诗》一卷,全是伤逝之作,写得深情绵缈,悲痛欲绝,令人不堪卒读。《题忆红图》云:
  ①《周志》卷六十引《遁斋随笔》。
  人间天上去何之,又是香山舞罢时。我与流莺同一哭, 五更风雨葬西施。
  只觉风光到眼非,恼人最是柳依依。阑干倚遍浑无绪,斜日空庭絮乱飞。 平居犹复系相思,解到金铃总泪垂。况是神伤荀奉倩,悼亡偏值落花时。
  流莺、杨柳、飞絮、落花,真是无物不惹愁。又《自题花坪长忆图》: 苔径依稀履迹存,绿萝深掩几朝昏。孤怀怕识春风面,每值花时便闭门。 依旧芳菲锦作园,花坪风景未全非。落红惯把春衫污,那识檀郎爱故衣。
  惜花能不泪潸潸,憔悴荀郎鬓欲斑。撒手输君归去早,相逢画里尚红颜。
  诗歌传达的不仅仅是一般悼亡诗常见的物是人非之感。第一首是以害怕看见春天花开等美好景象,来反衬孤独寂寞情怀。第二首以衣衫为妻子缝制,不忍被落红玷污,来表示对妻子的深情。第三首写自己因思妻而憔悴,并因思念之深而梦见与妻子重逢。诗人说妻子比自己去世早,自己“输”了。这个“输”字,用得十分新奇,委婉地表达对妻子早逝的深深惋惜。以上这些悼亡诗感情真挚,新意迭出,在中国悼亡诗史上应当有一定地位。
  董蠡舟有《浔溪棹歌》百首,名流胜迹,逸事遗闻,靡不广为搜罗,登诸谣咏,可与朱彝尊《鸳湖棹歌》媲美。现已不完整,散见于《周志》中的约有40首。董蠡舟有《南浔蚕桑乐府》26首,每一首诗歌前还有小序,详细记述了南浔一带蚕业生产的种种习俗,具有很高的民俗资料价值和农业生产价值。董蠡舟还十分关心民瘼,体恤黎元,作有《祷雨谣》《报灾谣》《秋雨叹》《乞食行》《大雪叹》等一系列诗歌。
  董氏还有13人的女性创作队伍,她们是董氏妇、董绍宗妻金氏、董廷勋继妻顾氏、董三凤妻金氏、董承勋妻徐氏、董丰垣妻姚益敬、董陈亮之女董琴、董启埏妻吴年、董春龄妻万氏、董庆槐妻汪氏、董钧妻周氏、董襄之女董馨、董臻耆女。虽然她们有的有姓无名,有的无名无姓,甚至不知丈夫是谁,只以“董氏妇”称之,但她们都是文献上有记载的能诗女性,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在这13人中,其中10人有别集,像姚益敬、董琴等当时还有一定名气。
  姚益敬,字元吉,归安生员姚世钰女。在她小时候,其父认为文翰非女子之事,因此未尝教以诗,而只教以《孝经》《女诫》等,使通大义。益敬偷偷学之,诗即清婉。曾诵读《木兰诗》,对其父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着色实为大雅。若铺排过多,恐近小说。”其父因大奇之,从此对她刮目相看。所著有《芬陀利居小稿》,清代著名诗人厉鹗为之序,以欧阳修目才女谢希孟“有古幽闲淑女之风”为比。
  姚氏诗歌风格新隽婉约,《清诗别裁集》卷三一收其诗1首,民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收其诗10首,《诗萃》选其诗16首,除去相同的,共存作品17首。其诗颇具灵性慧思,如《除夕》:“椒盘进罢夜犹赊,小琢诗词报物华。莫道寒多春未转,近窗双烛已生花。”诗歌写除夕夜的寒冷,却以窗烛生花预示繁花似锦的春天即将到来,不仅有深刻哲思,让我们想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诗句,而且引发了我们对生气勃勃的春天的憧憬。在《春日病中对落花戏成》诗中,她又把东风中纷纷飘坠,敲打着窗纱的春花,想象成天女散花,并且开玩笑说,我这里是书斋,又不是讲经室,你天女为什么要把花散到这里来呢?诗歌不仅写出了“纷纷红紫坠窗纱”的美景,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在病中也乐观向上的古代女性形象。又如下雪了,一般人都会感到欣喜,会想到“瑞雪兆丰年”之谚,但姚氏《岁暮大雪书怀》却说富家年年富,贫家总是贫,根本用不着以雪来征先兆,面对纷纷扬扬之大雪,她只是泰然处之,并没有特别高兴。诗歌通过对“瑞雪兆丰年”的反解,巧妙地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现实。厉鹗评论曰:“此诗气局宽展,议论开拓,殊不类昵昵儿女语,当取以压卷。”① 姚氏的写景诗,清新自然,画面感强,如《夏日戏作莲庄图》一诗写南浔家家临水,每到夏日荷花开时,如浮家藕花丛中。推开窗户,四面皆风,清新宜人。夏日天气多变,忽然间起风了,打雷了,下雨了,于是荷花的香气裹挟着豆大的雨珠一齐扑入窗内来。诗歌不仅写出了南浔的水乡特色,而且细致描摹了一幅夏日莲庄图,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女性,她的诗歌亲情味十分浓厚。如《力疾作书寄外因题纸尾》一诗写匆匆寄信给丈夫,一边写一边流泪。信写好了,愁绪也达到了极限,于是在信末题诗一首。但还是因为匆匆,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离愁不堪寄,聊复报平安”两句,可谓语浅情深,令人叹绝。
  ①引自《诗萃》卷二十
  董琴,字峄蕴,董陈亮之女,嫁生员蔡云为妻。夫妇皆能诗,其夫中年去世,董琴悲痛欲绝,遂焚笔不作,六年后亦卒。有《静吟集》3卷。《诗萃》选其诗20首。其幽居诗写得好,如《初夏幽居》:“曲径疏篱护短墙,衡门寂寂掩茅堂。雨余浓翠侵书润,风过残红点砚香。诗句却从闲里得,世情渐向病中忘。倦来抛卷唯支枕,一榻清风午梦专。”诗歌写出了一个不理红尘俗事、吟诗写字、幽居养性的女性隐者形象。其写景咏物,想象丰富,比喻巧妙。如《新月》二首:“蛾眉初上远山头,淡影斜光照画楼。休道贫家门户薄,云霞为幔月为钩”;“半窗树影夕阳红,新月纤纤映碧空。疑是嫦娥妆束后,玉梳抛在暮云中。”诗人把新月想象为帐钩,想象为嫦娥梳妆后抛在云中的玉梳,新颖奇特。又如《雪》,写雪之大、雪之厚,是“一望模糊高下平”、“谷鸟投林迷宿处”、“山僧归寺认钟声”;写雪之寒,是“预愁来岁花香晚,更恐今宵酒力轻”;写雪之白,是“剩喜一庭寒玉影,耀窗浑似月光明”。全诗形象生动,特别是结尾以“一庭寒玉” 比喻银装素裹的枝丫,以月光来照比喻雪树耀窗,意境极其优美。
  董琴的诗歌风格苍老,无闺阁绮靡习气。如长诗《闲话八月朔日登海宁城外寺楼看日月并出最为奇观因赋长句纪其事》,写夜半乘舟抵寺,登楼观看日月并出的人间奇景,这本身就是封建时代一般女子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对日月并出的壮观景象的浓墨重彩的描绘:
  登楼遥望星辰密。四维茫茫八表昏,天外诸峰雾中失。转眼骤见水面明,琉璃灼烁沸声急。须臾照耀万顷红,奔斗惊吼洪涛立。五色晓霞锦不如,鼋鼍趋避蛟龙蛰。金乌玉兔大如轮,共浴鲸波吞复吸。徐徐并起水中浮,忽然一跃争先出。千寻金柱入云霄,宝镜旋收光隐匿。乾坤豁达扶桑清,缥缈如见蓬莱窟。晦暝开朗景不穷,变态百出难尽述。
  诗歌以“奔斗惊吼洪涛立”、“鼋鼍趋避蛟龙蛰”写日出时的光芒万丈,以“共浴鲸波吞复吸”写日月共生的绚丽壮观,以“千寻金柱入云霄”写日月躲入云层,想象奇特开阔,比喻大胆形象,手法夸张,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日月并出的前后过程和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如此场面开阔、气势充沛的诗歌,实在难以想象是出自一个闺阁纤柔女性之手。
  董琴的律诗也写得矫健有力,其五律《秋望》曰:“木落千山瘦,烟空万里秋。云霄悲断雁,沙岸宿群鸥。极目家何处,伤心泪不休。生憎溪上水,日向故园流。”前两联写景,景中含情;后两联抒情,情寓景中。其中首联不仅点题,而且落笔有力,境界开阔;尾联则以溪水日日流向家园,抒发了思乡思亲之情,不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而且韵味无穷。其七律《游存园有感》也是佳作,诗歌通过园的荒凉无人,抒写兴衰沧桑之感:
  偶入重门满路尘,冷烟轻锁一园春。老松当户空播影,野鸟栖梁惊避人。花落闲庭风自扫,草枯幽砌两重新。眼前兴废犹如此,沧海桑田信若真。
  全诗除尾联诗意太露外,其他三联可谓精妙绝伦,尤其是中间两联,以老松播影、野鸟避人、花落风扫、草叶堆积4个意境,写尽了园中的荒凉与人迹罕至。可以说,董琴是董氏女性创作群中颇有个性的艺术成就相当突出的一位女诗人。

知识出处

南浔董家

《南浔董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南浔董家》是一本关于南浔古镇董氏家族的书籍。该书通过梳理董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家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董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