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视气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董家》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830
颗粒名称: 二、重视气节
分类号: C955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董氏家族重视气节。其始祖董贞元就因刚正不阿,而与权奸蔡京不合,索性去官隐居。元末明初董仁寿父子坚守遗民气节,相约不仕明。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家族精神 气节

内容

董氏家族重视气节。其始祖董贞元就因刚正不阿,而与权奸蔡京不合,索性去官隐居。元末明初董仁寿父子坚守遗民气节,相约不仕明。明朝政府三征之而不就聘,且凿石船以隐,曰:“石船烂,吾其仕矣!”董斯张重视气节,曾说:“人生三大事:一文章,一气节,一性命之学。”①苏州范长倩赞其“磊落有古节士风概”②,使人不敢仅以富贵目董氏。董樵、董耒《遐周先生言行录》甚至说:“启、祯以来,东南文社一昌君子之气,而一时领袖群贤几人,皆当年就正遐周先生之门,比之苏门诸君子者。然后天下谓遐周先生往日说文章气节,非浪自鸣也。” 董氏家族中最以气节著称的是董嗣成与董说。张廷玉《明史》卷二三三、徐乾学《明史列传》卷八四均言:“嗣成以气节著,士论多之。”董嗣成之所以能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在于他曾上书批鳞,因争国本而被放逐,具体参见第六章。
  董说在明亡前参加复社,为复社领袖张溥极为钟爱的入室弟子作为复社的重要一员,他严于疾恶,务求是非分明。鼎革后,与大部分复社成员一样,董说成了明王朝的著名遗民。
  ①董樵、董耒《遐周先生言行录》
  ②同上。在清初血雨腥风的环境中,他坚守节操,隐居著述,礼佛参禅。顺治八年辛卯(1651),鲁王在舟山抗清失败,浙东义士受牵连致死者无数。清初故国派僧人领袖弘储亦被浙按院入疏奏弹,凛然从灵岩赴杭州投案。在这种风刀霜剑的险恶环境下,灵岩合寺星散,而早就究心佛法志存出家的董说却毅然杖策登山,以表声援。张鉴《漏霜和尚笤帚图跋》曰:“由是东南名宿,益高其行。”①董说于1657年38岁时削发为僧,成为弘储手下与熊开元、沈麟生鼎足而三的弟子。由于悟性高、学问好,深得老师信任与同门尊重,故董说在清初东南佛教界与遗民圈中名气甚大。但他依然高洁自守,每日只是礼坐或吟诗,不喜见冠盖。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一日,偶在夕香避暑,其时慕抚台、祖道尊企慕欲见,再三嘱华山僧鉴和尚指引求见鉴曰:“若预先通知,必不肯见,今在夕香,乞二公减从,同片舟去,即可相见矣。”同至夕香叩门,僧鉴先入,祖、慕二公尾行师曰:“请少坐,吾去穿道服”从篱门逃至湖边,搭便船过洞庭去矣。
  董说自弃田园出家,30余年来,“目不较柴米,手不拈银钱,足不履城市”②,唯与遗民、衲子、樵叟、渔父交谈,而从不与纨绔市井相对,其遗民之气节确非一般人所能匹俦。
  在董说的影响下,董说的六个儿子都以布衣终身,拒绝与清廷合作。其大儿子董樵明亡时不过6岁,第三子董耒明亡时不过3岁,但他们交游的对象多是像黄周星、徐崧、冒辟疆等著名遗民,在他们现存的唱和诗中,我们可以明确感知其遗民般的心灵状态和气节操守。
  ①张鉴《冬青馆甲集》卷六。
  ②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

知识出处

南浔董家

《南浔董家》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南浔董家》是一本关于南浔古镇董氏家族的书籍。该书通过梳理董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家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了南浔古镇的独特魅力和董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