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丰富多彩的风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裬浔曦》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9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丰富多彩的风尚习俗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8
页码: 155-162
摘要: 南浔镇的民风淳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民的日常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主要涉及茶事、庙会、看戏、听书,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民间生活习俗。
关键词: 南浔镇 风俗习惯

内容

南浔镇的民风淳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民的日常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主要涉及茶事、庙会、看戏、听书,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民间生活习俗。
   兴盛的茶事 湖州是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历代出产名茶,如南朝温山御、唐代顾渚紫笋、明罗茶、莫干黄芽、安吉白茶等。南浔曾是吴越交界之处,民间茶事活动极多,尤重茶礼,四时八节都有茶。南浔开设较早的茶馆是清风桥堍的明月楼,其后,有东栅一涧天、一壶春、万云台、一品香,北栅凤春楼、万兴楼,西栅清河轩、天韵楼(后迁东大街),南栅锦厅五福楼、北同园。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前,南浔沿河沿街遍布茶馆,约50家之多。1951年的商业调查资料表明,全镇尚有茶馆、茶店、茶楼、茶灶、茶园、茶室等31家。 昔日南浔是商贸繁荣的水乡小镇,茶馆的店号大多带有楼、阁之词,含意是品茗休闲之地。这些茶馆有大有小,有一开间,也有两开间的。抗日战争前,南浔镇东栅“龙记”和“万福楼”就比较典型,都是沿河而建,坐北朝南并建有大河埠,农村航船就停靠在河埠头,冬天有暖和的太阳,夏日有凉爽的东南风。老茶客大多有固定的座位,相互熟悉,谈天说地,有时也交流市场行情和各种信息。此时茶馆里嘈杂声不歇,空气中弥漫着烟味。 喝早茶成为南浔早市的一道风景,农民都有上街吃早茶的习惯,风雨无阻。清晨上茶馆,傍晚上澡堂,被戏称为“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过去茶馆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两人可同饮一壶茶,三人就得泡两壶;茶客离店将茶壶盖翻身向上,示意这壶茶请保留;堂倌给茶客添茶,茶客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相并在桌上轻点两下,以示礼貌,等等。
   南浔镇的茶事习俗和活动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是航船时茶。
  附近乡村,农民上街都乘航船,每天早晨进镇出售农副产品、选购生活用品后,大多数时间都在茶馆,当地俗语叫“孵茶馆”。
   二是茶担。
   茶担,备有一把大铜壶——高1米、腹径80厘米,中间有口烧炭竖井,
  四周腹壁装水,加进冷水片刻,壶嘴就流出开水,供人们饮茶。茶担是专门为红白喜事服务的,茶担师傅到主人家擦桌抹椅,递水冲茶,极为殷勤。
   三是施茶。
  施茶商店或住宅门前放一茶几,茶几上放一可盛5至10斤茶水的缸,缸上有搁板,板上有两只茶碗,供过路人随意取饮,这叫施茶。施茶的茶叶很粗,放姜片、苏梗、薄荷之类,是一种防暑解热的凉茶。
   四是三道茶。
  南浔风俗,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上门拜年。客人进门,入座侍茶,先上一杯甜茶(风枵加白糖,用开水冲泡),意为一年甜到头。第二道茶是咸茶,即熏豆茶,6种或8种佐料,配置得当。熏青豆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丝有胡萝卜素;腌制过的橘皮,调中快膈,导滞化痰;苏籽润肺开郁;芝麻益胃祛湿,补肺清热;加上少量嫩芽绿茶。这种茶清香可口且富有营养。用餐后第三道茶是清茶,即绿茶,可清涤肠胃油腻。五是吃讲茶。
  人世间有不少麻烦事,免不了要发生争执,但又怕打官司,为了息事宁人,讨回公道,双方就约定在茶馆吃讲茶。双方当事人、亲友、调解人都到场,秉公说理,不断劝导,有进有退,重归于好。按照吃讲茶的规矩,理亏
  一方付茶钱。如实泡10壶茶,可能要付20至30壶茶钱。俗话说“社会大天地,茶馆小天地”,经常出入茶馆的人获得信息量多,做事比较灵活,事业也兴旺。
  茶馆是小镇一个重要的休闲场所,也为“听书”提供了适宜的空间。过去北西街的凤春楼和万新茶馆,南东街的锦厅茶馆都带书场,老板常常邀请评弹艺人来店说书,以满足茶客的文化娱乐需求。如聘到名角,全场爆满,靠墙两边添加长凳,连窗口也挤满了听“白书”的人,手挽竹篮卖瓜子、五香豆、茶叶蛋、香烟的生意人在堂里穿梭来往,茶馆成了一个热气腾腾的世界。
   繁闹的庙会 南浔镇从前寺院众多,观庙林立,自建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据可查的寺庙有60多所。这些寺庙周围有定期的综合性民间交流活动,主要有庙会和游会等几种形式。
  嘉应庙建于南浔镇南栅,即土地堂。相传,北宋宣和二年(1120)九月初五,正是当地百姓灾年饥荒之际,有姓李、姓崔的两个河南籍米商,贩运一船糯米和豌豆,停泊在南林村市中(今华家桥、华家弄附近),村民欲购无钱,恳求米商赊欠。是日,崔、李两人把糯米和豌豆陆续赊给村民。夜晚,粮尽账乱,崔、李两人难回见主人,就一起投河自尽。后来,南林村民为了纪念崔、李两人,就在市中建造一座小庙,称为上地堂,塑像奉祀,并把崔、李两人溺水处名为“舍身潭”。每年九月初五,家家户户都煮豌豆糯米饭,烧香点烛供拜以示纪念,成为双土地诞生日。此习俗一直代代相传至今不衰。 七八月是土地堂庙会的高潮。庙内摊位相接,尤其是那些儿童玩具摊更是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有大刀、手枪、钉头枪、面壳子、万花筒、洋娃娃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庙边的空地上有跑马戏、走钢丝、三上吊、旋盆子等特技表演,有吞宝剑、吞铁蛋等令人毛骨悚然的硬功夫,还有猢狲赤膊戏、毛儿戏(男女儿童演京剧)、看西洋镜(也叫拉大洋片)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天到土地堂喝茶、游玩、烧香、赶热闹的人不下五六百,多则上千。离土地堂一两里路,就听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片熙熙攘攘的声浪。
  九月初五是庙会的最后一天,格外闹猛。下午有一台好戏,戏台搭在土地堂的对面,面向嘉应庙,台前是河港,水陆可容观众一两千人,盛况空前,颇有鲁迅笔下《社戏》的味道。下午开锣后,一直演到日落西山。那一天茶棚里特别拥挤,茶桌早几天就被抢订一空,富商豪门则花十块八块钱包一条船,停泊在庙前河中心的最佳位置。茶棚外空地上也搭起看台,占不了茶座的人花几毛钱,就在看台上找个位子过把瘾。
  至于游会就与庙会不一样。如贤圣会游行队伍长达数里,从贤圣殿出发走马家港西,过洪济桥,走东大街、宝善街,绕西木巷、垂虹桥堍,转过清风桥、泰安桥,沿南东街,队伍首尾相接,有“走高跷”“抛铜叉”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助兴,呈现出万人空巷、迎候观赏的热闹景象。
  盛行的娱乐
  早年南浔没有固定的戏馆,逢年过节临时搭戏台,这叫“草台”,后来在寺庙、会馆内建造的戏台叫“瓦台”,如“张王庙戏台”“宁绍会馆戏台”(在北栅新开的运河之中)“露天瓦台”(在南栅虹阳桥堍朱天庙前)等。 抗日战争时期,南浔遭受重创,但老百姓曾自发恢复东大街、宝善街商市,同时由商界、作坊、大户和各会馆出钱,由当时邬、崔、陈三家木作行联合全镇大大小小的泥木行义务派工承担土建,在最繁华的通津桥北堍兴建戏馆一一“中心(兴)剧场”,于20世纪40年代初竣工。中心剧场有楼下500多座位,楼上80个座位,以演戏为主,有时也放电影或说书。1945年,该剧场改称“大众剧场”。 中心剧场刚建时类似北京老式戏园,布置八仙桌和长凳,贵宾可坐太师椅。后来普座改成长条靠背椅,装有插座套圈以放玻璃茶杯,凡买茶者还有热毛巾敷面。戏台上布置很简陋,没有幕布和背景,仅有“出将”“入相”两块门帘。每当剧场演出时,下午、晚上剧场门前小吃摊众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除了看戏、听书,当地居民还喜欢作为票友自己唱戏、演戏,南浔曾成立过叫“凤鸣”的票社,票友们几乎天天晚上聚在票社演唱京戏。只要京班来南浔演出,票友就要客串几出。南浔的票友之风一直延续至今,还出现了很多越剧、评弹的票友,或歌舞的粉丝。
  民间的习俗
  端汤一一女儿出嫁后一般都住在男家,女儿生小孩前月余,娘家要准备衣、物馈赠女儿,称之为“端汤”。端汤送礼的物品,各家大同小异,如红糖、鸡蛋、奶粉等营养品,也有送自缝的小人衣、尿布等物。除娘家外,做产女儿的亲戚、公婆、男家亲戚,也都备礼“端汤”。产妇的小姐妹,要好的同事也有“端汤”的。
   三朝面一一婴儿出生第三日,称“三朝”,一般人家都要吃“三朝面”。
  主人家以加盖鸡、鱼、肉等菜肴的面,款待亲友,分送近邻。如今,有的人家“三朝”日到镇上有名的面馆购以“浇头”面票,分送同事朋友以庆之。
  满月酒一一婴儿出生一个月称“满月”,主人设宴庆贺,抱婴儿见客人,称为“摆满月酒”。婴儿满月后,由娘舅抱着理发。
  拜师一一旧时,十三四岁的少年学艺或谋生,兴拜师之礼。拜师须有亲友保荐,先生应允后,由介绍人引领,携一对猪蹄、红烛、定胜糕和礼金赠送师傅,行过拜师礼,师徒关系即行确立。学徒期一般为三年,满师后或由师傅推荐或自找门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徒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尊师爱徒蔚然成风。
  撑腰糕一一农历二月初二,时值农闲将逝、春耕在即之际,乡下兴吃“撑腰糕”(即米粉做成的糕),意谓壮腰强身,田间劳作免腰痛。
  上头糕一一“上头糕”是南浔特有的一种民俗糕点,吃起来软糯、劲道,一般商场是买不到的。这种糕方方正正,上面还印有“福”“寿”“喜”等字样或吉祥的图案。此糕是南浔人在举办婚礼时特用的一种喜糕,一般由舅 制作麦芽糖舅或姑妈家蒸制喜糕送给新郎以示庆贺,故也叫“上头糕”“雪糕”“松糕”等。结婚当日还要将“上头糕”分赠给亲朋、好友和邻里。“上头糕”的制作过程是,先在糯米、粳米粉中加入白糖和水拌匀,放入糕模格平。然后取部分米粉,调入食用色素,制成喜庆的红色米粉,嵌入专用的印花模板中。再用花板印一下,花纹图案就留在雪白的糕上了,后用刀沿着图案划糕,分切成四块或十块等。做好一格糕后就把糕放到木架上备用,到时把糕放进一个特制的大蒸笼,烧火蒸糕,大约半小时后,热气腾腾的喜糕就出笼了。待糕冷却,不再粘手时,还要搭成精致的“糕塔”。
  至于春节、元宵、立夏、端午、天贶、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时令、节日风俗和喜庆、婚丧礼仪,南浔镇与江南水乡其他地方大体类同,所以不一一详述了。当然,也有的在内容方面较有特色,必须补上一笔。
  地藏皇生日一一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皇生日,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烧地藏香。从前,南浔镇上有句俗语“前世不烧狗屎香,今世不结庄人缘”。所谓“狗屎香”,不是把香插在狗屎上,而是“九四香”的别称。相传元朝末年,贩私盐出身的张士诚在苏州起兵,继而在南浔建了一座城,把广惠宫作为囤粮草的地方。他在道观下开了一条暗水道,直通门外小河,外用暗门关闭,靠街用石板铺平,在上行走如履平地,在下行船则不易察觉。这就是所谓的“走过桥不见桥”。张士诚虽是草头王,但对江南百姓颇好,后来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在七月三十日那天把他杀掉,又下令拆了南浔城。此时老百姓就越发想念张士诚的好处。从此,每到七月三十日晚上,人们三三两两地捧着地藏香,赶到张王庙,低声念道:“九四香,想九四,今夜烧把九四香,明天九四显灵光。”张士诚小名九四,由于怕官府查问,所以把“九四香”叫成“狗屎香”。

知识出处

南裬浔曦

《南裬浔曦》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大运河南浔段(含頔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浔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联合国授予的“双遗产”的县区。

阅读

相关地名

南浔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