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民居大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裬浔曦》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73
颗粒名称: 老街民居大观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9
页码: 82-90
摘要: 如果你漫步于南浔古镇区,就会看到不少历史老街和乌瓦粉墙的老宅。 这些建筑和遗存大多已有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了。这些老街、老宅,和小河、石桥、廊屋、封火山墙,以及河埠、券门、石库墙门一样,带着古老的水乡文化韵味。那刻有古典浮雕的大宅正厅,那幽静绵长的小巷,那墙门内的天井、客堂间、厢房、阳台、灶间、后门……这些熟稔而又陌生的空间形态,构成了南浔古镇历史文化精彩的符号。
关键词: 南浔古镇 老宅

内容

如果你漫步于南浔古镇区,就会看到不少历史老街和乌瓦粉墙的老宅。
  这些建筑和遗存大多已有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了。这些老街、老宅,和小河、石桥、廊屋、封火山墙,以及河埠、券门、石库墙门一样,带着古老的水乡文化韵味。那刻有古典浮雕的大宅正厅,那幽静绵长的小巷,那墙门内的天井、客堂间、厢房、阳台、灶间、后门……这些熟稔而又陌生的空间形态,构成了南浔古镇历史文化精彩的符号。有一位诗人曾赞叹,南浔小桥流水的风光和淳厚的民风,常常使人产生一种创作的灵感一一这固然是他个人的一种意念,但老街、老宅无疑投影了这种文学式的表述。南浔人的豁然聪慧、维和集福和精明能干等传统特点,都在这种老街民居建筑和环境的意象中显露出来了。老街、老宅已文学化,而且对南浔人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浔溪河畔的南东街、南西街,是“一河两街”的格局,既互相呼应,又融会贯通,犹如一幅幅渐渐舒展的中国水墨画卷。临水依街而筑的乌瓦粉墙错落有致,几乎尽是老字号的大小店铺,屋檐下红灯串串,门前彩色旗幡飘飘,碧绿碧绿的水映着蔚蓝蔚蓝的天,充满了如诗如画如梦的灵气。沿街的店铺大多是敞开式的,店面大多是可以装卸的木排门板。早晨开店卸下门板,柜台沿街而立。店与店之间有廊屋或廊棚,相互衔接成一体,显示出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街市的兴旺。店楼楼面往往比楼下墙面挑出一米多,既扩大了楼上的空间,又等于给底层做了个遮阳避雨的屋檐。街上两侧的店面都出挑一米,使本来并不宽敞的街道显得更狭窄了,却平添了热闹的氛围。
  小巷大多很狭窄,在两边山墙夹峙下,天空呈现窄窄的一线,幽幽的青石板把人带到小巷深处。庭院宁静而又雅致,老人们坐在藤椅上脸带微笑……在这蕴含着丰厚文化积淀的老街小巷,处处述说着岁月沧桑的故事,折射出温馨淳朴的江南民俗风情。 只要在江南生活过的人,对于水乡古镇的印象总是难以忘怀的。但是地方志记载的那种蕴含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终究也脱不去“小桥流水”的那一份安逸和陈旧,这当然是一种美,可以赋诗作画,让人感到古风依旧。但常年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有谁不是怀着一颗求变之心呢?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南浔已摇身一变,成为长三角旅游度假的一道亮丽风景。无论旅游旺季还是淡季,每天都有接连不断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在古镇游览。此刻各种喧嚣的噪声替代了宁静,川流不息的人潮虽然有序,却把那石板路也磨得发光,甚至连空气也混浊了。
  晨雾初醒,清清的水面上,那头戴草帽、手握竹竿的渔民,驾着一叶两头尖尖的蚱蜢舟,“哎哎哎……”随着一阵阵吆喝,竹竿猛敲水面,溅起浪花波纹,六只鱼鹰就像六道黑色的闪电,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透出水面,抓住鱼就往船上飞……而最受游客追捧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江南水乡婚礼:良辰吉时一到,穿戴时尚的新郎驾着锣鼓震天的迎亲船,一路驶来。随着红盖遮面、身着花衣花衫的新娘出门、上花船、摇快船、走古桥、拜堂、喝喜茶……热闹非凡的水乡婚礼吸引了无数游客探身观赏,小情侣们更是眼红心馋。还有那些黄头发、蓝眼睛或黑皮肤的外国朋友,不时惊奇地讲着听不懂的语言,只有凭他们的表情、神态或手势才能猜测其想表达的意思。
  逢年过节的时候,这里轮流上演舞龙、舞狮、祭蚕神、轧蚕花、社戏、评弹等民俗风情节目,给当地百姓和游客带来喜悦和福气。也许是古老的躯壳再也容纳不了现代人创造欲的膨胀了,古镇自然焕发青春,新建或改建的休闲、度假、美食、茶座、歌厅等场所随处可见。当前,南浔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始终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又该如何使这个著名的江南古镇魅力永恒呢?时下,有一种说法,名胜古迹属于文物的概念,而老街、民居却属于文化的概念。南浔的名胜古迹大多是历史上达官、富商和宗教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这个古镇文化创造的极致水平。但文化的内容则广泛得多,更多的是表现在老街、民居中。它们是南浔生活文化的佐证,也是古镇的特色和个性之所在。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在故宫,而在胡同和四合院一样。
  江南古镇的特征是意象的、理念的。而老街、民居,往往把这种意象和理念活化出来,让人感受。可以说,百间楼是江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南浔老街、民居的一个最生动的缩影。德国思想家歌德在《给泽尔托德信》中说:“在观察事物之时,我总是注意它们的发生学过程,从而得到对它们的最好的理解。”因此,研究南浔百间楼的发生学和特色,是很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百间楼始建于明代中叶,初在西南岸。在此后约两百多年中,东北岸陆续建起幢幢民居,后历经战乱,百间楼变化不少。据查考,清咸丰末年,百间楼已“存屋无几”,以后连清代建筑也不多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百间楼,则是因为沿河两侧浓郁的水乡特色和房屋的传统建筑风貌而已成为一处人文景观。2001年,百间楼民居群落作为南古镇的形象代表被印上了“国家名片”一一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水乡古镇》成套邮票之中。 百间楼这个地名的确切来历,已很难找到文字依据。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因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左右,故而得名。
  民间传说董份第五个孙子和南浔区花林乡白华楼主茅坤(明代散文家、嘉靖进士)的孙女结成姻亲,正在准备迎亲,茅家却嫌董家房子不宽敞,媒人来对董家说,茅家孙女有一百个陪嫁婢女,你家住不下的。董家说,不妨,我马上造一百间楼房,每名婢女住一间楼房。因婢女居屋,故东西朝向。此时,茅家还嫌董家房门低,又派媒人来说,茅家的嫁妆里有一对又高又大的衣橱,恐怕你董家大墙门太小,衣橱拿不进去。董家说,也不妨,我造一幢高大楼房,是六扇大墙门。据史料记载,董份的祖先是梅林人,明初迁居南浔镇。明嘉靖四十年(1561),份任吏部侍郎加工部尚书,继升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后遭举劾,被罢官回家,收族人,创义田,筑义仓,办义宅。明穆宗即位(1567),又召回份,但他不愿再去,万历二十三年(1595)病故。以此推算考证,百间楼大约在董份退归故里时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又据镇志记载,董份在南浔通津桥北堍东首有大住宅,称“大宗伯第”,前临东大街,后沿栲栳湾,东起德懋弄,西至宝善街。因此认为董份为女眷家仆建造百间楼之说,似亦可信。而董份幼年的旧居(世德堂和寿俊堂),就在南浔南西街董家弄四号、五号两个大院里。两厅堂各为楼房三间七架两厢房,面积各为二百七十一平方米。此宅第一直为董氏后裔所居,至今仍基本保留明代建筑风貌。至今四号院的大门石条门框还在,其石质是武康石,剥落石灰后呈紫色。门礅下沿基也在,原榉木大门也依然如是。这门的痕迹与五号院大门的款式一致,均具明代建筑特点。尤其是楼板每块宽约在五十厘米之上,四号院楼上的一根大梁上刻着一朵云的图案。这里的建筑应该属于晚明时期,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很节俭,建筑上讲究简朴,这些图案花饰只有晚明时期才大量出现。这两个大院一直为董份的后代居住。其中四号院一家出了一个博士、一个硕士。 百间楼那条河本是运河,通湖州和乌镇、苏州。原叫百间楼港,又称百间楼河。清董载昌《浔溪竹枝词》曾云:“分付哀丝与豪竹,夜深吹遍百间楼。”当时南浔镇上乐工大多居住在百间楼,想必夜间此处定是热闹非凡。
  张文元《南浔竹枝词》写道:“百间楼住百家人,一水清涟绕槛斜。莫怪卖花船竞泊,楼间少女尽如花。”可见,百间楼也曾是卖花船竞相停泊之地。
  董攀龙亦留下了描绘这一特殊风景的诗句:“娥娥红粉齐当牖,新到姑苏茉莉船。” 百间楼附近有一座长板桥东,桥侧有一名叫“洗粉兜”的小村。传说范蠡大夫带着西施等人渡钱塘江,沿水路向姑苏进发。路过南浔镇时,投宿在百间楼东边的一个小村里。当晚西施想着明天就要进入敌国宫里去了,即使能活着回到故乡,又有何面目去见忍辱负重的父老乡亲呢?想着,她便悄悄出门来到百间楼河边。当晚寒风萧萧,西施想来想去决心以一个村姑的面目从容死去,双手捧起河水洗掉脸上的脂粉,又把头上的插戴卸下抛了一地。此时正好侍女醒来不见西施,就告诉了范大夫。他们慌忙来到河边,见西施正自悲苦,范蠡叫侍女走开,自己就和西施在河边说了好久的话。西施终于放弃轻生的念头,天明时,又在河边洗了脸,而后进入姑苏城门。后来人们把这个村取名“洗粉兜”,现在仍沿用这个地名。
  沿百间楼河走去,那一道道高耸的封火山墙,有的形如云头,有的似观音兜式,有的是三叠式马头样式,那一道道拱形的过街券洞门,一道道木柱廊檐,一道道河岸石阶、河埠,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连同欸乃的桨声、隐约的渔歌,构成一幅幅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诗意水墨画卷。到了清末民国初,百间楼的居住者大多是中小商贾和书香门第人家,他们的店、行、栈大多设在古镇街市,而居室书斋则藏在乌瓦粉墙和深深庭院之中。这些住宅都带有一种儒家文化的色彩。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两岸民居群落临水而筑,隔河相对,有石桥相连。沿河是条长街,沿街房屋一色黑瓦覆盖,底层均有披檐,檐下的柱廊沿河,有的延伸到河埠,雨天从船上卸货非常方便。
  楼与河之间均有遮雨屋顶,它不像南方别处那种专供行人挡雨的廊或棚。它是连在楼上的建筑,与楼浑然一体,跨过街到河边,在建筑上被称为骑楼或跨街式骑楼。这种骑楼,造型别致,各具匠心,有半骑、全骑、不骑,逐间连成一体,既轻巧,又空灵,洋溢着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韵味。专家评说其特点是:“封火山墙高耸入云,过街骑楼错落有致,券洞墙门层次分明,河埠码头邻里亲近。”南浔有句俗语:“让了水面一尺地,占了上面一方天”,意蕴指南浔人造百间楼,既体现了聪明才智,也体现了谦让精神。
  百间楼的原住民大多是老年人,尽管职业不同,经济收入有异,但他们相处得那么和睦,待人接物又是那么彬彬有礼,早晨相见问声好,日落晚归点头笑,那么甜美的吴侬软语,像韵味无穷的评弹;那细声细气地攀谈闲聊,又像悦耳的琴声。有的老人一年四季健身,清晨外出练舞,傍晚结伴散步;有的老人家里还挂着一把二胡或一根短笛,闲时爱哼几段戏文,虽说上了年纪,却兴致勃勃,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把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表现得引人遐思;有的家里书画满目,墨迹飘香;有的老人爱摆弄电脑、手机,看看新闻,听听音乐,或与远在海外留学的孙子孙女发微信,网上聊天,尽享天伦之乐;还有的老人喜欢种花养鸟,在沿河廊屋顶上摆几盆花卉。一根长长的晒衣竹竿把邻里连在一起,如此和谐地消融在氤氲的江南水乡原汁原味的氛围里。
  百间楼的民居,有的三至四进,也有的是有一个天井的两进屋,倘若征得主人的同意,便可进去参观访问。只要你一推开石库墙门,眼前便豁然开朗:小巧的天井、雕花的木窗、别致的砖雕、古朴的厢房,无处不飘溢着江南水乡的灵气。石灰剥落的老墙上轻盈地垂下几缕青藤,平添了几分情趣,像是哪位老画家不经意点缀的几笔。
  百间楼河廊如诗如画,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尽管没有浮雕,也没有壁画,但你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精巧绝妙之杰作。河岸上,庭院旁,浓墨如泼绿的大树枝繁叶茂,衬着一叶剪影般空灵的廊屋,其远近、浓淡、虚实,恰到好处,那是水墨画的韵味。半扇雕窗棂子里,花影扶疏,暗香浮动,听不尽喃喃细语,那意境那情致,竟和红楼梦中的潇湘无异。每户人家门前大多有一个石阶河埠,女人在埠头浣洗,而离她只有几尺远的水面可见小船优悠游哉地摇来摇去,摇来了橹声笑语,摇碎了水中的云天……

知识出处

南裬浔曦

《南裬浔曦》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大运河南浔段(含頔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浔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联合国授予的“双遗产”的县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