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亮丽的名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裬浔曦》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6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最亮丽的名片
分类号: K295.5
页数: 92
页码: 25-116
摘要: 南浔古镇久享“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的美誉,与杭州的西湖一样,无疑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南浔古镇历代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其中许多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卓有建树,影响远播。早在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
关键词: 南浔古镇 湖丝之源 鱼米之乡 文化之邦 园林之镇

内容

南浔古镇久享“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的美誉,与杭州的西湖一样,无疑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南浔古镇历代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其中许多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卓有建树,影响远播。早在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
  宋、明、清三代,南浔籍进士41人,状元1人;宋、元、明、清时期,南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全国各地南浔籍州县官57人。许多名人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如朱国祯著有《涌幢小品》《明史概》《皇明纪传》,董斯张著有《吴兴备志》《广博物志》《七国考》,陈忱著有《水浒后传》,董说(字若雨)著有《西游补》以及大量诗集。而清代有著述问世的南浔人则达280余人之多,其中很多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著作,如“南浔三先生”之一的施国祁著有《金史详校》《金源札记》等,邢典著有《书城杂著》,杨凤苞著有《十八家晋史纂》《补正湖州诗录》,沈垚著有《新疆私议》,董蠡舟著有《三国志杂校》《补五代史汇误》《十六国史樜逸》等,董恂著有《古今医籍备考》《两宋宫闺词》《南浔蚕桑乐府》等,沈鹞著有《地道记》《台湾郑氏始末注》等,纪南星著有《痘科集腋》等。
  近现代史上,南浔古镇又出了清乾隆年间著名女词人、《再生缘》作者陈端生及“鉴湖女侠”秋瑾的挚友徐自华,近代著名书画收藏家兼鉴赏家庞莱臣,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庞青城,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参与攻打上海制造局的周柏年,近代体育教育家徐一冰,中国画学研究会创始人金城,杰出的竹刻家金西厓,女画家金章(王世襄之母),台湾著名画家、教育家金勤伯,中国炼油第一人金开英,燕京大学原校长陆志韦,北京大学原校长张龙翔,以及民国时期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庞其方,当代书画鉴定泰斗张珩,民国藏书第一人刘承干,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藏书家蒋汝藻,国学大师王文濡,古钱币收藏家张乃骥,当代著名作家、杰出诗人徐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中国船舶工程专家、两代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潘镜芙,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邱大洪,中国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卢良恕,中国昆虫生理学专家邱式邦,热能工程专家林宗虎,通信技术专家李乐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架飞机设计师徐舜寿,中国新一代女油画家张荔英,漫画家钱云鹤,军旅作曲家沈亚威,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吴宝康,叔蘋奖学金创始人顾乾麟,著名历史文化学者葛剑雄,中国早期彩色摄影家刘旭沧等知名人士,现在全国有影响的南浔籍专家、学者百余人,其中“两院”(中科院、工程院)院士8人(2人已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浔古镇在经济建设的助推下,立足传统,扎根文化,薪火相传,文化事业发展很快,更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93年5月,浙江省第一个镇级作家协会一一湖州市作协南浔分会(简称南浔镇作协)成立,首任主席王仲元,副主席陆士虎、张振荣;二任主席陆士虎,副主席沈秋伟、胡秀林、睦桂庆、柳湘武等。据初步统计,南浔镇作协至今已拥有中国作协会员1人、省作协会员8人、市作协会员20多人,还帮助南区的双林、练市等地发展市作协会员5人,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文学报》《文艺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大公报》《北京晚报》《浙江日报》《诗刊》《星星诗刊》《诗探索》《新诗界》《台湾葡萄园诗刊》《作品与争鸣》《中华散文》《星河》《上海文学》《江南》《诗江南》《西部》《东海》《西湖》《黄河诗报》《厦门文学》《浙江作家》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出版小说集10部,其中长篇小说有柳湘武的《流年如梦》、潘亚君的《大清往事》《繁华似锦浔城梦》《撒旦的恶吻》、徐国华父子的《狼顾》《乱武》等8部,长篇纪实文学有陆士虎的《江南豪门》,散文随笔集有沈秋伟的《巡更者呓语》、张振荣的《无尽的思念》《春去秋来》、章九英的《我和孩子们的故事》等16部,诗歌集有沈秋伟的《秋水南《沈秋伟诗选》、屠国平的《清晨的第一声鸟鸣》《几里外的村庄》、张蕴昭的《思绪的飘带》《宿命的掌纹》《江南水韵》等8部,文史类有睦桂庆的《南浔萍踪》《南浔民间故事》、陆剑的《南浔金家》《南浔庞家》《南浔记忆》《浔溪顾氏》等18部。多名作者荣获全国、省、市文学奖。近十年来,南浔镇文体中心就出版了《南浔画院作品选》(二册)《大爱至孝》《百景南浔》等10多部,并成立了南浔画院等业余文化组织,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南浔镇先后创办了《南浔通讯》《南浔新闻》《南浔旅游》《南浔教育》等地方小报。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南浔古镇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办“运河重镇一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南浔全国摄影大赛”,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共南浔区委宣传部、南浔古镇管委会编印了《运河重镇一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南浔》(全国摄影大展入选作品集);2015年10月,南浔古镇成立了中国报告文学、浙江省报告文学创作基地;在徐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之际,举办了“走进徐迟故里,记录美丽南浔”暨“千年古镇看南浔”采风活动,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团带着对徐迟先生最真挚的缅怀,通过实地踏访,出版了非虚构文集《最忆是南浔(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2月版)。南浔镇还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单瑾、马俊、王菊荣3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钱江、沈勇强、高兴明、黎伟敏等8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张世林、徐备荣、沈建林3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傅浩正、江新华、王巍立3人,更使这个灵秀的江南古镇抹上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南浔古镇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别具一格的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依水而筑的民居、风格独特的拱桥、蜚声海外的湖丝、巧夺天工的雕饰……犹如一幅幅古朴、淡雅、怡然的诗意水墨画。南浔也因此在众多江南古镇中一枝独秀,引世人瞩目。截至目前,南浔镇、双林镇、善琏镇已有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湖笔制作技艺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怪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的专家们察看南浔古镇后,充分肯定了南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保存的古镇遗产。他们说,如果把江南六个古镇“申遗”比作一部汽车,南浔就是这部汽车的发动机。他们一致称赞南浔古镇说:“美丽,独到!”法国国家建筑师协会名誉主席阿兰·马兰诺斯评价嘉业堂藏书楼是中国江南水乡历史文化的缩影,其价值无法估量。美国建筑学家爱博徜徉在百间楼小桥流水的风光里感喟不已:“这个地方太美了!”
  大运河南浔段一一頔塘故道 南浔古镇集天目诸山之胜,揽太湖苕溪之秀,是江南得天独厚的水乡泽国,四面皆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太湖南岸一颗璀璨而富有灵性的明珠。
  这里“河多如网织,人家尽枕河”。水是南浔的灵魂,是古镇的命脉。孕育南浔的母体是太湖水网之域。由于湖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造成了东苕溪出天目山之阳,西苕溪出天目山之阴。二溪汇合于湖州,呈扇形展开为七十二条小港,全部注入太湖。这苕溪水中分流出来的最北边的一股水,便流进了南浔。东栅外有一个“小岛”叫分水墩,原有象征南浔人文精神的文昌阁。阁顶上有颗定风珠子,江浙两省的省界就在这个中心点上划分开了。因为省界的划分是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凡太湖进水口地区都属于浙江省;至于太湖本身、太湖出水口地区及太湖出口所流经和灌溉的地区,均属于江苏省。
  七百多年前,元代著名诗人戴表元乘一叶扁舟,在一橹一橹拨着水花的声音中从湖州抵达了南浔。诗人喝酒品茗,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东离湖州夜泊南浔》这首诗:“张帆出东郊,沽酒问南浔。画屋芦花净,红堤柳树深。渔艘齐泊岸,橘树尽成林。吾道真迁阔,浮家尚越吟。”这就是当时頔塘的生动写照。如今,頔塘依然是南浔通往湖州、上海的黄金水道,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如果你沿南浔頔塘运河故道漫步,就会看到河边绿树成行,两岸骑楼、廊棚、券门、封火山墙、河埠、石库墙门比比皆是。满街房屋傍水而筑,粉墙雕窗,黛瓦深院,古朴的石板路沿水延伸,如腰带一样缠绕着廊桥水岸,与小桥流水、来往舟楫相映成景,就像旗袍之于古典美女,就像折扇之于儒雅书生。依水而居的传统水乡生活习俗依旧延续。 頔塘与中国大运河息息相通,是大运河的一条重要支线。它比一般运河价值特殊并突出之处就是有太湖塘浦溇港作为支撑,形成了一个密集型的运河网络,其独特的架构为大运河所仅见,是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的天才设想和创造,可比肩于郑国渠、都江堰。所谓塘浦溇港,南北方向(纵向)的叫“浦”,而东西方向(横向)的叫“塘”。
  頔塘最早可追溯到西晋太康年间(280一289),由吴兴太守殷康主持开凿,因两岸多长芦荻,故称荻塘,又名吴兴塘、东塘。所谓“塘”是指其两侧修通陆路,筑有堤防,防止客水入侵,又用于灌溉的运河,荻塘就是湖州至江苏平望的运河及两岸大堤。荻塘从湖州东门迎春桥经南浔至平望莺脰湖,汇入京杭大运河,全长60多千米,是江南重要的交通航道、漕运通道和水利设施。唐贞元八年(792),湖州刺史于頔动员民工大规模修缮荻塘,以“缮完堤防,疏凿畎浍,列树以表道,决水以灌田”,在塘北岸筑堤岸,供行人和车马使用,民颂其德,故名“頔塘”。頔塘前后经过历朝多次重修,其中民国十二年至十七年(1923一1928),湖州、南浔地方筹资83万元重筑堤岸,改为石砌,使塘岸“泥石交融,固粘不解”。竣工后在旧馆东侧建一碑亭,碑名《重建吴兴城东頔塘记》。其阳面刻碑文,阴面列捐资者姓名、金额及费用开支情况。 如今,中国大运河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南浔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而江南运河南浔段作为一个独立的遗产区,具体包括“一段一点”,“一段”系河道本体即頔塘故道,“一点”指运河附属遗产一一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即南浔古镇,面积1.68平方千米,大运河南浔段总面积2.18平方千米,其中遗产区0.92平方千米,缓冲区1.26平方千米。南浔“一段一点”作为运河遗产,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江南运河在古代通航时期的原始材料、框架和形态,也直观地印证了城镇与运河相伴相生、生生不息的特点,而漕运、丝业的繁荣促进了南浔的发展,使南浔成为江南水乡古镇的杰出代表。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航道拓宽改直,人们重新在南浔镇以北开凿了一段新的航道,頔塘故道才得以保留。这条故道从西栅衹园寺旧址向东穿越古镇,出东栅分水墩进入江苏省境内,约长1.6千米,是頔塘沿线至今保存最为完好、原真的一段河道。可以说頔塘故道既是南浔古镇的组成部分,也是南浔古镇连接运河文化的一条重要水道,堪称“江南运河的活化石”。
   如今,正在展开的頔塘南岸整体提升工程,将成为重振南浔雄风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近代园林集萃 南浔素称江南园林名镇,自南宋至清代镇上大小园林达二十余处。1936年的中国园林界经典著作《江南园林志》云:“南浔为吴兴巨镇,旧时有晓山园等数家,亦早圮。”南宋时期有张园、陶氏别业等园林。在近代史上,由于闻名遐迩的辑里湖丝造就的当地一大批儒商,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又开始接受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纷纷在南浔置地建宅造园,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情趣寄托于园林之中,不仅筑山挖池,植树养禽,建造楼台亭阁,还建有收藏古籍、书画、文物的书楼和藏馆,寓观景与藏书著书、吟咏唱和于一体,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其中五园(宜园、适园、刘园、东园、觉园)被行家称为巨构,国内罕见。至抗日战争前,尚有十余处。童隽先生《江南园林志》云:“南宋以来,园林之胜,首推四州,即湖、杭、苏、扬。而以湖州、杭州为尤。然湖州园林,实萃于南浔。”但南浔园林历经沧桑,大多毁于战火,如今保存完好的尚有小莲庄、颖园等,依旧能让人领略其风格之独特、构思之精巧、设计之巧妙。
  江南园林可分为城镇第宅地园林和乡村地园林。城镇第宅地园林,大多与第宅连在一起,称为住宅园林,俗称“后花园”。而乡村地园林,面积较大,景象结构多疏朗风格,多带田野情调,靠叠山、楼阁取得高视点借景,以借田野风光,也不设围墙而用小河相隔,似隔非隔,借景借情。南浔的宜园、适园、小莲庄、留园(觉园)、东园(绿绕山庄)均属于乡村地山水园林。这些园林在造园立意上别开生面,形式上疏朗大气,意境上深邃而富有哲理,使用上具兼容性,设置上具完美性,构筑上富有艺术性,个体上富有随意性。
   小莲庄 小莲庄位于鹧溪畔万古桥西,碧水环绕,园内林木森森,不沾一点俗尘,黛瓦粉墙,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味到“虽有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此园系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始建于1885年,经刘家祖孙三代四十年的苦心经营,由刘承干于1924年建成,占地二十七亩,因慕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赵松雪)所建湖州莲花庄,故得其名。对此,有刘锦藻写的《小莲庄记略》为证:“因赵松雪有莲花庄,额之曰小莲庄。” 小莲庄群体建筑由刘氏义庄、家庙、私塾和园林等部分组成。园林分外园、内园。外园以十亩荷花池为主,内园的主体是一座偌大的太湖石假山。据《江南园林志》所载,“园有西式住宅,颇为刺目。北部为义庄家亩,池之南岸,有屋曰小莲庄,人因以名园焉。”整座园林构思精妙,匠心独特,楼阁亭榭踞山依水,各处建筑分别成景。但在日寇侵华期间,园内的七十二鸳鸯楼、掩醉轩、鹤笼等建筑物尽遭破坏。1949年后,由国家拨款和地方集资,多次对该园进行维修。
  外园的西侧是碑刻长廊,由《梅花仙馆藏真》与《紫藤花馆藏帖》组成,刻石共45方,真、草、隶、篆各体皆备,书艺高妙,文采风流,刻工精细,堪称历史与艺术价值兼备的珍品。《梅花仙馆藏真》刻石14方(其中跋4方),系清代考据家、古文字学家严可均按《史记》所载,摹“琅玡台刻石拓本”铁线篆书全文(共454字),字形大小悉依真迹,由南浔丝商周昌富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秋所刻,清光绪二十年(1894)此刻石归属刘镰之子刘锦藻。而《紫藤花馆藏帖》刻石,原主是江苏省黎里镇人、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号山民)。徐氏系袁枚弟子,夫人吴琼仙亦好写诗。《紫藤花馆藏帖》系徐氏与袁枚、阮元等二十余位文人学士往来的诗文、信函,其中有日本诗人熊阪秀沐等人的手迹。有一方为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历史原型刘墉所书,题为《颜平原送刘太守序》,为行书体。刘墉真迹藏于刘镛花园,真迹上款还盖有清乾隆皇帝“御赐仙舫”印章,此乃南北史界之佳话。《紫藤花馆藏帖》编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同治十一年(1872)由南浔丝商周昌富出重金从黎里镇购得,存放在私家花园怡园内的友石厅旁。周昌富晚年时,刻石归刘锦藻。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石嵌置于小莲庄长廊壁间,吴云、张謇、刘锦藻等均作题跋。清嘉庆年间,《紫藤花馆藏帖》拓本曾流传日本,被珍藏在肥州孔圣庙中,并有日本书法家熊阪秀沐、冈部、梅谷十时顺的题识。熊阪秀沐感喟地说:“满纸龙蛇,行霏烟雾,中华文物之盛,不大可见乎!”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滨岛敦俊到南浔再度观看实物时,感叹中国文化之深厚,说这些碑石上的用刀颇有书法造诣,是世上难得之杰作。碑刻长廊旁边有一四面厅,叫“净香诗窟”。古人云:“非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唐古典》)可见刘氏家族地位的奢华。这里曾是主人邀集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净香诗窟又名升斗厅,为国内建筑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品。为何叫升斗厅呢?因内部的顶状藻饰很特别,一如“升”状,另一如“斗”状,白底深格,极为雅致,故得其名。园林专家童隽称其为“此例最佳者,当推南浔小莲庄中的净香诗窟”。陈从周教授则称誉“顶格(天花)之妙,为海内孤本”。这升斗厅四周支摘窗,轩敞明亮,月梁弯椽,曲折有致。歇山顶上的垂脊端塑有传说中的八仙。在两边的上花上塑有倒挂的蝙蝠,意在福到。
  步入净香诗窟,凭栏品茗,窗外莲池美景尽收眼底。莲池原本叫“挂瓢池”(俗称“鱼径池”),广十亩,掩映在绿柳翠竹之间,池东南岸连内园荷池,柳堤上“小莲庄”额砖坊为最早的建筑物之一。从地形上看,这挂瓢池后来成了荷花池,也真该感谢刘氏之慧眼和恩德了。这里空气纯净,花香鸟语。若是夏季,最宜消署。晴有荷香,雨有莲趣,风摇菡萏,婀娜多姿,令人心旷神怡。小莲庄园林西部有蕴含着丰富的宗祠文化内涵的刘氏家庙。家庙门前两侧各耸立着一座五楼四柱的门楼式石牌坊,均用花岗石和青石雕制而成,各高8.5米、宽5.6米,单檐歇山顶,顶部雕出筒板瓦垄,正脊两端雕龙吻饰,垂脊雕走兽。牌坊上雕刻着戏文和传统吉祥图案。正楼额坊上悬雕龙牌匾,象征皇帝至高无上权威的圣旨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其中东牌坊为积善牌坊,因当时四川、安徽等地闹饥荒,刘家曾以巨款资助过这些地方,所以当地的巡抚就启奏皇帝,准予建坊。西牌坊为贞节牌坊,是为旌表刘镛的大公子刘安澜夫人邱氏等女子恪守妇道,守节不改嫁,而准予建坊的。
  家庙前八字影壁,高6.62米、宽11.96米,水磨方砖吊角贴面,花岗石须弥座,小瓦清水花脊,中塑三星高照,砖斗饰檐,檐下置清砖制斗拱二十朵。从整体看,照壁(又称照墙)造型简洁明快,精致细腻。因刘氏是官宦人家,其中刘锦藻是两榜进士,拜头品顶戴内阁学士,故按清廷的规定,家庙门前有两块旗杆石,一对阳雕的花纹抱鼓石。还有一对蹲坐的石狮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其中一头面目慈祥,怀抱幼狮,憨态可掬,另一头却面目严峻。据说,这对石狮子所表达的就是刘氏的家训一一严父慈母。传说刘氏建家庙时,因照壁外的土地不属刘家,任你出天高的价,对方就是不卖,由于开不出大门,祭祖时只能从家庙甬道进出。家庙为两庑形制,共四进,恢宏高大,气宇轩昂。第一、二进为门厅、桥厅,均宽三间,梁架为抬梁式。第三进是高大的祭堂,面宽三间,硬山造,抬梁式梁架结构,廊上施翻轩两卷。正厅内原悬挂清宣统皇帝所赐“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正厅始祖居中(至刘镛止),左为昭位,右边穆位,供奉刘家列祖列宗灵牌。刘氏家族每年春秋两季祭祀。通礼,凡刘氏弟子及冠以上者和家属均参加;家礼,凡男十岁以上者皆得参加。刘氏家庙蕴含着丰厚的宗祠文化内涵,清逊位皇帝溥仪御赐的九龙金匾高挂在祭厅,李鸿章、左宗棠、盛宣怀、陆润庠、吴昌硕、徐世昌、张謇、郑孝胥等名流题赠的对联、楹联,更是把刘家的面子攒得足足的。刘氏家庙作为小莲庄整体功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制、工艺充分体现了刘家的地位、财力与传统宗族观念,也使人品味到望族世家文人雅士的境界和涵养。当代著名散文家黄裳将其与《红楼梦》里的贾氏祠堂相提并论,足见其规模在江南罕见。 家庙之西是义庄三楹,前为平房,后为楼房。庭院中植丹桂两株,故又名桂花厅。后厅是忠孝祠,原供奉刘氏十世祖宗侍郎忠公刘外汉弼遗像。义庄楼室明亮,中有庭院,曾是刘氏子孙读书的书塾。桂花厅,过去是刘氏家族的慈善机构,现为叔蘋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由得奖学生、国务院原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题写馆名。再西面为后园,可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 “承先睦族”九龙金匾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就是当年刘氏家庙开大门未果后,刘氏每年祭祀时的通道。两旁古樟参天,显得分外幽深。 家庙正厅两侧各有东、西厢房和偏房,厢房面阔三开间,系祭祀后休息之处。两旁单独设门成院。第四进为馨德堂,楼厅三楹,歇山顶,飞檐翘角,上下四周均有回廊,人称“走马楼”,采用两层楼板,若人在楼上走动,楼下毫无震感。此楼是供刘氏有地位者祭祀后休憩之处。馨德堂楼下底层的外檐装饰极其精美,落地长窗用“大富贵”“宜子孙”“花好、月圆、人寿”“君宜高官”等古篆字装饰,半墙上的花格窗棂是用硬木雕出纤细曲折的钟、鼎、钱币等器皿图案以及“长寿”“保我子孙等古篆文字装饰,并用卵石铺就室外地面,环境洁静、雅致。而私塾原位于家庙之西北角,刘氏甬道旁,约850多平方米,一埭是平房,另两埭是四开间的楼房,砖木结构,中西合璧,为刘氏家族子女的读书处。 沿东升阁穿过芭蕉厅是一朱色曲廊。两边栽丹桂、琼花等珍贵花木,四季常青。尽头有一小榭,造型别致,构筑精美,凹字结构,形如画舫,名“退修小榭”。厅后有暗廊,与西侧曲廊相连,有柳暗花明之意趣,又避免厅内受行人之扰。这退修小榭正如明《园冶》所言:“释名云榭者,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宜随态。”退修小榭其实是一种傍水而筑的水榭,形体与水面协调,凭栏观景,赏心悦目。东侧五曲石桥拱卧,紫藤垂挂,碧水缭绕,实为景意兼备之佳作。池南还有一小亭,尖顶为白铁皮制作。每当雨天,雨点滴落,叮咚声起,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节拍和韵律,余音悠扬,故名“听雨亭”。因为都采用冷色调,灰瓦白墙,与荷花碧水、红花绿树和谐融化,显得十分淡雅、素洁。东面曲廊与小榭相连,廊中建有园亭和亭桥,廊引入随,径沿池转,面面生景,处处有情。
  小莲庄内园位于东南角,主体是一座偌大的太湖石假山,北面围墙与外园相隔。山脉清晰,峰峦起伏,玲珑剔透,浑然天成。东坡栽松,西坡植枫。若是秋季到了,青松苍翠,秋枫红醉,点缀出满园秋容,像绚烂后淡泊的宋词,当是绝佳景色。据说这是仿照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取景。
  山前卧一掩醉轩,轩前有一块名曰“飞鹰出巢”的奇石。山间有三重崎岖小路,盘旋曲折,并有洞穴可穿,悬崖间有一石桥飞架。山巅小亭,山下碧水清涟,翠山倒影,曲沿相连,宛如一帧意境悠远的山水横披。池水架小桥两座,极富雅趣。内园的亭桥与外园荷池相连,围墙廊壁上有漏窗数处,西侧以浮雕般太湖石垒砌,使内外交界处似隔非隔,浑然天成,飘逸出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适园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象”之一张石铭在南浔鹧鸪溪畔补船村原董说读书隐居处丰草庵、黄叶台旧址,拓地二十余亩,建造了南浔五巨构之一的园林,取名“适园”。郑孝胥《适园记》云:“张子取‘季鹰适志’之语曰适园。”意指他不愿做官,而宁愿要适合自己的心态和性情,以适其志。
  陈其采在《吴兴导游》一书中写道:“外园石山之堆砌,尤极玲珑精致,回廊壁间,砌有历代名贤手迹碑刻甚多;内园有四面厅,厅前奇石数方,颇是古雅。又有玉兰树两枝,为镇上最巨者。再进有一土山,结构自然,无雕凿痕,海棠篁桂,杂植其间,登眺四方,洞庭七十二峰,隐约可见。”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侵华日军占领南浔时适园被焚毁,成为废园。园内太湖石假山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运抵杭州作园林点缀,仅存长生塔一座。适园遗址现辟为儿童公园。
   宜园 宜园是江南名园,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正如清代诗人朱疆村在《宜园题词》中写道:“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景与兴会,情与宜园旧照时适,无乎不宜,则名之曰宜园也亦宜。”然而,宜园在抗日战争初期就惨遭破坏,至今只留下半亩空荡荡的荷池。不久前,笔者陪同南京园林专家现场踏访,想起宜园正在规划修复之中,那幽幽的荷香就飘过来了。
  宜园前临南浔镇东大街,后接洗粉兜,西与东园(又名绿绕山庄)仅一墙之隔,是南“四象”之一庞家于民国七年(1918)在光禄庞公祠西首原“鹿门旧德”基础上扩建的,占地约二十亩。
  宜园沿街大门是粉墙黛瓦的两扇大墙门,上有砖刻隶书“宜园”二字。园林分两部分,前部分是楼馆亭台,后部分为一长方形的荷花池。进门后漫步在长廊上,可见很多石刻碑帖镶嵌在廊壁间,其中有况周颐撰文、郑孝胥书写的《宜园记》及赵孟頫书写的《湖州妙严寺记》等石碑。然后进入鹿门别墅,上有砖刻“鹿门旧德”四字,出自汉末隐士庞德公之典故。一架紫藤引入外园,沿绾春廊向北达绮霞仙馆,馆前花坛的牡丹朵大绮丽,春意盎然。东有“鹤守仙”,养一黑颈素羽的丹顶鹤,见人引颈顾盼。稍北有一蝌蚪形的小潭,上架三曲石桥,桥面有轩,取唐代诗人司空表圣《诗品》“画桥碧阴”之意,故名“碧阴轩”。沿池太湖石假山堆叠,轩外有亭,取古诗“夕阳迎素月”之意,故名“夕佳亭”。此地遍植红梅,正好道出了宋代林通“梅妻鹤子”之意境。
  东行至竞秀草堂,庭前山茶婀娜,月季芬芳,石笋林立,小竹成丛,老树扶疏,芳草绿茵。小鸟婉啼,清脆悦耳,颇有寂寞园林空好看之感。堂后植丹桂,沿廓转入松竹小径,有形如狮子的太湖石,或蹲或立,或喜或怒,惟妙惟肖,引人遐想。竞秀草堂后还有紫藤蔓延,下有水禽戏水,并有孔雀一对。
  到了笋香里,又是别一番景象:奇峰突兀而起,上有凝翠阁。若在阁楼上凭栏北眺,太湖诸峰隐约可见。奇峰下有洞穴,称为“绉云窠”。池上有一座九曲石桥,令人称奇。民间传说封建帝制时代,只有皇宫御花园可建造九曲石桥,因庞氏捐银赈灾有功,受清帝恩赐,故有此桥。但细想就发现此话荒谬。宜园建于辛亥革命以后,理应不受此禁。由此可见,主要原因还是庞家受维新思潮影响,所以观念不拘一格。据说宜园还有黛瓦青砖砌成的九曲龙墙。大概这九曲龙墙与九曲石桥也是“异曲同工,脉络相通”吧。据南浔老人回忆,庞家的九曲石桥,朱红栏杆,上覆白铁雨篷,形似小亭。驻足桥上,可俯视闪闪银鳞戏水,故有小亭曰“鱼戏亭”。
   颖园 颖园是南浔俗称“八牛”之一清代陈熊的住宅花园,位于皇御河畔,占地11.07亩。它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经十三年经营,于光绪元年(1875)落成。颖园还以各种雕刻见长,有砖雕、石雕、木雕等,仿佛一座小型雕刻艺术馆。玉香阁北侧那座太湖石垒砌的假山上有一梅石亭,亭柱和坎墙由青石筑成,稳重端庄,朴实无华。亭子中间耸立着一块梅石碑,碑高136厘米、宽79厘米,碑上有一梅石图,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王礼(1813一1879)的晚年力作。王礼,字秋言,号秋道人,为晚清著名书画家。该图构思独特,意境深远,刀法苍劲,是石雕之上品。图上落款为“拟汉阳太守孙雪居士笔法,乙亥立秋前三日白焦研王礼作”。孙雪居士(1533一1611),字克弘,为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华亭书画家。此亭此碑,采用了园林对景的手法,方亭坎墙上刻凤穿牡丹、连枝葫芦等吉祥图案之浮雕。 颖园内参天的古木,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广玉兰、香樟及紫藤等。春有茶花、绣球花,还有那一串串紫藤花,好看极了;夏有洁白如雪的广玉兰;秋有丹桂飘香;冬有傲霜斗雪的蜡梅。每当夜晚,数百成千只野八哥飞回来了,栖息在两株有百余年树龄的广玉兰树上。霎时,晚风和着婉转的鸟鸣,这是一曲多么优美的自然音乐啊!颖园可谓四季花香,鸟语不绝。楼、亭、阁、榭沿池而筑,太湖石假山堆垒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可拾级登临。赏月楼在池面一侧,楼边有一排紫红木的玻璃长窗,画梁雕柱,古色古香;另一幢乌瓦粉墙,名曰“养心榭”,过去是陈氏吟诗作画、弈棋抚琴之所。临池一面内置花纹木雕扶栏,外设一排落地玻璃长窗。长窗的束腰板是黄杨木,上面雕刻有《西厢记》戏文图案,线条细腻,人物逼真,造型生动,乃黄杨木雕之精品。榭内西侧一对长门窗,裙板由红木制作,束腰板上刻名人诗词,裙板皆为木雕山水图案。其中一幅《耕织图》构图别致,刀法精湛,让人体悟到园主的匠心所在。回想当年,陈熙元之子陈诗曾与诗友在此成立“江村吟社”,吟诗作画,抚琴弈棋,别有一番情趣。池畔还有一幢砖木结构的建筑玉香阁,若登楼小坐,可饱览园中景色。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水乡南浔》一文中誉其:“倒影清澈,极紧凑多姿。”真是点睛之笔,相当贴切。
   东园 东园,又名绿绕山庄,坐落于南浔镇东大街尊德堂宅第后,明嘉靖初年(1522)张氏修筑的原“东墅”旧址,是南浔“四象”之一张家的私人花园,已废。据《南浔镇志》所言,“在东栅吊桥外,光绪中张宝善筑(即张颂贤之次子,张颂贤逝世十年后,张家两房析产,此处归张宝善),与庞氏宜园只隔一垣,筑小桥以通河水,浚芳塘以种菱荷,有阁临水,题曰绿绕山庄。”东园分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长廊曲折,假山玲珑,花木扶疏,楼台精致,可谓移步换景,美轮美奂。外园的主体是一个荷花池,沿池四周用太湖石堆砌,剔透空灵。池中有一座六角攒尖的湖心亭,由一座三曲石桥与堤岸相连,桥两侧置铸铁扶栏。园内筑有多个钓鱼台,南侧有一座临水而筑的两层楼阁,楼前设崇台,周围是石雕护栏,奇石群峰,古樟为屏,花影入帘,绿荫萦绕,名为“绿绕山庄”。 沿廊进一月洞门,有崇台面湖,额名“绿净山庄”。入夏,满湖红裳翠盖,绰约窥奁,间有白荷亭亭玉立,故南浔名人周柏年有“万朵红莲初白莲”之诗句。冬天碧波涟漪,晶莹清澈,令人品味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画意。莲湖之东,翠竹摇曳,结一茅亭,称为“可亭”。稍前是退修庵,但门常关闭。有水阁称为“自在香室”。当年依依垂柳下静泊着小舟,若登舟可达北岸。 东园南端有一幢欧式建筑,楼高两层,楼前设走廊,为罗马拱券,与园构成对景。园内还辟有小溪,溪上架有小石拱桥,绿水晶莹,穿过小桥流入荷池。园北翠竹丛生,有小河与外相隔,酷似围墙。
   过亭后,长堤如带,柳荫连绵。堤尽头有一小屋如舟,称为“闹红舫”,沿西墙是“半画阁重楼”,这是近代著名书画鉴藏家庞莱臣的藏书处。两端叠砌太湖石假山,可拾级登楼,楼中斗室突出于外,在“快雪时晴”时更为绝妙胜景。楼之东,绕出绿净山庄,有斗室曰“延秋”,西面是绮霞仙馆,楼曰“枕山”。
   留园 留园系南浔“四象”之一刘镛三子刘安泩(号梯青)于清光绪季年(1877)所筑,拓地二十余亩,池沼亭台,所宜咸有。因刘“有述袭为园之志,抱守存故迹之心”,沿承三百年前“小桃源”之意,故取名“留园”,也取“留”与“刘”同音。
  留园原本是元代华宏纲在花园弄所筑的“小桃源”。清道光十五年(1835)前后,成了董尚书后裔董绍闻的家花园,园中有一怪石,称为“明月峰”,另建有画楼,称为“南楼”,诗人董恂的《南浔十景词》中的“南楼春晓”,即为此景点。清代纪磊《浔溪杂咏》:“旧时子姓几人存,南楼春晓欲断魂。却怪道旁行路客,往来还是说花园。”明代崇祯八年(1635)前后,复社遗老庄允城自江苏吴江陆家港迁此,筑有“百尺楼”。庄允城之子庄廷鑨,聘请文人墨客,编著《明史辑略》,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冬发行,是当时第一部明代全史。可是,不到三年时间,在康熙二年(1663)发生了清代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百尺楼也被拆除。那场由《明史辑略》一书引发的血雨腥风的文字狱,使这里抹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但刘梯青却用逆向思维来观察,买下了这块土地,并建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由南、北、中三部分组成,称为“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当时顾壤地褊小,不足以供布置,乃隔河对岸拓地二十余亩,培土叠石,凿地蓄水,以两大荷池为主景,园内充满田野之趣,周设围墙。园内绿木翠竹,曲径蜿蜒,小畦错落,且有石可倚,有亭可登。有楼虽不过百尺,亦可凭栏远眺。桃源不啻也,小桃源乎哉!民国四年(1915)陆树藩(湖州藏书家陆心源之子)有《留园记》记述:“浔南花园弄,有地一区,考之镇志,即小桃源故址。元至正年间,承事郎华宏纲之园也,花园弄之名殆即因地而传。明季为庄允城所居,允城之子廷=,曾建百尺楼于此,今又将三百年矣。昔日池馆花木之胜,貌不可睹……乙巳之冬,为镇人刘梯青观察,从钱氏购得是地……乃筑宅于其中,三年而告成,即所谓崇德堂、抱悫庵、清醒书屋是也。”“春之日,惠风和畅,花明木茂,好鸟时鸣。及至夏季,池中荷花盛开,红白相间,妙香扑鼻。秋则筱烟蕉露,爽气迎人。冬日风雪之中,篱落横枝,梅能索笑。四时乐赏于此,俱具有清明幽雅之娱,无繁华绮丽之习。诚是为知者道,不屑与俗人言也。”
  1924年,刘梯青将留园之北侧赠给其外甥徐麟石,此部分改称“觉园”,也叫“徐氏花园”。20世纪3年代,侵华日军占领南浔时,留园大多被焚毁,几乎成为废园。20世纪50年代以后,留园遗址曾先后被作为农场、工厂、学校,现尚存两个空荡荡的荷池。
   笺园 清光绪十七年(1891),南浔“八牛”之一邱炳华在东栅下塘皇御河口建花园洋房,名为“笺园”。邱炳华(字冰壶),是南浔邱家开创者邱仙槎的儿子,人称“邱老五”。当时在三板桥仓潭边有一水阁,并有停泊汽艇的船库,三幢洋房和园林就建在皇御河附近,还有发电房、网球场、草坪,颇为时尚。园中有荷花池、果园、假山。植迎春、牡丹、桂花、玉兰、海棠,意在“玉堂春富贵”;植桃树、李树,称之“桃李芬芳”。由于历史原因,邱家洋房等建筑大部分已拆除,只留下四、五进楼厅,而笺园早已荡然无存。
   金家宅园 金家是南浔“八牛”之一,开创者金桐在上海业丝致富以后,在南浔镇西栅建造宅第,名“承德堂”,但不幸毁于战火。金桐之长子金焘继承父业,不仅在上海阜安里开设金嘉记丝经行,又开设典当,经营房地产,扩大了家业,当地人称“小金山”。后来的金家宅园在南浔东大街德懋弄右首,最早原本是清乾嘉年间的著名藏书家刘桐的眠琴山馆藏书处。金焘购买之后,在宅内建有庭园,另立堂名为“承德堂”。
   崔氏桃园 清光绪中叶创建的崔氏桃园,位于南浔镇南栅,已废。陈其采《吴兴导游》云:“桃园,在南浔镇南栅虹阳兜内,为崔振声所辟。园西面临水,筑桥以通,园内满植桃树。中有鱼池,水清见底。池周遍植杨柳,春三月桃花怒放之际,游人颇多。”
  半亩园 半亩园原在南浔镇南栅白鹇兜,由陈可升之祖上所筑,已废。有宴赏牡丹诗:“观鱼旧榭散寒烟,门墙遗址寻无迹。”
  且住园 南浔名门后裔董汉策之孙董熜所筑的且住园,已废。原在南浔镇南栅陶家弄南,中有且住轩。屋前植梅桃,杂以蜀葵、蔷薇、木香,缘墙皆蓬麻。董炎《且住园》云:“僻性爱秋山,愧无登顿日。舍北结园亭,聊以求自适。
  种竹千万竿,萧然见清逸。”
  阜园 阜园位于南浔镇马家港,已废。原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同里俞云楼所筑。堂之东有楼,与先垄近,曰“佳望”。旁莳花竹以为娱,至则必登楼远眺。楼前曰“听香阁”,循廊而北转东,有堂焉。向前俯清池,荷藻纷植。池之西南有亭,东向由诗庐而过醉月亭,曰“承志堂”。张鉴有《墨溪俞氏阜园记》。 另有董汉策建的窥园、清光绪初陈氏建憩园,以及半亩园(南浔镇西栅丰年桥堍,光绪年间建),均已废。 综观南浔的园林,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大多分为外园、内园两部分。其中一为景绕荷池,一为景绕假山。造园主善于运用“远近山水、咫尺千里”的画理,以“移天缩地”的手法,将诗情画意注入园林。这些园林浓缩了自然界的山水美景,徜徉其中也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如适园的内园和外园融为一体,云墙起伏,曲径长廊,山石重叠,各种图景有形或写意地构成了一幅幅优雅、精巧的中国山水墨韵图,耐人寻味。宜园的南北部楼亭阁榭布局曲折,北半部则荷池意境开阔,集江南园林布景之精华;内园借自然风光得田园野趣,景景相连,疏密有致,情景交融,飘溢着天地之灵性。小莲庄有山有水,峰回路转,不显局促,各有章法,使人移步换景,赏心悦目,进入“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之境界。忽而异峰突起,耸青叠翠;忽而曲径通幽,林荫掩映;忽而山路环绕,左盘右旋,极尽天然之趣;眼看山穷水尽,转过一角,忽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整座园林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不禁令人赞叹、叫绝! 南浔的园林,其代表作不仅在规模上恢宏大气,而且传承了江南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但在立意、构思、形式上别开生面,境界悠远。如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在南浔通津桥北堍东首“大宗伯第”的住宅内,原来建有一座后花园,园中有“爱莲池”,环池阁有“爱莲居”,还有一小溪通栲栳湾,原称“藕河头”,俗称“后河头”。夏日阁内赏荷,别有雅趣。各有特色的楼台亭阁沿池而筑,体现了以荷花为主题的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积淀与特色。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说:“南浔园林自具特征,大园绕水,汪洋数项,芙蕖万项,或无外墙,环水障之,别具一格。小莲庄为今存之佳例。”经过刘家祖孙三代四十年的苦心经营,造就了小莲庄极其鲜明的园林文化艺术特色。在小莲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间传统的文化和园林理念,以及中西文化内涵和形式在碰撞中的磨合和融化。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荷花池及周围的美景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像一幅幅诗意的水墨画,虚虚实实,变化无穷。而让你体味不尽的更是无所不在的那种浓郁的文化艺术的氛围。 南浔的园林,引进了西洋的不少建筑材料和风格,中西文化巧妙结合,可谓自成体系,既沿袭了中国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的新潮。如颖园的假山旁有一座两层的玉香阁,屋顶采用中式古建筑的歇山顶,置有空花平脊和垂脊,四边飞檐翘角,而阁的立面墙上则设置了欧式大玻璃拱形门窗。又如小莲庄原七十二鸳鸯楼至鹧鸪溪畔,一座高约4.6米的欧式砖牌楼赫然耸立,门额由郑孝胥书写“小莲庄”三字,以灰砖为主体,红砖线脚点缀其间,拱券门洞上的红砖券脸尤为醒目。这座砖牌楼虽无繁复的砖雕图案,但尺度合宜、线脚丰富,体现了近代欧式建筑简约的特性。诚如法国国家建筑师协会名誉主席阿兰·马兰诺斯所言:“我已经三次到南浔了。如果不是对南浔情有独钟,就不会来三次了。每一次来南浔都有不同的感受。我特别惊奇,特别喜欢小莲庄,在小莲庄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南浔的园林,倘若论其构思精巧,还属建于光绪年间的宜园。清代词人朱疆村云:“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气,冬宜晴雪。”园主庞元济,又名庞莱臣(虚斋),是清末民国初最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之一,故宜园自饶画趣,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之上选。这说明园林本身就是集建筑与文学艺术于一体的凝固的音乐,是园主内心感情的抒发。由园林的文化品位也可以看出造园人的文化修养之深厚。可惜宜园如今只剩下一片遗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半塘残荷,冷水白云。几块湖石带着凄婉的故事孤独地在湖心岛上的乱草杂树丛中守望。徜徉在这废园中,倒也有几分情趣。令人欣喜的是庞家的宜园和张家的东园(又名绿绕山庄)已列入南浔古镇修复规划之中,不久就可重现昔日的风采。
   江南豪门宅第 南浔是园林名镇,名门宅第一般都依水而筑,呈现出一派江南厅堂建筑的风格。据初步统计,在南浔南北市河和东西运河两侧,就有豪门大宅数十家。这些宅第大多是前厅后堂,有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不等,这与各家主人的地位、身份和财富相匹配。厅堂布局形制一般从大门起沿中心轴线依次排列,有的厅以所用材料来命名,称为楠木厅、柏木厅等;有的以其周围设置或所栽花木来命名,称为桂花厅、芭蕉厅、牡丹厅等。大型的宅第则有两三条平行的轴线,厅堂楼厢则分别依次排列,而住房以祖堂居中按长幼主仆依次居住。而厅堂楼厢与天井连接,组成一体。这些宅第最讲究的就是门面,一般由立面墙体、宅前路面、石阶河埠等三部分组成,大多为石库门,且有砖雕等装饰,古朴淡雅。到了近代,随着“西风东渐”,南浔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成为洋化的中式景观。 据叶美芬教授的《南浔古镇史料研究》一书所述,南宋时影响最大的为土地堂附近的华氏府第。此宅第为曾任兵部尚书的华初成的儿子、江州参军华文胜退归故里后建造。华家所在地原名南林七巷,华府建成后改名华家兜。华家好施与,曾捐资建报国寺钟楼、佛阁,华文胜还出资在弄口建通利桥,“居民德之,因名华家桥”,桥东西两弄名华家弄。如今,华氏府第已几度改建易姓,但华家桥、华家弄仍在。
   元代,南浔镇北有君子轩,为赵孟頫夫人管仲姬之姐夫姚氏居处,镇西栅外朱鸣村有褚氏小瀛洲、松月轩,浔南有潘公颖的潘隐君草堂,镇南栅外善田湾有提举张士谅的思贤斋,以及宣义郎华振道建于镇北彩虹桥的晓山园等。这些住宅大多与园林连成一体,但至今已难觅其踪迹。 明代,刑部员外郎纪濂建水部第于纪家坝,礼部尚书董份建大宗伯第与泌园于东大街,工部都水司郎中华士尊建水部第于洗粉兜,首辅大臣朱国祯建少师第清美堂(书房名淡竹山房,又尝构木为亭,六角如石幢,可择地而移,忽如涌出,因名涌幢)于马家港,顾提举建大宅门于大桥堍,董氏建世德堂和寿俊堂于董家弄。此外,马家港还有寓贤黄周星的夏为堂,新开河有学者董斯张的高晖堂、漆镜堂,都是精致典雅、名噪一时的建筑。可惜由于历史上战乱频仍,这些古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清代前期,董份的后裔拥有名宅最多,其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三处:一是通津桥堍的大宗伯第,内有元览居、乍浣居、益斋、古香斋等建筑,皆为董张石铭旧居鸟瞰图氏后裔读书处;二是镇东栅陈家坟北侧莲溪草堂,草堂西有九宜楼、薇林书屋,东有青霞楼,亦皆为董氏后裔读书处;三是镇东栅下塘,原有白雪斋,后来董份玄孙董汉策在其内及旁边建造影山楼、渭云堂、巢轩、容厂等建筑。东大街还有工部侍郎范璨的九老第,由于范璨在乾隆南巡时迎驾有功,屡蒙优渥,位于九老,故居屋名九老第。范璨又在皇御河建乐志堂。此外,还有文人董湛思的世思堂,遗屋售予淮徐道潘尚智,潘以侵欠河努,家产籍没入官,此屋后曾改为通判行署。这些古宅第之所以名重一时,主要是依托屋主的名望。然而,除董份幼年故居(世德堂与寿俊堂)外,其余均已被毁或被拆建,留下的只是历史的记忆碎片。因此,至今保存下来的张石铭旧居、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金绍城故居、两庞(莱臣与青城)旧宅、刘承干别墅等豪门宅第就更加彰显珍贵。张石铭旧居,又称懿德堂。整座建筑群布置在三条中轴线上,结构以南北或前后两种方式划分。南侧原为明末清初董说的旧宅,张石铭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1899一1905)向董氏后人购得,遂与北侧原南浔“四象”之一顾氏旧宅一起改建,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楼上楼下共有房间244间。 进入大门,抬头可见门楼额坊上吴昌硕题写的“世德作求”匾额,进门处称为门厅(轿厅),厅后天井两旁粉墙上嵌有四块青石浮雕,上刻福禄寿三星与八仙人物图案,墙下石裙板上刻有暗八仙及灵芝、如意结图案,就连下水道的盖头也雕着象征吉祥的石榴花。正厅上悬清末状元张謇书“懿德堂”匾额。正中上方檩子饰有一幅意喻“步步高升”“平生三级”的花瓶插戟镏金图案的包袱锦,金光熠熠,光彩如初。这“懿德堂”的由来,说的是张石铭因幼年丧父,家中大小事务全由母亲操持,为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和孝心,遵循古训“女子多德曰懿”,故而得名。抱柱联为郑孝胥所写:“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 花厅的陈设与主人的身份、修养、爱好有关。正中悬挂着“以适其志”匾额(仿制品),为康有为所书,出自张翰(字季鹰,江苏松江人,西晋文学家,齐王执政时任大司马)“人生遗得适志”之意。其时皇叔争权,祸难不断,史称“八王之乱”。张翰预见齐王将败,推托思莼羹、鲈鱼烩,即回故土。不久,齐王被杀。张石铭甲午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张石铭便聚集古书,收藏碑刻,养心修志,取适于己。张石铭的这段经历与张翰有点相似,故康有为所书“以适其志”是有所指的。抱柱联是“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则体现了主人经邦、济世、治家的准则。花厅、书斋的木雕可谓张氏旧居所有木雕之精华所在。谁说这里只是僵硬的木雕呢?这里分明洋溢着生命的激情。长窗裙板上刻“花卉博古”“四时风情”等图案,长短窗的腰板上刻《西厢记》和《乐工图》,从张生游殿开始,到十里长亭送别,从郑氏堂上考红娘,到张生月下跳粉墙,笙歌曼舞,短笛横吹,琴声悠扬,余音缭绕……仔细品读,犹如翻阅着一部部古典杰作。 让人们惊奇不已的是南侧的第四、第五进,可窥见大西洋的海风开始吹入东方传统的封火山墙内的“国粹”人家。初看已全盘欧化,其实仍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其中西洋舞厅是最令人惊叹的部分。这西洋舞厅由于受到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折中主义思潮的影响,立面以巴洛克建筑为主体,上置有极其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牛眼窗,而檐部和券形门窗又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式。门窗外为两个八角形的多立克柱子,柱头部分模仿科林斯柱式,而外部门楼由罗马券柱式构成。楼上阳台出挑大门,形成一个弧形的华盖式门楼。
  阳台上采用了法国路易斯时期的铁花扶栏。其中墙面浮雕图案综合欧式忍冬草叶和中国葡萄叶、牡丹花作装饰。墙体和柱头还饰有许多中国传统的花卉图案,连舞厅地面的彩色瓷砖也从法国进口,墙面屋顶均用红砖砌成,这说明它在中国文人追求的清雅和抽象中又融进了一种18世纪西欧巴洛克的世俗和浪漫。 西洋舞厅的对面,是一座呈“凹”字形的建筑物,名“韫辉斋”(引用张石铭之孙张葱玉在上海寓所专门用于珍藏古籍书画的书房之称),现辟为张氏家族(南号)史迹陈列馆。该馆共分五个部分,即先人基业、收藏巨子张石铭、金融与收藏双栖明星张芹伯、近代古钱收藏大家张叔驯、书画鉴定大师张葱玉。通过照片、实物、模型和高科技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地述说了张氏家族的创业历程,以及一门三代四位收藏家的传奇故事。
  而西洋舞厅、韫辉斋的旁边,又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一一账房,坐北面南,周围筑有马头式封火山墙,屋面施小青瓦,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账房会客室的地面上铺设着八边形中式素砖,中间嵌四边形法式红色地砖。账房内地则铺设进口釉面花纹地砖,质地厚实,色泽淡雅,图案优美,防滑耐用。更奇怪的是账房内东侧墙面夹层设置了一个秘密金库。账房外的走廊上玻璃两面纹路不一,从内向外看一清二楚,而从外向内看却一片模糊。抑或这也是一道防盗之门吧。1999年秋,我国名古建筑家阮仪三教授陪同法国建筑家齐哈教授参观此宅,宾客们对法国西洋楼,特别是后园两个天井的红砖雕饰的门头,还有孤悬一墙角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代的铜花栏杆、阳台大为惊叹,说这完全是法国图卢兹式的古典传统花纹,在中国的江南小镇上再现,真是奇迹。难怪人们到此会发出惊叹一一这哪里是南浔,简直如同当年上海的法租界,而法租界的洋房却未必能如此幽静和雅致。
  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位于南浔占镇东大街东吊桥东侧,前临东大街,后至张家东园(又名绿绕山庄),为典型的晚清江南多进式建筑,四周建有高低错落的封火山墙,组成灵动起伏的宅第天际线,很有气势,很有特色。
   大门简朴无华,没有任何装饰,只在门额上刻有民国老人陈立夫手书的五个大字“张静江故居”。黑色的大字镶嵌在花岗岩条石上,颇为醒目。
  进门后是轿厅,有一段石板过道。正厅上挂着张謇题写的“尊德堂”堂匾。灯笼高挂,将气氛点缀得格外古朴、肃穆。张謇虽是清末状元,但和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父亲张宝善志同道合,都是晚清实业家,推动过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然而,这堂匾的“德”字缺了一横,何故?有人说,这在古代书法界是可以变通的。但南浔老人说,张謇和宅主向世人昭示:尊德、积德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完美的时候。寓意可谓深矣,这正是不完美中的最完美!中堂之画是著名画家吴昌硕在张静江之父张宝善六十大寿时所画赠的,画面上高耸的石头象征南山,天竺结子,硕果累累,意在恭贺张宝善“寿比南山、子孙满堂”。
   两侧是孙中山的手书对联,墨迹气魄宏伟,对仗工整:“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此联的由来有着一段历史掌故。
  1923年,为革命活动筹措经费而辛苦奔波的张静江因骨痛病增剧,有时痛得在床上打滚。夫人朱逸民一边请医生治病,一边四处打听新的疗法。
  孙中山闻知后,特推荐留德名医李其芳为其电疗,劝张静江安心养病,还特地写信说:“如能于一两月内痊愈,请兄与李君一起来粤。至于医金药费由此间承担,兄不必再给也。”孙中山还说:“俾贵体恢复常态而再出为国尽力,这岂止是一人之事,实为吾党之大幸也。”并手书此联,让人送到张府。
  可见张静江在孙中山心目中乃何等地位!观此联,下联中“四十州”即四十郡,《晋书·地理志》谓秦始皇初统一时,分全国三十六郡,后南取百越,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共四十郡。但自清代以来,多数学者都说秦末有四十余郡。下联的“四十”与上联的“三千”均表示多数。“一剑霜寒”,指剑刃锋利,青莹若霜雪,令人胆寒。这亮剑与豪侠连在一起,正好切合张静江的处世为人,可谓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此联落款是“张静江二兄雅正”。
  因为张静江排行老二,当地人称“二先生”。称他为兄长不是年龄比他小,而是尊重他。这副对联既体现了孙中山对张静江的赞许,也表达了孙中山当时想早日统一全国的心愿。
  两边的抱柱联是“世上几百年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据说此联是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请翁同龢题写的,并恭恭敬敬地贴在正厅的柱上,作为张家的座右铭。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积德,二是读书。这“读书”“积德”四字,既反映了张氏望族具有儒商的人文品性,也可以说涵盖了南浔乃至江南的商贾名流、文人学士的心智探求和理性嬗变的过程。至于读好书做什么,张静江及其祖上与翁同龢肯定有不同的人生追求。
  另一副抱柱联,是时任民国政府主席谭延闿书赠张弁群的。上联是“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下联是“懿文硕学当百世之宗”。上联的“立德践行”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要讲道德,并作为“四科”之首。对于“四科”,各个朝代有各个不同的解释。孔子门徒的四科,即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下联的“懿文硕学”是指人要有德行,有学问,乃是一个家族追求的最高境界。
  张家到底有多少财富?只要走进张静江故居,就可以从故园深院中找到答案。这宅第是他祖父在晚清同治初年所建,为中西合璧建筑。大厅恢宏明亮,轩廊两端分别连接东、西轴线上的建筑。厅堂内的门窗裙板朴实端庄,楼上居室大多置有西欧风格的天花顶。西侧书房的云头式梁架,造型美观,线条流畅,图形中间镶嵌着木雕镂空冰纹格,梁架上则是通体雕刻的连枝梅花图案。花厅后有一座中式小楼,前面走廊上置有欧式木栏。立面优美的弧券形彩色玻璃门窗,鲜艳夺目,颇具异国情调。楼前有小庭院,种植名木花卉,卵石铺地,清秀幽雅,别有风味。现在西侧的书房已翻修并辟为张乃燕纪念室。2011年6月3日,我陪同来自美国的张静江外女周丽纬(张芷英、周君梅之女)一家,冒着细雨参观故居时,周老太太感喟地说,当时故居内有一欧式洋楼,但早已荡然无存。
  二厅、三厅,原为张静江展厅。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张静江故居将被重新策划布展。原展厅的“前言”是三句话一一孙中山称他为“中华第一奇人”,蒋介石称他为“导师”“恩人”,毛泽东称他为“有经济眼光的人”。
  原展厅里有一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对联,草书,“百炼此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不仅书法艺术造诣达到极高境界,且可称为醒世恒言。如果对民国史做些研究,就不难发现张静江和于右任是好友。1909年,于右任得到张静江的资助印行《民吁日报》,因宣传民主,鼓吹共和,抨击清廷的暴虐和腐败而被捕入狱。张静江多方营救,在于右任出狱后竟借用夫人姚蕙的私房钱,资助其创办《民立报》,于此可窥视他们肝胆相照的精神之一斑。因此,于右任送给张静江的这副对联很值得玩味,也足见于右任的个性及从政之道。此楹联以百炼铁汉和沉默是金为内涵,体现了栉风沐雨、实干兴邦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其下联则用了“金人三缄其口”的典故。这种人生哲学的格言警句,也许是这对挚友的共勉吧。
  张静江展厅原分为五个部分,即故乡情结、毁家纾难、扶持盟弟、经济救国、客死异乡。二厅正中有一尊张静江的塑像,栩栩如生。这里文图并茂,雅俗共赏,可以说概括了张静江传奇的一生。其中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张静江在辛亥革命、民国初期和北伐战争时期的大最照片和资料,孙中山、宋庆龄、冯玉祥、何香凝、于右任、陈布雷、蒋介石等人的手札,尊德堂家庭合影和朱逸民、陈洁如的生活照片,法国通运公司的明信片,张静江的书法作品,孙中山给张静江的委任状,陈友仁提亲致张静江的手札,张静江子女的照片,张家的账本、寿礼簿、全福帖,等等,还有张恒昌加入南浔商会的证书,中华革命党债券,辛亥革命纪念章,革命元勋纪念章,宋庆龄珍藏的《申报》(1912年1月2日),陈洁如的《回忆录》,首届西湖博览会的大量资料、照片、文物,等等。可以说,差不多将影响中国近现代史进程的孙中山、陈英士、张静江等风云人物都集聚在这里,呈现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场景,使人有一种身临历史分界线的感觉。
  1905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后绕道前往某地,在轮船上的一次偶遇便成为张静江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早在出国之前,张静江的哥哥张弁群曾赴法治疗眼疾,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曾对弟弟讲起孙中山从事的革命活动和他的著作,所以张静江对孙中山仰慕已久。两人坦诚长谈后约定,如革命起事需要经费,孙中山可拍电报给张静江,还约定以“ABCDE”五个英文字母为暗号,A为一万元,B为二万元,以此类推。后来,每当革命活动款项不足时,孙中山总会想到张静江,而张静江始终信守诺言,每次都如数将钱寄到。因此,张静江卷入了扑朔迷离、惊心动魄的革命漩涡,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1906年3月,张静江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随后,又推荐哥哥张弁群、舅舅庞青城等人加入同盟会。张静江不仅慷慨解囊,甚至毁家纾难资助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还动员南浔的富商投入这场革命,为革命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孙中山与他初识时称他为“奇人”,后来称他为“革命圣人”,并以“丹心侠骨”四字相赠。孙中山为此还让胡汉民写信致谢。张静江回复说:“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故愿尽力相助君成此大业。君我既成同志,彼此默契,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若因报告事实而被敌人所知,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君能努力猛进,即胜于作长信多多。”其实,张静江也并非是永久的富翁,他在巴黎的通运公司最终被拖垮,巴黎的开元茶店和上海马斯南路的六幢花园洋房也被卖掉,换成了革命活动的经费。他还凭借个人的影响力,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捐款借贷。1920年,他遵循孙中山之命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继续为革命筹措经费。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在上海与陈英士又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的召唤,反对袁世凯复辟倒退,他的家族也惨遭袁世凯及其官衙的通缉和抄家,但他矢志不移,无怨无悔。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张静江等人的资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将会面临多少困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静江携家眷先避居香港,辗转赴欧洲,最后移居美国纽约治病,但他仍然关注着中国的抗战和世界风云的变幻。在鹿山养病期间,他着手筹备了一次国际性的大会,旨在向全世界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大会筹备工作进展缓慢,直到1942年,张静江才在纽约寓所召开了首次“世界国际社团同盟”大会,美国、法国及南美各国国际社团都派代表出席会议,一时冠盖云集,空前热烈。张静江被推选为大会主席,由李石曾主持会议。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前往祝贺,并主持了闭幕式。这是张静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享有在国际上从事公众事业的荣耀。张静江在养病之余,习书画画,读佛家《金刚经》,以抚慰他孤独而寂寞的灵魂。也许是佛门的哲理和禅境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三年后,痼疾使他的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同疾病作了顽强的抗争,直到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纽约寓所,终年七十四岁。他被安葬在纽约郊外的FERNCIFF公墓,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历史毕竟把那沉重的一页艰难地翻了过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已对张静江开始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虽然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他在政治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败笔,但南浔的父老乡亲将张静江故居修缮并开放,至今已成为一个旅游亮点,这不啻是对这位南浔先人的展示和剖白。
   说到这里,需要补充两点:一是张静江故居里还有一个张乃燕展室,原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民国才子,望族后裔”。
  张乃燕(1894一1958),字君谋,号芸庐,南浔镇人,著名教育学家、外交官、化学家、历史学家、书画家。早年在南浔正蒙学塾、杭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读书。1912年加入国民党,次年赴欧留学,研习化学。1919年获日内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0年任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化学教授。1925年,孙中山赴北京,任命张乃燕为顾问。孙中山逝世后,他南返,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1926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参事、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同年任广东大学(后称中山大学)工科学长(相当于工学院院长)。1927年,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中央大学校长。1931年,调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当选为国民会议代表。1932年,调任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1933年5月,出任驻比利时公使。
  1935年5月辞职回国。抗日战争期间隐居上海,直到病逝。
   第二部分是“教育救国,金陵佳话”。
  张乃燕留学回国后,一心想从事化工实业或科学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命运却把他推上了教育战线,并于1927年7月出任国立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国立中央大学最初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一方面为纪念孙中山,另一方面考虑到南京是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故在其之前冠以“第四”二字,以期有别于广州、武汉、杭州的中山大学。当时国民政府本身还要靠江浙财团的支持才能过日子,只好把东南大学、河南工程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原先的九所公立学校合并在一起,才组成这一所综合大学。张乃燕出任中央大学校长后,即在学校的建制、办学方针、大学规程的制定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开创性意义的工作。鉴于办学经费不足,该校新建的大礼堂,还是他向公私各方募捐三十余万元才得以奠基的。不久,围绕这所大学的校名问题发生了学潮。张乃燕无奈提出辞职,但大学院不同意。最后这个“校名风潮”一直闹到国民政府,最终迫使大学院做出让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学院却把张乃燕来了个“明升暗降”,任命他当大学院参议。其实他的去职不仅是学潮,还另有内幕。由于学生运动的抵制等原因,“易长风波”才总算平息。
  第三部分是“再闯世界,驻比公使”。
   第四部分是“隐迹上海,寄情书画”。 年仅四十一岁的他没有继续出仕,而是躲进小楼,笔墨为伴,埋头整理他在国外的经历、见闻和考证文字,于1937年11月完成《使西历聘纪详》(稿本)。 二是现重新修建布展的张静江故居里,新辟了一个张荔英展室。这位张静江的四女儿,与民国外交家陈友仁的婚配情事充满风险,又不失浪漫,称得上是张家另一个“奇人”。她后来定居新加坡,在南阳美术专科学校执教
  二十七年,成为新加坡六大先驱画家之一。她的大部分作品典藏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内,还有一部分作品被拍卖,所得资金设立了张荔英美术教育基金会,帮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完成学业,因此受到广泛的尊敬。
   刘氏梯号 刘梯青(1876一1950),字渊叔,名安泩,号梯青。他是刘夫人宋氏所生,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直隶省候补道员,钦加三品衔。因劝办山西赈捐,奏保二品顶戴,赏戴花翎,特赏头品顶戴,正一品封典。他十七岁时与河南候补道员姚宝勋之女完婚,姚氏病故后,又娶周氏为妻,又纳侧室陶氏,共育有五子九女。他不仅是一个文物收藏家,还是一个实业家,继承先业经营辑里湖丝,曾与洋人合资在南方经营橡胶园,同时经营祖传的钱庄典当。他在上海、杭州等地拥有不少房地产。据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出刊的《上海总商会会员录》记载,当时最具规模的十六家房地产商中,他与刘承干、刘湖涵皆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他还与庞赞臣等人集资二十八万两,于1927年在余杭塘栖创办崇裕丝厂(1949年改称杭州新华丝厂),产品销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刘氏梯号,又称崇德堂,位于南浔兴福桥北堍,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三子刘梯青的住宅。由于宅内有两幢红色立面的中西合璧建筑,当地俗称“红房子”。
   据史料记载,元至正时由承事郎华宏纲在此建一园林,名“小桃源”。
  旁边有一小巷,叫“花园弄”。至明季时为富户庄允城所居,其子庄廷■曾在内建百尺楼为藏书处。刘梯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从钱氏购地筑宅,于同年破土,光绪三十四年(1908)竣工。因刘梯青有“述袭为园之志,抱守故迹之心”,沿承三百年前“小桃源”之意,故名“留园”,正好“留”与“刘”同音。20世纪30年代,留园一部分赠予外甥徐氏,故称“徐氏花园”,但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仅存荷花池。大宅由南、北、中三幢中式外楼与两幢通体红色的西式砖楼组成,与南浔其他豪宅相比,具有线条简洁、布局通畅、西风较浓等特点。中部建筑以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居住理念设计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南部和北部的建筑是在传统的中式建筑中融入了西欧罗马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北部的欧式建筑立面,气势壮观,充满了异国情调。从木质百叶窗到花岗石罗马柱,从欧式彩色玻璃到法国进口的花纹地砖、壁炉,无不体现出18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这说明刘梯青是达官、巨商,但他较早地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使这里的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结合。这里原有一个时尚的网球场,边上一角是饲养奶牛的,可为主人提供鲜奶。东西潭边的楼上曾置有一口很大的进口自鸣钟,效仿上海海关钟楼,远近都能听见它清脆悦耳的钟声。
   金绍城故居 金绍城故居,也称承德堂,位于南浔东大街德懋弄东首,前临古运河,后达栲栳湾,占地五千多平方米。 金绍城(1878一1926),又名金城,字拱北、巩伯,一字经郛、梅生,号北楼、藕湖,是南浔“八牛”之一金家后裔,祖父金桐,是金焘的长子。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三十一年(1905),留学英国,攻读法律、经济等。他喜诗词,精绘画,擅长山水,间作花鸟。民国初期,曾任上海中西会审公堂审判官、内务部人事、众议院议员等职。他接受指派筹办内务部古物陈列所的临修工程,还筹建了“中华博物馆”,直至1945年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合并,使渴望已久的梦想成真。1920年,金绍城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从学者众多,鼎盛时达二百余人。著有《北楼论画》《吴兴金北楼画册》《藕湖诗草》等。 金绍城故居是江南水乡典型的前宅后园结构,故人称“金家花园”。建筑恢宏高敞,气势轩昂,分布在三条轴线上。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共四进;东西两轴线为族人居住,分别为五进。东轴线建筑,由一条九十米长弄作为通道,青石板铺地,直通大门。北面正门砖雕门楼上有“永建乃家”四字,二进门楼为“心地芝兰”,芝和兰是两种香草,古时比喻德行高尚和友情、环境美好,蕴含着金家的祖训。大厅上方原悬挂着“承德堂”匾额,后面有一退堂(即后厅,也叫茶厅)。
  大厅两侧各有两栋楼房,一边是私塾,一边是书楼。当时金家老宅就有钟楼、水塔等西洋设施,花园后面有一个石阶河埠,名叫“藕湖头”,连着古运河。金家有一条小汽艇,孩子们最喜欢乘汽艇去各地游玩。20世纪50年代后,金家老宅中轴线及西轴线前两进曾作为南浔粮管所用房,西轴线部分建筑及东轴线建筑为居民用房,其庭园旧址后为一学校用地。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及多次火灾,金宅已残缺不全,后面的河流也填掉改成马路。近年来,随着南浔古镇保护和利用的深化,这座宅第已修复如初。
   周庆云故居 周庆云故居,又称嘉德堂,也叫周申泰,前临南市河,后门贴近河道,是一座五进式的江南厅堂建筑。
  周庆云(1864一1933),字景星,号湘舲,别号梦坡。周昌大之子(周昌炽嗣子)。先后经营丝业、盐业,曾任苏五属盐商公会会长、两浙盐业协会会长。创办天章、虎林、模范、改良等六家丝绸厂,成为当时的丝绸巨头之一。1905年参与投资兴建苏杭甬铁路,积极参加拒款保路运动。他热心办学,设立盐务学校,出资赞助南浔中学并任校董。他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27年在莫干山创建肺病疗养院,并对杭州超山宋梅亭、杭州西溪两浙词人祠堂、临安济川桥、宁波天童寺玲珑岩石经等名胜古迹进行修复。他还周宅精金石书画,能诗,曾与张宗祥等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四千四百卷。
  著有《梦坡从书》四十五种、《中国盐法通志》一百卷,以及《荻古从书》《琴书》《历代两浙词人小传》等。 周庆云故居沿中轴线依次为正门、正厅、楼厅、客厅及生活辅房,其间各有天井相连。门楼的框架犹存,石础造型优美,雕刻精细。门楼上雕刻有“竹苞松茂”“花好月圆”,以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但至今已大多模糊难辨。二进带东西两厢房,装置支摘窗和横风窗。室内置有雕花隔窗,原刻名人书画,屋顶为天花顶。三进后两侧各有小客厅,北边为中式,西边为西式,小院里花木扶疏,太湖石点缀,显得优雅、空灵。后进则是生活辅房和后院。这座老宅西侧南安弄现存“南安西里”和“南安东里”两个欧式拱门,里面数间房屋的结构,颇似当时上海里弄建筑模式。虽然老宅大厅及部分建筑毁于战火,但遗韵犹存。
   董份幼年故居 世德堂与寿俊堂,位于南浔镇董家弄,为明礼部尚书董份祖先建于明弘治年间。明崇祯末年出售给富商朱佑明,改名为正明堂、尊乐堂。清康熙二年(1663),朱氏因受庄氏史案牵累而被籍家产,董家以官价六百两银赎回。两厅堂各为楼房三间七架两厢房,面积各为二百七十一平方米。此宅第一直为董氏后裔所居,至今仍基本保留明代建筑风貌。
   刘承干别业 求恕里,始建于清光绪末年(1908),扩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在南浔的别业。“求恕”二字出自《诗经》中“推己及人”之语,也是刘承干在上海寓所书斋之名,由里弄式的市房、中西合璧的庭园式楼厅、传统中式平厅和楼房等三种建筑组成,既有江南厅堂建筑形式,又有上海石库门里弄风格,还融合了诸多西欧装饰的元素。
   私家藏书绝响 南浔古镇历代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许多名人著书立说,收藏古籍、碑刻、文物书画,编史修志蔚然成风。仅明清时期的诗文就不下千卷,且学术研究及著述领域包括经史、天文、史地、志书、水利、农艺、蚕桑、医学、乐律、音韵、六书、金石、书画、诗词,等等。另从明末潘化首次修志起,至民国时期,先后编志已达十余部。有史家说,南浔“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继”,诚不为过。清代初年,南浔名宦、学者的宅第一般都与读书著书处、小园林结为一体,构建精致,取名清雅。从清代中叶起,南浔就有刘桐的眠琴山馆、蒋汝藻的密韵楼、张钧衡的适园六宜阁、周庆云的晨风庐、庞元济的虚斋藏书处、严之照的芳草馆等私家藏书楼,当时南浔所藏古籍版本数量之多,珍本之富,不仅为湖州之冠,且名满江浙,蜚声海内。尽管到民国时期,这些藏书楼均已是落日余晖,藏书大多散失。但至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依然是这“余晖”中的亮点。
  南浔嘉业堂藏书楼与宁波天一阁藏书楼遥遥相对。尽管它只是藏书之所在,但在读书人的心目中,这可以说是胜过一切的建筑。书籍,是知识分子的灵魂,是知识分子的生命和精神的象征。因此,南浔人喜欢称嘉业堂藏书楼为南浔文化的“封面”,不仅是南浔、湖州的骄傲,也是江南乃至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之瑰宝。
  抗日战争期间,南浔镇上一场大火,从东栅头一直烧到南栅头,据说烧掉房屋约五千间。庞家的宜园、张家的东园(绿绕山庄)等三大花园都被烧光,只留下了一棵紫藤树,一道长堤,一个空荡荡的“孤岛”。适园中唯有假山没有烧掉,留下的是一片片石磊磊、葛蔓蔓……但嘉业堂藏书楼历经兵燹和动乱,却依然如初。甚至日军进入藏书楼后,竟一副虔诚之态。这是何缘?历来说法不同,有待进一步考证。
  一说它正厅上悬挂着清逊帝溥仪赐的“钦若嘉业”九龙金匾。日军走进书楼正厅,抬头见此匾,带头的军官“啪”地立正,接着是敬礼。当时溥仪已成为日本人扶持的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可能是日军表面上有所顾忌,故没有贸然下手。另一说是它的创始人刘承干慷慨大度,所刻之书,只要爱书者有求,总是无偿相赠。对国内学士如此,对日本等域外人士也是如此。因此,嘉业堂在日本名声很大,日本学者对其赞不绝口。据说有一位日本学者松琦鹤雄,战前多次得到刘承干寄赠的古书,尤其是许多珍贵的善本、珍本、新刻印本,所以心存感激。战争爆发后,他的表舅牧少将出发前,松琦一再叮嘱,如到南浔,务必要保护好嘉业堂藏书楼。事有凑巧,这个牧少将后来成了这一带的日本司令官,便命令部下保护。但也有人说,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得到了中东铁路的经营权,便在1906年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会社下属的资料机构就是后来的满铁图书馆。当时的松琦鹤雄是研究汉学和中国古籍的高手。他是满铁的特约人员,松琦是胜海舟门徒,受海舟之命来到中国,是负有特殊使命的。1938年日本人对嘉业堂的“保护”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掠夺阴谋,其中松琦鹤雄扮演了强盗和骗子的双重角色,不过最终未能使这笔“交易得逞罢了。
  还有一说是刘承干深知日本人收藏之习惯一一好全本恶残本,就将大最珍本抢救运沪,而从无法运走的整部书籍中抽走了首尾两册,藏在他的别墅“求恕里”的天花板上面,以免被日本掳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承干将这些隐藏之首本悉数归入藏书楼完整配套,于是就有了嘉业堂藏书楼“覆巢”之下仍有完卵的奇迹。1951年11月,刘承干把藏书楼全部捐赠给浙江省人民政府,被列为省图书馆的一个分馆。应该说,这些举措与刘承干当年聚书时“保存国粹,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笔者手头有一篇题为《关爱藏书楼情切切一一周恩来批示复印件在南浔展出》的报道,这是2003年初我与记者一起采写的。南浔解放前夕,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曾给进军江南的第九兵团一份电报,要求保护南浔嘉业堂和宁波天一阁。陈毅司令员还在戎马倥偬之际,亲自走访了藏书楼。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又致信中宣部,对南嘉业堂和太原普善寺的接收和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据嘉业堂藏书楼原负责人郑兴宝先生介绍,他们是在《周恩来文化文献》中获悉此重要批示的。在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此重要批示的复印件,并立即展出。 据嘉兴的沈如淙先生追忆,当时嘉兴县刚解放,县委接到省委、地委转来的中央指示,即派嘉兴独立营第一连,连夜赶到南浔执行任务。第二天,时任嘉兴县委副书记的杨铭、沈如淙到南浔检查藏书楼的保卫工作,研究警卫措施。然而,南浔附近的匪特并不甘心失败。就在第一连进驻小莲庄第三天下午,一连文书沈向荣(中共党员,崇明人)在藏书楼通往市街的弄口突然遭到两名上匪袭击,两匪扑向沈夺枪,沈奋勇反抗,力拒两匪。两匪见夺枪不成,即向沈连开数枪,沈当场牺牲。连队闻讯后,立即追捕两匪。在当地农会干部(其中有一女同志)群众协助下,两匪当天被捕获,关在一间靠河民房内。夜间一匪跳窗逃跑,落入河中淹死;另一匪被押送至嘉兴独立营营部,审讯后,报经上级批准处决。在审讯中得知两匪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马文龙匪部残匪。烈士鲜血洒典籍,藏书楼被保护下来了。
  “文化大革命”中,南浔也饱经沧桑。但当地人民想尽办法,尽心守护嘉业堂藏书楼,使其躲过了动乱。这不能不归功于一个把生命与藏书楼连在一起的人,他的名字叫汤福璋,是浙江省图书馆派到南浔的一个普通管理员。他从杭州调来,一家四口甘居寂寞,长守数十万卷古籍,并精心保管,没有一日懈怠。老汤虽然不是学者,但他深知嘉业堂中这些古籍价值连城,就摆出一副“大革命”的架势,用石灰和黄泥涂没了一切显山露水的真迹,再用红漆大书特书标语口号,使藏书楼成了“红色的海洋”。给他壮胆的还有嘉业堂周围的农民兄弟,他们让他准备好一只脸盆和一根桑柴头,只要有紧急情况就登楼以击盆为号,农民兄弟就赶来帮助。老汤从未认为自己是“功臣”,但南浔人永远记住他。凡是爱书的人,都不应该忘记他! 嘉业堂藏书楼堪称中国近代传统藏书楼的绝响,它兴建最晚、规模最大、结局最圆满。它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也很讲究借景。北京颐和园借玉泉山岚翠塔影,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佳话。但南浔无山可借,故藏书楼与小莲庄异曲同工,园景与自然风光和谐相融,洋溢着田园风光与乡土之美,在借景手法上富有创新。四周不设围墙,一泓绿水呈带状环绕,院内花木红绿交映,中间有一莲叶形的荷叶池。池中及四周叠太湖石假山形如十二生肖。
  池中有一小岛,形如龟状。岛中置一六角攒尖亭,名“明瑟”,与池之左右“障红”和“浣碧”两座笠亭互相呼应,形成鼎立之势。明瑟亭内设一组天然石桌,别有雅趣。亭前中间一石形如金蟾,面向书楼,惟妙惟肖。刘承干在《嘉业藏书楼记》中就有蟆跋龟状的描述,含意深邃。还有一块约两米高的啸石,吹之声如虎啸。其下复有张廷济(叔末)题句,表明此石为阮元故物,移自朱氏述园。精美的园林与肃穆的书楼浑然一体,其结构很有特色。 书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朝南正中开着一对黑漆的石库墙门,进得门去,是一个占地两亩的四方天井。这座呈“口”字形的旧式厅堂建筑,看似简单,却藏巧于拙,玄虚莫测。主体前后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各六间组成,楼上楼下共有书库五十二间。所有的楼、堂、斋、室都陈列着大理石屏风、书桌、天台几和香妃榻等红木家具,一派清代厅堂的风格。后进正厅为嘉业厅。前进东侧为宋四史斋,由吴昌硕篆额。原先主要珍藏宋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进西侧为诗萃室,曾放着一本刘安澜与刘承干合编的《国朝诗萃》。刘安澜二十九岁就过世,没有后代,故由他弟弟刘锦藻的儿子刘承干继承。所以这两人可以称父子关系,也可以说是叔侄关系。当时《国朝诗萃》的正本由刘安澜所编,刘承干编的是续本。楼上正厅称“希古楼”,匾额系郑孝胥所题。两侧为求恕斋、黎光阁。楼下走廊左右壁间嵌有文徵明的《两桥记》和《辞金记》两块书碑。书楼东侧建有一座平厅,名曰“抗昔居”,是编校人员工作之处;其后三进房屋为贮藏版片的库房和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房。藏书楼底层和二楼的外侧,设有环通的走廊。每个书库均装有玻璃、铁皮两层窗户,泄水的管子砌在廊柱中间,出口又临近室外阴沟处。柱子之间的铸铁扶栏中间置有“嘉业堂藏书楼”及“希古楼”的篆体字样图案。书楼各厅室前落地长窗的窗棂上,则镶嵌着“嘉业堂藏书楼”“希古楼”古篆文字组成的金石印章格式的木雕窗格,间镶寿桃、石榴等花果图案的木雕花结。令人惊奇的是,房屋虽采用砖木结构,但走廊的立柱、横梁均为钢筋水泥混凝土浇制。楼下的地坪用砖窑烧制的青方砖铺就,而且间间不同。方砖之下,又用瓦钵铺垫,瓦钵下铺着一尺多厚的细沙,故地下潮气无法上升。就连室外的天井,也用水泥浇成方块,不仅采光好,而且干燥通风。
  嘉业堂藏书楼创始人刘承干(1882一1963),字贞一,号翰怡,晚年自号嘉业老人。出身于南浔“四象”之首刘家,其父刘锦藻系前清进士,著有《清续文献通考》,清末曾任浙江铁路公司副总经理。祖父刘镛过世后,刘承干以“承重孙”的身份继承了长房刘安澜的家产,一夜之间顿成巨富。这位“公子哥儿”本来可以坐吃一世,但他幼承家学,却成了一个看似“傻子”的书呆子。他中过秀才,当过清候补内务府卿。清廷废除科举制度后,眼看自己光宗耀祖的“官梦”成了泡影,他便以极大的“傻”劲钻进了书籍的王国里,且钻研清代掌故,著有《再续清代碑传录》《清遗民录》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历代词人考略》,约五六十卷。1910年参观南洋劝业会时,刘承干的“傻”劲可称得上淋漓尽致,别人是“瑰货骈集,人争趋之”,而他却独步状元坊书店,遍览群书,满载而归。之后,当地书贾携书前来找他者络绎不绝。
  当辛亥革命的烽火燃起时,刘承干又“傻”气十足地趁大批古籍抛出之际,不惜重金,先后“照单全收”买下了甬东卢氏“抱经楼”、独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结一庐”、丰顺丁氏“持静斋”和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十余家藏书。江阴的缪艺风和诸暨的孙向清,还将他们手中的宋元精刻版本卖给了他。“窃好斯文”的刘承干鉴于前人藏书“聚而旋散”的教训,并受苏东坡所说李公择的书不藏在家中而藏在原来住过的寺庙僧舍的启发,遂于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岁尾竣工,“糜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在南浔刘氏小莲庄的家庙、义庄旁边建造了这座著名的文化宝库。因清宣统皇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和“抗心希古”九龙匾额,就以此为楼名、室名。而后,他又不惜花大钱陆续增添,集书约六十万卷,共十八万余册。在藏书楼全盛时期(即1925一1932),珍本善本有宋元刊本两百种、明刊本两千种、清刻本五千种、地方志一千二百余种,丛书二百二十余种、抄本两千种,其他一千二百余种,大最的是清人文集和史书,此外还有碑帖数千种。藏书以宋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最为珍贵,号称“镇库之宝”。还有眉山刊本《宋书》残帙,近人张元济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曾采用补缺。至于宋开庆己未(1259)一百一十卷本《鹤山先生大全集》,宋淳熙戊戌(1178)本《窦氏联珠集》也都是海内孤本、珍本。他的收藏不仅典籍宏富,而且精椠秘籍、世间不经见之书插架森森。宋椠、元刻、明钞本及地方志的大量收藏可以说是嘉业堂藏书楼的三大特色。然而,历史是无情的。藏书楼建成以后,全盛时期仅十年而已。抗日战争之前,由于刘氏家族家道中落,开支浩大,“傻公子”又不善积蓄,故将一批珍贵书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刘承干语)。1949年后,他把藏书楼捐献给浙江图书馆,但只剩图书十一万余册、杂志三千多册、自刻书两万余册、版本三万余片,殊为可叹。 “傻公子”刘承干还雕版印书,广为流传。他先后聘请著名学者和名匠刻工,刻印了许多古籍,不少是海内孤本,其中有《嘉业堂丛书》《希古楼金石丛书》,以及单印本《影宋四史》《旧五代史注》《章氏遗书》和《八琼山金石补正》等,均用红梨木雕版,刻法精湛,字迹清晰,所用纸张绵薄坚韧,共两百多种,均三千卷。刻印的古籍中,有不少被清廷列为禁书,如明末文人遗著《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翁山文外》和《三垣笔记》等。凡所刊刻之书,刘承干均有题跋。鲁迅在《病后杂谈》中曾称赞道:“对于这种刻书家,我是很感激的,因为他传授给我许多知识。”在给友人杨霁云的信中,还说:“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益处的人物。”实际上,这个“傻”字也就是刘承干身上所支撑的一种超越金钱、超越时空的人格精神。这种人格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表现的常常让人感到寂寞、冷峻,甚至不近人情。但这座嘉业堂藏书楼就是靠它诞生,并一直延续至今。 嘉业堂藏书楼终于走到了新的世纪。令人欣喜的是浙江图书馆和当地政府一贯注意对它的保护与管理,并不时加以维修。近年来,管理人员又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整理编写出八千多部十万余册的古籍书目,并将近二十万版片(大部分为1949年后调入)配上木架妥善保管,使文史工作者和爱好者索骥有图。2001年,它与小莲庄一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藏书楼具有文物保护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性,已对外开放。这里的古籍,正在对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独特的石拱桥 “浔”,《辞海》的解释为“水边”,自然与水有着不解之情结。南浔离太湖仅五六千米,贯穿南浔的荻塘(古运河)和被誉为“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外环内绕,纵横交错,河面上渔舟点点,风帆橹桨,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水墨画卷。古镇区内原有河流7条,长4.5千米,面积0.68平方千米,占镇域面积的34%。有水必有桥,南浔民间早有“三步一拱,五步一桥”和“十步一桥”之说。据清道光、同治和民国三本镇志记载,南浔分别有74座、107座、195座桥。各具风姿的桥,有的像一轮弯月,似俏娇的姿容;有的像一把弓,似无穷的力;也有的虽窄小,却不露声色,甘愿让人们踏身而过。每一座桥都有诗和画的题材,如清风桥、圣驾桥、便民桥、分龙桥、福丁桥、丁家桥、百老桥、硬长桥、北迥桥、罗带桥、通济塘桥、康王寺桥等。
  每一个桥名几乎都是民间文学的结晶,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趣闻逸事。不少桥凿有楹联,或写景抒情,或寓理议论,均出自名人手笔,熔建筑、文化、艺术于一炉。若徜徉在这些古桥上,便会踏出些许历史和文化的滋味。 南浔的古石桥,比一般江南水乡集镇上的古石桥显得高敞、大气。最早的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而大多是明清两代之杰作,历经沧桑,古风依旧。每一座石拱桥都以半圆形横跨在市河上,水中的倒影便与那个殷实的半圆组合成满月一轮。若站在清风桥上,凝视通津桥、洪济桥,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苍凉而又空灵,让人想起余秋雨的一段话:“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而又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南浔三桥,过去指的是通津桥、洪济桥和垂虹桥。现垂虹桥已拆除改为平桥,故用广惠桥代之。广惠桥以南,接连有不同桥型的兴福桥、通利桥、南安桥和百老桥等。清道光十一年(1831),诗人董蠡舟《浔溪棹歌》写道:“新开河口路初分,南下南安未夕曛,笮解青丝度通利,临流酾酒酹参军。”广惠桥位于丝业会馆附近。因桥在广惠宫前,故而得名。广惠宫又称张王庙,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曾在此修建粮仓,占广惠为行宫,所以南浔人称张王庙,广惠桥又名张王庙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据古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说,原有的紫色桥石,可初步判定为元末武康石。此桥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同治五年(1866)重建。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桥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两侧素面栏板,栏板末端安抱鼓石,桥顶栏板间嵌四根石狮塑柱,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肩墙中有两对系梁。引人注目的是桥堍有一对精工雕刻的青石狮子。这原非广惠宫之物,因中国庙宇山门口是不放石狮子的。何况张王庙,应归属道教,只能鹤鹿守门。狮子分雌雄两座,雌狮子怀抱憨态可掬的幼狮;雄狮子怀中有一镂空绣球。特别是双狮口中皆有一石球可转动,但无法取出。据“老南浔”回忆,青田老石工集祖孙三代花三年时间完成,也是老石工最后的杰作。但这对石狮子雕成以后,丝业会馆的大门设计已改变,故把石狮子移置广惠桥前。此乃一件具有文物价值的艺术精品。 通津桥,桥北堍位于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十字形水系(南北走向的市河与东西走向的古运河汇聚)的交叉点。通津桥始建于宋代政和年间(1111一1118),原为浔溪土桥,砖石木结构,后改名通津桥,为单孔石拱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咸 丰五年(1855)、七年(1857)整修,同治五年(1866)又修。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桥两侧素面栏板,桥顶栏板凿成吴王靠,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肩墙中有两对系梁相连,其中一对凿兽头。顾名思义,“通”是通往、连接之意;“津”即渡口也。明清时通津桥畔是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桥南有一条小街,名曰“丝行埭”,当初街上开满了大大小小的丝经行,素有“丝市”之称。丝行分“京行”“广行”“乡丝行”“经行”“划庄”等。其中“京行”专门招徕南京等地丝商,“广行”招接广东丝商及载往上海的丝商,“乡丝行”专买乡丝以出售,“经行”经营复摇整理后的丝经,“划庄”是专门收丝供给大行的小行。
  另有搜罗乡丝代售给丝行的,称“小领头”,俗称“白拉主人”。
  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为下塘东街,北堍是东大街。明万历(1573一1620)《湖州府志》已有洪济桥的记载(建造年代不详)。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1937年11月15日,为阻止日军进攻湖州,桥面曾被炸毁,后获修复。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桥两侧素面栏板,栏板末端安抱鼓石,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肩墙中有两对系梁相连。 南浔众多的桥,沟通了古镇的交通,也沟通了邻里乡亲的感情;连接着市场的繁荣,也连接着古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南浔桥的内涵也起着变化。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架起一座座更为壮观的立交桥、天桥、旱桥……
  老街民居大观 如果你漫步于南浔古镇区,就会看到不少历史老街和乌瓦粉墙的老宅。
  这些建筑和遗存大多已有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了。这些老街、老宅,和小河、石桥、廊屋、封火山墙,以及河埠、券门、石库墙门一样,带着古老的水乡文化韵味。那刻有古典浮雕的大宅正厅,那幽静绵长的小巷,那墙门内的天井、客堂间、厢房、阳台、灶间、后门……这些熟稔而又陌生的空间形态,构成了南浔古镇历史文化精彩的符号。有一位诗人曾赞叹,南浔小桥流水的风光和淳厚的民风,常常使人产生一种创作的灵感一一这固然是他个人的一种意念,但老街、老宅无疑投影了这种文学式的表述。南浔人的豁然聪慧、维和集福和精明能干等传统特点,都在这种老街民居建筑和环境的意象中显露出来了。老街、老宅已文学化,而且对南浔人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浔溪河畔的南东街、南西街,是“一河两街”的格局,既互相呼应,又融会贯通,犹如一幅幅渐渐舒展的中国水墨画卷。临水依街而筑的乌瓦粉墙错落有致,几乎尽是老字号的大小店铺,屋檐下红灯串串,门前彩色旗幡飘飘,碧绿碧绿的水映着蔚蓝蔚蓝的天,充满了如诗如画如梦的灵气。沿街的店铺大多是敞开式的,店面大多是可以装卸的木排门板。早晨开店卸下门板,柜台沿街而立。店与店之间有廊屋或廊棚,相互衔接成一体,显示出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街市的兴旺。店楼楼面往往比楼下墙面挑出一米多,既扩大了楼上的空间,又等于给底层做了个遮阳避雨的屋檐。街上两侧的店面都出挑一米,使本来并不宽敞的街道显得更狭窄了,却平添了热闹的氛围。
  小巷大多很狭窄,在两边山墙夹峙下,天空呈现窄窄的一线,幽幽的青石板把人带到小巷深处。庭院宁静而又雅致,老人们坐在藤椅上脸带微笑……在这蕴含着丰厚文化积淀的老街小巷,处处述说着岁月沧桑的故事,折射出温馨淳朴的江南民俗风情。 只要在江南生活过的人,对于水乡古镇的印象总是难以忘怀的。但是地方志记载的那种蕴含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终究也脱不去“小桥流水”的那一份安逸和陈旧,这当然是一种美,可以赋诗作画,让人感到古风依旧。但常年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有谁不是怀着一颗求变之心呢?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南浔已摇身一变,成为长三角旅游度假的一道亮丽风景。无论旅游旺季还是淡季,每天都有接连不断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在古镇游览。此刻各种喧嚣的噪声替代了宁静,川流不息的人潮虽然有序,却把那石板路也磨得发光,甚至连空气也混浊了。
  晨雾初醒,清清的水面上,那头戴草帽、手握竹竿的渔民,驾着一叶两头尖尖的蚱蜢舟,“哎哎哎……”随着一阵阵吆喝,竹竿猛敲水面,溅起浪花波纹,六只鱼鹰就像六道黑色的闪电,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透出水面,抓住鱼就往船上飞……而最受游客追捧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江南水乡婚礼:良辰吉时一到,穿戴时尚的新郎驾着锣鼓震天的迎亲船,一路驶来。随着红盖遮面、身着花衣花衫的新娘出门、上花船、摇快船、走古桥、拜堂、喝喜茶……热闹非凡的水乡婚礼吸引了无数游客探身观赏,小情侣们更是眼红心馋。还有那些黄头发、蓝眼睛或黑皮肤的外国朋友,不时惊奇地讲着听不懂的语言,只有凭他们的表情、神态或手势才能猜测其想表达的意思。
  逢年过节的时候,这里轮流上演舞龙、舞狮、祭蚕神、轧蚕花、社戏、评弹等民俗风情节目,给当地百姓和游客带来喜悦和福气。也许是古老的躯壳再也容纳不了现代人创造欲的膨胀了,古镇自然焕发青春,新建或改建的休闲、度假、美食、茶座、歌厅等场所随处可见。当前,南浔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始终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又该如何使这个著名的江南古镇魅力永恒呢?时下,有一种说法,名胜古迹属于文物的概念,而老街、民居却属于文化的概念。南浔的名胜古迹大多是历史上达官、富商和宗教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这个古镇文化创造的极致水平。但文化的内容则广泛得多,更多的是表现在老街、民居中。它们是南浔生活文化的佐证,也是古镇的特色和个性之所在。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在故宫,而在胡同和四合院一样。
  江南古镇的特征是意象的、理念的。而老街、民居,往往把这种意象和理念活化出来,让人感受。可以说,百间楼是江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南浔老街、民居的一个最生动的缩影。德国思想家歌德在《给泽尔托德信》中说:“在观察事物之时,我总是注意它们的发生学过程,从而得到对它们的最好的理解。”因此,研究南浔百间楼的发生学和特色,是很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百间楼始建于明代中叶,初在西南岸。在此后约两百多年中,东北岸陆续建起幢幢民居,后历经战乱,百间楼变化不少。据查考,清咸丰末年,百间楼已“存屋无几”,以后连清代建筑也不多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百间楼,则是因为沿河两侧浓郁的水乡特色和房屋的传统建筑风貌而已成为一处人文景观。2001年,百间楼民居群落作为南古镇的形象代表被印上了“国家名片”一一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水乡古镇》成套邮票之中。 百间楼这个地名的确切来历,已很难找到文字依据。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因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左右,故而得名。
  民间传说董份第五个孙子和南浔区花林乡白华楼主茅坤(明代散文家、嘉靖进士)的孙女结成姻亲,正在准备迎亲,茅家却嫌董家房子不宽敞,媒人来对董家说,茅家孙女有一百个陪嫁婢女,你家住不下的。董家说,不妨,我马上造一百间楼房,每名婢女住一间楼房。因婢女居屋,故东西朝向。此时,茅家还嫌董家房门低,又派媒人来说,茅家的嫁妆里有一对又高又大的衣橱,恐怕你董家大墙门太小,衣橱拿不进去。董家说,也不妨,我造一幢高大楼房,是六扇大墙门。据史料记载,董份的祖先是梅林人,明初迁居南浔镇。明嘉靖四十年(1561),份任吏部侍郎加工部尚书,继升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后遭举劾,被罢官回家,收族人,创义田,筑义仓,办义宅。明穆宗即位(1567),又召回份,但他不愿再去,万历二十三年(1595)病故。以此推算考证,百间楼大约在董份退归故里时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又据镇志记载,董份在南浔通津桥北堍东首有大住宅,称“大宗伯第”,前临东大街,后沿栲栳湾,东起德懋弄,西至宝善街。因此认为董份为女眷家仆建造百间楼之说,似亦可信。而董份幼年的旧居(世德堂和寿俊堂),就在南浔南西街董家弄四号、五号两个大院里。两厅堂各为楼房三间七架两厢房,面积各为二百七十一平方米。此宅第一直为董氏后裔所居,至今仍基本保留明代建筑风貌。至今四号院的大门石条门框还在,其石质是武康石,剥落石灰后呈紫色。门礅下沿基也在,原榉木大门也依然如是。这门的痕迹与五号院大门的款式一致,均具明代建筑特点。尤其是楼板每块宽约在五十厘米之上,四号院楼上的一根大梁上刻着一朵云的图案。这里的建筑应该属于晚明时期,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很节俭,建筑上讲究简朴,这些图案花饰只有晚明时期才大量出现。这两个大院一直为董份的后代居住。其中四号院一家出了一个博士、一个硕士。 百间楼那条河本是运河,通湖州和乌镇、苏州。原叫百间楼港,又称百间楼河。清董载昌《浔溪竹枝词》曾云:“分付哀丝与豪竹,夜深吹遍百间楼。”当时南浔镇上乐工大多居住在百间楼,想必夜间此处定是热闹非凡。
  张文元《南浔竹枝词》写道:“百间楼住百家人,一水清涟绕槛斜。莫怪卖花船竞泊,楼间少女尽如花。”可见,百间楼也曾是卖花船竞相停泊之地。
  董攀龙亦留下了描绘这一特殊风景的诗句:“娥娥红粉齐当牖,新到姑苏茉莉船。” 百间楼附近有一座长板桥东,桥侧有一名叫“洗粉兜”的小村。传说范蠡大夫带着西施等人渡钱塘江,沿水路向姑苏进发。路过南浔镇时,投宿在百间楼东边的一个小村里。当晚西施想着明天就要进入敌国宫里去了,即使能活着回到故乡,又有何面目去见忍辱负重的父老乡亲呢?想着,她便悄悄出门来到百间楼河边。当晚寒风萧萧,西施想来想去决心以一个村姑的面目从容死去,双手捧起河水洗掉脸上的脂粉,又把头上的插戴卸下抛了一地。此时正好侍女醒来不见西施,就告诉了范大夫。他们慌忙来到河边,见西施正自悲苦,范蠡叫侍女走开,自己就和西施在河边说了好久的话。西施终于放弃轻生的念头,天明时,又在河边洗了脸,而后进入姑苏城门。后来人们把这个村取名“洗粉兜”,现在仍沿用这个地名。
  沿百间楼河走去,那一道道高耸的封火山墙,有的形如云头,有的似观音兜式,有的是三叠式马头样式,那一道道拱形的过街券洞门,一道道木柱廊檐,一道道河岸石阶、河埠,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连同欸乃的桨声、隐约的渔歌,构成一幅幅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诗意水墨画卷。到了清末民国初,百间楼的居住者大多是中小商贾和书香门第人家,他们的店、行、栈大多设在古镇街市,而居室书斋则藏在乌瓦粉墙和深深庭院之中。这些住宅都带有一种儒家文化的色彩。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两岸民居群落临水而筑,隔河相对,有石桥相连。沿河是条长街,沿街房屋一色黑瓦覆盖,底层均有披檐,檐下的柱廊沿河,有的延伸到河埠,雨天从船上卸货非常方便。
  楼与河之间均有遮雨屋顶,它不像南方别处那种专供行人挡雨的廊或棚。它是连在楼上的建筑,与楼浑然一体,跨过街到河边,在建筑上被称为骑楼或跨街式骑楼。这种骑楼,造型别致,各具匠心,有半骑、全骑、不骑,逐间连成一体,既轻巧,又空灵,洋溢着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韵味。专家评说其特点是:“封火山墙高耸入云,过街骑楼错落有致,券洞墙门层次分明,河埠码头邻里亲近。”南浔有句俗语:“让了水面一尺地,占了上面一方天”,意蕴指南浔人造百间楼,既体现了聪明才智,也体现了谦让精神。
  百间楼的原住民大多是老年人,尽管职业不同,经济收入有异,但他们相处得那么和睦,待人接物又是那么彬彬有礼,早晨相见问声好,日落晚归点头笑,那么甜美的吴侬软语,像韵味无穷的评弹;那细声细气地攀谈闲聊,又像悦耳的琴声。有的老人一年四季健身,清晨外出练舞,傍晚结伴散步;有的老人家里还挂着一把二胡或一根短笛,闲时爱哼几段戏文,虽说上了年纪,却兴致勃勃,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把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表现得引人遐思;有的家里书画满目,墨迹飘香;有的老人爱摆弄电脑、手机,看看新闻,听听音乐,或与远在海外留学的孙子孙女发微信,网上聊天,尽享天伦之乐;还有的老人喜欢种花养鸟,在沿河廊屋顶上摆几盆花卉。一根长长的晒衣竹竿把邻里连在一起,如此和谐地消融在氤氲的江南水乡原汁原味的氛围里。
  百间楼的民居,有的三至四进,也有的是有一个天井的两进屋,倘若征得主人的同意,便可进去参观访问。只要你一推开石库墙门,眼前便豁然开朗:小巧的天井、雕花的木窗、别致的砖雕、古朴的厢房,无处不飘溢着江南水乡的灵气。石灰剥落的老墙上轻盈地垂下几缕青藤,平添了几分情趣,像是哪位老画家不经意点缀的几笔。
  百间楼河廊如诗如画,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尽管没有浮雕,也没有壁画,但你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精巧绝妙之杰作。河岸上,庭院旁,浓墨如泼绿的大树枝繁叶茂,衬着一叶剪影般空灵的廊屋,其远近、浓淡、虚实,恰到好处,那是水墨画的韵味。半扇雕窗棂子里,花影扶疏,暗香浮动,听不尽喃喃细语,那意境那情致,竟和红楼梦中的潇湘无异。每户人家门前大多有一个石阶河埠,女人在埠头浣洗,而离她只有几尺远的水面可见小船优悠游哉地摇来摇去,摇来了橹声笑语,摇碎了水中的云天……
  中西合璧建筑
  不到南浔,不知江南古镇建筑之美。
  史书称南浔一带为明末清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之一。
  以此定论,南浔的近代建筑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两个时代交接的烙印。靠蚕丝业致富起来的大贾巨富们留下的建筑,不仅风格各异,其特点也是别处无法攀比的。清帝在位时,他们已经建造中西合璧式大宅,把一些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巧妙地渗透和融合到被高高的封火山墙所围住的江南建筑里面,直到今天大多仍保存完好,引得现在的欧洲人赶到南浔来看他们那里已经不易看到的这种建筑。到了没有皇帝的时代,他们更是大胆地在私家园林里造九曲桥,堂而皇之地造西式的洋楼。
  可以说,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折射出南浔的儒商望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中既固守中国传统,又汲取西方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思想理念。这在江南乃至全国也是敢为人先的。因此,南浔称得上是一座当之无愧的中西合璧建筑博物馆。
  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为典型的晚清江南厅堂建筑,四周建有高低错落的封火山墙。若站在洪济桥上俯视,可见其灵动起伏的宅第屋顶天际线,很有特色。宅主张静江(又名人杰),是国民党元老,南浔“四象”之一张家后裔。
  盐、丝是他家祖上经营的两大支柱产业,其发展轨迹透露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时代的碰撞闪光。大宅的大厅恢宏明亮,二、三厅陈列着张静江的照片、书札、任命状等,以及尊德堂家庭合影、生活照片、账本、寿礼簿、全福帖等,差不多将影响着中国现代史进程的孙中山等风云人物都集聚在这里,使人有一种身临历史分界线之感觉。 如果说这是从人物经历中审视历史的纵向延仲,那么南浔众多的古建筑却折射出中西文化的横向渗透和多元兼容。进入南西街上同样是高高的封火山墙、同样是张謇题写的江南大宅懿德堂,就让人格外感受到“西风东渐”演变的信息。宅主张钧衡(1871一1927),字石铭,张静江的堂兄。张家祖上世代经商,张石铭在江、浙、沪等地开办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是较殷实的财主,也是中国早期从事外贸的商人。
  由于他生长在中国传统儒商文化的熏陶之中,又潜心研习西方的经济和文化,故深受中外商界人士的青睐,资产日益丰腴。据张家后裔提供的资料,20世纪20年代初,他的资产“以外商洋行挂单数为准,以道契立即押款兑现之值为四千万银,不包括全国的地产及商业资本,位哈同、陈伯昭之后列第三”。
  (沈嘉允《江南大宅一一南浔遗韵》)由此可见张石铭在上海滩的财产之巨。
  张石铭旧居是南浔晚清巨宅之典型代表,既有晚清儒商巨宅的代表性,又有西欧法国式洋房的开放性,如同中西合璧建筑的迷宫,号称“江南第一宅”。其中女厅的楼窗镶嵌着与中国传统砖雕、木雕、石雕相媲美的法国进口的蓝晶刻花玻璃(玻璃雕),花式为四时花卉果品,品莹高雅,属当时中西文化结合之贵重工艺装饰品。值得一提的是张石铭旧居第四、第五进,更可以窥见“西风东渐”的演变。初看其建筑以为已全盘欧化,其实仍是中西合璧之作。其中西洋舞厅体现了18世纪西欧巴洛克建筑的风格,说明张石铭已开始吸收西方的文化,但他的骨子里还传承着中国传统的血脉,封闭式的围墙、石库墙门、封火山墙、花岗石的台阶、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都是东方典型的古建筑特色。西洋舞厅的对面,是一座呈“凹”字形的欧式建筑,名“韫辉斋”,现辟建张氏家族(南号)史迹陈列馆。西洋舞厅、韫辉斋之旁,又有一中西合璧的建筑一一账房,坐北面南,周围筑有马头高墙,屋面施小青瓦,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而账房对面中式墙面上有一座红色的欧式门楼,券形的饰板上雕刻着葡萄图案。账房后面走廊上有两个洞门,门框上方置荷叶形石雕门额,意喻“和合二仙”。西洋舞厅前的庭院中栽着两株广玉兰,花朵大如白荷,故又名荷花玉兰。现已有二百多年树龄,叶大茂密,引来鸟雀栖息,婉啼动听。据说这是张石铭儿子的居室。由此可见张氏父子之间的“代沟”,也说明了当时开放的程度。张石铭的子孙把巴黎的生活方式带进了这个尚未觉醒的田园诗般的江南小镇。从吊顶到蓝晶刻花玻璃,从百叶窗、栅栏到科林斯柱头,等等,你会惊叹,看到了20世纪初南浔的一个侧面。在那个男子留长辫、女子缠小脚的封建时代,窗外广玉兰树下已飘溢着浓浓的咖啡香味了。柔和的灯光下,从巴黎归来的少爷、小姐和当地的风流雅士、蛾眉粉黛,和着老式留声机播放的乐曲,轻歌曼舞,演绎着这个田园诗般的江南小镇上上流社会的休闲时尚。
  但这远非南浔中西合璧建筑的全部。兴福桥西堍的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的别墅。它占地不广,由三个建筑群体组成:一为里弄式的市房,二为中西合璧庭院式楼厅建筑,三为西侧传统的中式平厅和楼房。进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甬道,中设西洋门楼,门额上写“鹧鸪小隐”四字,顶部有三大三小六石雕小兽,雕工精细,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甬道尽头南侧有一幢五楼五底带两厢房的中西合璧的楼厅,门额题“光辉贻后”四字,正厅悬“爽挹迎辉”匾额,体现主人企盼继承祖业,以永其传。室内陈列古色古香。天井上方采用当时极为时尚的扁铁花纹支架,上盖进口白铁皮,呈篷形,以挡风避雨之用。庭院朝南向阳,内筑假山,布局别致,绿荫蔽天,花香鸟语,环境幽静,颇具雅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南浔的丝商在上海大兴房地产。求恕里和上海现存的“鸿仁里”等都曾是刘家的产业,既具有江南厅堂建筑特点,又有上海石库门里弄风格,还掺有西欧格调的装饰,如此相像也就不足为怪了。 江南至今保存完好的沿河民居群一一百间楼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但几经变化,有的主人修缮时也接受了西欧的建筑材料和形式,如采用采光和通风好的大窗户,采用玻璃替代过去的格子蛎壳窗,还出现了拱形的窗户、欧式的窗饰、白色的天花顶格、水门汀的天井,等等。百间楼河东74号有个石库墙门,朝南四楼四底,墙砖均为进口,每块上都刻有英文标记,连建筑用的白铁皮也已七十多年了,至今依然完好。这不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吗? 南浔的这种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令几乎每个景观都有亮点。如小莲庄的东升阁,外形似中国塔式建筑,但阁内廊柱、吊顶、半圆形铁阳台、落地玻璃窗和红砖、白墙均为欧化。此阁三面凌空,仅高两层,但能俯视十亩荷塘,眺望旭日东升。有一位南浔老人说,旧时大家闺秀不与外人接触,刘氏女眷来此园游览,都在这楼上赏景休憩,故又称“小姐楼”。细想此言,似觉是也非也!也许园林的主人已经意识到“女士优先”的西式绅士风度了。
  南浔的这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能传至今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至少南浔中西合璧建筑的密度和精致程度,在江南水乡是罕见的。正如人们所言“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妙就妙在这面镜子试图告诉我们,是建筑造就了它,又为什么把它塑造成这个样子。塑造者的哲学和宗教理念、文化修养、艺术情趣、财产状态等都通过它的外表和内部透露给你,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这面镜子还试图告诉我们,上海开埠以后,南浔便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博物馆。南浔包含着丰厚的中西结合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是写在石柱、砖瓦、舞厅和阳台上的历史,是永远鲜活的人类文明的记忆。
  南浔的中西合璧建筑,既充满着江南独特的文化韵味,又折射出“西风东渐”的洋气和灵性,是这个江南古镇富商文化和人世百态的象征,也是浓缩的中国近代丝商群体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浸透着南浔的百年沧桑、豪门兴衰、商海浮沉、中西交流、异国风情。但归根到底,其内涵体现了“赶趋时代,追求卓越”的理念和精神。探求南浔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内涵,研究南浔经济社会运行的轨迹,旨在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创新共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让南浔在走向世界中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成为现代经济与文化建设双翼齐飞的典范。只有人类文明的主河床,才是一方水土的精神旗帜!三石四雕 南浔古镇名园多、名宅多,自然名石也多。这些石头,有的孑然一身,孤峰独立;有的聚众造型,高低参差;也有的堆砌成山,气势磅礴。现尚存的杰作有鹰石、啸石、美女照镜石,堪称“三石”。
   鹰石 张石铭旧居芭蕉厅前庭院中有一块英德石,名“鹰石”。石峰不大,仅高一米许,造型酷似一只苍鹰展翅奋飞,形象生动,动态逼真,乃江南罕见之珍品。值得称道的是石盆由一块完整的石头凿成,鹰石直立盆中,浑然一体,巧夺天工。
   啸石
  嘉业堂藏书楼园林西南面有一块三米多高的怪石,上镌清代大学士阮元的题字一一啸石,隶体,凝练清秀。啸石上有一小孔,若你用嘴贴紧小孔吹之,“呜呜”的声音便会从石腔中回转而出,低沉呜咽,仿佛历史空谷传来的回声。此石原为阮元的故物。清嘉庆年间,阮元曾任两浙总督,在杭州设立诂经精舍,作为讲学和研究经史的地方,这块太湖石就放在花园内。
  史载,此石于1845年移至南浔沈氏园,1872年移入述园,直到1924年被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氏购得移至此。上刻有张廷济、朱兰亭两跋。美女照镜石 此石原在张石铭的适园内,现移至南浔儿童公园荷花池畔。奇石犹如美女执镜整妆,仪态端庄,风姿婉约,呈现一种天然之美。
  石头在自然界不是罕见之物,可是园林名宅中的石头却与众不同。因其形貌奇怪,人们称它们为“顽石”“奇石”“怪石”。然而,有的石形虽丑,却有美的内涵,也就是丑到极处,便是美的极处。尤其是经过造园家匠心独特的装点,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顿生诗情画意。值得一提的是南浔园林的假山皆用太湖石堆垒,被誉为“一绝”。如嘉业堂藏书楼的园林内,沿荷花池四周的太湖石假山,有形如奔驰的马、腾飞的龙、报晓的鸡、顽皮的猴等十二生肖,这就是“群峰”之美;而碑刻长廊边的“月下老人”太湖石等,却是“孤峰”了。从造园的角度讲,“群峰”是把许多石头堆在一起,形成地势的高下,叠石成山,称得上“群美”;“孤峰”则是单块的石头,耸立在园林(居宅)中作为一件艺术品,这就是“独秀”。
  太湖石是天然的造化而非人工的雕琢,但从自然界移入人造的园林后,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抽象艺术雕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写道:“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雕镂蔟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这就是说奇石是“天成缩景”。他还在《太湖石诗》中称:“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这是他对太湖石秀色的诗性写照。宋代著名画家米芾说了四个字一一瘦、漏、透、皱,可以说概括了太湖石的特点。说是瘦、漏、透、皱,可是解释也有不同。其中一说是,瘦,指山石体态苗条,有迎风玉立之势;漏,是指大孔小穴,涡洞相套,上下贯穿,四面玲珑;透,是说石纹的贯通,所谓“纹理纵横,笼络起稳”;皱,是指山石表面凹凸褶皱、千奇百怪的形态。 太湖石是湖底或崖畔的石灰岩礁石,经过千百年的波击浪打,逐渐形成,且大多产于太湖洞庭山(即今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一带。太湖石以太湖水底中采掘者为最佳。因为太湖及其周边地区原为古海湾,作为沉积岩之一的石灰岩,大致形成于四亿年前。由于波浪冲击和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气、土的溶蚀作用,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景观石。但据《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弁山的大、小玲珑山也出太湖石,唐代已闻名于世。白居易的《太湖石记》说:“石有聚族,太湖为甲,罗浮、天笠之石次焉。”据说宋徽宗在卞京(今河南开封)造“万寿艮岳”,就采运这种太湖石(又名花石),北运中每十船组成一纲,叫“花石纲”。并为石封侯赐金带,弁山太湖石被封为“巩固侯”。南宋大文学家叶梦得的“石林精舍”就在山的大玲珑山。宋代范成大于1172年冬到湖州,游石林,写了《游石林记》。叶梦得“著书释经于堂”,当时“四方学士闻风抑止,如璇玑景星”,都说石林“如仙都道山”,叶梦得墓就建在太阳鸣。弁山太湖石珍品中,南朝沈尚书有石曰“鹊峙”;元朝赵孟頫有石三品,曰“玉笋”“沁雪”“垂云”;现南浔、湖州尚有奇石数块,如湖州潜园内的莲花峰,状如出水芙蓉,是赵孟頫别业莲花庄的故物,上镌赵孟頫所书“莲花峰”三字。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南浔张静江故居尊德堂中的红木圆桌的大理石台面上,也有各种似与不似的图像,在似与不似之间,可称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写意画。同样,在刘氏嘉业堂藏书楼的厅堂里,也有类似这种意象画的大理石,或挂在墙上作为壁画,或嵌镶在桌面供人欣赏,很耐人寻味。
  那么,南浔的“四雕”又是指什么呢?它们就是在众多古建筑中的门楼、墙、壁、柱、架、檐、门、窗上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以及张石铭旧居的玻璃雕。 说起“四雕”,最典型的代表应该是张石铭旧居。这里集中了东阳的木雕、徽派的砖雕等中国清代建筑雕刻的精华,以及法式的玻璃雕,构成了古朴而又富丽、传统而又洋化的特征。旧居大厅腰门上有吴昌硕题写的“世德作求”匾额,门额横坊是一组兼具透雕、浮雕的古典人物、车马等的通景图,折射出浓郁的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之神韵。厅后天井两侧墙面,镶嵌石雕四块,是福禄寿禧和八仙过海等图案。据说大厅正梁中间一丈余的一段,曾经是金箔包的。至于何时消失,不详。大厅后为堂楼(亦称女厅),楼上窗户镶嵌18世纪法国进口的玻璃雕(蓝品刻花玻璃),花卉是手绘的四时花卉和果品,品莹雅致,极为罕见。还有后园两个天井中的红砖雕饰的门头,据法国建筑家齐哈教授说,完全是法国图卢兹式的古典传统花纹,在中国江南小镇上再现,真是奇迹。旧居北侧门额“竹苞松茂”为吴淦手书。除了门额上那镂空砖雕的图案外,两边窗上及门上的木雕都有古老的故事。芭蕉厅两侧的漏明廊窗为木刻芭蕉叶状,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当初芭蕉厅里还有琅琊王洊所书《岳阳楼记》雕屏,字迹清秀遒劲,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木匠锯开修葺门窗了。花厅、书房的木雕是精华之所在,画面简洁,构图活泼,刀法圆转,形象逼真,透雕、浮雕、镂雕、圆雕兼备,令人目不暇接。花厅和书房居中置六扇长窗,裙板上刻“四时风情”等图案;长短窗的腰板上刻《西厢记》和《乐工图》,从张生游殿开始,到十里长亭送别,有郑氏堂上考红娘,有张生月下跳粉墙,笙歌曼舞,短笛横吹,琴声悠扬,余音不绝……你若仔细品读,宛如翻阅一幅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卷。花厅还陈列着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手书的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酒德颂》板屏六块(原有
  八块),系银杏木镌刻,乃罕见之文物。整座故居装饰有沙场烽烟、山水花木、吉祥文字等图案,花窗门廊的砖雕、石雕古朴逼真,雅而不俗,艺术品位极高。
  小莲庄也有不少砖雕、木雕、石雕等精品。如刘氏家门前的两座石牌坊,均用花岗石和青石雕刻而成。一座“乐善好施”牌坊坊心花板上雕“状元及第”和“孝感动天”的浮雕,正楼花窗为八仙透雕,门额横坊为狮嬉绣球镂雕,正脊两端为龙吻圆雕,花坊、雀替浮雕选用了“刘海戏蟾”“和合二仙”“武松打虎”“小放牛”等吉祥图案。另一座“钦旌节孝”牌坊,坊心花板雕有“文王求贤”“双龙戏珠”等浮雕,正楼花窗上是“渔、樵、耕、读”图和四季花卉透雕,门额横坊也是狮嬉绣球漏雕等吉祥图案。颖园也有不少砖雕、木雕、石雕,堪称一座小型雕刻艺术馆。如养心榭的门窗上是一幅《耕织图》,男耕女织,形象生动。原陈氏会客的清风厅的落地长窗上,尚保存着部分《西厢记》黄杨木雕。该厅的两侧还有石镂花窗嵌镶在砖墙之中,石镂花窗系双面镂空透雕,石窗呈正方形,边长为一米左右,厚十厘米,石质为火山(角)凝灰石。石窗共有八扇,每扇正反两面的中间刻有不同的人物图案,每面两人,形态逼真,周围有方形、扇形、八边形、棋形等透框,并以人物、缠枝、云彩、仙鹤等吉祥物石刻造型作衬底。
  石墙脚由数块长二米二、宽六十厘米的浮雕石板贴面组成,石质与石镂花窗同,其上刻有祥瑞吉利及云雷纹和回纹图案。
  张静江故居前后两道大门背后都有构思别致、雕刻精细的砖雕,均为南浔籍近代收藏家周梦坡(又名周庆云)所书。一写“有容乃大”四字,出自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诗句。一写“世守西铭”四字,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张载《正蒙乾称篇》。张载讲学关中时,常将“乾称篇”榜于东西两牖,东牖曰砭愚,西牖曰订顽。程颐阅《正蒙乾称篇》东西牖后,将其改名为东铭、西铭。西铭即订顽,意在知化穷神,存心养 性;主张天人一体,大君乃天地之宗子,民为同胞,物则吾兴。
  南浔的四雕,在豪宅民居中运用极其广泛。大凡楼、堂、厅、厢的门、窗、梁、墙、裙板、石础等,都饰有砖雕、木雕和石雕,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格调高雅,从而产生了中西融合、互相渗透的文化艺术效果,让人拍案叫绝。这些雕刻,或用物象,或用含蓄、浪漫、抽象的手法来表现,或用文字造型直接反映所蕴含的内涵,并且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其中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这些雕刻之作,大多融建筑、美术、书法、诗词、篆刻于一体。试以适园石塔为例。适园塔,又名长生塔、金刚经塔。石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六面七层,塔高三丈八尺、周长三丈六尺。据缪荃孙《造金刚经塔记》所说,“自佛法入中国以来,造像构塔,大都为亲祈福,以延寿而化灾。孝子之用心为大,经营所以安吾亲而已。”此塔乃张石铭为其母桂氏七十诞辰于清宣统三年(1911)始建,至1919年建成。台基用花岗石筑成,台基上置须弥座,其上承塔身,塔身实心,各层雕塔檐,上刻筒瓦为垄,翼角微翘,塔檐下雕椽子、飞子、角梁、套兽,塔身转角处雕圆形倚柱,塔刹由覆莲、宝珠等图案组成。石塔的须弥座束腰和七层塔壁上,嵌有碑石四十八块,每面纵八寸四分、横一尺。塔顶为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篆书塔名,共四石。塔顶以下为唐柳公权正书《金刚经》全部,系敦煌石窟拓本。另有江苏金坛冯煦撰文、钱塘吴山监书的《乌程张氏石塔记》共十二石。有江阴缪荃孙撰文、嘉兴钱文惠书的《适园金刚经塔记》共十一石。名家诗颂有:清道人颂、曾煦颂、何维林颂、程德全颂、恽毓嘉颂、左孝同颂、秦缓章颂、潘正声诗、张謇诗、周庆云诗、郑孝胥诗、崔永安诗、罗振玉诗、吴昌硕诗、陈夔龙诗、朱祖谋词、康有为跋、张钧衡序,共十八家。
   南浔的四雕,是豪门宅第装饰之艺术珍品,也是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
  诚如笔者的文友沈嘉允先生在《江南大宅一一南浔遗韵》一书中所说,江南建筑以砖、木、石为主要材料。石是建筑的基础,是承连的构件;木为建筑的梁架,砖用作建筑的墙体。砖、木、石不仅是江南建筑的主要材料,同时是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部分。宅第主人往往通过砖、木、石的加工,以装饰艺术来体现自身的财富与价值,体现自己的居住理念、生活志向和文化品位。
  南浔的四雕,不仅有精美的中国传统石雕、木雕,还有来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雕、天花顶、彩色玻璃、彩釉地砖等,因此常常在东方建筑风格中渗透出西方的文化韵味,从而体现了南浔商人既固守传统的思想,又兼容多元文化的开明情怀,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
   人文新景
  叔蘋奖学金成就展览馆 我国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叔藏奖学金成就展览 馆,坐落在顾乾麟先生的故乡一一南浔镇小莲庄原桂花厅和忠孝祠内。随着这个古镇的对外开放,该馆已成为一处新的人文景观。
  展览馆四周林木森森,花香鸟语,假山莲池,曲桥石径,充满了历史文化沉淀的灵秀之气。大门对面的墙上书有“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八个大字。
  跨进门去,迎面安放着顾乾麟先生的半身铜像,两道慈祥的目光充满着深情的爱意,仿佛亲切地与我们娓娓细谈。那“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十六字格言,充分反映了顾先生在多年生活和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人生理念。该馆如今已被列为湖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1990年5月创建以来,至今参观者已超两千万余人次,其中包括了很多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典、奥地利、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的来宾,或留言或留影,一致赞扬顾乾麟先生慷慨奖学、为国育才的远见卓识和高尚品德。
  步入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88年12月江泽民(时任上海市市长)在叔藏奖学金创办五十周年之际的题词一一热心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这熠熠生辉的题词与窗外那两株丹桂的馨香,使人感觉到古镇南浔崇文重教的传统精神和氛围。展览馆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示了叔蘋奖学金得奖学生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创造的成绩,同时展示了顾乾麟先生一生热心教育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激励后人发奋图强,开创未来。
  南浔“四象”之一的顾家开创者顾福昌,当地人称顾六公公。他小时候因家贫弃学经商,在上海开设丝行,遂发迹。南浔有句俗谚:“顾家码头上,养着一群鹅。天天都下蛋,下了不少蛋,下的都是金元宝。”顾氏第二代兄弟三人,其中经营丝业最负盛名的是老二顾敬斋。但到了第三代,顾家因囤丝亏损,上海十六铺的堆栈一卖掉,就再也没有鹅群下金蛋了。不多久,长子病逝,由第八个儿子叔蘋继承父业。顾乾麟十七岁那年,其父叔蘋就谢世了。叔藏临终时执着儿子乾麟的手,留下遗言:“一个人不能无钱,不过钱要赚得正大,用得光明。不要被钱利用,要利用钱。得诸社会,必须还诸社会。”乾麟牢记父亲的遗训,遂辍学经商,把无人肯承担的债务背上了身。
  他进入打包公司,走向了劳动世界,从最低下的粗活做起,身兼学徒、账房、仓库保管员和经理等多种职务,苦心经营十年,终于扭亏转盈,重振家业。1939年,已任怡和公司总经理的顾乾麟因目睹不少青少年由于家境贫寒而无力继续升学,乃秉承其父顾叔蘋“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创立了“叔蘋奖学金”。奖学金起初规定资助学杂费,后来逐步扩大范围,如学生生病可资助医疗费,成绩特别好的可资助膳宿费,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可资助出国费,等等。到1949年,该奖学金办了二十期,得奖学生一千一百多名,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李淑铮、海军装备部原部长郑明等著名人物三百余人。
  1980年6月,移居香港的顾乾麟应邀回沪观光。1987年初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后为市政协常委)。从1986年起,顾乾麟在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上海、北京等地恢复了“叔蘋奖学金”和“叔蘋同学会”,1988年在故乡湖州南浔也设立了这一奖学金。这些学生富有朝气和勤奋进取精神,许多人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一部分学成后参加工作,已初露才华,成就卓越。
  顾乾麟除了创办叔蘋奖学金外,于1946年创办“上海市贫民急病助金社”,挽救了七千多名因贫穷而看不起病的人。他还为成立难童教养所举办义演,在1947年与梅兰芳、俞振飞同台演出,把所收入的钱全部用于资助难童教养所。1988年,美国圣罗士学院授予顾乾麟先生“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由一位叔蘋同学设计的叔蘋奖学金同学会会徽,铭刻着顾乾麟先生振兴中华、强我民族、培养青年的崇高理想和无私至爱,也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得诸社会,还诸社会一一表明宗旨;
  巨树一一象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上五大洲一一象征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书本与“叔蘋奖学”一一象征叔蘋奖学金为国育才;
  蜡梅一一象征中华崛起及叔蘋之“岁寒而益芳”的刻苦奋斗精神。
  展览馆内悬挂着两幅谜语般的图画,这就是顾乾麟先生和他的夫人刘世明女士的标志。一幅画中画着一麒麟,意在取一个“麟”字,“三”是八卦当中的“乾”卦,麒麟回头,取一个“顾”字,连起来就是顾乾麟。另一幅画中的太阳和月亮是“日”“月”,加起来为“明”;中间有一幅世界地图,取一个“世”字,把太阳和月亮的光辉永远“留”在世上取一个“刘”字,合起来就是“刘世明”。据说这两幅互联在一起的图画是叔藏同学会的学生创作的,可谓构思巧妙,意蕴悠远。 为使叔藏奖学金持久地办去,顾乾麟先生早在1991年就想到自己年事已高,趁在上海出席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之机,在上海锦江饭店委托叔藏同学会的宗必泽记录其口述的关于“叔藏奖学金事业继承人”的遗嘱。宗必泽作了如下笔录:“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妻刘世明是我创业治家的贤内助。四子一女都是高等学府毕业,均已成才。五子女皆有各自的优点和特长,唯二儿家麒比较理解我的心情,能商量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很好处理问题。我已选定我的二儿家麒为我的继承人。为了把奖学金继续办下去,在我身后会有一笔指定的足够款项留下为奖学金用,我将这笔款项交给我的继承人顾家麒负责管理,专款专用。”1995年10月15日,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谢丽娟在接见顾乾麟先生时,顾先生又将亲自签署的出资一千万港币作为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叔蘋奖学金的委托书交给上海市,接受委托的是谢丽娟。当时,顾先生的许多学生这样感叹:“他珍爱叔蘋奖学金的事业胜似自己的生命,像他这样热心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培养的学生,创办这样一种有独特风格并卓有成效的奖学金的人,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兴许是江南古镇南浔崇文重教传统的熏陶,抑或是对名园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秀丽景色的神往,叔蘋奖学金成就展览馆开馆以来,海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虽然顾先生已驾鹤仙逝,但人们对叔藏奖学金的事业却依然那么神往,那么常忆常新。因为世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乃是美好的灵魂,而那灵魂之光,还是“得诸社会,还诸社会”这永恒的思想。
   南浔文园
  文园,坐落在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南浔开发新区内,与驰名中外的嘉业堂藏书楼和小莲庄毗邻,连着江南水乡一条街。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一条街上,你就会被沿街两旁的书画、古玩、茶叶、工艺美术品和地方小吃等特色商店所吸引。外地游客来到这里,都喜欢下车走走。他们看看,问问,或津津有味地品尝,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这条街的尽头,就是新建的南浔人文新景一一文园。跨进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碧波荡漾的小湖。红男绿女乘坐的游船在水面上悠悠而过,清清的湖水映着蓝天、白云,映出太阳的光影,回荡着欢歌笑语,充满了诗情画意。远望湖中,可见湖面上架着一座三孔的千翁桥,华丽、壮观。沿街的建筑黛瓦粉墙,淡雅古朴,富有江南水乡的情调。其中有一幢特殊的楼式建筑,是红军长征追踪馆。
  红军长征追踪馆是南浔文园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重走长征路第一人”罗开富是南浔区双林人。他是长征沿途沧桑变化的一个重要见证人和忠实记录者,以一年内徒步里程最长、发稿最多的记者而载入我国新闻史册。为此,1999年文园兴建之初,就筹资建造“红军长征追踪馆”,由国防部前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该馆扩建,扩建后占地面积四百八十三平方米,共有十二个展厅、一个休息室和一个档案室。采用油画、场景模拟再现,以及多媒体、幻影成像、仿真雕像、实物展览等先进的展陈手段,分别展示了长征路线、飞夺泸定桥、三军会师、重走长征路、徐解秀与红军的故事,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对红军长征的评价,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段血与火的不朽历史,融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红军长征事迹,传承和弘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伟大精神。可以说,红军长征追踪馆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红军那种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那种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激励南浔人,乃至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永远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南浔镇已被毁了七十多年的文昌阁,现已重建于文园的同心湖中。据镇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文昌阁始建于南浔镇东栅的分水墩,由南浔人、礼部尚书董份所建,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历史。其间历经战火,几建几毁。1939年1月11日子夜,文昌阁又被日军烧毁。当时上海《申报》的美编、著名漫画家钱云鹤闻讯后,画出了文昌阁实景图。恰逢同乡沈伯经(南社社员,中华书局编辑)来访,颇有同感,遂赠此图,渴望太平。文园落成之际,南浔久安公益事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同心湖上重建文昌阁。该阁以钱云鹤的图画为原型,坐东面西,阁高三重,四柱立地顶天,飞椽气势雄伟,镏金葫芦熠熠生辉。一层仿原格局,崇祀梓潼帝君、魁星、玄坛三像;二层为文化人士接待室;三层是地方名人事迹暨文化翰墨收藏处。沿河栏杆置“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雕塑,蕴含经济文化之历史延续。两旁栽桃、李、金桂,以示文运昌盛。 南浔名园多,名人也多。南浔名人长廊筑在千翁桥畔,充满着湖水的灵气。这里有江南巨富,有造福于民的浔商群体,有倾资支持革命的仁人志士,有“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有大学校长和“两院”院士,也有贡献卓越的专家、学者和杰出的乡贤、劳动模范,等等,共计八十位人物。其介绍的文字刻在大理石石板上,每幅均配插图。确切地说,这仅仅是南浔古镇名人的一部分,却开了宣扬家乡名人的先河。 徐迟也是名人长廊中的一员。他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创作、辛勤耕耘,各种著作、译著达五十多种、一千多万字。尤以诗歌、报告文学、翻译作品等最为突出。他的译著主要有《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散文集》《瓦尔登湖》和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等,其中1949年翻译出版的名著《瓦尔登湖》至今已再版多次。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一大批报告文学作品是他创作的巅峰,为新时期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声音,堪称时代歌手。
  徐迟纪念馆望湖而建,正门上悬著名变体书法家黄苗子题写的匾额。庭院中耸立着徐迟的半身铜像。侧面,可见毛泽东“诗言志”的题词(原件现放中央档案馆)。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徐迟29日就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毛泽东颂》,并在30日的《新华日报》上发表,成为第一个在国统区公开发表诗作颂扬毛泽东的人。9月16日下午三时,毛泽东、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接见他和马思聪。一星期后,毛泽东又赠以“诗言志”的题词。据说毛泽东当时拿到徐迟的册页后,问站在旁边的胡乔木写点什么。
  胡乔木说:“就写诗歌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沉吟片刻,大笔一挥,非常礼貌地在册页边上写下了“诗言志”三字,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徐迟得此题词后,进步文人纷纷传阅,都说可惜这片空白,再没有人敢写了。但郭沫若借阅后,即挥笔和毛主席《沁园春·雪》原韵,写了一篇新作在后,还请徐迟指正。 展厅里不仅陈列着反映徐迟写作、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大最照片、报刊、书籍等珍贵资料,还有徐迟的书房。这是按照他在武汉居所的书房布置的。
  桌上放着一台电脑,是他1989年购买使用的,他是我国老年作家中率先使用电脑写作的人。书柜里还摆着一盒盒音乐磁带。如果你踏着碎步徘徊,或驻足沉思,仿佛就会看到徐迟饱蘸着对故土的挚爱,正坐在电脑前写作长篇传记《江南小镇》…… 南浔文园徐迟纪念馆如今,徐迟的骨灰早已运回南浔,与父母、姐弟及夫人合葬。但他“书香门第一家”的许多感人逸事,仍在镇上流传。徐迟纪念馆的容积是有限的,然而它所蕴含的徐迟和他一家人的思想、艺术、情操、品格等方面的精神财富,却是车难载、斗难量的。
  出了徐迟纪念馆,便见不远处有一座古朴雅致、小巧玲珑的江南民居式建筑一一吴寿谷艺术馆。正门上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题写的馆名。展厅里共有吴寿谷创作的三十二幅作品,其中,虎二十七幅、仙鹤三幅、山水两幅。只要细心欣赏,就不难发现这些虎画并非只有虎威而无虎情虎趣,而是充满着人情味和感情色彩的。 吴寿谷是南的“近邻”一一轧村人,出生于1912年。自幼酷爱绘画,十五岁步入画坛后打下了深厚的中国画传统技法功底,尤其是对吴镇、徐渭、石涛诸大家的作品有深入研究,得其精髓。中年以后,他看到祖国被列强所侵略,为唤起中华民众要有虎的精神,增强国力,捍卫主权,就专攻山君,四十余年“虎劲”不改,画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虎世界。 新建的姚珠珠艺术馆则坐落在徐迟纪念馆的旁边。进门迎面就是由著名雕刻家钱绍武专门创作的姚珠珠的舞蹈铜像《水乡舞神》,裙裾飞扬,把舞蹈家的精、气、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据讲解员介绍,该馆由舒乙先生精心策划布置,四百平方米的展厅里,有舞衣、舞鞋、文献等一百二十件文物,三百多幅照片,涵盖了姚珠珠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此外,还有叶浅予、吴作人、丁聪、黄苗子、张光宇等名家为她创作的书画作品。画里的姚珠珠,或灵动妖娆,或蹁跹绝尘,或如梦似幻,或宛若真人。其中有一张照片尺幅很大,这是姚珠珠早期舞蹈的代表作一一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维吾尔族舞蹈的领舞。此后,作为中央歌舞团(今中国歌舞团)的主要演员,姚珠珠在《飞天》《草原夜曲》《鼓舞》《二妞和铁旦》《春之歌》等舞蹈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多次获奖,并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如今,经过几十年的磨炼,她已从最初的舞蹈学员,成长为享誉国内、名闻国际的大舞蹈家。2008年11月1日,姚珠珠艺术馆开张之际,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带着贾庆林主席的委托与关怀专程来到南浔。同时,钢琴家刘诗昆、舞蹈家陈爱莲、表演艺术家焦晃等人也来了,舒乙还带来了一首新诗:“这便是舞的灵魂,一个舞者的宣言,一个舞者的旗帜,一个舞者的大道。” 文园浏览“四馆一廊一阁”,沿湖散步,或乘小船荡漾,还可尽情领略望鹊茶楼(上设清末民国初南浔古镇模型)、清代帝后生活档案展、奇石园、盆景园、试墨亭、梨园亭、中老年健身草坪、中日友谊长亭等游乐场所。而农家乐园却别有一番情趣,宛如一首反映南浔传统农业和民俗乡情的田园诗。乌瓦粉墙的农舍里有稻桶、风车、石磨、蚕匾、菱桶,屋后河边有两部旧式水车。门前有一挂满丝瓜、葫芦的竹棚,若坐在棚内品茗(或吃一餐农家饭),环视四周的毛豆、茄子、辣椒、青菜等农作物和桑树,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一介农夫…… 哦,文园!读着你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我们看到了浙江久安公益事业有限公司“社会办文化”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显然,这与“社会企业家”和“企业社会投资”的特征已默契吻合,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也许,这就是南浔人文精神底蕴和内涵的一种浓缩和延伸吧。

知识出处

南裬浔曦

《南裬浔曦》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大运河南浔段(含頔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浔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联合国授予的“双遗产”的县区。

阅读

相关人物

董说
相关人物
施国祁
相关人物
周柏年
相关人物
金城
相关人物
金西厓
相关人物
金章
相关人物
金勤伯
相关人物
金开英
相关人物
陆志韦
相关人物
张龙翔
相关人物
张乃燕
相关人物
庞其方
相关人物
张珩
相关人物
刘承干
相关人物
蒋汝藻
相关人物
王文濡
相关人物
张乃骥
相关人物
徐迟
相关人物
屠守锷
相关人物
潘镜芙
相关人物
邱大洪
相关人物
卢良恕
相关人物
邱式邦
相关人物
林宗虎
相关人物
李乐民
相关人物
徐舜寿
相关人物
张荔英
相关人物
钱云鹤
相关人物
沈亚威
相关人物
丁是娥
相关人物
吴宝康
相关人物
顾乾麟
相关人物
葛剑雄
相关人物
刘旭沧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浔古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