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聚落到城市聚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裬浔曦》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65
颗粒名称: 从农村聚落到城市聚落
分类号: K928.6
页数: 6
页码: 7-12
摘要: 整个太湖流域人类文明及其聚落的发展,无不与河流水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即所谓“水之所聚即为地气之所钟”。在明初城墙拆除后,南浔镇建造了东、西、南、北四个水栅,作为市镇安全之屏障。从此,古镇依水而成的特点、水道的走势就更趋明显。南浔古镇的水系主要有两支,运河由西向东,市河由南而北,使这里的水系交错构成了“十”字形,古镇区建筑大体上沿水道铺开,所以镇区形制也呈现为“十”字形,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市。
关键词: 农村聚落 城市聚落

内容

清代范来庚的《南浔镇志》说:“南浔其地无崇山列嶂,而天目诸山众流奔赴,如百川之归海者,胥经于是,带萦环绕。”这句话的意思是,南浔地处太湖南岸,属河川型低地聚落,其特点是江南运河及东苕溪支流穿行而过,从而使此地水路交通便捷,易于形成江南市镇。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也包括市镇)的胚胎构造存在于村落之中……城市的各种发明和有机成分都从村落开始,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复杂结构。”从人类聚落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农村聚落成为城市聚落通常是必经之路,市镇则可以视为居于农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之间的聚落类型。这其中有许多自然和社会的因素。而南浔的形成,实际上也是一个从农村聚落演变为城市聚落的渐进过程。 如果从历史长河的视角审视,大约10世纪末至13世纪中期,南浔就开始形成村落。北宋时期已有数十户人家在浔溪边居住,到了南宋绍兴年间(1150年左右),就有了浔溪地名的记载。溪”最初是河名,而地因河名。
  因为整个太湖流域人类文明及其聚落的发展,无不与河流水域有着密切的关联,即所谓“水之所聚即为地气之所钟”。在明初城墙拆除后,南浔镇建造了东、西、南、北四个水栅,作为市镇安全之屏障。从此,古镇依水而成的特点、水道的走势就更趋明显。南浔古镇的水系主要有两支,运河由西向东,市河由南而北,使这里的水系交错构成了“十”字形,古镇区建筑大体上沿水道铺开,所以镇区形制也呈现为“十”字形,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市。如鲍珍在《南浔小泊》一诗中就称南浔为“水市”。范锴《浔溪纪事诗》亦云:“十里桑阴水市通,家家门外白蘋风。”南浔的“水市”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其港汊纵横、桥梁林立这一点上。北宋政和年间(1111一1117),在十字港口中央以石砖架木建造了一土桥,名浔溪桥,后重建为石桥,名通津桥(俗称大桥),清庆三年(1798)重建,咸丰、同治年间两次修缮,是古镇的闹市中心和水路码头。据作家徐迟生前回忆,通津桥“是全镇最高的一座桥。立于全镇制高点上,从桥顶可以望见另有一条从南往北的市河在下面和从西往东的苕溪十字相交。”此外,还有南十字港和北十字港,可以看作次中心。正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宋廷选择在浔溪设立了邮递铺。据镇志记载,“宋时,东门塘路,邮递四铺,一在浔溪。”不难想象,当时浔溪桥的架设和邮递铺的设立自然使浔溪村成为这一带农村集市的首选之地。南浔,历史上又有另一别名一一南林,这本是寺庙之名。相传,吴越王钱弘俶,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4一960)建南林寺,后毁于火,改称报国寺。村以寺名,便名南林村。
  由此可推测南林大约是在北宋时期逐渐成为村落的,其“发育”甚至还早于浔溪村。另一个与南林村形成直接相关的地方就是嘉应庙,俗称“土地堂”,位于浔溪之南。关于“南林”之名,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的《接待忏公据碑》就刻有一段记载:“泽乡南林……境系平江、嘉兴诸州,商旅所聚,水陆要冲之地。”虽然土地堂的建立时间无考,但民间传说表明,南宋初年土地堂已经存在。换言之,最迟在南宋初年,南林已形成村落。但据现存文字记载,南林作为地名显然晚于浔溪。南浔镇的“胚胎”无疑是浔溪村与南林村,到了南宋时期已“发育”成熟,可能形成了某种“似城聚落”,成为行商坐贾荟萃之地。到了南宋淳祐末年(1252),这里设官建镇,设监镇衙,职官为南浔镇知(后为承节郎),隶属于安吉州乌程县震泽下扇,取南林、浔溪两村名之首字,改名南浔。南浔镇由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此事在南浔文园的镇史亭内的一块石碑上有详尽的记载。也许这就是解读南浔,乃至江南市镇的起源、形成、发展的一把钥匙。
  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兵进镇,南林街道遭兵焚,农贸中心集市移至华家桥一带。现南栅有醋坊桥,西栅有酒坊桥(后改名为清风桥),盖其遗址。元代时浔溪市集还有几十家。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张鸿隽《南浔文献志》记载:“向有宋元人所绘地图,其东塘负纤而来,直抵通津,西过垂虹,乃登岸以行,中间寥寥数十字如晟舍、骥村。然其南一带,则依然阛阓骈集,货的充盈。时庐舍疏密,迥异于今。” 南浔古镇历史上第一次筑城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攻陷苏州后,在此驻军囤粮,左丞潘原明曾筑石头城,称南浔城,又称太尉城,“专为自苏至湖运粮之便,非为一镇民社计,故不暇包及市井”。城以通津桥(俗称大桥)为中心,南面以东、西交界坝桥为界,桥南为南浔镇,桥北为南浔城。
  元末元统二年(1334),吴王任命中书左相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带兵二十万,讨伐张士诚。十二日军队到达太湖,二十五日到达湖州三里桥,在升山、旧馆一带与张士诚部作战。九月初一天,在东迁大战。
  十一月十一日,徐达攻下湖州,就立马带兵前往苏州,经过南浔镇,张士诚麾下王胜投降。明朝朱元璋登基以后,拆除南浔城墙砖石,修筑苏州城。 南浔古镇第二次筑城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南浔守将詹天燕曾在此筑土城,自夸“小天京”,但不久兵败城拆。 据许金海编的《水乡文化古镇一一南浔》一书所说,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浔溪街对面还是苇荻丛生之地。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一1620),南镇区出了进士、举人等三十余人,他们荣归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府第和园林。同时,镇中心集市北移至东大街附近,丝商集丝行于丝行埭,米商集米行于米廊下街。明末潘氏《浔溪文献》云,当时的南浔“阛阓鳞次,烟火万家,苕水流碧,舟航辐辏,虽吴兴之东部,实江浙雄镇”。关于“烟火万家”之说,明万历至清康熙、乾隆、道光时,史志都有此记述。明万历至清代中叶是南浔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

知识出处

南裬浔曦

《南裬浔曦》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深远。大运河南浔段(含頔塘故道及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浔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成为全国少数拥有联合国授予的“双遗产”的县区。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南林村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通津桥
相关作品
南林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