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章 笔都胜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溪杂录》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51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笔都胜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0
页码:
73-82
摘要:
善琏镇自清代就有众多名胜古迹;例如含山笔塔、永欣寺、蒙公祠、湖笔街等,湖笔街湖笔街始建于2002年,是集购物、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以湖笔生产、销售为主体的文房四宝商贸区。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善琏镇
内容
含山笔塔
善琏镇含山村的运河边上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塔,名曰“笔塔”。清代,沈国治《韵香庐诗钞》中有诗云:
含山塔影细于针,含山淡翠寺眉纤。
侬家遥对含山住,亲缚银毫染胜尖。
“侬家遥对含山住,亲缚银毫染胜尖”,这“侬家”指的是善琏笔工的家。含山西去偏北方向五公里,有善琏镇,乃湖笔“笔都”。《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巅,浮屠其卓如笔。”又载:“含山有塔,故出笔工,俱出善琏村,含山去村十里。” 相传,秦代大将蒙恬在善琏成功改良毛笔,为了纪念蒙恬造笔的历史功绩,人们于是建造了这座笔塔。这是制笔业的传说,也有历史的记载。
含山笔塔始建于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4),由德清县新市人姚明鼎在山巅建造,重建于明朝正统辛酉年(1441),复修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笔塔高38米,直径6米,上下七层。塔座为须弥座,砖木结构。每层有拱门,交错相向。第一层拱门进塔,沿塔檐进第二层拱门,自第二层起,就在塔中沿石阶而上,直达顶层。每层塔中均有石阶。石阶不宽,仅容一人行走。塔呈八角形,每只角上挂有铜铃,风吹铜铃响,犹如歌声响彻含山,悦耳动听。每层砌有腰檐,造型美观。从第四层开始,装有塔心木直达塔顶。塔心木上面是三只覆钵,俗称“铁缸”。覆钵上面是相轮,俗称“铁蒸架”。再上面是宝盖,俗称“铁葫芦”。最上面的是定风珠。相轮有八角,与塔檐八角相对。相轮的角上原有铁链条,与第七层塔角相穿而连。整个塔形如一支巨笔,直插蓝天白云中。这笔塔将蓝天白云作纸,千百年来记录着含山的文明,记录着蒙恬造笔的传说故事,记录着湖笔的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含山,笔塔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古塔又一次遭到浩劫。尽管古塔饱受创伤,但它依然屹立在苏杭古航道边的含山顶上,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船只,感慨着历史的曲折发展。
1984年8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将含山塔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湖州市文化局和含山乡政府决定重修,共同出资33.5万元加以修缮。1994年再次修建含山塔,即现在的形态。2013年,含山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欣寺
永欣寺远近闻名与智永和尚相关。智永,南陈与隋代间僧,名法极,俗姓王,为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早年与兄孝宾一起出家为僧,世号智永禅师,简称永师。
说起智永出家之永欣寺,并非一般寺院,此寺本是王右军旧宅,不知何时施为寺院,初名云门寺,亦有称原为嘉祥寺者。
当时寺庙中有山门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地藏殿、厢房等。
寺在民国时已废,2005年,湖州南浔区政府批准永欣寺作保留寺院,易址笔祖蒙公祠边重建。
如今,这座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禅寺,和蒙公祠、蒙溪公园、湖笔一条街连在一起组成湖笔文化园,成为展示湖笔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蒙公祠是笔工为纪念笔祖蒙恬而建,是善琏笔工的图腾。《湖州府志》记载:“善琏有永欣寺、退笔塚、蒙公祠诸胜迹。笔工祭笔祖……”由此可见。蒙公祠是笔工祭祀笔祖的场所。蒙公祠始建年代不详,据传,旧时的蒙公祠在西堡村的东南,规模较大。自抗日战争至今,善琏蒙公祠历经时世遭际,时毁时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善琏制笔业的曲折沉浮。抗日战争时期,汪伪军36师开进善琏,全镇遭受浩劫,蒙公祠也未能幸免。他们以筑碉堡为名,将永欣寺、蒙公祠等全部拆除,砖瓦被拉去造了炮台,所有木材全变成了鸦片钱。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三个塑像身上的衣帽,被一些地痞无赖扒了个精光。笔工们痛心疾首,有两个笔工冒着危险,将塑像背到戏台上藏好,后又偷偷运到善琏东面的石塘桥庙藏匿。上海周虎臣笔墨庄闻讯赶做了一套棉衣棉裤送来,遮住了裸身的塑像。 抗日战争胜利后,笔工们纷纷要求复建蒙公祠。可当时笔工们生活十分贫困,均无力捐资。于是,有人提议去信苏州,请主要由旅苏善琏笔工组成的苏州湖笔同业公会帮助,该公会马上复信表示支持。在笔工们的强烈要求下,当时的善琏镇镇长沈国英写公函到国民党吴兴县政府,要求拆除日寇的碉堡,以复建蒙公祠。得到政府同意后,笔工们又自发捐了些款项,在原蒙公祠地基上,建造了一间平房作为祠堂,四周砌了围墙,规模远不如抗战前的蒙公祠。笔工们又将蒙恬等塑像从石塘桥庙里迎回,由苏州湖笔同业公会出资,买了帽子、袍子、靴子等服装,将蒙恬和夫人打扮一新,北京笔庄置了“銮驾”送来。当时的国民党浙一区行署专员于树峦,书写了“蒙公祠”大幅匾额,悬于门首,第二座蒙公祠就此复建起来了。
1959年,善琏镇在湖笔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善琏湖笔合作厂。为了建造厂房,蒙公祠暂定拆除,塑像存寄在笔工金巧林的家里。原计划准备再重建一座蒙公祠。可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祠庙、菩萨之类成了“革命”的对象,精雕细刻的蒙恬等三座檀木雕塑像全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而原摆放在神像前的銮驾、横锣等带有金属的器具,早在1958年“大跃进”的大炼钢铁中,作为原料被付之一炬。第一座蒙公祠中的名人题联等古物,经两次遭难后只剩下两件:一件是一块题书“勋策管城”的匾额,是同治甲戌年(1874)时由中江李鸿裔书。另一件是清光绪年间上海周虎臣笔墨庄敬献的镜框,是当年善琏笔工捐银维修蒙公祠时捐赠。 第三座蒙公祠于1995年重建。20世纪80年代后,湖笔产业得到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笔工和民众要求重建蒙公祠的愿望日益高涨。善琏镇党委、政府为弘扬湖笔文化,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湖笔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决定重建蒙公祠。通过多种渠道,募集资金100余万元。蒙公祠于1993年8月破土动工,至1995年4月基本竣工。1995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十六),苏州制笔业同人50余人,护送其自发集资塑造的蒙恬、蒙恬夫人及蒙恬太子三尊塑像至蒙公祠,并立《供奉笔祖蒙恬尊像碑记》石碑。
同年9月18日,善琏镇人民政府立《重建蒙公祠碑记》石碑。 新建的蒙公祠占地4000平方米,正面大殿为三间殿庑式建筑,雕梁画栋,气势磅礴。正殿为蒙公祠。匾额“蒙公祠”三字为湖州著名书法家谭建丞所书。神台上挂“勋策管城”横匾,是第一座蒙公祠的遗物。大门两边的对联由著名书法家文怀沙所书:“惪①配长城始皇帝,锋藏采笔大将军。”正殿的抱柱联为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何首巫手笔:“东征西讨马上刀枪为秦关金固为民安存万代疆池,南江北河纸上毫墨书汉文耀日书汉魂凭一笔春秋。” 如今,蒙公祠已成为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民俗活动分会场,华夏笔工祭笔祖这一传统祭祀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还有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主流媒体,曾多次来善琏拍摄“蒙恬会”盛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退笔冢
唐何延之的《兰亭记》记载:“智永常住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智永把三十年写败的笔头,埋于永兴寺旁的晓园,亲题“退笔冢”。 据传,退笔冢原址在晓园里,是智永自埋写败笔头的坟冢,①惪,“德”的异体字。“退笔冢”三字也由智永亲题。而如今,退笔冢只见文字记载,不见实物,令人叹惜不已。
大石笔
智永在永欣寺临书三十余载,终成一代书法宗师。慕名求书的远近人士络绎不绝,竟踏坏了门槛。智永便在门槛上包了一层铁片,这就是当时人人皆知的“铁门限”。智永居永欣寺三十余年,终日临书,爱笔如命,圆寂时抱笔而终。后人为纪念智永禅师,制作了智永抱笔而终的石雕立于晓园。据老笔工回忆,民国初年还能看见那支齐人高的大石笔。
中国湖笔文化馆
中国湖笔文化馆主要由七个厅组成,分别为序厅、尾厅和其他五个展示不同内容的展厅。
一号展厅的主题是华夏湖笔著千秋。包含中国毛笔溯源、湖笔的崛起、名人与湖笔、三义四德。展品包括历代名笔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使用湖笔的照片等。 二号展厅的主题是天工技艺甲天下。包含湖笔制作工艺、制笔工具与原料。展品包括制笔八大主工序微缩模型、图片展示和湖笔制作过程现场表演。
三号展厅的主题是名匠老号承万世。展品包括制笔名匠制作的湖笔,以及一部分湖笔老字号笔庄的相关资料展示。
四号展厅主题是民俗乡风留遗韵。主要诉说蒙恬与卜香莲造笔、“合灵心”的传说及“蒙恬会”等民俗。
五号展厅的主题是笔都浓墨谱新章,包括湖笔荣誉和湖笔文化的传承发展。
湖笔街
湖笔街始建于2002年,是集购物、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以湖笔生产、销售为主体的文房四宝商贸区。街面总长度690多米,共有店面
147间。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分话说善琏、中国毛笔寻迹、湖笔发展史、湖笔老字号、历代湖笔名匠、湖笔行业习俗、笔都胜迹、蚕事文化、民间故事大家讲等11章,介绍了善琏镇的历史文化。
阅读
相关机构
湖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湖州市文化局
相关机构
含山乡政府
相关机构
湖州南浔区政府
相关机构
国民党吴兴县政府
相关机构
善琏镇党委
相关机构
善琏镇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含山笔塔
相关作品
永欣寺
相关作品
蒙公祠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