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溪杂录》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49
颗粒名称: 蒙恬会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6
页码: 63-69
摘要: 善琏笔工视蒙恬为笔祖,历来盛行祭祀蒙恬的习俗。明代董斯张《吴兴备志》载:“元冯应科、陆文宝俱善琏人,其乡旧祀蒙恬,至今有蒙家漾、瘗笔冢古迹。”可见善琏祭祀蒙恬的习俗最迟在元代已经流行。
关键词: 蒙恬会 祭祀习俗

内容

善琏笔工视蒙恬为笔祖,历来盛行祭祀蒙恬的习俗。明代董斯张《吴兴备志》载:“元冯应科、陆文宝俱善琏人,其乡旧祀蒙恬,至今有蒙家漾、瘗笔冢古迹。”可见善琏祭祀蒙恬的习俗最迟在元代已经流行。
  旧时善琏建有蒙公祠,当地人也称为“蒙恬堂”。每年以蒙公祠为中心场所要举行两次祭祀笔祖的庙会活动,俗称“蒙恬会”,时间是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与九月十六日,即传说中的蒙恬及蒙恬夫人的生日。
  蒙公祠大约建于清代初期,旧祠堂位于善琏镇西的庙桥西面。清末湖州德清籍的著名学者、书法家俞樾著《春在堂随笔》载:“乃吾湖之善连村,则固有蒙公祠,其地皆以笔为世业,笔工不忘所始,故有祠宇以祀蒙公,香火颇盛。” 蒙公祠房屋为两进深院落,走进大门为一天井,天井的南部有一座戏台,背对大门面向祠堂,称为“庙里台”。过了天井为三开间平房,中厅置有蒙恬、蒙恬夫人卜香莲、蒙恬太子三尊泥塑坐像,这是长期固定安放于祠中的,俗称“坐身菩萨”或“坐宫菩萨”。居中的蒙恬头戴乌纱,身穿蓝袍,是一身文官打扮。
  在蒙恬生日笔工祭祀的那一天,人们才将蒙恬换上武官装束,头戴帅盔。蒙恬夫人头戴九凤冠,蒙恬太子头戴紫金冠。两边还有两尊神像,东面为仓颉,传说中的造字始祖,西面为扶苏,即秦始皇的长公子。这两尊像的配置是很有意味的,可以说他们都是蒙恬旷世英名的造就者。仓颉发明了文字,成就了蒙恬发明写字工具毛笔的功勋。蒙恬因受扶苏冤案牵连而死,成就了千古忠义之名。质朴、淳厚的笔工们自然要对这两位与蒙恬功德相关联的人物表示尊崇。
  前排房屋后又是一个天井,天井后为三楼三底的楼房。楼下称为暖阁,也安放着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三尊神像。这三尊神像为香樟木雕刻而成,称为“行身菩萨”或“行宫菩萨”,在举行蒙恬会时,这三尊“菩萨(神像)”是要抬出庙门去巡游的。其分量较轻,并且手脚等关节处装有活络榫头,可以活动自如,便于放入轿子中抬着巡游。
  在民国时期,祠中的四壁挂有许多前朝、当代名人所题的匾联,有李鸿裔的“勋策管城”、徐世昌的“弘扬文化”、黎元洪的“千古文明”,还有康有为、郑孝胥、郑多禄等人撰题的对联。
  蒙公祠大门外是一片空地,空地南面有一条小河,因蒙恬而名为“蒙溪”。蒙溪以南为一园林,称为“晓园”。晓园南部有一座退笔冢,相传为隋代僧智永瘗笔头处。晓园北部紧靠蒙溪亦建有一座戏台,俗称“庙外台”,要比庙里台大一些,举行蒙公庙会时,戏一般都在庙外台上演。遇到做戏即临时在蒙溪上用竹木搭建一座看台,中间放置一些座位,上看台占座看戏者需要出钱,不出钱的就只能站在看台边上或后面空地上看戏。有些人会将船只停靠在看台两侧,在船上看戏。
  每年三月十六日举行的蒙恬会称为“大会”,由笔坊老板醵资举办。九月十六日举行的称为“小会”,由笔工们出钱集资举办。通常做法是镇上每名笔工都要摊派出钱,学徒工则不须出钱。办“小会”的声势、排场相比办“大会”略小一点。 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前)举行的蒙恬会活动主要仪典如下:打唱娱神。从正日的前一日(三月十五日)开始,要对神像整装打扮,同时举行打唱娱神活动。为神像整装要由镇郊西堡村的两名妇女进行,意为蒙恬夫人是西堡人,要由娘家人给蒙公一家整装。过程是先将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三个行身神像请出暖阁,由妇女用酒给神像洗脸,然后脱去旧袍、旧鞋帽,换上新装。蒙恬夫人的身子还要用水擦过,再换上新衣帽。换装过程中,在庙里台上由请来的和尚打唱班子进行打唱,打唱班子一般由八人组成,演奏“将军令”等民间器乐曲,唱宣赞等曲词以娱神。
  祭拜笔祖。从十六日早上开始,蒙公祠坐身神像前摆好猪头三牲等供品,点燃香烛。然后镇上及四乡的笔工依次在神像前上香,并磕头跪拜进行祭祀。这一天,笔工们往往都要去摸一下笔祖夫妇的手,以祈求来年手艺见长,生意兴旺。
  抬菩萨巡游。这是祭祀笔祖最主要、最大规模的活动。笔工祭拜完毕后,即将蒙恬、蒙恬夫人及蒙恬太子的行身神像搬起,分别坐进三顶“轿子”,所谓“轿子”就是在椅子下插入两根抬杠而成,然后抬出巡游。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气势雄壮:前面有两人扛的横锣开道,后有八块清道硬牌,牌上分别写有“肃静”“回避”“蒙府”“镇北大元帅”“安定公”等字。接着是持十八般兵器的仪仗队,由于其阵势如同帝王出巡仪仗即“銮驾”,故民间称之为“全副銮驾”。其后是放铳队,放铳队有近百人,行进间不断地点药放铳,声响震天,动人心魄。后面是高举各类彩旗、伞帐的旗帐队以及锣鼓队。最后面是抬神像的轿子队,三座神像太子在前,夫人居中,蒙恬殿后。
  每顶轿子配有八名轿夫,四人一班进行轮换。巡游队伍从蒙公祠出发,环绕全镇一周后返回蒙公祠。全镇及四乡的人都蜂拥前来观看,场面宏大而热烈,是祭祀笔祖活动的最高潮。 做戏娱神。从十五日下午开始,蒙公祠里要做(演)“三天戏”,实际上历时十五、十六日两天,俗为“两日三开台”或“两本三开台”。戏班子十五日早上到,先由笔业中有名望的作坊老板挑戏目,戏目都是京剧折子戏。
  十五、十六日的下午、晚上都做戏,一般白天演六出戏,由于戏较短,收场较早(约下午四时许),所以称为“早六出”。
  晚上做三出戏,做戏前按例要“跳加官”,三名演员分别扮“白面具”“金花脸”“唐明皇”,都戴面具,手持写有“天官赐福”“招财进宝”之类吉语的条幅而舞,表示祈福祝吉。镇上有钱的人家会事先送上红包,“跳加官”就会增加次数,演员展开的祈福条幅上也会出现送红包老板的名字,目的是图个吉利。
  演戏的班子主要延请杭嘉湖地区的京剧水路班子,如“龙凤舞台”“大国民舞台”等,其中不乏江南京剧的名角,如著名武生小毛豹、小小毛豹(陈和生)都来善琏演出过。演戏时水面、岸上观者如堵,热闹非凡,娱人娱神相得益彰。十六日晚演戏完毕,蒙恬会活动即告结束。 除了善琏镇外,邻近的含山乡东山庄也要举办蒙恬会活动,参与者为本村及周边村庄中亦农亦工的笔工。仪典主要是祭拜蒙恬以及做戏娱神。东山庄办会也要将蒙恬神像抬来本村,为了与善琏抬神像巡游不相冲突,两地曾订有协议,即在十五日、十六日的两天中,第一年的十五日由善琏镇举行抬神像巡游,东山庄则在十六日抬神像去村里,第二年则两家调换顺序。东山庄办会的地点是在东山庄桥东的一块空地上,届时在空地上临时搭建幕帐、戏台。十五或十六日上午至善琏镇将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神像抬来,置于幕帐中。众笔工前来叩拜。下午开始做戏,直到晚上。做戏结束后将神像抬回善琏蒙公祠。
  除了有组织的蒙恬会活动外,这一天笔工在家里一般也都点起香烛,摆上供品进行祭拜,吃生日面。作坊老板的家中通常挂有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的画像,一般笔工只能是“神在心中”了。
  在善琏笔工社会中,笔祖崇拜无疑是最重要、最普及的民间信仰。抗日战争时期,蒙公祠被日伪军所毁,庙会活动被迫停止,但民间祭祀活动仍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如避难于上海、苏州等地的笔工,在蒙公及夫人的生日这一天往往进行聚餐,称为“吃蒙恬酒”,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笔祖。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蒙溪杂录》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分话说善琏、中国毛笔寻迹、湖笔发展史、湖笔老字号、历代湖笔名匠、湖笔行业习俗、笔都胜迹、蚕事文化、民间故事大家讲等11章,介绍了善琏镇的历史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