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历代湖笔名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溪杂录》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4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历代湖笔名匠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18
页码: 45-62
摘要: 精湛的湖笔制作技艺是由一代代制笔能工巧匠所创造、传承的。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因此绝大多数都湮没无闻。只有极少数笔工,因文人名士的诗词文章中被提及,才得以闻名当时而传之后世。其中包括卜瑞生、杨卓民、虞宏海、张松青、陈永林、沈锦轩、范巧根、马步青、钱杏元、张海生杰出笔工。
关键词: 湖笔名匠 工匠

内容

精湛的湖笔制作技艺是由一代代制笔能工巧匠所创造、传承的。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由于旧时代制笔工匠地位低下难以名见史志,因此绝大多数都湮没无闻。只有极少数笔工,因文人名士的诗词文章中被提及,才得以闻名当时而传之后世。
  宋元明清知名笔工
  冯应科,宋末元初人,是见诸文字最早的湖州善琏笔工,也是当时被推崇为制笔技艺第一人的湖笔笔工的代表。宋元时的著名诗人方回有《赠笔工冯应科》:“……惟有毛锥真强项,不受折简屡太息,善书今谁第一人?冯应科笔今第一。”元代仇远所著《金渊集》中有《赠溧水杨老诗》:“浙间笔工麻粟多,精艺惟数冯应科。”明弘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人物·技术》载:“冯应科,归安人,善制笔,妙绝天下,时人称赵子昂字、钱舜举画、冯应科笔为吴兴三绝。”处于社会底层的笔工,竟与上层书画名家相提并论,可见其技艺之精、名望之高。 陆颖,元代与冯应科齐名的湖州笔工代表人物,笔作坊称为“笔花轩”,后世多以冯、陆并称。明成化《湖州府志》卷八:“笔,出归安县东南善琏村,昔有冯应科、陆颖皆善制笔。”元末明初吴兴文士沈梦麟《赠笔生陆文俊》诗中提到陆颖:“吴兴阁老松雪翁,书法直与钟王同,当时笔家争效技,陆颖一出超群工。”明万历《吴兴备志》卷二十六:“笔工之良者莫如吴兴,在元有陆颖……赵子昂精于书法,其所用笔皆出自颖。” 陆文宝,元末明初人,善琏著名笔工之一。其善制笔也善交际,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广有结交,在文人圈中也颇有名望。明初解缙有《笔妙轩》诗,也对陆文宝作了赞佩:“管城子,尔能图天文,又能貌地理,六经修纂点画明,群书著述文章美。作之之始称蒙恬,后来毛州刺史传。近代喜称陆文宝,如锥如凿还如椽。善书不择新与故,一锋杀尽中山兔。江淹梦断多才华,班超投笔却成奇遇。闻君制作非寻常,尖齐圆健良有方。当窗特书风雨作,临池点染烟云香。百体书中尽神妙,金雀虎爪生辉耀。悬针垂露更清新,不作拙工使人诮。陆君早为人所称,英气凛凛当青春。何时携取献天子,图画麒麟阁上人。” 明代曾棨有《赠笔工陆继翁诗》,诗中首先提到的也是陆文宝(陆继翁的父亲):“吴兴笔工陆文宝,制作不与常人同。自然入手造神妙,所以举世称良工。有时盘礴坐轩东,石盘水清如镜中。空山老兔脱毛骨,简拔精锐披蒙茸。平原霜气在毫末,水面犹觉吹秋风。制成进入蓬莱宫,紫花彤管飞晴虹。九重清燕发宸翰,五色绚烂皆成龙。国初以来称绝艺,光价自此垂无穷。” 陆文俊,元末明初人,系善琏陆氏制笔世家中,继陆颖以后的代表性笔工之一。沈梦麟有《赠笔生陆文俊》诗:“苕霅东来水如练,溪上涵山出孤巘。山下人烟如井邑,家家缚兔供文苑。吴兴阁老松雪翁,书法直与钟王同,当时笔家争效技,陆颖一出超群工。呜呼颖也收声久,诸孙文豹昌其后。承恩玉几天回光,怀宝东吴不轻售。同宗文俊艺更精,论工与豹相抗衡。宣毫拔萃雾雨湿,越管入手风云生。世间驽骀杂汗血,孙阳不遇谁旌别。羊柔肯写黄庭经,檾重难临青李帖。金花煌煌封两头,紫毫价重珊瑚钩。客来寄我茅屋底,贫居岂有琼琚酬。老夫今年七十九,目昏手颤书何有。工耶拙耶且莫论,请过华溪酌春酒。” 诗中“苕霅”指苕溪、霅溪两条河流,是包括善琏在内的吴兴境内水系的主脉。“涵山”又名“含山”,为一座高约60米的小山,距善琏镇区3公里许,原属含山乡,现归善琏镇辖。“山下人烟如井邑,家家缚兔供文苑”,指的就是当时善琏集镇已具规模、制笔业十分兴盛的景况。诗中主要表达的是,在制笔名匠陆颖家族的儿孙辈中,当数陆文俊的制笔技艺出类拔萃。 陆用之,元末明初文人孙作《赠笔生张蒙序》:“吴兴陆用之,精于为笔,不在冯、颖之下。徙居娄江,授其孙顾秀岩,秀岩又授其甥张蒙,世传笔法如出一手。自漳泉广海贾泊来吴舣舟岸下,百金易之,殆无虚岁。虽淞之士大夫求笔有不待,远走百里而取之几席之下矣。生论笔之利病,辩析至到。”娄江为出太湖而流经昆山、太仓的一条河流,陆用之系移居在昆山、太仓一带。也许是远离故土的缘故,陆用之虽称“精于为笔,不在冯、颖之下”,但其事迹少见于其他记载,名望似远逊冯、陆。陆继翁,明代笔工,元末明初著名笔工陆文宝之子。元末明初的高僧、政治家道衍(姚广孝)有《赠笔生陆继翁》诗:“吴兴笔生谁第一,陆家孙子今无匹。湖海知名购者多,惟有能书始能识。” 元、明、清知名笔工:元代—陆颖、陆文俊、沈均实、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日新、杨均显、沈生、温生等。
   明代—陆继翁、张文宝、张士行、张士荣、王孟安、张子良、施文用、王古用、张天锡、黄文用、朱苕元、王生(佚名)、宋文杰、陆希皋、茅瑞彰、姚玄倩等。
   清代—钱叟(佚名),沈源、沈利、王兴源、曹觐王、沈集元等。
   近现代代表性笔工
  【卜瑞生】(1900—1994),男,兼毫择笔工。10岁起,他在善琏郑国昌笔作坊学艺。
  1927年至1945年,他先后在上海新周虎臣笔店、胡开文笔墨店、苏州笔作坊制笔。1956年4月,他进善琏湖笔厂为厂里技术骨干之一,先后带徒5名,于1979年退休。
  【杨卓民】(1909—1976),男,羊毫择笔工。14岁,他就在善琏陈培清笔作坊当学徒,1928年起一直在私人笔作坊制笔。1952年12月,他加入善琏湖笔基层工会,1956年进善琏湖笔厂。他具有高超的制笔技艺,是制作高档大货羊毫笔的名师。1962年代表善琏笔工出席浙江省手工业联社第一次代表大会,1963年出席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第二次社员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4年2月,他从善琏湖笔厂退休。
  【费伟】(1915—1969),男,羊毫择笔工。出身于善琏制笔世家,其祖父费连清,即为清代开设于湖州的费连清笔庄的创始人。他从小跟其父费芝豪(小名“费九林”)学习择笔技艺,抗日战争时至湖州其祖父店中从事制笔工作。费连清笔庄并入王一品,他亦成为王一品笔工,先后带徒程瑞美、杜美华等人。
  【虞宏海】(1916—?),男,择笔工。他自小进善琏管文庠笔作坊,拜管为师学习择笔,满师后即在作坊中制笔。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妻子张昭蓉(水盆工)一起避难苏州,夫妇二人在家承接笔庄制笔活计。1956年,苏州成立湖笔生产合作社,虞宏海为9人筹备组成员之一。虞宏海制笔技艺高超,兼毫、羊毫择笔皆能,一直为苏州湖笔制作最著名的技工之一,善琏湖笔厂成立后即担任车间技术负责人。1978年前后,他任苏州湖笔厂分管技术的副厂长,1980年退休,已故。
  【张松青】(1916—2000),男,择笔工。1931年,张松青进王一品笔庄学习制笔,1936年7月满师。此后,他一直在王一品笔庄制笔,技艺高超,为店中主要技术骨干。他曾于1956年7月至1961年任王一品笔庄主任。他先后带徒杨水华、陆静芝2人,于1980年5月退休。
  【陈永林】(1917—2010),男,兼毫择笔工。陈永林18岁时拜杨联清(又名杨阿七)为师,系吴尧臣的师弟。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他曾避战乱至苏州,不久后回善琏。由于学艺未满,又从许森和学艺三年,此后,他与妻子陈爱珠开设作坊。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湖笔同业公会与联销处,
  1956年与妻子一起进善琏湖笔厂,1985年退休。【吴尧臣】(1918—2015),男,羊毫择笔工。14岁起,他就在善琏著名笔作坊杨联清家学习兼毫择笔,学艺达6年。抗日战争时避乱于上海,他先后“坐店”(从事验笔、修笔)于周虎臣、胡开文等笔店,为当时上海毛笔业中数一数二的择笔高手,具有很高的声望。新中国成立之初回善琏,1956年,吴尧臣与其妻—著名兼毫水盆工吴学君一起进善琏湖笔厂。经过长期实践与刻苦钻研,他同时掌握了羊毫、兼毫择笔技艺,是为数极少的能兼双重择笔技艺的技工。吴尧臣先后带徒沈伟忠、罗松泉、王国良等,其中沈、罗二人后皆成为技术骨干。他于1978年退休,已故。
  【李荣昌】(1919—1992),男,羊毫择笔工。15岁起,李荣昌在善琏冯宝源家当学徒,后在湖州王一品斋笔庄从事制笔。1956年4月,他进善琏湖笔厂。李荣昌具有高超的羊毫择笔技艺,是制作高档大货湖笔的名师。1979年8月,他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先后带徒7名,1981年3月退休。
  【沈锦轩】(1920—1981),男,兼毫择笔工。14岁起,沈锦轩进善琏堵建荣笔作坊学习择笔技术。抗日战争时,他避难上海,为各笔庄择笔。1952年,他参加湖笔联销处,并于1956年进善琏湖笔厂一直为厂里主要技师之一。他先后带徒蒋石铭、马志良等
  6名。【许午生】(1920—1978),男,兼毫择笔工。许午生12岁时于善琏张文治笔作坊当学徒,拜张文治的大儿子张惠青为师,满师后去苏州为笔庄制笔。
  抗战胜利后,他回善琏,仍进张文治作坊。因其技艺高超,在作坊中任“把作”,即按照店家订货要求进行安排生产,并对产品进行检验把关。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湖笔手工业工会,并于1956年进入善琏湖笔厂为技工中的骨干。
  【范巧根】(1920—),女,兼毫择笔工。范巧根10岁起在善琏跟孙连生学习择笔,满师后进王安生笔坊场做工。抗日战争时,她随丈夫择笔工费伟至湖州,在家中为费连清笔庄从事择笔。1956年随丈夫一起进入王一品斋笔庄制笔。她拥有一手好技术,为王一品斋笔庄主要技术骨干,1970年退休。
  【马步青】(1921—1986),男,兼毫择笔工。
  12岁时,马步青到私人笔作坊拜师学艺,满师后先后至上海施桂生、苏州及善琏杨永源笔作坊制笔。1951年善琏成立湖笔手工业工会,马步青任负责人。1956年成立善琏湖笔生产供销合作社,他被推选为主任,即善琏湖笔厂首任厂长。1958年,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还留在厂内担任车间验货工作。他有一手高超的择笔技艺,先后带徒3人。
  【钱杏元】(1924—2011),女,羊毫择笔工,为老一辈中为数极少的择笔女工之一。14岁起,钱杏元就在善琏著名笔作坊张梅春家拜钱宝男为师,学习高档羊毫择笔技艺。1956年4月,她进善琏湖笔厂一直是技术骨干,先后带徒7名,于1977年退休。【赵圣男】(1924—2018),女,兼毫择笔工,为老一辈中为数极少的择笔女工之一。12岁,赵圣男拜陆瑞林为师学艺。陆瑞林为一代名师,是当时同行中唯一的“黑、白、兼、削”笔皆能择的全能技师。赵圣男学成后一直于作坊制笔,并于1956年进善琏湖笔厂工作,曾带徒2名,1980年退休。
  【沈锦华】(1933—),男,羊毫择笔工。14岁起,沈锦华进其舅舅位于苏州的钱连忠笔作坊,拜钱为师学习高档羊毫笔择笔技艺。1956年4月,他进善琏湖笔厂(时名“湖笔生产供销合作社”),一直是技术骨干,曾任择笔车间副主任兼质量检验员。他先后带徒姚新兴、吴海良、杨松源、姚建英、陈金妹等,于1993年退休。
  【张海生】(1937—),男,兼毫择笔工。12岁起,张海生拜杨永泉为师,在其作坊学习技艺。三年满师后,他再拜邵凤林为师,继续深造。后来,他进湖笔厂成为当时年青一代的优秀技术骨干,曾任副厂长兼质量管理科科长。1997年退休后,他仍在为湖笔厂及其他湖笔作坊发挥其技术专长。
  【陈鑫明】(1938—),男,兼毫择笔工。
  10岁起,他就在善琏王安生笔作坊拜王金鳌为师学习兼毫择笔。1956年4月,陈鑫明进善琏湖笔厂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刻苦钻研,他同时掌握了羊毫、兼毫择笔技艺,是为数极少的能双重技艺的技工。他先后带徒3名,于1999年退休。【蒋石铭】(1945—),男,兼毫择笔工。
  1961年8月,蒋石铭进善琏湖笔厂拜沈锦轩为师,一直系该厂技术骨干。他曾任善琏湖笔厂副厂长、党支部书记,2006年退休。
  【金文英】(1945—),女,兼毫择笔工。
  1961年5月,金文英进善琏湖笔厂拜徐永顺为师,学习兼毫择笔技艺,一直是该厂技术骨干。
  她先后带徒3名,于1997年退休。
  【刘志剑】(1946—),男,兼毫择笔工。
  1961年8月,刘志剑进善琏湖笔厂拜徐永顺为师,学习兼毫择笔技艺,一直是该厂技术骨干。
  他曾带徒1名。
  【邱昌明】(1950—),男,羊毫择笔工。
  1966年2月,邱昌明进善琏湖笔厂师从姚关清学习羊毫择笔技艺,后成为同代笔工中的佼佼者,具有高超技艺,专门从事高档羊毫择笔。他先后授徒8名,在传承传统湖笔制作技艺中成绩显著。1988年,他出席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他曾荣获“浙江省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和“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被评为工艺美术师职称。2007年,他被评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他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制笔艺术大师”荣誉称号。【罗松泉】(1950—),男,羊毫择笔工。1968年7月,罗松泉进善琏湖笔厂,师从一代名师吴尧臣学习羊毫择笔技艺,后从事高档羊毫择笔工作,成为当时年轻一代的技术骨干。他曾带徒4名,于2010年退休。
  【童伟荣】(1952—),男,羊毫择笔工。1971年11月,童伟荣进善琏湖笔厂师从杨卓民学习羊毫择笔,后专门从事高档大货羊毫择笔工作,成为当时年青一代的优秀技术骨干,现任善琏湖笔厂副厂长兼车间主任。他荣获“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并获得工艺美术师职称,已带徒弟1名。
  【朱亚琴】(1953—),女,羊毫择笔工。朱亚琴系善琏知名笔工沈锦华之女。1970年8月,朱亚琴进善琏湖笔二厂师从毛冬女学习羊毫择笔技艺,同时得到其父的指导,1979年进王一品斋笔庄。由她制作(择笔)的“特制元白锋麻毛笔”“纯羊毫博古策笔”分别获1994年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银奖。
  【沈伟忠】(1954—),男,羊毫择笔工。沈伟忠出身于善琏湖笔世家,1970年5月进善琏湖笔厂拜名师吴尧臣为师,学习羊毫择笔技艺。他一直从事高档羊毫择笔工作,是该厂技术骨干,现任择笔车间副主任兼质量检验员。他已获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曾授徒1名。
  【沈惠兴】(1956—),男,兼毫择笔工。沈惠兴出身于善琏湖笔世家,其祖父叶宝金曾开设笔作坊。1976年8月,他进善琏湖笔厂先后拜著名老笔工许午生、马步青为师,学习兼毫择笔技艺,并成长为当时年青一代的优秀技术骨干。
  2005年,他取得工艺美术师职称,曾带徒1名。
  【杨松源】(1957—),男,羊毫择笔工。他15岁开始拜师学习湖笔制作,先后师承沈金荣、庄渭阳、沈锦华、杨建庭,博采众长,技艺颇精。2009年,他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制笔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他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马志良】(1960—),男,兼毫择笔工。马志良现任善琏湖笔厂厂长,系首任厂长马步青之子。1979年,他进善琏湖笔厂师从沈锦轩学艺。曾获湖州市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具有工艺美术师职称。-【范桂芳】(1967—),女,兼毫择笔工。1987年9月,范桂芳师从张海生学习兼毫择笔,后从事个体制作。1998年1月,她进善琏湖笔厂再拜胡祖良为师,继续深造。2001年,她获“湖州市制笔女能手操作比武一等奖”,2004年获“湖州市湖笔行业技术操作比赛兼毫择笔第一名”,2005年获“湖州市湖笔行业十佳制笔名师”。
  2005年,她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2010年获“第一届湖州市湖笔制作十佳名师”称号。
  【沈建琴】(1970—),女,兼毫择笔工。1990年3月以来,沈建琴从事兼毫择笔工作。1997年5月,进善琏湖笔厂成为年青一代的优秀技术骨干。2004年,她获“湖州市行业技术操作比赛兼毫择笔第二名”,2005年获“湖州市湖笔行业十佳制笔名师”称号,同年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
   水盆工种 【李梅珍】(1909—2006),女,羊毫水盆工。李梅珍自小师从钱宝南学艺,掌握了高超的水盆技艺,在善琏制笔业内享有较高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她进入最初的笔工合作组织,后进入善琏湖笔厂成为主要技术骨干之
  一。她先后授有陈娟英、沈秀华、顾毛毛、庄珍珍、杨雅芬等学徒多人,为传承传统湖笔制作技艺作出了突出贡献。【沈应珍】(1921—)女,羊毫水盆工,中共党员。沈应珍出身于原含山乡东山庄制笔世家,是家族第四代传承人。沈应珍12岁开始学习制笔,由母亲教习水盆,曾被同人称为“一朵羊毛成支笔”的能手。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互助合作性质的善琏湖笔联销处管辖下的笔工,后进入善琏湖笔生产供销合作社直至湖笔合作工厂。1962年因国家精简职工而下放回家,随即进入含山湖笔社(后为含山湖笔厂),先后收徒有沈水娥、杨美珠、闻珍凤等多人,直至1999年79岁时回家。
  【陈爱珠】(1923—2020),女,兼毫水盆工。陈爱珠从小跟母亲陈宝金学习制笔。其母技艺出色,她也颇具天赋,故而成为业内公认的兼毫水盆顶尖高手之一。早期,她与丈夫、知名笔工陈永林共同开设作坊,所制笔销售于上海、苏州等地笔庄,很受客商欢迎。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避战乱先后至苏州、上海,为笔庄制笔,其高超技艺当时即名闻两地的制笔界。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回善琏。新中国成立后,她进善琏湖笔厂一直是该厂技术骨干,承担高档兼毫笔的制作。
  她先后收徒2名,于1985年退休。
  【杨芝英】(1939—),女,羊毫水盆工。杨芝英从小跟其母亲著名技工冯永梅学艺,满师后与母亲一起进湖笔厂。她掌握了精湛水盆技艺,曾任水盆车间副主任,1991年退休。
  【姚阿毛】(1940—),女,羊毫水盆工。姚阿毛13岁起在苏州阿福笔作坊学艺,三年满师后回善琏。进湖笔厂后,她成为主要技术骨干,曾担任水盆车间关键岗位检验及“搭料”工作,先后带徒2名,于1990年退休。
  【孙文英】(1942—),女,兼毫水盆工。孙文英从小随其母著名笔工孙松莲学习兼毫水盆技艺,1956年进善琏湖笔厂工作,因技艺较突出,曾任水盆车间副主任,1992年退休。
  【严信凤】(1949—),女,羊毫水盆工。
  1964年1月,严信凤进石淙湖笔厂拜杨阿兴为师,学习羊毫水盆技术,后一直在厂工作,并成为厂内技术高手,先后带徒5名。1970年兼任羊毫水盆车间主任兼搭料工作。2003年12月,她被评为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湖州市湖笔制作名师”称号。
  【张巧娣】(1957—),女,羊毫水盆工。1978年11月,张巧娣进王一品斋笔庄,师从周素珍学艺,后成为技术骨干,一直在笔庄从事制笔,于2007年退休。
  【王晓华】(1965—),女,兼毫水盆工。
  1981年,王晓华进善琏湖笔厂师从刘亚芬。由于刻苦学习,她较全面地掌握了传统技艺,为目前中青年兼毫水盆技工中的佼佼者,曾被评为浙江省“百行百星”之一,中国·湖州湖笔文化节“十大名师”之一,并荣获湖州市总工会授予的“科技带头人”称号。2017年,被列入湖笔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杨菊红】(1968—),女,兼毫水盆工。
  1984年4月,杨菊红拜杨荣琴为师学习兼毫水盆技术,成为主要技术骨干。2004年3月,她在湖州市湖笔行业技术操作比赛中获兼毫水盆第二名,同年12月在南浔区举办的技能考核中获水盆工第二名。2010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湖州市湖笔制作名师”称号。
   其他工种 【翁林海】(1921—1997),男,刻字工,江苏省武进县人。翁林海12岁起在上海陈文才笔作坊学习刻字,学成后一直在作坊中从事毛笔刻字,1956年4月进善琏湖笔厂工作。他具有精湛的刻字技术,是湖笔刻字一代名师,曾带徒2名,1985年2月退休。
  【顾贵发】(1923—1987),男,结头工。顾贵发13岁起在善琏王安生笔作坊学习结头技术,学成后一直于作坊中制笔,1952年加入湖笔联销处。1956年进善琏湖笔厂工作。他曾带徒1名,1981年退休。
   【唐兆祥】(1928—),男,笔料工。唐兆祥出生于善琏镇,19岁时经潘恒茂羊毛行老板介绍,至上海葛呤春羊毛行(位于浙江路老垃圾桥承吉里),师从葛培生学习羊毛拣料,满师后去苏州从业。抗日战争结束后,应潘恒茂羊毛行之请,他回善琏进潘家羊毛行做工。1958年,羊毛行并入善琏湖笔厂他随之进厂担任笔料工,至1988年退休。退休后,他私人开设羊毛行8年左右,后歇业。旧时制笔业中开羊毛行及从事笔料工的大多是无锡人,唐兆祥是为数极少的善琏籍笔料工。经过规范学习,他技艺高超,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先后带徒有陈明松、来雪林、俞国新等人。
  【邢桂花】(1931—2018),男,装套工。
  邢桂花15岁始学艺,以姚伯荣为师。1956年,他进善琏湖笔厂为装套工种最出色的技工之一。他曾带徒3名,1985年退休。
  【冯克林】(1933—2021),男,装套工。
  冯克林16岁起拜朱阿春为师学艺,1956年进湖笔厂工作,曾带徒3名。1987年退休。
  其中徒弟张锦康又带出一名徒弟来雪林。
  【沈玉琴】(1934—),女,结头工。
  1953年,沈玉琴在善琏姚泉春笔作坊当学徒,学习结头技术。她技艺水平较突出,曾带徒1名,1985年退休。
  【堵振汉】(1944—),男,镶嵌工。
  1959年1月,堵振汉进善琏湖笔厂拜著名镶嵌工王记生为师。他技艺水平较突出,曾带徒3名。【茅斐云】(1955—),女,结头工。
  1973年1月,茅斐云进善琏湖笔厂拜顾贵发为师,学习结头技艺,后成为主要技术骨干,曾带徒1名。她虽于2005年退休,但目前仍在厂里发挥其技术专长。
  【刘玉城】(1955—),男,装套工。
  1979年8月,刘玉城进王一品斋笔庄,师从高金宝学艺,后一直供职于王一品斋笔庄,为主要技术骨干。
   【许敏华】(1952—),女,刻字工。
  1968年7月,许敏华进善琏湖笔厂,拜著名刻字工翁林海为师,技艺水平较突出,曾带徒2名,2002年退休。
  【张锦生】(1952—),男,刻字工。
  1968年7月,张锦生进善琏湖笔厂拜著名刻字工徐兰亭为师,技艺水平较突出,曾多次参加操作技术比赛并获奖,现任善琏湖笔厂生产经营科副科长。他传授徒弟有孙学良,后孙学良又带出了徒弟茅美芳。
  【翁其昌】(1957—)男,刻字工。1974年,翁其昌进善琏湖笔厂现在职。其刻字技艺是由其父亲、著名刻字技工翁林海传授,技艺水平较突出。他先后授徒有10多人,曾荣获“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茅美芳】(1964—),女,刻字工。
  1984年12月,茅美芳进善琏湖笔厂师承孙育良,现在职。1999年,她曾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村妇女双优双比十年成果展”现场操作表演,获得好评。
  【褚国英】(1974—),女,刻字工。1993年1月,褚国英进王一品斋笔庄,师从娄建琴学习刻字技艺。2004年3月,她参加湖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湖笔行业操作比赛荣获刻字组优秀奖,获“湖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同年又获湖州地区湖笔刻字比赛第一名。2005年,她取得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2006年被评为“优秀工艺美术工作者”。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蒙溪杂录》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分话说善琏、中国毛笔寻迹、湖笔发展史、湖笔老字号、历代湖笔名匠、湖笔行业习俗、笔都胜迹、蚕事文化、民间故事大家讲等11章,介绍了善琏镇的历史文化。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应科
相关人物
赵子昂
相关人物
钱舜举
相关人物
杨卓民
相关人物
虞宏海
相关人物
张松青
相关人物
陈永林
相关人物
李荣昌
相关人物
范巧根
相关人物
沈锦华
相关人物
张海生
相关人物
陈鑫明
相关人物
金文英
相关人物
蒋石铭
相关人物
邱昌明
相关人物
童伟荣
相关人物
朱亚琴
相关人物
沈伟忠
相关人物
马志良
相关人物
杨芝英
相关人物
姚阿毛
相关人物
孙文英
相关人物
严信凤
相关人物
王晓华
相关人物
杨菊红
相关人物
翁林海
相关人物
唐兆祥
相关人物
邢桂花
相关人物
张锦康
相关人物
沈玉琴
相关人物
许敏华
相关人物
张锦生
相关人物
翁其昌
相关人物
褚国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