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形制的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蒙溪杂录》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724
颗粒名称: 毛笔形制的演变
分类号: J292.11
页数: 5
页码: 10-14
摘要: 中国毛笔的起源,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说法。东汉蔡邕《笔赋》:“序曰,昔仓颉创业,翰墨作用,书契兴焉。”晋代的成公绥所作《弃故笔赋》说:“有仓颉之奇生,列四目而兼明,慕羲氏之画卦,载万物于五行,乃发虑于书契,采秋毫之颖芒,加胶漆之绸缪,结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属象齿于纤锋,染青松之微烟,著不泯之永踪。”明代罗颀在《物原》一书中说:“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这些说法所表达的历史概念,就是说毛笔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关键词: 毛笔形制 毛笔起源

内容

中国毛笔的起源,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说法。东汉蔡邕《笔赋》:“序曰,昔仓颉创业,翰墨作用,书契兴焉。”晋代的成公绥所作《弃故笔赋》说:“有仓颉之奇生,列四目而兼明,慕羲氏之画卦,载万物于五行,乃发虑于书契,采秋毫之颖芒,加胶漆之绸缪,结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属象齿于纤锋,染青松之微烟,著不泯之永踪。”明代罗颀在《物原》一书中说:“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这些说法所表达的历史概念,就是说毛笔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根据考古实物资料,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彩陶器上,绘有一些彩色条纹。现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彩陶器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其中的一件三足钵,其口沿部位的外表和内里分别涂有如今呈红色的宽、窄条纹,从条纹的印迹看,应该是采用毛刷一类的软性描绘工具涂画出来的。这类软性描绘工具的基本性状已类似毛笔,可以看作是毛笔的雏形。据此推算,毛笔雏形的产生当在距今7000年前。到了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器上的纹饰更为复杂、精细。可见原始彩陶器所采用的描绘工具已与毛笔相当接近了。 到了距今3000余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中已经有表示“笔”的字了,识为“聿”,其形状就像一只手握笔的样子,可见其时毛笔已有应用。其次可证的是,甲骨文大多数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的,但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和陶器上,人们也发现少量未经契刻的朱书或墨书字迹,笔画具有方、圆、肥、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毛笔书写特征。 西周时期毛笔的使用已有确切的证据。周武王《笔铭》:“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可活。”说的是毛笔记载文字的重大作用。1991年,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国墓地2009号墓(虢仲墓)的发掘中,出土的玉遗册上有毛笔写的“南仲”字样,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毛笔字。
  春秋战国时期,毛笔的使用已很普遍。从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一批战国楚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竹简、帛画、陶器、漆器等,上面的文字或花纹,笔画明显具有弹性和粗细变化,这都是运用了毛笔的结果。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木椁墓发现一支保存完好的毛笔,是迄今考古发现最为古老的毛笔。“毛笔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里,杆长18.5厘米,径0.4厘米,毛长2.5厘米。制笔的老技工观察后认为,该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做成的,做法与现在的笔有些不同,不是将笔头插在笔杆内,而是将笔毛围在笔杆的一端,然后用细小的丝线缠住,外面涂漆胶固。这表明战国时毛笔制作的方法还比较原始。 秦代前后,毛笔形制产生了重大革新,主要是笔头与笔杆联结方式一改以往将毛裹在笔杆外的做法,而采用将笔杆一端掏空,将笔头纳入腔中。历史上曾有秦代蒙恬发明毛笔的说法,唐代徐坚等撰的《初学记》卷二十一云:“曲礼云,史载笔,士载言,此则秦之前已有笔矣。盖诸国或未之名,而秦独得其名,恬更为之损益耳。”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中作了更详细的说明:“牛亭问曰:‘自古有书契已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以羊毛为披,所为苍毫,非为兔毫竹管笔也。’”他认为是蒙恬对毛笔形制作了重大改进。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笔头制作已经采取“披柱法”,即选用较坚硬的毛作中心,形成笔柱,外围裹以较软的披毫,与后代完善的毛笔制法已很接近。考古发现证实了秦笔的形制,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部的睡虎地墓地发掘了一座建于秦始皇三十年的墓,其中出土了三支毛笔。“笔杆为竹质,上端削尖,下端较粗,镂空成毛腔。例如60号,笔杆长18.2厘米、径0.4厘米。毛腔里的毛长约2.5厘米。出土时笔杆插入笔套里,笔套为细竹管制成,中间的两端镂空,便于取笔;笔套一端为竹节,另一端已打通,长27厘米、径1.2厘米,中部两侧镂空5厘米,在镂空的两端各有一骨箍加固。”可以说秦代的制笔方法,已经奠定了此后我国毛笔制作工艺的基础。 两汉毛笔在承袭秦制的基础上,技艺更进步,制作更讲究。1931年,在西北地区古居延泽(今甘肃省额济纳旗一带)发现属于西汉末或东汉初年的一支毛笔,人们把它称为“汉居延笔”。据当时参与出土物品整理的马衡介绍:“笔管以木为之,析而为四,纳笔头于其本,而缠之以枲,涂之以漆,以固其笔头。其首则以锐顶之木冒之。如此,则四分之木,上下相束而成一圆管。笔管长公尺0.209米,冒首长0.009米,笔头(露于管外者)长0.014米,通长0.232米。圆径:本,0.0065米;末,0.005米。冒首下端圆径与末同。
  管本缠枲两束:第一束(近笔头之处)宽0.003米,第二束宽0.002米。两束之间相距0.002米。笔管黄褐色,缠枲黄白色,漆作黑色。笔毫为墨所掩作黑色,而其锋则呈白色。此实物之状态也。”马衡又加以分析:“此居延笔之柱已秃,不辨其为鹿为兔。而毫端呈白色者,必羊毫之被也。”
  1972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毛笔一支。“杆颖均完整,杆长21.9厘米、径0.6厘米,笔尖长1.6厘米。外覆黄褐色狼毫,笔心及锋黑紫色,根部留墨迹。笔杆竹质,端直均匀,中空,浅褐色,包笔头处稍有收分。笔杆前端扎丝线并髹漆,宽0.8厘米;杆尾削尖(稍残)。中部隶书阴刻‘白马作’三字……”这次出土的笔和1957年磨嘴子2号墓出土的一支笔(缺笔头)形状、制法基本相同。杆前端中空以纳笔头,扎丝髹漆以加固,笔尾削尖便于簪发。特别是笔头中含长毫,有心有锋,外披短毛,便于蓄墨,这是汉笔的特点,比战国的毛笔进了一步。笔杆上落款为“史虎作”,大概为民间笔工的名字。
  1978年10月,在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出土西汉毛笔一支,“毛笔出土时插在笔筒(套)内。竹笔杆实心无皮,末梢斜削,直径0.6厘米,长
  23.8厘米。一端有孔,插入笔毛,毛长1厘米,上有黑墨残渣。全长24.8厘米”。笔筒用直径1.6厘米的细竹竿制成,长27厘米。两头穿透,筒身开八孔,正反各四,两大两小。大孔长4—4.5厘米,宽0.8厘米。小孔长2—2.2厘米,宽0.4厘米。筒身中间及两端有三道皮箍,各宽0.8厘米,皮箍上有钮结。整个筒身及皮箍外部涂黑漆。
  1985年4月,江苏连云港市黄石崖西郭宝汉墓出土毛笔一支,木质笔杆,直径0.4厘米,笔杆前端包接长1.8厘米、直径0.7厘米的粗短头,短头中心打洞并四分其木,包在细笔杆上,外以丝线缠绕加固。一半中空的内腔纳入笔头,笔头用兔毫制成,外露部分为2.3厘米,其根部用生漆黏结于粗头腔中。整笔长21.4厘米,套在一个小竹管里,竹管长21.2厘米。
  1993年2月,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出土毛笔两支,笔杆一粗一细装入同一支双管漆器笔套内,笔杆竹制。细的一支杆长21.4厘米,杆端径0.7厘米,向后渐细,至杆末为0.3厘米。笔毫为兔毫,露出杆外的毫长1.6厘米。另一支略粗的笔杆末端为0.5厘米(毛毫已损)。笔套为木胎漆器,采用针刻手法刻绘几何纹和树林、鸟兽、云气纹饰。套为双筒形,分为两截,分别长为10厘米和9.5厘米。其中长的一截两端皆通,短的一截一端封口。管径都为1.1厘米,管孔径0.9厘米。
  1995年,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汉墓出土毛笔2支。只有4支笔套,2个毛笔头。笔头毛毫为兔毫,锥状,直径0.5厘米,总长4.1厘米,纳入笔杆部分为2厘米。从仅剩于笔头部分的笔杆残存看,杆为木质,杆端打孔为毛腔。笔套为短套,长4.3厘米,外施针刻纹饰。口端直径为1.3厘米,末端为1厘米,末端封口。

知识出处

蒙溪杂录

《蒙溪杂录》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分话说善琏、中国毛笔寻迹、湖笔发展史、湖笔老字号、历代湖笔名匠、湖笔行业习俗、笔都胜迹、蚕事文化、民间故事大家讲等11章,介绍了善琏镇的历史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