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名村溯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美丽千金》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68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名村溯源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56-64
摘要: 千金村是千金镇政府所在地,村以镇而得名。千金镇地处太湖东南,离湖州35公里,距南浔27公里。东与“湖笔之都”善琏镇相连,南与德清新市、钟管两镇交界,西和“灯谜之乡”菱湖镇接壤,北跟石淙镇毗邻。据清光绪《归安县志》记载:“汉吴王刘濞铸钱于洞岘山,置库于此,故名”。
关键词: 千金镇 名村溯源

内容

千金村水田
  千金村
  千金古镇千金村,镇名村名同根生。
   汉吴王濞铸钱处,塔地文化传文明,
  艰辛创业五十余,全村面貌换一新,
  创建时代新农村,共铸和谐新千金。
   千金村是千金镇政府所在地,村以镇而得名。千金镇地处太湖东南,离湖州35公里,距南浔27公里。东与“湖笔之都”善琏镇相连,南与德清新市、钟管两镇交界,西和“灯谜之乡”菱湖镇接壤,北跟石淙镇毗邻。据清光绪《归安县志》记载:“汉吴王刘濞铸钱于洞岘山,置库于此,故名”。千金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下属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为22000多人。菱新公路建成后,千金交通更加方便,为发展经济共同致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新千金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吸引外商投资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2004年“塔地遗址”的发掘,使千金的文化底蕴变得更加深厚,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江苏苏州召开之时,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这里举行现场直播,全体观众都能领略千金、湖州、浙江,乃至中国政府与广大人民合力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风采。因此,千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古镇,但她的知名度在国内、国际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原千金市河东西走向的唐家桥(原名新福桥)下有两副对联。南侧是:两岸烟波分来苕水,父老千秋云是唐家。北侧是:半乡半镇千金古迹,一分
  一合两水交流。由此可见,千金是一个河港交错、风景优美的古老集镇,也是一个安定、祥和、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小镇。
   商墓村千金西端商墓村,地灵人杰多文明。
   北有潮音南慈云,古墓遗址圣堂墩。
   南高桥与湘晖桥,文物保护立桥名。
   干部群众齐努力,共创和谐商墓村。
   传说商汤时期,有一皇族官员,巡游江南,途经于此,正值大伏炎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官员中暑,暴病身亡,故里难归,就地安葬。故后人曰此地为商墓。
   商墓村民居潮音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乃康王赵构为报答殉难渔人搭救之恩所建。当时,名为潮音禅寺。1992年,该寺报请湖州市宗教部门批准,成为我镇首家民间庙会合法场所,改名为潮音庙。
   慈云寺又名香灰寺,明代所建,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清代时,寺被烧毁,成了一片废墟。1983年出土石器、玉饰等,为湖州市博物馆收藏。
   商墓村姓沈者居多,据下昂《沈氏家谱》记载,商墓沈姓和他们有血缘关系。
   朝阳村跨境朝阳新农村,眼前展现好风景。
   高楼含笑迎贵客,绿树招手舞东风。
   农村犹如城市样,公园点缀春意浓。
   农桑渔副齐发展,工厂企业机声隆。
   幼儿喜唱幸福歌,老年活动闹哄哄。
   村民和谐生活暖,迎着朝阳乐无穷。
   朝阳村党群服务中心朝阳村位于千金镇东端,东与“湖笔之都”善琏镇接壤,西与“塔地遗址”千金村相邻,南与石桥村为界,北和石淙镇毗邻,为我镇第一个农村示范村。
   朝阳村的前身是二坝,1957年由“水潭”“卖花桥”“朗介坝”合并而成,当时为第一高级社。合并后体制至今未改,一直以二坝村为主。二坝来源于“古章介桥”小河南段。1934年是大旱之年,浅河港几乎全部干涸,小港南端的二道暗坝便明显暴露出来,这是二坝的来历。那么先辈们筑这两道暗坝的用意何在呢?据八旬以上的老人回忆,有两种说法:一是当时的二坝村为千金镇范围内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有“千金镇,二坝城,七十二只拖鞋爿(白相人)”之俗话。同时,章介桥两边富翁也多,为防御盗贼用船抢劫而筑坝。
  二是二坝村过去出过一个大官,坟墓葬于外港,也许他家子孙为争个所谓的好风水而筑。
   金城村千金镇南金城村,全村面貌一片新。
   公路通向自然村,两旁绿树已成行。
   优质桑树示范区,田园成方桑成林。
   特种水产发展快,温氏养鸡出了名。
   村庄环境已整治,讲究文明与卫生。
   干部群众同条心,共创和谐金城村。
   金城村地处千金镇南,东与千金村相连,西与德清县钟管镇相邻。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由原金家甸村并入组成新的金城村,全村总农户589户,人口2286人。
   金城,听起来十分豪华,好像是个大城市,其实不然。经考证,其村名来源说法有二。一是据说汉吴王刘濞所铸钱币设库在无为寺附近,言为金城。后人有“上桥十三步,下桥十三步,有人识得破,天下第一富”之说,指的就是这个地方。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千金镇范围内有三个小乡,即千金乡、金城乡和城塘乡。城塘乡一度和金城乡(也称金泰乡)合并,两乡各取其一字,故名“金城”。金家甸原名金刚殿,后因村上金姓者甚多,故称金家甸。
   至于金姓的来历,这里也有两个传说:一曰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他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便分封本家子弟和亲属为各地诸侯。
  这里便是吴王刘濞的势力范围。公元前154年,王朝发生内乱,争夺皇位。
  刘濞铸钱于铜岘山,想当皇帝,被朝廷识破,犯了王法,要满门抄斩。于是,刘濞便易名改姓,把五个儿子藏了起来,他把“劉”字斩头,扔刀,只剩下“金”字,因而金城金家甸的金姓传说与“刘”有关。二是香樟树下自然村是金姓的发源地。这里有一棵香樟树,树大叶茂,长了五个分支,长在金家门前,正巧这户人家生了五个儿子,家里只留一个,其他四个分别到金家甸、北庄、金家庄立门开户。从此姓金者便成了该村的“暴发户”。
   无为寺乃金城村的一大古寺,建于晋朝。宋代《嘉泰吴兴志》记载:“无为寺在县东南福增乡千金里,晋王衍舍宅建。”宋代《鬼董》一书内有一篇《千金无为寺》,该文记载:“霅城之南诸野寺,千金无为最雄盛,有房居僧几二百人,良田千余顷。”清代《归安县志》援引记略云:“华开宝殿,文灿瑶阶,百堵兴而门户开,万楹迭而廊庑对,寺有名僧五百人,其雄伟亦可见也。”岁月更迭,沧海桑田,曾经盛极一时的无为寺,现已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1956年因发展蚕桑,将存有寺房拆除,新建金城茧站。寺内的四个鼓栋石和四个柱石现还保存完好,有石碑数块,在茧站内还可找到。寺东的无为寺桥(原名金溪桥或北寺桥),被湖州市文物局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桥村跨境石桥气象新,眼前一派好风景。
   泥路成了柏油路,两旁绿树已成行。
   田园成方地成块,村庄由旧变了新。
   人换精神地换貌,男女老少笑盈盈。
   石桥村地处千金镇东南,东与德清县新市镇接壤,南与东驿达村相邻,西和里浩村接界,北与朝阳村为邻。石桥村以桥得名。传说很久以前,石桥村附近住着一个富户叫作沈百户。他在官府内有一定职位,为了便于家乡交通,他在村的小河上建了一座石桥。后来他仗势欺人,欺压百姓,骄奢淫逸,无恶不作,成了当地一个恶霸。老百姓怨声载道,联名上告,最后沈百户落得个满门抄斩,就地埋葬于石桥一带。后人便叫作石桥头,沿用至今。
  2001年10月,原财利桥村并入石桥村。
   里浩村
  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里浩村与北里浩村合并成里浩村。经考证,“浩”字应为“濠”字更合情理。据说,很久以前,官府只知搜刮民财,交粮纳税,不知民众痛苦,不为人民办事。南北两个里浩村,地处排塘港东面,这里田地比较集中,内港小河很少,灌溉很不方便,要是碰到洪涝大旱之年,稻苗不是淹死,就是枯死。于是这里的农民就想出开挖内濠替代内河的办法,用来保苗,取得丰收,北濠在梅家村附近,南濠尚未查明。过去有一老人名叫钟万程,在庙墙上写了一个灯谜,供人猜酌,共四句:“千金里濠路不远,寓帽掉落顶草回,王墩和尚来看戏,唯独俱夫无人来。”(谜底是“钟万程具”
  四字,其中“钟”“万”二字为繁体字“锺”“萬”。)其中“里濠”的“濠”字就是这样写的。由此可见,“浩”字只是谐音或简写,实为里濠村。
   南窑桥村千金镇西南窑村,桥南桥北面貌新。
   公路两旁绿树荫,田园成方桑成林。
   菱新公路畅通后,贯通湖州与德清。
   村庄整治环境美,村民乐业享太平。
   南窑桥村地处千金镇西,和千金村连成一片。南与金城村隔河相望,西和商墓村相邻,北面和原新溪乡接壤。据老农所忆,原南窑桥北堍,有一座砖瓦窑,占地有十三四亩,为明朝时期所建。清末时停止烧砖,后成了一片废墟,砖石、瓦砾满地,杂草丛生,成为荒地。1912年,当地一些农民围垦开发,田间深处尽是污泥,形似糠灰。成为田地后,延续至今。到现在这里的砖块、瓦片还取之不尽,难于耕作。这便是南窑桥村村名的由来。
   在老桥南堍西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出土过榨油坊的碾槽,形似环状。由此推断,过去南窑桥一带乃先辈创制建材、加工产品之处。老人记忆中的叶家庄、钱家庄、施家庄等村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渐渐衰落消失,这些村落的人便是当时的外来务工者。
   东马干村东马干村地处千金镇南。该村东面是排塘港(又称“败塘港”),南面是洋溪港,港的南岸便是德清县钟管镇了,西与西马干村接壤,北与金城村相邻,板桥头是村委会所在地。
   “东马干”应是“东马厩”,和“驿达”有关。“驿”是旧时骑着马传递官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住宿之处。
  北宋时,官府在南寺桥设有驿站,其马棚靠近驿站,便于看守、喂食。东马干地处马棚东面,故名“东东马干村马厩”。
   原西驿达村南边有一条洋溪港,全长五公里,旧时有“洋溪港上比老婆自称好”的说法,原来是这样的:过去每年正月出头,许多年轻人都摇着船,载着妻子儿女做客人,无数船只在洋溪港上你来我往。年轻人把船摇得很快,坐在船里的老婆看得眼花缭乱,对自己的丈夫说:“你看,哪个女人比得上我漂亮吗?”“我看你是最漂亮的,哪个比得上你?”丈夫随心所欲地做了回答,所以洋溪有“扬妻”的说法。排塘港又名“败塘”,金兵在排塘上和宋军打了一仗,因金兵水土不服,又不会游泳,吃了败仗,故有“败塘”之称。
  2001年10月,原西驿达村并入东马干村。近年来东马干村变化很大,下面的一段顺口溜足以说明:排西东马干,村里面貌年年改,条条公路通村里,个个村民喜心怀。
   村庄环境美,清洁卫生有人管,垃圾倒入箱子里,保洁防病齐称赞。
   家家住新房,漂亮别墅多起来,城里客人到马干,都称农村不推板。
   党的政策好,大家共同富起来,衣食住行都不错,幸福生活享不完。
   干部一条心,奋发向上一起干,创建和谐文明村,学习朝阳争示范。
   东马干村景观东驿达村东驿达村位于千金镇东南,东与德清县新市镇相邻,南与洋溪为界,南寺桥西边是东马干村,北边和里浩村相接。这里是个水网地带,排塘港、洋溪港河面宽阔,连接大运河,直达苏杭。
   “驿达”一词,自北宋末年沿用至今。具有两层含义:“驿”,马也,传递官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的地方即驿站;“达”含有通达、到达的意思。两字组成可作“到达驿站”解。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内乱四起,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百姓生活十分痛苦。在内外交困,各州府之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在各要道设置驿站显得格外重要。当时,在南寺桥一带,河港纵横,地势险要,排塘、洋溪两港不仅河面宽阔,白浪滚滚,且河上当时又没架桥,陆地交通受阻,因此官府考虑在这里设置驿站很有必要,这便是“驿达”的由来和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形变更,后人把驿站以东称“东驿达”,驿站西边称“西驿达”。“马干”(马厩)的来历与“驿达”相关联。
  2001年10月,原句城村并入东驿达村。句城,相传为越王勾践在新市西边筑了个土城,于此部署兵力,以防敌军入侵,名曰“句城”(“句”同“勾”)。
   西马干村西马干村东与东马干村为邻,南与德清县钟管镇接壤,其西面和北面就是金城村。西马干村,其“干”字应为“厩”。其来源于“驿达”。“驿”为旧时骑着马传递官府文书,住宿、休息的地方,其来源和东马干村、驿达一样,前文已述,沿用至今。
   西马厩与东马厩本是同源,只图虚名,只有村级范围。除阳塔、田湾里两个自然村外,王家桥、俞家墩等一些较小的自然村,便是原西马厩的范畴。

知识出处

美丽千金

《美丽千金》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千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清光绪《归安县志》记载,“千金市在县东南六十里,宋为千金墟”,“汉吴王刘濞曾铸钱于铜岘山,置库于此,故名”。商墓、东驿达、西驿达、金城、句城等古村名一直保留至今,令人神往。著名的塔地遗址,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印纹陶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于一体,经世界遗产大会和中央电视台宣传,更是闻名遐迩。千金剪纸,是千金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和人文情怀的最佳体现,是千金百姓心灵手巧、勤劳智慧的最真实展露。纤纤素手于劳作之余精心剪裁,以剪纸祈福纳祥,美化生活。千金剪纸已成为浙江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千金也因此被誉为“剪纸艺术之乡”。

阅读

相关地名

千金镇
相关地名
千金村
相关地名
商墓村
相关地名
朝阳村
相关地名
金城村
相关地名
石桥村
相关地名
里浩村
相关地名
南窑桥村
相关地名
东马干村
相关地名
东驿达村
相关地名
西马干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