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来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6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活来源
分类号: C913.3
页数: 2
页码: 1209-1210
摘要: 旧时,菱湖传统的蚕桑业、渔业是收入主要来源,城镇及周边村庄从事缫丝、丝织、丝绸加工设备工具和渔具手工业,还经营丝绸产品、鱼产品(鱼苗、成鱼、鱼制品)等贸易。
关键词: 人民生活 收入来源

内容

旧时,菱湖传统的蚕桑业、渔业是收入主要来源,城镇及周边村庄从事缫丝、丝织、丝绸加工设备工具和渔具手工业,还经营丝绸产品、鱼产品(鱼苗、成鱼、鱼制品)等贸易。在菱湖城镇人口中,工商业者占很大比重,“镇人大半衣食于此”;乡村人口中凡“公家赋税吉凶礼节,亲党酬酢,老幼衣着,唯蚕是赖”,至少是“田中所入与桑蚕各其半年之资”。“蚕农一般仍不脱离种稻谷的,常常是桑稻并重,种稻是为了自给”。还“充分利用水面养鱼、植菱、养蚌育珍珠”(光绪《归安县志》卷十一《蚕桑》、《菱湖镇志》第十一《物产》)。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蚕桑和渔业生产全盛时期,菱湖工商业者和农民虽收入有增,仍贫富不均。民国19~23年间(1930~1934),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蚕桑生产急剧下降,23年(1934)达到最低点。据当时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到菱湖等地进行调查;85%的农户亏本,78%的农户负债,工商业随之萎缩。民国24年(1935)起略有回升。后战乱,城乡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如民间歌谣:“寒冬腊月雪花飘,屋漏衣单冷难熬;通宵火堆当棉袄,只望冬去春来到;寒来暑往无尽期,糠菜充饥肚不饱;今日度过愁明朝,儿喊肚饥娘心焦。”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在上海发起成立菱湖建设协会,承担家乡重建。根据菱湖特点,他征求专家意见,决定从农业引发工业,以工业推动农业;以生产发展教育,以教育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了蚕桑业、淡水养鱼生产;工业先后建起了菱湖化学厂、菱湖缫丝厂、青树电厂等外,又开设商店、钱庄,办医院、中小学校。菱湖镇百姓过半赖于章氏企业生活,镇上其他人,因工商业萧条,利润微薄,生活艰难。乡村捐税繁重,农民生活更加艰难。
   解放后经济开始恢复,人民生活日益改善。1966年,农村人均集体分配收入110元,加上家庭副业收入人均年收入150元左右;1978年农村人均收入165元。20世纪70年代末、80代初起,发展效益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发展日新月异,人民收入增加,银行存款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如浙江制丝二厂职工年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771元提高到1990年的
  2836元。农村经济发展,农户集体分配收入逐年提高,镇区农民人均收入1982年为491元,1988年增加到1102元。
   至2000年末,全镇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劳动者收入总额64694万元,其中第
  一产业15745万元、第二产业33333万元、第三产业15616万元。农村经济可分配劳务收入总额38077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3869万元、乡镇办企业收入
  6204万元、个私和联户经营收入8004万元;农村经济农民所得总额28979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2826万元、乡镇办企业收入3338万元、个私和联户经营收入2814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869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4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53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481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0169万元。2005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5.63亿元,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19人。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