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657
颗粒名称: 第十三章 人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8
页码: 1209-1216
摘要: 旧时,菱湖传统的蚕桑业、渔业是收入主要来源,城镇及周边村庄从事缫丝、丝织、丝绸加工设备工具和渔具手工业,还经营丝绸产品、鱼产品(鱼苗、成鱼、鱼制品)等贸易。
关键词: 人民生活 居民生活

内容

第一节生活来源 旧时,菱湖传统的蚕桑业、渔业是收入主要来源,城镇及周边村庄从事缫丝、丝织、丝绸加工设备工具和渔具手工业,还经营丝绸产品、鱼产品(鱼苗、成鱼、鱼制品)等贸易。在菱湖城镇人口中,工商业者占很大比重,“镇人大半衣食于此”;乡村人口中凡“公家赋税吉凶礼节,亲党酬酢,老幼衣着,唯蚕是赖”,至少是“田中所入与桑蚕各其半年之资”。“蚕农一般仍不脱离种稻谷的,常常是桑稻并重,种稻是为了自给”。还“充分利用水面养鱼、植菱、养蚌育珍珠”(光绪《归安县志》卷十一《蚕桑》、《菱湖镇志》第十一《物产》)。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蚕桑和渔业生产全盛时期,菱湖工商业者和农民虽收入有增,仍贫富不均。民国19~23年间(1930~1934),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蚕桑生产急剧下降,23年(1934)达到最低点。据当时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到菱湖等地进行调查;85%的农户亏本,78%的农户负债,工商业随之萎缩。民国24年(1935)起略有回升。后战乱,城乡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如民间歌谣:“寒冬腊月雪花飘,屋漏衣单冷难熬;通宵火堆当棉袄,只望冬去春来到;寒来暑往无尽期,糠菜充饥肚不饱;今日度过愁明朝,儿喊肚饥娘心焦。”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在上海发起成立菱湖建设协会,承担家乡重建。根据菱湖特点,他征求专家意见,决定从农业引发工业,以工业推动农业;以生产发展教育,以教育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了蚕桑业、淡水养鱼生产;工业先后建起了菱湖化学厂、菱湖缫丝厂、青树电厂等外,又开设商店、钱庄,办医院、中小学校。菱湖镇百姓过半赖于章氏企业生活,镇上其他人,因工商业萧条,利润微薄,生活艰难。乡村捐税繁重,农民生活更加艰难。
   解放后经济开始恢复,人民生活日益改善。1966年,农村人均集体分配收入110元,加上家庭副业收入人均年收入150元左右;1978年农村人均收入165元。20世纪70年代末、80代初起,发展效益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发展日新月异,人民收入增加,银行存款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如浙江制丝二厂职工年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771元提高到1990年的
  2836元。农村经济发展,农户集体分配收入逐年提高,镇区农民人均收入1982年为491元,1988年增加到1102元。
   至2000年末,全镇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劳动者收入总额64694万元,其中第
  一产业15745万元、第二产业33333万元、第三产业15616万元。农村经济可分配劳务收入总额38077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3869万元、乡镇办企业收入
  6204万元、个私和联户经营收入8004万元;农村经济农民所得总额28979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2826万元、乡镇办企业收入3338万元、个私和联户经营收入2814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869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4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53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481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0169万元。2005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5.63亿元,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19人。
   第二节生活消费 (一)衣 明清时,民间已有穿着丝绸的习俗,富家男的多爱穿绸制大衿长衫,后改为对衿短衫、长裤。妇女大多大衿上衣、长裤,老年妇女长裤外罩长裙,喜穿绣花面鞋子。城乡百姓多数以绵绸、土布缝制,老农和手工业者还兴穿土布作裙。瓜皮帽是男人常饰,老年妇女绣花昭君套为常饰,富人、平民面料好差之别,沿至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城镇妇女旗袍流行,富家用丝绸面料,平民用棉布,30年代改良并盛行。冬天丝绵袄裤为当地特色服装。农村多数仍以绵绸、土布遮体,暑夏男人剪麻布做衣,少数人家妇女,购廉价洋布阴丹士林布为料,已算是高档奢侈品了。城镇平民、乡村农民,偶逢年岁丰熟过年添件新衣,也要“新三年、旧
  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做双新布鞋也要穿破补穿到不能再补为止。贫穷小户夏缺蚊帐,冬无棉被,赤脚草鞋。衣着消费水平很低。
   解放后,初期由于百废待兴,加之洪涝连年,虽有人民政府救助,改观甚微。
  20世纪50年代,城乡居民服装趋于单一化,男以布料中山装,女以列宁装为主。
  一段时间穿苏联花布为服装面料。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济有所好转。政府发放布票,限量供应,多有因缺钱买不了新布而布票过期的,穿补丁衣裤上街,妇女服装同男人一样只穿蓝、黑、黄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年轻人和儿童爱穿军装。20世纪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观,衣着衣料多为大量上市的化纤纺织品,价廉、洗涤方便、不收或少收布票的“的确凉”、“的卡”成为时尚服装面料,色彩仍以白、蓝、黑为主。80年代,随经济发展、城镇职工收入增加,穿着水平逐步提高。
  1984年取消布票,纺织品放开供应,街上行人穿补丁衣裤明显减少,开始由保暖遮体转向美观大方。据1990年抽样调查资料,城乡居民生活费支出中,衣着支出由1985年占9.22%提高到14.97%;人均衣着支出中,购买成衣占
  53.1%,棉布、化纤布、呢绒、绸缎人均消费分别为1.95米、4.48米、0.41米、0.37米。
  20世纪90年代,穿着日趋新颖高雅,美观大方,讲究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和民族形式。特别是年青男女,不分城镇乡村,开始“赶潮流”、“追时尚”,人们又以纯棉、丝绸为高档,以名牌为时髦,女青年以暴露为美。各种面料成衣男女兼备,有长短袖衬衫、连衣裙、套装裙、夜礼服、睡袍、睡裤、西装、单棉茄克衫、风衣等,针织服装原料有化纤、真丝和棉麻,内衣外穿式有男女汗衫、背心,盛行T恤衫、健美衫、滑雪衫等上装。青年结婚,新娘穿着非常华丽的婚纱礼服。儿童服装款式新颖,色彩亮丽。菱湖商业东栅路一条街服装商店、超市、童装店、服装城一家接一家,服装琳琅满目,成衣业取代过去服装缝补加工行业。城乡居民衣着水平不逊色于湖州、杭州和上海大中城市,衣着更讲究舒适、美观、多样、个性化和时代感。穿着已难分是乡下人和城市人。
   (二)食 明清时期,城乡以蚕桑业、渔业为主,“镇上大半衣食于此”。每年所缺四个月口粮全赖蚕桑收入相抵。民国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简单,衣食温饱为主,丰平年份“三分田、三分地、三分塘”吃吃过得去。遇有水旱灾害,则温饱难全。
  抗日战争期间,菱湖成沦陷区和游击区,继而三年内战,城乡日渐破产,生活更加艰难,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至解放前夕,城乡经济几近崩毁,人民生活仅糊口度日,日益贫困。
   解放后,随着生产发展,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城乡居民生活得以改善。1952年加粗粮,基本脱离饥饿。1953年12月16日,国家实行粮食、食油统购统销,凭证限量供应。1954年特大水灾后,政府对城镇困难居民和农村人口发放救济粮,组织生产自救,镇域无人外出乞讨。1955年12月,菱湖镇口粮供应由“按户定量”改为“以人定量”。每月供应大米定量:3周岁以下7市斤、3至6周岁13市斤、6至10周岁20市斤、10周岁以上24市斤、国家机关企业干部和中学生及店员27市斤、工人(分轻重工种)28~45市斤。1957年底,农村粮食“以人定量”,每年每人分配(稻谷):1岁50市斤、6岁200市斤、11岁350市斤、16岁
  60市斤、18~60岁500市斤、70岁以上440市斤(女400市斤)。1957年、1958年办大食堂,“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无计划用粮,造成用粮普遍超过留粮标准,导致严重缺粮。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党内通讯》后,地县镇三级政府广泛宣传计划用粮,节约用粮。1959~1961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农村口粮留量大量减少,城镇居民供应粮搭配部分粗粮(蕃薯、玉米粉等),由于副食品、蔬菜紧缺,口粮不够吃粥,有用榆树皮、东洋草、花草(紫云英)等充饥。政府号召“瓜菜代”度荒,大种杂粮、南瓜、蔬菜和饲养猪羊家禽。菱湖镇生猪饲养757头、家禽10454只,郊区蔬菜种植以灵山、新城2个管理区为基地,种蔬菜521亩;单位群众种蔬菜面积121.61亩,镇域大的企事业单位基本能自给。
  1963年后,随着农业生产逐年恢复和发展,农村口粮分配回升至20世纪50年代的480市斤左右。
  1978年,人均年口粮由1966年500市斤增至640市斤。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外,余均自行处理,农村粮食分配不再纳入国家统一分配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取消副食品票证,放开供应,城镇居民粮票普遍积余,农村口粮留粮宽裕,口粮直接消费量呈逐渐下降趋势。1993年1月1日取消粮票,放开粮食市场流通。
   据20世纪80年代几次城镇居民生活费支出抽样调查,其中购买食品所占生活费支出,1981年为64.85%,1985年为53.46%,1990年为53.32%。1981年居民人均消费粮食596市斤,19年减为401市斤;1981年居民人均消费肉
  25市斤、家禽4市斤、鱼虾11市斤、蛋3市斤,1990年增加为肉30市斤、家禽10市斤、鱼虾26市斤、蛋8市斤。
  1995~2000年,居民人均每年购买粮食从182市斤下降到154市斤。2000年人均鲜菜购买量187市斤,居民每天“菜篮子”中变原抢购肥肉为选购瘦肉,秋冬季节爱买牛羊狗肉。菱湖几家农贸市场内蔬菜、副食品琳琅满目,供应量充足,反季节蔬菜已成家常便菜;鱼虾类淡水产品是菱湖的特产之一,海水产品鱼鲜货源充足,水果类引进国产和洋水果,人们长年家中水果不断。各类传统小吃及茶食应有尽有。“饭量小了”的背后,是老百姓的日子好了。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全年人均购买食品占生活费支出44.75%(指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全年人均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48.74%。(按国际通用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1998年,菱湖镇被省、市批准为奔小康示范镇。
   菱湖人除遇战乱、灾荒,生活以糊口度日外,就是日常吃豆腐、吃蔬菜、吃鱼鲜或吃熟食、小吃,吃茶食、糖食和办筵席均很讲究。如吃豆腐讲究“嫩、细、洁、白”;吃蔬菜讲究“少、小、嫩、鲜”,吃鱼鲜讲究“小、杂、鲜”,“吃在菱湖”,菱湖人讲究烹饪。
   (三)住 城镇住房农村人居环境仍保留数千年水乡特色,城镇人居环境由昔时沿河聚居,逐渐为小区建筑群所取代。
   解放前,菱湖镇的街坊房屋,在历史上受到多次破坏。元末明初朱元璋、张士诚争夺战长达10年之久,战火焚毁全镇。明末清军入境又遭战火。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军入境历时2年,战火不断。清同治三年(1864),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战火频繁。上述几次战火使民房损坏甚多。抗日战争期间,菱湖镇先后成为沧陷区和游击区,民国27年(1938)3月28日,日军出动汽轮数10艘、飞机数架,沿菱湖到杭州的湖杭航道两岸从早上5时火烧到晚上11时,一片火海。加上兵匪骚扰纵火焚烧3次。全镇五分之三房屋被焚毁,计2600余间,当时菱湖最繁华的衣裳巷、圣堂街、一牌兜、星桥港口、上孙街、下孙街、斜桥河、西溪口、利济桥湾等街道成为一片焦土,为历次战火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抗战胜利后,虽略有建房,但为数甚少,至解放初镇区留存房屋仅有16.14万平方米。
   解放后,住房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济得以较快恢复。1979年后,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搞好住宅建设,发展普通住宅建设,组织“安居工程”实施。20世纪80年代,新建造住房面积16.
  96万平方米,至1990年全镇房屋总面积为55.35万平方米,其中实有住宅建筑面积32.92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1949年的8.32平方米增加为10.1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新建造面积145.55万平方米。
   由于河港众多,城镇古老,镇区沿河成街。在城镇发展中大量填河筑路,改造老镇区,房屋建筑与城镇发展不相协调。进入20世纪90年代,商品房发展较快,先后建设南浜小区(1989年始建)、新墩小区(1988年始建)、梦湖小区(1999年始建)、东河漾商住区(1999年始建)及钻石华府住宅小区、梦湖住宅区、龙湖苑。至2003年底,镇4区实有房屋建筑总面积196.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18.9平方米。2005年底,镇区房屋总面积达196.06万平方米,镇区人均居住面积33.21平方米,基本解决5人户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困难户的居住问题。
   农村住房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民住房绝大部分为竹木屋架,夯土或滚砖和清水墙体,砌不起墙的仅用草卷遮风避雨,多为灰土地面的低矮、简陋小平房或中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有一间楼房,就算住房条件较好。猪羊棚、厕所多是草房,且和住房连通。除生产队利用一些零星树木建造养蚕共育室、大礼堂外,农户极少造房。20世纪70年代,劳动力多的家庭,结婚时建一新房以改善住房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住宅消费兴起,家家户户5年一小变,10年一大变,新建房屋使用砖墙、钢筋水泥楼板结构,全部为宽敞明亮二层楼房。20世纪90年代,农村建房出现新的热潮,建楼房讲究装饰。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经商户、办厂户、专业户建造一批三层楼洋房式或庭院式别墅,也有购买菱湖、湖州的商品住宅房,价格在20万元左右至60万元以上不等,有谚:“小康勿小康,首先看住房。”经济专家谓小康实现之时,城市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上、农村15平方米。2000年末,镇域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39.75平方米,2005年末为41平方米。
   (四)用 城乡居民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始升级换代,消费趋向优质、高档,化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尚、买新鲜、买方便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主要是家庭装潢消费、教育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居民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
   居民家庭中彩电、音响、VCD、DVD、空调、取暖器、热水器、冰箱之类家电等用品已普及,中等收入农村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也普及,饮水机、消毒柜、洗碗机等成为新型家居耐用消费品,日益为普通居民家庭所接受。
   交通通信支出成倍增长。1982年,全镇调查自行车仅有18辆,至2000年城乡居民每户拥有自行车、电瓶车1~3辆,摩托车拥有量已达1万多辆、农用汽车84辆,机动船2656艘。私人家用汽车进入高收入家庭,住宅电话已达14432部,移动电话成为大众通讯工具。2005年,电脑、手机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宽带网络普及全镇,互联网入户率18.3%;电话机装机增为27560部、成人手机平均
  2人有一机;青少年中学生校内不准使用手机,流行MP3、MP4。城镇居民户电话安装率达100%,农村居民户达65.6%。有线电视入户率94%,生活用燃气率达100%。
   在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日益重视。
  2000年,菱湖邮政期发报纸、杂志440多万份。用于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用于子女非义务教育和自身再教育,用于随国家实行放长假城乡居民兴旅游热等方面的支出增长。
   菱湖镇全社会购买力调查 注:1、中共吴兴县菱湖镇委城镇调查工作组编《菱湖镇组织、经济和丈卫建设统计汇编》(1962年10月)。
  2、资料属菱湖镇区,不含溪西、新溪、下昂。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