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65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路
分类号: F550.3
页数: 16
页码: 1173-1188
摘要: 主航道1条,即由杭州经湖州至无锡,自武林头进入德清,经白云桥、雷甸、大梅漾、澉山,经菱湖至湖州三里桥与长湖申黄金航道相交,再经毗山漾、潘公桥出城北大闸,由新港口入太湖至无锡。
关键词: 水路运输建设 水路运输发展

内容

一、航道与航线主航道1条,即由杭州经湖州至无锡,自武林头进入德清,经白云桥、雷甸、大梅漾、澉山,经菱湖至湖州三里桥与长湖申黄金航道相交,再经毗山漾、潘公桥出城北大闸,由新港口入太湖至无锡。
   支线航道4条,即湖州三里桥至海宁长安下闸桥,经袁家汇、菱湖、千金、新市至桐乡崇福至长安;湖州至嘉兴,先经袁家汇、荻港、菱湖、思溪(后经袁家汇、簖头至思溪)、双福漾、重兆、双林、施岙塘、于桐乡乌镇至嘉兴的湖嘉航道;菱湖经东林、埭溪的菱埭航道;菱湖经思溪、重兆、双林至南浔的菱浔航道。还有东苕溪导流港航道,从余杭瓶窖镇向东北三合乡唐家渡入境,经鲇鱼口、吴沈门、茅山水闸、落北经湖州、新港口入太湖。
   其他航线马家墩至练市口,为菱湖途经新溪至练市航道,航线24.63公里;菱湖至南寺桥航道,全长13公里(原叫吴兴塘,现叫千金塘);还有杭沪复线也穿过菱湖镇。另外还有申菱、菱长、菱震、菱嘉、菱杭、新湖、乌湖、嘉湖、杭湖等
  10条航线。
   二、港口与码头解放前没有专用卸货港口与码头,河埠头(桥口头)就是小船卸货的码头,大船用跳板,客货码头有4个。解放后,镇域港区逐渐扩大,至2000年,菱湖港客运码头除菱湖客运站外,还有思溪、下昂、茶亭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有36个。
   菱湖港据1999年版《湖州市志》记载:菱湖港“位于湖州市区东南的菱湖镇,杭湖锡航道右岸。水陆域11.5万平方米,岸线长12000米。码头19座,855延长米;泊位42个,其中:100吨级泊位23个。有湖菱公路通入港区。1985年普查,货物年吞吐量42.5万吨;旅客吞吐量121万人次”。至2000年,菱湖港区从灵山口至吴兴塘、龙溪港到利济桥、西湖港至菱湖化学厂,岸线长15500米,有仓库
  22座,7070平方米;货场24处,1.17万平方米。港区有航运、装卸、修造船舶等企业,以出口丝绸、淡水鱼、农药、建材为大宗,进口主要工业原料、建筑材料、日用商品、煤炭和石油。
   客运码头明代“湖州南门夜船三十六里至龙湖(菱湖)”(据黄汴《士商必要》卷7),这是最早用船运客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杭州宁绍轮船局有轮船3艘,从杭州途经菱湖(专用码头设在西湖港东侧鹤年堂药店后面)至湖州。这是菱湖镇第一个客运专用码头(木结构栈桥式)。清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湖州与毗邻省、市区通客轮,从湖州开往嘉兴客轮,从双堂子进入菱湖安澜桥至西湖港东侧宁绍码头上下旅客后,返出进思溪塘重兆、双林至嘉兴。民国11年(1922),湖州人杨荣璋创办长杭轮船公司,开行湖州至杭州夜航班,路过菱湖停靠宁绍码头。翔记轮局有1艘小客轮,菱湖至乌镇,停泊在大西栅(今菱湖酒厂边)。
   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946)11月,以李荣铨为经理的菱湖轮船公司开业,直达上海。后与章荣初以私人汽艇入股为“申沪轮船公司”,每天一班,上海船埠设在苏州河老闸桥畔,菱湖先停泊在衣裳巷轮船码头(原区供销社处),由徐晋臣负责管理。此外,大丰布店老板王祥生为股东,菱湖开湖州的小客轮与湖州开菱湖的客轮对开,也停泊在此码头。菱湖至严墓、震译,长安、乌镇的小客轮则停泊在西栅码头(现酒厂宿舍边),菱湖至嘉兴、杭州小客轮,均停泊在宁绍码头。民国36年(1947)春,菱湖化学厂股分有限公司碳酸钙运往上海,菱湖开往上海的客货轮增设至四艘,停靠码头设在湖西墩利济桥旁,下客装货兼用,主要卸碳酸钙拖船,先由倪荣甫负责管理,后由其儿子倪礼隆(原是华大布店职员)负责管理。详见附表。
   湖州至杭州、嘉兴、乌镇,南浔至埭溪,洛舍至湖州,新市至湖州的轮船经过菱湖时,分别停靠在衣裳巷、西栅、宁绍、河西墩利济桥4个码头。此外,下昂、思溪轮船码头、茶亭、朱家坝等停靠码头,都是下客装货的码头。
   菱湖解放后,为加强管理,菱湖水上检查站固定船只专用码头(停泊位置)。
  客货轮船停在衣裳巷轮船码头附近,航船分东、南、西、北栅停泊,小客船停泊在鹤年堂药店后至星桥港口,大小渔船停在星桥口至安澜桥处。
   菱湖客运码头在西栅龙溪港东侧,建于1953年5月,为浆砌块石重力式顺岸码头,长74米,码头高4.55米、前沿水深2.2米,100吨轮船泊位2个,站屋
  400平方米。竣工后,停泊船只(详见附表),菱湖开出和路过菱湖轮船不分公私均在新码头停泊。1958年因房屋发生危险,原地拆造,1973年又扩建5间仓库(楼上住宅)。1984年12月25日,菱湖客运站候船大楼开工,次年11月15日竣工,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省交通厅批准的杭嘉湖内河航运码头最大的一所客运站,其中候船室就有400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初,水上客运市场逐步放开,允许农村个体(联)户经营水上客运。菱湖小客轮停泊码头增加,东林至菱湖,停泊在利济桥南堍河头;锦山至菱湖,停泊在西栅摆渡口;南商林至菱湖停泊在小西栅木行旁;长超至菱湖,停泊在北栅;石淙至菱湖停泊在东栅隆兴桥边,填河后改在马家墩。
   货运码头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船运卸货择在就近河头(桥口),用跳板架起,没有固定码头。解放后成立搬运工会,搬运工人也是用背驮、肩扛,都要从跳板上搬运货物。
   除客货码头兼用外,菱湖的单一卸货码头,解放前后都集中在衣裳巷轮船码头和石灰湾角及斜桥河口的埠头处。1952年3月10日,菱湖轮船码头成立货运管理站,受税政部门领导,公安协助,按县货运管理通则进行管理。同年5月
  1日,在菱湖镇成立国营华东联运公司湖州办事处吴兴工作组,接替货运管理站业务管理。机构设在衣裳巷轮船码头,负责人高振忠。
  1954年,新轮船码头启用后,卸货码头大件转移到新码头,小件仍在衣裳巷河埠进行。
  1958年的技术革新运动后,搬运工人从船上背扛货物改用土吊杆卸货。有小型土吊杆16座,大吊杆6座。至2000年,吊杆码头38座,泊位56个、5020吨位。
   三、船舶菱湖镇域主要是木帆船、农船、航船、快班船、渡船(摆渡、拉渡两种)、花船、客轮、货轮、拖轮与驳船、挂浆船、小汽艇等,没有竹筏。1952年10月,县府指定菱湖派出所调查:交通工具,“大小轮船16艘(包括消防艇1艘、白壳子小汽艇1艘);民船73艘(其中绍兴快班船7艘),人员344人;机帆船5艘,38人;航船、小客船24艘,36人;大小渔船398艘,840人”。据1972年10月15日镇交通生产安全领导小组的调查;镇上有机动船1艘、造船厂机动船1艘、淡水所机动船
  1艘、电工段机动船1艘(共140匹马力),自摇船55艘,其中航船7艘、小客船7艘、驳船4艘、粪船18艘、货船8艘、小划船11艘。
   快班船又称绍兴船,也称湖州航船,来往于周围城镇,船身狭长,船底尖削,船头菱形,船蓬瓦状,载重5~10吨,船梢有正橹2支,边橹2支,顺风张帆,逆流背纤。开船前以敲锣、吹螺招客。民国以前,停泊无定;民国时已有固定码头,定航线、定时间,有日班、隔日班和夜航班。客货兼营,递送邮件。
   航船来往于周边乡镇,船身较小,一橹一浆,载客带货。早在唐代已有“航船”从事旅客运输,明、清年间,是航船兴盛时期。航船的停靠是根据旅客的便利决定,如菱湖至石淙航船,停靠在东栅市河隆兴桥;菱湖至泉佳潭、南商林航船,停靠在小西栅和玄坛庙角处;菱湖至埭溪、洛舍航船停靠在大西栅摆渡口;菱湖至菁山、下昂、长超航船停靠在北栅石牌楼处;菱湖至东林航船停靠在利济桥南堍。其中:菱湖至洛舍的航船是绍兴快班船,有正橹、边橹四名水手,其他航船都是一橹两名水手(4名极少)。航船客货运输一直沿用至1953年9月4日成立吴兴县菱湖镇船民协会、航快船参加吴兴县菱湖镇民船联合运输社。1956年,菱湖镇7条航快船参加湖州航快船运输社,1958年航船并入地方国营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直到1963年1月,地方国营吴兴县运输公司撤销,恢复原集体所有制形式,菱湖运输队划归内河航运公司,航船,留在菱湖并入菱湖搬运站。
   小客船是一种自摇的夫妻小摇船,随叫随开,无固定班次。船舱内油漆地板,窗明几净,可容纳8位乘客。其中2艘船是一个人摇,乘客自动帮助扳浆,加快航速。价格按路程定价。全镇16般小客船,解放前停靠在扇子面角和石牌楼
  一带;解放后停靠在利济桥湾里。1965年12月24日,小客船主杨志清载客至双林回菱途中在重兆双福漾遇大风翻船,祖孙3人(妻沈信美,孙杨叶林5岁)淹死的事故。小客船直到1981年,逐步淘汰。
   农船农船是水乡农民用于运粮、载肥或赶集的重要交通工具,故又名“田庄船”。有划浆船和摇橹船之分,1吨以下小农船用浆划,2~5吨船用橹摇。浆划船形如柳叶,中间宽、两头窄,船身4米左右,宽0.8米,载重0.2吨,吃水浅,小港支流都可通行,是水乡农家常用船。橹摇农船可载重2~5吨,分为三舱,船长6~7米,宽1~2米,深0.4~0.7米。过去为木质,船体大小分为11块头、13块头和17块头。1964年开始,因木材、桐油等材料短缺,菱湖造船厂改用钢丝网水泥材质代替木材建造农船成功,大力推广使用。有的钢丝网水泥船艉置
  195型柴油机,时速可达5公里。2000年,镇域拥有各种机动船4000余艘,小摇船、划船2700艘。
   渡船渡口专用交通工具,有摇渡和拉渡之分。摇渡船较大,有渡工司渡,拉渡船比摇渡船小,宽头方尾平底,无人司渡,两头系绳,由渡者自拉,谜语云:“一个冬瓜两个蒂,我拉来,你拉去”即是。据1962年调查,镇域有摆渡船27艘,拉渡船13艘。20世纪70年代用钢丝网水泥质渡船,因自重大,易破损,安全系数小,遂于80年代开始更新为钢质渡船,一般可载客18人左右。随着公路建设,桥梁增多,也有水利建设搞大包围等原因,2000年,镇域仅存5处渡口:下昂里山渡、大家滩漾渡、菱湖至王家墩渡、双堂子至水浦墩渡、乌板桥至南溪东渡。2006年11月20日,全湖州市最后一个渡口——菱湖与和孚交界处的乌板桥至南溪东渡关闭,最后一艘钢质渡船被送进市博物馆。
   活水船据市交通志记载:“菱湖为保持鱼类鲜活,采用活水船运输。”船体为木质、船身狭长、船头微翘。前舱船艏进水线左右各有长方形进水洞,长30
  40厘米,宽约20厘米,做有钢筋栅栏;船艉各有一个狭长排水孔,航行时,前洞进活水、艉孔排污水。至20世纪70年代,尚盛行活水船运输,80年代逐年减少,调运外地活鲜水产多采用氧气包汽车运输,后用货车按装增氧泵水中加氧。
  镇域活水船将养殖户的鲜鱼、虾运往水产交易市场;至2000年,尚有22艘。
   其他船舶镇域有挖泥船、吸泥船、打捞船、吊杆船等工程专用船,还有小汽艇(航管、水上派出所、渔政、工商、税收、私人出租);其次还有四种捕捞船(螺蛳船、钓子船、滚钓船、撒网船),大多是外地流入本镇域的,少部分是当地从事捕捞的渔民。解放前还有“哨船”,东岳大帝生日出会,在船上打拳,爬杆表演;“园棚船”,也叫账船,供收租记账用;“花船”迎亲用,至今少数自然村还在使用。
   四、水上运输 (一)客运抗战前,菱湖镇有轮船局4家,菱湖至上海,湖靖号轮船、正昌号客货轮船、前丘吴小毛开的新云州号轮船,还有永丰号,四艘轮船来回或隔日班。其次还有菱湖开长安、菱湖开平望的轮船。
   抗日战争期间,湖州内河轮船运输被日商上海内河轮股份有限公司所控制,湖州至菱湖轮船时有时无,菱湖至长安、菱湖至平望、菱湖至乌镇的轮船极不正常,只有菱湖至湖州、新市、双林、埭溪、杭州的航快船和航船载客营运。
   解放前夕的客货运10条航线继续保留,再增8艘航船作近邻的客货运输。
  1951年1月27日,菱湖镇工商业联合会,根据县府指示,指定吴步(轮船业主)、林凤林(航船业主)、寿阿运(快班船业主)、郑宽林、徐砚耕、朱雪帆、洪阿发(均是机帆船、快班船业主)等为筹备会委员,并以吴步瀛为主任委员,林凤林、寿阿运为副主任,将旧有轮船业接收,联合轮、航、快船改组为交通运输业同业公会筹备会。经浙江省航务局湖州分所更正为“菱湖镇轮航船商业同业公会筹备会”,于同年4月5日正式下文成立。运输业务根据菱湖镇人民政府贾希武的指导,由筹备会具体负责。4月8日,湖州分所在菱湖召开民船公会负责人会议,布置统一运价和组织合作性质的民船运输公司及解决船员工资和劳资关系。
  1954年4月,菱湖镇航船合作小组成立,继续菱湖至石淙途经新溪及下昂、南商林、埭溪、千金、菁山、杭州等11条航线的客货运输。
  1956年,对私营轮船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同年,设在菱湖的凌新、永达、菱福、菱溪、德新5家轮行于4月24日经县人委批准,成立公私合营菱湖轮船公司,从业人员36名,其中职工22名。同年8月,并入国营浙江省轮船公司湖州营业处菱湖客运站。1958年11月,划归地方国营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经营。
  1962年10月,县委城镇工作组调查,菱湖客运站6人,其中干部1人。1~9月,客货运周转量统计(详见附表)。1963年1月,恢复集体所有制。区内客运航线复归湖州地区航运局客运所统一经营,新增菱湖至菁山、菱湖至埭溪两条航线,菱湖客运站也随着更名为湖航客运所菱湖站。
   航船有菱湖至埭溪、菁山、千金、下昂、长超等7艘船,载客运货。1976年,只有1艘菱湖至埭溪的改装机航船,1980年航船终止。
  1992年5月,菱湖客运站停驶上海客轮业务;1993年9月3日,菱湖客运站全面停航客运业务。1995年12月,货运铁水公路联营业务停止。
  2000年8月1日,长超至菱湖、锦山至菱湖的小客轮停止营业,菱湖地区水上客运的历史使命完成。
   (二)货运古代,位于龙溪港畔的菱湖镇,为粮船贾舶交会之地。《吴兴备志》载:“菱湖市廛临溪,百货所集”,四五月间“溪上乡人货丝船排比而泊,自菱湖前后三十里许”。水上运输主要是木帆船、航快船、航船和小客船等,以木帆船为主体。
  内河帆船还有纤具,无风逆流航行时,纤工上岸背纤步行、拉船前进。木帆船类型极多,按底型分,大体可分为平底船和尖底船;按艏型分,有宽头船、窄头船和尖头船。镇域主要用于客货运输和渔业,如“航船”、“活水船”等。据1952年10月调查记载:除5艘机器活水船外,有389户大小渔船户(都有活水装置),840人从事水上运输工作。运输船最大的27吨,最小5吨;有的是全家在船上,有的是几个人并租一船。有货搞运输,卸空就在茶店吃茶,接头生意。到淡水鱼捕捞季节,即在船头、船尾拆除活板,装鱼运行,谓活水船,是菱湖淡水鱼渔区的主要运输船舶。
  1950年5月,菱湖水上船员在徐家花园内筹备成立吴兴县菱湖“海员工会”,筹备会由袁剑成主持会议,推选沈永林为主任,邵阿月为副主任。规定船业主要叫船工,一定要经海员工会同意派人。实行会员派到后背铺盖上船出勤,回来后到工会报到的制度。当年9月13日,吴兴县民船业同业公会在菱湖成立,负责人朱永梁多次召开民船业主会议,布置统一运价和组织合作性质的民船运输公司,解决劳资关系和工资等问题。当年10月,菱湖的民船在县民船业同业公会领导下,组织菱湖镇民船业同业公会,主任沈龙卿,副主任崔荣庆,地址一步二爿桥北堍西,会员200人左右。
  1953年7月,吴兴县菱湖镇民船联合运输社成立(包括航船、小客船),社员共138名,同时在河界路口成立船只修理的保养场。同年9月4日,吴兴县菱湖镇船民协会成立,海员工会、民船同业公会宣布撤销。船民和船工900余人,经过民主改革后,对那些以农业为主、运输为辅的船只,动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由原来130多艘船,减少为60多艘,船工缩减至100余人。同年10月,菱湖木帆船租赁所成立,船主28名,拥有船只101艘,出租境外。
  1956年5月27日,经航管部门和民主改革队的组织,成立吴兴县菱湖镇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筹备会,7月30日成立吴兴县菱湖镇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社长李德生、副社长崔荣庆,入社人员有船民60人,家属37人,船工154人,共有社员251人,有木帆船60艘,计861.5吨。办公地址,先在直下弄毕宅,后迁在沈坟头东风船厂内。运输社成立后,修理、保养场迁沈缵坟头。1958年11月,菱湖镇木帆船运输合作社、航船运输合作小组划归地方国营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经营。修船厂仍留菱湖,改名为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第二东风修船厂(崔荣庆任厂长)。
  1961年11月13日,精简机构,县交通企业部分职工回农村,原菱湖镇运输合作社大部分人员回菱湖,恢复吴兴县菱湖运输合作社,由崔荣庆任社长兼支部书记,吴阿毛、顾阿水、费惠林为副社长,社员227人(其中党员23人,团员8人),有木帆船70艘,4艘改装的轮船作拖轮(1963年增加2艘)。据资料记载:
  1962年1~9月,菱湖运输合作社有职工177人,干部5人,货运量49405吨,
  2837108吨公里,内河通航里程45670公里。另有泉溪2艘船、方溪漾4艘船全家10多人下放回农村。
   “文化大革命”期间”,菱湖运输合作社于1967年1月20日更名为吴兴县菱湖航管站,站长吴阿毛,书记崔荣庆,工会主席费惠林,连东风造船厂共有270多人,编为三个拖队、一个船厂,办公地址设在东风修船工场内,调度室设在航管站内。1969年9月,并入吴兴县运输公司,菱湖只留下原菱湖东风造船厂一个吊船修理部。
  1979年1月6日,吴兴县运输公司在菱湖镇设立菱湖运输站,隶属公司领导,并将公司第二东风船厂划归该站,独立核算,站长费金庆,副站长陈继昌,办公地点设在菱湖航管站内,与吴兴县联合运输指挥部、菱湖联运组一起办公,对内称“三站”,一年后因亏损无法维持,由县公司收归湖州,东风厂仍留菱湖。
  1981年9月,菱湖东风船厂与菱湖染丝厂合并,只保留一个吊船埠10多个人在原厂南首。吊船埠后卖给菱湖运输装卸公司船队作修船厂使用。
  20世纪70年代开始,农村使用机动船增多,船尾装上195型柴油机成为“农用挂机”。全镇(不含新溪、下昂)有农用机动船68艘、水泥船895艘、木帆船3749艘,总吨位4388吨。专业运输队在1972年前使用非机动船,1973年开始使用机动船。1976年,镇域有22艘拖轮,390吨位;拖驳107艘,859吨位。
  溪西运输队设在大西栅摆渡口;新溪运输队(建立于1975年)有2个拖头,1030吨位,船员58人(先由费金财、后陆发堂负责),设在凤凰桥堍;下昂运输队设在浮霞墩。菱湖化学厂运输船队(建于1973年2月)由厂内组织专运石料,1975年增加4艘水泥驳船,180吨位,一只木质拖轮;1980~1981年新增四艘铁驳,拖轮1艘;1985年又增加四艘铁驳,淘汰四艘水泥船;不仅装石料,还装农药和碳酸钙;至1992年各类船只22艘,720吨位,船员78人,总吨位320吨。
  1998年,菱湖镇(不含新溪、下昂)调查运输机械动力:有柴油机960台,
  7138.92千瓦,其中运输型拖拉机56辆、493.92千瓦,农用机动船904艘、3246吨、6645千瓦,非机动农用船3178艘,农机运输作业量17万吨/公里。
  2000年春,统计农村交通运输业收入为4550万元,其中家庭经营911万元;乡镇办企业386万元、个私与联户经营3253万元。专业运输队为:一是菱湖运输装卸公司船队;二是下昂运输队,有1艘拖轮11艘船、15名人员;三是菱化集团运输船队,有钢质船10艘、拖轮1艘,总吨位560吨。同年9月1日,湖州市城郊人民法院对菱湖装卸运输公司及其下属5个企业宣布破产;下昂运输队
  1998年已转制;专业运输队,只存菱化集团运输船队。
   (三)运输事故
  1983年1月24日,永桥村一艘无航行证的3吨水泥挂机船,在练市乌嘉桥与浙运川号轮碰撞翻沉,淹死2人。4月20日,菱东片也发生一起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造成6人溺水死亡。1999年5月20日,菱湖镇复利村一无证挂机船违章载客3名四川籍民工,因操作失误在新荻鱼种场航段与他船相撞,导致2人落水死亡事故。同年12月30日,东河村一艘3吨水泥农机船载客6人,夜间冒险航行与长兴挂机(双机)相撞,乘客费玉堂被撞当场死亡。2005年11月28日晚,浙湖货运输船途经思溪移步桥下游超速航行,撞翻砖瓦厂取土水泥挂机船,船上6人落水,3人溺水亡,1人失踪。2005年起,钢丝网水泥挂机船淘汰、拆毁。
  2000年7月20日,市交通局批准,同意成立“菱湖镇水上驾驶员协会”,8月3日市民政局批复,准予成立“协会”社团登记,以加强对水上驾驶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禁止挂机载客,减少事故发生。
   民国21年(1932)菱湖开出客轮
  1949年解放前菱湖开出客轮
  1949年解放前夕路过菱湖客轮
  1954年在菱湖工商登记客货轮
  1990年专业航运企业客运基本情况
  1990年乡村联户客运航线基本情况注:石淙至菱湖,途经新溪。
  2000年7月注销湖州小客班客运航线情况
  2000年码头泊位情况 (续上表)客货运周转量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