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652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分类号: F512.7
页数: 36
页码: 1173-1208
摘要: 菱湖是典型的水乡,从来就是“无船路不通”。来往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1988年8月后,始有公路交通运输。
关键词: 地方交通 交通运输

内容

菱湖是典型的水乡,从来就是“无船路不通”。来往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
  1988年8月后,始有公路交通运输。
   第一节水路 一、航道与航线 主航道1条,即由杭州经湖州至无锡,自武林头进入德清,经白云桥、雷甸、大梅漾、澉山,经菱湖至湖州三里桥与长湖申黄金航道相交,再经毗山漾、潘公桥出城北大闸,由新港口入太湖至无锡。
   支线航道4条,即湖州三里桥至海宁长安下闸桥,经袁家汇、菱湖、千金、新市至桐乡崇福至长安;湖州至嘉兴,先经袁家汇、荻港、菱湖、思溪(后经袁家汇、簖头至思溪)、双福漾、重兆、双林、施岙塘、于桐乡乌镇至嘉兴的湖嘉航道;菱湖经东林、埭溪的菱埭航道;菱湖经思溪、重兆、双林至南浔的菱浔航道。还有东苕溪导流港航道,从余杭瓶窖镇向东北三合乡唐家渡入境,经鲇鱼口、吴沈门、茅山水闸、落北经湖州、新港口入太湖。
   其他航线马家墩至练市口,为菱湖途经新溪至练市航道,航线24.63公里;菱湖至南寺桥航道,全长13公里(原叫吴兴塘,现叫千金塘);还有杭沪复线也穿过菱湖镇。另外还有申菱、菱长、菱震、菱嘉、菱杭、新湖、乌湖、嘉湖、杭湖等
  10条航线。
   二、港口与码头 解放前没有专用卸货港口与码头,河埠头(桥口头)就是小船卸货的码头,大船用跳板,客货码头有4个。解放后,镇域港区逐渐扩大,至2000年,菱湖港客运码头除菱湖客运站外,还有思溪、下昂、茶亭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有36个。
   菱湖港 据1999年版《湖州市志》记载:菱湖港“位于湖州市区东南的菱湖镇,杭湖锡航道右岸。水陆域11.5万平方米,岸线长12000米。码头19座,855延长米;泊位42个,其中:100吨级泊位23个。有湖菱公路通入港区。1985年普查,货物年吞吐量42.5万吨;旅客吞吐量121万人次”。至2000年,菱湖港区从灵山口至吴兴塘、龙溪港到利济桥、西湖港至菱湖化学厂,岸线长15500米,有仓库
  22座,7070平方米;货场24处,1.17万平方米。港区有航运、装卸、修造船舶等企业,以出口丝绸、淡水鱼、农药、建材为大宗,进口主要工业原料、建筑材料、日用商品、煤炭和石油。
   客运码头 明代“湖州南门夜船三十六里至龙湖(菱湖)”(据黄汴《士商必要》卷7),这是最早用船运客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杭州宁绍轮船局有轮船3艘,从杭州途经菱湖(专用码头设在西湖港东侧鹤年堂药店后面)至湖州。这是菱湖镇第一个客运专用码头(木结构栈桥式)。清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湖州与毗邻省、市区通客轮,从湖州开往嘉兴客轮,从双堂子进入菱湖安澜桥至西湖港东侧宁绍码头上下旅客后,返出进思溪塘重兆、双林至嘉兴。民国11年(1922),湖州人杨荣璋创办长杭轮船公司,开行湖州至杭州夜航班,路过菱湖停靠宁绍码头。翔记轮局有1艘小客轮,菱湖至乌镇,停泊在大西栅(今菱湖酒厂边)。
   抗战胜利后,民国35年(1946)11月,以李荣铨为经理的菱湖轮船公司开业,直达上海。后与章荣初以私人汽艇入股为“申沪轮船公司”,每天一班,上海船埠设在苏州河老闸桥畔,菱湖先停泊在衣裳巷轮船码头(原区供销社处),由徐晋臣负责管理。此外,大丰布店老板王祥生为股东,菱湖开湖州的小客轮与湖州开菱湖的客轮对开,也停泊在此码头。菱湖至严墓、震译,长安、乌镇的小客轮则停泊在西栅码头(现酒厂宿舍边),菱湖至嘉兴、杭州小客轮,均停泊在宁绍码头。民国36年(1947)春,菱湖化学厂股分有限公司碳酸钙运往上海,菱湖开往上海的客货轮增设至四艘,停靠码头设在湖西墩利济桥旁,下客装货兼用,主要卸碳酸钙拖船,先由倪荣甫负责管理,后由其儿子倪礼隆(原是华大布店职员)负责管理。详见附表。
   湖州至杭州、嘉兴、乌镇,南浔至埭溪,洛舍至湖州,新市至湖州的轮船经过菱湖时,分别停靠在衣裳巷、西栅、宁绍、河西墩利济桥4个码头。此外,下昂、思溪轮船码头、茶亭、朱家坝等停靠码头,都是下客装货的码头。
   菱湖解放后,为加强管理,菱湖水上检查站固定船只专用码头(停泊位置)。
  客货轮船停在衣裳巷轮船码头附近,航船分东、南、西、北栅停泊,小客船停泊在鹤年堂药店后至星桥港口,大小渔船停在星桥口至安澜桥处。
   菱湖客运码头在西栅龙溪港东侧,建于1953年5月,为浆砌块石重力式顺岸码头,长74米,码头高4.55米、前沿水深2.2米,100吨轮船泊位2个,站屋
  400平方米。竣工后,停泊船只(详见附表),菱湖开出和路过菱湖轮船不分公私均在新码头停泊。1958年因房屋发生危险,原地拆造,1973年又扩建5间仓库(楼上住宅)。1984年12月25日,菱湖客运站候船大楼开工,次年11月15日竣工,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省交通厅批准的杭嘉湖内河航运码头最大的一所客运站,其中候船室就有400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初,水上客运市场逐步放开,允许农村个体(联)户经营水上客运。菱湖小客轮停泊码头增加,东林至菱湖,停泊在利济桥南堍河头;锦山至菱湖,停泊在西栅摆渡口;南商林至菱湖停泊在小西栅木行旁;长超至菱湖,停泊在北栅;石淙至菱湖停泊在东栅隆兴桥边,填河后改在马家墩。
   货运码头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船运卸货择在就近河头(桥口),用跳板架起,没有固定码头。解放后成立搬运工会,搬运工人也是用背驮、肩扛,都要从跳板上搬运货物。
   除客货码头兼用外,菱湖的单一卸货码头,解放前后都集中在衣裳巷轮船码头和石灰湾角及斜桥河口的埠头处。1952年3月10日,菱湖轮船码头成立货运管理站,受税政部门领导,公安协助,按县货运管理通则进行管理。同年5月
  1日,在菱湖镇成立国营华东联运公司湖州办事处吴兴工作组,接替货运管理站业务管理。机构设在衣裳巷轮船码头,负责人高振忠。
  1954年,新轮船码头启用后,卸货码头大件转移到新码头,小件仍在衣裳巷河埠进行。
  1958年的技术革新运动后,搬运工人从船上背扛货物改用土吊杆卸货。有小型土吊杆16座,大吊杆6座。至2000年,吊杆码头38座,泊位56个、5020吨位。
   三、船舶 菱湖镇域主要是木帆船、农船、航船、快班船、渡船(摆渡、拉渡两种)、花船、客轮、货轮、拖轮与驳船、挂浆船、小汽艇等,没有竹筏。1952年10月,县府指定菱湖派出所调查:交通工具,“大小轮船16艘(包括消防艇1艘、白壳子小汽艇1艘);民船73艘(其中绍兴快班船7艘),人员344人;机帆船5艘,38人;航船、小客船24艘,36人;大小渔船398艘,840人”。据1972年10月15日镇交通生产安全领导小组的调查;镇上有机动船1艘、造船厂机动船1艘、淡水所机动船
  1艘、电工段机动船1艘(共140匹马力),自摇船55艘,其中航船7艘、小客船7艘、驳船4艘、粪船18艘、货船8艘、小划船11艘。
   快班船又称绍兴船,也称湖州航船,来往于周围城镇,船身狭长,船底尖削,船头菱形,船蓬瓦状,载重5~10吨,船梢有正橹2支,边橹2支,顺风张帆,逆流背纤。开船前以敲锣、吹螺招客。民国以前,停泊无定;民国时已有固定码头,定航线、定时间,有日班、隔日班和夜航班。客货兼营,递送邮件。
   航船来往于周边乡镇,船身较小,一橹一浆,载客带货。早在唐代已有“航船”从事旅客运输,明、清年间,是航船兴盛时期。航船的停靠是根据旅客的便利决定,如菱湖至石淙航船,停靠在东栅市河隆兴桥;菱湖至泉佳潭、南商林航船,停靠在小西栅和玄坛庙角处;菱湖至埭溪、洛舍航船停靠在大西栅摆渡口;菱湖至菁山、下昂、长超航船停靠在北栅石牌楼处;菱湖至东林航船停靠在利济桥南堍。其中:菱湖至洛舍的航船是绍兴快班船,有正橹、边橹四名水手,其他航船都是一橹两名水手(4名极少)。航船客货运输一直沿用至1953年9月4日成立吴兴县菱湖镇船民协会、航快船参加吴兴县菱湖镇民船联合运输社。1956年,菱湖镇7条航快船参加湖州航快船运输社,1958年航船并入地方国营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直到1963年1月,地方国营吴兴县运输公司撤销,恢复原集体所有制形式,菱湖运输队划归内河航运公司,航船,留在菱湖并入菱湖搬运站。
   小客船是一种自摇的夫妻小摇船,随叫随开,无固定班次。船舱内油漆地板,窗明几净,可容纳8位乘客。其中2艘船是一个人摇,乘客自动帮助扳浆,加快航速。价格按路程定价。全镇16般小客船,解放前停靠在扇子面角和石牌楼
  一带;解放后停靠在利济桥湾里。1965年12月24日,小客船主杨志清载客至双林回菱途中在重兆双福漾遇大风翻船,祖孙3人(妻沈信美,孙杨叶林5岁)淹死的事故。小客船直到1981年,逐步淘汰。
   农船农船是水乡农民用于运粮、载肥或赶集的重要交通工具,故又名“田庄船”。有划浆船和摇橹船之分,1吨以下小农船用浆划,2~5吨船用橹摇。浆划船形如柳叶,中间宽、两头窄,船身4米左右,宽0.8米,载重0.2吨,吃水浅,小港支流都可通行,是水乡农家常用船。橹摇农船可载重2~5吨,分为三舱,船长6~7米,宽1~2米,深0.4~0.7米。过去为木质,船体大小分为11块头、13块头和17块头。1964年开始,因木材、桐油等材料短缺,菱湖造船厂改用钢丝网水泥材质代替木材建造农船成功,大力推广使用。有的钢丝网水泥船艉置
  195型柴油机,时速可达5公里。2000年,镇域拥有各种机动船4000余艘,小摇船、划船2700艘。
   渡船渡口专用交通工具,有摇渡和拉渡之分。摇渡船较大,有渡工司渡,拉渡船比摇渡船小,宽头方尾平底,无人司渡,两头系绳,由渡者自拉,谜语云:“一个冬瓜两个蒂,我拉来,你拉去”即是。据1962年调查,镇域有摆渡船27艘,拉渡船13艘。20世纪70年代用钢丝网水泥质渡船,因自重大,易破损,安全系数小,遂于80年代开始更新为钢质渡船,一般可载客18人左右。随着公路建设,桥梁增多,也有水利建设搞大包围等原因,2000年,镇域仅存5处渡口:下昂里山渡、大家滩漾渡、菱湖至王家墩渡、双堂子至水浦墩渡、乌板桥至南溪东渡。2006年11月20日,全湖州市最后一个渡口——菱湖与和孚交界处的乌板桥至南溪东渡关闭,最后一艘钢质渡船被送进市博物馆。
   活水船据市交通志记载:“菱湖为保持鱼类鲜活,采用活水船运输。”船体为木质、船身狭长、船头微翘。前舱船艏进水线左右各有长方形进水洞,长30
  40厘米,宽约20厘米,做有钢筋栅栏;船艉各有一个狭长排水孔,航行时,前洞进活水、艉孔排污水。至20世纪70年代,尚盛行活水船运输,80年代逐年减少,调运外地活鲜水产多采用氧气包汽车运输,后用货车按装增氧泵水中加氧。
  镇域活水船将养殖户的鲜鱼、虾运往水产交易市场;至2000年,尚有22艘。
   其他船舶镇域有挖泥船、吸泥船、打捞船、吊杆船等工程专用船,还有小汽艇(航管、水上派出所、渔政、工商、税收、私人出租);其次还有四种捕捞船(■螺蛳船、钓子船、滚钓船、撒网船),大多是外地流入本镇域的,少部分是当地从事捕捞的渔民。解放前还有“哨船”,东岳大帝生日出会,在船上打拳,爬杆表演;“园棚船”,也叫账船,供收租记账用;“花船”迎亲用,至今少数自然村还在使用。
   四、水上运输 (一)客运 抗战前,菱湖镇有轮船局4家,菱湖至上海,湖靖号轮船、正昌号客货轮船、前丘吴小毛开的新云州号轮船,还有永丰号,四艘轮船来回或隔日班。其次还有菱湖开长安、菱湖开平望的轮船。
   抗日战争期间,湖州内河轮船运输被日商上海内河轮股份有限公司所控制,湖州至菱湖轮船时有时无,菱湖至长安、菱湖至平望、菱湖至乌镇的轮船极不正常,只有菱湖至湖州、新市、双林、埭溪、杭州的航快船和航船载客营运。
   解放前夕的客货运10条航线继续保留,再增8艘航船作近邻的客货运输。
  1951年1月27日,菱湖镇工商业联合会,根据县府指示,指定吴步(轮船业主)、林凤林(航船业主)、寿阿运(快班船业主)、郑宽林、徐砚耕、朱雪帆、洪阿发(均是机帆船、快班船业主)等为筹备会委员,并以吴步瀛为主任委员,林凤林、寿阿运为副主任,将旧有轮船业接收,联合轮、航、快船改组为交通运输业同业公会筹备会。经浙江省航务局湖州分所更正为“菱湖镇轮航船商业同业公会筹备会”,于同年4月5日正式下文成立。运输业务根据菱湖镇人民政府贾希武的指导,由筹备会具体负责。4月8日,湖州分所在菱湖召开民船公会负责人会议,布置统一运价和组织合作性质的民船运输公司及解决船员工资和劳资关系。
  1954年4月,菱湖镇航船合作小组成立,继续菱湖至石淙途经新溪及下昂、南商林、埭溪、千金、菁山、杭州等11条航线的客货运输。
  1956年,对私营轮船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同年,设在菱湖的凌新、永达、菱福、菱溪、德新5家轮行于4月24日经县人委批准,成立公私合营菱湖轮船公司,从业人员36名,其中职工22名。同年8月,并入国营浙江省轮船公司湖州营业处菱湖客运站。1958年11月,划归地方国营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经营。
  1962年10月,县委城镇工作组调查,菱湖客运站6人,其中干部1人。1~9月,客货运周转量统计(详见附表)。1963年1月,恢复集体所有制。区内客运航线复归湖州地区航运局客运所统一经营,新增菱湖至菁山、菱湖至埭溪两条航线,菱湖客运站也随着更名为湖航客运所菱湖站。
   航船有菱湖至埭溪、菁山、千金、下昂、长超等7艘船,载客运货。1976年,只有1艘菱湖至埭溪的改装机航船,1980年航船终止。
  1992年5月,菱湖客运站停驶上海客轮业务;1993年9月3日,菱湖客运站全面停航客运业务。1995年12月,货运铁水公路联营业务停止。
  2000年8月1日,长超至菱湖、锦山至菱湖的小客轮停止营业,菱湖地区水上客运的历史使命完成。
   (二)货运 古代,位于龙溪港畔的菱湖镇,为粮船贾舶交会之地。《吴兴备志》载:“菱湖市廛临溪,百货所集”,四五月间“溪上乡人货丝船排比而泊,自菱湖前后三十里许”。水上运输主要是木帆船、航快船、航船和小客船等,以木帆船为主体。
  内河帆船还有纤具,无风逆流航行时,纤工上岸背纤步行、拉船前进。木帆船类型极多,按底型分,大体可分为平底船和尖底船;按艏型分,有宽头船、窄头船和尖头船。镇域主要用于客货运输和渔业,如“航船”、“活水船”等。据1952年10月调查记载:除5艘机器活水船外,有389户大小渔船户(都有活水装置),840人从事水上运输工作。运输船最大的27吨,最小5吨;有的是全家在船上,有的是几个人并租一船。有货搞运输,卸空就在茶店吃茶,接头生意。到淡水鱼捕捞季节,即在船头、船尾拆除活板,装鱼运行,谓活水船,是菱湖淡水鱼渔区的主要运输船舶。
  1950年5月,菱湖水上船员在徐家花园内筹备成立吴兴县菱湖“海员工会”,筹备会由袁剑成主持会议,推选沈永林为主任,邵阿月为副主任。规定船业主要叫船工,一定要经海员工会同意派人。实行会员派到后背铺盖上船出勤,回来后到工会报到的制度。当年9月13日,吴兴县民船业同业公会在菱湖成立,负责人朱永梁多次召开民船业主会议,布置统一运价和组织合作性质的民船运输公司,解决劳资关系和工资等问题。当年10月,菱湖的民船在县民船业同业公会领导下,组织菱湖镇民船业同业公会,主任沈龙卿,副主任崔荣庆,地址一步二爿桥北堍西,会员200人左右。
  1953年7月,吴兴县菱湖镇民船联合运输社成立(包括航船、小客船),社员共138名,同时在河界路口成立船只修理的保养场。同年9月4日,吴兴县菱湖镇船民协会成立,海员工会、民船同业公会宣布撤销。船民和船工900余人,经过民主改革后,对那些以农业为主、运输为辅的船只,动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由原来130多艘船,减少为60多艘,船工缩减至100余人。同年10月,菱湖木帆船租赁所成立,船主28名,拥有船只101艘,出租境外。
  1956年5月27日,经航管部门和民主改革队的组织,成立吴兴县菱湖镇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筹备会,7月30日成立吴兴县菱湖镇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社长李德生、副社长崔荣庆,入社人员有船民60人,家属37人,船工154人,共有社员251人,有木帆船60艘,计861.5吨。办公地址,先在直下弄毕宅,后迁在沈坟头东风船厂内。运输社成立后,修理、保养场迁沈缵坟头。1958年11月,菱湖镇木帆船运输合作社、航船运输合作小组划归地方国营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经营。修船厂仍留菱湖,改名为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第二东风修船厂(崔荣庆任厂长)。
  1961年11月13日,精简机构,县交通企业部分职工回农村,原菱湖镇运输合作社大部分人员回菱湖,恢复吴兴县菱湖运输合作社,由崔荣庆任社长兼支部书记,吴阿毛、顾阿水、费惠林为副社长,社员227人(其中党员23人,团员8人),有木帆船70艘,4艘改装的轮船作拖轮(1963年增加2艘)。据资料记载:
  1962年1~9月,菱湖运输合作社有职工177人,干部5人,货运量49405吨,
  2837108吨公里,内河通航里程45670公里。另有泉溪2艘船、方溪漾4艘船全家10多人下放回农村。
   “文化大革命”期间”,菱湖运输合作社于1967年1月20日更名为吴兴县菱湖航管站,站长吴阿毛,书记崔荣庆,工会主席费惠林,连东风造船厂共有270多人,编为三个拖队、一个船厂,办公地址设在东风修船工场内,调度室设在航管站内。1969年9月,并入吴兴县运输公司,菱湖只留下原菱湖东风造船厂一个吊船修理部。
  1979年1月6日,吴兴县运输公司在菱湖镇设立菱湖运输站,隶属公司领导,并将公司第二东风船厂划归该站,独立核算,站长费金庆,副站长陈继昌,办公地点设在菱湖航管站内,与吴兴县联合运输指挥部、菱湖联运组一起办公,对内称“三站”,一年后因亏损无法维持,由县公司收归湖州,东风厂仍留菱湖。
  1981年9月,菱湖东风船厂与菱湖染丝厂合并,只保留一个吊船埠10多个人在原厂南首。吊船埠后卖给菱湖运输装卸公司船队作修船厂使用。
  20世纪70年代开始,农村使用机动船增多,船尾装上195型柴油机成为“农用挂机”。全镇(不含新溪、下昂)有农用机动船68艘、水泥船895艘、木帆船3749艘,总吨位4388吨。专业运输队在1972年前使用非机动船,1973年开始使用机动船。1976年,镇域有22艘拖轮,390吨位;拖驳107艘,859吨位。
  溪西运输队设在大西栅摆渡口;新溪运输队(建立于1975年)有2个拖头,1030吨位,船员58人(先由费金财、后陆发堂负责),设在凤凰桥堍;下昂运输队设在浮霞墩。菱湖化学厂运输船队(建于1973年2月)由厂内组织专运石料,1975年增加4艘水泥驳船,180吨位,一只木质拖轮;1980~1981年新增四艘铁驳,拖轮1艘;1985年又增加四艘铁驳,淘汰四艘水泥船;不仅装石料,还装农药和碳酸钙;至1992年各类船只22艘,720吨位,船员78人,总吨位320吨。
  1998年,菱湖镇(不含新溪、下昂)调查运输机械动力:有柴油机960台,
  7138.92千瓦,其中运输型拖拉机56辆、493.92千瓦,农用机动船904艘、3246吨、6645千瓦,非机动农用船3178艘,农机运输作业量17万吨/公里。
  2000年春,统计农村交通运输业收入为4550万元,其中家庭经营911万元;乡镇办企业386万元、个私与联户经营3253万元。专业运输队为:一是菱湖运输装卸公司船队;二是下昂运输队,有1艘拖轮11艘船、15名人员;三是菱化集团运输船队,有钢质船10艘、拖轮1艘,总吨位560吨。同年9月1日,湖州市城郊人民法院对菱湖装卸运输公司及其下属5个企业宣布破产;下昂运输队
  1998年已转制;专业运输队,只存菱化集团运输船队。
   (三)运输事故
  1983年1月24日,永桥村一艘无航行证的3吨水泥挂机船,在练市乌嘉桥与浙运川号轮碰撞翻沉,淹死2人。4月20日,菱东片也发生一起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造成6人溺水死亡。1999年5月20日,菱湖镇复利村一无证挂机船违章载客3名四川籍民工,因操作失误在新荻鱼种场航段与他船相撞,导致2人落水死亡事故。同年12月30日,东河村一艘3吨水泥农机船载客6人,夜间冒险航行与长兴挂机(双机)相撞,乘客费玉堂被撞当场死亡。2005年11月28日晚,浙湖货运输船途经思溪移步桥下游超速航行,撞翻砖瓦厂取土水泥挂机船,船上6人落水,3人溺水亡,1人失踪。2005年起,钢丝网水泥挂机船淘汰、拆毁。
  2000年7月20日,市交通局批准,同意成立“菱湖镇水上驾驶员协会”,8月3日市民政局批复,准予成立“协会”社团登记,以加强对水上驾驶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禁止挂机载客,减少事故发生。
   民国21年(1932)菱湖开出客轮
  1949年解放前菱湖开出客轮
  1949年解放前夕路过菱湖客轮
  1954年在菱湖工商登记客货轮
  1990年专业航运企业客运基本情况
  1990年乡村联户客运航线基本情况 注:石淙至菱湖,途经新溪。
  2000年7月注销湖州小客班客运航线情况
  2000年码头泊位情况 (续上表) 客货运周转量 第二节陆路 菱湖与周边城乡交通以水路为主,古代驿道网络都与水路相连,驿站设置水陆相兼,取陆路者甚少。
   原菱湖至湖州——出北栅经丁家塘、士林、思溪、东泊、长超、石塘湾、双福桥、八里店至湖州(其中要摆六个渡)。
   菱湖至菁山——出北河西墩摆渡、经查家簖、六堡里、前丘、下昂、里山埠至菁山。
   菱湖至石淙——出东栅经青龙桥、仕山圩、息山圩、大山圩、沈家栅至石淙。
   菱湖至千金——出东栅、经灵山、商墓向东至千金。
   菱湖至泉佳潭——经沈缵坟头摆渡、南商林、后塘至泉佳潭。过河都要摆渡。
   一、公路 民国35年(1946)8月,章荣初发起的建设协会请求批准建筑菱湖经下昂至山和菱湖至八里店两条公路,沿途50座桥梁,由建设协会承担,路基由政府负责,并作了勘测。由于政治形势变化停办。解放后,亦未实施。菱湖化学厂仅有
  一辆汽车也只能停在湖州三里桥。直到1984年,菱湖镇第八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集体提案,建造湖—菱公路。次年4月,菱湖镇第八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和—菱公路规划,并派员参加菱湖区公路建设筹备会。经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动工建造公路,成立区(小区)公路建设指挥部,由区人武部长戎志良任总指挥,沿途有关乡、镇及企业派员参加筹建管理。从此开启菱湖镇公路运输事业。
   (一)县级公路 和孚-菱湖公路自和孚镇连接湖州——海盐公路起经下昂、溪西至菱湖止,长13.10公里。1985年4月始建和孚大桥,同年12月动工;1986年3月27日,镇西桥工队为菱湖大桥打下第一桩。1988年11月12日全线竣工,正式通车,沿途穿越13个自然村,建桥梁23座,使用土方31万立方米,总投资人民币
  600万元,其中国家资助455万元,余为乡镇集资。1992年10月10日,菱湖至和孚的13.5公里路面砂改油工程完成;同时完成菱湖汽车站至青龙桥1.2公里的砂改油路面,总投资为222万元。
   竹墩-下昂公路自和菱公路竹墩起,经南凉山至下昂止,于1985年12月动工,长2.8公里,总投资69.1万元,于1988年8月18日竣工通车。为三级公路。
   菱湖-新溪公路从菱湖经青龙桥、茅家圩至凤凰桥,长4.2公里,总投资
  48.6万元,1985年12月动工,1989年12月竣工通车,为四级公路。
   下昂-保国公路自下昂经千丰、三溪至保国大桥(接104国道),长5公里,1985年12月土建,1990年兴建路面工程,投资76.1万元,建造桥梁11座,于1991年12月竣工通车。为四级公路。
   新溪—千金公路自菱新公路凤凰桥起至千金镇止,经五四、菱东、双村至千金镇,连接千金—新市公路,长7.5公里,于1989年开工筑路基,总投资72万元,1990年12月28日竣工通车。为四级公路。
   新溪一石淙公路自新溪墙圈里,经菱东村至石淙镇(连接石淙—双林莫蓉公路),长3.7公里,1989年开工筑路基,总投资112万元,于1990年11月10日竣工通车。为四级公路。
   湖菱快速干道1996年3月9日动工,和孚镇至菱湖镇的快速干道工程投资多,规模大,标准高。工程北起和孚镇北端的湖州至海盐线与湖州至菱湖线平面交叉道口,南接菱湖镇振兴路。全长12公里,总投资6000万元,按照平原微丘区三级加宽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路基宽18米至24.5米(菱湖镇域内为24.5米,其他路段为18米);设计车流量为2000辆/昼夜,设计时速60KM/h;设计承载力汽-20,挂-100,沿途需新建桥梁4座,其中大桥1座(即新菱湖大桥);加宽桥梁15座;辅设各类管涵3258米,开挖土方45万方;迁移高压电杆7根,电力通讯杆192根;12公里工程段中的9.67公里在原和菱公路基础上,采用单侧拓宽的形式进行改建;其余路段实行改线新建,即片9+670-K11+019段:原公路线在彭家圩处右偏南,改为左偏向北,经寺前圩村南,王家墩村北,查家簖村南跨龙溪、思溪塘到终点镇区中心振兴路,全长2公里。1998年8月18日,总投资1400万元的浙北第三公路大桥破土动工,是湖菱公路改造的关键工程。大桥长573.2米,东西向横龙溪港、思溪港、王家墩河及9只鱼荡。桥面宽20米,中央设1米隔离带,4车道通行。大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单悬臂梁结构,设计荷载单车20吨,拖车100吨;通航标准按5级航道要求,最大主跨经达43米,于
  1999年12月18日竣工,正式通车。为二级公路。
   竹墩-菁山快速干道菱湖区管委会和湖州市交通局共同建设的竹墩-菁山快速干道,于2000年1月开始动工。该路在原下昂至保国的路线改道和新建拓宽,东与湖菱快速干道和湖盐公路衔接,西接104国道和杭宁高速公路,全长
  9.5公里,沿线新建和加宽桥梁11座,其中最大桥梁为东苕溪大桥(原保国大桥)。路宽24.5米,主车道15米,线型按平原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路面按平原
  一级公路四车道标准建造。总投资概算7000万元。2002年11月25日竣工通车。
   (二)进镇公路及设施建设 随着和菱公路和菱湖至新溪公路的建设,进镇公路紧随开展。
  1986年上半年,菱湖南栅桥至振兴路汽车站的进镇公路动工,经过调整拆迁房屋等一系列工程,于1987年3月进镇公路竣工。
  1989年4月,菱湖镇东栅路第一期工程完工。同年10月,人民北路路面加宽施工竣工。镇内开始进行车辆管理和进镇车辆的管理,并建立停车场。东栅路第二期工程于1991年9月9日开始动工拓宽街道,埋设地下水管,平整场地、铺设路面。
  1991年3月15日,和菱公路过境段,振兴北路延伸至菱湖化学厂北门的简易公路动工,全长1107.62米,有效路面6~12米,为三级公路,总投资103万元。1993年11月18日,竣工验收,达到设计要求。
  1994年1月,动工建南浜桥,菱湖南栅桥向东延伸至菱湖水泥厂的3号路(现振菱路),于同年6月完成路基,全长1460米,路宽28~8.5米,总投资230万元。
   (三)乡、村公路 随着和菱公路、菱新公路、竹菁公路建成通车,为达到村村通公路要求,陆续建造菱湖-南商林的菱锦公路、南凉山-射中的竹锦公路,菱湖-陈邑的菱长公路等15条乡、村公路,至2000年底60个村有35个行政村通车。
  1999年2月13日,菱湖-锦山公路的菱湖-南商林段竣工通车,该公路为镇办村级公路,全长7.5公里,宽10米,沿路桥梁12座,最大跨度为65米,由沿线漾南田村、卢家庄、永桥、菱南和南商林等9个村自筹资金,镇政府拨款修筑而成。同年9月,菱东片的凤凰桥-思溪、永丰-五余、永福-安桥-千金、菱东-新利的四条村级公路,依托菱湖-千金-石淙、公路干线,经测量后于11月25日全面开工(详见通村公路图)。沿线各村家家户户积极参与,全长21公里,新建桥梁22座,其中思溪大桥长40米。
   菱西片在1999年撤乡并镇,交通事业继续得到发展,完成了下昂-吕庄、山塘村的公路,射中-锦山公路已全线通车,并投资35万元完成新庙里村-凉山公路大桥,共有15个行政村通公路。
   据乡镇公路里程完成统计:2003年全镇完成93公里;2004年完成128公里;2005年完成146公里。
  2005年8月14日全面完成康庄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完成28个村的港湾式停车场和村级公路102.27公里砂改油任务(除凤凰桥-思溪外),并实现村村通公交。
   二、车站、停车场
  1988年11月12日,菱湖至湖州公路通车,停车场、售票、停车在东栅路口(现新墩大厦位置)。
  1989年10月,湖州汽车运输公司与菱湖龙湖饭店联合开通一辆菱湖至湖州的大客车,每天来回4班,晚上停在人民中路过夜。派员看管,作为临时停车场。同年5月,菱化集团劳动服务公司在振兴路口成立,办起招待所和路过运输车辆的停车场(振兴南路1号),面积400平方米。新墩村在振兴北路1号,由新墩搬运站办起“新墩停车场”,面积为6平方米。
  1990年7月17日,湖州市汽运总公司湖州分公司菱湖汽车站开始动工建造。同年11月31日竣工,占地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61平方米。站屋建筑面积1194平方米,为三级车站。客运线路有菱湖至苏州,每日2班;菱湖至镇江,每日1班;菱湖至杭州每日来回8班;菱湖至上海每日2班;菱湖至嘉兴每日2班;菱湖至绍兴柯桥每日1班。短途车辆,大小中巴共有74辆,来往于湖州、锦山、千金、石淙、新市、埭溪,基本上每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开出菱湖站。
  1992年8月1日,菱湖汽车站二期工程候车厅竣工使用,建筑面积685平方米,投资335万元;同年10月10日,汽车站广场建成,投资2.5万元,缓解了菱湖停车难的问题。
   镇域内停车场有:菱湖汽车站停车场、菱化经贸公司停车场、振菱路停车场;下昂、新溪停车场。
   车站除菱湖汽车站外,下昂、新溪都是临时站。
  1988年11月13日,菱湖至湖州公交车始发,公路客运票价为1.30元。菱湖汽车站建成后,公路客运票价多次调整,2007年时,菱湖至上海中巴50元、大客40元;菱湖至杭州25元;菱湖至苏州31元;菱湖至镇江46元;菱湖至嘉兴24元;菱湖至柯桥48元;菱湖至湖快客6元、便巴5元;菱湖至南浔10元;菱湖至埭溪7元;菱湖至锦山4元;菱湖至和孚、石淙、新溪、千金、下昂各2.50元;菱湖至南商林、思溪、陈邑各2元。
   三、车辆 公路未建成前,菱湖镇域内一直没有车辆通行,自行车也很少,据1958年调查,自行车3辆(菱湖丝厂1辆、省淡水研究所1辆、居民区1辆);1972年10月
  15日调查:菱湖化学厂有1辆东风牌货车,停在湖州三里桥仓库;脚踏三轮车全镇26辆(最早在1960年消防队有一辆自制装水带用的三轮车),自行车19辆,手拉车(包括畚箕车)328辆。
  1979年8月,菱湖环卫所从江苏常州钟楼环卫所购进第一辆三卡吸粪车,当年12月投入使用,从此开始机动车吸粪。
  1986年,浙丝二厂购买东风牌货车1辆(5吨),1987年又购捷克阿维雅货车(3.2吨)1辆,车库建在和孚镇内;菱湖通车后,1988年购浙江牌双排座货车(1.5吨)1辆,此后陆续报废更新,至1990年已拥有东风牌货车(5吨)3辆、50铃(8吨)货车1辆,浙江牌双排座货车1辆,叉车(3吨)1辆,铁壳拖驳(10吨)1艘,驾驶员10名的运输车队。
  1998年9月20日,镇区有6辆中巴车运行,上车1元,纳入市区公交发展轨道,从此菱湖镇区始有公交运行。
  2000年底,机动车有客车(大小中巴)84辆、出租车6辆、机动装货车310辆,摩托和机动三轮车1万余辆。
  2002年8月1日,湖州至菱湖的快速客车、便捷巴士开通。9月1日,便捷巴士延伸至千金(104)、石淙(106)、下昂(105),取代原有的中巴车。
  2005年9月,埭溪至菱湖巴士改为城乡公交车。10月,东林、锦山至菱湖巴士改城乡公交;11月,湖州至菱湖、千金、石淙、的便捷改为城乡公交,并延伸至湖州市城区;2006年1月,南浔至菱湖改为城乡公交。
   四、公路运输
  1983年成立的湖州朝阳汽车运输队,业主汤国良,有10多辆货车,总吨位
  60~70吨,于1988年10月迁来菱湖(其时和菱公路未完工),与菱湖食品化工厂联办,将车队改为菱湖朝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共有16辆汽车,最大的是上海产8吨交通牌货车,最小是1.5吨小货车,车辆都停在西栅食化厂内,运输线主要在华东地区及内蒙古、锦州、大连等地。1990年,菱湖朝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解体,由汤国良一人成立湖州菱湖中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包括中达托运站,承接铁路、航空运输托运业务。
  1995年,公路运输业务增多,由菱湖城管、汽车站、公路运输站等几个部门联合组成湖州市菱湖汽车客货运输中心,对内是湖州市菱湖信达汽车客货运输中心,最多时车辆有52辆,至2000年还有29辆,其中6辆桑塔纳出租车。法人代表姚根清,办公地址振菱路(南浜幼儿园门口)。
  1998年5月成立湖州菱湖东渡车队,法人代表劳承泽,初期有7辆汽车,现有16辆,最大货车5吨,最小0.3吨。办公地址设在兴菱集团汽修厂西首(振菱路)。
  1983年时成立菱化集团车队,菱湖未通车,用拖驳将货物从湖州三里桥菱化仓库拨运至菱湖厂内,最多时有大、小车辆7辆,2000年9月撤销。
   下昂青虾运输队是由个体车主在青虾旺季时临时组织,平时有7~8辆货车,送青虾至杭州、上海、湖州等市场,最多时每天有20多辆货车送货,由养殖户直接联系,从1998年10月始,都有青虾运输的专车。
   个私农用运输货车镇域有28户,从事运输农用物资及建材和生活用品等。
   五、铁路运输托运站
  1952年5月1日,国营华东联运公司湖州办事处吴兴工作组(组北)设于菱湖镇,负责物资联运业务。地点在菱湖衣裳巷轮船码头。1953年,随菱湖轮船公司迁移龙溪边新码头,一起搞联运,后增加铁路、公路和航空物资的托运业务。
  1995年12月,菱湖客运站关闭,转制转产塑料,铁、公、空、水货运物资业务也全部停止。客运站站长钱勤学。
  1990年,中达托运站担负公路、铁路、航空快慢件的托运业务。地址在菱湖汽车站北首。
  1992年6月5日,成立湖州联运公司菱湖托运站,承办各种铁路快件、零担、整车、趸零、国内国际集装箱联运业务和公路、水路、航空的直达运输业务。
  1993年,内航菱湖客运站客运业务停业后,1995年水路、公路、铁路托运业务停止。
  1995年,菱湖信达汽车客货运输中心在菱湖振菱路成立捷达配载运输站,负责公路、铁路、航空快慢件的托运业务。2005年,从振菱路迁移至东栅路1号新址办公,法人代表方建平。
  1999年10月,湖州市菱湖迅达货物配载站成立,法人代表姚永健,有1.5吨送货车1辆,地址在菱湖加油站北首。承接公路、铁路、航空快慢件的托运业务。
  2004年11月2日,南浔区佳吉快运服务站在菱湖镇星桥路89号开业,法人代表刘亚君。自备2吨汽车一辆,承接公路、铁路、航空快慢件的托运业务。
   菱湖镇公路建设情况 (通村公路)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说明:1、含主干道(国道、省道、县乡道);2、不含通自然村的公路;3、截至2005年,除凤凰桥至思溪路段外(该路段2007年砂改沥青路面),全部改沥青路面;4、2005年底,全镇通过公路全长105.34km,全线建桥梁123座。
   第三节搬运装卸 旧时,搬运装卸工人社会地位低下,被称做“脚班”、“挑夫”。作业工具十分简陋,仅用肩布、杠棒、扁担和绳索。无专管机构,任其自由组合,自然发展。搬运装卸费率随行就市,组织形式由封建霸头把持,在茶店等待和洽谈业务,霸头抽取每人每天劳动收入的25%~40%作佣金。菱湖镇解放前从事搬运装卸的工人约18~19人,由杨三笑把持,劳动艰苦繁重,收入微薄,生活悲惨。劳动一天的工资收入最多只能领到4升米,霸头拿双份(即在利济桥头分铜钿)。
  1950年3月9日,中国搬运工会吴兴县菱湖搬运工会筹备会成立,由朱长杭、丁财茂(小名阿六)4人组成。筹备会在县委城工部潘敏华、县总工会王力、镇政府贾希武的指导下,经过民主改革,于当年4月29日正式成立“菱湖镇搬运工会”,由朱、丁两人任主任、副主任。后经镇反运动,由丁阿六任工会主席、杨金福任副主席。搬运装卸业务由工会组织集体经营,管理上执行“统一运价,统
  一调配、统一承揽货源”,并参照湖州市(小市)搬运工会的价格为依据。1949年每人每天最多4升米,1950年每天6升米,1951年每天9升米。
  1952年4月,根据《湖州市搬运服务站组织章程》和《搬运装卸费计算办法》,菱湖搬运工会,对搬运装卸价格进行调整,组织人员对全镇搬运线路里程进行丈量、计算,印发给各个单位。
  1953年经过筹备(县城工部派工作组),将千金、东林、荻港和思溪搬运组合并组成吴兴县菱湖搬运站。同年7月1日,由县人民政府任命闵晓茅为该站站长,镇搬运工会丁正贵为副站长,丁阿六为工会主席,吴凤珊为会计,全站员工
  66人。
  1954年12月21日,吴兴县在湖州市工会联合会召开搬运工人代表会议时,菱湖搬运站派出浦长明、丁金宝、丁正贵、丁阿六4人,由站长闵晓茅带领出席,会议还讨论调整价格之事。
  1956年6月,吴兴县搬运服务所在菱湖镇成立,由闵晓茅任所长,徐春生任工会主席,下设11个镇的搬运服务站。菱湖搬运服务站由丁正贵任站长、副站长由章金元担任。
  1958年11月,菱湖搬运服务站改为吴兴县交通运输公司菱湖营业所,属地方国营,所长章云清,半年后章调走,程厚荣任所长。1961年10月13日,更名为吴兴县菱湖镇搬运服务站。1962年4月,县公司撤销后,搬运装卸单位仍转为集体所有制,隶属吴兴县交通局,并把原菱湖航船组的船、人划归菱湖搬运服务站管理。由程厚荣任站长,章金元任副站长,徐文学负责财务。
  1966年11月,全镇分散个体搬运人员组织成立“东风搬运服务站”,约40多人(简称小搬运),次年并入菱湖搬运服务站。1969年上半年,菱湖镇搬运服务站改为菱湖搬运站,并经菱湖镇革委会批准,成立菱湖搬运站革命委员会,程厚荣任主任、徐德才任副主任。1970年3月,生产工人96人、修理人员2人,个体搬运43人。
  1971年10月19日,成立吴兴县联合运输指挥部菱湖指挥组(简称运输联运组),组长童国良,副组长顾阿水(水陆全管),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王宝明任制单,办公地点设在菱湖航管站内,后又调王宝明去指挥组任开票,管辖菱湖搬运站、航管站、交管站、航运站和溪西、新溪、下昂等公社运输队。溪西运输大队常年参加运输60艘船计460吨,季节性参加运输船有46艘计212吨,机动船15艘354匹马力。1972年完成运输量73662吨。
  1973年11月18日,菱湖搬运站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楼房620平方米,平房262平方米,航船(木制)40吨、人力车95辆、三轮车2辆、2吨大板车1辆、半吨铁塔式吊杆3台、1吨铁塔式吊杆1台、3吨自转式吊杆1台、5吨自转式吊杆
  1台、半吨桅杆式吊杆5台、2吨桅杆式吊杆1台;装卸码头1座,盘车1辆、5吨摇车1台,驳船27吨,还有起重机、电焊机等。
  1979年12月14日,菱湖搬运站改名为菱湖装卸运输站,站长由支部副书记潘大龙担任,沈进青任副站长。次年12月,站长戴玉良,杨伯春任支部副书记。
   改革开放后,来自镇郊乡、村的抓斗、吊杆、小搬运、中转站建立,如南浜货物中转服务站、菱北中转站、新墩搬运站等,对搬运业务造成冲击。
  1984年12月,菱湖装卸运输站利用站楼下3间门面,开办菱湖装卸运输站经营部,以零售、批发、代销代购经营交通器材、五金交电、工业、农副业产品。
  1985年1月,菱湖装卸运输站改建为湖州市菱湖运输装卸公司。1986年4月,改变单一装卸搬运业务范围,新增水上运输业务,开办交通贸易公司。拥有
  80马力拖轮4艘、60吨位钢驳17艘、45吨位钢驳7艘、60吨位水泥驳船1艘,组成3个船队。水运货运量72510吨,利润52092元。
  1987年3月17日,湖州市郊区交通局,同意菱湖运输装卸公司将交通贸易公司更名为菱湖交通器材工业公司。
  1990年年终,菱湖运输装卸公司有职工336名,其中船员124名,修理工21名,轮驳船35艘、木帆船1艘,利润总额2.5万元,税金1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1.7万元。次年春购进4辆拖拉机,在镇区内装卸运输建材物资和煤炭。
  1992年7月,公司将器材工业公司改为交通农机物资公司,扩大经营范围。
  1995年1月,湖州市交通局聘任杨建生为菱湖运输装卸公司经理,副经理以下干部由经理聘任。聘任于绍祥为副经理兼农机物资公司经理;沈小羊副经理兼运输站站长,程柏星副经理兼装卸站站长。1997年6月,湖州市交通局任命于绍祥为经理兼支部书记,杨建生为副经理、王宝明为支委。兼并湖州通益农机物资公司、申湖汽车配件厂,将菱湖农机物资公司搬迁湖州,经销柴油机。菱湖运输站船队进行生产自救,并进行改制和变卖。
  1999年8月25日,菱湖运输装卸公司召开第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杨建生为公司经理,压缩非生产人员。2000年4月,菱湖运输装卸公司体制下放,由菱湖镇人民政府经贸办管理。同年7月,提出申请破产,9月1日依法裁定宣告破产还债。
  2000年12月2日,以杨建生为法人代表的菱湖建鑫装卸有限公司筹建重组开始,同时开展装卸业务服务,员工30人,农用车4辆、手拉车40辆,吊杆10台,于2001年3月批准营运。
   菱湖搬运站历任主要行政领导名录 第四节交通管理 一、航运管理 民国19年(1930)3月,全省八个区管理船舶事务所改为区分局,湖州属第
  二分局,辖南浔、菱湖、乌镇、虹星桥(长兴)、平湖、硖石、嘉兴七个临时办事处。
  菱湖的船舶临时办事处设在安澜桥东堍北首办公。民国20年(1931)2月,第二区航政分局改称第二区船舶管理事务所,原所属办事处改为分所,菱湖临时办事处改为分所,隶属第二区船舶管理事务所领导。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开始,船舶管理事务所撤销,菱湖分所随之瓦解。
   解放后,1950年7月,浙江省航务局湖州分所菱湖站成立,办公地点设在衣裳巷轮船码头。1952年1月,改称浙江省航运管理局湖州管理所菱湖(吴兴)管理站,兼管德清、乌镇。副站长刘善勋。同年3月10日,菱湖轮船码头成立货运管理站,负责人刘华功。5月1日,国营华东联运公司湖州办事处菱湖工作组成立,负责人高振忠;8月增设菱湖联运站,负责菱湖地区的货运管理,与货运管理站一起办公。1953年3月1日,从菱湖衣裳巷迁至玄坛庙口新盖的六间平房右首第二室办公(联运组、航管站、菱湖轮船公司一起办公)。同年6月1日,更名浙江内河航运管理局吴兴管理站。1954年,称浙江省交通厅航运管理局嘉兴管理处吴兴管理站,副站长汪铭扬,管辖南浔、埭溪航管组。次年1月,迁至南浔,与南浔航管工作小组一起办公,菱湖改为航管工作组。同年12月,县航管站迁回菱湖,与菱湖航管工作组合并,改称菱湖航管站,站长许玉兰,仍管辖南浔、埭溪航管组。
  1958年1月,全省航运管理机构撤销,菱湖为交通运输组,只派施定一1人在菱湖与交通运输组一起办公。船舶进、出港签证由菱湖派出所代签。1961年,吴兴县成立航运管理所后,菱湖改称交通管理站。1963年1月,恢复吴兴县航运管理站,菱湖为航管组。领导体系以条为主,条块结合。1971年下半年,再度撤销航运机构,成立嘉兴地区车船监理所。同年10月菱湖区成立联合运输指挥组,组长由镇革委会生产指挥组童国良兼任,统一管理水上运输和船只安全及装卸搬运等业务。
  1973年,复称菱湖航管组,恢复进出港签证、登记管理和管理辖区内挂机驾驶人员送航管处培训考核,由省航管局船舶监督区船管科派技术人员到湖州负责培训。同时对水上运输船只实行年审制度,收取航运规费。航管组与菱湖联运组一起办公,隶属联运指挥组领导,人员增加到3~4人(组长抽在县里),菱湖临时负贵人虞浩清。
  1979年2月,嘉兴地区航运管理处成立,县交通管理站改称航运管理所,菱湖航管组改称为菱湖航运管理站,并与菱湖交通管理站一起办公,站长褚炜。
  1985年10月1日,撤销原联运指挥部菱湖区指挥组,航管、交管、搬运、运输各自为政。
  1989年4月19日后,湖州市航运管理处成为市交通局水路交通管理的职能机构,菱湖航管站为市设17个站之一,辖和孚、下昂、千金航管工作组,负责菱湖、新溪等乡镇的船舶安全管理,兼管港航监督、船舶检验。对乡、镇及个体(联户购买机动船或办船队)经营客货运输实行宏观管理,在和孚、下昂、千金建立了货源调配点。
  1990年10月21日,设立菱湖船舶管理站,加强对镇域船舶和渡口的安全管理,协助航管部门搞好航道管理和运输管理。
  2000年10月,因菱湖镇环河防洪工程需要,航管站房屋拆除建防洪墙,菱湖航管站迁至梦湖开发区、东栅东路1号。2005年5月,迁勤劳路新址办公,新址占地面积9亩,建筑面积909.24平方米,三层楼,投资220万元。
   二、公路管理
  1961年5月11日,嘉兴地区车辆管理所成立后,菱湖成立相应组织,与菱湖航管工作组一起办公。组长(站长)徐春生,工作人员3人,简称交管站。
  1965年12月,吴兴县交通局任命郎玉江为吴兴县菱湖区交通管理(监理)站站长,管理搬运装卸、车辆修理等业务。1966年下半年,工作瘫痪;1969年上半年恢复工作,管理自行车牌照的接换等业务。
  1971年12月,车船管理合并,划归吴兴县联合运输指挥部菱湖指挥组,征收国家规定的各项交通运输管理费。1972年上半年,成立菱湖交通管理站。
  1979年1月25日,成立地区公路运输管理处吴兴县管理所菱湖管理站。
   湖州市菱湖区交通管理站设在菱湖镇环河路36号内。
  1988年1月1日,菱湖区交通管理(监理)站更名为湖州市郊区菱湖公路运输管理站。同年11月,与公路运输管理稽征处检查站合并,更名为湖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湖州管理所菱湖管理站。负责辖区内运政、维修、搬运、装卸、运输服务和三轮车、机动车、手扶拖拉机的养路费征收工作,坚持每天上路巡查。次年更名为湖州市交通局公路运输管理处菱湖公路运输管理站,管辖范围不变。并筹建办公楼和停车场,占地面积约0.82亩,办公楼建筑面积948平方米,12月
  13日竣工。1990年2月,菱湖交通管理站从环河路36号(轮船码头北侧)迁移至新办公楼(即菱湖大桥东堍南侧)办公,3月2日,任命王宝明为站长,编制为
  3人。
  1993年,湖州管理所分为一、二所后,菱湖为二所菱湖管理站(简称公管站),设置菱湖客货运输服务部。
  1999年,公管站开展对道路运输业及客运货运从业人员上岗验审工作。公管站于1997年、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三年均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和文明站点。
  2005年12月,公管站除站长调动外,人员职责不变。
   菱湖航运管理行政领导名录 菱湖交通管理行政领导名录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