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融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62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金融机构
分类号: F830.3
页数: 15
页码: 972-986
摘要: 菱湖典当业始于清光绪末年汪少塘的乾元当铺。菱湖地区最早的钱庄是民国5年(1916)开设的恒孚钱庄,后陆续开设4家。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金融业

内容

一、典当、钱庄 (一)典当 菱湖典当业始于清光绪末年汪少塘的乾元当铺。民国5年(1916),有乾元、昌泰、万泰、安泰和下昂公安等7家。民国18年(1929)后,百业萧条,当多赎少,典当业萎缩,至民国24年(1935),开业典当仅万泰、安泰2家。抗战期间,全部闭歇。抗战胜利后,由章荣初为主的菱湖建设协会青树基金团,开设青树当。民国36年(1947)4月9日,青树当向中国农民银行贷款1.5亿元法币,资助农民春耕育蚕。解放前夕关停。
   典当业主多为官僚、地主、豪绅、富商,多合股经营,一般流动资金约占六成,周转困难时向银行、钱庄借款。内部管理通行徽帮准则,设管总(经理,兼管帐)
  1人,管包、管钱、管饰各1人,朝奉(营业员)4~6人,写票1人,卷包3~5人,学徒若干人。职司出缺,依次递补,不越级提升。业务对象多为农民、职工、城市贫民和个体工商户。押物限丝绸、衣饰、金银、珠宝、铜锡器等类物品,看货估价,统扯值十当六。神袍戏衣、古玩字画、农具木器一概不当。冬天增设米栈,受押米谷,至次年夏季停歇,入冬复开。人当物品,开给当票,到期凭票取赎。期限最长
  18个月,到期后5天不赎取,作“满当”处理,由当铺变卖。当款利率一般月息二分,不计复息,另按当值每元一分计存箱费,赎当时扣收。抗战胜利后,法币、金圆券急剧贬值,利率无常规。典当业设同业公会,定同业规章。
   菱湖镇当铺 (二)钱庄 菱湖地区最早的钱庄是民国5年(1916)开设的恒孚钱庄,后陆续开设4家。民国23年(1934)仅存恒孚、乾丰2家钱庄,次年仅存乾丰钱庄。至民国26年(1937)又设信孚钱庄,抗战前夕有2家钱庄。日军入侵后全部停业。抗战胜利后龙湖钱庄,于民国34年(1945)11月筹建,次年10月1日开业。
   钱庄初创时资本较少,大多是丝行、米行老板,钱庄簿记沿旧制,计有日生、总清、月总、息底、银总、票款、暂记、汇划、信簿、折号、洋总、钱草、行情簿、盖印簿等账册和登记簿。
   龙湖钱庄民国34年(1945)11月21日,在原信孚钱庄基础上筹建,次年10月1日开业。董事长王洗,董事王汝滨(三多)、陈嘉虎、徐鹤鸣、朱子安、杨益林。经理王汝滨(三多),协理孙逖声、襄理孙琇、朱子安、沈锦海;营业主任孙琇,驻沪办事处主任沈锦海,会计、记账、出纳、总务及职工14人。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汇总、票据贴现四种。经营方向为发展当地鱼、农、蚕桑生产,对鱼荡贷款、商业存贷款进行资金调剂。后因物价不稳定,曾囤积粮食大米、布匹,维持资金。1949年4月底歇业。1949年11月9日,经吴兴县人民银行批准复业。后经营困难,1950年3月1日停业。筹备时地址在菱湖镇衣裳巷,开业时地址在下孙街万泰当旧址。
   菱湖镇钱庄 二、银行 (一)中行仓库、省行办事处等机构 中国银行湖州支行菱湖仓库中国银行湖州支行成立于民国3年(1914)8月15日,地址在湖州衣裳街平安巷,是湖州历史上第一家银行。民国24年(1935)11月,中行菱湖仓库成立,设在本镇柏树脚下原瑞昌钱庄。工作人员10人,独立核算。民国26年(1937)11月,日军占领湖州,中行湖州支行于11月19日撤至菱湖仓库。12月取道温州转上海。民国27年(1938)1月9日,在上海公共租界汉口路50号复业。中行菱湖仓库留驻菱湖。同年(1938)9月遭劫,11月18日工作人员迁上海。民国28年(1939)1月16日,并入驻沪湖州中行,继续办理老存户取款和转期,并催收战前贷款。抗战胜利后,湖州中行于民国35年(1946)2月12日迁回湖州上北街20号复业,至湖州解放。解放前对菱湖27家企业商店发放贷款折人民币45135.03元,于1956年1月,由人行收回。
   浙江省银行湖州分行菱湖办事处民国22年(1933)1月成立,浙江地方银行湖州分行,行址湖州彩凤坊。次年10月,在菱湖镇油车潭陆鼎茂设菱湖办事处。日军侵占湖州,于11月20日撤退至杭州,后随总行退至龙泉,随后重建敌后金融机构,在敌战区改行名为“庄”,除代库外,还收兑金银,搜集敌伪经济情报及收购物资,与国民政府共进退。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4年(1945)10月22日迁回湖州原址复业。次年5月11日,菱湖办事处原址恢复,负责人沈植卿。民国36年(1947)7月,菱湖办事处裁撤。
   吴兴县银行民国36年(1947)5月5日开业,行址太和坊。除公股1000万元法币外,商股9000万元法币大部由菱湖人章荣初投入。董事长陈勤士,董事章荣初,经理王洗(菱湖人)。民国38年(1949)4月11日,代理县公库。解放后由市军管会接管,停业。
   农村信用合作社民国27年(1938)起,按乡(镇)、保建社,信用业务改兼营制。抗战期间经营困难,先后解体。抗战胜利后重建,下设供销、信用二部,自有资金微薄,主要依靠向中国农民银行借款转贷农户。民国36年(1947)8月,菱湖镇合作社恢复,社址在上孙街原乾元当内(解放后为供销社址),理事主席王洗,监事会主席朱宝庆,经营潘淡宁,副经理陈培生。供销部主任沈兆熊,信用部主任王锦屏,副主任徐文贤。有汇兑、会计、出纳、记账、办事员、练习生等10人,驻沪办事处沈梧卿。资金来源由社员(当地工商业者、居民和渔农)投资认股,每月3~4次供应社员肥皂、火柴、毛巾之类日用品,价格比市场便宜。除吸收社员存款外,发放贷款及上海汇款,也发放本票。1949年4月28日,菱湖解放时关闭停业。
   (二)中国人民银行菱湖办事处
  1949年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湖州支行在北街154号成立时,在菱湖镇斜桥河原青树当建立吴兴县办事处,行使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管理。6月,在上孙街王家祠堂门前设储蓄代办所。1951年8月,办事处改称吴兴县支行。1954年10月8日,随县委、县政府迁湖州,恢复人行菱湖办事处,于原址办公,是人行湖州市分(支)行的派出机构。1956年4月7日,在浙丝二厂设立储蓄所;5月初,在菱湖化学厂设储蓄代办所。
  1956年3月,人行菱湖办事处随分立中国农业银行地区中心支行,划出部分干部组建农行办事处,1959年初,仍合并。7月,办事处对外设立菱湖人民公社信用部,各公社管理区设立信用分部(集体所有制),生产队设立服务站,业务受人民银行指导,行政受公社领导。人行菱湖办事处干部16人。人行菱办金库人民币存放2125800元。1962年9月底,金库存放人民币1363074元。1964年
  3月人行、农行又划分。1985年1月1日,湖州市人行支行划出另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湖州市支行,人行菱湖办事处依例成立工行湖州市支行菱湖办事处,人行菱湖办事处随即裁撤。
  1954年底至1985年初负责人先后为:严达公、黄仲坤、费福基、凌伯泉、高孝立、王觉明、杨坤元、汤大懋、黄德胜、于学明、陆小萍。
   (三)中国农业银行菱湖区支行1964年1月15日,吴兴县农行菱湖营业所设在斜桥河,和人行菱湖办事处合署办公。1965年11月,地区农行撤销并入人行,农行菱湖办事处重新并入人行菱湖办事处。农行吴兴县支行菱湖营业所于1980年1月1日恢复对外营业,地址在斜桥河溪西信用合作社内,营业办公面积100平方米。
  1983年,农行菱湖营业所开始对外办理储蓄业务,设农行北栅储蓄所。
  1987年、1988年增设振兴路储蓄所、中心储蓄所、和孚储蓄所。1992年4月19日,建国路中心储蓄所采用多用户电脑系统,实现柜面自动化处理存储、计息、内部帐务处理,是全镇首家使用电脑业务的金融部门。1993年3月,搬迁东栅路口新建农行大楼,面积1500平方米,更名为农行菱湖办事处,下辖8乡农村信用社。
  1995年2月21日,批准升格为农行菱湖区支行,6月20日挂牌成立,辖区支行营业部、和孚与埭溪两镇办事处及石淙镇分理处。区支行分设业务科、财务科、办公室3个职能部门。1996年3月22日,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1996年4月18日,设立和孚办事处、袁家汇储蓄所、荻港代办站。1997年6月25日,撤消石淙分理处。1998年6月19日,埭溪、和孚办事处更名埭溪、和孚分理处。
  1997年9月22日,内部管理机构调整为计划财务部、筹资信贷部、办公室。
  1996年5月2日,成立区支行工会,1998年12月10日,成产区支行党总支,
  1999年5月4日,成立共青团区支行支部。干部员工15人。2004年10月,农行菱湖区支行撤消,改为农行湖州菱湖支行,由市分行直管,2005年1月1日,改属农行南浔区支行。
  1980年起历任负责人:副主任沈金林、叶兆尧;主任沈福田,副主任沈金林、叶兆尧;主任朱盛亚,副主任沈金林、叶兆尧、罗琴芳;支书沈福田;副主任叶兆尧、朱盛亚、沈金林、卞启新,支书沈福田;主任、支书栾小华,副主任卞启新;主任、支书张小勇,副主任卞启新;主任、支书楼天俊;副行长(全面负责)兼总支书记文宏德;行长叶细毛兼总支书记;行长兼党支书顾海明、副行长杨忠林;行长冯晓辉兼党支书、副行长杨忠林。
   农行菱湖区支行各项存款、贷款情况 (三)中国工商银行菱湖区支行
  1984年1月1日,人行菱湖办事处也与工行菱湖办事处随市人行与中国工商银行湖州市支行,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资金分开、两套账目办法,实行同体例办公。1985年1月5日分设,人行菱湖办事处随即划归工行菱湖办事处,地址仍在斜桥河。1989年1月,行址迁至东栅路冰玉堂弄。1992年5月,东栅路口6层工行商住大楼建成,工行菱湖办事处迁入。
  1995年5月18日,工行菱湖区支行成立。下设埭溪办事处、和孚分理处、菱湖营业部、5个储蓄所(直街口、建国路、星桥、埭溪、和孚)。
  1994年评为区级文明单位、1996年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先进党支部,建国路储蓄所评为省级文明所、直街口储蓄所评为市级最佳储蓄所,获省、市、区级各类先进个人46名;1994年参加省分行技术比武,获得储蓄单项第二名、会计单项第六名。干部员工68人。2002年10月,工行区支行更名为织里支行菱湖分理处。2003年3月,更名为吴兴支行菱湖分理处。
   历任负责人:主任陆小萍,副主任余增悌、沈炳元;主任陆小萍,副主任蒋其昌;主任沈建明,副主任陆小萍、黄金龙;行长沈建明,副行长商厚通、蒋其昌;行长马锦堂,副行长商厚通、蒋其昌;行长商厚通,副行长吴小龙;行长章星亮,副行长吴小龙。分理处主任张建新。党支书韩惠民、张其伟、沈建明,孙其伟、章星亮。
   菱湖工行部分年代各项存款贷款业务 (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菱湖区支行
  1988年5月1日,建行菱湖办事处成立,地址建国路朱家弄口原菱湖旅馆东楼。同年10月26日,与菱湖商标厂联办储蓄所,地址建国路86号。1994年
  5月10日,市人行批准成立建行菱湖区支行。1995年7月19日,迁入建国路与东栅路交叉口建行大楼,正式挂牌区支行。新大楼面积1800平方米,内设办公室、信贷股、储蓄股、结算股、投资管理股及营业大厅。干部员工25人。1995年
  5月1日,成立菱湖区支行,员工62人,现有员工12人。2005年底,建行支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50万元。
   历任负责人:主任袁胜义;行长强学民,副行长袁胜义;行长陈硕;行长钟凯宏,副行长王新江。
   建行菱湖区支行存款、贷款业务 (五)中国银行菱湖办事处
  1993年6月11日批准,7月12日中行菱湖办事处成立挂牌,地址振兴路。
  1996年6月,迁入建国路50号中行大楼,内设办公室、业务管理部、业务发展部、营业大厅,并设振兴路分理处、塘路分理处(1994年2月建立,2001年6月撤销)、宁绍路储蓄所(1993年9月建立,1997年12月撤销)。干部员工45人,现
  7人。2003年3月,中行菱湖办事处改为分理处,迁入振兴路。
  2000年底余额:单位存款3000万元,储蓄存款6000万元,外币存款50万美元;工业贷款6790万元,其他贷款300万元;累计国内结算额45亿元,国际结算额225万美元。
  2004年底余额:单位存款942万元,储蓄存款5880万元,外币存款43万美元;工业贷款6910万元;累计国内结算额51亿元。
  2005年底余额:单位存款874万元,储蓄存款6006万元,外币存款40万美元;工业贷款120万元;累计国内结算额5亿元。
   负责人先后有主任张新华。分理处主任贺霞红。
   三、信用合作社 (一)菱湖区信用合作联社
  1954年1月,吴兴县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社后,溪西乡、新溪乡、新城乡、灵山乡、昂东乡、下昂乡农村信用合作社于12月先后建立。1958年9月,信用社和人民银行营业所合并,成为公社信用部,由公社管理。1959年9月,行社分开,分社管理区设信用分部,实行独立核算。1961年8月,按公社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1969年,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取代信用社理事会、监事会,至1976年结束。1979年6月,确定信用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经营和代理银行办理农村存、贷、汇及农村金融各项业务。1984年市农行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群众性、管理上民主性、经营上灵活性”,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1987年开始,改革理、监事会,建立社务委员会管理组织,隶属湖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1995年9月16日,成立菱湖区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除本级营业部外,下辖
  14个农村信用社,5个信用分社,26个营业网点(储蓄所),53个农村信用服务站,员工258人。联社内部机构设:办公室、人事教育股、业务股、财务电脑股、稽核股、监察保卫股和营业部,下辖菱湖镇、新溪乡、东林镇、千金镇、锦山镇、石淙镇、和孚镇、长超镇、下昂镇、重兆镇、埭溪镇、青山乡、乔溪乡、梅峰乡信用社。至
  1995年7月底,全区信用社累计各项存款46191万元;各项贷款3125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贷款26759万元,农业贷款207万元。2000年底,全区信用社各项存款69885万元,其中单位存款5836万元,储蓄存款62916万元,财政性存款
  1133万元;各项贷款54527万元,其中乡镇工商业贷款41257万元,农业贷款
  9172万元,其他贷款4098万元。存、贷款总量占菱湖区全部金融机构总量的
  60%以上。2000年,全年累计发放支农贷款达3.7亿元。2003年6月,菱湖区信用联社撤销,分开并入吴兴区联社、南浔区联社。
  20世纪50年代行社合署时主任邱金树、沈进庆;80年代起,主任卞启新,副主任杨永杰;主任王尧清,副主任杨永杰。
   (二)菱湖信用合作社
  1954年7月,溪西乡信用社成立。1958年9月并入菱湖人民公社管理区信用分部。1961年恢复溪西信用社,社址斜桥河西岸状元桥堍。1978年7月,设南商林分社,地址南商林村桥南;1985年2月,设东栅分社,地址原杨楼茶店;
  1988年4月,设隆兴桥储蓄所,地址朝东埭路口。1986年10月,溪西乡并入菱湖镇,易名为菱湖信用合作社。2001年12月21日,新溪乡信用社并人菱湖信用社,营业网点调整为:南浜分社,地址振兴南路;西栅分社,地址人民中路94号;东栅分社,地址公园北路2号;菱东储蓄所,地址建国路97号(原新溪信用社储蓄所,并入东栅分社);镇北储蓄所,地址振兴北路289号;凤凰桥分社,地址凤凰桥集镇(原新溪信用社);西栅新溪储蓄所,地址斜桥河探桥弄口(1991年撤消)。菱湖信用社1997年前社址在南浜分社;1997年后迁社址东栅路2号,设办公室、业务室、营业大厅。2003年3月,下昂信用社并入菱湖信用社,成为下昂分社,原下昂中心村网点9个,保留射中村储蓄所。
  2003年9月,迁入原区信用联社社址,易名南浔区菱湖信用合作社。2004年8月28日,更名为南浔农村合作银行菱湖支行。2000年,干部员工40人。
  2004年底,干部员工39人。
   菱湖信用社历任负责人: 溪西信用社:费阿金、马祥发、顾顺发、朱荣林、沈德延、徐惠芬、费有忠、陆梁贤、张水荣、朱伟民。
   新溪信用社:陈吉林、蔡建国、费有忠、吴有年。
   下昂信用社:邱金树、赵小男、费阿金、陈三毛、朱庾生、丁引囡、唐耕泉、邱金树、陈三毛、陆祖康、沈建中、卞启新、费志伟、陈阿毛、陈顺才、丁春桥、郑瑞蛟、杨雄荣。
   浙江南浔农村合作银行菱湖支行行长朱伟民,副行长周勇勇、曹国强。
  1979年菱湖信用社存款、贷款业务 菱湖信用社部分年度存贷款业务 四、其他金融机构 菱湖邮政储蓄1986年12月10日,菱湖邮电支局开办邮政储蓄所,代办银行储蓄业务,是全市第一家乡镇邮政储蓄所。1994年4月,业务增加收付电话费用服务项目。1995年初,增加手机电话费用收付服务项目,同时代收电费、水费和保险费。1996年12月17日,建成邮政储蓄网络,同全国、市县内通存通兑。邮政储蓄的利率同银行利率持平。1992年底邮政储蓄余额192万元、
  1993年底93万元、1994年底195万元、1995年底769万元、1996年底1176万元、2000年底1421万元、2004年底2215万元、2005年底3193万元。菱湖邮政储蓄负责人由菱湖邮政支局历任局长兼任。2005年4月1日,张建强兼任负责人。
   中国银行证券公司菱湖服务部2001年9月1日开业,地址借座建国路中国银行菱湖办事处二楼,设置大屏幕,公布上市公司、交易所股票、A股、B股和国债交易情况,主要业务为股票、证券交易代理网络。2003年6月8日,迁东栅路口农业银行菱湖支行四楼,设置大户、散户电脑网络交易。2004年底,累计全年交易量5600万元人民币。2005年底,累计全年交易量5450万元。主任王建,工作人员3人。
   菱湖镇农村合作基金会1995年4月25日成立,地址在镇政府。以服务为宗旨,以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挖掘农村闲散资金,“自愿互利,有偿使用”,实行股金分红,开展有偿借贷。基金会实行独立核算,自立经营,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入股资金来源:村、队集体积累资金,逐年收回的生产垫底资金,土地征用费,村队当年收支结余部分,本镇自愿入股的个人资金。股金暂定一年,每股500元,每户入股不超10000元;股金实行保息分红,月分红率不低于
  15‰,每年底分红一次;需退股者应提前半个月提出申请,按规定给予付息。代管资金:村队暂不用的流动资金,镇组织收取的各种统筹款,市属有关部门补助给镇、村的农业补助款,镇有关单位为上级代收的待交款,镇有关单位自营收入的资金。代管资金一年以上按银行一年定期储蓄利率加20%付息;一年以下、半年以上按半年定期储蓄利率加10%付息;半年以下按银行集体活期存款利率加1~2倍付息,年终结算一次。基金会行政受菱湖镇政府领导,业务受镇农经管理站指导、监督。基金会理事会主任纪素华,副主任金维武;监事会主任姚学斌。1999年11月,经审计后撤销,结余的300多万元资金转入菱湖信用社有关业务项目。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