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9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水利
分类号: F407.9
页数: 12
页码: 809-820
摘要: 镇域内水网交织,水域面积31.81平方公里,即《宋书·二凶传》所称,菱湖“衿带重山,地多淤泽,泉流归集。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或方春辍耕,或秋沉稼”,水为大患。故历代都兴修水利。
关键词: 水电经济 水利建设

内容

镇域内水网交织,水域面积31.81平方公里,即《宋书·二凶传》所称,菱湖“衿带重山,地多淤泽,泉流归集。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或方春辍耕,或秋沉稼”,水为大患。故历代都兴修水利。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吴兴太守沈攸之开挖思溪到双林的思溪港,修筑堤塘,时为吴兴塘(今称双林塘)。唐宝历中(825~826),湖州刺史崔元亮发动乡民修筑凌波塘,并从龙溪港(古称霅溪,东苕溪)向东疏浚河道,加堤修圩,直到练市、乌镇,名吴兴塘、洪城塘、保稼塘、连云塘。唐宋元明清历朝均有建树,浚淤疏河,加固圩堤。民国初期,尽管县有水利议事会等组织进行水道测量、降水量测报等水利基础工作,但水利工程零星。抗战胜利后,章荣初捐款,制订发展菱湖的五年计划书,在农村进行水利建设,重点是修筑圩堤塘坝。
   解放后,经1953年大旱、1954年特大洪涝,1956年强台风暴雨,20世纪60、
  70年代本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上蓄、下泄”方针,采取“洪、涝、旱兼治,蓄泄兼顾,引、提、排结合”措施,水利建设出现持续高潮。除组织各村农民、城镇干部居民到山区、本地进行兴建水库、疏浚河道、开挖渠道等兴建东苕溪导流港重点工程,并陆续兴建排灌机埠。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利工作纳入有法可依,依法治水轨道。90年代,农村圩堤修筑大包围,设水闸。尽管抗洪能力增强,但在1998年、1999年的大洪水中仍遭损失。1999年,开始建造菱湖城市防洪工程,2001年5月完成一期工程,成为全省首家建成的县级城镇防洪工程。
   第一节河港湖漾菱湖地势低洼,湖漾密布,河港如网,干流为苕溪水系。
   东苕溪因“形若龙回,故名龙溪”(明·庞太元《菱湖镇志》),俗称龙溪港,古称霅溪,又称菱湖塘。北宋《太平寰宇记》:“以其两岸多生芦苇,故曰苕溪。”清同治《湖州府志》,“湖郡之水,皆苕水也。七县悉为所络,以贡输于太湖,太湖又境内众流之所汇也。”东苕溪上游主流称南苕溪,发源于临安县东天目山的平顶山大煤坞,海拔1166.8米。南苕溪南流经溪口、里畈水库、金岫至桥东村,与东天目山南部各溪聚汇,再向东南流经临安,在青龙口以下至青山,入青山水库,出水库向东流至余杭镇,折北流至杨湾渡纳中苕溪,北流至横山庙下有北苕溪汇入。南、中、北苕溪在余杭县瓶窑镇合流后始称东苕溪,以下河床较为宽深。由瓶窑北流至康家山,入德清县三合乡,左岸有禺溪汇入,经德清县城关镇(今名乾元镇)附近,左岸汇入湘溪、余英溪、阜溪。北流称余不溪,然后经泉佳潭,又有埭溪、菁山河、山水河、泉科河、妙西港等诸水汇入,穿过菱湖镇、和孚镇、钱山漾抵湖州城东南,又穿过頔塘(又名荻塘)经三里桥港、大钱港入太湖。东苕溪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比降5.1‰。流经菱湖长6.5公里,河底高程负0.5米,底宽50~60米,河道纵坡为0.05‰。
   东苕溪导流港1958年建,导流工程由德清向北拓宽疏深原马尼河经洛舍漾、山塘河直达湖城城南碧浪湖,转向西与西苕溪汇流于杭长桥上游,北入太湖,全长41.5公里。位于镇西郊的东苕溪导流港沿线长10.47公里。
   菱湖塘位于镇域中部,自南而北,古名雪溪,又名龙溪港,是东苕溪干流河道流经菱湖的一部分。唐宋始,经历代修筑疏浚拓宽,南自德清县城关镇(今为乾元镇)起,向北偏东流经菱湖镇、荻港(和孚镇)、湖州城东三里桥与頔塘(又名荻塘)相接,全长34.6公里,河面宽70米左右,河底高程负1.0米左右。1964年2月起炸灵山取石,修筑菱湖塘堤岸砌石护堤,年底完成。2002年10月至
  2004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杭湖锡线航道改造工程,菱湖塘湾道拉直,窄狭处拓宽,浅水滩挖深疏浚,菱湖段航道改造为2.3公里。
   双林塘位于镇域北端和孚漾,东流经旦头、思溪,往双林镇,直至桐乡市乌镇西栅汇入澜溪塘。河面宽60米左右、河底高程负0.4米,是湖嘉申线主航道,
  1964年2月至年底砌石护岸。1972年拓宽疏浚思溪市河2.1公里,河面宽40米、河底高程0.4米、边坡1比2,投资67.25万元。2004年9月起作为省重点工程湖嘉申线疏浚、拓宽、改造,菱湖段航道改造长度3.3公里(2008年1月4日建成通航)。
   练市塘从镇域中心城区南端的龙溪港交汇处,向东南流经千金、含山、练市镇,转东北流至桐乡市乌镇入澜溪塘,全长22公里,菱湖段长4公里,河面宽
  55米左右,河底高程负0.1米。1964年2月至年底,砌石护岸,稳定河床,并使河、堤、路、桥配套。
   千金塘自埭溪东流东林镇经茶亭港、卞家漾、清水漾,穿越龙溪,沿镇之南栅绕流而过,向东南流转千金、长安。菱湖段长7公里,河面宽60米左右。
   新溪港千金塘之水在将军坝桥口转向东北,绕镇之东部,经茅家圩、新溪,流向思溪。长4.5公里,河面宽40米左右。
   思溪港从和孚漾至双林延至南浔为双林塘,思溪塘为其中西端一段,龙溪水在思水庵处转向东北,沿镇之北郊,流向思溪、双林。长3公里,河面宽50米左右。
   西湖港龙溪之水流入镇区,古时湖西墩与凌波塘之间原为一片汪洋,多蚬壳滩。千余年来,沿凌波塘向西填土,西湖日渐缩小,成为一湾河水,谓西湖港,别名西河港。长1公里,河面宽45米左右。
   百丈港千金塘之水东流,从自来水厂取水口白漾往北经六堡里村的河段称六塘泾港,向北到竹墩村为百丈港,再向北称葡萄港,汇入龙溪,全长4.5公里,河面宽60余米。
   水聚港在竹墩。昂溪经冷湾里向东北至竹墩入百丈港,长1.5公里,宽
  20米。1983年1月和1991年12月,先后两次拓宽疏浚,河底宽7~8米,开挖土方近2万方,国家补助经费先后3万元。
   下昂新开河1978年,下昂镇南狮子桥向东开挖新市河,长600米,宽30米,成为东西向市河,东接水聚港。
   昂溪从山塘东苕溪导流港,经下昂集镇向东南至竹墩(竹墩段称竹溪)入百丈港,长3公里,河宽20~30米。
   前溪白荡滩经堂子湾穿前丘入百丈港,长1.5公里,河宽20米。
   宝溪又名泛金溪,东苕溪导流港往东经射中西村及莲花荡、洋下浜,入百丈港,长3公里,河宽20~30米。
   西洪塘东苕溪导流港之水向东经三山(毛山)、千亩田、沈家浜、陆家墩向南,沿香田湾、下庄津、西射村、任司埭,南接东林之水的茶亭港,长3.5公里,河宽50~70米。
   茶亭港东苕溪导流港之水经市山、倪家湾、茶亭向东进入白漾,经三百亩坝向东入三墩漾,经姚家路、王家墩南入龙溪港,长4.5公里,河宽50~20米。
   南京港水从东林往东,流经南商林南,穿龙溪,向东进入钟管,长5.5公里,河宽20~30米。
   沙波港东苕溪水在施家港向东往商墓、陆家埭至千金排塘港,成为南岸德清县钟管镇的界河,长2.5公里,河宽20~30米。
   衙前塘思溪向东南,入沈家漾、双开漾,长1.5公里,河宽20米,最宽处
  70米。
   新溪集镇市河西从茅家圩塘思溪塘水,东流马桶漾、双开漾入万里塘,长
  3.5公里,河宽20~30米。
   菱湖市河菱湖镇内市河疏浚最早为清康熙三年(1664)孙望捐资发动,修筑拓宽秀溪西端入西湖之河口,筑岸286尺、宽23尺,后人谓望河。清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初,孙锡恩等士绅捐款疏浚市河,挑泥201680篰;同时加固临河房屋帮岸,修筑桥梁道路,至三月竣工。1951年8月,驻菱湖的吴兴县人民政府填埋游潭(油车潭)、王家潭时,分别建一口水井和一口大水池。1953年11月,县政府组织全镇机关、商店、学校和工厂的人力物力,对秀溪河、斜桥河、南栅河、星桥港、北桥浜等主要市河全面疏浚。1958年7月前后,望河、部分秀溪、斜桥河等市河被拆桥填埋改建成街道;1963年9月,镇人民政府发动群众疏浚南栅河、星桥港。1984年11月,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疏浚南栅河。1988年4月,再次组织水产大队挖淤泥,疏浚南栅河。至1994年1月,南栅河填埋,全镇除西湖港外,中心镇区内12条市河全部被填埋改建成城市道路。
   农村河浜解放后,政府发动提倡农民捻河泥广积肥料。20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社和60年代人民公社时,均利用冬季枯水季节,结合罱泥疏浚小河小浜。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调整不合理水系,填平弯曲小河、不规则浜兜,开辟为水田;有时则截河断流,改成养鱼池塘。同时结合修堤、筑路、建桥、植树,达到河、堤、路、桥、绿化一次配套。90年代中期后,大力修筑乡村公路,偏僻的小河、兜浜淤积严重。
   湖漾菱湖镇湖泊密布,小型湖泊在当地俗称为漾或潭,有43座,现尚有
  38座,面积582.83公顷,发挥着天然蓄水养鱼、航运交通、水利灌溉等作用。主要有:(续上表)第二节桑基圩田区汉末至唐中叶,兴建圩堤塘坝,以障水护田,围田零星分散,逐步开发圩田,建涵闸调节水位,以时启闭,控制蓄泄,田连阡陌,位位相承,圩田格局渐臻完善、巩固。北宋塘浦大圩解体,延用小圩体系,并在圩堤广种桑树,既保护了圩堤,又利于重桑,“有地即栽,无一旷土”,千百年来形成了菱湖著名的桑基圩田。历宋、元、明、清诸代,圩区治理时兴时殆。民国初,圩区治理投入也极少;日军侵占境内,圩区水利遭严重破坏。
   抗战胜利后,民国36年(1947)上半年,章荣初创办菱湖建设协会,在菱湖区8个乡成立修筑圩堤委员会,组织13个直辖修圩队,制定水利计划,发放资金。第一期修治圩埂28处,受益田约2万余亩,并由当地农民组织之圩埂保管委员会负责保管。后又修筑和孚大经五圩、陆字二圩、石淙一字五圩,受益田
  2031亩,受益农民近4万人。还“发动农民开通阻河工程,以利交通而彰水利”,疏浚之河道有桃花庄坝、长田坝、青龙桥坝、双开坝等,加筑涵洞等46处,当时省政府水利人员前来视察感到满意。
   解放后,政府每年发动组织民工培修加固圩堤,疏浚河道,修建涵闸。20世纪60年代起,有计划拆并调整圩区,整理水网,建设机电排灌设施;80年代,推行中格局、小格局治理,并在镇区西部东苕溪导流港一带建设农田并圩大包围,持续加固圩堤。1993年,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小圩区改造建设步伐,全镇52个村投入劳力累计54万工日,资金10万元;1995年,60个村投入39.23万工日,资金13.18万元;1999年,农田水利设施投入280万元改造圩区;2000年,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资金84万元;2004年,思溪村水利维修投入20万元,加固加高外围圩堤。全镇外围圩堤442公里,共193只圩区,受益田3.77万亩。
  2005年,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资金120万元;外围圩堤加高加固33公里。
   民国36年(1947)菱湖各乡整修圩坝情况资料来源;《菱湖建设协会民国36年(1947)年度修筑圩统计表》(《菱湖建设特刊》,第
  三期)。
   第三节机电排灌北宋时期(960~1126),木制龙骨水车已普遍进行提水灌溉或排涝,一直沿用到解放初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50年代后期,机械排灌迅速发展。60年代后,电力排灌逐步取代机械排灌。
   一、机械排灌民国23年(1934)5~8月连续113天无雨特大干旱,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和开明士绅陈守仁等从上海购置10台小型抽水机,分送农村抗旱。民国36年(1947)夏,湖州大旱,菱湖镇建设协会购置小型抽水机20台,分配菱湖区各乡,培训专人负责保管,轮流使用。
   解放后,人民政府逐步发展农村机灌设备。1954年,吴兴县政府建造流动抽水机船41只、480马力,流动进行排灌。1957年12月,下昂抽水机站由县财政投资建成,配备8台88马力抽水机,受益田5280亩。1966年,由于电力排灌发展,国营下昂抽水机站撤销,抽水机集中于县防汛指挥部仓库,作为防汛抗旱机动设备。20世纪70~80年代,农业机械排灌设备渐趋完善。1993年,全镇柴油机1392台、5361千瓦;1995年,为1443台、5821.35千瓦。
   二、电力排灌
  1961年9月,石门至双林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和双林1800千伏安变电所建成后,往菱湖出线,菱湖农村产粮区公社开始兴建电力机埠30座,配电动机
  120台、840千瓦。1962年底,菱湖农村基本实现排灌机电化。
  1970年,镇郊建成35千伏变电所,主变容量3200千伏安,为菱湖农村电力排灌提供了充足电源。1990年12月,同时建成沈家墩翻水站(电动机5台275千瓦、变压器1台400千伏安、700ZLB-125水泵5台,受益田3736亩)、凤凰桥翻水站(电动机4台220千瓦、变压器1台315千伏安、700ZLB-125水泵4台,受益田5520亩)、施家墩翻水站(电动机5台150千瓦、变压器1台200千伏安、
  600ZLB-2水泵5台,受益田5908亩)。20世纪60年代至1992年,菱湖镇周边乡镇陆续建立多座圩区大包围100千瓦以上电力排灌站(翻水站),如埭溪鲇鱼口翻水站(1963年3月和1990年12月建成和扩建,电动机共11台1400千瓦、变压器1000千伏安2台)、往圻翻水站(1964年5月建成,2台电动机260千瓦、变压器1台560千伏安),以及东林镇东华翻水站(1978年12月建成,4台电动机144千瓦、变压器1台150千伏安)、东林麦洋翻水站(1990年12月建成,6台电动机180千瓦、变压器1台250千伏安)、东林南星田翻水站(1990年12月建成,4台电动机220千瓦、变压器1台315千伏安)、锦山姚家㘰翻水站(1990年
  12月建成,4台电动机120千瓦、变压器1台160千伏安)和埭溪新建翻水站(1992年4月建成,5台电动机130千伏安),从而形成菱湖水乡农村排涝抗旱的大包围电力排灌网。
  1993年,全镇排灌网站有电动机4500台、17014千瓦。2001年5月建成的城镇防洪一期工程,3座排涝站装机为270千瓦,确保镇区4.5平方公里50年
  一遇水灾的排涝抗洪标准。2004年底,全镇农村机电排灌泵站4420千瓦,电动机320台,受益田5.507万亩。
   三、排灌管理据《湖州市志》(1999年版)记:水利管理机构设置始于唐代,只止于行省,如浙西设营田使管水利。明初只止于县,如明洪武二年(1369),乌程置大钱巡检司署,专司太湖溇港;永乐(1403)后,湖州府设水利通判署主水利,县设治农县丞兼管水利。乡村圩塘设长管理。永乐九年(1411),每圩编立塘长1名,责其启闭。清乾隆十三年(1748),归安县主簿署设菱湖镇,县丞管辖四乡,兼管水利。民国35年(1946)12月,菱湖镇组成水利协会,受县水利协会领导。
   解放初,嘉兴专署实业科(或建设科等)下设水利股直接抓各县乡镇水利,乡则成立水利委员会,乡长兼主任。1963年,公社建机电排灌站,由县、公社双重领导。1973年9月后,地、县成立林业水利局;1975年10月23日,各公社排灌、农机站合并为公社农机水电管理站,郊区相应建局;1984年5月12日,改为乡水利农机管理站。1986年11月,溪西乡并入菱湖,更名为菱湖镇水利农机管理站。1999年10月,下昂镇、新溪乡并入菱湖镇后,2000年3月,原水利农机管理站并入菱湖镇水利农机管理站。2002年12月,水利农机站和农业服务站、畜牧兽医站合并,成立菱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第四节防洪防汛机构、组织
  1950年5月10日,浙江省水利局在吴兴县建立水文情报站后,菱湖有水位站。1956年,菱湖保留气象观测站和水位站,天气测量观察点设在朝东埭,水汛测量观察点设在南栅市河西端龙溪港入口处玄坛庙边。常年记录水文气象数据资料报县(市)水文情报站。报汛内容从早期日降水量、每日8时水位、洪峰水位与流量等扩展到时段雨量、日雨量、旬月雨量、暴雨加报雨量、时段水位、起涨水位、洪峰水位、起涨流量、洪峰流量及冰雹、风情等多种项目。
   每逢防汛抗旱,镇上均成立领导小组,发动群众,组织人力、物力、器材进行排涝抗洪抗旱。经费物资自筹外,大部均由市县区紧急拨入。
   菱湖镇防洪工程
  1999年6月23日至7月2日大洪水,菱湖镇最高水位5.35米(1963年9月16日历史最高水位4.95米),街道水深1.85米,全镇95%街道淹没,紧急疏散被困群众13892人,经济损失14.45亿元。11月2日,菱湖镇决定建设城镇防洪工程,一次规划,二步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工程规划新建防洪闸8座、排涝站3座、防洪堤9.4公里、防洪墙2.4公里、防浪墙0.9公里,土方工程
  16.8万方,拆迁房屋13800平方米,直接受益区域5.8平方公里,一期工程投资
  2985万元。1999年12月4日动工,2001年5月28日竣工验收。
   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围圩堤加高加固12.5公里,筑堤3座——南栅坝、青龙桥坝、叶元桥坝,防洪墙4.5公里,净孔8米的南栅防洪站闸1座,净孔5米的防洪闸叶元桥、南浜、利济桥、菱北、青龙桥、安澜桥6座防洪闸站,净孔4米的桂花庄防洪闸,9台ZLB600水泵总装机270千瓦(其中南栅闸排涝站装机60千瓦2台2LB600泵、利济桥闸排涝站2台60千瓦ZLB600泵、南浜闸排涝站5台150千瓦ZLB600泵),完成防洪堤9.4公里、防洪墙2.4公里、防浪墙1公里,总土方量31.35万立方米、石方1.02万立方米、砼1万立方米,拆迁沿河建筑物
  16800平方米。防洪、除涝标准做到一日暴雨一日排出。
   一期工程重点建设城中防洪规划区,直接受益面积5.8平方公里,受益人口
  4.8万人。二期防洪工程将建设东部防洪规划区、西北防洪规划区和西南防洪规划区。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东苕溪导流港
相关作品
新溪港
相关作品
思溪港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