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17
页码: 757-773
摘要: 南朝宋代已有稻麦、稻豆粟轮作。唐宋时,水稻有粳、籼、糯和早、中、晚稻之分,栽培由直播改育秧移栽,“割麦种禾,一岁再熟”。明至清中期,二熟制扩大,冬作物有蚕豆、豌豆、油菜、花草等多种作物。春花麦、油菜、豆合理安排,相互轮作,以保护地力。清末到民国时期,多种经营发展,农民为发展蚕桑,对农田生产投工投本减少,加上兵燹连年,人口锐减,春花面积大幅度减少,基本回复一年一熟耕作制,粮食连年不足。
关键词: 粮食作物 作物经济

内容

一、农田耕作制南朝宋代已有稻麦、稻豆粟轮作。唐宋时,水稻有粳、籼、糯和早、中、晚稻之分,栽培由直播改育秧移栽,“割麦种禾,一岁再熟”。明至清中期,二熟制扩大,冬作物有蚕豆、豌豆、油菜、花草等多种作物。春花麦、油菜、豆合理安排,相互轮作,以保护地力。清末到民国时期,多种经营发展,农民为发展蚕桑,对农田生产投工投本减少,加上兵燹连年,人口锐减,春花面积大幅度减少,基本回复一年一熟耕作制,粮食连年不足。
   解放后,改革农田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面积,全面调整农作物布局、品种、施肥和耕作管理,农田耕作制由二熟向三熟发展,再向多熟制发展。1951年起,中稻改晚稻,籼稻改粳稻,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扩种春花。1956年起,将单季稻改为双季间作稻。1961年,稻麦良种矮秆化,推广尼龙保温育秧和药剂治虫防病。1965年,淘汰间作稻。1968年,推广绿肥连作稻,并试种大麦、油菜连作稻
  三熟制;1969年起,绿肥连作稻和麦稻二熟改三熟制,同时推广小苗带土育秧和迟栽稳产连晚两段育秧及综合防治病虫等配套技术,双季、三熟面积迅速扩大。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耕作制向粮、油、经、饲、菜复合耕作制发展。20世纪90年代,镇域内强调落实“双田制”,土地重新调整,耕作细碎化和分散化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允许农户有种养自主权,农田耕作制又以单季稻为主。21世纪初,全镇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重新规划水田、桑园和池塘种养区,使农业各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
   菱湖镇农作物种植面积 (1995年)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作物种植面积构成 (1995年)二、粮食作物种类镇域内粮食作物主要为稻、麦、豆、番薯和玉米。少量种植荞麦、马铃薯、豆类等。灾荒之年,以蔬果类如青菱、马铃薯、芋艿、南瓜等代粮食。清光绪《菱湖镇志·卷十一·物产》:“谷之属:粳稻、糯稻、籼稻(地宜水稻,早熟曰早稻,晚熟曰晚稻,名目甚多,大约糯少於粳,籼又少於糯;又有香粳、香糯,则种者愈少。地狭人稠,本地所产之米,纳粮外,不足供本地之食,必赖客米接济)。” (一)稻、麦稻唐、五代至宋,镇域内桑基圩田体系渐至完备,早稻品种为占城稻。据明《涌幢小品》(朱国桢著)和明崇祯《乌程县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
  1016)从福建引进原产占城(今越南)的中籼稻优良品种。据清光绪孙志熊《菱湖镇志》:菱湖稻谷有粳稻、糯稻、籼稻,“地宜水稻,早熟曰早稻,晚熟曰晚稻,名目甚多”。清同治姚彦渠《菱湖志》:“米稻有早籼、有晚粳。将早籼稻蒸熟春米,谓之蒸谷米,焰熟舂米,谓之焰谷米,晚粳谓之白米,舂囤隔年,谓之冬舂米。
  《归安县志》谓最精者四超冬舂。”解放后大力推广良种,筛选传统农家良种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青粳晚铁秆青、温州籼等品种后,20世纪60年代初,推广适应双季栽培耐肥高产矮秆品种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农垦58号等,成为主要栽培品种。70年代初,农虎6号、广六矮4号和早熟品种二九青,以及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号。80年代,粳稻秀水48、秀水06、糯稻祥湖47等成为高产品种。中熟早籼籼主栽品种原丰早,因抗稻瘟病差被中熟品种二九丰、浙辐802代替。后又推广米质较佳、抗性较好的早熟晚粳秀水664、中熟晚粳11、秀水620、中熟晚糯祥湖84,杂交稻推广协优64、协优6号、早熟晚粳秀水37、早籼早莲31等。90年代末期,二九丰籼稻、秀水63晚粳大面积推广。镇域早稻当家主栽品种80年代为矮脚南特(占30%)、广六矮四号(占70%);90年代二九丰(占
  30%)、浙852(占30%)、广六矮四号(占40%)。晚稻当家主栽品种,80年代为农虎6号(占80%)、农虎3~2(占20%);90年代初为农虎3~2(占30%)、秀水63(占70%);90年代中后期为秀水42(占40%)、武粳75(占20%)、秀水63(占40%)。2000年后,当家主栽品种为98110(占60%)、9904(占20%)、花育
  一号(占20%)。
   麦镇域内有大麦、小麦、荞麦三类,以小麦为主。主要品种大麦有秀麦3号、小麦有扬麦158,均为稳产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的当家品种。
   (二)豆类清光绪孙志熊《菱湖镇志》记载:豆有“豇豆(俗呼江豆)、豌豆(俗呼寒豆)、扁豆(俗呼羊眼豆,〔县志〕有黑扁豆、白扁豆,白扁豆产菱湖者较胜)、赤豆、黑豆(即黑大豆,乌豆)、绿豆、黄豆(即大豆,青者曰毛豆)、蚕豆(蚕时熟,故名)。” 蚕豆在有些村较大面积种植,大多和其他豆类一样,多在地边隙地、桑园镶边、池塘田塍岸坡零星种植。豆类自身有固氮作用,耐瘠性较强,出苗后一般不施肥,且很少管理,种植简单易行。2002年,全镇豆类种植面积34710亩,总产量654吨。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倭豆等,原产温带,喜温凉湿润气候。史前,镇域内先民已栽种、采食,历代相沿。这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豆类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是一种粮、菜、饲、肥兼用的作物。“蚕豆处处皆产,唯射村产者,色绿质细,异於他产。”(清嘉庆吴玉树《宝前两溪志略》·山川)解放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蚕豆种植面积最大,为越冬粮食作物和重要养地作物,主要品种有牛踏扁、小青皮、小白皮、慈溪大白蚕豆、杭州三月黄等,90年代引进少量日本大粒蚕豆。
   大豆又名黄豆,毛豆,原产我国,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生长期有早、中、迟熟三类;按色彩分黑、白、黄三类,黑大豆即乌豆,白大豆即白马豆,黄大豆即黄豆。黄豆嫩时俗呼毛豆,早熟于黄梅时收为梅豆,冬收为冬豆(晚豆);又有褐豆,即香珠豆;虎斑豆,即花豆;紫豆,即紫罗豆。主要品种有春播早熟的引豆9701、华春18、日本矮脚毛豆、4月拔、5月拔等;中熟的6月拔、7月拔,生长期90~110天等;晚熟的有宁波9月拔等黄豆。从20世纪50年代起,白地、杂地普遍种植,花白桑地或一般桑地套种。
   豌豆又名寒豆、冷豆、青斑豆等,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豆科攀缘草本作物,半耐寒性,不耐炎热和干燥。有软壳、硬壳及白花、紫花之分,可为菜用、粒用和苗用。农家传统种植品种。主要品种有中豌4号、杭州白花豌豆、丽水小粒豌豆、广东大荚豌豆、广东二花荷兰豆、无须豆尖1号等。
   豇豆又名带豆、豆角,原产亚洲中南部,自古栽培,耐热,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尤其适宜盛夏栽培。
   扁豆又名白扁豆,俗称羊眼豆;也有黑扁豆。原产东南亚,宋末明初传入,沿鱼荡边杨树攀缘,为菱湖水乡农村传统种植豆类品种,为浙江省四大名豆之首。扁豆品种有白花扁豆、大白扁豆、长荚扁豆、绿扁豆、红花扁豆、红荚扁豆、紫血扁豆等。菱湖白扁豆质量最佳,远销东南亚。年产最高达1000多吨,1972年全县产量883.7吨,菱湖占94.34%。1985年,菱湖镇科协成立白扁豆研究会,播种面积、品种和产量均有增加。1990年白扁豆产量35吨;1994年产量68.6吨;1995年为18.7吨;1996年为18.1吨;1997年为25.5吨,2000年为28.4吨;2005年为31.9吨。
   赤豆又称红豆,少量种植,农家多用做米粉圆子的馅心,俗称洗沙;也食用,补气血。
   绿豆少量种植,多食用,夏天为冷饮食品。
   (三)番薯、玉米、马铃薯番薯又称甘薯、山芋、地瓜等,清康熙以后传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旱粮作物。品种有红皮白心、胜利百号、南瑞苕子;20世纪80年代后为徐薯18、浙薯
  1号、2号、赤蓬1号、红宝宝等。2002年,全镇番薯种植面积25830亩,产量786吨。
   玉米又名苞芦、苞米、苞谷、观音粟。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早玉米、金皇后玉米等。少量种植。
   马铃薯又名土豆,少量种植。又名洋芋艿,早春播种,五六月收获,地下茎圆形,皮黄,个小,食味佳且有糯性,可煮食。
   三、栽培技术 (一)水稻精耕细作为传统农业栽培技术,其形成历史悠久。南宋初四川人高斯得寓居乌程县王村,在《耻存堂稿》卷五之《宁国府劝农文》中写道:“湖人治田,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留既茂矣。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之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据固矣。复车之入水,名曰还水。还水之后,苗田以盛,虽遇旱暵,可保无忧。其熟也,上田一亩可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你,亦田人力之尽也。”练市沈氏《沈氏农书》系统总结水乡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强调深耕细作、熟足底肥,提出:“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要紧。”中耕包括锄、荡、耘、干田等。桐乡张履祥(曾在菱湖私塾教过书)在《补农书》中,对稻麦两熟田开埨作沟技术,深入阐述。
   解放后,在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总结推广水稻生产精耕细作、选用良种、稀播壮秧、小株密植、浅浇勤浇、合理施月肥适时收割七大技术,并相应改革耕作制度。
   育秧一般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灌排方便、杂草较少、肥力较高的田做秧田。采用燥整水测平,达到上糊下松;秧板宽窄与地膜的覆盖方式相应。秧田均须施底肥。种子则选谷粒饱满、净纯、活力强,先晒种,再过筛,然后用盐水或泥水选种。再用清水洗净后,加药液浸种消毒2~3天,催芽露白播种。从密播水秧改进为半旱秧田,逐步发展成中苗带土秧(适用于早稻二熟制、晚稻早翻旱、中糯稻)、早稻尼龙与地膜育秧(适用于早稻三熟制)、稀插水育秧(适宜迟种田连作晚粳稻)三秧配套。用适当扩大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降低水田用种量,增丛减株、适当降低插秧本数(简称“三降一扩大”)办法改善秧苗生长条件。
  20世纪70年代,一度推广秧套稻、拔秧留苗和两段育种等育秧方式。以种植连作稻为主地区,自1982年开始,从“单本插”繁育良种受启示,推广连作晚稻秧田“超稀播”育秧,秧田播种量从30~75公斤降为16~30公斤,最低播种10公斤以下。秧苗粗壮,秧田带蘖率随播种量降低而增加,增产效果显著。秧田管理主要是管水、控长、施肥、防病治虫除草。
   密植本田耕整,掌握寸水不露泥块,并施面层肥。抓紧移栽,合理密植,浅水插秧,力求浅、匀、直、稳,栽后寸水护苗返青。过去,农民种植单季稻,采取大株稀植发大棵。《沈氏农书》谓插秧之法:“行(行距)欲稀,须间七寸;段(株距)欲密,容荡足矣”。按推算每亩约2万余丛。20世纪50年代推广小株密植,增丛减株扩大叶面积系数,依靠多穗增产。发展多熟制后,早、晚稻采取插足基本苗,扩大光合面,在足苗、多穗基础上增粒、增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获得高产。80年代后推广稀、少、平、促高光效栽培方法,在“超稀播”条件下培育带蘖壮秧,单本密植,插足基本苗数,提高群体质量,优化属体结构,水稻增产潜力得到发挥。90年代,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早稻塑料软盘土钵手工抛秧技术。抛秧稻的秧田须做好秧板,宽度根据秧盘的排列方式和地膜的宽度及覆盖方式而定,育足育好秧苗时防止串根;育秧土可选择泥浆和干细土,秧沟泥剔除杂草、石子,干细土可适当添加栏肥,并进行调酸(PH值);播种后用地膜覆盖,栽秧时大田先耕整,然后抛均抛直。抛秧要选择适宜天气,避开大风大雨;抛秧要大胆有力,撒得开,抛得高,抛得远,分次抛栽,由远及近,再补边角,抛后进行人工匀苗。
   管水栽后至返青,抛苗至立苗,水、湿、干交替,采取薄水灌溉与露田相间的方法科学管水,要求前期促早发,中期控苗峰,后期保湿润,养根保叶。并根据天气变化和肥料运用,灵活掌握。收割前3~7天,逐步断水。
   施肥明《沈氏农书》强调看苗施胎肥,“下接力须在处暑后,苗作胎时,便在苗色正黄时,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底不黄,到底不可下也。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解放后,田间管理在多熟制条件下,根据不同品种生育规律实行肥、水、促、控结合。1974年,推广“丰产沟”。20世纪50~70年代以施农家肥为主,80年代大量施用化肥,发展高产栽培施肥技术,采取施足基面肥、控制分蘖肥、看苗施用穗粒肥、配施磷、钾肥及用灌深水控蘖或超前搁田办法,控制后期分蘖,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
   (二)大麦大麦连作稻是粮食作物三熟高产主要种植制度,其中大麦产量占三熟总产量20%,主要用于淡水鱼养殖饲料。解放后引进早熟3号、沪麦4号等品种;20世纪80年代引种浙农大3号;8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秀麦3号,为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90年代后期大面积推广,占大麦总面积的一半,其特点为早熟、矮秆、强蘖、多穗、抗倒,稳产高产,一般亩产300公斤。
   播种旧时大麦耕作粗放,露籽多。解放后,重视科学管理,种子处理首先用药水或石灰水浸种,预防种传病害。播前3天,大田化学除草。最适播种期在
  11月5~15日,亩播种量8~13公斤。播种时撒施氮肥、磷肥,以畈定量,保证播种均匀。播后以畜肥盖籽,再撬沟泥薄片覆盖,精管细管后,确保每亩基本苗
  20~25万株,以壮苗越冬。
   作畦旧时农村普遍采用狭畦阔沟,打潭点播,俗称“大饼卷油条”,产量不高。20世纪60年代后采用阔畦狭沟,改点播为阔幅条播或散播,提高土地利用率。
   开沟渍害是水网地区大麦高产主要威胁,农家一向重视开沟。开深沟到塥,利于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害和早衰。清初《补农书》总结“种麦有几善,垦沟,撬沟,便于早”。农谚:“冬至垦为金沟,大雪前垦为银沟,立春垦为水沟。”一般沟宽20厘米,沟深30厘米,畦宽180~200厘米,腰沟、围沟、中沟“三沟”配套,保证排水通畅,降低地下水位,增强根系活力,确保大麦后期不早衰、不倒伏。
   施肥科学施肥原则为重施基肥,早施苗肥,适施穗肥(基肥:苗肥:穗肥为50%∶30%∶20%)。运用“促、控、补”施肥法,年内促壮苗早发;控制腊月施肥,防止春发过旺;看苗补施穗肥,以起到壮秆、增穗、增粒作用。配合施用钾肥,以提高大麦分蘖成穗率,延长后期功能叶寿命。
   (三)小麦小麦种植历史久,量不多。解放后,冬种面积增大。20世纪80年代,浙麦2号、3号和扬麦3号为主;90年代中期,扬麦158稳产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成为主栽品种,一般亩产300公斤。
   播种播种前晒种,并用种子处理剂浸种消毒,消灭种传病害;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10公斤。
   施肥掌握“促两头,控中间”的稳健生长施肥原则,重施基苗肥,占总肥量的60%~70%,有利壮苗早发,为多穗打好基础;适施穗肥,占总施肥量的20%左右,增加结实率及千粒重。
   管水清沟理渠要常抓不懈,尤其是中后期,更要保证排水通畅,做到雨停田沟不滞水,增强根系活力,确保后期不早衰,不倒伏。
   (四)番薯明万历时由菲律宾传入福建,清康熙时期传入本地。镇域内番薯种植面积不大,一般在河荡高坡地种植,往往采用间作套种模式:大麦收获后套种,蚕豆、豌豆间套种。
   施肥番薯扦插前施足基肥,适施追肥,巧施裂缝肥。
   扦插适时早插有利高产,扦插密度视地肥瘦而定,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插宜稀,迟插宜密;熟期迟,单株生产力大的宜稀植,反之适当密植。扦插方法一般采用斜插法,插入土中3节(10厘米)左右;土层深厚、肥水条件好和早插地,可采用浅平插法,并均匀用力压土;干旱地区、土质较瘦和旱季插时,宜采用直插法。为保全苗,应做到“四不插”:暴雨不插、西北风不插、光照强烈不插、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断垄。
   管理前期管理查苗补缺,破垄晒白。扦插20天后,选择晴天将垄两侧按近沟底部分泥土翻于沟内,防止损伤茎叶,经5天左右自然晒白,再把剖开的泥土按原垄修复。中期管理,以抗旱为主。遇雨水造成塌垄,应及时培土修复。后期管理,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对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法,拉断茎节上的不定根,以利块根肥大。生长期常因翻藤而伤茎叶,影响产量。对短蔓型品种,只理顺,不翻藤和提藤。
   四、病虫害及防治粮食作物的病虫灾害以蝗虫、螟虫为最。蝗害始见于晋元帝大兴二年(319),“五月蝗,吴郡百姓多饿死。”较严重蝗灾在宋开禧三年(1207)、明万历十
  六年(1588),“夏秋干旱,大蝗群飞蔽天”、“饥殍载道,民茹草木”。螟害首记宋乾兴元年(1022),至清光绪三年(1877),镇域有12次遭螟灾。
   民国13年(1924)、22年(1933)、23年(1934)西南郊曾遭蝗害。其间粮食作物病虫仍以螟害为主。
   解放后,粮食作物病虫消长与耕作制度有关。1949年~1955年,水田耕作制度是单季稻早、中、晚混栽,利于二化螟繁育危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蝽象、稻象鼻虫、稻铁甲虫等病虫害时有发生;1956年~1965年,水田耕作制度以单季稻为主,单、双混栽,利于三化螟发生。纹枯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加重危害。
  1966年~1982年,水田耕作制度以连作稻为主,单、双混栽,褐稻虱、黑尾叶蝉、纵卷叶螟为主要害虫;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类赤霉病危害较严重。20世纪80年代,稻瘟病发病面积15%左右,白叶枯病发病面积20%;大麦以赤霉病、粘虫危害较重;小麦以赤霉病、白粉病、粘虫危害最严重。90年代,晚稻发生稻瘟病面积仅1%、白叶枯病面积3%,而稻曲病发病面积达10%,成为新的病害;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是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为害最重的病虫害,尤以稻纵卷叶螟为烈。
   (一)水稻病虫害及防治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危害水稻不同部位,造成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重点药剂防治,通用农药从波尔多液、稻瘟净,逐步增加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灵等。70年代中期采取以丰产保健栽培为基础、选用高产抗病良种为主体、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90年代用药防治,一般为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稻纹枯病稻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及叶片,严重时也侵害稻穗和深入茎秆,是水稻的主要病害。
   控制纹枯病关键是药剂防治。20世纪60~70年代,主要使用稻脚青喷洒。
  后用井岗霉素抗菌剂,安全高效。80~90年代,使用3%井岗霉素水剂,加水后进行喷雾。
   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抽穗前后始见严重。20世纪60~70年代主要用药剂防治,80~90年代的药剂为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或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均加水喷雾。
   稻曲病稻曲病是稻穗主要病害,危害谷粒。20世纪90年代为主要单季晚稻病害,在破口抽穗前5天实施药剂防治,可用5%井岗霉素水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
   二化螟二化螟危害水稻,在分蘖期造成枯鞘、枯心;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二化螟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根、稻草、白等处越冬。第1代害虫为害早稻;第2代害虫危害迟熟早稻、单季中晚稻,以及连晚秧田;第3代危害晚稻。二化螟一般先集中叶鞘内危害,到2~3龄后才转移危害。
   三化螟三化螟寄主单一,在水稻苗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三化螟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根中越冬。粮食作物病虫防治以治螟历史最早。据明《沈氏农书》记载,适时插秧可避三化螟害,“早种每患生虫(螟虫),种田则芒种前后插莳为止”,对“如已生子(螟虫)在稻秆中,则惟细剪苗去之,否则,遭此害者,必通苗枯秆,无升斗之收”,耘稻时,身挂布袋,见蛾捻杀,见虫卵摘除,见抽心死苗、白穗拔去烧毁。民国时,仍采用摘卵块、拔除枯心白穗、点灯诱蛾、挖掘稻根和翻耕灌水杀蛹等传统人工防治方法。20世纪
  50年代,发动群众大搞治螟运动,也采用传统方法。1956年起,用“六六六”农药防治三化螟;70年代后期,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剧毒有机磷农药防治。90年代,用低毒农药40%稻康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喷雾灭杀二化螟、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纵卷稻叶,藏身其内,食害叶肉;初孵幼虫在心叶内或叶鞘内危害,稍大即纵卷单叶成管状虫苞,严重影响水稻生长,造成减产。此系迁飞性害虫,镇域主要虫源由南方迁入,每年梅雨季节出现迁入主峰;稻纵卷叶螟1年发生5代,以2~4代危害水稻为重,是20世纪90年代末和
  21世纪初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用药防治,50%甲胺磷乳油(2002年7月1日浙江省禁止使用),或40%毒死蜱乳油,加水喷雾。
   稻飞虱稻飞虱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其成虫、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稻株,并由于产卵用产卵器刺破叶鞘组织,叶鞘变色;分蘖期被害,叶片枯黄,形成死苗;孕穗期后被害,基叶发黑枯死,烂秆倒伏,形成枯孕穗、半枯穗或瘪谷,损失很大。稻飞虱也是从南方而来的迁飞性害虫。用药防治,10%大功臣(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也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拌细土撒施。
   麦类赤霉病大小麦赤霉危害最严重,系因伴湿性病害,所以水网地区危害尤烈。此病俗称红头麦,在防治上要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和蔓延。20世纪70年代,推广使用甲基托布津、50%乙基托布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单独使用时50%加水喷雾。
   草害据《湖州市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粮田遭受杂草为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粮食作物的草类有49科99属125种,分为两大类:一是稻田杂草23科41属57种,主要有稗草、节节草、瓜皮草、三棱草、鸭舌草、陌上菜、中毛草、四叶萍、水竹叶和异型莎草等,以前5种为草害优势种,分别占稻田杂草发生总量9.9%、42.88%、15.29%、10.58%和10.55%,占89.2%。其中晚稻大田草害重于早稻大田,晚稻秧田草害重于早稻秧田,杂交稻秧田草害更重于常规稻秧田。二是春粮田杂草26科58属74种,主要有看麦娘、雀舌草、繁缕、碎米荠、茼草、蓼、稻槎菜、猪殃殃、一年蓬和鼠曲草等,以看麦娘为草害优势种,占麦田杂草发生总量的85.53%。麦田杂草为害重于稻田。农田杂草防治重点是化学除草,秧田化学除草药剂可选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拌土、喷雾、洒水均可;
  40%直播净或35%秧禾葆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旱育秧可选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或90%高效杀草丹+10%苄黄隆兑水喷雾,或35.75%龙杀兑水喷雾,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抛秧稻田化学除草可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拌土撒施;也可用50%
  二氯喹啉酸+10%苄黄隆兑水喷雾。直播稻田化学除草可选用40%直播净,或
  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移栽本田化学除草可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拌土撒施;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黄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早晚稻大苗移栽田除草可用14%新草畏可湿性粉剂,或禾太可湿性粉剂,或18%田草光可湿性粉剂,拌尿素或细土(沙)撒施。麦田化学除草科学使用绿麦隆、异丙隆、骠马、使它隆等,谨慎使用甲磺隆。粮田除草还应通过合理轮作、精选种子、精耕细作、中耕除草等方法,减轻草害。
   鼠害粮田鼠害农田以黄毛鼠数量最多,占50%以上;室内以黄胸鼠数量最多,占63%以上,尚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等。除天敌捕鼠外,结合使用鼠夹、鼠笼等物理灭鼠,大面积灭鼠采用敌鼠钠盐、灭鼠磷、毒鼠、磷化锌等农药灭鼠。
   (二)植保组织民国18年(1929),吴兴县成立治虫委员会,次年设治虫专员和治虫督促员,管理治虫工作,镇域各乡由乡绅出资聘请专人治虫。民国23年(1934),吴兴县稻虫防治会稻虫防治实施区主持,菱湖实施小区设治虫事务所,负责实施治虫事宜。1950年,吴兴县建立治虫指挥部,设专职植保技术员专司治虫工作。
  1956年,吴兴县建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菱湖区设病虫情报点,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粮食作物病虫防治测报工作。
  20世纪60年代,镇域建立群众性植保队伍,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均有植保员,形成三级植保科技网络。植保员多由回乡知识青年和下乡知青担任。80年代初发展村植保服务组织。90年代初,原溪西乡、下昂乡和新溪乡的植保组织均由各乡镇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担任,各乡镇供销社与农技站联合开办“庄稼医院”,由农技人员作指导,供销社供应各种植保农药、肥料,进行农村植物病虫害的预防治病。90年代末,菱湖镇农技站成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供应农药、化肥、饲料和良种,并下村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996年,菱湖镇、原下昂镇、原新溪乡粮食作物施用农药面积2156.66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8.22%。
   (三)自然天敌据湖州市农业部门普查,粮食作物主要害虫天敌有昆虫类、线虫类、蜘蛛类、微生物类和脊椎动物类等5类48科215种。水稻害虫天敌占46科196种;捕食性害虫天敌24科89种。
   五、粮食产量 “苏湖熟,天下足。”菱湖地处“天下粮仓”,因宋代以后历史形成粮、蚕桑、养鱼农业“三三制”模式,明中期后普遍掘池养鱼,故“地狭人稠,本地所出之米,纳粮外,不足供本地之食,必赖客米接济。”(清光绪《菱湖镇志》)《湖州市志》引载明《补农书》:“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约三石为常耳。”以亩收大米二石计算,按明制约合289公斤,大大高于明朝全国水稻平均亩产(176.5公斤)。明末至清,迭遭兵灾,人口减少,水利失修,粮食产量下降。民国21年(1932),粮食耕地亩产176.15公斤,其中水稻亩产181.67公斤。吴兴县抗战前亩产206.5公斤,抗战后亩产125公斤。至1949年,粮食亩产降至159.5公斤。菱湖镇情形大抵如此。
  1955年,粮食亩产增至250公斤。由于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及春花,1962年,全镇(含原溪西乡、原下昂乡、原新溪乡)粮食平均亩产507.53公斤;1978年,全镇粮食亩产667.55公斤,1991年增至844.24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普遍改种单季稻,全镇粮食亩产545.6公斤。
   增产年景1950~1952年,土地改革后连续增产;1961~1966年,纠正“大跃进”浮夸风后,加强农业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连续增产;1969~1976年,
  二熟制改三熟制,提高复种面积,水、肥、种子、农药、农膜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连续增产;1978~1979年,农村开始改革,大幅增产;1981~1984年实行包产到户落实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连续增产;1990~1991年、1996~1999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专业户、重点户、种粮大户的出现,粮食连续增产。
   减产年景1953~1954年,因旱涝连年减产;1959~1960年,因“大跃进”浮夸风和自然灾害,连续减产;1967~1968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放松治虫,褐稻虱危害,歉收;1980~1981年,因遭早秋低温,减产;1985~1988年,放松对农业领导,粮食耕地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粮食减产;1992~1995年,大办乡镇企业,劳动力转移,抛荒田增加,连续减产;2000~2005年,工业园区开发,耕地减少,土地大面积整治,复种面积减少,大多改为单季稻种植,村民外出承包养鱼,抛荒田增加,因此,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部分年份粮食耕地面积产量 (续上表)(续上表)注:粮食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系菱湖、原溪西乡、原新溪乡、原下昂乡(镇)之总和。
   附:1990年农村粮食分配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蚕豆
相关专题
大豆
相关专题
豌豆
相关专题
豇豆
相关专题
扁豆
相关专题
赤豆
相关专题
绿豆
相关专题
番薯
相关专题
玉米
相关专题
马铃薯
相关专题
稻瘟病
相关专题
稻纹枯病
相关专题
稻自叶枯病
相关专题
稻曲病
相关专题
二化螟
相关专题
三化螟
相关专题
稻纵卷叶螟
相关专题
稻飞虱
相关专题
麦类赤霉病
相关专题
草害
相关专题
鼠害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