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8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业生产
分类号: F304
页数: 58
页码: 751-808
摘要: 菱湖镇为典型的“水乡泽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早在6000年前,先民已进入饭稻羹渔的农耕社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产品市场

内容

菱湖镇为典型的“水乡泽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早在6000年前,先民已进入饭稻羹渔的农耕社会。菱湖凤凰桥杰塘村出土的石犁、石镰、石刀、石斧等劳动生产工具和陶器等生活用具,钱山漾出土的粳、籼稻谷、蚕豆、花生、芝麻、菱、丝织物、扦柏、竹编织物等种子及生产工具,标志着镇域内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已进入犁耕农业,并达到了成熟阶段。六朝时建立圩区,以种水稻为中心的农田耕作制逐步发展,种桑艺麦,稻麦二轮作,稻与豆、粟轮作,农业生产逐渐向精耕细作发展。唐宋以后继续大兴水利,逐步形成著名的菱湖桑基圩田和桑基鱼塘二大闻名中外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延续至今。南宋时成为环太湖“天下粮仓”的一部分。明代,菱湖农业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粮食二熟制,经济作物多样,蚕桑生产趋向家庭专业化,田、蚕各具半年生计。由于掘池养鱼普及,在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同时,河蚌育珠迅速发展。清代及清代以后,镇人大半衣食于蚕丝,又以养鱼种菱采蚌珠取利,故地所出之米,除纳粮外,不足供本地之食,依赖客米接济。民国时受战乱、苛捐杂税之害,耕畜减少,肥缺地瘠,水利破坏,旱涝频繁,农业生产衰退。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组织互助组、合作社,成立人民公社,农业实行集体化生产。改革耕作制度,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得以全面恢复发展。1980年后,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圩区。2001~2005年,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共整治2497.27公顷土地,重新规划水稻、桑地和池塘种养区。同时,建立省级无公害水稻基地1333.34公顷、无公害青鱼基地1078.41公顷、无公害黄鳝基地80公顷、无公害鲈鱼基地
  86.67公顷。
   菱湖农业生产特色为水稻、蚕桑、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农业三三制,典型的“菱湖湖群渔桑粮区”,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盛誉。
   菱湖渔桑粮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中,1990年时粮食占38.82%,蚕桑占28.06%,淡水鱼养殖占28.29%。2000年,因下昂、新溪并入有所变化,粮食占46.14%,蚕桑占
  23.89%,淡水鱼养殖占29.97%。至2004年,粮食占31.87%、蚕桑占21.61%、淡水鱼养殖占36.63%,瓜蔬油料占9.89%。然而在农业总收入比例中,淡水鱼养殖为首位,其次为蚕桑,再次为粮食,其余为畜牧业、林业及其他副业。2005年,全镇农业总收入36399万元,水产收入24660万元,粮食收入4985万元,蚕茧收入2240万元,畜牧收入4474万元,林业收入40万元。由于进行大规模土地整理,粮食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从第三位提升至第二位。
   菱湖农业收入比例 菱湖镇农业用地面积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村住户耕地面积构成 (1995年) 注:资料来源同上 菱湖镇农业户及其人口、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组情况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村住户农业从业人员从事主要行业和主要地区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 (1995年) 菱湖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年龄分布情况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第一节粮食作物 一、农田耕作制 南朝宋代已有稻麦、稻豆粟轮作。唐宋时,水稻有粳、籼、糯和早、中、晚稻之分,栽培由直播改育秧移栽,“割麦种禾,一岁再熟”。明至清中期,二熟制扩大,冬作物有蚕豆、豌豆、油菜、花草等多种作物。春花麦、油菜、豆合理安排,相互轮作,以保护地力。清末到民国时期,多种经营发展,农民为发展蚕桑,对农田生产投工投本减少,加上兵燹连年,人口锐减,春花面积大幅度减少,基本回复一年一熟耕作制,粮食连年不足。
   解放后,改革农田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面积,全面调整农作物布局、品种、施肥和耕作管理,农田耕作制由二熟向三熟发展,再向多熟制发展。1951年起,中稻改晚稻,籼稻改粳稻,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扩种春花。1956年起,将单季稻改为双季间作稻。1961年,稻麦良种矮秆化,推广尼龙保温育秧和药剂治虫防病。1965年,淘汰间作稻。1968年,推广绿肥连作稻,并试种大麦、油菜连作稻
  三熟制;1969年起,绿肥连作稻和麦稻二熟改三熟制,同时推广小苗带土育秧和迟栽稳产连晚两段育秧及综合防治病虫等配套技术,双季、三熟面积迅速扩大。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耕作制向粮、油、经、饲、菜复合耕作制发展。20世纪90年代,镇域内强调落实“双田制”,土地重新调整,耕作细碎化和分散化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发展。允许农户有种养自主权,农田耕作制又以单季稻为主。21世纪初,全镇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重新规划水田、桑园和池塘种养区,使农业各业生产向集约化发展。
   菱湖镇农作物种植面积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作物种植面积构成 (1995年) 二、粮食作物种类 镇域内粮食作物主要为稻、麦、豆、番薯和玉米。少量种植荞麦、马铃薯、豆类等。灾荒之年,以蔬果类如青菱、马铃薯、芋艿、南瓜等代粮食。清光绪《菱湖镇志·卷十一·物产》:“谷之属:粳稻、糯稻、籼稻(地宜水稻,早熟曰早稻,晚熟曰晚稻,名目甚多,大约糯少於粳,籼又少於糯;又有香粳、香糯,则种者愈少。地狭人稠,本地所产之米,纳粮外,不足供本地之食,必赖客米接济)。” (一)稻、麦 稻唐、五代至宋,镇域内桑基圩田体系渐至完备,早稻品种为占城稻。据明《涌幢小品》(朱国桢著)和明崇祯《乌程县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
  1016)从福建引进原产占城(今越南)的中籼稻优良品种。据清光绪孙志熊《菱湖镇志》:菱湖稻谷有粳稻、糯稻、籼稻,“地宜水稻,早熟曰早稻,晚熟曰晚稻,名目甚多”。清同治姚彦渠《菱湖志》:“米稻有早籼、有晚粳。将早籼稻蒸熟春米,谓之蒸谷米,焰熟舂米,谓之焰谷米,晚粳谓之白米,舂囤隔年,谓之冬舂米。
  《归安县志》谓最精者四超冬舂。”解放后大力推广良种,筛选传统农家良种矮脚老来青、矮脚落霜青、青粳晚铁秆青、温州籼等品种后,20世纪60年代初,推广适应双季栽培耐肥高产矮秆品种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粳农垦58号等,成为主要栽培品种。70年代初,农虎6号、广六矮4号和早熟品种二九青,以及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号。80年代,粳稻秀水48、秀水06、糯稻祥湖47等成为高产品种。中熟早籼籼主栽品种原丰早,因抗稻瘟病差被中熟品种二九丰、浙辐802代替。后又推广米质较佳、抗性较好的早熟晚粳秀水664、中熟晚粳11、秀水620、中熟晚糯祥湖84,杂交稻推广协优64、协优6号、早熟晚粳秀水37、早籼早莲31等。90年代末期,二九丰籼稻、秀水63晚粳大面积推广。镇域早稻当家主栽品种80年代为矮脚南特(占30%)、广六矮四号(占70%);90年代二九丰(占
  30%)、浙852(占30%)、广六矮四号(占40%)。晚稻当家主栽品种,80年代为农虎6号(占80%)、农虎3~2(占20%);90年代初为农虎3~2(占30%)、秀水63(占70%);90年代中后期为秀水42(占40%)、武粳75(占20%)、秀水63(占40%)。2000年后,当家主栽品种为98110(占60%)、9904(占20%)、花育
  一号(占20%)。
   麦镇域内有大麦、小麦、荞麦三类,以小麦为主。主要品种大麦有秀麦3号、小麦有扬麦158,均为稳产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的当家品种。
   (二)豆类 清光绪孙志熊《菱湖镇志》记载:豆有“豇豆(俗呼江豆)、豌豆(俗呼寒豆)、扁豆(俗呼羊眼豆,〔县志〕有黑扁豆、白扁豆,白扁豆产菱湖者较胜)、赤豆、黑豆(即黑大豆,乌豆)、绿豆、黄豆(即大豆,青者曰毛豆)、蚕豆(蚕时熟,故名)。” 蚕豆在有些村较大面积种植,大多和其他豆类一样,多在地边隙地、桑园镶边、池塘田塍岸坡零星种植。豆类自身有固氮作用,耐瘠性较强,出苗后一般不施肥,且很少管理,种植简单易行。2002年,全镇豆类种植面积34710亩,总产量654吨。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倭豆等,原产温带,喜温凉湿润气候。史前,镇域内先民已栽种、采食,历代相沿。这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豆类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是一种粮、菜、饲、肥兼用的作物。“蚕豆处处皆产,唯射村产者,色绿质细,异於他产。”(清嘉庆吴玉树《宝前两溪志略》·山川)解放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蚕豆种植面积最大,为越冬粮食作物和重要养地作物,主要品种有牛踏扁、小青皮、小白皮、慈溪大白蚕豆、杭州三月黄等,90年代引进少量日本大粒蚕豆。
   大豆又名黄豆,毛豆,原产我国,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生长期有早、中、迟熟三类;按色彩分黑、白、黄三类,黑大豆即乌豆,白大豆即白马豆,黄大豆即黄豆。黄豆嫩时俗呼毛豆,早熟于黄梅时收为梅豆,冬收为冬豆(晚豆);又有褐豆,即香珠豆;虎斑豆,即花豆;紫豆,即紫罗豆。主要品种有春播早熟的引豆9701、华春18、日本矮脚毛豆、4月拔、5月拔等;中熟的6月拔、7月拔,生长期90~110天等;晚熟的有宁波9月拔等黄豆。从20世纪50年代起,白地、杂地普遍种植,花白桑地或一般桑地套种。
   豌豆又名寒豆、冷豆、青斑豆等,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豆科攀缘草本作物,半耐寒性,不耐炎热和干燥。有软壳、硬壳及白花、紫花之分,可为菜用、粒用和苗用。农家传统种植品种。主要品种有中豌4号、杭州白花豌豆、丽水小粒豌豆、广东大荚豌豆、广东二花荷兰豆、无须豆尖1号等。
   豇豆又名带豆、豆角,原产亚洲中南部,自古栽培,耐热,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尤其适宜盛夏栽培。
   扁豆又名白扁豆,俗称羊眼豆;也有黑扁豆。原产东南亚,宋末明初传入,沿鱼荡边杨树攀缘,为菱湖水乡农村传统种植豆类品种,为浙江省四大名豆之首。扁豆品种有白花扁豆、大白扁豆、长荚扁豆、绿扁豆、红花扁豆、红荚扁豆、紫血扁豆等。菱湖白扁豆质量最佳,远销东南亚。年产最高达1000多吨,1972年全县产量883.7吨,菱湖占94.34%。1985年,菱湖镇科协成立白扁豆研究会,播种面积、品种和产量均有增加。1990年白扁豆产量35吨;1994年产量68.6吨;1995年为18.7吨;1996年为18.1吨;1997年为25.5吨,2000年为28.4吨;2005年为31.9吨。
   赤豆又称红豆,少量种植,农家多用做米粉圆子的馅心,俗称洗沙;也食用,补气血。
   绿豆少量种植,多食用,夏天为冷饮食品。
   (三)番薯、玉米、马铃薯 番薯又称甘薯、山芋、地瓜等,清康熙以后传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旱粮作物。品种有红皮白心、胜利百号、南瑞苕子;20世纪80年代后为徐薯18、浙薯
  1号、2号、赤蓬1号、红宝宝等。2002年,全镇番薯种植面积25830亩,产量786吨。
   玉米又名苞芦、苞米、苞谷、观音粟。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早玉米、金皇后玉米等。少量种植。
   马铃薯又名土豆,少量种植。又名洋芋艿,早春播种,五六月收获,地下茎圆形,皮黄,个小,食味佳且有糯性,可煮食。
   三、栽培技术 (一)水稻 精耕细作为传统农业栽培技术,其形成历史悠久。南宋初四川人高斯得寓居乌程县王村,在《耻存堂稿》卷五之《宁国府劝农文》中写道:“湖人治田,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留既茂矣。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之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据固矣。复车之入水,名曰还水。还水之后,苗田以盛,虽遇旱暵,可保无忧。其熟也,上田一亩可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你,亦田人力之尽也。”练市沈氏《沈氏农书》系统总结水乡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强调深耕细作、熟足底肥,提出:“凡种田,总不出‘粪多力勤’四字,而垫底尤为要紧。”中耕包括锄、荡、耘、干田等。桐乡张履祥(曾在菱湖私塾教过书)在《补农书》中,对稻麦两熟田开埨作沟技术,深入阐述。
   解放后,在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总结推广水稻生产精耕细作、选用良种、稀播壮秧、小株密植、浅浇勤浇、合理施月肥适时收割七大技术,并相应改革耕作制度。
   育秧一般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灌排方便、杂草较少、肥力较高的田做秧田。采用燥整水测平,达到上糊下松;秧板宽窄与地膜的覆盖方式相应。秧田均须施底肥。种子则选谷粒饱满、净纯、活力强,先晒种,再过筛,然后用盐水或泥水选种。再用清水洗净后,加药液浸种消毒2~3天,催芽露白播种。从密播水秧改进为半旱秧田,逐步发展成中苗带土秧(适用于早稻二熟制、晚稻早翻旱、中糯稻)、早稻尼龙与地膜育秧(适用于早稻三熟制)、稀插水育秧(适宜迟种田连作晚粳稻)三秧配套。用适当扩大秧田面积、降低播种量、降低水田用种量,增丛减株、适当降低插秧本数(简称“三降一扩大”)办法改善秧苗生长条件。
  20世纪70年代,一度推广秧套稻、拔秧留苗和两段育种等育秧方式。以种植连作稻为主地区,自1982年开始,从“单本插”繁育良种受启示,推广连作晚稻秧田“超稀播”育秧,秧田播种量从30~75公斤降为16~30公斤,最低播种10公斤以下。秧苗粗壮,秧田带蘖率随播种量降低而增加,增产效果显著。秧田管理主要是管水、控长、施肥、防病治虫除草。
   密植本田耕整,掌握寸水不露泥块,并施面层肥。抓紧移栽,合理密植,浅水插秧,力求浅、匀、直、稳,栽后寸水护苗返青。过去,农民种植单季稻,采取大株稀植发大棵。《沈氏农书》谓插秧之法:“行(行距)欲稀,须间七寸;段(株距)欲密,容荡足矣”。按推算每亩约2万余丛。20世纪50年代推广小株密植,增丛减株扩大叶面积系数,依靠多穗增产。发展多熟制后,早、晚稻采取插足基本苗,扩大光合面,在足苗、多穗基础上增粒、增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获得高产。80年代后推广稀、少、平、促高光效栽培方法,在“超稀播”条件下培育带蘖壮秧,单本密植,插足基本苗数,提高群体质量,优化属体结构,水稻增产潜力得到发挥。90年代,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早稻塑料软盘土钵手工抛秧技术。抛秧稻的秧田须做好秧板,宽度根据秧盘的排列方式和地膜的宽度及覆盖方式而定,育足育好秧苗时防止串根;育秧土可选择泥浆和干细土,秧沟泥剔除杂草、石子,干细土可适当添加栏肥,并进行调酸(PH值);播种后用地膜覆盖,栽秧时大田先耕整,然后抛均抛直。抛秧要选择适宜天气,避开大风大雨;抛秧要大胆有力,撒得开,抛得高,抛得远,分次抛栽,由远及近,再补边角,抛后进行人工匀苗。
   管水栽后至返青,抛苗至立苗,水、湿、干交替,采取薄水灌溉与露田相间的方法科学管水,要求前期促早发,中期控苗峰,后期保湿润,养根保叶。并根据天气变化和肥料运用,灵活掌握。收割前3~7天,逐步断水。
   施肥明《沈氏农书》强调看苗施胎肥,“下接力须在处暑后,苗作胎时,便在苗色正黄时,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底不黄,到底不可下也。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解放后,田间管理在多熟制条件下,根据不同品种生育规律实行肥、水、促、控结合。1974年,推广“丰产沟”。20世纪50~70年代以施农家肥为主,80年代大量施用化肥,发展高产栽培施肥技术,采取施足基面肥、控制分蘖肥、看苗施用穗粒肥、配施磷、钾肥及用灌深水控蘖或超前搁田办法,控制后期分蘖,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
   (二)大麦 大麦连作稻是粮食作物三熟高产主要种植制度,其中大麦产量占三熟总产量20%,主要用于淡水鱼养殖饲料。解放后引进早熟3号、沪麦4号等品种;20世纪80年代引种浙农大3号;8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秀麦3号,为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90年代后期大面积推广,占大麦总面积的一半,其特点为早熟、矮秆、强蘖、多穗、抗倒,稳产高产,一般亩产300公斤。
   播种旧时大麦耕作粗放,露籽多。解放后,重视科学管理,种子处理首先用药水或石灰水浸种,预防种传病害。播前3天,大田化学除草。最适播种期在
  11月5~15日,亩播种量8~13公斤。播种时撒施氮肥、磷肥,以畈定量,保证播种均匀。播后以畜肥盖籽,再撬沟泥薄片覆盖,精管细管后,确保每亩基本苗
  20~25万株,以壮苗越冬。
   作畦旧时农村普遍采用狭畦阔沟,打潭点播,俗称“大饼卷油条”,产量不高。20世纪60年代后采用阔畦狭沟,改点播为阔幅条播或散播,提高土地利用率。
   开沟渍害是水网地区大麦高产主要威胁,农家一向重视开沟。开深沟到塥,利于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湿害和早衰。清初《补农书》总结“种麦有几善,垦沟,撬沟,便于早”。农谚:“冬至垦为金沟,大雪前垦为银沟,立春垦为水沟。”一般沟宽20厘米,沟深30厘米,畦宽180~200厘米,腰沟、围沟、中沟“三沟”配套,保证排水通畅,降低地下水位,增强根系活力,确保大麦后期不早衰、不倒伏。
   施肥科学施肥原则为重施基肥,早施苗肥,适施穗肥(基肥:苗肥:穗肥为50%∶30%∶20%)。运用“促、控、补”施肥法,年内促壮苗早发;控制腊月施肥,防止春发过旺;看苗补施穗肥,以起到壮秆、增穗、增粒作用。配合施用钾肥,以提高大麦分蘖成穗率,延长后期功能叶寿命。
   (三)小麦 小麦种植历史久,量不多。解放后,冬种面积增大。20世纪80年代,浙麦2号、3号和扬麦3号为主;90年代中期,扬麦158稳产高产、抗性好、适应性广,成为主栽品种,一般亩产300公斤。
   播种播种前晒种,并用种子处理剂浸种消毒,消灭种传病害;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10公斤。
   施肥掌握“促两头,控中间”的稳健生长施肥原则,重施基苗肥,占总肥量的60%~70%,有利壮苗早发,为多穗打好基础;适施穗肥,占总施肥量的20%左右,增加结实率及千粒重。
   管水清沟理渠要常抓不懈,尤其是中后期,更要保证排水通畅,做到雨停田沟不滞水,增强根系活力,确保后期不早衰,不倒伏。
   (四)番薯 明万历时由菲律宾传入福建,清康熙时期传入本地。镇域内番薯种植面积不大,一般在河荡高坡地种植,往往采用间作套种模式:大麦收获后套种,蚕豆、豌豆间套种。
   施肥番薯扦插前施足基肥,适施追肥,巧施裂缝肥。
   扦插适时早插有利高产,扦插密度视地肥瘦而定,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插宜稀,迟插宜密;熟期迟,单株生产力大的宜稀植,反之适当密植。扦插方法一般采用斜插法,插入土中3节(10厘米)左右;土层深厚、肥水条件好和早插地,可采用浅平插法,并均匀用力压土;干旱地区、土质较瘦和旱季插时,宜采用直插法。为保全苗,应做到“四不插”:暴雨不插、西北风不插、光照强烈不插、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断垄。
   管理前期管理查苗补缺,破垄晒白。扦插20天后,选择晴天将垄两侧按近沟底部分泥土翻于沟内,防止损伤茎叶,经5天左右自然晒白,再把剖开的泥土按原垄修复。中期管理,以抗旱为主。遇雨水造成塌垄,应及时培土修复。后期管理,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对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法,拉断茎节上的不定根,以利块根肥大。生长期常因翻藤而伤茎叶,影响产量。对短蔓型品种,只理顺,不翻藤和提藤。
   四、病虫害及防治 粮食作物的病虫灾害以蝗虫、螟虫为最。蝗害始见于晋元帝大兴二年(319),“五月蝗,吴郡百姓多饿死。”较严重蝗灾在宋开禧三年(1207)、明万历十
  六年(1588),“夏秋干旱,大蝗群飞蔽天”、“饥殍载道,民茹草木”。螟害首记宋乾兴元年(1022),至清光绪三年(1877),镇域有12次遭螟灾。
   民国13年(1924)、22年(1933)、23年(1934)西南郊曾遭蝗害。其间粮食作物病虫仍以螟害为主。
   解放后,粮食作物病虫消长与耕作制度有关。1949年~1955年,水田耕作制度是单季稻早、中、晚混栽,利于二化螟繁育危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蝽象、稻象鼻虫、稻铁甲虫等病虫害时有发生;1956年~1965年,水田耕作制度以单季稻为主,单、双混栽,利于三化螟发生。纹枯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加重危害。
  1966年~1982年,水田耕作制度以连作稻为主,单、双混栽,褐稻虱、黑尾叶蝉、纵卷叶螟为主要害虫;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类赤霉病危害较严重。20世纪80年代,稻瘟病发病面积15%左右,白叶枯病发病面积20%;大麦以赤霉病、粘虫危害较重;小麦以赤霉病、白粉病、粘虫危害最严重。90年代,晚稻发生稻瘟病面积仅1%、白叶枯病面积3%,而稻曲病发病面积达10%,成为新的病害;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是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为害最重的病虫害,尤以稻纵卷叶螟为烈。
   (一)水稻病虫害及防治 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危害水稻不同部位,造成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重点药剂防治,通用农药从波尔多液、稻瘟净,逐步增加克瘟散、异稻瘟净、甲(乙)基托布津、多菌灵、稻瘟灵等。70年代中期采取以丰产保健栽培为基础、选用高产抗病良种为主体、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90年代用药防治,一般为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稻纹枯病稻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及叶片,严重时也侵害稻穗和深入茎秆,是水稻的主要病害。
   控制纹枯病关键是药剂防治。20世纪60~70年代,主要使用稻脚青喷洒。
  后用井岗霉素抗菌剂,安全高效。80~90年代,使用3%井岗霉素水剂,加水后进行喷雾。
   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抽穗前后始见严重。20世纪60~70年代主要用药剂防治,80~90年代的药剂为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或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均加水喷雾。
   稻曲病稻曲病是稻穗主要病害,危害谷粒。20世纪90年代为主要单季晚稻病害,在破口抽穗前5天实施药剂防治,可用5%井岗霉素水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
   二化螟二化螟危害水稻,在分蘖期造成枯鞘、枯心;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二化螟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根、稻草、白等处越冬。第1代害虫为害早稻;第2代害虫危害迟熟早稻、单季中晚稻,以及连晚秧田;第3代危害晚稻。二化螟一般先集中叶鞘内危害,到2~3龄后才转移危害。
   三化螟三化螟寄主单一,在水稻苗期造成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三化螟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根中越冬。粮食作物病虫防治以治螟历史最早。据明《沈氏农书》记载,适时插秧可避三化螟害,“早种每患生虫(螟虫),种田则芒种前后插莳为止”,对“如已生子(螟虫)在稻秆中,则惟细剪苗去之,否则,遭此害者,必通苗枯秆,无升斗之收”,耘稻时,身挂布袋,见蛾捻杀,见虫卵摘除,见抽心死苗、白穗拔去烧毁。民国时,仍采用摘卵块、拔除枯心白穗、点灯诱蛾、挖掘稻根和翻耕灌水杀蛹等传统人工防治方法。20世纪
  50年代,发动群众大搞治螟运动,也采用传统方法。1956年起,用“六六六”农药防治三化螟;70年代后期,用乙基1605、苏化203等剧毒有机磷农药防治。90年代,用低毒农药40%稻康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加水喷雾灭杀二化螟、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纵卷稻叶,藏身其内,食害叶肉;初孵幼虫在心叶内或叶鞘内危害,稍大即纵卷单叶成管状虫苞,严重影响水稻生长,造成减产。此系迁飞性害虫,镇域主要虫源由南方迁入,每年梅雨季节出现迁入主峰;稻纵卷叶螟1年发生5代,以2~4代危害水稻为重,是20世纪90年代末和
  21世纪初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用药防治,50%甲胺磷乳油(2002年7月1日浙江省禁止使用),或40%毒死蜱乳油,加水喷雾。
   稻飞虱稻飞虱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其成虫、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稻株,并由于产卵用产卵器刺破叶鞘组织,叶鞘变色;分蘖期被害,叶片枯黄,形成死苗;孕穗期后被害,基叶发黑枯死,烂秆倒伏,形成枯孕穗、半枯穗或瘪谷,损失很大。稻飞虱也是从南方而来的迁飞性害虫。用药防治,10%大功臣(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也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拌细土撒施。
   麦类赤霉病大小麦赤霉危害最严重,系因伴湿性病害,所以水网地区危害尤烈。此病俗称红头麦,在防治上要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和蔓延。20世纪70年代,推广使用甲基托布津、50%乙基托布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单独使用时50%加水喷雾。
   草害据《湖州市志》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粮田遭受杂草为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粮食作物的草类有49科99属125种,分为两大类:一是稻田杂草23科41属57种,主要有稗草、节节草、瓜皮草、三棱草、鸭舌草、陌上菜、中毛草、四叶萍、水竹叶和异型莎草等,以前5种为草害优势种,分别占稻田杂草发生总量9.9%、42.88%、15.29%、10.58%和10.55%,占89.2%。其中晚稻大田草害重于早稻大田,晚稻秧田草害重于早稻秧田,杂交稻秧田草害更重于常规稻秧田。二是春粮田杂草26科58属74种,主要有看麦娘、雀舌草、繁缕、碎米荠、茼草、蓼、稻槎菜、猪殃殃、一年蓬和鼠曲草等,以看麦娘为草害优势种,占麦田杂草发生总量的85.53%。麦田杂草为害重于稻田。农田杂草防治重点是化学除草,秧田化学除草药剂可选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拌土、喷雾、洒水均可;
  40%直播净或35%秧禾葆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旱育秧可选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或90%高效杀草丹+10%苄黄隆兑水喷雾,或35.75%龙杀兑水喷雾,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抛秧稻田化学除草可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拌土撒施;也可用50%
  二氯喹啉酸+10%苄黄隆兑水喷雾。直播稻田化学除草可选用40%直播净,或
  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移栽本田化学除草可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拌土撒施;或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黄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早晚稻大苗移栽田除草可用14%新草畏可湿性粉剂,或禾太可湿性粉剂,或18%田草光可湿性粉剂,拌尿素或细土(沙)撒施。麦田化学除草科学使用绿麦隆、异丙隆、骠马、使它隆等,谨慎使用甲磺隆。粮田除草还应通过合理轮作、精选种子、精耕细作、中耕除草等方法,减轻草害。
   鼠害粮田鼠害农田以黄毛鼠数量最多,占50%以上;室内以黄胸鼠数量最多,占63%以上,尚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等。除天敌捕鼠外,结合使用鼠夹、鼠笼等物理灭鼠,大面积灭鼠采用敌鼠钠盐、灭鼠磷、毒鼠、磷化锌等农药灭鼠。
   (二)植保组织 民国18年(1929),吴兴县成立治虫委员会,次年设治虫专员和治虫督促员,管理治虫工作,镇域各乡由乡绅出资聘请专人治虫。民国23年(1934),吴兴县稻虫防治会稻虫防治实施区主持,菱湖实施小区设治虫事务所,负责实施治虫事宜。1950年,吴兴县建立治虫指挥部,设专职植保技术员专司治虫工作。
  1956年,吴兴县建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菱湖区设病虫情报点,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粮食作物病虫防治测报工作。
  20世纪60年代,镇域建立群众性植保队伍,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均有植保员,形成三级植保科技网络。植保员多由回乡知识青年和下乡知青担任。80年代初发展村植保服务组织。90年代初,原溪西乡、下昂乡和新溪乡的植保组织均由各乡镇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担任,各乡镇供销社与农技站联合开办“庄稼医院”,由农技人员作指导,供销社供应各种植保农药、肥料,进行农村植物病虫害的预防治病。90年代末,菱湖镇农技站成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供应农药、化肥、饲料和良种,并下村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996年,菱湖镇、原下昂镇、原新溪乡粮食作物施用农药面积2156.66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8.22%。
   (三)自然天敌 据湖州市农业部门普查,粮食作物主要害虫天敌有昆虫类、线虫类、蜘蛛类、微生物类和脊椎动物类等5类48科215种。水稻害虫天敌占46科196种;捕食性害虫天敌24科89种。
   五、粮食产量 “苏湖熟,天下足。”菱湖地处“天下粮仓”,因宋代以后历史形成粮、蚕桑、养鱼农业“三三制”模式,明中期后普遍掘池养鱼,故“地狭人稠,本地所出之米,纳粮外,不足供本地之食,必赖客米接济。”(清光绪《菱湖镇志》) 《湖州市志》引载明《补农书》:“米每亩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约三石为常耳。”以亩收大米二石计算,按明制约合289公斤,大大高于明朝全国水稻平均亩产(176.5公斤)。明末至清,迭遭兵灾,人口减少,水利失修,粮食产量下降。民国21年(1932),粮食耕地亩产176.15公斤,其中水稻亩产181.67公斤。吴兴县抗战前亩产206.5公斤,抗战后亩产125公斤。至1949年,粮食亩产降至159.5公斤。菱湖镇情形大抵如此。
  1955年,粮食亩产增至250公斤。由于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及春花,1962年,全镇(含原溪西乡、原下昂乡、原新溪乡)粮食平均亩产507.53公斤;1978年,全镇粮食亩产667.55公斤,1991年增至844.24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普遍改种单季稻,全镇粮食亩产545.6公斤。
   增产年景1950~1952年,土地改革后连续增产;1961~1966年,纠正“大跃进”浮夸风后,加强农业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连续增产;1969~1976年,
  二熟制改三熟制,提高复种面积,水、肥、种子、农药、农膜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连续增产;1978~1979年,农村开始改革,大幅增产;1981~1984年实行包产到户落实责任制,实行科学种田,连续增产;1990~1991年、1996~1999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专业户、重点户、种粮大户的出现,粮食连续增产。
   减产年景1953~1954年,因旱涝连年减产;1959~1960年,因“大跃进”浮夸风和自然灾害,连续减产;1967~1968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放松治虫,褐稻虱危害,歉收;1980~1981年,因遭早秋低温,减产;1985~1988年,放松对农业领导,粮食耕地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粮食减产;1992~1995年,大办乡镇企业,劳动力转移,抛荒田增加,连续减产;2000~2005年,工业园区开发,耕地减少,土地大面积整治,复种面积减少,大多改为单季稻种植,村民外出承包养鱼,抛荒田增加,因此,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部分年份粮食耕地面积产量 (续上表) (续上表) 注:粮食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系菱湖、原溪西乡、原新溪乡、原下昂乡(镇)之总和。
   附:1990年农村粮食分配 第二节经济作物 一、食用油料作物——油菜 据钱山漾遗址考古发掘,约5000年前就有大豆、芝麻、花生等作物。镇域历代种植。据宋嘉泰《吴兴志》,宋时种植,称芸苔。明代普遍,成为水稻重要前期作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扩大油菜种植面积。60年代,因粮食紧缺和绿肥双季稻面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粮食作物二熟制改三熟制,油菜是
  三熟制最早的前期作物,有所发展。80年代后,油菜子收购价多次调高,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种植面积扩大。同时新品种增加,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90年代,镇域油菜种植面积占水田面积的36%。2005年,油菜种植面积占耕地
  27.61%。
   菱湖镇部分年代油菜籽产量 (1990~2005年) (一)油菜品种 解放前仅白菜型、芥菜型两大类。白菜型油菜有三月黄、黄子、金芳子和长梗等品种,具有早熟、耐湿、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种植较多;芥菜型油菜有毛油菜、腊芥菜等,具早熟、耐旱、耐瘠等特点。这两类油菜均易感染毒素病,亩产一般20~30公斤。
  20世纪50年代,扩大种植三月黄、长梗白,并引进姜黄种、灯笼种、短盘箕等,但产量低而不稳;1956年,引进四川甘蓝型胜利油菜,生育期长,枝多荚密,抗病耐肥,亩产比本地种高30%左右。后又引进胜利青秆、东胜14、胜利92、甘油3号等搭配种植。70年代,麦(油)连作三熟制发展迅速,改种甘蓝型油菜本地品种,但毒素病严重回升。1978年,引进甘蓝型抗病高产品种92~13系,成熟期早、又高产一二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80年代,推广甘蓝型油菜9258;
  90年代末,推广浙双7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占镇域种植面积85%;沪油15,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显著优点,占镇域种植面积15%。
   (二)栽培油菜 明清时期,油菜栽培技术重视。《沈氏农书》记述:“垦麦(菜)畦,惟干田最好……切不可带湿踏实。菜麦不能行根,否则春天必萎死;即不死,亦永不长旺。”管理上强调锹沟浇花;季节上要求八月(农历)撒菜秧,十月种菜,四月收菜麦。民国时期,因圩田低洼排水差,强调高窄畦,提倡早播。
   育秧农谚“秧发三分收,秧差一半丢”,“矮脚六叶齐,丰收有根基”,育秧是油菜高产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期,沿用培育密播瘦秧。60年代,改密播为稀播,培育“六叶、六寸、六毫米粗”的“三六矮壮秧”。利用桑、白地育秧,除尽杂草,施足基肥,早间苗,早追肥,防旱涝。
   密植新中国成立后,种植油菜从高窄畦改为宽沟窄畦,现为深沟窄畦;20世纪80年代末,推广油菜免耕栽培,合理密植,每亩栽6000~8000株。
   施肥掌握好“勤施苗肥,增施腊肥,巧施春肥,稳施苔肥,看苗补施花肥”的原则,进行科学施肥,确保冬壮春发。注意肥泥压根,促进早活早发;增施基肥,使多分枝、防倒伏。
   同时搞好化学除草,注意防病治虫,搞好田间排水系统,防渍害。
   收获当80%成熟时便可收割,以免造成裂角损失。为解决三熟制夏收夏种与养春蚕矛盾,1978年始改油菜拔秆后在田间摊晒脱粒习惯,为适时早拔打堆后熟,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
   附:蓖麻 蓖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榨油,用于医药和工业。20世纪50年代初,大力提倡屋前房后、白地路边种植,支援工业化“一五”计划急需的工业用润滑油原料。
   二、瓜菜 镇域内瓜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根菜、薯芋、白菜、荠菜、甘蓝、绿叶、葱蒜、茄果、瓜、豆、水生、多年生、菌类等。2002年,全镇蔬菜瓜果种植面积
  125805亩,产量3971吨。
   (一)瓜类 瓜类种植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距镇10余公里的钱山漾曾出土甜瓜子。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记载:“匏(俗名胡芦)、冬瓜、南瓜(即番瓜、俗名饭瓜)、生瓜(即尝瓜)、黄瓜、丝瓜、瓠(圆种瓠■),土人呼日蒲)、蕇。”瓜类分菜用和果用两类,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
   南瓜俗名番瓜、饭瓜,主要品种有杭州十姐妹、黄狼南瓜、杭州糖饼瓜、枕头南瓜、镇江癞猴子等,20世纪90年代引进观赏彩色南瓜。农户除屋前天井搭棚或沿屋脊、杨树,或路边、或白地栽种,既可作蔬菜,也作杂粮和饲料,补粮食不足。农村冬天习俗,用老黄南瓜和米粉做团子,俗称饭瓜园子;春天做长圆形团子,称黄饭瓜茧圆。
   冬瓜又称白冬瓜,品种有青皮冬瓜和青杂1号,夏季主要蔬菜,也可作羹汤;冬瓜皮、籽均可入中药。
   丝瓜农村房前屋后搭棚种植,或塘边攀缘杨、柳树蔓延种植。鲜嫩时可炒、可作羹;5~10月摘收。品种为本地丝瓜。霜后,取老瓜去皮,称丝瓜筋,可去油腻,揩抹器物,可入中药。
   黄瓜又名胡瓜,盛产夏季,既可作水果,又可作蔬菜。
   瓠瓜俗名扁蒲,又名日蒲,夜开花,种植较广,5~6月上市,作蔬菜。
   匏瓜俗名胡芦,搭棚栽种,夏季蔬菜。
   生瓜即尝瓜,种植较少,也作蔬菜。
   西瓜镇域内种植不多,多作水果。皮可入中药。
   香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有青皮绿肉、海东青、噎煞瓜、蜜莆瓜、黄金瓜、老太婆瓜等,香瓜又名甜瓜。香瓜为水果。
   (二)蔬菜类 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蔬菰之属:韭(春初韭芽尤美)、葱(有胡葱、龙爪葱)、蒜(大小二种)、芸苔(即油菜子可榨油,为春花之一,俗名苔心菜)、白菜(即菘也,俗称咸荠菜,宜腌藏御冬)、黄芽菜(亦菘类)、小白菜、芥菜(有紫芥、白芥)、雪里蕻(亦芥类、可腌藏)、菠菜、猪摇头、苋菜、荠菜(即野菜)、蒿菜、马兰头、葵(今名锦葵,又有蜀葵、秋葵、向日葵,唯向日葵子可食)、菲(俗名诸葛菜)、菰荀(即茭白)、茄、辣茄(亦呼番椒)、青菜(即青荟)、恭菜(即甜菜)、蔠葵(即臙脂)、苦菜。”清同治《菱湖志》·物产门:“茱萸,用以作羹,俗名梗火,亦称辣虎。
  苎叶,浸以石灰,掺入米团,为青圆子。萝卜,春末所生者,呼为杨花萝卜。青菜,枝叶甚大,俗呼猪摇头。”农村田头地边、屋前屋后白地上,种植普遍,四季皆有。
   白菜不结球白菜称青菜,有白头黄、八月菜、矮脚白、扁梗白、恭菜(甜菜)、苦菜、蔠葵(臙脂)、小白菜、冬白菜、春白菜、夏白菜等数十种品种,除作新鲜蔬菜外,还盐渍为腌菜,俗称盐渍菜;晒干为干菜;春天还可用油菜(即芸苔)梗蒸、煮食用,俗称苔心菜。结球白菜又名大白菜、胶菜、菘,品种有黄芽菜,以及城青2号、青杂3号、城阳青、早熟5号等,种植历史久远。
   甘蓝结球甘蓝,又名包心菜、卷心菜、包菜、洋白菜。花椰菜俗称花菜。
   芥菜根据主要食用部位可分为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品种有紫芥、白芥、雪里蕻、榨菜、大头菜、瘤叶梗等。
   茄果以浆果供食用,有茄子(南朝时就已栽种,有紫茄、白茄、水色茄)、辣椒(又名辣茄、番椒,原产南美洲,明末引入,品种有引线椒茄、灯笼椒茄、朝天椒茄、观赏五彩椒茄等)、番茄(即西红柿,20世纪30年代引进发展,既可作水果,更多作蔬菜)。
   根菜主要有萝卜(又名菜菔,古名紫菘,有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有大钱萝卜、丁香萝卜),既可作蔬菜食用,又可作水果;萝卜晒干盐渍,名萝卜干;丁香萝卜盐渍后切丝晒干,可作熏豆茶配料,作饮料。
   绿叶菜有菠菜(古名波薐,又名赤根菜,俗呼红嘴绿鹦鹉,品种有大叶菠菜、火冬菠、圆叶菠、地方种等,近年又引进国外长茎波菜)、芹菜(有白芹——旱芹,水芹,品种有早青芹、晚青芹、黄心芹及近年引进的美国芹)、莴苣(俗名莴苣笋,品种以本地圆叶莴苣——香莴苣为主,剥皮嫩茎供食,脆嫩多汁,香气浓,生食熟食俱佳,亦可腌制)、苋菜(品种有青、紫二种,青者佳,青苋俗呼白苋菜)、荠菜、马兰头、蒿菜、猪摇头等,绿叶菜作为蔬菜食用,在南北朝时已较普遍。
   豆类豆科作物的嫩豆荚和鲜豆粒也可作蔬菜食用,包括菜豆、豇豆、毛豆、蚕豆、豌豆、扁豆等。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玉豆,主要品种有白籽四季豆、长箕刀豆、美国供给者等。豇豆俗称豆角,品种有长豇豆、普通豇豆、饭豇豆。扁豆,俗名羊眼豆,嫩荚或种子作蔬菜,有紫、白两种(紫者荚短、白者荚长),白者为佳,是菱湖著名特产。
   葱蒜韭菜,春初韭芽尤佳,主要品种本地韭菜以窄叶为主,新引进有宽叶韭、苔用韭。葱,有胡葱(太湖葱)、龙爪葱(呼楼葱)、香葱。蒜,又称大蒜,有两种:茎根小而瓣小者为小蒜,茎根大而瓣多者为大蒜。洋葱,又名葱头,主要品种为红皮洋葱,早熟或中熟。
   (三)薯芋类 “芋,土特也。”(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镇域内主要栽培供食用的块根、块茎、球茎或根茎等陆生作物,多含大量淀粉和糖分,可作蔬菜、杂粮、饲料、酒精工业原料及制淀粉。
   薯蓣又名山药,苗肥大而甘美,其根常留,每年可食其块根。
   芋俗称芋艿,有紫梗、白梗两种,紫梗芋又名香梗芋,又有水芋、旱芋之别,其叶可喂猪。品种有红顶芋、白芋、大头芋,谷雨至清明下种,处暑至白露收获,常与稻、麦、豆等轮作,或种田旁,或全田皆种。
   姜作蔬菜或作香辛料,农家少量种植。
   良姜土名洋姜,农家屋旁种植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其块茎于冬天挖出,放入甏内,和芥菜制甏里菜,味微甜脆嫩,供食用。
   (四)水生类 茭白“菰笋,即茭白。”(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又名茭笋、菰白,种植水田,主要品种有中介茭、象牙茭、寒头茭等,作蔬菜食用。
   慈菇又名茨菰(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果之属),种植水田,早春采收。
  球茎入菜,也可制淀粉,尤在春节,慈菇做菜待客,意为万事如意。
   荸荠古名凫茈,又名葧荠,俗称地栗(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果之属),种于水田,秋季采收。球茎作蔬菜或作水果。
   藕又名莲藕(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果之属),种植浅水池塘。既可作蔬菜,也可作水果;藕孔灌米煮熟,可代粮食。藕粥加糖,为本地营养补品。
   菱明万历庞太元《菱湖志》:“菱称果中极品,唯此乡最佳且多,故曰菱湖。”清同治姚彦渠《菱湖志》卷二物产门:“《吴兴统记》:菱湖居人采菱焙干,曰菱米。梗亦可取以为蔬,曰菱毛。”光绪孙志熊《菱湖镇志》物产·蔬菰之属:“菱科,即菱毛头。”新石器时期就已食用,菱湖人荒年可代粮,称菱米;也可作水果,入蔬菜。其茎芽嫩头,俗称菱毛头,作蔬菜食用。菱浑身是宝,又可作抗癌药食用。1990年产量2700吨;1992年全区产量2092.5吨;1994年产量1897吨;
  1995年产量1554吨;1996年为1780吨;1997年为2139吨,1998年为2259吨。
  2000年菱湖镇产量250吨;2005年为500吨。
   (五)其他木本、草本蔬菜 木本有竹笋、香椿;草本有百合、金针菜。
   竹笋清同治《菱湖志》卷二物产门:“笋,清明前后出者为毛竹笋;立夏后出者为刚竹笋;七八月出者为鞭笋;冬月出者为团笋;剥壳煮熟烘干为笋干,名类不一,又有笋衣,俱足以供蔬。”又名笋,按季节分春笋、冬笋、鞭笋;按类分毛笋、早园笋等;可作鲜菜、笋干、咸笋和罐头食品、茶食。
   椿芽俗名香椿头(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蔬菰之属),春季从香椿枝条嫩芽采摘,芽内有嫩茎和嫩叶。供蔬食和盐渍加工。
   金针菜又称黄花菜,花蕾开放前采收,经蒸制后晒干,20世纪年代种植。
   百合少量种植,球茎可入蔬食,药用。
   (六)菌类蔬菜 菌即地蕈,古名蕈(清光绪《菱湖镇志》物产·蔬菰之属),主要有平菇、蘑菇、金针菇、香菇、猴头菇等菌头蔬菜。20世纪80年代,暖棚大面积种植。野生食用的还有地衣,俗名地滑塌,黑色似木耳,作蔬菜。
   第三节家畜家禽 新石器时期考古中,先民在原始农业中就已捕鱼、饲养家畜、家禽。古代历来将饲养的马、牛、羊、鸡、犬、猪称为“六畜”,“六畜兴旺”是农业发达的一个标志。
   清光绪《菱湖镇志》·禽之属和兽之属载家畜家禽有:鸡、鸭、鹅、鸽、鸬鹚、鹌鹑、猪、羊、牛、狗、驴、貓、白兔等。
   一、家畜 (一)猪 养殖历史久远,历代农家珍重。猪浑身是宝,宋嘉泰《吴兴志》:“岁时烹用供祭礼、宾客,粪又宜桑。”民国时,本地猪上市不足,多从江苏、安徽购进,以供民食。解放后,生猪生产不断发展,农民家庭饲养。1956年起,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养猪场。1958年后,公社扩大养猪场,实行公养、私养并举,以公养为主。1961年起,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同时试行生产队与国家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制度,由生产队代为农民与商业部门签订合同,商业部门按提供数量供应一定的日用品。给私养以优惠措施,母猪放到农户,实行投肥换粮,划一定数量饲料地和水面给农民种植饲料。一般每头猪划给一二分饲料地(母猪二
  三分地),猪肥每担折价0.3~0.5元(可计报酬,也可记工分,年终参加分配)。
  投售生猪奖励化肥和工业品券。“文化大革命”期间,收回农民自留饲料地,取消饲料粮,生猪饲养下降。后贯彻中央“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指示,农村恢复饲料地、饲料粮等措施,国家适当提高生猪价,生猪生产稳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取消集体养猪场,农民私养发展。20世纪90年代,农村涌现养猪专业户,养猪大户不仅建造大规模的养猪场,还实行饲料供应、疾病防治、收购运输一条龙,带动农民私养发展。随着人民生活需求量提高,本地饲养量不够供应,从安徽、苏北、四川等地购入。21世纪初,养猪大户的规模饲养量已占全镇饲养猪总量的53%以上。2005年,生猪出栏数25590头;2006年,肉类总产量
  3881吨。
   苗猪解放前,农民没有饲养母猪习惯。苗猪大量来自江苏、安徽、金华。
  20世纪60年代,由生产队开始繁殖苗猪,遂养母猪。1977年7月,嘉兴地委畜牧领导小组提出对本地土种母猪“先留后选”措施后,各生产队养猪场的母猪存栏数才迅速增多。80年代,集体养猪场消亡后,农民私养为主,菱湖食品公司的苗猪供应门市部,一度年平均供应苗猪达五千多头。
   品种本地黑猪(太湖猪)为主要品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引进中约克、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外国纯种公猪,引进金华两头乌、嘉兴猪等良种母猪,实现“母猪地方良种化,肉猪一代杂交化”。70年代,各公社饲养良种公猪,并办配种站,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大量培育瘦肉猪,出口香港。80~90年代,养猪专业大户的养猪场,除自繁自育外,还将苗猪供应村民,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饲料猪饲料有稻谷、大麦、玉米等籽实饲料;紫云英、蕃薯藤、蕃薯、南瓜、萝卜、青菜、革命草、水浮莲、水葫芦等青饲料;青糠、麸皮、酒糟、豆渣、豆饼、菜饼等粮油加工副产品饲料;鱼粉、蚕蛹、屠宰加工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贝壳粉、碳酸氢钙等矿物质饲料。在饲料中还补饲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逐步把喂熟料改为喂生料和粉料。20世纪80年代后,养猪大户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和全价饲料。
   猪舍农村养猪一向是加猪栏圈养,20世纪70年代前为软棚,棚舍狭小,以利积肥。70年代后,猪栏逐步改软棚为硬棚,水泥铺地,砌排污槽,肥料清扫集中。
   部分年度猪的饲养情况 (二)羊 湖羊古称吴羊、胡羊,又称绵羊,为平原水网地区主要良种,繁殖率高,泌乳性能好,肉质好,耐高温、高湿,终年舍养。饲养的历史与北方世族南徙有关。
  饲养湖羊始于晋或更早年代,宋代已普遍饲养湖羊。清康熙《湖录》记:“吾乡吴羊,毛卷尾大,无角。”“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土人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吾乡羊有二种,曰吴羊、曰山羊。”湖羊毛作毡(每年二月、八月剪毛),山羊毛作笔料。“畜之者多食以青草,谓之青草羊;草枯则食以干桑叶,谓桑叶羊,人尤珍焉。……其羔儿皮均可以为裘”,小湖羊皮号称软宝石,极为名贵。
  冬天食用羊肉,为冬令极佳滋补营养性食物。
   湖羊饲料以草料为主,合理搭配精粗料,青干草、枯桑叶、野草、种植牧草(黑麦草、白三叶、美洲狼尾草等)、稻草、玉米秆、东洋草等,以及稻谷糠、麸皮、菜粕等;20世纪90年代推广秸秆氨化养羊,提高其营养价值,并适当在混合饲料和饮水中拌入食盐,以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及杀灭寄生虫。
   湖羊的饲养一般为农户私养,往往家庭饲养3~4只。20世纪9、年代,始有养羊大户,一般饲养湖羊80~100头。2001年,规模饲养户羊年内出栏数265头;年末存栏数320头。2005年,全镇饲养湖羊14750头,年内出栏6120头,年末存栏8470头,母羊6711头。
   绵羊饲养不多。1990年时,曾饲养1085头,以后逐年减少,随着供销社改制,羊毛不再收购,20世纪90年代末,绵羊饲养逐渐停止。
   山羊饲养很少,以散放为主。
   部分年度羊的饲养情况 (三)牛 农家主要养水牛,用作耕田畜力。历朝均规定,耕牛“非病不得宰杀”。
  1949年11月,嘉兴专署颁发《禁止屠宰贩卖耕牛及奖励繁殖耕畜办法》:10岁以下牝牛、幼牛及10岁以上仍有耕作能力耕畜,严禁宰杀。需宰杀,经村农民协会公认属实,呈报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经检验合格方得宰杀。20世纪60年代时,现镇域耕牛由解放前40余头增加至50余头。随着农业机耕面积不断扩大,养牛数量逐年下降,至90年代,农家耕牛仅10余头。2005年,已无耕牛饲养。
  80年代,新墩村民鲍德林饲养奶牛6头,供应镇上居民鲜牛奶,但饲养时间不长,仅三四年。
   (四)兔 解放后,镇域开始发展养兔。1954年,吴兴县初级中学因教学需要,办起养兔实验组,饲养安哥拉长毛兔10余只。20世纪50年代后期,农家开始饲养中国肉兔,皮、肉兼用。1957年后,供销社引进力克斯皮用兔、安哥拉长毛兔等,鼓励农民家养。80年代,农民饲养的品种有西德长毛兔、日本大耳兔。农民家庭饲养一般10多只。2001年,养兔大户开始规模饲养。
   部分年度家兔饲养情况 (五)其他 驴明清时,镇域内有饲养驴,主要用于豆腐作坊役力。20世纪50年代,全镇有驴6头,60年代初仅存1头。使用电力机械后,淘汰。
   狗据《吴兴志》载,农村养狗较普遍,主要防盗守家。20世纪90年代,有狼犬繁殖场,供应民营企业护厂、护家。90年代末,城镇居民养宠物狗以为时尚。
   二、家禽 历朝农户饲养家禽为传统家庭副业。农民饲养的鸡、鸭、鹅等家禽除自给外,同时售卖于城镇居民和餐饮行业,以补家用;并且以禽蛋换油、盐、酱、醋或针线日用品。
   解放后,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家禽饲养量也逐年增加。1983年后,农村涌现家禽饲养专业户;20世纪90年代末,外来客商投资建造养鸡场,规模越来越大,著名的有温氏集团供应苗鸡、饲料、收购禽蛋、建造鸡舍等一条龙饲养、售后服务。鸡的品种主要有本地种草鸡、肖山鸡;蛋鸡除草鸡外,主要有迪卡白鸡、伊莎鸡、罗曼鸡等。2005年,全镇大棚养鸡11万平方米,大棚出栏90万羽鸡。
   镇域内为平原水乡湿地,因此,饲养大户以养蛋鸭居多,肉鸭次之。蛋鸭品种以绍鸭为主,肉用鸭以北京鸭、樱桃谷鸭为多;还有狄高鸭、康贝尔鸭。鹅种主要为太湖鹅及狮头鹅。
   此外,还有鹌鹑、肉鸽等饲养。
   部分年度家禽饲养情况 三、常见畜禽疾病及防治 解放前,民间以中草药医治畜禽疾病。解放后,农业部门建立畜牧兽医站,逐步建立兽医防治网。菱湖镇因是19491954年两度成为吴兴县政府驻地,所以县农业部门的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为菱湖乡镇的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公社畜牧兽医站培训大队防疫员,村村有农民兽医技术人员。20世纪80年代,商业和外贸部门各自配备兽医和卫生检疫人员,一起和各乡的农业技术站及兽医站合作,开展畜禽疾病防治。90年代,镇农技站和兽医站合并,开设庄稼医院,下村、下专业养殖大户的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养兔场等进行治病、送药打预防针、咨询服务,并且推广良种、指导科学搭配使用饲料。
   (一)常见畜禽疾病: 猪病有脊猪瘟、猪丹毒、猪口蹄疫、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肺炎(猪出败)、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传染病;有猪马形体病、猪寄生蠕虫病、猪疥癣病等寄生虫病。
   羊病有羊肝片吸虫病、羊腐蹄病、羊块疫、羊炭疽、羊布氏杆菌病、羊疥癣等。
   兔病有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巴氏杆菌病、A型魏氏梭菌下痢病、葡萄球菌病、中暑、脱毛症、球虫病等。
   家禽病疫鸡有鸡新城疫(俗称鸡瘟)、鸡白痢、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枝原体病、鸡黑头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球虫病、鸡维生素B2及E缺乏症。鸭有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副粘病毒病、减蛋综合症、鸭传染性脑脊髓炎、鸭出败等。
  鹅有鹅副粘病毒病、小鹅瘟病、鹅霍乱、鹅副伤寒病、鹅大肠杆菌病、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等。肉鸽有鸽痘、鸽念珠菌病、鸽霍乱、鸽肠炎、鸽瘟(新城疫)。鹌鹑有鹌鹑瘟(新城疫)、鹌鹑白痢、鹌鹑肠炎、鹌鹑霍乱、鹌鹑球虫病等。
   (二)畜禽疾病防治 主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进行预防接种,检疫等。对于常见疾病,除免疫注射外,有对症的药品供畜禽口服、注射,一旦发现病畜、病禽,立即对笼舍进行消毒。20世纪60~80年代,兽医站对畜禽疫病防治大多免费;80年代中期后,则收回成本;90年代后,开展有偿服务。特别是镇农技服务中心成立后,分管畜牧的农技人员经常下村、下专业户走访,进行科技指导、咨询服务,大大降低了畜禽疾病发生率和传染率。2004年有H5N1型禽流感,可传染至人,镇域虽未发现此疫,但仍全力对家禽进行消毒预防。
   菱湖镇农村住户家畜、家禽饲养量 (1995年) 家畜、家禽年内出栏量、出栏率 (1995年) 家畜、家禽年末存栏量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第四节林业与野生动植物 镇域内为水乡平原湿地,灵山、小灵山、北凉山、南凉山、毛山、小山、市山在
  20世纪50年代封山育林,保留林木。河岸、池塘边、房前屋后则有竹木树林。
  2001年,种树大户曾种植快速杨达500亩,2004年退林还田。
   果木镇域内出产桔、梅、桃、李、梨、枇杷、柰(花红)、橙、金橘、香橼、樱桃、银杏(俗称白果树)、石榴、枣、柿、无花果、木瓜、葡萄、甘蔗、芡,农家零星种植,产量不大。
   树种镇域内种桑、柘、松(马尾松、罗汉松、雪松、白松)、柏(龙柏、桧柏、侧柏、扁柏)、梓、槐(龙爪槐、刺槐)、榆、楝(苦楝)、樗(俗名臭椿)、梧桐(中国梧桐、泡桐和法国梧桐)、乌桕、冬青、石楠、樟(又名香樟)、柳、杨、水杨、白杨、黄杨、柽(即观音柳)、棕榈、穗(即菩提子)、枸杞(即地骨皮)、穀(即楮)、女贞、柳杉、刺杉、水杉、、黄檀、天竺、夹竹桃、山茶、茱萸、广玉兰、紫玉兰、合欢、枫(红枫)、桂、榉、皂荚、漆树、铁树;紫藤、蔷薇、野蔷薇、铁蒺藜;以及果木;茶,清·孙志熊《菱湖镇志》:“本山茶,色绿味薄,立夏前后竞贩。” 竹种主要有刚竹、水竹、石绿竹、早竹(古称燕竹)、白哺鸡竹(古称象牙竹)、筱竹、紫竹、四季竹、篁竹、早园竹、鸡毛竹。
   野生动物镇域内有野兔、松鼠、猬(俗名刺栗篰)、狐狸、水獭、狸猫、蛇、龟、鳖、蜈蚣、蝎、蜘蛛、苍鹭、麻雀、鸥、燕、野凫(即野鸭)、白鹭、灰鹭、鸳鸯、鸂鶒、雉(野雉,即山鸡)、斑鸠、鸤鸠、桑鸬、布谷鸟、鸲鹆(即八哥)、画眉、黄雀(即俗名黄豆子)、啄木、喜鹊、白头翁、鹰、鹧鸪、鸬鹚(即木鸭)、乌鸦、唤春鸟、青鹯、寿带、蝙蝠等禽鸟;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加州鲈鱼、太湖白鱼、太湖花骨朵鱼、黑鱼(俗称黑里头)、鳜鱼(俗称桂花鱼)、虾、卢氏沼虾、青虾、蟹(河蟹,俗称螃蟹)、鲤、鲂(即鳊鱼)、鲂魾(即鳑鮕)、螺、河蚌等水产;以及蛴螬(即野蚕)、蜜蜂、蜻蜓、蠮螉(即铁胡蜂)、黄蜂、蠼螋、蝇虎、壁镜(俗呼喜子)、壁虎、螳螂、載(即刺毛)、蝶(俗呼蝴蝶)、蠛蠓、螟、螽、罍虫、土螽、草螽、墼螽(即剪刀娘)、蚊、蝇、蜰(即臭虫)、蚤(又称跳蚤)、蚤(即虱)、蚁(蚂蚁,有黄蚁、黑蚁、白蚁)、臧娘、飞蛾、白螘、蜈公(即百脚)、蝉(俗名叫哥哥)、蜉蝣、齧桑、蝼蛄、蚯蚓(俗名曲蟮)、萤(俗称油火虫)、蠹鱼、灰虫、蟋蟀(即曲蝈、曲子)、叩头虫、蟾蜍(又名癞蛤蟆)、蛙(即青蛙,俗名田鸡)、蝼蛄、蜗牛、蚰蜒、蜎(俗名跟斗虫)等昆虫。
   野生植物镇域内为平原水乡湿地和山丘,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植被丰厚。
  有菌类、蕨类、裸子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丰富。
   菱湖镇农村住户林地面积情况 (1996年) 第五节农业机具 据钱山漾遗址、杰塘遗址、吴山遗址、小命山遗址、汲水桥遗址等考古发掘,镇域内先民在新石器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距今4000~5000年)就已使用斧、钺、矛、刀、镞、钻、凿、锛、铲、犁等石制工具及扦柏、桨、倒梢等木竹工具从事狩猎、捕鱼和原始农业生产。尤其石犁,标志进入犁耕农业。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制农具。20世纪20年代后,使用少量农业现代机械。传统畜力耕牛、水力辗磨等农用动力,解放后逐渐被内燃机、电动机取代。50年代,使用农业拖拉机、打稻机、人力喷雾器、双轮双铧犁、木制插秧机、抽水机、机械排灌设施等。60年代中期,农田耕地实现电力排灌机械化,碾米、榨油、饲料粉碎等也实现机械化。70年代,公社、大队执行“集体为主、国家为辅”方针,加快农业机械化。80年代,产生个体农机经营户。1986年,土地规模经营,种粮大户、养殖专业户涌现,农业机械广泛运用;90年代末,大规模土地整治后,农业机械普遍使用。
   一、农业生产机具 (一)耕作类
  1.耕作用具 犁起源于耒耜,用人力牵引,主要用于耕翻或掘松土层。耕牛兴起后,耒耜渐为犁取代。东汉时已用耕牛拉犁犁田。唐宋时,农民常用木犁已很完善,其犁铧、犁壁系铁铸件,余为木制。20世纪50年代,犁梁改为铁件而称铁犁。
  1955~1959年,推广双轮双铧犁,1961年停止使用。
   木犁 牛牵引用铁犁 双轮双铧犁 耙有平耙、滚耙两种,用于平土、碎土。平耙由长方形木框组成,一般长
  180厘米,宽60厘米。在长框边各装15~20只互相错开的铁齿或耙刀,以切碎土块。滚耙是在木框中间与两长边平行装一木滚轴,轴上等距离穿约20只竹片,竹片外露约10~15厘米。水田在平耙作业后,用滚耙进一步碎土。耙可用牛牵引,操作者立于耙上,至1990年仍有少量使用,20世纪90年代末停止使用。
   平耙 滚耙 耖有铁耖、木耖2种。主要用于进一步碎土和捣匀整平水田中泥块,便于插秧。木耖与铁耖形状相同,耖齿长约10厘米,铁齿稍长,齿为方形,齿尖锋利长约1.2厘米;木耖齿齿尖较平,长约2厘米,至1990年仍有使用。90年代末淘汰。
   铁耖 铁耙传统农具,农户均拥有,亦称铁鎝。由古代二齿镢发展而来。有两齿、四齿两种。两齿均为尖齿,四齿铁鎝有阔齿、凿齿、尖齿之分。柄为刚竹。
  现仍使用。
   铁耙 锄头用于旱地中耕除草、培土、挖穴,以及开垦荒地。有狭锄、三角锄、板锄等多种规格,柄为硬木,现仍使用。
   铁沟铲、铁铲 铁锄 铁锹(铲)用于田、地开沟铲削田埂杂草等。20世纪60年代,由宽改窄,用于开深沟阔畦。铲宽13~15厘米,长40~45厘米。硬木为柄。现仍使用。
  2.耕作机械 电动犁电动犁起源于牵引犁。民国17年(1928)10月,吴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在湖州城西北青铜门外首试电犁耕田。1963年,建牵引犁试点,采用中心控制台操纵双向犁耕田。1965年,停止试验。同年春,吴兴县引进新设计电动犁6套。配套农具为双向犁及星形耙,每天工效15亩以上。20世纪
  70年代,电犁配鼠道犁(炮弹犁)在春花田开暗沟。因电源得不到保证,手扶拖拉机大量发展。电动犁逐渐停用。
   电动双向犁 电耕犁 开沟犁 拖拉机及配套农具1965年,引进上海产丰收-35型水田型中型拖拉机。
  此后,工农-7A、红旗-3、上海产工农-11、省产工农-11等型号手扶拖拉机及东方红12-20型、丰收-27型中型拖拉机陆续引进使用。捷克产中型拖拉机淘汰。后东方红-75型拖拉机配以推土铲,用于农田基本建设。1972年后,引进上海-50型、东方红-24型、东风-50型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向工农-
  12型和东风-12型发展,其他型号淘汰。与中型拖拉机配套水田犁有ICX~3和丰收7犁;2011Z旋耕机及Pax-1.6水田耙配东方红-24;丰收-1.5旋耕机及Pax-1.8水田耙配丰收35型及丰收27型中型拖拉机。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犁有银锄-1B、红旗5型及相应旋耕机。
   工农-11型手扶拖拉机 小型手拖配金单铧犁 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耖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耙 手拖配套双铧犁 机耕船1973年,引进嘉善拖拉机厂所产机耕船(船形拖拉机),受泥脚深烂田地区农民欢迎。
   (二)栽培类
  1.栽培用具 船型拖拉机(机耕船) 秧马(秧凳)木制传统农具,用于拔秧时乘坐。现仍使用。
   耥也称耥耙,用于水稻田中耕除草。有木制、铁制两种。20世纪60年代后期,水稻密植程度提高,耥无法放入水稻行间,改用手耙松泥土和清除杂草。
   耘田马、面罩竹或木制,用线穿成。耘田马缚在两股间,面罩戴在头上。20世纪70年代停用。
  2.种植机械 机动拔秧机1972年,引进嘉兴地区农机研究所研制小钳密夹式机动拔秧机和上海产梳式拔秧机试用。1973年后,水稻小苗带土移植,拔秧机停止使用。
   手动插秧机1958年,木制插秧机推广,但大都未使用。1960年,引进浙江
  1号人力插秧机,后多次引进各种型号插秧机,均因使用不便而停止。
   机动插秧机1971年,开始使用。主要有湖南-2型往复直插式、东风-2型、上海1型等。1974年,浙江-3型机动插秧机开始引进,后停止使用。
   手动插秧机 机动插秧机 (三)排灌类
  1.排灌用具 戽斗(绷桶)解放前,个体农户绝大部分使用绷桶提水灌溉。俩人对站,用手握绳,协调操作,将水提倒田中。
   水车以动力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转4种。
  人力、水力又名“龙骨水车”,有脚踏、手摇两种。手摇水车又称拔车,形状较小,结构与脚踏水车相同;脚踏水车有立车与座车之分,其主体结构相同。畜力、风力水车主体与人力水车相似,传动部分与人力水车不同,转动轴经立、卧两齿轮传动,带动水车板叶运水。1960年后绝迹。
  2.机械排灌 机灌民国36年(1947)春,章荣初创设的菱湖建设协会修理500亩以上圩堤28处,购置小型抽水机20台,无偿分发菱湖农村,作为排涝抗旱之用。1958年,普遍建立抽水机站。20世纪60年代后,电力排灌迅速发展。
   水泵20世纪50年代,排灌机埠以离心泵为主。还有轴流泵、混流泵、潜水泵、泥浆泵和农排泵等。小型手提式或座式水泵在田间、池荡移动使用。
   喷灌1987年,使用50型移动式喷灌机。1988年,建成固定式喷灌系统工程设点,后停止使用。
   (四)植保类
  1.植保器具 解放前,农村没有植保器具。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一些简单半机械化植保工具。
   手动喷雾(粉)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使用552丙型压缩喷雾器。60年代,大量使用单管喷雾器,还有少量EY-5型手动喷粉器。60年代末,不断更新,使用背负式喷雾器,以工农-16型为主要型号。
   三面快主要用于挖掘稻根,灭越冬螟虫。为长20厘米左右匙形小刀,刀尖及两侧有锋刃,上装小木柄,使用时将三面快插入稻丛根部,沿根部旋转将整稻根部掘出烧毁。20世纪60年代初停用。
   治虫灯夜间利用灯光诱杀害虫,使虫落入灯下水盆(水面滴少量油)中死亡。20世纪60年代,使用白炽灯;20世纪70年代,改黑光灯,后使用电热丝。
  现停止使用。
  2.植保机械 手提式喷雾器用1号电池驱动微型电动机,将农药原液喷成极细微颗粒撒于作物上,用药量较少。使用效果不佳,未推广。
   机动高压喷雾机20世纪60年代初,有少量上海产高压机动喷雾机,配套动力为小型汽油机。70年代初,有少量东方红-18型背负式喷雾(粉)机和蜻蜓-18型弥雾喷雾(粉)机。较少使用。
   背包喷雾器 机动喷雾器 (五)收获类
  1.收获(脱粒、打场)用具 镰刀镰刀古名夂。有石镰、蚌镰等。镰有稻镰(湖州称稻銡)、镰刀之分。稻銡由刀片刻有锯齿和木柄组成。镰刀刀口无锯齿,木柄比稻镰长些。现仍是主要收割工具之一。
   快速收割器20世纪50年代至今普遍推广水稻快速收割器。主体为木框架,内侧两边装有锯齿形刃割刀,框上方装有简单扶稻器和丁字形长木柄。70年代后,多次引进铁制收割器,有装分禾装置。现使用很少。
   榻车、乔杆 榻车、乔杆用于积水较多低洼田,稻割下后置于榻车上,移至田边挂在乔杆上晒干。乔杆为3根小竹,搭成三角架。20世纪50年代末,稻田在收割时田搁干,榻车、乔杆失去作用。但现仍使用。
   掼稻床又称稻床,系竹木结构。主体为长100厘米、宽80厘米左右木框。中间安装毛竹所制筋,竹筋间留2~3厘米间隙。将稻在上面甩打,使谷粒脱下;还可配稻桶或菱桶在田间操作。
   掼稻床 掼稻桶由3厘米左右厚木板做成上口大、下口小方桶。用于稻、麦等作物脱粒。打稻机普及后,稻桶很少 掼稻桶使用。
   人力脚踏打稻机半机械农具之一。有单人、双人打稻机,结构基本相同。1952年引进脚踏打稻机,使用效果良好,工效比稻桶提高1倍以上。此后改革稻桶,装上脱粒滚筒及齿轮、连杆等,改装成打稻机。
   人力脚踏打稻机 连枷用数根60~80厘米长木条或竹条用绳编成板状,用一可旋转环轴装在长柄顶端,扑打晒干作物秆秸,使籽粒脱下。适用于黄豆、蚕豆、断穗脱粒。现很少使用。
   风谷车古又称扇车。用于稻麦脱粒后清理杂物。木结构,身为圆鼓形大木箱,内装有4~6片薄木板制成的风扇轮,后部有粮食杂物出口,顶部有盛谷斗。谷物放入盛谷斗,从底部狭缝中徐徐漏入风车中,手摇风扇轮产生风力,将杂物从后部出口处吹出;谷粒落入车外盛器。20世纪60年代,出现铁皮风谷车。
   风谷车 谷筛用竹篾编成圆形筛子,筛孔较大,一般直径60厘米左右,主要用于谷物清理。
   翻谷板、摊谷板、集谷板均为翻晒谷物工具。
   谷物盛器主要有谷箩、笆斗、栲栳、麻袋、圈条(又称雼圈)、米囤、畚斗、晾匾等传统工具。谷箩用竹篾编成,上圆下方,口径约53厘米,底30 谷筛 翻谷板、摊谷板、集谷板厘米见方,系4根绳便于挑运;栲栳、笆斗均用柳条编成,大者为栲栳,小者为笆斗;圈条用竹篾编成,宽20~40厘米,带状,有7米、10米、33米长不等,主要用于圈存稻谷;晾匾无孔,直径1.2米左右。大晾匾放置较平坦地面,圈条在匾内缘展开,稻谷倒在圈条内,随着稻谷堆高,圈条螺旋状展开升高,用于储粮。
   谷箩畚斗 栲栳笆斗 晾匾
  2.收获、脱粒、烘干机械 机动脱粒机又称电动打稻机。1961年,农民将脚踏打稻机安装电动机改成。
   全自动脱粒机1966年,长兴农机修理制造厂生产JZ-360型稻麦两用全自动脱粒机,采用半喂入式并带有清洗装置,脱粒后茎秆完整、谷物清洁、浪费 电动打稻机
  100-3晒机少,很受农民欢迎。
  100-3割晒机
  1970年,开始使用嘉兴丰收农具厂产100-3割晒机。配套动力为165F柴油机,割后稻麦铺放在田中,每小时工效1亩。后很少使用。
   联合收割机1975年,试用湖州联合收割机厂产100-12型稻麦两用联合收割机。稻麦半喂入式脱粒,茎秆较完整,可集束。配套动力为S195柴油机。1981年后,购入桂林Ⅱ稻麦两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上海50型拖拉机配套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 谷物烘干机早稻收割季节常遇连续阴雨或台风过境,往往引起稻谷霉变损失。1966年,引进宁波红卫1型谷物烘干机。1981年,安吉粮机厂生产HS-
  3型双筒体谷物烘干机,因使用率不高,推广不开。
   (六)积肥、施肥类
  1.积肥、施肥用具 罱夹、扦柏均为传统农具,现仍沿用。罱夹亦称泥夹,由两片篾编罱夹组成蚌壳形。两片罱夹交错各装长竹杆(称罱竹杆)。夹起淤泥置于船舱中,俗称原地撑篙。泥罱满舱后运到岸边,用扦柏(泥勺)将泥甩上岸。
  扦柏用木头凿面如畚箕形直口勺,装有竹柄。
   扦柏、罱夹 粪桶、粪勺粪桶、粪勺均用杉木箍成,现仍广泛使用。
  2.积肥、施肥机械 粪桶、粪勺 人力吸泥船1958年,开始引进人力驱动皮膜式吸泥泵,有手揿与脚踏两种。安装在农船上,靠皮膜产生负压,将河泥吸入船中。工效不高,未能推广。
   机动吸泥船吸泥船装单泵(吸泥泵)配套S195发动机。吴兴县农机局在戴山农机厂研制成功并成批生产。
   (七)山林及其他类
  1.山林用具 柴刀、钩刀柴刀按用途不同,种类较多。一般刀长30厘米左右,刀前端90度转弯,弯出刀头部分与刀身比例分为
  二六、三六、四六等规格。另有砍硬木、粗竹柴刀,称土刀,长
  30厘米,刀壁较厚;无头刀用砍小竹,刀身25厘米,刀身壁较厚。钩刀钩削毛竹梢,刀长30厘米左右,刀头弯成半圆形,刀身及弯头均有锋利刃口,刀铆头装6米左右长竹竿,将约3米左右毛竹梢削下。
   砍砦刀 斧有单面刃与双面刃两种,单面用以砍树,双面用于劈柴。现仍常用。
   桩锄用于开荒、挖山地、挖笋,又称笋锄。锄狭长,壁厚,刃口两边稍长,有大小两种。
   笋枪亦称笋撬。有凿形、铲形两种,用于挖笋。
   斧
  2.其他 有蚕具类、渔具类。农具另有蓑衣、笠帽、钉耙、草鞋墩头等。式样各地大同小异。
   二、农用加工、运载机具 (一)加工类
  1.加工用具 水碓山丘地区用于加工谷物,木制。设在溪岸边,借助水力推动滑轮。滑轮轴装数根拨杆,拨杆依次拨动杠杆使碓头此起彼落,舂臼中谷物。现深山中尚使用。
   木砻用全木制成,用于除去稻谷外壳。主要由上下两个木盘、横担、砻心轴、砻耳、间隙调节杆、篾箍、砻拐、砻凳部件组成。上下盘由内到外凿斜齿槽,上下盘啮合、旋转。现很少使用。
   臼用以脱去糠皮,加工糙米;春节时打制年糕。有木臼与石臼,以石臼居多。石臼容量3~6斗(每斗约8.5公斤);另有砧子配套;木臼有臼架,脚踩横木,踏下时砧子上升,脚放时砧子落下,现少有使用。
   木臼 石臼 磨石制。上下两磨盘啮合面凿有方向不同斜形磨齿。小石磨由1人操作,或称单人磨;大石磨由2人操作,或称双人磨。现小石磨用于加工米粉、麦粉、豆浆等。
   单人磨 双人磨 米筛、粉筛米筛竹篾编成,圆形,直径60厘米左右,筛孔比脱壳米粒稍小。
  粉筛,圆形竹框或木框底部绷一层小孔眼丝或麻织物。现农家做米糕等食品时使用。
  2.加工机械 砻谷机利用皮轮碾米,碎米率低,质量好。镇域以14寸砻谷机为主。不便于加工零星稻谷,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已很少使用。
   碾米机20世纪50年代末,镇域开始使用立式碾米机。60年代,开始使用卧式碾米机,安装在农村机埠,有浙碾2号、浙碾3号两种,镇域以2号为主,配套动力7千瓦,每小时碾米五六百公斤。
   磨粉机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以250型磨粉机为主,配套动力4.5千瓦,每小时磨粉125公斤。此外尚有F4425型、F6411型,配套动力4.5千瓦,每小时磨粉100~125公斤;MK18-20对辊式,配套动力4.5千瓦,每小时磨粉
  250公斤。
   饲料粉碎机20世纪50年代从日本引进。1958年,湖州铁工厂仿造60台。60年代,饲料粉碎机型号400型,配套动力7~10千瓦,每小时粉碎100
  200公斤;450型配套动力10千瓦,每小时粉碎250公斤;670型饲料粉碎机,配套电机17千瓦,每小时粉碎六七百公斤。
   榨油机解放前多用木制油车,以牛为动力;也有人工挥锤打进木楔,在榨床内挤压菜子饼而榨油,解放初相沿。20世纪60年代后,渐由榨油机代替。型号主要为东阳产585型,配套电动力2.8千瓦,日产0.5吨;绍兴产95型,配套电动机7~10千瓦,日产5吨。
   其他加工机械有青饲料打浆机、制面机、制豆浆机等。
   (二)运载类
  1.运载用具 扁担木质或竹质,配有担绳、络索、竹夹。镇域常用运输工具之一,捆扁担又称稻冲,还有羊角扁担及木冲杠,并常配“竖子”供挑物疲劳歇息时借力。
   土箕、草篰、箩筐用竹编制。为传统农具,现仍常用。
   农船镇域传统运载工具。解放前后多为木制船,用摇。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水泥船。
   手推独轮车山丘地区运输农具。由木制车轮、车架组成。一般装运100公斤。现很少使用。
   双轮胶轮车解放后发展,逐步代替独轮车。
   手推独轮车
  2.运载机械 挂桨机动船1971年开始使用,次年,全镇达161艘。常用有NG-73型12马力农用挂桨船,后相继使用东风-3型、GJ-75型、配套动力 挂桨机动船为165与175柴油机。吨位大者安装2台。2003年起逐步淘汰。2006年停止使用。
   运输拖拉机用于短途运输。手扶拖拉机配7C-1型1吨挂车,20世纪70年代,农民曾自行改装撞击式自卸挂车,很不安全。80年代,逐步改成机械式自卸挂车。后中型拖拉机挂车均装有汽制动装置,大部分为自卸挂车。1985年,始引进方向盘式手扶拖拉机。
   农用运输车以柴油机为动力,功率1215马力,由人力启动。后引进
  290、295及485柴油机农用运输车,取代1215马力柴油车。
   农用汽车镇域主要有跃进牌和解放牌。用于装载运输货物。
   三、农机管理
  20世纪50~60年代,农业机械管理、推广均由各公社农业办公室负责。
  1975年,溪西公社、下昂公社和新溪公社相继成立农机水电管理站,配农机专管员,隶属吴兴县水利局领导。1983年9月,湖州市水利局改称水利农机局,下设农机管理站、农机培训站、农机研究所,公社农机水电管理站隶属郊区水利农机局领导。1988年10月郊区撤销,乡农机水电管理站直隶市水利农机局领导。
  1987年10月,溪西乡并入菱湖镇,乡农机水电管理站易名菱湖镇水利农机管理站。1999年10月,下昂镇、新溪乡并入菱湖镇,菱湖镇水利农机管理站机构扩大。2002年12月,菱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与水利农机管理站、畜牧兽医站合署办公,易名菱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水利农机管理和畜牧兽医成为中心的办公室。
   农机技术培训和农机监理均由市水利农机局领导,镇水利农机站则协助做好有关工作。
  1993年菱湖镇农业机械情况 菱湖镇农用机械和设备拥有量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业科技应用情况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业科技应用占耕地(或收播)面积的比重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菱湖镇农业技术与职务人员技术职称情况 (1995年) 注:资料来源《1996年湖州市区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蚕豆
相关专题
大豆
相关专题
豌豆
相关专题
豇豆
相关专题
扁豆
相关专题
赤豆
相关专题
绿豆
相关专题
番薯
相关专题
玉米
相关专题
马铃薯
相关专题
稻瘟病
相关专题
稻纹枯病
相关专题
稻自叶枯病
相关专题
稻曲病
相关专题
二化螟
相关专题
三化螟
相关专题
稻纵卷叶螟
相关专题
稻飞虱
相关专题
麦类赤霉病
相关专题
草害
相关专题
鼠害
相关专题
南瓜
相关专题
冬瓜
相关专题
丝瓜
相关专题
黄瓜
相关专题
瓠瓜
相关专题
匏瓜
相关专题
生瓜
相关专题
西瓜
相关专题
香瓜
相关专题
白菜
相关专题
甘蓝
相关专题
芥菜
相关专题
茄果
相关专题
根菜
相关专题
绿叶菜
相关专题
葱蒜
相关专题
薯蓣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良姜
相关专题
茭白
相关专题
慈菇
相关专题
荸荠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竹笋
相关专题
椿芽
相关专题
金针菜
相关专题
百合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湖羊
相关专题
绵羊
相关专题
山羊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