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8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产服务
分类号: F306.6
页数: 16
页码: 706-721
摘要: 菱湖的“水市”从唐代时以舟载货交易,到逐渐登岸开设商铺;宋代时商品流通日益发达,行运而生的鱼行便成为水产品交易的专业店铺,鱼行临水而设,河中置放鱼篓储存鲜鱼,鱼桶放水蓄鱼进行贩卖;而渔(农)民捕捞的鱼或通过中间鱼贩、或直接用船载运至河埠售于鱼行。鱼行则在渔农养鱼季节,给渔农付予定款、贷渔农购买饲料、鱼种,既起到了为渔农生产服务,又为渔农购销服务的水产商品流通作用。
关键词: 生产服务 农业生产

内容

菱湖的“水市”从唐代时以舟载货交易,到逐渐登岸开设商铺;宋代时商品流通日益发达,行运而生的鱼行便成为水产品交易的专业店铺,鱼行临水而设,河中置放鱼篓储存鲜鱼,鱼桶放水蓄鱼进行贩卖;而渔(农)民捕捞的鱼或通过中间鱼贩、或直接用船载运至河埠售于鱼行。鱼行则在渔农养鱼季节,给渔农付予定款、贷渔农购买饲料、鱼种,既起到了为渔农生产服务,又为渔农购销服务的水产商品流通作用。
   解放后,人民政府制定了有利于渔(农)民供、产、销政策,服务于渔业生产。
  1951年,组织渔业生产合作社和渔民自产自销服务处等组织,又对鱼行、鱼贩实施“限制、利用、改造”政策,组织成立公私合营菱湖水产商店,在国营水产公司领导下,设立收购组、外埠推销点,供应鱼饲、渔需物资、代销商品鱼。20世纪50~60年代初,组织渔农赴长江采购鱼苗,供应渔农养殖鱼种。渔业社每年向社员发放鲜鱼预购定金和办理银行贷款;解决渔(农)民生产困难,促进渔业生产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乡经济改革中建立渔工商等综合服务企业,建立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参与淡水鱼生产、流通、加工和技术服务。20世纪90年代,在科研机构协助下,建立饲料厂、水产食品加工企业,延长淡水鱼生产链,解决农民“卖鱼难”,使菱湖的淡水养鱼业增效、渔农增收。
   一、鱼行 民国19年(1930)出版的《工商半月刊》曾对鱼商经营的鱼行记述为:“……鱼货之销售,均有各城镇之鱼行担任。在内地之鱼行,有由池户直接以所捕之鱼,售归鱼行或由鱼贩转卖鱼行者。普通均由鱼贩向池户购鱼,转托鱼行售卖,鱼行提取佣金。”菱湖鱼行的水产品来源,以养殖鱼为主,捕捞鱼为次;以欠账收购为主,现钞收购为次;以固定渔民为主,零活的为次。鱼行的业务范围:以鱼货经营为主,青果鲜货为次;鱼货外销为主,内销为次;批发为主,零售为次。个体鱼贩零星收购捕捞鱼货,并零星销售,鱼货淡季时也兼营青果鲜货。鱼行外销主要根据鱼货上市季节和鱼货上市量,采取包销、代购、取佣金等方式,到外地推销:销售杭州知味观等名菜馆,则用包销方式;苏南鱼贩来菱采购,则采用取佣金、手续费方式;鲜鱼用活水船运往上海,则采用代购等方式。
   各鱼行针对绝大多数渔(农)民经济拮据、生产成本短缺,一旦遇上修船置网、生活必需时,要向鱼行预借款,于是鱼行便以高利贷放款经营方式,控制鱼货。大鱼行借款的年利息为2分;小鱼行借款的利息为月结2分;甚至须以荡契、田契抵押担保。渔农借取高利贷(俗称“定洋”)后,生产捕捞的鱼虾等水产品须优先卖给放贷鱼行,以抵冲借款。每年春天,鱼苗、鱼饲资金则高利放贷;冬天,水产品上市,鱼行则以抵价从渔农中收鱼,渔农还要受大秤、压级、压价等盘剥。鱼行又都各占一方,相互更是勾心斗角。大鱼行在农村还拥有鱼塘,一是雇渔农养鱼;二是作趸塘,储存过池鱼。菱湖镇卢泰兴鱼行,佣有鱼塘500多口1千余亩;信源鱼行也有近百亩鱼塘;永兴鱼行有15口鱼塘52亩。
   清末菱湖镇上有鱼行50余家,抗战前菱湖镇的鱼行有40余家,其中农村有查家簖村3家、南商林2家、卢家庄村2家、河界路2家、思溪1家、下昂3家、射中1家、竹墩1家、前丘村1家,镇上主要的鱼行如下: 解放前夕,菱湖镇大鱼行30余家(包括下昂2家、查家簖1家、南商林1家、前丘1家),个体鱼贩(摆鱼桶)86户,主要鱼行21家,其中6家最大;小鱼行在鱼货淡季时,则兼营青果什货。
   (续上表) 另有螺蛳行和碎鱼行。
   螺蛳行解放前,菱湖镇有螺蛳行2家,最盛时有5家,主要设在大西栅和湖西墩,供应渔农养青鱼的饲料——鲜螺蛳。螺蛳行先收渔农货款,扣除佣金
  10%,然后付给扒螺的渔民船户。螺行欠船户不计息,渔农购买螺蛳欠螺蛳行则要计算利息,一般计息20%,同时采用螺蛳量斗进行以少充多、以喊码快速手量慢速等手法盘剥。
   碎鱼行日伪时期,汪伪五师五团二营在菱湖镇湖西墩设水上稽查队,并开设碎鱼行,渔农买卖碎鱼不管成交与否,均向渔农收取佣金;而且24名“稽查员”对各鱼行收取佣金。
   二、渔需工具用品店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菱湖镇一些手工业作坊为养鱼生产供应渔需工具用品的商店近50家,仅渔用桐油茶漆店就有10余家,芦竹蓆店18家,棕线2家,其中主要有: (续上表) 三、菱湖区养鱼生产改进会 菱湖建设协会于民国35年(1946)7月15日成立菱湖区养鱼生产改进会,下辖13个分会,分布各乡,会员500余人。民国37年(1948)9月,合并荻港正大养鱼公司,改组为吴兴县第一淡水鱼生产合作社,仍采总分社制,发展会员达
  1300余人。改进会章程宗旨为“以平等互助之精神,共谋会员间养鱼生产之改进,及复兴为宗旨”;规则为“集团采购鱼秧及饲养鱼料”、“策划运销之敏捷与便利”、“改进畜养方法及计划增加生产”、“集团向国家银行,借农业生产贷款,以作养鱼资金”、“与上海鱼市场商榷改善流弊”等;改进会的“未来目标”是:“(一)改进饲养技术,研究配媾生卵。(二)彻底实施产销合作。(三)继续举办生产及运销贷款。(四)推广小鱼运销地区。(五)开辟河漾合作养鱼。(六)实行机械加工扩大运销范围。”民国36年(1947)2月,费树声捐献湖西墩南土地5亩,筹建渔业大楼。同年4月7日,改进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提出“计划合理化、实行标准化、改进科学化、人力组织化”的四项办会原则。菱湖建设协会正、副理事长潘公展、章荣初全面帮助支持改进会,而改进会主任则由建设协会理事兼菱湖办事处主任王洗兼任。后荻港正大养鱼公司经理朱古香任副主任;杨益林、王三多、陈友仁等10人为理事,厉培青为监事,王菊峰、杨文虎为总干事,费淦泉为会计,王惟洪、罗亚平、董平等6人为职员。
   改进会成立后,在技术与资金上给渔农很大帮助。从农林部中央水产实验所聘请水产技术专家进行鱼病及水生生物调查研究,并指导渔农科学养鱼。同时在产销方面做大量工作,组织活水鱼船运输队,购置和租借拖轮3艘;设立驻沪办事处,在上海鱼市场专设菱湖淡水鱼码头。积极开辟台湾小鱼市场,民国
  37年(1948)与台湾省环球进出口贸易公司程万里协议联合运销鱼种。向九江产地采购价值法币9478014元的鱼苗136700尾,全部贷给渔农。民国35年(1946),由章荣初的湖丰绸厂担保,获准向中国农民银行商贷养鱼生产贷款1亿元,以作生产之用,并发放13个分会的渔农: 贷款发放后,养鱼生产“食料市面渐活泼,旋后,供不应求,价亦激增”,“故本年鱼类生产,亦可培增”,“以最低估计,青、草、鲢鱼约增产三千另三十二担,依目前菱湖最低市价计,估值达四万七千五百九十五万元。”(1946年11月1日《菱湖日报》《专访壹亿元养鱼生产贷款》) 改进会在民国36年(1947)又向中国农民银行贷款4亿元、民国37年(1948)贷款8亿元,用于发展养鱼生产;并向农林部中央水产实验所贷款18亿元,用于长江各口岸采购鱼苗。经此努力,菱湖的养鱼生产恢复到抗战前水平。
   改进会集体采运鱼苗 改进会菱湖外销淡水鱼
  1948年12月29日,改进会运销台湾种鱼10万尾的货轮在舟山外海触礁沉没,押运人员仅1人生还;1949年3月下旬又运10万尾鱼种销往台湾;后由于解放战争激战时期,改进会业务逐渐停止;4月28日菱湖解放,5月中旬,改进会机构和菱湖建设协会正式停办。
   四、菱湖区渔业产销合作社
  1950年8月成立,吴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派余剑雄为负责人,1951年3月整社扩大,归属吴兴县供销合作社领导。采取社员入股形式集资,每股折新币3元。1954年底,入股渔农社员8756人,入股资金26268元;1956年底,渔农社员
  7838人,入股资金23368元。产销社设理事会和监事会,均由社员选举产生;每年召开社员代表大会两次。产销社内设业务组、财会组、组织指导组、养殖组、主任室;在菱湖区各乡设收购组,在上海设运销组、上海闵行设长驻代表、杭州松木场设鱼种推销组;业务有:组织长江鱼苗采购和鱼种推销、供应鱼饲料和渔需物资,并为渔农运销商品鱼,向社员发放预购定金和银行贷款。1953年冬,又开辟自营业务,兼营批发、零售和对外推销,基本掌握了菱湖地区的淡水鱼货源。
  1956年4月25日,并入新建的吴兴县国营水产供销公司。1961年6月,恢复产销社。1968年9月,又并入国营菱湖水产商店。
  1951年至1958年,产销社向渔农发放养鱼生产贷款200万元;1953年,产销社收购鲜鱼1824064斤,种鱼推销20613230尾;自营收入842909万元,代营收入20127万元;1954年,收购鲜鱼3998072斤,种鱼推销86215870尾,自营收入1284703万元(旧币),代营收入369319万元(旧币)。1961年11月至1964年6月,产销社收购淡水鱼任务数135411.42担,在菱湖地区市场供应淡水鱼
  6569.98担,余外调至上海、杭州、湖州等城市。1963年至1964年,帮助渔农推销鱼苗181382870尾;冬片鱼种41728105尾。同时,在1961年11月至1964年
  6月,组织供应渔农鱼饲料豆饼22471.5担、菜饼550担、螺蛳225227桶、萍莎
  8091担;各类渔需物资原木222.337立方米、毛竹18124支、柴油560担、底网布
  18361尺、箱布79939尺、苎麻9063.8斤、鱼线网4559.5斤、柿油36862斤、棉线
  4808斤、尼龙线341斤、尼龙网645.7斤、棕绳1043斤、牲血83656.5斤、巴豆
  408.985担、麻布1312疋、桐油10978.4斤、鱼网布360疋、夏布203、棕片
  2340.1斤、线布3584尺。
  1954年吴兴县菱湖区渔业产销合作社社员分布地区 注:产销社分布在吴兴县和武康县的7个区24个乡171个代表区,社员8756人,当时贫农占74.05%,中农占24.92%,富农占1.03%。
  1954年吴兴县菱湖区渔业产销合作社供应主要商品计划实绩
  1954年吴兴县菱湖区渔业产销合作社预购农户社员鲜鱼数量统计 (续上表) 注:1、上表预付金额(老人民币)系估计各种鱼类价值30%折付,每百斤白鲢预付50000元,花鲢预付50000元,青鱼预付120000元,草鱼预付80000元。
  2、豆饼每百斤价(老人民币)96000元1954年吴兴县菱湖区渔业产销合作社鲜鱼收购量
  1954年收购鲜鱼公私比重情况 五、诸类渔业服务公司 菱湖渔工商联合公司1980年11月20日批准成立,由菱湖区有关乡的产鱼社队、渔业场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成,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组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所得利润大部分要返回生产单位,通过企业生产服务,逐步实现全区渔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1986年6月合并而撤销。
   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1983年1月成立,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不断开拓、精心服务”为宗旨开展淡水养鱼技术服务。不断派出菱湖熟练养鱼技工分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技术服务。这种技术输出既解决了菱湖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致富出路,又为菱湖养鱼增加了经济收益。据1984年统计,外出技工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1983~1990年渔技服务公司总收入216.1万元,创税利169万元(其中税收26.17万元)。1994年下半年公司转制后撤销。
   菱湖渔业公司1986年6月23日,由菱湖渔工商公司与鱼管会合并建立,下设党支部、经理室、办公室财务科、鱼种调运科(原区渔业管理委员会)、经销科(原渔工商公司)、生产技术科(原渔技公司)、珍珠技术科(原珍珠服务公司)、经销科(下属冷冻食品厂和饲料厂),经营鱼苗、鱼种远销外地,开展商品鱼购销、鱼饲料加工、淡水鱼冷藏加工、渔需物资供应和淡水鱼养殖技术服务等业务。至1988年,共向外省运销鱼苗23.64亿尾,夏花鱼苗4.16亿尾、春片鱼种
  3.72亿尾。并收购数千吨商品鱼。至1989年,生产和销售颗粒饲料10500吨,采购菜饼等鱼饲料11188吨。同时支持农村渔业建设、技术推广等。1994年转制,1998年后撤销。
   菱湖珍珠技术服务公司1986年12月4日成立,隶属菱湖渔业公司。主要从事菱湖地区各乡镇河蚌育珠的生产技术服务工作。1994年,随渔业公司转制、珠价下跌、种蚌育珠萎缩而停止工作。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