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养鱼技术外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7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养鱼技术外援
分类号: S96
页数: 2
页码: 702-703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初,受国家农林部派遣,菱湖技工和科技人员20余人,先后赴古巴、斯里兰卡、利比亚、尼日利亚、中非、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1966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为越南培训两期30人的养鱼技术人员。1965年起,菱湖技工承担援外任务。
关键词: 水产养殖技术 养鱼技术

内容

20世纪60年代初,受国家农林部派遣,菱湖技工和科技人员20余人,先后赴古巴、斯里兰卡、利比亚、尼日利亚、中非、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1966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为越南培训两期30人的养鱼技术人员。1965年起,菱湖技工承担援外任务。
  1965年3月24日,中国政府和阿富汗王国政府在喀布尔签订了经济技术协定,由中国帮助阿富汗达隆塔水库建立养鱼试验场。在1966~1970年间,放养中国鲢、鳙、草、鲤鱼种77.8万尾;后为解决渔场苗种自给,1969年4月,国家又派出省淡水所汪传声为组长的二期工程(鱼苗人工繁殖)组,吴兴鱼种场俞荣信赴阿参加二期援建工作,1973年3月完成任务回国。
  1977年,根据中国政府和中非共和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国政府派出农技人员援建中非勃亚利农业站。“勃亚利”原是台湾农垦队经营六年的中非国家农场,1977年浙江省农业厅外经办受国家农林部委托,确定由嘉兴地区选派农技人员赴中非承担援建任务。1977年4月,以嘉兴地区专员公署副专员于耿琪为组长的农技组赴中非工作,建设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鱼为主体的产、供、销
  一体的综合农场。20只池塘、3.27公顷,饲养罗非鱼;1983年开始试养中国草鱼和人工繁殖。1978年5月~1980年7月,吴兴鱼种场俞荣信在中非改造台湾农垦队留下的废池塘,增设排灌泵站和渠道,解决池塘水渗漏问题后,试养罗非鱼。1980年5月~1983年3月,吴兴鱼种场滕国清又赴中非,继续试验罗非鱼高产和人工繁殖。1981年亩产达4.4吨/公顷。并为中非科林巴主席私人庄园勘测设计鱼池7.6公顷,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援非养鱼指导中心、美国和平队援非养鱼指导中心提供罗非鱼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部的表场。
  1983年2月~1985年4月,又派沈本翔赴中非,除饲养罗非鱼外;第一次空运中国草鱼抵达非洲饲养。罗非鱼产量上升到6吨/公顷。养鱼成为农业站的主要收入来源。多次受到中非领导人的接见,获中非共和国骑士勋章。
  1988年4月~1989年6月,张跃如因草鱼人工繁殖在中非受挫,又赴中非。
  他从中国草鱼在地球赤道附近水域中性腺发育特点出发,根据沈本翔、宋根荣(国营海盐渔种场)、翟浩哉(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经验,改进亲鱼饲养管理,选择适熟亲鱼适时催产,再次获得下塘草鱼鱼苗1800尾。获中非共和国骑士勋草。
   顾立棠,则在1989年5月赴中非,出任养鱼技术指导,1991年6月回国。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