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鱼病防治及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70
颗粒名称: 第七章 鱼病防治及饲料
分类号: S942
页数: 35
页码: 660-694
摘要: 气候、水质、饵料、放养密度等均可影响鱼类生长,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也可感染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的侵蚀而产生肌体病变,直至死亡,因此,菱湖渔农在千余年人工饲养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鱼病防治经验。
关键词: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方法

内容

气候、水质、饵料、放养密度等均可影响鱼类生长,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也可感染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的侵蚀而产生肌体病变,直至死亡,因此,菱湖渔农在千余年人工饲养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鱼病防治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菱湖鱼病工作站和嗣后成立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科技工作者,都非常重视鱼病防治,并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保证了养鱼业的高产高效。
   第一节鱼病及防治 菱湖渔农对鱼病非常重视“防重于治”。范蠡在《养鱼经》中提出,池塘养鱼的环境必须要适合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多畜菱荇水草,迭折为主……,(鱼)在池中围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也总结了养鱼对鱼病的防治,“凡凿池养鱼必以二、有三善焉,可以畜水,鬻时可去大而存小,可以解汛。”“鱼之自粪多而返复,食之则汛。”指出了因放养密度高、投放饲料过多,引起水中缺氧,夏季容易泛塘,造成鱼嚎而死。“池瘦伤鱼,令生虱。……鱼虱如小豆大,似团鱼,凡取鱼见鱼瘦,宜细检视之,有,则以松毛遍池中浮之,则除。”“鱼食杨花则病。”即草鱼吃了杨花就生病,指春季草鱼肠炎流行季节(俗称桑尖瘟),正是杨花凋落、桑芽生长季节。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因此,菱湖渔农在实践中摸索出在鱼苗种培育池塘中,必用巴豆清塘,从鱼苗种源头上预防鱼病虫害。
   民国37年(1948)夏,章荣初在渔业改进协会扶助渔农时,还聘请了当时中央水产实验所的科技人员来菱调查菱湖水域水生生物状况,指导渔农预防鱼病。
   大规模而系统地进行鱼病研究、防治工作,则是在解放以后。1953年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菱湖鱼病工作站倪达书教授主持鱼病研究,3年中培训鱼病防治人员和养鱼技工2133人,总结菱湖池塘养鱼管理的投饲“四定”法(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方面鱼类食料得到充分利用,鱼类生长快,同时也不易引起鱼病的发生;在苗种塘和成鱼塘用石灰清塘,方法是在鱼苗种放养前
  20天,排干池水、清除野鱼、挑出池底淤泥、做好塘垓,让阳光曝晒数天,然后每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匀撒池底。如春季或排水不便,则用带水滑塘法,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投入池中。用石灰清塘代替巴豆清塘,效果更好更安全,既能杀死池水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又能起到调节水质和肥水作用。
   菱湖常见的、最严重的是草、青鱼的肠炎和草鱼腮瓣病;其次是赤皮病、粘孢子虫、锚头虱、水霉、涤虫和吸虫病等,以及鱼池中常产生的昆虫幼虫、水蜈蚣、铜绿微囊藻、星绿藻科植物等危害鱼类的生物,经中科院水生所鱼病工作站的努力,基本摸清了病原体的种类和生活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用磺安胍药粉拌和在米糠中制成药面投喂,治疗草、青鱼的细菌性肠炎;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或喷洒,防止细菌性赤皮病和烂鳃病;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挂袋,或用其溶液喷洒入池,防治多种寄生虫引起的鳃瓣病;用杀虫剂(当时用六氯化苯—“666”,使池水呈
  1PPM浓度)毒杀鱼虱和水蜈蚣;用喷洒硫酸铜,使池水呈0.7PPM浓度,控制有害藻类的过量繁殖;用硫酸铜和漂白粉合剂、氮苯醋酸汞、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鱼种放养前的浴洗消毒等。
  1955年春,中科院水生所菱湖鱼病工作站撤回武汉,浙江省淡水水产试验所在菱湖继续开展鱼病学研究工作。1962年起,组织全省鱼病及病原区系调查,进行青鱼球虫病防治药物、中草药防治青、草鱼肠炎研究;开设鱼病门诊和下乡巡回治疗,举办鱼病防治训练班。20世纪70年代后,研究成功用生石灰和地锦草防治草鱼粘细菌肠炎病、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2C-7901建立、草鱼出血病的生态防治技术等。还参与三角帆蚌病毒、银鲫、白鲢疯狂病等突发性病害的防治研究。“养鱼不瘟,富得发昏。”科研机构对鱼病危害的控制,使菱湖的池塘养鱼高产高效,发展了农村经济,渔农的收入得到了增加。
   渔谚:“养鱼先养水”、“养鱼先防病”。防重于治,治病先治水,成为近年防治鱼病的重要手段,因此,渔农普遍重视清除池塘淤泥,进行石灰清塘;鱼种放养前用药洗消毒;合理施肥投饲,加投药饵;定期灌注新水与泼撒生石灰,使池水保持肥而带爽,以控制鱼病发生。对三角帆蚌瘟病注意防治措施,保护水域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食台 草鱼食场漂白粉挂篓 青鱼食场漂白粉挂篓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挂袋 不同池塘底质和pH值条件下生石灰的适用量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浅位清塘药物使用方法及其功效 (续上表) 淡水鱼种浸洗消毒用药及时间 淡水养殖常见鱼病发病季节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淡水养殖常见鱼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几种常用防治鱼病药物简易计算 常用农药对鱼类的半致死浓度 浅位鱼药使用方法及防治对象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注:1、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1版)。
  2、涉及国家颁布渔业禁用之药物,则禁用。
   渔业禁用药物目录 注:截止2004年12月国家颁布渔业禁用药物目录。
   第二节渔业灾异及防治 由水质污染及自然气候引起的鱼类缺氧泛塘,俗称鱼嚎,也是渔农经常遭遇的减产重大损失。
   一、泛塘 高产池塘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如管理不当,极易发生泛塘(鱼嚎)死鱼事故。
  泛塘、浮头现象常发生在初夏和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上下水层对流加速,中上层水含氧量减少,或持续阴雨、雾天,气压低,溶氧补给少,不合理投饲施肥,水质急剧败坏,均造成池鱼缺氧浮头,重则泛塘死鱼。近年渔农承包后一味追求近利,普遍忽视池塘出池后清淤、改塘,塘泥越积越多,造成极易泛塘。
  1986年调查,菱湖自1977年鱼塘“四改”后,塘泥增厚56.8厘米,年均积淤
  9.1厘米,亩均沉积淤泥246.3立方米,有机质耗氧严重,池塘浮头、泛塘从4月中旬陆续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中旬。1985年10月,入秋后气候反常,菱湖多数鱼塘于11月白天浮头,至晚大面积起嚎,又碰上停电,无法增氧,12日凌晨便有17408亩池塘泛塘,死鱼291吨;全年累计泛塘面积2.58万亩,占池塘总面积
  三分之二,死鱼414.4吨。次年,泛塘12521亩,死鱼253吨;其中4月25~28日,泛塘91口、806.7亩,死鱼10.26吨;5月23~25日泛塘802.8亩,死鱼26吨;8月21日,雷雨烧毁13台变压器,大面积泛塘,死鱼120.8吨。1987年后,注意清塘除淤,科学施肥投饲,加强水质管理,并建立渔业灾害天气预警网络,泛塘减少。
  1991~2001年,全镇发生泛塘鱼嚎46起,平均每年4.6次,每次死鱼10余吨。2002年初,湖州市气象局和菱湖农业技术站联合实施运用气象因子预测鱼嚎现象的方法研究,在菱湖镇设立观测点,发布气象预警消息,基本控制了鱼嚎泛塘造成大面积死鱼的现象。2002年7月连续高温,16日凌晨,菱湖80%池塘鱼嚎泛塘,由于渔农收听气象科技信息,全镇死鱼仅5吨左右,比往年同样灾情减少死鱼损失750吨。2003年6月13日至9月30日,全镇发生泛塘鱼嚎16次,采用气象测报鱼嚎预报,减少鱼嚎死鱼200吨,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但仍有未收听气象预测预报,鱼嚎死鱼23.4吨,经济损失20多万元。2004年1月投产的荣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活水菌、净水菌、增氧剂等生物制品,在防治鱼嚎泛塘方面效益显著。达民村10亩青鱼塘,2004年7月31日发生泛塘,8月1日晨鱼嚎,使用净水菌后,解除鱼嚎现象,挽回经济损失;而菱东村6亩青鱼塘同一时间产生鱼嚎泛塘,未及时采取措施,结果1吨青鱼全部死亡。
  2005年12月7日凌晨,立冬打闷雷,造成鱼嚎泛塘,死鱼65吨左右,其他因素死鱼20吨,经济损失20万元。
   二、污染 菱湖镇工业基础强,尤其是化工、建材企业规模大,因而产生的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流入水域危害渔业资源,成为渔业隐患,大面积死鱼时有发生。1989年夏天,菱湖化学厂未经彻底处理的黄磷污水,使新溪乡水产大队在双富漾精养的350亩外荡大量死鱼。20世纪90年代菱湖化学厂及小化工企业的工业污水泄漏,曾不同程度地造成死鱼。2005年,菱湖化工、涂层染整工业污水引起的死鱼累计80吨,经济损失90万元。
   渔业水域的水质标准 (续上表) 注:1、此标准由国家水产总局颁布,1979年12月1日起试行;
  2、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各种毒物对鱼类的最高允许浓度 (续上表)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工业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三、洪涝风灾 自汉(公元前206年)到民国37年(1948)的2154年间,湖州地区有文字记录的大的洪涝灾害394次、旱灾231次,风雹、雪灾96次。涝旱灾严重时,太湖涸为陆地,溪流绝,井泉竭,运河见底,水绝无鱼,渔民失业者万计。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水利治理,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然而特大洪涝干旱灾害仍是发展渔业的一大灾患。
  1950年夏秋之间连续3次暴雨涝灾,鱼塘被毁,鱼大批逃亡。1954年初夏洪涝成灾,渔业损失严重,溪西乡鱼产量比1953年减产43%。1956年8月,12号台风暴雨,外荡养鱼拦鱼竹箔多数刮倒毁坏,渔业损失严重。1973年菱湖洪涝,超过危险水位4.61米,塘鱼数万公斤逃走。1977年台风过境,暴雨引起山洪暴发,菱湖池塘淹没近千亩,逃鱼数十吨。1978年夏秋大旱,小河浜干涸,外荡水位过低,渔业减产。1980年梅期44天后又连续下大到暴雨,淹没鱼塘千亩,逃鱼100余吨。1981年夏季局部洪涝,逃鱼数十吨。1983年7月5~6日和
  10月4~7日,两次大暴雨,山洪暴发,平原内涝,菱湖鱼塘4577口(10085亩)被淹,2312口(5127亩)成鱼塘逃鱼753.5吨;830口(1933亩)鱼种塘损失鱼种
  1708.4万尾。1984年6月12~15日,梅雨洪涝,水位暴涨,大批鱼塘沉没,逃鱼塘近万亩,损失成鱼千余吨,夏花鱼种6000余万尾。1990年9月1日,受15号强台风影响,鱼塘均有损失。1991年5月18日至7月18日,全镇降雨618毫米,受东苕溪洪水入侵和太湖高水位倒流,鱼塘堤埂坍毁,原溪西乡受淹池塘
  4711.5亩,逃鱼4.4吨,夏花鱼种156万尾。1993年7月25日,夏涝汛位4.97米;8月22日,又遭连日暴雨,水位4.79米,鱼塘被淹2000余亩,逃鱼2.8吨,夏花鱼种100余万尾。1996年6月29日至7月中旬,暴雨后连续三次特大洪水,受淹鱼塘近千亩,逃鱼近2吨,夏花鱼种数十万尾。1999年6月3日暴雨始,7月2日水位达到历史最高5.35米,遭受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菱湖全区5.33万亩鱼塘沉没、6.87万亩鱼塘被毁,其中:菱湖、下昂、新溪被淹鱼塘29780亩,鱼种损失14万尾、逃鱼近千吨。大灾过后补放鱼苗2000万尾、鱼种4.4公斤、青虾1.86亿尾;补放养面积7905亩,菱湖镇年终水产品总产量虽仍达15805吨,但因洪灾减产332吨。2005年9月,因台风,损失成鱼20吨,经济损失20万元。
   第三节渔用饲料及鱼药生产 建设菱湖商品鱼基地时,重点配套设施的电力、鱼用饲料加工厂、冷库、苗种繁育基地均得到了新建和扩建。
   湖州市菱湖颗粒饲料厂1979年12月,国家水产总局在菱湖镇投资38万元兴建全国第一个鱼用颗粒饲料加工厂——菱湖颗粒饲料厂,引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MP公司主人型轧粒机主机,国内产品配套,单班年产颗粒鱼用饵料
  3000吨。1981年8月23日正式建成投产。开始以代加工为主。企业名称始为吴兴县鱼种场饲料加工厂,厂长丁淦生;1983年7月改名为湖州市菱湖颗粒饲料厂,厂长顾立棠,党支书倪惠珠;1988年厂长李济良,党支书倪惠珠。1990年新建饵料实验车间和特种水产鱼用饵料车间,全厂规模占地15亩、建筑面积
  5316平方米,主厂房车间层高23.9米,主产草鱼、青鱼、鳊鱼、金鱼、罗氏沼虾、青虾、蟹、带胡子鲶、异育银鲫、白鲳、加州鲈鱼等“跨宏牌”专用鱼用配合饲料10大系列21个品种,年产量1万吨。并在农村配置15亩和103亩比对新研制饵料效益的试验塘,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均在厂内设实验基地,开发新配方的高效饵料,其中高效青鱼、团头鲂配合饵料获
  1991年国家级科研项目;1994年获湖州市“310工程”三等奖。1994年,产鱼用饲料4853吨,产值645.5万元,利税21万元。期间先后接待美国大豆协会3次、孟加拉国政府官员2次的参观和业务洽谈。2000年,企业固定资产161.4万元,年产各系列配合饲料15000吨,企业转制;2001年3月停产。企业主管局为湖州市农业局。2003年7月破产,移主更名湖州市菱湖星光饲料厂,注册资金100万元,员工10人,2004年生产渔用颗粒饲料3900吨,销售收入254万元。
   湖州市菱湖茂业饲料有限公司1986年9月27日,菱湖区渔业公司投资
  200万元筹建湖州市菱湖渔业公司饲料厂,1988年3月投产。占地12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饲料机械设施为西德卡尔公司制造。公司资产300万元。
  生产青、草、鳊、鲫、青虾、罗氏沼虾和蟹专用配合饲料,年产10000吨。年利税
  100万元。1994年1月1日,转为股份制。2000年,产值100万元。“太湖牌”青虾、沼虾和蟹饲料获2002年12月湖州市著名商标。首任经理高建勋,20世纪90年代起为邱茂良。2000年,总资产300万元,总产值100万元。2001年,转制为民营企业,改今名。员工18人,销售收入132.3万元。2004年,总资产
  390.8万元,员工19人,年产混合饲料鱼、虾、蟹用颗粒饲料2118吨,销售收入
  525.1万元,主销浙江、上海地区。2005年停产。
   湖州市菱湖长江宝饲料有限公司1984年7月,湖州市粮食局饲料公司和溪西乡南浜饲料厂横向联营,1992年更名湖州畜牧技术开发饲料厂,重点开发家畜家禽混合饲料。1999年2月,转制为民营企业,改今名,并生产鱼用颗粒饲料,年产2500吨。
   湖州市菱湖华佳饲料有限公司1998年3月,建丰村民营企业,专职生产饲料添加剂,年生产能力1000吨。
   湖州市菱湖天壮饲料加工厂1984年新溪饲料加工厂开业,系达民村办企业,生产鱼跃牌鱼用颗粒饲料和“双鸭牌”家禽饲料,年生产能力300吨。
   中天饲料厂2001年开办,位于下昂新开河。占地5400平方米,厂房面积
  4000平方米,年产鱼用系列、虾系列饲料4000吨,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厂长朱海新。
   湖州市太湖鱼药厂1986年5月创办,1994年4月归属菱湖区渔业技术推广站领导。1995年5月1日市工商局批准成立,隶属于湖州市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集体企业,位于菱湖镇湖西墩2号。注册资本10万元。2004年6月,菱湖区渔技站撤销而停产,时固定资产25万元。历年来生产防治鱼病的鱼药有B型灭虫精、鱼用碘溶液、强力杀菌剂、清苔净等8个系列25种产品,有粉剂、针剂、水剂等。1995年销售额44.70万元、1996年120.45万元、1997年
  103.18万元、1998年106.16万元、1999年98.45万元、2000年101.83万元、
  2001年76.27万元、2002年38万元、2003年35万元。始办时厂长王泉芳,后任为吴建荣。
   湖州天丝动物保健药厂1990年6月,湖州市蚕业指导站和菱湖区农技站创办,厂名为湖州第一蚕药厂,生产“天丝牌”蚕药。1993年12月,和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办鱼药分厂,年产各种鱼药50万套,专供防治淡水鱼病虫害。1998年2月,鱼药分厂改名为湖州天丝动物保健药厂,专门生产各类鱼药,2004年产量80万套。厂长沈晓龙。
   常用鱼饲料的饲料系数表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畜禽水产常用饲料及营养成分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配合饲料粒径与养鱼规格 注:资料来源《浙江农事手册》(2000年3月)。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