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菱湖桑基鱼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菱湖镇志 上》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056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菱湖桑基鱼塘
分类号: F307.4
页数: 4
页码: 626-629
摘要: 以菱湖为中心的“菱湖湖群渔、桑、粮区”,是江南水乡最典型的“三三制”农区。这一区域土地总面积594.0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4人,人均耕地1.77亩,鱼塘0.42亩,淡水鱼养殖技术较高,渔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0%。这一区域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土地以水域面积比重较大为特点,年平均气温15.8℃~16.1℃,水面资源丰富,漾塘河港星罗棋布,适宜渔业和粮、桑生产及畜牧(湖羊)全面发展,生产水平高。
关键词: 渔场 鱼塘

内容

以菱湖为中心的“菱湖湖群渔、桑、粮区”,是江南水乡最典型的“三三制”农区。这一区域土地总面积594.0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4人,人均耕地1.77亩,鱼塘0.42亩,淡水鱼养殖技术较高,渔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
  20%。这一区域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土地以水域面积比重较大为特点,年平均气温15.8℃~16.1℃,水面资源丰富,漾塘河港星罗棋布,适宜渔业和粮、桑生产及畜牧(湖羊)全面发展,生产水平高。
   “水乡泽国”菱湖镇,则是“菱湖湖群渔桑粮区”的突出代表。全镇108.9平方公里,河漾池塘水域面积31.795平方公里,加上水田28.128平方公里,可供水产养殖的面积占全镇面积的55%以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45人,人均耕地0.52亩,鱼塘0.25亩,桑地0.26亩。2004年,粮食产量15809吨,蚕茧产量
  1194吨,淡水鱼产量19380吨,渔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65%,蚕茧占6.5%,粮食占9.9%。2005年,全镇粮食产量16368吨,蚕茧产量1089吨,油菜籽产量
  1724吨,淡水鱼产量20098吨。粮食农业收入565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10.58%;蚕茧收入5232万元,占总收入9.78%;渔业收入17813万元,占总收入
  33.29%;其他农村工业、运输、建筑、商饮服务业收入238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4.53%。而在纯农业收入中,渔业则占62.03%、蚕茧占18.23%、粮食占
  19.71%。菱湖人民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人工养殖中国鲤科鱼类的传统经验,即因塘制宜,发挥淡水鱼优质高产品种优势,实行多品种、异种龄的混养,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成为中国三大淡水商品鱼生产基地之首,菱湖,是中国池塘养鱼的一颗璀璨明珠。
   菱湖桑基鱼塘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自唐宋以来,内塘养鱼,至明代已有较为完整饲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方法,与蚕桑业一起,出现了“处处停蚕箔,家家下渔签”的桑茂、蚕盛、鱼旺的动人景象。相传“池塘养鱼,塘基种桑”之策是越国大臣范蠡在湖州一带所首倡。三国·吴时杨俊成所推广。
   种桑和养鱼构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结构,颇为科学而沿用至今。如今给予
  一个新名词——桑基鱼塘系统(见图)。该系统以食物链为其基本结构,通过初级生产,再级生产、加工、分解等环节,使其代谢 桑蚕鱼业生态系统图过程结束,完成物质在生态系统里的循环。
   种桑、养蚕、养鱼、养羊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挥生物生产潜力,通过鱼塘,把桑、蚕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化成高蛋白的营养产品——鲜鱼,这种复合人工生态结构的实践,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公认和推广的一种低耗、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认为菱湖桑基鱼塘是目前全世界保留最大最完整的生态养鱼模式,适合发展中国家推广。
   菱湖桑基鱼塘的特点是:池塘中养鱼,四周塘埂种桑养蚕。每年夏秋季“捻火泥”和冬季捕鱼后清整鱼塘,将塘底淤泥挖运到四周塘埂上作为桑树肥料,这种塘泥由池塘中的水草腐烂、鱼类排泄物和残体组成,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是一种优良天然肥料,使桑地长期保持良好肥力,而且桑地捻泥一是可给桑地填上有机质新土,补益一年雨淋土剥的损失;二是使底土坚实又松干,适应桑树性喜燥的特性,因此促进了桑叶和蚕茧的增产,同时也使鱼塘千百年来保持池深埂固的良好状态。另外,桑地土壤中的营养盐类随着雨水冲刷源源流入鱼塘,又能提高鱼塘生产力。而蚕蛹和蚕沙又可作为养鱼的饲料和肥料,节约了养鱼生产成本,从而在养鱼和养蚕业之间建立一种能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结构。
   菱湖湖群渔桑粮区盛产湖羊,枯桑叶是湖羊最重要的越冬饲料,羊吃了枯桑叶,犹如人吃了补品,周身发热,长膘长肉。冬季,桑地树行间种植蔬菜、黑麦草和豆科牧草,也是鱼类越冬的主要饲料。
   菱湖桑基鱼塘是以桑为基础,鱼塘为关键。鱼塘也是“养”基的条件,“养”好基是桑基鱼塘能量转换和储存的基础保证。据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调查、测定,桑——蚕——鱼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塘泥是桑基的主要优质有机肥源,每亩桑地能产桑叶1000~1500公斤,每年养蚕4次,共产茧80~120公斤,产生蚕蛹64~96公斤、带残剩桑叶茎脉及蚕蜕皮的蚕沙300~450公斤,每2公斤蚕蛹或每8公斤蚕沙能养1公斤鲜鱼,因此,每亩桑地的副产品能转换成鱼产量70~105公斤;一般桑基与池塘的比例为4:6或5:5,若有其他饲料来源,可适当减少桑基面积。投入鱼塘里的有机物质,大部分转化成鱼体蛋白质,作为最终产品固定并储存鱼体内;还有部分残渣,包括鱼体排泄物及饵料生物尸体沉积塘底,又和塘泥施入桑地,再次进入新的循环利用周期。
   菱湖是中国桑基鱼塘最大的集中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丝绸故乡。早在4700多年以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菱湖先民就已经织出丝绸和绫绢织物,考古发掘出世界上最早的丝织物。秦汉时,桑树“有地即栽,无一旷土”;唐朝时,菱湖丝织品已列为贡品,“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宋朝时,“茧泊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明清时,菱湖蚕丝产量、质量均为湖州府第一,占双林、新市、南浔三地产量的82%。历来有“湖丝遍天下”、“湖丝甲天下”之美誉的湖州丝绸,菱湖实为湖丝之冠,是古代全国三大丝市之一的名镇。现蚕丝的年产量占湖州市的24%,全省的10%;商标丝带产量占全国的60%。被誉为中国蚕桑丝绸之都。
   菱湖淡水鱼人工养殖也有悠久的历史。汉唐时期就开始掘池养鱼,明万历年间掘池养鱼普及。“菱湖擅鱼菱之利,兼种蚌珠为业”;“水市朝开,渔歌夜发”,“鱼多论斗卖,菱好即时栽”的水产养殖业兴旺繁盛。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曾在菱湖建所,以科学方法总结、推广池塘养鱼高效经验,成为全国三大淡水商品鱼生产基地之首。近年来,菱湖淡水鱼养殖走出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传统模式,打响了鲈鱼、黄鳝、青虾、河蟹、甲鱼、河虾等名优特新的水产品牌,旺销全国,淡水鱼年产量占全湖州市的35%以上,2001年先后被授予湖州市“水产之乡”,省海洋渔业局命名“黄鳝之乡”、“青虾之乡”。2006年12月,菱湖镇成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而且淡水鱼深加工已形成规模企业,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绿色食品淡水鱼干屡获省农博会金、银奖。菱湖被誉为中国淡水鱼都。
  2005年,以菱湖为中心的近6万亩桑地和近15万亩鱼塘,育桑和养鱼,相连相倚,相辅相成,形成著名的有千年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所肯定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适宜发展中国家应用推广。菱湖镇射中村、卢家庄村、陈邑村、勤劳村、六堡里村、王家墩村、竹墩村等成为菱湖桑基鱼塘的示范村,而射中村则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培训中心菱湖桑基鱼塘教学基地。2005年初,经省旅游资源普查专家考评,菱湖桑基鱼塘被列为国家最高五级旅游项目。(上述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中心、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鱼业研究培训中心、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市农业局、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组。)

知识出处

菱湖镇志 上

《菱湖镇志 上》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菱湖镇志上》借鉴了前志菁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征博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了菱湖上起远古、下迄当今的历史和现状,补史之缺、正史之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堪称最完整、最系统的社情民风大全,实为了解菱湖的历史与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菱湖镇志》为领导机关和部门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详尽的镇情,作为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也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

阅读

相关地名

菱湖镇
相关地名